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2024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范文(左右,以上)
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相关栏目
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热门栏目
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推荐
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

(共 8454 篇)

  • 1、 2024四书五经大学原文精选(10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是明灯,能照亮光辉人生。读书,可以让你掌握知识,而知识就像呼吸一样,吐纳之间,可以见人的气质与涵养。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大家一般写的读书心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四书五经大学原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书五经大学原文【篇一】

    提起四书五经,我会想起《范进中举》,我会想起《孔乙己》,想起那些八股文下的文人,但我最终发现我错了,我走了一个极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走了极端。自从国人不读四书五经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人吗?照常有。

    但另一个端点却没有,在各个领域里,已经没有以前的“大家”了,有的都是读过、上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的人。我在网上跟随着台湾王财贵教授和大陆南怀谨老先生的足迹,他们的讲演,以及他们十年来的亲身努力。我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我探询着周围的人,除了学中文的在四年大学时间里读四书五经外,就是学英文专业的了,他们在修外国文学史的同时要修自己的文学史,其他专业的根本就接触不到。我们离我们古老的文化越来越远了。

    物极必反,当我留意着“国学”的时候,发现社会上“国学”也越来越热了。我和女儿也开始了我们的读经典生活。

    读完了《弟子规》,我们开始《大学》……随着读书的进行发现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单纯的女儿多了一份思索,随着古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也在增加,有时候到了被我们称之为“书虫子”的地步。最显着的变化要属遇到挫折了,不再委屈地掉眼泪,而是多了一分沉稳,通过自己去读书来对付遇到的挫折,而且读书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思索,分析书中的人和事,经常问一些我意料不到的问题。

    我也在发生着一些细微的变化,少了一份以前所具有的张扬,象女儿一样多了一份沉稳;对女儿更多了一份爱;对爸爸,多了一分以前没有的另一种关心;对家庭多了一份责任。

    四书五经大学原文【篇二】

    通过老板对我们讲的课,我深刻的认识到礼仪在生活中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识到我以前是那样的无知,没来公司工作之前,我在家里总是好吃懒做,经常和父母吵架,而我却从来没有从心里去理解过他们。

    读中学的时候,父母每星期给我的生活费只够我正常开销的,而我看到其他同学每天都有那么多零花钱去买自己想玩的东西,他们开心的神情无时不触动着我的心灵,我开始感到自悲,甚至有些孤僻,学习成绩更是排在差生的位置,回到家中

  • 2、 读“四书五经”有感(优秀范文)

    我读了“四书五经”中的《大学》这样一部古典佳作,对于我这样的未入道的初学者真是有些举步维艰,第一次实在不知所曰,只读到一半,就把它扔到一边,不再去理会它。直到这两天再次拿起,坚决读完了才让我惊叹连连。短短两千多字,就概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深深地被触动。

    这《大学》原是《礼记》中的第42篇,是我国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它相传是由孔子门上生,曾参作于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及其治国天下的关系。南宋学者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大学》并不是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中的“大学”,而是指大学问,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为初学入德之门也”一章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三纲八目”告诫世人要严于律己,修养品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从天子到百姓,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无论从哪个层面解释《大学》都告诉我们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八目”中我认为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人与人有不同的品行是因为成长的环境所致,我们崇尚的是做一个有道德,品行,修养的君子。首先要正心,诚意,修身才能达到做君子的基础。但当今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达到君子这个基础呢?许多人都被利益诱惑,失去诚信,失去品行,生活中就有许多被利益所迷惑从而拋掉道德,品行,诚信的实例!

    我国奶粉知名品牌《三鹿》就为了达到国家标准违规给奶粉加入了三聚氰胺,严重的伤害了婴幼儿的健康!还有许多卖菜卖肉的商贩为了让菜肉不变质,能卖得更好。通常加入了大量的防腐剂,添加剂。而这些化学品往往会危害人体健康!这些人都是道德败坏,品性沒有得到修养的结果!

    人人都要以修养品德为根本。"物有本末,本末倒置"终不会有好结果。一定要修好自身素养,如果根无修好,那一切就扰乱了。所以现在的我要努力学习,完善自已,做到内外兼修,心正不邪!这是我对读《大学》里面浅显的认识,对修身感悟。很多道理还是不太明白,仅写出初读感受!

  • 3、 读四书五经有感范文

    篇一:四书五经读后感

    假期已经结束了,身体得到了休息,思想得到了净化。

    闲来无事,翻一下书籍。偶见我国古典儒家名著《四书五经》一书,翻来一阅。从中体会到:此书乃儒家思想之鲜明体现,是一部治国、修身、立德、做人的经典之作。书中告诉人们什么事该怎么做?什么事不该怎么做?以此,来约束当时的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言、思、行。终于明白我国上古时代为什么没有法典的原因。

    儒家思想之博大精深。令今人为之叹服,有人说:半部《论语》打天下,此话甚对。

    篇二:四书五经读后感

    小时候十分顽皮,常常被父亲以《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隋来教训。面对父亲的说教,我总是嗤之以鼻。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老师言辞才具有说服力,父亲那唱戏一般的腔调我才不理他呢。有一次,父亲瞪着眼睛训我,我甚至顶撞了他。

    讨厌《三字经》的同时,我却热衷于另一种说教版本《四书五经》。每当听到长辈们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来向晚辈们炫耀的时候,我暗自下决心:长大后我一定要学《四书五经》。没想到的是,这一想法直到四十岁的今天才得以实现。《四书五经》的确是很经典的言论,《大学》的宗旨是修炼品行。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在,中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读罢,让人大彻大悟。一个身怀远大抱负的人,亦应该从致知、诚意、正身、修身、齐家做起,最后才可以治国。个人问题没有处理好,小家治理不好,这对将来治理大家会有一定的困难。

    至于《中庸》,虽然这仅仅是儒家为统治阶级关于治理天下,管理国家的说教,如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即便是普通百姓,我们也不能刚愎自用。

    很多人都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都出自《论语》。而读《论语》和《孟子》及《五经》的感受有待后续。

    篇三:四书五经读后感

    小时候十分顽皮,常常被父亲以《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隋来教训。面对父亲的说教,我总是嗤之以鼻。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老师言辞才具有说服力,父亲那唱戏一般的腔调我才不理他呢。有一次,父亲瞪着眼睛训我,我甚至顶撞了他。

    讨厌《三

  • 4、 光之四书读后感

    你读过《光之四书》这本书吗?读完之后有着怎样的读后感呢?请看以下的光之四书读后感,与你分享!

    光之四书读后感【1】

    在贫穷的村长大的林清玄对人生感觉是,笼中剪羽,仰看百鸟之翔;侧畔沉舟、,坐阅千帆之过。

    喝茶饮酒都能品出哲学的他,对阳光更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他的笔下,阳光拥有颜色,语言看似随意,但是独具匠心,将阳光本色的失落全部展现的淋漓尽致。

    是啊,这样一想,阳光却实是无情,它让我们无法隐藏,它的无情在于它的本色,也在于它的永恒,又在于它的自然。

    不管人世有多少沧桑,阳光总不改变它的颜色,所以仿佛也不值得歌颂了。

    熟知中国文学的人应该发现,中国的诗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他们写到的阳光尽是日暮(天寒翠袖薄,日暮依修竹),尽是黄昏(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尽是落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尽是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尽是斜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阳光无所不在,无所不照。

    其实天底下最大的痛苦不是在夜里,而是在阳光下呀,令人战栗,有阳光的艺术不是诗人词家的,是画家的专利,中国一部艺术史大部分写阳光,西方的艺术史也是亮灿辉煌。

    在他笔下,阳光拥有香气。

    你是否留心过,夏天刚在太阳下的衣服总有一股味道。

    其实,那就是阳光的香味,如此的沁人心脾。

    作者笔下的农夫,放弃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毅然决定留在乡村,只因阳光的香味,阳光的魅力使他魂牵梦绕。

    而嗅觉退化的都市人却遗忘阳光,反差之大,令人心痛。

    闲暇时,不妨在阳光下深呼吸,你闻到的不仅是阳光的香味,也是都市人所没有的嗅觉。

    在他的笔下,阳光拥有味道。

    文中所例举的鱿鱼;鱼翅;乌鱼子;笋干等,正是因为有了阳光,才使它们的味道特别美味。

    阳光的功能不仅让它们干燥,耐于久藏,也仿若穿透它,把气味凝聚起来,但它们散发着不同的味道。

    当我们走进草药房的时候,铺子扑鼻而来的草香药香,但在从前,无一不是经过阳光凝结而成的。

    不管什么时候,总有一些人具备敏感的舌头,能辨别出阳光的壮烈与阴柔阳光那时刻像是一碟精心调制的小菜,令人齿颊留香。

    在他的笔下,阳光可以触摸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存在,被触摸的人不仅应有生理的触觉。

    寓言中的那位盲者是幸福的,因为他拥有心灵的触觉。

    从埃及到中欧诸国,阳光竟有着种种变化的触觉,或狂野,或壮朗,或温柔,或细腻,变化万千。

    一个没有触觉的人,他是体会不出阳光的触摸时的真切。

    也体会不出

  • 5、 四书大学读后感

    四书大学读后感(一)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写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准绳。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中的《大学》。

    《大学》被朱熹分为了经篇和传篇。经一章向人们展示的是儒家的三纲八目的要义,逻辑分明,层层推进。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成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十篇的传的文则是引经据典地阐释三纲八目,其内容言简义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解释在明明德的传一章引用了《康诰》《大甲》《尧典》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质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标新立异的产物。我认为它包涵了性本善的意味。《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中的天之明命就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皆自明也,即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在亲民。《四书章句集注》中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新民与亲民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问题》一文提到新民指使民众提高觉悟,实现精神、思想的更新;而亲民则指使民众富足、安顿而获得必要的生存基础,进而亲善于政权结构,易于统治,服从管理。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亲民适合古代社会而新民更适合现代的社会。因为新民更强调了一种自我的革新,社会的革新。正如朱熹所说的,首先要自己去其旧染之污,对自己的旧观念,旧思想进行改造和更新,然后再推以及人,那么领导者就不担心人民不归顺他。对于个人来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自我的办法:通过不停歇地随时反思自我、改过自新从而得道。如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通过明明德、亲民然后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意思是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朱熹说: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在我看来,这是通过明明德、亲民后达到的一种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不管从古代社会还是现今社会来讲都有点脱离了实际。然而,我们首先

  • 6、 四书五经读后感

    四书五经读后感(一)

    提起四书五经,我会想起《范进中举》,我会想起《孔乙己》,想起那些八股文下的文人,但我最终发现我错了,我走了一个极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走了极端。自从国人不读四书五经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人吗?照常有。

    但另一个端点却没有,在各个领域里,已经没有以前的大家了,有的都是读过、上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的人。我在网上跟随着台湾王财贵教授和大陆南怀谨老先生的足迹,他们的讲演,以及他们十年来的亲身努力。我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我探询着周围的人,除了学中文的在四年大学时间里读四书五经外,就是学英文专业的了,他们在修外国文学史的同时要修自己的文学史,其他专业的根本就接触不到。我们离我们古老的文化越来越远了。

    物极必反,当我留意着国学的时候,发现社会上国学也越来越热了。我和女儿也开始了我们的读经典生活。

    读完了《弟子规》,我们开始《大学》随着读书的进行发现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单纯的女儿多了一份思索,随着古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也在增加,有时候到了被我们称之为书虫子的地步。最显着的变化要属遇到挫折了,不再委屈地掉眼泪,而是多了一分沉稳,通过自己去读书来对付遇到的挫折,而且读书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思索,分析书中的人和事,经常问一些我意料不到的问题。

    我也在发生着一些细微的变化,少了一份以前所具有的张扬,象女儿一样多了一份沉稳;对女儿更多了一份爱;对爸爸,多了一分以前没有的另一种关心;对家庭多了一份责任。

    四书五经读后感(二)

    通过老板对我们讲的课,我深刻的认识到礼仪在生活中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识到我以前是那样的无知,没来公司工作之前,我在家里总是好吃懒做,经常和父母吵架,而我却从来没有从心里去理解过他们。

    读中学的时候,父母每星期给我的生活费只够我正常开销的,而我看到其他同学每天都有那么多零花钱去买自己想玩的东西,他们开心的神情无时不触动着我的心灵,我开始感到自悲,甚至有些孤僻,学习成绩更是排在差生的位置,回到家中也不和父母说话,认为这一切的错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没有能力,更没有什么地位,做他们的儿子,我真的很没面子,这想啊想,怨恨不断的增大,父母看我有些不对劲,就主动关心我,而我更是火冒三丈,认为他们是虚情假决的。跟他们大吵了一架,就离开了家里。想着靠自己去改变这不公的命运,挣更多的钱。我要像其他人一样,拥有金钱和快乐。

    那天我和父母吵架之后,就偷了他们500

  • 7、 五经的读后感900字(系列6篇)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经的读后感900字(系列6篇),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五经的读后感【篇1】

    近段时间来,由于空闲时间比较多吧,把《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基本看完了,我看《四书五经》绝不是为了用上面的一些哲理来附庸风雅,主要是想大体窥探一下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的精神支柱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种东西几千年来为我们祖先所信仰,它的核心到底什么,为什么这种思想在当今的中国没有传承下来?

    我不是学文学的,也不是学哲学的,思考的很肤浅,其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看了之后,大可嗤之以鼻,我欣然接受。

    总的来说,《四书五经》最为核心的东西就是中庸,强调中和,反对极端,反对矛盾,有一种比较柔弱的东西在里面,和当今人人都在强势的为自己争取利益有点相反。比如,从政,“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强调明哲保身,进退自如,而当今政治,官员一天到晚是想着怎么把上面的人搞下台,自己好往上爬,政治越黑暗越好,自己就可以在黑暗中杀出一条血路,粉墨登场,而不是“默足以容”;做官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而我们现在的公务员,找他办事态度极其的不好,想别人欠了他什么似的,根本做不到什么“无倦”了。做人方面强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而今天的社会绝不是这样的,别人给你一巴掌你绝对给人两巴掌;做学问方面,强调“士志于道”,而如今,教授不教书育人,不搞科研,而整天“走穴”;等等。

    为什么中庸的品质在当今的中国是无法生存的呢,这种中庸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比较软弱,遇到矛盾采取一种回避矛盾的做法而不是去解决矛盾。而中国经济在近几十年来高速发展,大家都知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高速发展的经济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尖锐。只有解决矛盾才能推动事物发展的。中庸的品质只有在矛盾相对缓和的社会里才能生存下去,和中国现今高度趋利化矛盾尖锐化的社会是不相容的,俗话说钱是罪恶的根源,我说钱是矛盾的根源,钱牵连着矛盾的两边,你到商店买东西时,钱牵连着你和商店老板之间的矛盾,你在公司工作时,钱牵连着你和上司之间的矛盾等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显得

  • 8、 心路——从四书《大学》看人生读后感2000字

    心路——从四书《大学》看人生读后感2000字

    如果不是因为上bvm的课程,我也不会再去读《大学》这类的古典书籍。我一般不愿意去读文言文,一方面感觉读起来很有压力,一方面是有童年的背诵阴影。

    我的记忆力一直不好,幼时背诵的第一首古诗是《回乡偶书》,我妈把这首诗讲了很多遍,用理解的方法帮助我记忆,可我还是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才背会。其中最难背诵的一句是“乡音未改鬓毛衰(cui)”,我当时不认识“鬓”和“衰”。我妈一遍遍地讲解:作者说自己家乡话没有改变,而胡子变得稀少了,形象地说明了自己变老了。可我背起来还是特别吃力,我不能理解为何要用:“bin/mao/cui”这几个不搭调的音来说明胡子变少了。待我把这首古诗吃力地背给大家听,背着小手期待得到夸奖,我妈却在笑话我脑袋瓜太笨了,还补刀说隔壁的乔××一会就能背会。这也导致在后来的若干年中,家人督促我学习的话都是:你不够聪明,还不该笨鸟先飞吗?

    后来在父母的逼迫下,我又背诵了《唐诗三百首》、《千字文》,大量的背诵给父母挣足了面子,家里来了亲戚朋友,我都是被展示的那只“宠物”。背诵给带来了叔叔阿姨的夸耀,还有冰棍和零食,但是我一直不理解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

    这次在《心路》读到刘宏毅的解释:为什么要念《百家姓》呢?为了认识几个姓氏杂字?不是的,而是当你读《百家姓》的时候,“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你的心会一圈一圈,扩大开来,超越了我姓刘的,还有千姓万氏,小孩在读的时候,他的心胸会一点点扩大,这是潜移默化的功夫。

    想想小时候,我背会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会去中国地图上查找长江黄河的位置,也顺便认识了诸多城市的名字;在背会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才开始理解农村的同学都有“麦假”,也联想到了家里在冬天用冰雪冷藏牛羊肉的方法。

    很多古籍都成书于纸张出现之前,在使用竹简写字的年代,每个字一定是经过了作者的细心琢磨,一定是最恰当的那个字。福楼拜教导学生莫泊桑:“你说要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一个形容词,因此你得寻找,务必找到他,绝不要来个差不多,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你一定要找到这个词。”我想,古人在面对重重的竹简时,怎会舍得在上面写一个多余字,写一个错字呢?而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都是千百年来私塾的必读科目,我们阅读

  • 9、 四书之《中庸》的教育思想读书笔记1500字

    四书之《中庸》的教育思想读书笔记1500字:

    学习了王老师主讲的《中庸》的教育思想,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第一、不素隐、不行怪。尤其我们学习传播传统文化的人,三五年的学习,都还只能说是入门阶段,千万不要素隐行怪,为了名利,去搞些稀奇古怪或者是华众取宠的事。要真正地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帮助学生老老实实力行好《弟子规》,每件事都认认真真去落实,而各种各样的花样表演,做形式,都是要尽力避免的。我们做传统文化,就特别容易流于形式,特别喜欢做面子工程,表面上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孩子们的德行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反而还长养了浮华,都是极不可取的。真正的传统文化是体现在孩子们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都彰显着孩子们的德行,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吸引别人的眼球,不是搞一些大型的活动去吸引新闻媒体的关注,给自己脸上贴金,而是让孩子们的良好行为感染着每一个家长,让家长们发自内心地点赞,称扬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不知不觉地跟着学习,不断地修身,给周围的邻居作出榜样,为社会称道并传扬,这就达到了“化民成俗”,这才是真正地做传统文化。

    第二、遵道而行,不忘初心。我们任何一个做传统文化的都会面临这样的考验。一开始参加培训以后,内心里充满了感动、激动,满腔热血,要利国利民,准备回到单位大干一场。可是真正行动起来,真的千难万难,因为不是每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都在同一个层面上,我们会听到各种声音,不理解、不认可、嘲笑、指责、非难,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自身的根基还不是很牢固,我们的内心里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压力,很多人都会在一年两后就打退堂鼓,真正能勇猛精进,坚持到底的只在少数。这种退心的想法,我自己都有过若干回,但是,只要抱着对自己不放弃的态度,一直坚持努力修学,一遇到问题,就潜心学习,就能把自己定在道中,不会轻易退转。其实越学就会越坚定,越学就会越觉得以前所遇到的困难其实不是困难,完完全全就是帮助我们历事炼心专设的一个情境而已。这样子,我们对任何境况都会充满感激,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恨。的确任劳容易任怨难,如果不能任怨,就肯定会半途而废,坚持不下去的。

    第三、立大志,行小事。“君子之道,费而隐。”再高深的境界,也要从小处修炼。我们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往往学习上很精勤,每天在功课上花很多时间,却没有时间去处理一些繁琐的小事情,也许他认为小事情没有那么重要,还是学习传统文化,搞

  • 10、 《五字经》读后感400字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璀灿绚丽,国学精华是我们中华儿女历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值得更多的国人去弘扬与传承。在参加晋中日报社与晋中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一次关于弘扬历史文化的讲座中,我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重新的认识,更有缘品读了《五字经》。

    《五字经》上下两册均由我们本乡本土的榆次国学人士秦占泌、秦尔旺父子合著,内容分为五篇:中华史略篇、修身正人篇、人与自然篇、保健养生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用现代语言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修身正心、人与自然、保健养生等一些内容通俗易懂的表达出来,引领我们穿越到盘古开天地之时。踏着前人的脚印漫步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儿女创造了数不清的辉煌,但也经历过无数的苦难与屈辱,值得我们去深思与铭记。不由使我想到了书中上册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何以对轩辕”。

    通过对《五字经》的阅读,使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做人要修身正身,天地之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交往时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人与自然共存,要知天地造化,审利害得失。同时,《五字经》也激励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还拉近了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继承中华文化与弘扬国学精华,使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更是我们每个中学生的光荣使命,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习中。

  • 2019-09-28

  • 2019-09-23

  • 2023-01-25

  • 2023-02-02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12

  • 2023-02-02

  • 2023-04-16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5

  • 2023-02-0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09-30

  • 2019-10-01

  • 2019-09-23

  • 2019-09-25

  • 2021-06-0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
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众多的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2024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范文,四书五经读后感1000字2024等,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