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武帝纪读后感 > 地图 > 武帝纪读后感,2024武帝纪读后感
武帝纪读后感相关栏目
武帝纪读后感热门栏目
武帝纪读后感推荐
武帝纪读后感

(共 3986 篇)

  • 1、 读《武帝纪》有感

    世英雄

    ——读《武帝纪》有感

    卢心琪 南昌二中苏圃路校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代奸雄,舞台剧上的白脸,文学史上的大家,战场上的英雄——曹操

    三国纷争,硝烟弥漫,连天的战火中一代代英雄脱颖而出。历史长河中,曹操是一个性格分明的人。

    他生性多疑"吾好梦中杀人";他残忍无情"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他杀了华佗,纵使华佗技艺再高,曹聪之死又后悔不已。举手投足间他为统治者蒙上神秘的色彩,这大概是他褒贬不一的原因吧,世人或许认为他阴险狡诈毫不留情,或许这让他背上千古骂名,让他难以洗清后世偏见。

    "煮酒论英雄"的场景历历在目,三次遇险三次大笑豪爽放荡满是英雄气概。"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智谋,不急心称王,爱惜贤才,没有他的纵容有怎会有关羽"千里走单骑"的神话,刀枪无眼赵子龙又怎可杀一个"七进七出".

    我甚至喜欢上世人眼里所诟病的他,我眼里他的缺点竟化为优点,负气仗义,生性放纵,桀骜不驯这些后人难以接受的品性,我却认为这是一个英雄应具有的侠肝义胆,不拘小节,放荡不羁。人们众所周知他的阴险狡诈,为得徐庶这一谋士不惜以母相逼,可谓残忍。"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大多数人看来这是曹操的笑料,那有多少人感受到了他的爱才如命甚于名声?又有多少人感受到了一位统治者对贤才的宽容?

    文章仅仅是一个伐董卓的片段,就写出了曹孟德的机警聪慧,深谋远虑,当机立断。"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他能屈能伸。陈留起兵,可窥其魄力和行动力。他是治国安邦力挽狂澜的重才,是有智谋的政治家,有勇气的军事家。细细看来,历史长河中记载曹操领兵打仗之事也颇多值得后人深思和学习。

    的确,"是非成败转头空"世事的看法,人们所能接受的总会令人无奈。或许多年前金戈铁马他英姿飒爽,怎会料到史书字字珠玑,后世评论贬大于褒也许让他看尽世态炎凉。

    我还是在历史长河奔腾向前的淘洗与沉淀中,读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概。

    撰稿:高一(3)班 卢心琪

    张雪峰老师点评

    曹操,一代枭雄,历史上的评论,不管是褒,是贬,总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综观此文,不拘泥于历史的现有评论,不囿于大家的旧有评价,而是结合史学资料,以独有的眼光,展现一个不一样的曹操。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许多的杰出的人物,需要我们去记忆,需要我们去抒写,因为他们的成功,既是历史长卷中的闪光点,更是引发后人思考,走向未来

  • 2、 汉武帝读后感模板

    读后感该怎么写?在看完作品之后,内心有诸多感触,忍不住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来写一份读后感记录一下我们的心中所想,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整理了以下的“《汉武帝读后感》”。

    汉武帝读后感(篇1)

    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刘彻,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汉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咸阳原共葬有西汉11个皇帝中的9个,陵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长近百里,气势宏伟。

    《汉武大帝》他不仅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言,也不仅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族。刘彻他辉煌的史册,《史记》直言了他的功与过,记录的他所在的时代,像史诗一样唯美。汉景帝刘启,与其他皇帝不同,史上记载还是褒奖颇多的,文景之治就是例子。匈奴屡次来犯,而刘启的老师晁错却主张攘夷必先安内,主张削藩,七国乘势而乱,无奈,景帝受压力下令处死了自己的恩师,晁错被腰斩于市,却没有停熄七国之乱,景帝也懊悔不已,被称为汉初最冤案。冤枉的晁错。 刘启说话非常有意思,不像皇帝,对皇后说你怎么来了,回去吧,回去吧。对丞相窦婴说好长时间不见你怪想你的。他也许不是个好皇帝,确是个好人,是个正常的普通人,心中挂念他的母亲,弟弟,老师,女儿和儿子。当必须要嫁一个女儿给匈奴单于时,他难过的无奈,南宫公主远行时,他竟然抱着王志哭了,

    很无奈,都不忍心去送女儿出门,一国之君又怎样?慈祥善良的刘启。 一代君主汉武帝刘彻,统治了汉朝几十年,改变了汉朝建国以来60余年被匈奴欺负、骚扰的屈辱史,并彻底将匈奴民族打败,直至俯首称臣。这一伟大壮举,不是随便一位君主可以完成的伟业,而在汉武帝当政时期彻底实现。

    汉武帝的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保境安民,勇击匈奴,奠定疆域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但秦朝的版图辽阔,只不过相当于武帝在位时的二分之一。十七岁的汉武帝血气方刚,面对匈奴人的嚣张气焰,他没有像文帝、景帝时期那样忍气吞声,他决不能容忍祖辈和亲外交的政策。建元二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年轻的他竟有如此长远的眼光

  • 3、 汉武帝传读后感

    汉武帝传读后感(一)

    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刘彻,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汉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2020塔。咸阳原共葬有西汉11个皇帝中的9个,陵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长近百里,气势宏伟。

    《汉武大帝》他不仅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言,也不仅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2020 汉族。刘彻他辉煌的史册,《史记》直言了他的功与过,记录的他所在的时代,像史诗一样唯美。汉景帝刘启,与其他皇帝不同,史上记载还是褒奖颇多的,文景之治就是例子。匈奴屡次来犯,而刘启的老师晁错却主张攘夷必先安内,主张削藩,七国乘势而乱,无奈,景帝受压力下令处死了自己的恩师,晁错被腰斩于市,却没有停熄七国之乱,景帝也懊悔不已,被称为汉初最冤案。冤枉的晁错。 刘启说话非常有意思,不像皇帝,对皇后说你怎么来了,回去吧,回去吧。对丞相窦婴说好长时间不见你怪想你的。他也许不是个好皇帝,确是个好人,是个正常的普通人,心中挂念他的母亲,弟弟,老师,女儿和儿子。当必须要嫁一个女儿给匈奴单于时,他难过的无奈,南宫公主远行时,他竟然抱着王志哭了,

    很无奈,都不忍心去送女儿出门,一国之君又怎样?慈祥善良的刘启。 一代君主汉武帝刘彻,统治了汉朝几十年,改变了汉朝建国以来60余年被匈奴欺负、骚扰的屈辱史,并彻底将匈奴民族打败,直至俯首称臣。这一伟大壮举,不是随便一位君主可以完成的伟业,而在汉武帝当政时期彻底实现。

    汉武帝的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保境安民,勇击匈奴,奠定疆域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但秦朝的版图辽阔,只不过相当于武帝在位时的二分之一。十七岁的汉武帝血气方刚,面对匈奴人的嚣张气焰,他没有像文帝、景帝时期那样忍气吞声,他决不能容忍祖辈和亲外交的政策。建元二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年轻的他竟有如此长远的眼光,后世君王谁人能比?此后,汉武帝对匈奴用兵44年,每一次重要战役,都是他一人操办部署,如此大事之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见武帝军事才能非同一般。他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

  • 4、 再识汉武帝——参观汉武帝茂陵有感

    再识汉武帝——参观汉武帝茂陵有感

    高 建 成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点了五个历史人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是中国历史上顶极牛逼的皇帝,中国老百姓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五人中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时间最长,加之家底殷实、精力充沛,他加强中央集权、发展农业生产、搞活内外经济、确立儒学地位、抗击匈奴入侵、开拓帝国疆域,总之他的文治武功,是大大的了不起。

    前一段时间有个电视连续剧叫《汉武大帝》,据说收视率相当高,可见他的粉丝之多。国家文物局根据墓主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当然也包括陵寝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将汉武帝的茂陵编为4号,之前的三个陵寝更是大有来头,1号为黄帝陵,2号为孔林("林"通"陵",不是皇帝,但地位极为尊贵的人用"林"),3号为秦始皇陵。就凭这,也必须瞻仰一下茂陵的风采。

    这个愿望今夏终于实现了,在挚友周波的陪同下,我们顶着炎炎烈日,先后参观了位于兴平市的茂陵博物馆、茂陵,为了更好地了解汉武帝的创业资本,我们还参观了位于渭城区正阳镇的他父亲汉景帝刘启的阳陵,当然阳陵的派头是不能同茂陵相提并论的。

    茂陵是汉朝帝王陵寝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素有"东方金字塔"之赞誉。有人说:到陕西旅游主要看陵墓。这句话不够准确,应该说到咸阳旅游主要看陵墓,西汉11座帝陵,其中9座在咸阳,加上唐帝陵和两朝的陪葬墓,举目望去,陵冢累累,蔚为壮观。

    茂陵博物馆里主体建筑是霍去病的陵寝,大名鼎鼎的茂陵并不在茂陵博物馆中,为什么茂陵博物馆保护的是小霍的陵,而不是老刘的陵呢?原来,汉武帝为纪念霍去病生前河西大捷的战功,特地在茂陵旁为他修建了一座象征祁连山的墓冢,墓上有各种巨型石刻,手法简练,气势浑厚,是我国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被视为人类艺术之瑰宝。出于对这些石刻的保护,所以茂陵博物馆选址时定在了霍去病陵寝的位置。

    汉武帝的故事很多,所以形容汉武帝的言词也很多,我参观了茂陵后,认为都不够准确,只有"任性"一词对他来说最为贴切。他爷爷汉文帝和他爸爸汉景帝,可以说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给他打下了好底子。他有实力有条件去折腾,就如同今天的富二代,聪明、英俊、阳光,但这些特质却包含着一个可怕的东西:任性。有钱任性可怕,有权任性更可怕。

    任性的人都有大脾气。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汉武帝对战争的态度是很不慎重的,根本不计成本,有时完全是耍性子。他在位期间一共打了44年的

  • 5、 《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
    《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 终于抽时间把王立群老师讲的汉武帝听了一遍,王老师说了这世界上有五种人,第一种是琢磨事的,第二种是琢磨人的,第三种是琢磨钱的,第四种是即琢磨人又琢磨事,第五种是即琢磨人又琢磨事又琢磨人的,写到这里,王老师只是提了一个概念,却没有说汉武帝属于那一种,我想汉武帝是属于即琢磨事又琢磨人的,具体的事例一是对事兵不血刃的解决中山王**事件,二是对人任用卫青、霍去病征讨匈奴,三是对钱就完全交给霍光去处理。 相比于帝王,芸芸众生大多数是属于琢磨钱的一种,想着怎么发家致富,不过,真正能够发家致富并且长久的,一定是那种即琢磨事又琢磨人又琢磨钱的,这样的人往往不是帝王,这样的人物我想到一个,那就是胡雪岩,不过,胡雪岩的结局有说明即琢磨事又琢磨人又琢磨钱的人未必是能够发家致富并且长久的,这也说明历史的发展没有定论,通俗来讲,一切皆有可能。 这又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定律,很多事情的发展表象和定律是不相符的,但最终却又惊人的相似,难道这就是定律具有普适性却不具有针对性,违反定律一定会走向事物的反面,我不是在刻意的探讨哲学的问题,一是我对哲学不感兴趣,二是哲学太深奥,不懂。 史记最后给汉武帝的评价是雄才大略,而汉武帝在位56年,和匈奴打仗打了44年,也就是说汉武帝的一生主要就是开疆拓土,打击匈奴,作为历史的继承人,我们怎样让自己成为有作为的人呢?或者是怎样成就自己? 这里再次强调树立目标的重要性,当然了树立的目标一定是自己想要去实现的,汉朝由于打不过匈奴,汉武帝的姐姐被派去和亲,这让汉武帝对匈奴燃气了怒火,立志要消灭匈奴,再加上当时的时代主题也是汉匈不两立,当然了我这不是宣扬有你没我的民族矛盾,只是结合历史事件简单的就事论事。 这也就是说树立的目标一定是我们内心的强烈愿望,并且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我提倡树立的目标要和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起来,又要和自己以后的发展联系起来,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于理论的前瞻性还是应当把握一下的。 简言之,我们要树立内心渴望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关的、长远发展的目标,生活中树立的目标预示着你人生的轨迹。 时也,运也,说说李广难封,李广一心想要个侯,可终其一生,在漠北和匈奴决战时,被调离主战场而错过立功机会,自刎军帐,听了王立群老师的分析,既是因为大势,又是因为个人原因,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作战由防御变成了进攻,而李广从汉景帝
  • 6、 评说汉武帝
    征和二年,汉武帝晚年的一场巫蛊之祸使他永远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儿子太子刘据。三年后,这位伟大的皇帝最终带着遗憾而去。煌煌大汉,铁马金戈,红粉过客,江山几何。汉武帝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已尘埃落定。有人说他穷兵黩武,有人说他好大喜功,有人说他雄才大略,有人说他暴虐无道。可谓誉之者众多,毁之者亦多。那么,汉武帝的一生到底给后世带来了什么,我们又应该怀着怎样的一种历史眼光评论他的功过呢?看了《王力群读史记》,让我又有了一番新体会。汉武帝的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保境安民,勇击匈奴,奠定疆域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但秦朝的版图辽阔,只不过相当于武帝在位时的二分之一。十七岁的汉武帝血气方刚,面对匈奴人的嚣张气焰,他没有像文帝、景帝时期那样忍气吞声,他决不能容忍祖辈和亲外交的政策。建元二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年轻的他竟有如此长远的眼光,后世君王谁人能比?此后,汉武帝对匈奴用兵44年,每一次重要战役,都是他一人操办部署,如此大事之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见武帝军事才能非同一般。他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二.千古文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统江山易,聚拢人心难。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是后代封建王朝的基本思想,影响中国文化一千多年。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因为汉武帝开创了读儒书,做儒生,用儒术的先河。在这之前,国家采用的都是军爵人才制度这难免生出许多弊端。到了武帝时期,兴办太学,设立举贤制度,才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更为之后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他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的皇帝。三.举贤,用贤,纳贤武帝时期,人才辈出。军事奇才卫青、霍去病,老将李广,直臣汲黯,史学家司马迁,酷吏张汤,弄臣东方朔、司马相如......人才归人才,总得遇上明眼的伯乐,才能各显神通。正是因为汉武帝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举贤,用贤,纳贤,才能使大汉朝日益强大。所谓明君惜直臣,便是如此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汉武帝的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古来征战几人回?常年与匈奴作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自古以来,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以汉朝为例,军事消耗包括军粮、军饷、武器装备消耗、医疗、赏赐如此庞大的财政收入从何而来?自然是拿百姓的血汗换来。汉武帝为了取悦宠妃李夫人,命其哥哥李广利出一次无足轻重的征,好封个候。结
  • 7、 清醒纪读后感

    【篇一:《清醒纪》读后感】

    她知道余烬冷情、她知道黑夜漫长,她知道风影摇动,她知道时间在流动能量。

    《清醒纪》是安妮宝贝的一部散文集,书中有着她对时间与人,孤独与爱,隐秘与盛大等生命主题的深入和探讨。第一次对她的好感来自于她那女童式的笔名。她说她的笔名别无深意,实在是随机。或者是随缘,就让它代表一个写作者在创作中应该保持的初心。

    《清醒纪》中清醒二字的真正含义来自与作者追求那份心灵宁静,讨厌捆束自己的一切一切,这是对自由的追求。安妮宝贝愿意安静的躲在一个小角落里,享受着她独特的文字,轻轻释放她心里的梦想。在《清醒纪》中,她内心世界表露出的情感完全溢于书中的文字之中,我欣赏她笔下真实的人性暴露,游走于城市边缘的一系列故事,是虚妄的故事又是真实的情感,给我一种难以言说的一股内心的震撼。她写到水一旦流深就会发不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也会显得淡薄。我喜欢书中的这么一句。当人太过于了解,你会发现彼此的优点与缺点,有时应当保持些距离。随着时间的流逝,身边的朋友并未随之增长,大家总是以应付的方式过着自己的生活,应付身边的人,应付身边的事。感情这东西,总是伤人最深,因此人们总是不敢过于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她把她的喜怒哀乐全然真实而不做作的表露在她的书中。安妮宝贝是个如此霸道的女子,就那样不留余地的把她的情绪传染给你,而你又无可抗拒。她的文字颓废但我认为那只是文字表面,深入探索,品味她的情感,自然会发现有那么一股冷静成熟的气息冲斥着我的思维,让我的情绪有无从安置。我不了解她,但又了解她你只要读过我写的文章,我也同时读过你写的文章,我们就能知晓彼此。我始终这样认为。

    看完《清醒纪》这一本书,阅读它如同喝下一杯清水,能维持日常生存。每一天,定时清扫内心,让它平静。整理明暗对半的情感,越过小小障碍。她总能让生活遇到太多不如意的我得以慰藉。

    它给予我保持这种模样,略带发力的紧张,不松懈,对待不定有坦然。

    【篇二:读《清醒纪》有感】

    喜欢品茶,正如我喜欢品文。题记

    菊花茶幽幽入其境

    不知什么时候喜欢上了菊花茶,也许是因为它的味道。菊花茶的味道里充斥着一股怪怪的气息。可是,我却喜欢。这是一种让人觉得愈品愈香的味道。菊花加上冰糖泡在水中的颜色很纯净,带着淡淡的忧伤。初读《清醒纪》亦是如此。当时只知道是一些随笔,乱得很,文字零乱又没有文学的感觉。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是心情日记,叙写着一些想说却又

  • 8、 读史记之汉武帝随想

    读史记之汉武帝随想范文!

    在武帝继位前,他排行第九,是不可能当上皇帝的,但是汉景帝却偏偏看上了他,就为他扫清障碍,帮助他成为了一个平安太子,武帝就这样才登上皇帝的宝座.

    武帝期间,有一个叫江充的小人得到了武帝的宠爱,而丞相却三翻两次上奏章,让武帝杀掉江充,结果把武帝惹怒了,把丞相杀了.还发现了巫蛊,这就为后来的巫蛊事件埋下了伏笔.武帝是一个迷信的人,发现了巫蛊,武帝就认为有人诅咒他死,于是大发雷霆,灭了丞相九族才停止.但那个小人江充,想尽可能除掉一切与他为敌的人.就对武帝说:宫里宫外可能也有巫蛊,扩大搜索比较好.武帝觉得有理,就扩大范围,结果查得连皇后和太子的床都没法放了.

    巫蛊是查不清的,只要看见就是杀无赦.所以杀了几万人,后来,居然太子也有巫蛊,太子当然不想被杀,就准备出走.恰好武帝生病了,命江充找太子来,但江充想杀太子,就说太子谋反,结果太子真得被逼反了,最后太子被杀了,但临死前他用兵把江充杀了.

    太子死后,有一个叫田千秋的小官,他的任务是看管高祖刘邦陵园,他给武帝上了一道奏章,写道:儿子玩了一下父亲的兵,打一顿屁股就算了.儿子杀错了一个人,这也不算什么大罪(本文是针对太子).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托梦讲给我的.这句话说得十分巧妙,田千秋是一个看管刘邦陵园的官,白胡子老头自然是指高祖刘邦了,刘邦的话,武帝能不听吗 武帝果然封田千秋为丞相,并十分感激田千秋,后来,武帝来到轮台,写下了罪己诏,这就是有名的轮台罪己诏.回来的时候,武帝又得了一个儿子,就是钩弋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刘弗陵.当时离武帝之死只剩八年了,武帝开始考虑立谁为太子了,所有人选,接连淘汰,只有刘弗陵,当时立了8岁的刘费陵为太子,但太后仅26岁,就有可能出现女人参政,发生内乱.于是武帝临死前杀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从这可以看出汉武帝是一个冷酷而又长谋略的人.我们既要学汉武帝的优点,又要避免汉武帝的缺点,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既要做一个情感丰富,长谋远略,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不给坏人留一点情面,不让好人受一点委屈,做到公正无私,让坏人闻风丧胆,让好人拍掌称赞.

    想要这样,我们就要从小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让黑暗的种子发芽,要让光明的小苗茁壮成长!

  • 9、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一)

    窦婴实际上是在元光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元光四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被处死的。那么窦婴之死,是武帝初年非常重大的一个事件。因为汉武帝初年第一个被杀的宰相就是窦婴。到底他的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这一集做一点分析。

    先讲第一个原因,窦婴之死的原因非常多。第一个原因,是窦婴自身的原因,窦婴自身的因素呢,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条,就是受灌夫的拖累。因为在田蚡婚宴上,灌夫借酒劲指桑骂槐骂田蚡,结果导致自己被抓。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灌夫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窦婴就挺身而出去营救,所以被灌夫拖累,这是窦婴之死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遗诏事件。在东朝廷辩后,事情虽然不了了之,但王太后用绝食要挟汉武帝把窦婴下狱,窦婴为了救自己,这才拿出了景帝遗诏,但皇宫中却没有副本,这样,窦婴就因为景帝遗诏罪被杀。

    那么,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窦婴最终被杀呢?首先,田蚡有责任,窦婴最后被杀跟田蚡的关系很大,东朝廷辩的时候,他公开地说窦婴谋反,这是很恶毒的。

    其次,大臣们有没有责任呢?大臣们的失语,是慑于太后的威势,大臣们不敢说话,也有责任,但是大臣们很无奈。再次,王太后在窦婴之死的问题上有很大的责任,在东朝廷辩的时候,大臣们为什么失语呢?是因为太后的权势啊,而最后她又拒绝吃饭,用绝食,要挟、威胁汉武帝,所以她有很大的责任。最后一个人,汉武帝。在窦婴之死中间,汉武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武帝是同情窦婴的,但是他最后处死了窦婴,汉武帝是恨他的舅舅田蚡的,但是他却重用了田蚡,所以汉武帝,他的冷酷跟自私,也是导致窦婴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读后感(二)

    今天开始休假,在开车回老家的路上听《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其中我觉得很值得思考和学习的观点有:

    情商低,好运也无法长久 - 王娡和栗姬

    栗姬无疑曾经是个好运的女人,年轻貌美的时候就交给汉景帝,深得宠爱,又在薄皇后无子无宠的情况下,生下的黄长子被立为太子。看起来她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她的心里也一定是这样想的,再加上她单纯,幼稚,没有什么心机和政治头脑,于是为了吃醋而对常给老公进献美女的长公主冷漠,为了吃醋在皇帝病重托付的时候出言不逊。

    运气好的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以为自己会一直幸运,因为自己的幸运不会被别人抢走。而运气不好的人往往从更卑微的处境起步,但是更懂得筹划与经营;运气不好的

  • 10、 读后感大全: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虽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王朝,但是他土地的辽阔却不及汉武帝时期的1/2;武帝废除了和亲外交的政策,他持久的雄心,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征服,去开拓。十七岁的汉武帝就派张骞出使各国希望形成反击匈奴的战略联盟,压缩它的生存空间。小小年纪竟有这般眼光,历朝历代有谁能比?在44年中他一直在与匈作战:河南之战、漠北之战、漠南之战成了对匈作战的三大重要战役。汉武帝是一个才华横益、文涛武略、有勇有谋的皇帝,再加上一代将星卫青、霍去病、李广相助,可称之如虎添翼。汉武帝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秦始皇嬴政焚书坑儒而汉武帝是独尊儒术他设立了五经博士,为儒家学派打下了基础。武帝刚刚即位时就下诏海选,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就是这时浮出水面,武帝颇为赞赏很粲然。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已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武帝的晚年生活非常寂寞,失去了自己的长子,他后悔不已,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想到他即位以来长年征战,劳民伤财;轻信小人,力求长生;杀伐任性,亡涂无辜于是下诏书。这份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罪己诏他首开先河,知错能改,爱憎分明让我们一窥一代霸主复杂的内心世界。

    我对汉武帝时期梦绕神牵,当看完有关他的那些故事时,心潮澎湃。我佩服武帝的才干;我痛-。com恨小人江充的老奸巨滑;我气愤武帝的武断与固执;我同情太子的身不由己;我担心太子的孩子无依无靠;我更是惋惜刘据的自刎身亡汉武帝是一个多面性且富有争议的皇帝,他聪明机智却抵不过江充的句句谗言;他洞察秋毫却看不见朝廷后宫的钩心斗角;他文涛武略却陷进别人栽赃诬陷的圈套。正是他的偏听偏信,导致了太子刘据的自杀,导致了抗匈名将卫青的长子长平侯身亡;导致了战功卓越的公孙贺父子死于狱中,满门抄斩;导致了他两个女儿的双双死亡一庄庄血案,这是哪一位伟人造就的呢?是江充,是江充这个卑鄙的小人。

    当汉武帝听闻这些事时,虽然意欲崩溃,但他并未停下他杀人的血手,为了一己私利竟不惜残害千百人的生命。每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些时,全身总感觉有一股莫名的寒气涌遍全身。这些场景总是时不时地溜到我的脑海之中,让我内心不得平静,它像海中那一股股的小浪花,浪虽不大但有着一定的冲击力。有一股冲动,有一种想法,如果我来到了武帝朝,做到了刑部尚书,第一件事就是把江充千刀万剐,打入十八层地狱。不过有时我静下心来思考时,却发现我错了,汉武帝如果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11-04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09-25

  • 2022-12-04

  • 2019-09-28

  • 2021-11-22

  • 2019-09-20

  • 2022-12-18

  • 2022-12-1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2-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14

  • 2019-11-16

  • 2022-12-18

  • 2022-12-12

  • 2023-01-1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0-29

武帝纪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武帝纪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武帝纪读后感、2024武帝纪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