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奇异现象读后感200字 > 地图 > 奇异现象读后感200字

奇异现象读后感2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2500字。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精神现象学读后感25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海德格尔在1930/1931年冬季学期在弗莱堡开设的每周两小时的讲座课。该讲座课有他本人留下的完整手稿,共48页,还有一些小纸条夹在其中,作为某些问题的补充或上次讲课的复述。海德格尔在世时亲自委托I.Grland主编,并在1980年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二部分1923-1944诸讲座中之一卷正式出版。全书小标题由编者所加,主要是为了更好理解海德格尔在讲座中所提到的问题。海德格尔在文中不同位置亲笔所写的标题只有:精神现象学,Ⅰ.感性确定性或这一个和意见,然后的标题都和黑格尔原文相同,直至B.自我意识。Ⅳ.它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序言;第一部分:意识;第二部分:自我意识。全文又根据讲课的需要被整理成13个小节。各小节的内容基本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相关章节对应;各小节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自然地从一个问题引申出另一个问题。

在长达一个学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只涉及了《精神现象学》的序言和导论、意识与自我意识两个章节。为什么这样?我们认为,因为海德格尔在此是把黑格尔当作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立场的发展与克服来看的,即高度重视黑格尔如何从意识哲学总体角度克服康德在哲学根本问题上的不彻底性。因此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态度(序言与导论)和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前两章受到认真对待,而后面更受黑格尔本人高度重视的关于实践哲学的诸章节(尤其是理性、精神两章)则被置之一旁。换句话说,海德格尔考虑的是哲学基本问题,实践哲学在他的视野之外。

由于本书篇幅较大,我们在下文中仅对海德格尔在序言(第15节)中的几个主要观点作一述评,它们涉及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些基本评价,体现两者思想上的某种相近。

现象学与逻辑学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先写导论,借康德关于认识以前先考察认识自身的观点,力图阐明意识如何从经验始,经历其自身的种种不实在形态,最后到达科学,即真正哲学的起点。这是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回应。他后来改变写作初衷,把本书写成了精神在历史中的诸形态及其发展。在最后才完成的序言中,他阐明了对哲学改造的基本立场和看法。他在序言与导论之间的不一致常引起人们的误解。

海德格尔注意到了黑格尔的这种不一致。他在开篇就详细讲解了他对《精神现象学》一书的书名、副标题和曾作为体系第一部分的理解,讲解了现象学与逻辑的关系。他认为1807年时黑格尔的体系分为两部分:现象学体系与百科全书体系,后者相当于传统的形而上学,包括了逻辑和实在逻辑。这其实是继承了康德哲学的体系,即一般形而上学本体论,特殊形而上学心理学、宇宙论、神学,只不过黑格尔将心理学改变为精神哲学,宇宙论变为自然哲学,把神学合并到逻辑中,逻辑成为关于本体论与神学的理论。但是黑格尔后来改变了自己曾策划的现象学体系的地位。为什么发生这种改变,海德格尔认为这与黑格尔的追求有关,他在早期即追求全部的哲学,即哲学作为体系(System),所以当哲学被设想为一个绝对知识的体系时,他就必须以一个绝对的东西为起点,而只有逻辑符合这一要求。所以他最后放弃了曾经策划过的现象学体系,现象学必须为逻辑学让路。

我们认为,这里体现了海德格尔的解读与一般黑格尔研究的不同。现代黑格尔研究强调早期黑格尔注重实践哲学的优先性,指出黑格尔的哲学起点源自他对实践哲学的偏爱,他的初衷是想完成康德在实践哲学领域的革命,1800年后才转向理论哲学。但是海德格尔重点在强调黑格尔对哲学整体问题的重视,对绝对问题的关心,认为他清楚哲学的根本目标,没有为哲学的某个部分问题所迷惑。

哲学作为绝对知识 由此,海德格尔阐发了黑格尔对哲学的理解。在他看来,黑格尔追求的哲学是作为科学的哲学,也就是科学的体系。这种体系不是各门学科的集合,而是最高和真正知识的全部,这种知识既不是逻辑也不是科学哲学,而是与费希特知识学意义类似的关于科学的理论,这才是哲学,即作为绝对知识的自我展开。这里海德格尔特别强调哲学作为绝对知识,只与自己相关,它一定要超越有限性的知识,而且不应该只是为诸科学或有限性知识提供一种合法性论证。他认为以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其贡献就在于把哲学与追求绝对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与存在相关的问题。在此海德格尔批评了当时的流行趋势,即把哲学当作诸科学的基础,要求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形式。这里隐含着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哲学传统的批评,更是对胡塞尔追求哲学应有一种严格科学形式的指责,认为他们追求的这种哲学,即作为方法论或科学的基础,只具有从属性的意义。

对存在的提问才是真正内在的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在讲课中重复了他的一个基本观点,由巴门尼德到黑格尔哲学的最内在和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对存在的提问。但是这一提问在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中一直是从在者的立场出发的,而且一直在与逻辑、思想、理性的关联中加以回答,黑格尔使其达到最完备的形态,在者作为在其真正和完全的现实性中的现实东西,就是理念、概念。但是概念是时间的力量,也就是说,纯粹概念消除了时间。换句话说,只有当时间被消失了,存在问题才到来,才在它真正的理解中。所以不是存在的方式,而是存在的真正内容,才是哲学应该关注的东西,在者与逻辑(os)的关系,即存在论的问题,应该被重新提出。这里海德格尔捎带批评了新康德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它们把一切概念的东西和实质问题都贬低为纯技术和模式之类,他明确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要发布一个存在主义哲学。这里可以联想到他在1946年的所谓人道主义通信中对自己的哲学所持有的人道主义立场的否定。对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他认为既不能随便说他们不是哲学,也不能说他们属于真正的哲学,毋宁说,它们被用来反对哲学,在其中出现一些不是真正哲学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当代哲学表现出空虚和混乱的趋向,与真正哲学传统相距甚远,必须把它们推到一边,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问题出发。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1000字


哲学意味着爱智慧,爱智慧并不仅仅意味着追寻智慧,更意味着最根本的惊奇:万物如何聚集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存在是如何和谐的。在这一意义上;现象学引导我们回到哲学本身:因为现象学不再贸然去问世界是什么,而是去问世界如何是,现象学所指向的不是哲学研究对象之实事性的什么,而是哲学研究的如何。

另外,哲学首先是一种思的活动,但人们却更多地把眼光停留在了这种活动的产物上。现象学以一种激进的做哲学的方式试图恢复哲学的原貌,它是一种的做哲学的方式,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套体系。哲学之思始于惊奇,现象学的悬置使我们永远处于惊奇之中。悬置是回到实事本身的基本前提和道路,是现象学之思的态度的基本表现。现象学的自身反省意识所追求的,正是一种自觉地思的状态。

作为哲学本身的现象学的教育学意蕴非常丰富,可通过以下所列几项窥一斑而知全豹。

知识是教育系统的基本交往媒介,但知识不是教育的旨趣,知识所承载的个体价值是智慧的养成。把知识传承当做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异于把手段当做目的。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以智慧养成为目的的会思、会想的人才可能是有智慧的人。因此,教育中重要的不是作为确切答案的知识,教育过程追求真正的有知识: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地反复地思考过,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由学习如何思并走向自觉地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把学生带入到思的状态中去的过程。思,才是教育中的渔。如果教育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思者,那只是造就了一些有学识的无知者。对于教育者来说,对所教内容的理解越深刻,就越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思的状态,也能把学生往思的道路上引得越远。

教育理论一般被视为实践性理论:一种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动准则的理论,与解释性理论所关注理性的认识不同,实践性理论关注理性的行动。因此,做哲学与做教育具有相似的内在逻辑。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杜威的主张: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并不意味着教育理论就是方法的工具箱,而只意味着教育理论的规范性。

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了对孩子的某种看法:好学生、差生教师总是沿着这种看法去看学生。因此,悬置首先意味着教育的一种基本态度:要求教师回到每一次与孩子相遇的实事本身,而且,每一次相遇都要求教师从陌生人的观点来看每次的相遇:以探究、惊奇的眼光来看待他所面对的学生。作为陌生人的教师,最能给每一个孩子以公平的机会,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的要求。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1200字


哲学的起点与终点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现象学,也不是哲学立场的类型学,也不是一个哲学导言。它是由欧洲哲学的引导问题和基本问题所推动的、由德国唯心主义(非任意的)所迫使而进入一个特定方向的理性的绝对自我展现(理性一逻辑),黑格尔在绝对精神之中找到了它的本质和现实性。这句话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评价。他认为,自初始起,黑格尔现象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在绝对知识的要素中活动,所以它敢于冒险去扩展这种要素。有人指责黑格尔,认为黑格尔在起始就预先设定了他要在结尾时所赢得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格尔的理由,因为哲学的本质就在于,一旦它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它就必然已经预先设定了那些它将要言说的东西。哲学就是这些预设东西的展开,就是精神回到其自身。所以我们要参与哲学,在哲学中与它的本质之物相遇,这种对本质之物的参与才是哲学解释的真正核心。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今天读《精神现象学》,就在于我们希望与黑格尔亲缘或相近。相近表示我们都有义务回答哲学提出的第一和最后的那个实质必然性问题,但也表示我们与他是有不同的,不是同样和同一个东西。

讲座接近尾声时,海德格尔发出了自己批判性的声音:绝对的东西真的存在于《精神现象学》之中吗?如果哲学的绝对之起点最后要通过其终点的完成来证明,那么它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要被证明的东西最终还是有限的。在这里。他与前人拉开距离,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此,他多次思考关于起点问题。

我们认为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哲学之所以以形而上学问题为开端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对自己之外的、无所不包的、有广袤普遍性问题的提问,带有绝对性质。但如何认识或界定绝对之物则是矛盾的,因为人生活在时空中,必须从一个经验的、有限的东西,从直接性出发,从有限过渡到绝对,所以总会陷于悖论。哲学由此才永远处于争辩之中,才有自己的魅力和杀伤力。

以上主要从文献方面介绍了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某些异与同。总体来看,第一,《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是理解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思想转弯的一篇重要文献,它们也是理解他《哲学论稿》的重要前提之一。它揭示了他的某一思想之源,展现了他的一个一贯基本哲学立场:追求一种绝对、科学、总体、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并且以对存在的提问为核心。可以将GA32与后来的《哲学论稿》进行对比性的研读,两者的思想关连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本卷显示了海德格尔丰富娴熟的哲学史知识,对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文献的深刻了解,他驾轻就熟地在文献中抓住一些关键点,以此来阐发自己的思想。所以,哲学史是他用来廓清自己思路的原料。第三,既然他对经典文献的解读是六经注我式的,那么这种解读就有强烈的目的性和任意性,并时常偏离著者的原意。正是在这种时而过度的解读中,他有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观点。

读精神现象学有感1500字


经验概念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初的书名是意识的经验科学,海德格尔对经验这一概念十分重视,他询问:什么叫做经验?他指出,在康德那里,经验是对当下在场的在者(自然)的理论认识的界限,这种经验成为哲学认识的对象和题材,因此《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被理解为经验的科学或经验的理论,是关于经验是什么的理论。但是他指出,黑格尔的经验概念绝不是康德意义上的,黑格尔的现象学也不是关于经验的知识,黑格尔不会随意或没有理由地把经验概念置于中心地位。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康德或传统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自己通过对事情的直观来证明和证实关于某物的意见;而黑格尔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事情自己证明自己是如何与经验处在真理之中,也就是让自己被证实。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舍勒在1910年前后讲的现象学经验,后来胡塞尔也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经验概念,认为现象学描述了被正确理解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与此相反,黑格尔的经验与生物和历史的理解无关,它不是对作为客体的意识或经验行动的分析,而是意识作为主体自己产生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产生经验的过程中,意识借助经验认识到自身,在经验中把握自身。具体讲,意识首先借助某物,然后发现它并不是它所显现的那样,它在其真理中是一个它物,但是,意识并不是把这个它物扔到一边,而是认为它的如此之显现也属于产生经验的范围。这里海德格尔要强调的是,意识是经验的主体,不是客体,只有在它作为绝对知识的某个特定意义上它才是经验的客体,可以借助它产生经验。但是它通过经验认识到这些经验是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后来的1942/1943年的讲课中,海德格尔再次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为题,讲述了《精神现象学》序言和经验概念的某些问题,比1930/1931年的讲座要详细些,更突出他要强调的重点。

海德格尔重视经验概念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经验在康德那里是核心概念,只有经验内的知识才是可能的。黑格尔当然不排斥经验,但他强调经验必须上升为概念,才成其为哲学。黑格尔之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胜利,经验概念一方面受到实证主义的喜爱,另一方面却逐步被转向人文主义立场的哲学所抛弃,大家偏爱一个替代它的概念经历。狄尔泰应是始作俑者,经历概念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更重视主体性,脱离对象性与客观性。当海德格尔要批评新康德主义的心理学趋向时,他应该不是偶然地在这里向黑格尔的经验概念靠拢,他认为意识必须连同自己一起产生经验,经验就是意识或精神的自身运动,它要和那些当下在场的东西打交道,成为它物,然后借助它们回到自身,成为绝对知识。如果始终停留在心理层面,缺乏成为它者的经验,就是不完整的,所以现象也属于精神存在的本质。这里海德格尔对黑格尔辩证运动的两个根本性环节,即绝对的东西自身成为它物和返回其自身明显是表示赞成的,而这两个环节都是意识本身在经验中才能发生的。他认为意识产生经验的活动就是一种运动。

我们认为,重视运动概念似乎使海德格尔能够以动态的观点去筹划存在问题。在后来的《哲学论稿》前瞻里,他说道,未来的思想乃是一种思想进程,通过它,迄今为止完全隐而不显的存有之本现的领域得以穿越,因而才得以澄明,并且才获得其最本己的特征。其中本有之思的六个关节,体现了存在历史性思想的轮廓,相互生发,相互激荡,但却不是逻辑推演意义上的体系。何况本有(Ereignis)一词的原义就有事件、发生的意思,它最后如何一步步成为己有,都离不开运动。

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一】

在迄今为止的中文海德格尔研究中,他关于存在、本有、语言等问题的原创性思想一直受到重视,而隐藏在这些思想背后的哲学思想史的痕迹或源头则有时模糊不清。换言之,人们在凸显他思想突破性的同时,忽视了这种突破性与历史的传承关系。最近以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回到海德格尔思想的源头开始引起学界重视。他的基督教现象学之源得到详细研究。他与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等人的思想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澄明。但他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则一直晦暗不清。人们在强调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毁灭性批判时,往往很少注意到他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联。在这两者之间,在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的转换之中,人们看到的断裂性往往要多于连续性。

思想任何时候都不是无源之水。为了回溯海德格尔的源,本文将首先回顾海德格尔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系列哲学史讲座,力图揭示他是如何在西方哲学史中寻找自己的思维定向或突破口。然后以他在1930/1931年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讲座(GA32)的序言部分为蓝本,谈谈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我们将看到,在哲学应该面对的问题、绝对知识与经验的关系、认识如何起始等方面,他与黑格尔有亲缘关系,有时甚至选择与黑格尔站在一边,并且与当时的现象学立场拉开距离。

近年来,随着《海德格尔全集》的陆续出版,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思想交集初露端倪: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多次提到黑格尔;1930/1931年冬季学期开设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讲座;1938/1939年,他尝试着写作《黑格尔》(GA68);1942/1943学期的讲课中他再次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尤其是其中的经验概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为主要题材,并在小范围的朋友圈就这两题目做过报告;1950年出版的《林中路》收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一文,基本是对《精神现象学》序言部分逐段的解读;1959年在一个研讨班的活动中发表《黑格尔与希腊》(法文),并在1960年以德文首次出版,可见他对此文是重视的;此外,他在德国唯心论与当代哲学问题的讲座中,也以较大篇幅论述了黑格尔哲学。

总体来看,海德格尔在和哲学史人物打交道时态度是有区别的:第一,对希腊古典哲学中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夸赞有加,把他们解读得比实际更强大,然后在和他们的对话中加进一些自己的武断理解。第二,对20世纪30年代前后正在流行的新康德主义,尤其是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思潮,他在1927年前是有所认同的,但在30年代的系列讲座中,明显持批判态度,认为他们回避了哲学基本问题,没有面对思想的实事,满足于哲学作为方法论和局部真理。第三,对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和黑格尔以来的传统,他认为方向是对的,只是囿于某种时代局限,黑格尔想用辩证的改造来跳出这个怪圈,不过没有成功。第四,对尼采他早先赞扬,认为他向旧形而上学发起进攻,但后来多谈尼采的不足,认为他倒在进攻的路上,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沼。

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二】

这是海德格尔在1930/1931年冬季学期在弗莱堡开设的每周两小时的讲座课。该讲座课有他本人留下的完整手稿,共48页,还有一些小纸条夹在其中,作为某些问题的补充或上次讲课的复述。海德格尔在世时亲自委托I.Grland主编,并在1980年作为《海德格尔全集》第二部分1923-1944诸讲座中之一卷正式出版。全书小标题由编者所加,主要是为了更好理解海德格尔在讲座中所提到的问题。海德格尔在文中不同位置亲笔所写的标题只有:精神现象学,Ⅰ.感性确定性或这一个和意见,然后的标题都和黑格尔原文相同,直至B.自我意识。Ⅳ.它自身确定性的真理。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序言;第一部分:意识;第二部分:自我意识。全文又根据讲课的需要被整理成13个小节。各小节的内容基本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相关章节对应;各小节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自然地从一个问题引申出另一个问题。

在长达一个学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只涉及了《精神现象学》的序言和导论、意识与自我意识两个章节。为什么这样?我们认为,因为海德格尔在此是把黑格尔当作对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立场的发展与克服来看的,即高度重视黑格尔如何从意识哲学总体角度克服康德在哲学根本问题上的不彻底性。因此黑格尔关于哲学基本态度(序言与导论)和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前两章受到认真对待,而后面更受黑格尔本人高度重视的关于实践哲学的诸章节(尤其是理性、精神两章)则被置之一旁。换句话说,海德格尔考虑的是哲学基本问题,实践哲学在他的视野之外。

由于本书篇幅较大,我们在下文中仅对海德格尔在序言(第15节)中的几个主要观点作一述评,它们涉及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些基本评价,体现两者思想上的某种相近。

现象学与逻辑学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先写导论,借康德关于认识以前先考察认识自身的观点,力图阐明意识如何从经验始,经历其自身的种种不实在形态,最后到达科学,即真正哲学的起点。这是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回应。他后来改变写作初衷,把本书写成了精神在历史中的诸形态及其发展。在最后才完成的序言中,他阐明了对哲学改造的基本立场和看法。他在序言与导论之间的不一致常引起人们的误解。

海德格尔注意到了黑格尔的这种不一致。他在开篇就详细讲解了他对《精神现象学》一书的书名、副标题和曾作为体系第一部分的理解,讲解了现象学与逻辑的关系。他认为1807年时黑格尔的体系分为两部分:现象学体系与百科全书体系,后者相当于传统的形而上学,包括了逻辑和实在逻辑。这其实是继承了康德哲学的体系,即一般形而上学本体论,特殊形而上学心理学、宇宙论、神学,只不过黑格尔将心理学改变为精神哲学,宇宙论变为自然哲学,把神学合并到逻辑中,逻辑成为关于本体论与神学的理论。但是黑格尔后来改变了自己曾策划的现象学体系的地位。为什么发生这种改变,海德格尔认为这与黑格尔的追求有关,他在早期即追求全部的哲学,即哲学作为体系(System),所以当哲学被设想为一个绝对知识的体系时,他就必须以一个绝对的东西为起点,而只有逻辑符合这一要求。所以他最后放弃了曾经策划过的现象学体系,现象学必须为逻辑学让路。

我们认为,这里体现了海德格尔的解读与一般黑格尔研究的不同。现代黑格尔研究强调早期黑格尔注重实践哲学的优先性,指出黑格尔的哲学起点源自他对实践哲学的偏爱,他的初衷是想完成康德在实践哲学领域的革命,1800年后才转向理论哲学。但是海德格尔重点在强调黑格尔对哲学整体问题的重视,对绝对问题的关心,认为他清楚哲学的根本目标,没有为哲学的某个部分问题所迷惑。

哲学作为绝对知识由此,海德格尔阐发了黑格尔对哲学的理解。在他看来,黑格尔追求的哲学是作为科学的哲学,也就是科学的体系。这种体系不是各门学科的集合,而是最高和真正知识的全部,这种知识既不是逻辑也不是科学哲学,而是与费希特知识学意义类似的关于科学的理论,这才是哲学,即作为绝对知识的自我展开。这里海德格尔特别强调哲学作为绝对知识,只与自己相关,它一定要超越有限性的知识,而且不应该只是为诸科学或有限性知识提供一种合法性论证。他认为以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其贡献就在于把哲学与追求绝对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与存在相关的问题。在此海德格尔批评了当时的流行趋势,即把哲学当作诸科学的基础,要求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形式。这里隐含着海德格尔对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哲学传统的批评,更是对胡塞尔追求哲学应有一种严格科学形式的指责,认为他们追求的这种哲学,即作为方法论或科学的基础,只具有从属性的意义。

对存在的提问才是真正内在的哲学问题海德格尔在讲课中重复了他的一个基本观点,由巴门尼德到黑格尔哲学的最内在和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对存在的提问。但是这一提问在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中一直是从在者的立场出发的,而且一直在与逻辑、思想、理性的关联中加以回答,黑格尔使其达到最完备的形态,在者作为在其真正和完全的现实性中的现实东西,就是理念、概念。但是概念是时间的力量,也就是说,纯粹概念消除了时间。换句话说,只有当时间被消失了,存在问题才到来,才在它真正的理解中。所以不是存在的方式,而是存在的真正内容,才是哲学应该关注的东西,在者与逻辑(os)的关系,即存在论的问题,应该被重新提出。这里海德格尔捎带批评了新康德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它们把一切概念的东西和实质问题都贬低为纯技术和模式之类,他明确表示自己从未想过要发布一个存在主义哲学。这里可以联想到他在1946年的所谓人道主义通信中对自己的哲学所持有的人道主义立场的否定。对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他认为既不能随便说他们不是哲学,也不能说他们属于真正的哲学,毋宁说,它们被用来反对哲学,在其中出现一些不是真正哲学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当代哲学表现出空虚和混乱的趋向,与真正哲学传统相距甚远,必须把它们推到一边,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问题出发。

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三】

经验概念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初的书名是意识的经验科学,海德格尔对经验这一概念十分重视,他询问:什么叫做经验?他指出,在康德那里,经验是对当下在场的在者(自然)的理论认识的界限,这种经验成为哲学认识的对象和题材,因此《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被理解为经验的科学或经验的理论,是关于经验是什么的理论。但是他指出,黑格尔的经验概念绝不是康德意义上的,黑格尔的现象学也不是关于经验的知识,黑格尔不会随意或没有理由地把经验概念置于中心地位。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康德或传统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自己通过对事情的直观来证明和证实关于某物的意见;而黑格尔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事情自己证明自己是如何与经验处在真理之中,也就是让自己被证实。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舍勒在1910年前后讲的现象学经验,后来胡塞尔也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经验概念,认为现象学描述了被正确理解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与此相反,黑格尔的经验与生物和历史的理解无关,它不是对作为客体的意识或经验行动的分析,而是意识作为主体自己产生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产生经验的过程中,意识借助经验认识到自身,在经验中把握自身。具体讲,意识首先借助某物,然后发现它并不是它所显现的那样,它在其真理中是一个它物,但是,意识并不是把这个它物扔到一边,而是认为它的如此之显现也属于产生经验的范围。这里海德格尔要强调的是,意识是经验的主体,不是客体,只有在它作为绝对知识的某个特定意义上它才是经验的客体,可以借助它产生经验。但是它通过经验认识到这些经验是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后来的1942/1943年的讲课中,海德格尔再次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为题,讲述了《精神现象学》序言和经验概念的某些问题,比1930/1931年的讲座要详细些,更突出他要强调的重点。

海德格尔重视经验概念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经验在康德那里是核心概念,只有经验内的知识才是可能的。黑格尔当然不排斥经验,但他强调经验必须上升为概念,才成其为哲学。黑格尔之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胜利,经验概念一方面受到实证主义的喜爱,另一方面却逐步被转向人文主义立场的哲学所抛弃,大家偏爱一个替代它的概念经历。狄尔泰应是始作俑者,经历概念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更重视主体性,脱离对象性与客观性。当海德格尔要批评新康德主义的心理学趋向时,他应该不是偶然地在这里向黑格尔的经验概念靠拢,他认为意识必须连同自己一起产生经验,经验就是意识或精神的自身运动,它要和那些当下在场的东西打交道,成为它物,然后借助它们回到自身,成为绝对知识。如果始终停留在心理层面,缺乏成为它者的经验,就是不完整的,所以现象也属于精神存在的本质。这里海德格尔对黑格尔辩证运动的两个根本性环节,即绝对的东西自身成为它物和返回其自身明显是表示赞成的,而这两个环节都是意识本身在经验中才能发生的。他认为意识产生经验的活动就是一种运动。

我们认为,重视运动概念似乎使海德格尔能够以动态的观点去筹划存在问题。在后来的《哲学论稿》前瞻里,他说道,未来的思想乃是一种思想进程,通过它,迄今为止完全隐而不显的存有之本现的领域得以穿越,因而才得以澄明,并且才获得其最本己的特征。其中本有之思的六个关节,体现了存在历史性思想的轮廓,相互生发,相互激荡,但却不是逻辑推演意义上的体系。何况本有(Ereignis)一词的原义就有事件、发生的意思,它最后如何一步步成为己有,都离不开运动。

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四】

哲学的起点与终点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既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现象学,也不是哲学立场的类型学,也不是一个哲学导言。它是由欧洲哲学的引导问题和基本问题所推动的、由德国唯心主义(非任意的)所迫使而进入一个特定方向的理性的绝对自我展现(理性一逻辑),黑格尔在绝对精神之中找到了它的本质和现实性。这句话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基本评价。他认为,自初始起,黑格尔现象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在绝对知识的要素中活动,所以它敢于冒险去扩展这种要素。有人指责黑格尔,认为黑格尔在起始就预先设定了他要在结尾时所赢得的东西,海德格尔认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格尔的理由,因为哲学的本质就在于,一旦它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它就必然已经预先设定了那些它将要言说的东西。哲学就是这些预设东西的展开,就是精神回到其自身。所以我们要参与哲学,在哲学中与它的本质之物相遇,这种对本质之物的参与才是哲学解释的真正核心。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今天读《精神现象学》,就在于我们希望与黑格尔亲缘或相近。相近表示我们都有义务回答哲学提出的第一和最后的那个实质必然性问题,但也表示我们与他是有不同的,不是同样和同一个东西。

讲座接近尾声时,海德格尔发出了自己批判性的声音:绝对的东西真的存在于《精神现象学》之中吗?如果哲学的绝对之起点最后要通过其终点的完成来证明,那么它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个要被证明的东西最终还是有限的。在这里。他与前人拉开距离,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为此,他多次思考关于起点问题。

我们认为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哲学之所以以形而上学问题为开端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对自己之外的、无所不包的、有广袤普遍性问题的提问,带有绝对性质。但如何认识或界定绝对之物则是矛盾的,因为人生活在时空中,必须从一个经验的、有限的东西,从直接性出发,从有限过渡到绝对,所以总会陷于悖论。哲学由此才永远处于争辩之中,才有自己的魅力和杀伤力。

以上主要从文献方面介绍了黑格尔与海德格尔的某些异与同。总体来看,第一,《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是理解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思想转弯的一篇重要文献,它们也是理解他《哲学论稿》的重要前提之一。它揭示了他的某一思想之源,展现了他的一个一贯基本哲学立场:追求一种绝对、科学、总体、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并且以对存在的提问为核心。可以将GA32与后来的《哲学论稿》进行对比性的研读,两者的思想关连需要进一步研究。第二,本卷显示了海德格尔丰富娴熟的哲学史知识,对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文献的深刻了解,他驾轻就熟地在文献中抓住一些关键点,以此来阐发自己的思想。所以,哲学史是他用来廓清自己思路的原料。第三,既然他对经典文献的解读是六经注我式的,那么这种解读就有强烈的目的性和任意性,并时常偏离著者的原意。正是在这种时而过度的解读中,他有了自己不同于常人的观点。

大学生《精神现象学》读后感【五】

哲学意味着爱智慧,爱智慧并不仅仅意味着追寻智慧,更意味着最根本的惊奇:万物如何聚集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存在是如何和谐的。在这一意义上;现象学引导我们回到哲学本身:因为现象学不再贸然去问世界是什么,而是去问世界如何是,现象学所指向的不是哲学研究对象之实事性的什么,而是哲学研究的如何。

另外,哲学首先是一种思的活动,但人们却更多地把眼光停留在了这种活动的产物上。现象学以一种激进的做哲学的方式试图恢复哲学的原貌,它是一种的做哲学的方式,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套体系。哲学之思始于惊奇,现象学的悬置使我们永远处于惊奇之中。悬置是回到实事本身的基本前提和道路,是现象学之思的态度的基本表现。现象学的自身反省意识所追求的,正是一种自觉地思的状态。

作为哲学本身的现象学的教育学意蕴非常丰富,可通过以下所列几项窥一斑而知全豹。

知识是教育系统的基本交往媒介,但知识不是教育的旨趣,知识所承载的个体价值是智慧的养成。把知识传承当做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异于把手段当做目的。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以智慧养成为目的的会思、会想的人才可能是有智慧的人。因此,教育中重要的不是作为确切答案的知识,教育过程追求真正的有知识: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地反复地思考过,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由学习如何思并走向自觉地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把学生带入到思的状态中去的过程。思,才是教育中的渔。如果教育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思者,那只是造就了一些有学识的无知者。对于教育者来说,对所教内容的理解越深刻,就越容易把学生引入到思的状态,也能把学生往思的道路上引得越远。

教育理论一般被视为实践性理论:一种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行动准则的理论,与解释性理论所关注理性的认识不同,实践性理论关注理性的行动。因此,做哲学与做教育具有相似的内在逻辑。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杜威的主张: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并不意味着教育理论就是方法的工具箱,而只意味着教育理论的规范性。

教师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逐渐积淀了对孩子的某种看法:好学生、差生教师总是沿着这种看法去看学生。因此,悬置首先意味着教育的一种基本态度:要求教师回到每一次与孩子相遇的实事本身,而且,每一次相遇都要求教师从陌生人的观点来看每次的相遇:以探究、惊奇的眼光来看待他所面对的学生。作为陌生人的教师,最能给每一个孩子以公平的机会,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的要求。

对象物如何构造自身——《现象学的观念》读书笔记1000字


对象物如何构造自身——《现象学的观念》读书笔记1000字:

在经历现象学还原之后,超越物已被宣判为非法;至此,实项的内在虽然是确定无疑的,但它仍然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实项的当下显现仅仅是一瞬间,而这瞬间的直观显然不足以构造出一个完整的客体。胡塞尔以声音为例,指出“声音持续的己过去的阶段现在还是对象性的,但不是实项地被包含在显现的现在点中”,即是说,过去的声音是超越的,不是现象的一个实项部分,但我们难道可以脱离声音的延续而仅仅把纯粹当下的现在点指认为声音吗?同理,当我们看见一张桌子,显然不能仅仅依靠当下瞬间的视线聚焦于某处而确定这是一张桌子。因此,滞留的东西必须获得明见的被给予性,这是认识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胡塞尔区分了感知与想象。感知的对象是“实项的当下之物”,想象则面向滞留,而滞留又是交织在感知当中的,换言之,想象是对某物的当下体验,是对某物的当下化。在颜色的例子中,胡塞尔指出,被当下化的颜色“可以说是就在眼前,却不是作为实项的当下”;“就在眼前”的颜色不是当下实存的,因而只能是内容或实质,此时,只有对颜色的想象是实存的。在这里,实质与实存发生了对立,换言之,当下的思维活动如何切中想象中的滞留的对象,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对此,胡塞尔的策略是诉诸判断的思维形式,具体而言,对象物借助是与否、同与异、一与多、并且与或者等范畴形式构造自身,就此而言,对象或实事虽然本身不是思维活动,却“在这些思维活动中被构造出来,在它们之中成为被给予性”。读书笔记至此,当下的思维活动与滞留中的对象似乎接续起来了:对象物只能在思维活动中被给予,而这种被给予不是“口袋里的东西”,而是具有过程性的自我构造,而这个自我构造只能是思维形式的联系的产物;一言以蔽之,对象在思维中生成。

然而,正如胡塞尔自己所言,这种康德式的解释路径其实并不彻底:“到处都存在着这个大问题:在完成明见性的过程中纯粹地确定,在明见性中什么是真实地被给予的,什么不是的;并且确定,在这同时,非本真的思维将什么东西加入到其中去,将哪些诠释毫无被给予性根据地加入到其中去。”问题的根源在于,针对对象物的想象与对象自身并不相同。对象如何自身被给予(而不是参照思维形式的范畴),这依然是一个谜。当然,胡塞尔此时毕竟脱离了“当下实项的内在”的约束,为非实项的绝对被给予性提供了可能。

读《匠人精神》有感2500字


读《匠人精神》有感2500字

蘇子

闲暇的时候,总喜欢到单位附近的文华书城逛逛。几日前,在文华书城看到一本新书《匠人精神》,随手翻翻,很是喜欢。平时喜欢在书店看到喜欢的书,记下书名再在淘宝购买的习惯似乎失去了免疫力,忍不住买了一本。

回来后细细品读,抛开日本的奴性教育不谈,《匠人精神》不失为一本好书。如果说《匠人精神》是写如何学好木工技术的话,我想一定是错误的,《匠人精神》反倒是写的如何做人,如何教育人品,就像书的作者秋山利辉先生讲:“我们培养的是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首重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我的时间和精力95%花在教育人品,其次才是专业技能。”

“秋山木工”公司由秋山利辉创办,如今“秋山木工”的企业寿命46年,年销售额6000多万人民币。虽然这是一家员工只有34人的小公司,但“秋山木工”却非常有名气。“秋山木工”的产品主要供应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知名大饭店等,其精良的制作能保证“秋山木工”产品使用百年甚至两百年之上。目前经常有来自日本全国,甚至国外的著名企业经营者到“秋山木工”参观考察,秋山利辉本人也每天都会收到演讲、上电视节目的邀请。“秋山木工”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大的关注呢,答案是“秋山木工”培养一流人才的方式。

“秋山木工”是怎样培养一流人才的呢?“秋山木工”制定了一套长达八年的工匠研修制度,学徒见习一年、学徒四年、工匠三年,第九年出师。在这八年里的学习里,秋山利辉对学员进行人品教育,技术教育,通过教育磨砺技术、锤炼人品。秋山利辉言:“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如果人品达不到一流,无论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术,在‘秋山木工’都得不到承认是真正的工匠。”

为此,“秋山木工”制定了匠人须知30条,如“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必须成为执着的人”“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如果说匠人须知30条是对学员进行人品教育的话,我倒觉得这是一种企业文化,正是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才造就“秋山木工”的生命力,才有“秋山木工”的今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真正能做的长久公司却不多见,很多公司,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只是纯粹的雇佣的关系,利字当先,没几年公司垮掉了。而那些注重培养员工归属感、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公司却在公司业绩不好时,员工能与公司同患难共安危,与公司一起渡过难关,最终取得长远的发展。

火锅行业翘楚“海底捞”之所以今天做的成功,在于其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这样介绍,“海底捞”公司领导层全部从公司内部产生,绝不外聘;公司每年花费巨资给员工创造学习进步的机会;公司为员工举办生日会;公司员工家属生病,公司直接帮助;为员工父母发放生活补助等等。正是因为“海底捞”对员工的关爱,员工才将对公司的感情转嫁给消费者,换来更多的顾客,最终才有今天的“海底捞”。

“海底捞”公司注重培养员工、激励员工、给予好的福利待遇、增强员工的凝聚力,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表现,可见企业文化建设对公司的发展是多么重要。“秋山木工”30条匠人须知里,“和蔼可亲、好相处、有责任心、积极思考、对工作执着、懂得感恩等”不正是对团结、工作努力、求进步、有责任心等的体现吗?不也正是一种企业文化的体现吗?

提起日本的企业文化,不得不提日本人的工作态度。在几年前读过华为任正非的《北国之春》,文章提到从拉面店的服务员,到乡村旅馆的老太太;从大公司的白领到街头出租车司机,所有人都这么平和、乐观、敬业,他们如此珍惜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工作是他们最高的享受,没有任何躁动、不满与怨气,而这些所见所闻是是在日本经受着十年经济寒冬,绝大多数日本企业在十年不曾增加工资的情况下。

《北国之春》原本是一首日本民歌,大意是一个青年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在城里奋斗,唯有母亲无事无刻关怀他,而在乡下的母亲不知城里季节的变换,在春天已来临时还给他寄来过冬的棉衣。日本人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在日本经历经济严冬时,日本人平和、忍耐、乐观、勤奋、奋斗的精神,很值得学习借鉴,创业的年轻人在母亲的关爱与感动下更会努力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我想这也是任的文章想表达的意思。

任正非每年都会抛出一两篇文章,不仅华为内部员工熟捻于心,而且很多企业家、专家学者都学习膜拜,给人带来新的思考。今天的华为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恐怕是华为的企业文化建设起了很大作用,由文化建设引导科技创新与进步。华为公司《华为基本法》,任正非文章《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资源是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我的父亲母亲》、《北国之春》、《华为的冬天》、《要快乐的度过充满困难的一生》等都是对华为文化最好的阐释。

接触日本人是在几年前,那时我还在深圳一家窗帘制品公司工作。有一年,公司参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家纺制品展会,有一家做智能控制的日本公司与我原公司合作展台。他们的智能控制产品也就是用一个遥控器,同时控制电视、灯光亮度、空调温度、窗帘闭合等,他们总共三个人,两个日本人,一个中文翻译。

开展前一天,他们三个人从东莞过来装机做调试,忙到晚上九点还没忙好,他们三个人晚上都没吃晚饭。我们老板执意带他们吃个晚饭再回来调试,没想到那个日本人却死活坚持调试完再吃晚饭,而且几个人乐呵呵的,都没有一丁点表现出饥饿的样子,一边电话联系日本技术人员,一边调试,真的很敬业。一直到十点半,终于调试好,才去吃晚饭。第二天开展前,他们三个人却早早到了展台。有代理商过来询问,他们总热情的比划介绍,翻译在一旁翻译着,两个日本人争着做演示,都是那种很敬业的样子,忙碌一整天下来,丝毫没有看到他们显现出的疲惫的样子来。几天下来,我们公司工作的同事都倍受感染。

虽然我们都很不喜欢日本人,但“匠人精神”、日本人工作的敬业态度,早已影响了自己。“匠人精神”须知30里体现的团结、进步、责任心、感恩等,这种思想,也成为了我工作、生活中的标尺。后来,有时对生活充满负面看法的时候,想想“匠人精神”,总感觉不到累,感觉不到辛苦。有时想偷懒的时候,想起“匠人精神”,那些倦意总会消失。有时,人总需要一种精神支撑。我想,对我而言,“匠人精神”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精神支撑。

不管是“匠人精神”,还是“海底捞”的关爱文化,又或者是华为任正非的思想引导,这些精神、文化、思想总能打动人心,给人进步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思想、文化、精神学为己用,以身为范,我们更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更能成为一流的人。如果我们国家更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我相信这些企业也能像“秋山木工”一样培养出更多一流的人才,这些企业也能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2500字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梁家河》精神心得体会2500字:

读完《梁家河》,再回头反刍式的翻看,掩卷沉思,心中澎湃着满满的正能量,一本朴实无华的纪实文学,一段艰苦朴素的知青岁月,一代伟人筑梦逐梦的历程,都在这个陕北不起眼的小村庄沉淀升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父亲从国务院副总理到工厂副厂长的落差,长期被审查、关押、监护,受父亲牵连从高干子弟到“黑帮子弟”,招工、上学、当兵、入团所有的门都是关闭的,15岁的年纪…当这些信息传递给我时,有些绝望暗自萌生。而这些境况在青年习近平的人生里,却成为真实存在的困境和逆境。生性倔犟,不甘欺侮,反抗无效,于是他以近似于“逃离”的方式,来到延安,来到父亲当年闹革命的地方。我暗想:“他是否也在以这种方式告诉父亲:我们在一起。”这片黄土地养育了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他。

然而这片鲜血灌溉过的热土,贫瘠荒凉,并非梦中的天堂。对于满怀希望和兴奋的知青来说,失望在所难免。生存条件的恶劣,精神生活的贫乏,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东部与西部的种种差距,再一次扑头盖脸的袭来。生活不易,哪能都事随人愿?但假如生活总以违逆你、毁灭你的难题对待你,将最残酷的现实抛给你,你是选择缴械投降,还是奋起抗争?相信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和选择。习近平也在尘土飞扬的放羊时光和黑夜如墨、一灯如豆的静夜里思索过“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终,他以强者的姿态站立消化,调整认知,勇敢面对,他在艰难困苦中磨练意志,锻炼本领,他在内忧外患中,气节不改,初心不变,最终,一切都过去了,快乐的日子来临了……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镌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千古箴言:“认识你自己”,是一个至今仍未终结的命题。生而为人,行事处事的基础就是先认识自己。

来到延安的习近平,面对陌生的环境,内心承受了多少压力和苦闷?当“逃兵”“倒流”后,他由被动到主动,对自己的生活作了反思,以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变,努力弥合着北京娃和村里娃的差异。他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他选择做“黄土地的儿子”,努力消除和土地、人民的距离感,找机会往群众中钻,依靠群众、扎根群众、团结群众,他在这里找寻到自己的初心、使命和目标:以满腔的公仆情怀,为人民做实事。他从群众中来,舍小我,为大我,最终回到群众中去。他用行动践行着黄土地的儿子的赤诚,对党的群众路线中“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做出了最完美的注解。

有梦就勇敢去追:

鸿鹄志在苍宇,燕雀心系檐下。陕北倔强生长着的那些受苦人,深深影响着青年习近平。在个人生计都难以解决的地方,他把自己和社会联系起来,在理想与现实发生极大冲突之时,他极力寻求突破的出口和梦的天梯。

他发奋读书,了解历史,丰富知识,强调学习思考知行合一;他积极追求进步,八次递交入团申请书,十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不畏惧外界的质疑,只坚定内心的初衷;他是个实干家、行动派,带领群众修沼气、打淤地坝、挖知青井,他结合实际建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修磨坊、菜园,既内部搞活经济,读书笔记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又严谨把握尺度,不与当时政策抵触。那个艰难的年代,每干一件事都是困难重重,但心里时刻装着百姓的习近平,硬是凭着赤子之心和干事创业的闯劲和韧劲,逐一攻克这些困难。梁家河的“土”学问与习近平的“洋”学问,梁家河的老传统与习近平的新作风在这里的完美结合,正是符合国情,有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的创新。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喜爱读书、注重修身的习近平,在梁家河开设扫盲班,宣扬知识的力量。吃苦耐劳,干活从不“撒奸儿”,全心全意为梁家河谋发展的作风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人。随娃谨记他的“一碗水端平”,铁锁立志做“行动上的巨人”,黑子用实实在在的言行留住身上的“泥土味”,能人终生受益于他“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的教诲……,习近平用务实实干的行动和高尚优秀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人,在他离开后,梁家河人沿着他的足迹,践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理,一丝不苟做规划、搞建设、聚人心、兴产业,因地制宜搞好开发。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让曾经灰头土脸的坡坡洼洼由黄转绿,变成山青水绿天蓝的新农村,良好的宜居环境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观,规模养殖、苹果种植、特色农业旅游……。梁家河,曾经筑梦的地方,如今是梦想成真的地方。

如果说习近平是乡亲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眼睛,如果说习近平是改变梁家河贫穷落后的和暖春风,那么梁家河,无疑是包容锤炼习近平的红色熔炉,无疑是他公仆本色最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他未曾忘了临行时十里送行,他未曾忘了窑洞里温暖的故事,他未曾忘了一声声呼喊乡亲的小名,如果他已树高千尺,也一定记得泥土里源源不断输送养分的庞大根系——梁家河,那是他人生的出处和开端,也必将是他终生奋斗的归宿和终点。

梁家河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也是习近平人生历程的转折点。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在那里他取得了最大的收获: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自信心。他牵念那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峁峁,记挂那里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教育医疗,鼓励大家走进新时代,要有新面貌。当年,他从梁家河走进清华园,如今,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是不能忘了过去的苦,不能忘了来时的路。情感是我们前行最沉重的负担,也是我们最有力的能量来源。他将这份沉甸甸的乡情刻在心里,融进血里,内化在行动里,从梁家河到国家最高领导人,他这一路走来,不曾忘记中国最贫瘠的土地,不曾忘记中国最贫苦的农民,不曾忘记肩上承载的沉甸甸的责任和希望,他把中国蓝图越绘越美,把中国自信越喊越响,把中国梦越做越强,可不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么?

习近平改变了梁家河,让它焕发出勃勃生机,梁家河塑造了习近平人民公仆的雏形。“回顾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对比梁家河的今昔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梁家河这个陕北小村庄,深深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成为每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的向往之地,更是无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梦想。如今的梁家河,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在新征程中破浪起航,驶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彼岸。”这是《梁家河》全书的结尾,可我觉得它更像一个新的开始,把我从迷茫、混沌中唤醒,让我寻找、坚定自己的初心、理想,回到我梦初醒的地方……

作者:山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维稳办刘娜

《豆芽现象》读后感


联强国际杜书伍先生《豆芽现象》一文短小精悍,颇能引起已在公司工作和生活一年多的我的共鸣。谨以此文,表达入职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希望能给所有同事带来一些思考,给公司未来的新人培养带来一点正能量。

我是一名应届生,去年3月初加入CATL。对于刚迈入职场的我,在同事面前是一张白纸,我想很多应届生同事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和定位。加入公司后,公司提倡快速学习,加上各部门同事工作关系紧密,任务也比较多,大部分应届生都能很快熟悉自己应负责的工作。而根据我的观察,有不少应届生同事在这个阶段可能会觉得,自己要负责的工作要求不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以及前辈们的一点指导,认为工作也就仅此而已,也不再思考如何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提高和真正的成长。这时候的工作能力,就像豆芽,经不起考验。

现如今,公司正在快速发展,处于这个时期的每一个员工,都能体会到公司的这一变化,尤其是刚进入公司不久的应届生同事们。一个新的环境,而且是每天都在更新的环境,有时工作会紧张到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思考我们怎么才能做好手头上的工作,怎么才能举一反三,怎么才能开发出更高效的工作方式。面对这种状况,往往有三种心理,其一是认为这种程度的工作目前已经能够基本完成,并不需要考虑太多其他的东西,这样的心理自然也就不会给工作带来太大的效益,个人也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另一种是认为每天的工作基本已经让能量耗尽,由于人的惰性心理,主观上已经不愿意再想更多的事情;还一种心理可能也会存在,就是认为工作的事毕竟不是自己的事,何必想太多费神?很显然,这三种心理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自己的发展都不利,于公于私我们都应该避免有这样的心理存在。

虽然之前没有在其他公司任职过,但从周围同事们的观点以及在其他公司工作的同学的描述中,我知道CATL对于应届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长平台。快速学习的企业文化对于所有应届生而言都是一个严格的考验。工作任务较多有时会使我们感到疲惫,但也在快速锻造我们初生的翅膀,使其更能适应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工作本身并没有有趣与无趣之分,只是我们心里都更趋向于做自己轻松就能完成的工作而已。

作为应届生,我们还是应该怀有更高的责任感,对公司也对自己。公司需要大家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对待,我们也应该脚踏实地,将工作当作自己的事全心全意去对待。不管当前的任务是否具有挑战性,态度不当都已经注定任务的结果不会完美。当我们工作几年后再回首刚开始工作的这段时间,谁会愿意那是一段不完美的开始呢?

无需彷徨,无需犹豫,全心投入,持续打拼,充实自己,生活质量一定会随着每天工作的充实而不断提高!

《飞碟现象》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作文2500字: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一本经济学普及读本,茅于轼先生用家常式的随笔形式,运用简单易懂的经济学知识,巧妙地解释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他从美国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写出了美国经济如此发达的原因。他的写作风格平易近人,虽有严肃认真的经济理论说明,但又不会长篇大论,让你看得头昏脑胀,不知所云。书中写的都是日常琐事,却往往折射出惊人的启示。

这是本需要咀嚼的书。我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甚至能够说收获颇丰。

一、拓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化了对理论的认识。

我们所教的教材必修一是《经济与生活》,但是我们对教材的把握只停留在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中涉及考试的资料,有些问题并不真正理解,甚至模棱两何,因为考试无要求,我们也不去深究,但是透过读这本书,我对很多经济学的理论和术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在微观经济学中,例举了美国一向以来的一些现象。根据美国政府发表的统计,全美国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了家。搬家的人中有约60%是就地迁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这个比率从70年代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比较之下,中国人跨市镇流动比车远远低于美国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者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变动。新能源的开发,工业重心的改变,经济实力的增强,这都促使了人们就业的改变,而选取职业的灵活性使美国的经济富于适应性,而这一切往往伴随以居住地点的迁徙。因此凡是经济繁荣的地方,招聘的广告比较多,从外地迁入的人口也较多,因而住房的需求也比较活跃。并且,在美国搬家没有任何限制,没有户口限制,无需向任何人或机构报告。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居民们更喜欢买房而不是租房。由此证明,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易于调整,但这必将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城乡二元制结构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教学中常用的一个知识点或者说术语,一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透过读《生活中的经济学》,就是这个事例让我对我国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弊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对其改革的方向和出路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二、在教学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人们一般都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关,茅先生将经济学中的大理论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展现给读者,其中所讨论的道理既普通又深刻。读完该书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够用经济学中所学到的原理来解释。

颇有感触的是第一篇中的一个话题--环境保护的经济学。

以洗衣粉为例,过去的洗衣粉多半是含磷的化合物,这种洗衣粉透过下水道最终排向河道或海域,使水变得混浊。磷是植物生长的肥料,水草和藻类因获得此种营养而超多繁殖。这些水生植物死亡后吸收水中的氧分而腐烂变质,其后果是水果氧分减少使鱼类死亡,变质的水发出恶臭。改善后的洗衣粉不含磷,避免了对体的污染。

对于洗衣粉或肥皂是否含磷真没什么体会,也所谓有无,更没什么研究了,只觉得那是商家为了抢眼球的又一穴头罢了。老在抱怨那些一味追求利益的工厂排放不达标的污水,看完这段才明白,里面有这么大的学问,原先我们也在往下水道里放慢性毒药。

茅先生说:发展中国家环境政策所走的路线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发达国家批评说,先污染后治理在财务成本上不如预先就采取预防措施,不让污染发生。这样的说法简单从财务上看无疑是对的,但是从经济学来看并不必须正确,因为人穷时的一块钱比富有时的一块钱有更大的价值。人在穷的时候先要顾吃饱饭,顾不上环境的好坏。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可能去治理环境。他一针见血的道出了症节的所在,所以在感慨发达国家的环境多么好的同时,也明白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我们的国家暂时还不够富裕,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环境,也许要到我们的下一代,或者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人的努力才能赶上发达国家。而对于选取无磷洗衣粉或肥皂是举手之劳。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然后告诉我们身边的人,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家都行动起来吧!

除了茅先生在那里告诉我们的道理我自己还有所感悟,一个这样大而复杂的的问题,透过这样一个简洁明了的小例子就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也是茅先生的高明所在。我们的教学也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受,使他们学习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感受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就应能让学生更感兴趣,更贴合我们教改的新思路。

三、这本生活中的经济学,其实并不止讲了经济学的道理,还渗透着生活的道理,对我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都有导向作用。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经济体制。人类或许有些许共同的是非观,例如杀人偷盗是坏事,乐善好施是好事。但是集中到某些细节上,例如在经济体制中的是非观,各个民族就有各自的特点了。书中给我深刻印象的区别就是对于拾金不昧的看法。作者去休斯顿开会,因天气炎热,来到一家小杂货铺买饮料,忽然见到地上有一张5美元的钞票。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作者很自然地拾起来交给掌柜的。但是掌柜的拒绝理解,他回答作者:谁拾到归谁所有。再有一次在哈佛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作者见到课桌上留有一支精致的钢笔,肯定是前一堂课的同学遗忘的。新进来坐在这个座位上的同学随手就将这支笔插进了衬衫口袋,继而他忽然想起什么,又将这支笔拿出来欣赏了一番,并用它往笔记本上做记录。其神态之自若,绝不像做了什么不就应做而需要隐瞒他人的事。而与此同时,一个售货员因为少找了顾客30元钱,而花了80元钱登报纸寻找顾客,这种在中国会受到大加赞赏的行为却受到了美国人的批评。在他们的观念中,道德的原则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他人的利益,如果到头来社会并未得益,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变成了损己不利人。这正是道德上也不值得称颂的事。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与传统观点,有一些细微的,然而又是极重要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突出全社会的利益。诚实与守信能给市场经济带来整体利益。看到那里我想每个人都会问一句?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和有好处的?我的答案是为社会创造和增加价值才是最有好处的。这是我读茅先生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告诉我的一种道德。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翻开《生活中的经济学》,只需片刻闲暇,就能够读上一两篇短文,使人在简单的不经意中,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体悟身边的生活。当然,读完此书,收获的不仅仅是短暂的惬意和经济学的知识,而是一种对待生活、研究学问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做学问应当学以致用,再深奥的原理,只有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能应用于分析研究日常现象,才真正实现了知识的价值。可见,茅先生普及的不仅仅仅是经济学知识我们更就应学习茅先生做学问的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力争学以致用,不断做好本职工作。

书本《可怕的现象》的读后感 (100字)


寒假,我看完了一本叫《可怕的现象》的书。

我认为里面的内容其实一点都不可怕,但是别人不是这么认为。这本书是徐志晶出的,蛮有幻想感的,其实这些事都是真的,可是老有人不信。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世界上有没有外星人或者有没有鬼等其他的都西,我没想到把这本书带到学校去还很受欢赢,好多同学都抢着借我这本《可怕的现象》这本书。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科技的知识。

编辑推荐:

喜欢《精神现象学读后感2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奇异现象读后感2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