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 > 地图 > 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2024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
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推荐
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

(共 4056 篇)

  • 1、 四世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读后有感

    一颗晶莹欲滴的葡萄,紫霜盖顶,自带野生的酵母菌,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发酵成新的生命。人世间的俗常生活,也酝藏着天然的幸福因子,只要拥有善良的期望,坚守勤劳的信念,真诚和友爱,努力与慈悲,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酝酿出属于自己的幸福。毕淑敏最新出版的小说《欣喜是自酿的》,由四十三篇短文组成,文字清新,一如既往地让人喜欢,读完深有感触。

    人们离不开空气、水、盐,精神的必需品---爱、欢乐和团圆,也是须臾不可离开的。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后,还要有自由,有梦想。每个人,要为自己建立快乐的生长点,食欲和性欲带给我们的快乐都是有限的,只有精神领域的探求是永无止境的,能提供的快乐是最高质量的快乐。都说欲壑难填,物质的欲望容易得到满足,精神上的快乐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需要足够多的爱才能全力以赴。

    每天都冒一点险,是保持青春活力的秘方,平淡的生活才会变得有希望,有憧憬。做一些改变,买一张彩票,微澜的大海比平静的海面更美,生活在希望中,才能将平常日子过成诗。

    爱自己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事情,它不需任何成本,却需要一个无畏的灵魂,每个人都不完美,爱一个不完美的自己是勇敢者的行为。回顾往事,发现不够爱自己,孩子、父母、爱人、朋友、同事都比自己重要,任何事都把自己放在最后,委屈不能求全,自己都不爱自己,怎么能奢望别人爱你。以后要重新接纳自己,包容自己的不完美,好好爱自己。

  • 2、 读《欣喜是自酿的》有感心得体会5篇

    毕淑敏写的这本书《欣喜是自酿的》与之前两本《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白云剪裁的衣服》一脉相承,封面清新雅丽,内文插图治愈,装帧精致,很喜欢封面上的这句话幸福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想来,这一段文案与书名很熨贴。下面是小编读《欣喜是自酿的》有感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读《欣喜是自酿的》有感心得体会篇一

    毕淑敏写的这本书《欣喜是自酿的》与之前两本《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白云剪裁的衣服》一脉相承,封面清新雅丽,内文插图治愈,装帧精致,很喜欢封面上的这句话幸福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想来,这一段文案与书名很熨贴。

    这样一本文字清淡文风干净的书,抛给我们的主题是,如何在这复杂又浮躁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初心,学会给自己制造生活中的小确幸。当我们在这钢筋水泥城市拼命往前奔跑拼命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打拼时,只要我们停下来缓口气,总会问自己,当初的坚持会一直坚持下去吗?努力真的有用吗?那些纯粹美好的记忆我不会丢了吧?我们反反复复在心里拷问自己,无外乎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成为当初极为讨厌的那个人。

    保持初心,是为了让自己活得独立。

    还好,毕淑敏给了我答案。翻开这本书,从标题便能感受到真真切切地愉悦,如《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购买一个希望》《为自己建立快乐的生长点》《锻造心情》《用宽容治愈焦虑》。你看,单从本书目录里的部分标题便能以小见大看出毕淑敏为我们心灵熬制的幸福秘方,配方没什么灵丹妙药,她只是写人情世故,写内心细微变化,写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态度,观照的都是心中那些柔软情愫,所以,这本书让我读后没有在读一本佶屈聱牙的理论哲理书感觉,反而是很轻松,像是作者和我面对面交谈,从对话中让我体会生活,感受流年琐碎的温度。

    作者在这本书里写到都是生活中令自己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小秘诀,从生活寻常事物入手,从所见所闻里思考,从内心深处发现柔软微妙。譬如,关于那些能够让自己快乐的因子为什么是自酿的呢,作者毕淑敏如是说:我们对人世间的善良期望,是我们坚守勤劳的信念,是我们的真诚和友爱,是我们的努力和慈悲,只要有了这些,即使没有外来的助力,一样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需要的只是时间和持之以恒。你看,关于幸福秘方 关于让自己创造出快乐因子,其实就如作者说的这些,一切让时间自己检验 一切美好来源于内心细水长流的宁静,来源于相信美好,是在看清这

  • 3、 初见下雪的欣喜如一见钟情的你唯美文案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雪花是完美的象征,拥有大自然裁剪的复杂而美丽的形状,在下雪的时候,有哪些适合发的句子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见下雪的欣喜如一见钟情的你唯美文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初见下雪的欣喜如一见钟情的你唯美文案【篇一】

    1.一个个棉球似的雪花在我们的视野里纵横交错,我视野中的雪花一律向左飘,而穿过我们的视野,却看见另一栋楼孩子们看见的雪花是往左飘,南面雪花与北面雪花形成奇异的“x"形。

    2.以前常想:都说“七年之痒”,那第六年呢?现在我知道,第六年的时候,我们在猜测第七年时会不会“痒”。

    3.柳絮一般的雪,芦花一般的雪,轻烟一般的雪,流转,追逐,来时纤尘不染,落时点尘不惊。一朵朵六角小花,玲珑剔透,无一重样。粉雕玉琢,但是,哪一位艺术家能设计出如此精巧的纹路?哪一位雕刻着能雕出如此细致的工艺品?与其说是大自然的杰作,我宁愿相信是天宫里某位仙子的眼泪!

    4.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似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似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5.下雪了,多想和你一起雪中漫步,一个不小心就白了头。

    6.再向远处看,田野里,厚厚的雪用身体给麦苗遮住了冬日的寒冷。一阵风吹来,雪又在田野中四处游荡,看上去似乎还在下雪。雪花吹在脸上,凉丝丝的。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大雪预兆着明年的丰收。因为雪融化成水后浸到土壤中,能够滋润麦苗。

    7.不过,最能让人们在家中就能最先感觉到冬的气息的是窗户上的冰花,有的像森林,富有神秘感;有的像小溪,仿佛在静静流淌;有的像圣诞老人,好像来给人们送礼物…冬姑娘真是心灵手巧啊!

    8.冬泳的人,可曾想到用雪的光焰沐浴!晶莹闪烁的土地哟,我是走向我的来世,还是回到我的前生?我时常冥想着这场雪的边缘,那黑白相间,为一切征程划定的界限。

    9.雪越下越大,干枯的树枝被白雪装饰,不再单调;路旁停放的车辆变成了纯净的白顶白窗,如卡通般的梦幻;小区门口高高悬挂的红灯笼,顶部因积雪映衬而愈发红艳;学校的操场、乒乓球台全部被雪覆盖,一幅银装素裹的画面。

    10.仿佛一位纯洁的少女,在白茫茫的世界里婷婷玉立;雪,仿佛一片洁白的云朵,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来飘去;雪,仿佛一朵雏菊的花瓣随风洒落,飘荡在你是心里。

    11.只

  • 4、 《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读后感

    《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读后感一

    公司是一个小社会,里面的每一位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地域、文化、生活方式、个性等各种差异。要让员工齐心一致地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则离不开公司制度的规范与管理。 打开浏览器搜索“制度”一词,对其解释为: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制度是值得每一位员工肃然起敬的一种企业文化。制度让人团结,让人有正能量。假设一个公司员工松散如沙,没有约束、无视纪律,那如何汇集凝聚力、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制度使人严谨,使人有责任感。假设一个公司员工工作随心所欲,没有制度无视管理,那如何规避风险、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计划与目标?都说制度是绝情的,没有人愿意忍受原则性的错误,遵守制度就是坚持原则。 我们都在说制度的重要性,然而管理又是另一门艺术。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的奉献和进取,无情的管理比没有管理更有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合理的标准,而管理无情的直接表现就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司管理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调动员工各方面的积极性,无情的管理能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在工作中公平公正的对待,让员工的付出与汇报成为正比。员工的积极性上去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距离同一个目标更接近了一步。 执行力不讲如果,只讲结果。态度是一种处事的信念和行为准则,它是人们判断是非、行为选择的根基和动力。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态度决定执行力。这里引入一个感动中国的真人事迹。 是什么样的信念让王顺友能够坚持几十年,去完成一件常人难以坚持完成的事业。因为他的高执行力、他的敬业、他的坚持、他的责任感,因为那些高原人民需要他。真正把公司当作成自己的归属,像经营事业一样经营自己的岗位,这样目标会更容易实现。 总而言之,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

    《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读后感二

    别红玲 从古到今,中国人的为人处世都非常讲究人情。也确实如此,因为人是有情的。但是在企业里面,作为一名管理者的话,感情用事是不行的。因为,企业有企业的制度,既然有了制度,那就坚决按制度办事、维护制度的威信。但在维护制度的同时,并不代表管理者要做个冷血动物。有些时候,规则可以适当的变通,变通之后既不违反规则,也不会显得冷漠

  • 5、 《人是机器》的读后感 人是机器的观点

    这是当代教育理论专题研究课程张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我看了它的电子版,客观地讲,很惭愧,我没有读懂它的大体意思,没有领悟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不过我还是尽力去看它,并且摘录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在百度搜索到对它的简介,如下:

    一、我喜欢的句子

    1、请看一下洛克 斯蒂尔 波耳哈维 莫贝都依等人的画像 你决不会惊讶于他们的相貌都是这样坚实 目光炯炯都是像老鹰一样 再看一看无数别人的画像 你也永远分辨得出哪一个是天才 哪一个是人才

    2、一个聪明人要是找不到和他一样的人 那么最好的朋友还是他自己 智慧遇不着智慧是要发锈的 由于缺乏练习 在打网球的时候 如果打过来的球不好 打出去的也不好

    3、我们在精神方面获得的愈多 但是在本能方面失去的也就愈多

    4、为了一个不可能认识的东西 为了一个即使认识了也不能使我们更幸福的东西而这么自寻苦恼这是多么愚蠢的事

    5、美丽的心灵 伟大的意志 只有在身体条件允许它的时候 才能发生作用并且它的趣味是随着年龄和热情而变动的

    6、对于一个生来饮食无节制的人 全部道德学都是没用的 饮食有节制是一切美德的根源就像无节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一样

    二、百科介绍

    《人是机器》lhomme-machine

    法国j.o.拉美特里的著作。作者因出版《心灵的自然史》一书被迫流亡荷兰时写成,1747年匿名发表。拉美特里根据大量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科学材料,证明人的心灵状况决定于人的机体状况,特别着重证明思维是大脑的机能和道德源于机体的自我保存的要求。《人是机器》假定一切生物都具有所谓运动的始基,它是生物的运动,感觉以至思维和良知产生的根据。书中明确指出,运动的物质能够产生有生命的生物、有感觉的动物和有理性的人。公开表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驳斥心灵为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人是机器》在自然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无神论和伦理学等许多方面还提出一系列后来为其他法国唯物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的思想。它是18世纪法国第一部以公开的无神论形式出现的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著作。

  • 6、 钱是您的,资源是大家的读后感300字

    国人的习惯是一代一代影响下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钱包鼓起来的同时,思想却越来越自私了,没有了为社会而自律的基本道德。

    上个月某天中午就餐时间我在大厦的电梯里,遇见两个穿着考究的男人吸烟,电梯里只有我们三人,我当场客气地劝说其中一个个高的不要吸烟,他很不屑的说:这烟很贵的!和同伴对视而笑,当我口气严厉地告诉他电梯里公共场合不能吸烟时,他厚脸无耻地说谁说不能抽烟了?哪里贴了禁烟了?出了电梯和同伙两人若无其事的狼狈谈笑而去。

    我为他们是中国人而感到羞辱!他们的自私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现在认为有钱就有了自由,能去美国了,能买美国别墅了,能买游艇了,能为所欲为了,能打完人丢下一句老子有钱赔的起,能大言不惭地说这烟很贵的!..........,从小我们就在学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了社会道德的约束,社会能进步吗?!

    我只能从自己做起,时刻以大环境为先,自律和约束自己。

  • 7、 《不变的是原则 万变的是方法》读后感

    《不变的是原则 万变的是方法》读后感

    《不变的是原则 万变的是方法》一书,我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了阅读。作者王振耀先生原为民政部司长,后辞官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授。该书围绕机关规则、公务员细节、官员沉思录、政府大趋势等四大方面的问题展开联想、感悟和阐述,对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和政绩观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我就王振耀先生在书中讲的细节决定成败,谈谈我的感想。 王振耀先生认为国家机关普通公务员案头改进一小步,中华民族就会提升一大步。这实质上就是说行政管理,一定要注重细节,一定要不断从日常行政细节中找到需要完善的地方,才能真正使行政的功能得到适当地发挥。 细节决定成败。但是,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并不能发现自己身边的哪一个细节决定着自己的成败。更进一步说,许多人相当缺乏基本的视角以发现需要完善细节的地方。在我们身边,想把事情做好的人很多,但是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却不多;我们不缺少精明能干的管理者,但缺乏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但缺乏不折不扣的执行。 其实,无论行政管理还是企业发展,甚至家庭建设,需要完善的细节几乎无处不在。“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而细节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殊不知,在很多时候,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不为人知的细节。 古英格兰有一首著名的民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这是发生在英国查理三世的故事。查理准备与里奇蒙德决一死战,查理让一个马夫去给自己的战马钉马掌,铁匠钉到第四个马掌时,差一个钉子,铁匠便偷偷敷衍了事,不久,查理和对方交火,大战中忽然一只马掌掉了,国王被掀翻在地,王国随之易主。这真是百分之一的错误导致了百分之百的失败。 深山藏古寺的细节,缘于山下挑水的和尚;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美感,缘于蹄边纷飞的彩蝶。而今日,在我们交通运输系统,局党委、局长室洞察细节、科学决策,干部职工精诚团结、精细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究其原因,细节是成功的关键,细节是制胜的法宝。事事精细成就百事,时时精细成就一生。那么,我们又应如何注重细节,做好交通具体事务工作呢? 一要增强“五种意识”,重视具体事务工作。一是政治意识,要做好本部门的对上、对下宣传工作,要具有敏锐的政治意识;二是大局意识,要善于围绕全局
  • 8、 人是机器读后感 人是机器的作者

    这是第2遍读拉梅特里的《人是机器》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出身法国富商家庭,曾师从名医哈维,医术高超,品质坚毅,自称是橡树一样牢靠坚实的唯物主义者,称唯心主义者为脆弱的芦苇。作者除了写《人是机器》,还写了《人是植物》,表达彻底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例如,在《人是机器》中,作者认为,有多少种体质,便有多少种不同的精神,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风俗。是黑胆,苦胆,痰汁和血液这些体液按照其性质、多寡和不同方式的配合,使每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这就是作者其机械唯物论的认识根源了!

    《人是机器》这本小册子出版,列举了大量事例,如离体的蛙肢,还有邻居的诅咒天气。其中的内容我几乎全都忘记,只记得书中洋溢的勇气。这不是真实的谎言,却近似科学的真谛。基督教说人是圣灵,圣父三位一体;拉梅特里,一个勇士,却勇敢的宣称:人是机器!曾经面对群起的攻击,却挺身而起,奋笔疾书,毫不犹豫。就在拉美特利《人是机器》一书发表的一年以后,一本题为《人不是机器》的论战性小册子在伦敦出版了。据说,该书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拉美特利自己。这位爵士所表现的自我批判和思想解放的精神,也许在科学史上是几乎绝无仅有的。

    《人是机器》假定一切生物都具有所谓运动的始基,它是生物的运动,感觉以至思维和良知产生的根据。书中明确指出,运动的物质能够产生有生命的生物、有感觉的动物和有理性的人。公开表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驳斥心灵为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人是机器》在自然观、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无神论和伦理学等许多方面还提出一系列后来为其他法国唯物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的思想。它是18世纪法国第一部以公开的无神论形式出现的系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著作。拉梅特里的名著《人是机器》秉承科学革命创造的唯物主义和机械观,指出生命与钟表之间是连续的,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本著作的魅力不在于它为上面的问题提供的答案(实际上他的答案在今天看来是非常粗糙的),而在于他卓越地指出人的生命和心灵不过是其肉体的精细结构所展现出的功能。

    做为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在《人是机器》这本只有七十几页的小册子里,面对同一个问题,梅特里笔下的人只是构造完美的一架机器,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只是构造的组织不同。人通过身体的感觉(本能)来获得精神,又通过精神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其中,主要是人的想像力在起作用

  • 9、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900字: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作者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书中主要的论题是世界正被抹平,这是一段个人与公司行号透过全球化过程中得到权力的过程。作者分析这种快速的改变是如何透过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定的交合,诸如手机、网络等。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一个简单但有强大冲击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并在必须程度上切合了世界发展的潮流或趋势,同时,该书敏锐地把握了互联网最前沿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最新状况和最新发展趋势。

    书中谈到,全球化首先表此刻经济全球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讲述全球化状况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强调这天的全球经济体让人才的竞争和流动更加直接和快速,并出现了赢者更赢、输者更输的残酷现实,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价值的理解。使得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确定,担心自我随时会失去工作,因此对未来产生恐惧。但《世界是平的》同时又启发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理解一个人,就应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我们许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或虚荣行为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欠缺。

    鉴于人类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发展史。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们永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以满足其永远不满足的欲望的发展史。人类的这种跟动物并无二致的自然属性或者说天性,也就决定了生产力会决定生产关系这个事实。

    而在不一样的历史阶段或者扮演着不一样的历史主角上,人们有不一样的使命。你、我、他,我们每个人都就应根据自我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我所扮演的主角、所站的岗位,来创造不一样的社会财富。

    人类,乃至这个自然界每个存在的物体,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个体都有自我的相对长处,都有其现实存在的合理之处,都在为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贡献。在我们从事的有着自我长处的领域,我们能更高效率地创造社会财富。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真正和谐的社会,就应要且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我的所长,都有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机会,都有透过自我的努力和劳动改变自我命运的机会。

    社会更幸福或者构建和谐社会,就应强调社会公义。社会、国家及其当权者在强调有着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同样在为社会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层、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同样都是国家的人才,同样是社会的精英。

    也许现实中会因人才的难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怜自爱、高高在上和无比优越的自我感觉。但我依然主张,社会是大家的,而不是只属于少数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

  • 10、 科学是美丽的读后感

    科学是美丽的读后感范文一

    这个月,我读了 沈致远先生的一本书,《科学是美丽的》。如果按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科学应该和思维组合,艺术自然和人文搭配。这也是此书最初吸引我的原因:这样的奇怪的组合促使我个对科学感冒的人细细捧读起来。

    这是一本科学散文集。与我们平时所常见的科普小品文有所不同,作者以生动的笔触,隽永、流畅的文字,穷天地之幽玄,述生命之奥秘,读来引人入胜。

    我惊讶于他有把种种深奥的科学理论,阐述得浅显易懂,比喻得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文学功底--巧妙地从我们常见的蝉的生命周期说起,引出以前在我看来复杂直至的数论的概念。

    钦佩于他广博的科学知识--量子力学、三维空间、基因改造、生物学、天文知识乃至建筑领域他无不涉猎,阐述起来驾轻就熟,娓娓道来。

    作为科学家的沈致远先生同样热爱文学、喜欢创作,并很好地把科学与文学融于一炉--说数--此率绵绵无绝期;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推论到最重要的科学线索往往不容易被发现;由朦胧诗谈到模糊数学

    读完这本书我恍然明白自己是根本不可能摆脱理科的--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即使无志于把种种现象分析透彻,也不能连一个热水瓶都不会装吧?(装多少热水?怎样盖瓶盖?)更何况从种种现象看到本质所在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所要求的。文、理终究并不分家啊!科学家能在种种文化思想中发现智慧的光芒以获得启迪;文人可以以理性的思考方式来提炼自己的观点、用更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文理完全可以通融、也必须通融。

    以一种爱不释手的心情,我读完了《科学是美丽的》,我渐渐发现:其实,通融的何止是文理啊!这个世界上的真、美、情、理都和谐地融在一炉,科学、艺术、人文、思维之间根本没有什么排列组合的关系--它们是并列的、是一体的!科学家们好奇于原子核分裂时放出的力量--原子能,但也受到道德理智的约束,宁以生命为代价,拒绝把这种科学上神奇的力量作为残酷战争的工具;工业的飞速发展没有让人们忘记大自然的恩惠,爬上月光树守卫森林的少女得到广大学者的坚定支持;究竟电脑的应用利弊孰多也同样让科学家们思考良多百川归海,文化合流。科学求真,真中涵美;艺术唯美,美不离真。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以新的视野去看待一切。

    科学是美丽的读后感范文二

    认识作者沈致远是从语文教科书上他的一篇文章《说数》开始的。之后就去看了他的一本专辑《科学是美丽的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4-19

  • 2021-06-25

  • 2021-08-18

  • 2019-10-29

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2024欣喜是自酿的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