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 > 地图 > 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2024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
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相关栏目
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热门栏目
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推荐
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

(共 9870 篇)

  • 1、 读《天潢真人朱载堉》有感

    读《天潢真人朱载堉》有感

    ——"学有所专,乐趣和贡献同在"

    程轩然

    2015年12月20日,范老师在微信"朋友圈"发帖说起了她中午受邀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技史研究所研究员戴念祖老师发起的聚会一事。其中说到:"戴老师是《中国物理学史·声学史》的作者,在这本书中有对琴律做过专门的介绍,在戴老师的另一本著作《天潢真人朱载堉》中言出有据地对朱载堉的科学艺术成就做了详细的介绍。"朱载堉是《琴与诗书同行》明朝琴学史中琴乐律部分介绍的一位重点人物,是我们学习琴学理论的必学内容。看到老师推荐,当晚即网购了此书,准备读读,也就促成了写作本文的因缘。

    我大概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当然看不懂的部分草草的带过。戴老师写的这本传记,读起来特别有趣味:开篇由明史的社会背景与皇族的宗藩分封制说起,继而引出大环境下的小环境,即朱载堉的家庭;然后描述朱载堉的生长环境,受过的教育,一生的著作及成就;紧接着是详述"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创建过程和为验证其理论自制乐器以及音乐艺术方面的种种实践;最后的一个部分,着重介绍了他在其他领域的专业研究与成就,如舞蹈诗歌绘画、天文历法、数学计量等。此外,在总结的部分,戴老师介绍了朱载堉创建的"新法密率"在中国和西方音乐界的历史延续和影响。

    书的结构已经引起了我极大的读欲和兴趣,因此我读起来也比较专注,几乎一口气读完。读后大感"好有感触,好有收获".主要体悟有以下几点,特来分享:

    (一)礼治秩序"古往今来",由政治制度中的"礼"看琴事礼仪学习的乐趣

    封建帝王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削弱其子弟势力对自己的威胁,建立宗藩制。明成祖朱棣谋反成功后,为防止其他藩王效仿,便制定更为细密的宗藩管理条例,以便更好地监管和限制其他藩王的自由。制度由人制定,而服务于人。从大的宗藩条例到细致的王府管治、营建与乐制,无一不体现着"礼"的延续、完善和规范。从书中介绍的明史宗藩条例与分封部分来看,"礼制"到"礼治"的脉络清晰可见。制度一旦确立,管理职能部门便各司其职。由管理一个国家到管理一家公司,乃至管理一个家庭,"礼"不可或缺。"礼"是规范,同时也是特色,是无形的精神传承。

    由此联想到我一直学习的琴事礼仪之事。从我学习古琴理论部分开始,在课本《琴与诗书同行》先秦琴学史中就有专门的一个纲目:"琴事礼仪".这贯穿了整个琴学史的各个历史时期。《礼记·曲礼下》说:"士无故不扯琴瑟";秦汉时期,蔡邕在

  • 2、 《朱载堉苦研乐律》读后感

    古代,每一个与皇室家庭有着血缘,或是对朝廷有着大功的大臣,海游每隔在乡县坐官儿的人都是吃了枯炭---黑了良心,他们都去抢老百姓的东西,真是十恶不赦呀!

    我知道一个王爵,他敢作敢为,甚至敢为皇上提意见,王爵都这样光明磊落,他的儿子也一定不差?正是这样。

    这个王爵的儿子叫做朱载堉,他从小受到他父亲的严格教育,并且勤奋好学,从小到大一直深入钻研书籍,长大以后,即使他已经是世子(法定的王爵继承人),但是他仍一心一意的探索他所关心的种种学问,并没有像那些做官的一样,尽做些偷鸡摸狗的坏事,而是利用自己当上王爵的大好条件来探索、研究和钻研。

    朱载堉的研究涉及到音乐、舞蹈等许多的方面,他亲自为民间的乐曲记谱,并没有像富家子弟一样:哎呀!乡下这么脏,我干吗有那闲工夫给他们记谱啊?反而是恭恭敬敬的给人们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这样一个王爵让然会受到人们的拥戴,他不仅没有为自己的王爵地位而骄傲自大,仗势欺人,反而谦虚好学,刻苦钻研,一心为民,有这样的王爵,在世界音乐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 3、 《朱载堉苦研乐律》读书笔记400字

    古代,每一个与皇室家庭有着血缘,或是对朝廷有着大功的大臣,海游每隔在乡县坐官儿的人都是吃了枯炭---黑了良心,他们都去抢老百姓的东西,真是十恶不赦呀!

    我知道一个王爵,他敢作敢为,甚至敢为皇上提意见,王爵都这样光明磊落,他的儿子也一定不差?正是这样。

    这个王爵的儿子叫做朱载堉,他从小受到他父亲的严格教育,并且勤奋好学,从小到大一直深入钻研书籍,长大以后,即使他已经是世子(法定的王爵继承人),但是他仍一心一意的探索他所关心的种种学问,并没有像那些做官的一样,尽做些偷鸡摸狗的坏事,而是利用自己当上王爵的大好条件来探索、研究和钻研。

    朱载堉的研究涉及到音乐、舞蹈等许多的方面,他亲自为民间的乐曲记谱,并没有像富家子弟一样:哎呀!乡下这么脏,我干吗有那闲工夫给他们记谱啊?反而是恭恭敬敬的给人们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这样一个王爵让然会受到人们的拥戴,他不仅没有为自己的王爵地位而骄傲自大,仗势欺人,反而谦虚好学,刻苦钻研,一心为民,有这样的王爵,在世界音乐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 4、 《朱家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朱家故事》的书,让我深有感触,讲的是朱先生和两个儿子对家务活态度改变的故事。

    朱先生家的生活条件是很富裕的,家里有房,有车,还有花园,但一家人的家务都让妻子朱莉娅来扛,他们每天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妻子把所有的家务活都干完了,还要去上班。

    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朱太太太累了,于是她就离开了家,由于爸爸和儿子没做过饭,没干过家务。但是朱太太不在家,也只好学起做饭来,做了好几个小时,但饭还是很难吃,吃完了也不洗刷,很快,房子变得像猪圈一样,他们不希望家里变成这样,他们都希望朱太太早点回来,就在这时,朱太太回来了,他们求朱太太留下来,以后家务事他们也会帮着做的。后来,朱太太留下来了,先生和儿子也学会了做饭、做家务,他们一家人都很快乐。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不能把所有的家务事都分给妈妈,妈妈每天太辛苦了。如果现在我们不学做家务,那一天妈妈不在家,我们家会是什么样呢?可不要学朱先生一家一样把太太累走哟!

  • 5、 读真人书籍《哈佛女孩刘亦婷》随想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真人书籍《哈佛女孩刘亦婷》随想

    寒假,为了增强意志,更加有计划、有信心地学习,妈妈给我带回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知道它的分量。这本书讲述刘亦婷18年以来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的努力以及她申请到哈佛大学读书的故事,这其间,有老师对她的鼓励,同学对她的关心,父母对她的教诲,当然还有她自己付出的汗水。

    妈妈说,我小时候刘亦婷一样聪明:2岁就会背故事儿歌;还会讲故事;很小的时候就会自己编儿歌自己唱刚刚听到这些话时,我非常兴奋,。以为自己也会考上哈佛大学,但是接下来的沉思,让我冷静下来:要想考上哈佛大学,就要像刘亦婷姐姐那样,从小养成有毅力,有责任心,会关心别人,同情别人等等很多好习惯。可相比之下,我却差很多。

    刘亦婷姐姐遇到失败挫折时,总会端正自己的心态,不气馁。对,我也要像亦婷姐姐一样,永不服输!以前,只要我考试考得不好,就会有一种挫败的感觉,心情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但如果是现在,我绝对不会那样,我会分析错误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

    此外,刘亦婷姐姐做事情有计划,有通盘考虑,统筹安排、以分钟为时间标准的时间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可我呢?做的还远远不够。

    我想:刘亦婷姐姐能考上哈佛大学,完全是靠她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哈佛,就像金字塔的塔尖,散发着金色的光芒。能考上哈佛大学的人是极少的也是幸运的。刘亦婷同时被四座名牌大学录取,奖学金高达3万多美元,她背后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我是否能像刘亦婷姐姐那样,或者说超越她,成为中国的第二个刘亦婷,为祖国争光呢?

  • 6、 故事剧《白云真人》观后感
    故事剧《白云真人》观后感 由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排演的新编传奇故事剧《白云真人》首演成功;随后几天,该剧前往故事发生地陕西佳县白云山与所属地榆林市汇报演出,场场爆满,观者如云,好评如潮。翻看当地网络媒体可以看到,热议与赞赏同样接连不断,而观众给予该剧评价最多的是两个字:好看。 对一个编剧来说,自己的作品得到好看的评价绝对是一件快慰之事,这是作品在接受市场与观众检验后的一个非常难得的赞誉。作品只有好看了,才会有观众;而有了观众,作品才会有赢得市场的机率。记得一位知名剧作者曾说,好戏一定好看!《白云真人》从收集素材到采风访问,从动笔创作到搬上舞台,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踏实,得到好看的赞誉,赢得好戏的赞赏,应是必然。 《白云真人》取材于陕西佳县白云山的一个美丽传说,讲述了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数百年前,一场罕见瘟疫让陕西佳县陷入恐慌,百姓纷纷背井离乡,躲灾逃命;危难之时,云游道人李玉凤以神奇医术救下一位濒于死亡的孩童,让百姓对战胜灾疫充满信心;为了设化教民,普济众生,李玉凤产生了在当地建观传道的想法,在乐善好施的豪士牛登第的支助和亲民重义的榆林总兵张臣支持下,建起了一座以道为主、兼融儒释的着名道教圣地——白云观,因功德无量,三人被百姓尊为白云真人。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出典型反映道家思想的舞台剧。关于道教与道教题材,我们大概在荧屏上有所接触,但立在舞台上的剧目应该不多。道教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与儒教、佛教平起平坐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创作有关宗教内容的作品,一般来讲,作者都不愿去触碰,因为这是一块硬骨头,不仅难啃,也不好把握,吃力不讨好,稍有不慎,就会栽在宗教知识匮乏的泥潭。今天,《白云真人》的创作者迎难而上,敢于碰硬,且在很短时间就拿出成品,让投资方连连称奇,得到观众认可,不仅显现了创作上的灵秀之气,更显现了敢于在艺术上攻坚克难的执着精神与坚强自信;而对于一个编创者来说,执着与自信毫无疑问是走向成功的坚硬基石。 此戏是应白云山道观委员会与榆林三辰股份有限公司之邀专门创作的。关于此类创作,有句时髦话叫做“私人订制”。其实,文艺作品的“订制”早在十年前就已开始,屡见不鲜。有文化公司向作者“订制”影视作品的,有地方政府“订制”宣传本地文化与形象的大型歌舞的等等。最有影响的是十年前广西政府向张艺
  • 7、 读《三十六载海螺梦》有感

    读《三十六载海螺梦》有感

    文/蒋丽娟

    《三十六载海螺梦》是一位海螺匠人在海螺金戈铁马36年生涯的浓缩精华,是他呕心沥血谱写出的人生历练、也是他倾情奉献出来宝贵的水泥行业经验,更是他峥嵘岁月,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作为作者曾经的基层下属,却在工作中经常得到其亲自指点,深感荣幸。作者也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颇具人格魅力的良师型领导,虽然现在我因为家庭原因已离开海螺,但仍是海螺家属,读完这本书,在海螺曾经的工作经历、作者崇高的身影再次在眼前浮现,勾起我对海螺职场的美好追忆,更激发我的很多思考和感想。

    本文作者的先生文童,在印尼巴布亚省,国投海螺水泥公司时与当地小孩合影留念

    情怀铸就梦想

    情怀是刻入灵魂的精神特质,每个像作者一样的老海螺,对于海螺都有一种特别割舍不下的情怀,这情怀是工作上再苦再难依然坚持下来的不忘初心,是遇到再大诱惑选择毅然坚守底线的事业忠诚,是暴风雨来得越猛烈,我心日益弥坚的坚定信念,是组织需要我在哪,我就出现在哪无条件服从的。

    我想,作者肯定也曾在异国他乡孤独苦闷,心生乡愁;肯定也曾对家庭深感愧疚,思念亲人

    但,正是这样的情怀,支撑着他义无反顾背井离乡,征战于祖国大江南北,甚至在年岁已高的情形下仍勇往直前,远赴海外参与集团的国际化建设。

    也正是这样的情怀,成就了一批批无坚不摧的海螺人,铸就了团结、创新、敬业、奉献海螺精神,才让海螺即使在水泥行业市场异常萧条的情形下依然屹立不倒,现在更是向着世界五百强的强势进军。这样的情怀终将铸就中国梦 海螺梦 我的梦,每一个海螺人的梦。

    相知才能更好相爱

    这一点是作为一名女性从婚恋与家庭的角度畅谈感想。我家先生文童曾作为早批海外人员奔赴海外,在印尼两个项目点参与海外建设五年之多,他也曾有幸作为下属与作者共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知道先生是跟随作者一起远赴海外,因此,我更加踏实、放心。

    先生在印尼工作的五年多期间,我在国内经历了生育、抚养两个孩子的艰辛,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鲜为人知的艰辛和困难,我也曾有过怨言。

    当读完这本书,充分了解了作者的职场经历,也就理解了作者太太在背后默默的付出,那份对家庭比我更为坚定的信念,以及平凡之中的伟大。

    其实,很多海螺家属亦是如此,她们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默默付出了很多。她们是海螺发展历程中的铿锵玫瑰,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海螺迅速发展。有部分已然不是出于生计,而是纯粹出于对另一半事业的尊

  • 8、 优秀读后感:学做真人----《滥竽充数》读后感

    读了《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使我知道了滥竽充数是不好的------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一次读《滥竽充数》,不知道怎么了,它就吸引了我。主要讲: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许多人一齐吹,南郭先生不会吹,也混了进来。演奏时他也鼓着腮帮,按着竽眼,装出会吹。也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竽,他不要一齐吹,而是一个一个吹,南郭先生逃走了的故事。

    作者用那么简短的文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逼真的文字,似乎滥竽充数的景象,在我的脑海里放映着。这个故事比喻没有真正才干的人,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我们不要做那个不好的东西,没有才干的人。

    通过这则小故事,我明白了,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要冒充,要实事求是,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9、 赤彤丹朱读后感

    赤彤丹朱读后感(一)

    《赤彤丹朱》是张抗抗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她的父母在近代中国的经历,该作品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她的母亲朱小玲,后半部分则把笔墨留给了父亲张恺之。

    朱小玲原名朱慧仙,她出生于1923年的一个夏日清晨,由于家庭的贫困,朱小玲从一出生就被送到洛舍镇上的一户有钱人家,从此,朱小玲开始了她的命运生涯。朱小玲家庭的宽裕以及父母的宠爱,使得她有着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并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朱小玲善良纯真的内心深处始终装着一个美梦,她却不知道这个美梦今后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是阳光?还是风雨?

    从书名来看,主人公一定会与红色有着难以纠缠的关系。朱小玲是一个极具浪漫主义思想的知识女性,她用自己善良的天性不断编织着自由、美好的梦,可惜,朱小玲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她要用行动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当时的大背景之下,梦想与现实的碰撞注定让朱小玲坎坎坷坷,无可奈何。

    在朱小玲的命运里,有三个人是极为重要的,第一个出现的便是裴嫣。与裴嫣在天目山的相识,开启了朱小玲新的人生,如果说朱小玲的善良和浪漫主义梦想是她内心深处的一粒种子,那么裴嫣就是使这粒种子破土发芽的甘露。在仙人跳下朱小玲接受了裴嫣对她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善良的朱小玲以为找到了一把挽救与水深火热里的中国,实现梦想的钥匙。书中这样描述朱小玲这人生重大的转折:仙人跳是朱小玲生命史上至关重要的一跳。使她很快从先前漫无边际的想象中,迈向抗日救亡的烽火硝烟;使她从浪漫一脚跳向现实,从本真走向理性。

    其实,朱小玲一直未曾褪去她思想里的浪漫主义,或许正因为此,才支撑着她在今后的磨难中一步步走出来。在天目山,朱小玲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小玲这个名字2020也开始正式使用,从此朱小玲生命里最重要的色彩便是红色,在她眼里红色代表着希望、理想,还有信仰。

    一段新的旅程开始了,然而并不顺利。朱小玲为了完成抗日的愿望参加了朝鲜义勇队,接着义勇队被迫解散,这个时候朱小玲生命里的第二个人,贾起出现了。朱小玲决定随贾起寻找新的抗日组织,途中,贾起对朱小玲的照顾无微不至,她不知道贾起热恋的人竟是自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她拒绝贾起的时候,对被深深伤害的贾起还没来得及解释道歉的时候,贾起与朱小玲同时被捕。在这段被捕的日子里,朱小玲经历了残酷的考验,她与贾起被关在一个监狱不同的牢房,善良的朱小玲带着深深的歉意关注着贾起的处境,他们虽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最后的结果是朱小玲被父

  • 10、 朱彦夫男儿无悔读后感
    朱彦夫男儿无悔读后感 说起朱彦夫同志,那是山东人民的骄傲。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受感动。 朱彦夫小时候亲身经历过日本人扫荡,父亲被杀,自己被打成重伤,又随着母亲和姐姐一起出门讨饭——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挣扎着求生存。直到他知道了红军,要加入红军,可是红军说他太小,朱彦夫就凭着一股子毅力,天天跟在红军部队后面走,终于感动了队伍的领导,破格收他做了一名红军。 读着朱彦夫的回忆录《男儿无悔》,里面对于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描写无不让人潸然泪下。印象最深的是抗美援朝让朱彦夫身受重伤的那场战斗的描写,一个部队和敌人拼命周旋,战到最后就剩下朱彦夫一个人的时候,他忽然看见前面的掩体后面还有几名同志。于是他艰难地爬过去,才发现那几名同志已经冻僵在雪地里——还维持着端枪的姿势,手还扣在扳机上。那一刻整个山头就剩下朱彦夫一个人了,而山对面敌人还在用高音喇叭喊话说“你们”投降…… 朱彦夫感动大家的,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革命老兵,更重要的是他身残志坚。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出去演讲,每次都是还没开口下面的人已为他一身伤所震惊。 而在他这身伤痛的背后,他所走过的艰辛更是让人难以置信。朱彦夫因为是截肢手术失去了手脚,所以神经末梢还在,因此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面朱彦夫常常错觉以为自己还非常健全。他也曾经痛苦过,失落过,觉得坚持不下去了要自杀——这一切他都挺过来了,却在他以为最简单的事情上磕磕绊绊。先是吃饭,他握不了勺子,碗打了一个又一个,后来是走路,即使装上了假肢,他也行走困难。更不用说穿衣洗脸,生活自理了。他年迈多病的母亲流着泪让他回休养所。朱彦夫又凭着自己当年的那股子倔劲,口头答应了母亲,其实悄悄躲在家里的小屋里练习生活自理…… 朱彦夫的事迹告诉我一个简单又深刻的道理,人活着,的确是需要那么一种精神的。且不说这种精神是什么,不过正是这种精神,让朱彦夫得以在最恶劣的战争中活下来,让他在最艰苦的时候挺过来,让他可以在病痛的折磨中重新站起来。 所谓“不争馒头争口气”,朱彦夫的精神是催人上进,给人鼓舞的。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抱怨自己的工作累,苦,忙——觉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对等,却从来不曾想过现在的累,苦,忙其实都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财富和积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比比朱彦夫,再看看自己,生长在蜜罐里,和平的时代中,身边是日新月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1-10-01

  • 2019-11-06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1

  • 2019-10-24

  • 2022-12-17

  • 2023-02-09

  • 2019-09-19

  • 2019-10-11

  • 2019-10-28

  • 2021-06-11

  • 2019-10-11

  • 2021-08-3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1-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2

  • 2019-10-16

  • 2019-10-28

  • 2023-01-22

  • 2023-03-04

  • 2022-12-01

  • 2019-11-04

  • 2019-11-02

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2024天潢真人朱载堉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