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 > 地图 > 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2024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
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相关栏目
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热门栏目
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推荐
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

(共 4781 篇)

  • 1、 现象学的观念读书笔记

    在经历现象学还原之后,超越物已被宣判为非法;至此,实项的内在虽然是确定无疑的,但它仍然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实项的当下显现仅仅是一瞬间,而这瞬间的直观显然不足以构造出一个完整的客体。胡塞尔以声音为例,指出“声音持续的己过去的阶段现在还是对象性的,但不是实项地被包含在显现的现在点中”,即是说,过去的声音是超越的,不是现象的一个实项部分,但我们难道可以脱离声音的延续而仅仅把纯粹当下的现在点指认为声音吗?同理,当我们看见一张桌子,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当下瞬间的视线聚焦于某处而确定这是一张桌子。因此,滞留的东西必须获得明见的被给予性,这是认识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胡塞尔区分了感知与想象。感知的对象是“实项的当下之物”,想象则面向滞留,而滞留又是交织在感知当中的,换言之,想象是对某物的当下体验,是对某物的当下化。在颜色的例子中,胡塞尔指出,被当下化的颜色“可以说是就在眼前,却不是作为实项的当下”;“就在眼前”的颜色不是当下实存的,因而只能是内容或实质,此时,只有对颜色的想象是实存的。在这里,实质与实存发生了对立,换言之,当下的思维活动如何切中想象中的滞留的对象,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对此,胡塞尔的策略是诉诸判断的思维形式,具体而言,对象物借助是与否、同与异、一与多、并且与或者等范畴形式构造自身,就此而言,对象或实事虽然本身不是思维活动,却“在这些思维活动中被构造出来,在它们之中成为被给予性”。读书笔记.至此,当下的思维活动与滞留中的对象似乎接续起来了:对象物只能在思维活动中被给予,而这种被给予不是“口袋里的东西”,而是具有过程性的自我构造,而这个自我构造只能是思维形式的联系的产物;一言以蔽之,对象在思维中生成。

    然而,正如胡塞尔自己所言,这种康德式的解释路径其实并不彻底:“到处都存在着这个大问题:在完成明见性的过程中纯粹地确定,在明见性中什么是真实地被给予的,什么不是的;并且确定,在这同时,非本真的思维将什么东西加入到其中去,将哪些诠释毫无被给予性根据地加入到其中去。”问题的根源在于,针对对象物的想象与对象自身并不相同。对象如何自身被给予(而不是参照思维形式的范畴),这依然是一个谜。当然,胡塞尔此时毕竟脱离了“当下实项的内在”的约束,为非实项的绝对被给予性提供了可能。

  • 2、 对象物如何构造自身——《现象学的观念》读书笔记1000字

    对象物如何构造自身——《现象学的观念》读书笔记1000字:

    在经历现象学还原之后,超越物已被宣判为非法;至此,实项的内在虽然是确定无疑的,但它仍然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实项的当下显现仅仅是一瞬间,而这瞬间的直观显然不足以构造出一个完整的客体。胡塞尔以声音为例,指出“声音持续的己过去的阶段现在还是对象性的,但不是实项地被包含在显现的现在点中”,即是说,过去的声音是超越的,不是现象的一个实项部分,但我们难道可以脱离声音的延续而仅仅把纯粹当下的现在点指认为声音吗?同理,当我们看见一张桌子,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当下瞬间的视线聚焦于某处而确定这是一张桌子。因此,滞留的东西必须获得明见的被给予性,这是认识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胡塞尔区分了感知与想象。感知的对象是“实项的当下之物”,想象则面向滞留,而滞留又是交织在感知当中的,换言之,想象是对某物的当下体验,是对某物的当下化。在颜色的例子中,胡塞尔指出,被当下化的颜色“可以说是就在眼前,却不是作为实项的当下”;“就在眼前”的颜色不是当下实存的,因而只能是内容或实质,此时,只有对颜色的想象是实存的。在这里,实质与实存发生了对立,换言之,当下的思维活动如何切中想象中的滞留的对象,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对此,胡塞尔的策略是诉诸判断的思维形式,具体而言,对象物借助是与否、同与异、一与多、并且与或者等范畴形式构造自身,就此而言,对象或实事虽然本身不是思维活动,却“在这些思维活动中被构造出来,在它们之中成为被给予性”。读书笔记至此,当下的思维活动与滞留中的对象似乎接续起来了:对象物只能在思维活动中被给予,而这种被给予不是“口袋里的东西”,而是具有过程性的自我构造,而这个自我构造只能是思维形式的联系的产物;一言以蔽之,对象在思维中生成。

    然而,正如胡塞尔自己所言,这种康德式的解释路径其实并不彻底:“到处都存在着这个大问题:在完成明见性的过程中纯粹地确定,在明见性中什么是真实地被给予的,什么不是的;并且确定,在这同时,非本真的思维将什么东西加入到其中去,将哪些诠释毫无被给予性根据地加入到其中去。”问题的根源在于,针对对象物的想象与对象自身并不相同。对象如何自身被给予(而不是参照思维形式的范畴),这依然是一个谜。当然,胡塞尔此时毕竟脱离了“当下实项的内在”的约束,为非实项的绝对被给予性提供了可能。

  • 3、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一)

    哲学的起点与终点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现象学,也不是哲学立场的类型学,也不是一个哲学导言。它是由欧洲哲学的引导问题和基本问题所推动的、由德国唯心主义(非任意的)所迫使而进入一个特定方向的理性的绝对自我展现(理性一逻辑),黑格尔在绝对精神之中找到了它的本质和现实性。”这句话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评价。他认为,自初始起,黑格尔现象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在绝对知识的要素中活动,所以它敢于冒险去扩展这种要素。有人指责黑格尔,认为“黑格尔在起始就预先设定了他要在结尾时所赢得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格尔的理由,因为哲学的本质就在于,一旦它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它就必然已经预先设定了那些它将要言说的东西。哲学就是这些预设东西的展开,就是精神回到其自身。所以我们要“参与”哲学,在哲学中与它的“本质之物”相遇,这种对本质之物的参与才是哲学解释的真正核心。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今天读《精神现象学》,就在于我们希望与黑格尔“亲缘”或“相近”。“相近”表示我们都有义务回答哲学提出的第一和最后的那个实质必然性问题,但也表示我们与他是有不同的,不是同样和同一个东西。

    讲座接近尾声时,海德格尔发出了自己批判性的声音:绝对的东西真的存在于《精神现象学》之中吗?如果哲学的绝对之起点最后要通过其终点的完成来证明,那么它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要被证明的东西最终还是有限的。在这里。他与前人拉开距离,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此,他多次思考关于“起点”问题。

    我们认为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哲学之所以以形而上学问题为开端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对自己之外的、无所不包的、有广袤普遍性问题的提问,带有绝对性质。但如何认识或界定“绝对之物”则是矛盾的,因为人生活在时空中,必须从一个经验的、有限的东西,从直接性出发,从有限过渡到绝对,所以总会陷于“悖论”。哲学由此才永远处于“争辩”之中,才有自己的魅力和杀伤力。

    以上主要从文献方面介绍了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某些异与同。总体来看,第一,《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是理解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思想“转弯”的一篇重要文献,它们也是理解他《哲学论稿》的重要前提之一。它揭示了他的某一思想之源,展现了他的一个一贯基本哲学立场:追求一种“绝对”、“科学”、“总体”、“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并且以对“存在”的提问为

  • 4、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1000字

    哲学意味着爱智慧,爱智慧并不仅仅意味着追寻智慧,更意味着最根本的惊奇:万物如何聚集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存在是如何和谐的。在这一意义上;现象学引导我们回到哲学本身:因为现象学不再贸然去问世界是什么,而是去问世界如何是,现象学所指向的不是哲学研究对象之实事性的什么,而是哲学研究的如何。

    另外,哲学首先是一种思的活动,但人们却更多地把眼光停留在了这种活动的产物上。现象学以一种激进的做哲学的方式试图恢复哲学的原貌,它是一种的做哲学的方式,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套体系。哲学之思始于惊奇,现象学的悬置使我们永远处于惊奇之中。悬置是回到实事本身的基本前提和道路,是现象学之思的态度的基本表现。现象学的自身反省意识所追求的,正是一种自觉地思的状态。

    作为哲学本身的现象学的教育学意蕴非常丰富,可通过以下所列几项窥一斑而知全豹。

    知识是教育系统的基本交往媒介,但知识不是教育的旨趣,知识所承载的个体价值是智慧的养成。把知识传承当做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异于把手段当做目的。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以智慧养成为目的的会思、会想的人才可能是有智慧的人。因此,教育中重要的不是作为确切答案的知识,教育过程追求真正的有知识: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地反复地思考过,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由学习如何思并走向自觉地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把学生带入到思的状态中去的过程。思,才是教育中的渔。如果教育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思者,那只是造就了一些有学识的无知者。对于教育者来说,对所教内容的理解越深刻,就越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思的状态,也能把学生往思的道路上引得越远。

    教育理论一般被视为实践性理论:一种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动准则的理论,与解释性理论所关注理性的认识不同,实践性理论关注理性的行动。因此,做哲学与做教育具有相似的内在逻辑。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杜威的主张: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并不意味着教育理论就是方法的工具箱,而只意味着教育理论的规范性。

    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了对孩子的某种看法:好学生、差生教师总是沿着这种看法去看学生。因此,悬置首先意味着教育的一种基本态度:要求教师回到每一次与孩子相遇的实事本身,而且,每一次相遇都要求教师从陌生人的观点来看每次的相遇:以探究、惊奇的眼光来看待他所面对

  • 5、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2500字

    这是海德格尔在1930/1931年冬季学期在弗莱堡开设的每周两小时的讲座课。该讲座课有他本人留下的完整手稿,共48页,还有一些小纸条夹在其中,作为某些问题的补充或上次讲课的复述。海德格尔在世时亲自委托i.grland主编,并在1980年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二部分1923-1944诸讲座中之一卷正式出版。全书小标题由编者所加,主要是为了更好理解海德格尔在讲座中所提到的问题。海德格尔在文中不同位置亲笔所写的标题只有:精神现象学,ⅰ.感性确定性或这一个和意见,然后的标题都和黑格尔原文相同,直至b.自我意识。ⅳ.它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序言;第一部分:意识;第二部分:自我意识。全文又根据讲课的需要被整理成13个小节。各小节的内容基本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相关章节对应;各小节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自然地从一个问题引申出另一个问题。

    在长达一个学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只涉及了《精神现象学》的序言和导论、意识与自我意识两个章节。为什么这样?我们认为,因为海德格尔在此是把黑格尔当作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立场的发展与克服来看的,即高度重视黑格尔如何从意识哲学总体角度克服康德在哲学根本问题上的不彻底性。因此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态度(序言与导论)和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前两章受到认真对待,而后面更受黑格尔本人高度重视的关于实践哲学的诸章节(尤其是理性、精神两章)则被置之一旁。换句话说,海德格尔考虑的是哲学基本问题,实践哲学在他的视野之外。

    由于本书篇幅较大,我们在下文中仅对海德格尔在序言(第15节)中的几个主要观点作一述评,它们涉及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些基本评价,体现两者思想上的某种相近。

    现象学与逻辑学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先写导论,借康德关于认识以前先考察认识自身的观点,力图阐明意识如何从经验始,经历其自身的种种不实在形态,最后到达科学,即真正哲学的起点。这是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回应。他后来改变写作初衷,把本书写成了精神在历史中的诸形态及其发展。在最后才完成的序言中,他阐明了对哲学改造的基本立场和看法。他在序言与导论之间的不一致常引起人们的误解。

    海德格尔注意到了黑格尔的这种不一致。他在开篇就详细讲解了他对《精神现象学》一书的书名、副标题和曾作为体系第一部分的理解,讲解了现象学与逻辑的关系。他认为1807年时黑格尔的体系分为两部分:现象学体系与百科全书体系,

  • 6、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1200字

    哲学的起点与终点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现象学,也不是哲学立场的类型学,也不是一个哲学导言。它是由欧洲哲学的引导问题和基本问题所推动的、由德国唯心主义(非任意的)所迫使而进入一个特定方向的理性的绝对自我展现(理性一逻辑),黑格尔在绝对精神之中找到了它的本质和现实性。这句话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评价。他认为,自初始起,黑格尔现象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在绝对知识的要素中活动,所以它敢于冒险去扩展这种要素。有人指责黑格尔,认为黑格尔在起始就预先设定了他要在结尾时所赢得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格尔的理由,因为哲学的本质就在于,一旦它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它就必然已经预先设定了那些它将要言说的东西。哲学就是这些预设东西的展开,就是精神回到其自身。所以我们要参与哲学,在哲学中与它的本质之物相遇,这种对本质之物的参与才是哲学解释的真正核心。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今天读《精神现象学》,就在于我们希望与黑格尔亲缘或相近。相近表示我们都有义务回答哲学提出的第一和最后的那个实质必然性问题,但也表示我们与他是有不同的,不是同样和同一个东西。

    讲座接近尾声时,海德格尔发出了自己批判性的声音:绝对的东西真的存在于《精神现象学》之中吗?如果哲学的绝对之起点最后要通过其终点的完成来证明,那么它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要被证明的东西最终还是有限的。在这里。他与前人拉开距离,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此,他多次思考关于起点问题。

    我们认为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哲学之所以以形而上学问题为开端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对自己之外的、无所不包的、有广袤普遍性问题的提问,带有绝对性质。但如何认识或界定绝对之物则是矛盾的,因为人生活在时空中,必须从一个经验的、有限的东西,从直接性出发,从有限过渡到绝对,所以总会陷于悖论。哲学由此才永远处于争辩之中,才有自己的魅力和杀伤力。

    以上主要从文献方面介绍了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某些异与同。总体来看,第一,《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是理解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思想转弯的一篇重要文献,它们也是理解他《哲学论稿》的重要前提之一。它揭示了他的某一思想之源,展现了他的一个一贯基本哲学立场:追求一种绝对、科学、总体、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并且以对存在的提问为核心。可以将ga32与后来的《哲学论稿》进行对比性的研读,两者的思想关连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

  • 7、 读精神现象学有感1500字

    经验概念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初的书名是意识的经验科学,海德格尔对经验这一概念十分重视,他询问:什么叫做经验?他指出,在康德那里,经验是对当下在场的在者(自然)的理论认识的界限,这种经验成为哲学认识的对象和题材,因此《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被理解为经验的科学或经验的理论,是关于经验是什么的理论。但是他指出,黑格尔的经验概念绝不是康德意义上的,黑格尔的现象学也不是关于经验的知识,黑格尔不会随意或没有理由地把经验概念置于中心地位。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康德或传统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自己通过对事情的直观来证明和证实关于某物的意见;而黑格尔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事情自己证明自己是如何与经验处在真理之中,也就是让自己被证实。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舍勒在1910年前后讲的现象学经验,后来胡塞尔也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经验概念,认为现象学描述了被正确理解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与此相反,黑格尔的经验与生物和历史的理解无关,它不是对作为客体的意识或经验行动的分析,而是意识作为主体自己产生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产生经验的过程中,意识借助经验认识到自身,在经验中把握自身。具体讲,意识首先借助某物,然后发现它并不是它所显现的那样,它在其真理中是一个它物,但是,意识并不是把这个它物扔到一边,而是认为它的如此之显现也属于产生经验的范围。这里海德格尔要强调的是,意识是经验的主体,不是客体,只有在它作为绝对知识的某个特定意义上它才是经验的客体,可以借助它产生经验。但是它通过经验认识到这些经验是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后来的1942/1943年的讲课中,海德格尔再次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为题,讲述了《精神现象学》序言和经验概念的某些问题,比1930/1931年的讲座要详细些,更突出他要强调的重点。

    海德格尔重视经验概念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经验在康德那里是核心概念,只有经验内的知识才是可能的。黑格尔当然不排斥经验,但他强调经验必须上升为概念,才成其为哲学。黑格尔之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胜利,经验概念一方面受到实证主义的喜爱,另一方面却逐步被转向人文主义立场的哲学所抛弃,大家偏爱一个替代它的概念经历。狄尔泰应是始作俑者,经历概念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更重视主体性,脱离对象性与客观性。当海德格尔要批评新康德主义的心理学趋向时,他应该不是偶然地在这里向黑格尔的经验概念靠拢,他认为意识必须连同自己一起产生经验,经验就是意识或

  • 8、 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一】

    在迄今为止的中文海德格尔研究中,他关于存在、本有、语言等问题的原创性思想一直受到重视,而隐藏在这些思想背后的哲学思想史的痕迹或源头则有时模糊不清。换言之,人们在凸显他思想突破性的同时,忽视了这种突破性与历史的传承关系。最近以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回到海德格尔思想的源头开始引起学界重视。他的基督教现象学之源得到详细研究。他与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等人的思想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澄明。但他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则一直晦暗不清。人们在强调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毁灭性批判时,往往很少注意到他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联。在这两者之间,在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的转换之中,人们看到的断裂性往往要多于连续性。

    思想任何时候都不是无源之水。为了回溯海德格尔的源,本文将首先回顾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系列哲学史讲座,力图揭示他是如何在西方哲学史中寻找自己的思维定向或突破口。然后以他在1930/1931年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讲座(ga32)的序言部分为蓝本,谈谈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我们将看到,在哲学应该面对的问题、绝对知识与经验的关系、认识如何起始等方面,他与黑格尔有亲缘关系,有时甚至选择与黑格尔站在一边,并且与当时的现象学立场拉开距离。

    近年来,随着《海德格尔全集》的陆续出版,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思想交集初露端倪: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多次提到黑格尔;1930/1931年冬季学期开设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讲座;1938/1939年,他尝试着写作《黑格尔》(ga68);1942/1943学期的讲课中他再次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尤其是其中的经验概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为主要题材,并在小范围的朋友圈就这两题目做过报告;1950年出版的《林中路》收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一文,基本是对《精神现象学》序言部分逐段的解读;1959年在一个研讨班的活动中发表《黑格尔与希腊》(法文),并在1960年以德文首次出版,可见他对此文是重视的;此外,他在德国唯心论与当代哲学问题的讲座中,也以较大篇幅论述了黑格尔哲学。

    总体来看,海德格尔在和哲学史人物打交道时态度是有区别的:第一,对希腊

  • 9、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2600字欣赏

    《精神现象学》一书由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所著,这是一本关于研究精神学的书籍,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你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精神现象学读后感2600字欣赏。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第一部纲领性的哲学巨著,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成熟。马克思高度赞扬该书的成就,称其为:黑格尔全部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在这个寒假,我粗略阅读了全书,稍微仔细地阅读了该书的序言。该书思想之深邃,令人叹为观止,本文也仅仅是门外汉的一点点收获,实际上连门槛都没有摸到。选用的资料为中南图书馆所藏的贺麟、王玖兴翻译版本及邓晓芒教授所著《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

    初次阅读时,我明显感受到极为吃力,阅读每一页仿佛都是艰难的爬涉。我个人总结原因有二:

    一是书中有大量超脱日常生活的术语。西方哲学原典,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在培根、斯宾诺莎时期都比较通俗易懂;在康德时期,由于大量术语的使用,原典变得不那么亲民了;在黑格尔手上,哲学彻底超脱日常的表述,成为了学术殿堂的专属。但也正是术语意识的加强,可以让读者时刻感受到哲学范畴的存在。这一点也被国内译者们准确地抓住了。比如贯穿全书的dasein一词,即生活、存在。但显然在本书中,该词不是日常我们所说的生活,翻译为定在,虽然为阅读增加了难度,但是保持了该词在原文中的术语感,时刻提醒着读者此处有一个范畴。

    二是黑格尔的行文。首先,黑格尔行文之枯燥是闻名遐迩的。我们在看《蒙田随笔》、《培根谈人生》、罗素《幸福之路》之类的书籍时,往往惊叹于其精妙的譬喻,活泼的文采,换句话说,就是接地气。反观《精神现象学》,看着看着真是令人昏昏欲睡。我举一段作为例子:

    只因为它外在地被应用于不同的材料,就获得了一种无聊的外表上的差别性。如果理念的发展只是同一公式的如此重复而已,则这理念虽然本身是真实的,事实上却永远仅只是个开始。如果认知主体只把唯一的静止的形式引用到现成存在物上来,而材料只是从外面投入于这个静止的要素里,那么这就象对内容所作的那些任意的想象一样不能算是对于上述要求的满足

    其次,阅读此书的方法和阅读其他哲学书籍完全不同。我们常常默认,一本哲学书籍写的观点,便是作者所持有的观点。比如在序言中,抛出来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用到的方法、与前人观点的比较等,而在正文中便详尽地叙述论证。现在做科研、写论文也是如此,筛选文献时先从abs

  • 10、 观念生物学读后感(优质范文)

    “科学是唯一一种用于理解这个宇宙的语言”。这是《文豪野犬》中的某位mafia成员曾说过的一句话。的确如此。我以为这便是我在通过《观念生物学》来了解生物学这门科学后的最直观感受。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www.dhb100.com

    为什么这样说呢?

    《观念生物学》是为描述隐藏于外在的多样性之下的内在相似性而被创造的。只要能欣赏这一点,任何人都会发现生命之美的惊心动魄。读完后尽管不能将书中的知识全部消化吸收,但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却会提高到一个新维度了。说到底,自发的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求探索才是最重要的。而我相信,本书能教会各位这一点。

    那么接下来便进入正题了:这本书具体讲了些什么?

    这不难回答。本书分为七章:模式、能量、信息、装置、反馈、社群与进化。第一章主要讲了几乎适用于所有生物的十六种模式,意在让读者拥有涵盖全景的视角,以从新的角度思考生命。第二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基本的化学知识,介绍一些关键的分子,而后对生物界的能量流通做一个概述;第二部分逐步介绍生物是如何获取,储存和利用能量的。第三章描述了生命关于遗传和控制信息的基本事实。第四章是蛋白质的主场,描绘了一幅有关它的作用、组成、结构和信息转化的全景图。第五章,描述了实现“反馈”的要素和步骤。第六章,讲了“社群”的产生、行为模式等,以及个体到个体的集合,单细胞到多细胞的胚胎发育等——这时我们在书中做的生物学旅程已然接近尾声。最后一章详细说明了进化的主要机制和造物行为的基础,以“文明的进化”结尾。全书没有太多艰难高深的部分,字里行间处处透着严谨以及作者尽力呈现的简洁易懂。

    除此之外,书中随处可见的全彩插图也是一大亮点。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它们并不比任何一本生物课本上的简陋。丰富的配色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效果,恰到好处的带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书一开始为我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它专注于“无限的生命共通之处”,既从科学角度探讨了这一点,又潜移默化的教会了读者严谨钻研的精神。明明是当代青少年“唯恐避之不及”的科普性说明文,却又能不知不觉将人带入其中,不失为一本佳作。

    那么,翻开书,开始你们的生物学探索之旅吧。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www.dhb100.com/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17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2-04-08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2-01-31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2-12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09-22

  • 2021-08-05

  • 2022-05-27

  • 2019-11-03

  • 2019-10-19

  • 2019-11-16

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2024现象学的观念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