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 > 地图 >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2024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怎么写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相关栏目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热门栏目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推荐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

(共 2430 篇)

  • 1、 社会与人性的本质_《围城》读后感1800字

    社会与人性的本质_围城读后感1800字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我记忆当中读得最快的一本书了,我想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我一开始只是纯粹地将《围城》这本书当做是一本爱情小说来欣赏的,看着方鸿渐最先在回国的船上与鲍小姐的那短暂的只因寂寞的心而在一起的日子,看着方鸿渐到上海后与女博士苏文纨的“爱情”纠葛,看着方鸿渐对单纯乖巧的唐晓芙的爱慕之情,和最终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结合与分裂。但是在读完全书之后,我经过仔细地思考,发现其实这部小说并非只是我眼中的一部纯粹的爱情小说,钱钟书先生更希望通过这部小说来反映那个时代的某些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的变迁。这些某些知识分子其实并不属于那个时代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行列,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们大都置身于这场伟大斗争的风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钱钟书先生在这部小说中用自己幽默的文笔来讽刺当时那个虚伪的时代风气,那一个令人想要逃脱的围城。

    “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这是小说第三章中的一句话。其实生活就是一座围城,在这座围城当中,人们永远逃不出这无情无尽的的压力与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利益纠葛一直都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四周,令人窒息得想要逃离,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又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职场、情场上的的勾心斗角在小说《围城》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男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一直都不顺利,他从一开始对婚姻的向往,到最终的绝望,他经历了太多。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和孙柔嘉,这些个女人让方鸿渐经历了爱情与婚姻。他曾经向往婚姻这座感情的围城,但是当他住进去之后他才发现与他想象的相去甚远。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结合,其实从一开始便是一个预谋好的陷阱,心思缜密,心计繁多的孙柔嘉让方鸿渐一步步落入她的圈套。婚后,两个人的矛盾不断加深,种种现实情况让他们两个人发生一次又一次的争吵。这种争吵在返沪途中还较为单纯,定居上海后,由于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矛盾更复杂了。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最后,方、孙的矛盾终因前者辞去报馆资料室主任而面临再次失业时激化了,方鸿渐刚刚建立起来的新家解体,他冲出这个婚姻的“围城”。

    在职场生涯中,方鸿渐也是一路坎坷。留学归来后,先是在名誉上的丈人家的银行里办事,最终因与丈母闹矛盾,被

  • 2、 《乡土中国》读后感: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乡土中国》读后感

    ——浅谈"乡土社会"与"后现代社会"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同时,正在学习有关社会学的内容。故将两者结合起来,粗浅的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中国从农耕社会发展到如今的现代社会,某些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带了些许"后现代社会"的意味。最纯粹的"乡土社会"与发展完善后的"后现代社会"几乎是从封建社会到现在,这个社会的最初与最末。所以,它们在社会特点、家的概念、秩序维护和个人价值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通过对比两者,我们这些社会学的初尝者能体会到社会发展的剧烈性。接下来我将从社会特点与家庭观念来进行对比。

    1.社会特点

    《乡土中国》中写到"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受到土地的束缚".乡土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大部分的百姓从事农业耕种。他们直接取资于土地,生活、工作都围绕一块土地展开。他们之中,除非是通过科举,大多数人一生都将奉献给这一片土地。根据贝克的抽离和嵌入理论,我暂且将这样的工作方式称为不再"抽离"的"嵌入".而后现代社会,却是"流动的再嵌入".首先,可供人们选择的职业形形色色,人们可以自由的在这些职业见进行转换,导致"流动"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的高度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大化。比起高薪,人们更注重职业的自由度,比起,传统的,所谓的"正经"职业,人们更愿意从事自由职业。自由职业在保障人们与传统职业相差不大的薪酬的基础上,给予人们更多私人化的空间,工作与生活的界限比起第一现代进一步模糊,就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与乡土社会的耕种的工作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所谓自由职业,自由当然是核心,这也是人们长期"抽离"甚至可能不再"嵌入"的原因。

    由于土地的固有属性,农民们难以发生流动。祖祖辈辈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对于周围的不管是环境还是人,都无比的熟悉,这样的看来,乡土社会又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都有一种天生的联系。但后现代社会却是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由于后现代社会"流动性","个人化"趋势的发展,人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虽然后现代社会存在许多公共空间,但这些空间是"公共但不公民"的。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将现代的"公共但不公民"的空间分为四种类型——排异之地、噬异之地、非地之地、不存在之地。这四种类型的公共空间都有多人参与,且都是为相似的目的而聚集,但参与的人之间却没有也没有太大

  • 3、 观《社会与法》有感600字

    暑假里我在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社会与法》频道中看到了这则报道:小虎(化名)是个活泼可爱的男生,上二年级,而且成绩很好。有一天老师发现小虎最近有点不对劲,总是耷拉个脑袋进了校门,头一直低着,不想和别人说话。有一天,他跟班主任老师说他不能做值日生了,因为他身上不舒服,很疼。班主任就让小虎把袜子脱了,想看看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居然发现,小虎双脚的脚面全是肿的。

    老师又检查他身体的其他地方,发现他遍体鳞伤,身上密密麻麻的伤痕惨不忍睹。背上的伤口是用跳绳抽打的,耳道的伤口是用钢笔戳的,脚面浮肿是被用水管敲打的。原来,小虎的妈妈对小虎要求极严,小虎平日里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妈妈还给小虎布置了好多作业。当天,妈妈给小虎布置了阅读课外读物的作业,但是小虎并没有完成,妈妈问了课外读物里讲了哪些内容,小虎并未答出来,结果遭到妈妈一顿毒打。

    看到小虎一张张满是上横的照片,我眼圈都红了。非常气愤:她妈妈对他严格就可以这么打他吗?家里没有其他人阻止她妈妈打孩子吗?警察怎么不管管她妈妈?我们中国的《未成年保护法》中提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存在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后来小虎的班主任报了警,警察正在受理此案件。

    我想小虎的妈妈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我祈祷爸爸妈妈们在教育孩子时:能耐心地教育孩子,讲道理给孩子听,不要动则大骂,虐待儿童。我希望大家都遵守《未成年保护法》:保护他们的幼小心灵,给他们快乐美好的生活,让未成年人在法律的保护下茁壮成长。

  • 4、 读《中国女工》有感:社会与个人

    社会与个人

    ——读《中国女工》有感

    阿2

    摘要: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行,个人与社会,具体说来,就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必须保持适度平衡。《中国女工》一书就反映了中国女工的身份认同,以及伴随而来的管理者的权利控制,以及工人阶级的不满和反抗。本文还将结合我国阶层划分对我国工人阶级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女工 主体形成 权利控制 阶层划分

    上个世纪80年代, 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跨国资本开始大量进入中国。此时大量非城市人口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变成了打工仔或打工妹。本文作者潘毅博士以民族志的方法,从1995年11月至1996年6月,通过亲身参与、观察与日常访谈等方法在“流星厂”这个田野中,对厂中的女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零距离的观察与论述。

    在导言部分,作者先用工厂大火中的一位幸存者的话开头,然后说道:“一般来说,工厂大火之类的社会创伤预示着社会暴力,也呈现出打工妹们所承受的来自国哀社会主义、跨国资本,以及家庭父权制的三重压迫,这三者联手创造出一种以阶级、性别,以及城乡差别为基础的劳动剥削形式。[1]”作者以一位叫做晓明的女工为调查对象,并通过打工妹们的日记、书信,以及各种文学作品,找到这些打工妹的共同之处,发现了她们的孤立化和个性化,这也是资本的计划。“因此可以说,打工妹主体的形成是一个双重的过程:一个是使个人不断走向孤立的个体化过程,另一个是形成某种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群体形态的过程。[1]”

    这个打工妹主体形成过程必定是艰苦的,而之所以打工妹选择离开家乡,来一个陌生的地方打工,他们打工的强烈欲望至少来源于两种诱惑——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女性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的挣扎;另一面是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的巨大不平等。针对城乡分化,马克思曾经指出:“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2]”这种利益的对立,也是社会冲突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冲突的发生,统治者或者管理者,往往会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比如,在本书的第三章,作者提到:工厂管理者通过运用一系列的微观权力技术来控制、掌握女

  • 5、 观《社会与法》有感(优质范文)

    暑假里我在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社会与法》频道中看到了这则报道:小虎(化名)是个活泼可爱的男生,上二年级,而且成绩很好。有一天老师发现小虎最近有点不对劲,总是耷拉个脑袋进了校门,头一直低着,不想和别人说话。有一天,他跟班主任老师说他不能做值日生了,因为他身上不舒服,很疼。班主任就让小虎把袜子脱了,想看看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居然发现,小虎双脚的脚面全是肿的。

    老师又检查他身体的其他地方,发现他遍体鳞伤,身上密密麻麻的伤痕惨不忍睹。背上的伤口是用跳绳抽打的,耳道的伤口是用钢笔戳的,脚面浮肿是被用水管敲打的。原来,小虎的妈妈对小虎要求极严,小虎平日里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妈妈还给小虎布置了好多作业。当天,妈妈给小虎布置了阅读课外读物的作业,但是小虎并没有完成,妈妈问了课外读物里讲了哪些内容,小虎并未答出来,结果遭到妈妈一顿毒打。

    看到小虎一张张满是上横的照片,我眼圈都红了。非常气愤:她妈妈对他严格就可以这么打他吗?家里没有其他人阻止她妈妈打孩子吗?警察怎么不管管她妈妈?我们中国的《未成年保护法》中提出,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存在性侵害、出卖、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后来小虎的班主任报了警,警察正在受理此案件。

    我想小虎的妈妈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我祈祷爸爸妈妈们在教育孩子时:能耐心地教育孩子,讲道理给孩子听,不要动则大骂,虐待儿童。我希望大家都遵守《未成年保护法》:保护他们的幼小心灵,给他们快乐美好的生活,让未成年人在法律的保护下茁壮成长。

  • 6、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篇一: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有了一千万想两千万,有了两千万想五千万,人的欲望用无止境,追求不到时就永远在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轮回。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

  • 7、 色彩与人生作文

    写作是一项令人愉悦的活动,它可以让我们达到一个认识语言之美和威力的境界。作文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让我们感受到思考的快乐和放松。对于写作来说,要想写一篇好作文,关键在于语言的流畅和情感的真挚。如果您想深入探讨“色彩与人生作文”这一主题,那么不妨来阅读一下本文,相信您会领略到更多的精彩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色彩与人生作文 篇1

    色彩人生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颜色,是它们装扮起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是它们造就了一段如诗如画的青春年华,是它们点缀了我们五彩缤纷的岁月。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红色是人生的主色调,热情奔放。它给予人生的希望,给予人奋斗的目标,给予人向上的动力,让每一天都是一首激扬的歌。红色同时也代表泼辣与率真,让我们学会不拘小节,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活力,使生命之泉永不干涸。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色为许多人所钟爱。它是纯洁的`象征,也是美丽的代表。它像一位素衣仙子,使我们进取的心也有宁静的时候,为生活做个总结,替学习写份计划。努力反省自己的一天:如果有失败,千万不要忘记吸取教训;发现自己做错某事,竭尽所能进行弥补。白色告诉我,沉默也是一种金,要“吾日三省吾身”。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提起秋天,人们往往会想到黄色。的确,黄色代表着丰硕的果实,代表着微寒的秋风,代表着自我牺牲的落叶。在万色国中,黄色往往是最鲜艳的。但是,黄色从不教给人“骄傲”两字,它只会永远默默地提醒我们,“谦逊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黄色告诉我,每一天都应充实地度过,一步一个脚印,是它在鞭策着我们,警告我们光阴不能虚度。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总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它是那么深邃,那么充满奥秘,同时,也是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朝气蓬勃。它使我知道生活应该充满爱心和信心,充满恒心。更让我懂得,生活应该充满微笑,内心应该朝向阳光,生命应该不懈奋斗。失去理想和丢失目标纵然可怕,但丧失微笑才是最可怕的。人是惟一会笑的生物,既然上帝赐予我们微笑,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生命是一幅美丽的画,需要我们用心中的色彩去描绘,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吧!

    有人说,人生是一杯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有人说人生是天气,有时春光明眉,有时刮风下雨,还有人说,人生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当喝第一口时,是苦苦的,仔细品味,苦中还带着一丝香甜。我觉得人生

  • 8、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导语:通过阅读《哲学与人生》,各位有哪些感受与启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第1篇

    鲁迅说过,“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但是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但很能挑出一两本有品味的,值得读两遍的书来,但《哲学与人生》却是例外。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相信看过此书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看淡人生许多哲学课。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全部精华,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质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经验有时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现内涵”。一个人假设碰到一种情况或一种经验,但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不知道这种情况和经验是什么,也无法去处理,没有体会也没有心得,更没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为对照,几十年的人生虽然经历很多,但用言语表达出来却很少,对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无视,仿佛一生都是很苍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和痛苦。

    “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

  • 9、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

    教育与人生读后感(一)

    叶圣陶老先生是一代教育名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教育与人生》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有极大的指导作用。《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精选了四十八篇叶老的教育论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值得一读。

    有幸捧读这本教育专着,真可谓受益匪浅,下面就教师怎样来教学生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针对教师怎样来教学生的问题,叶老先生提到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我国教育者的优良传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提出教者必以正,重视以身作则的原则。西汉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人师,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意思是说,要当一名好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的特征,是人民教师必备的德行。

    叶老在他的论着中将教师的讲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开门见山,一种是先引起动机再讲,以后者为最有效,在学生接触后想知道的时候才讲,更会使学生豁然开朗,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求创新、善创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一点在教育学生环节中体现更为明显,教给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的标准,不仅要用语言讲明,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因为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种有效的不言之教。关于这一点叶老讲: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而身教为先总归是最重要的一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能否做到以身作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爱戴。反之,如果教师只是说得好听,而在行动上却是另外一种样子,学生就会不听教师的话,有的学生还可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我们教师在这一方面要注意和学生沟通,真正地了解学生,应该和他们成为朋友,这样才会更顺利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读完《教育与人生》,我深深地感受到叶老对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所寄予的深切厚望。在当今社会,说白了其实就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是教育竞争的社会。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稳固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有某一学科专业的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要有一定

  • 10、 儒学与人生读后感
    儒学与人生读后感 孝,是一切道德的源泉。 《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说的是父母生我养我的恩惠,是我无以回报的。这中间深切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但也深层次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 无父无母无我百事孝为先。从小到大便听到不少感天动地的有关孝的故事。周老莱子,戏彩娱亲;周郯子,戏彩娱亲;汉郭巨,埋儿奉母;汉董永,卖身葬父。从中无不体现中国古代男儿们的赤子之心。 在倒退几百年间,孝有着它深沉的含义。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是善的。 被生育的人一定要对生育自己的人有所亏欠,并且一定要顺从、孝顺、赡养生育自己的人,这是汉文化价值观的公理性基础,也就是说不用论证也没必要论证的道德根基。这个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 那是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下形成的孝的观念,虽说不是完美,但是也是有一定值得揣摩的地方。 而现在的孝,有他属于这个时代不同的见解。孝已经不是一味盲目地服从父母,而是有自己的思想,明白孝不是舍去本性,而是将心分到父母身上,关心他们,照顾他们,让他们开心,快乐。而又从社会上上说,孝已不是对特定意义上某人的敬畏和服从,而是为全社会的人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出门时,告知父母自己外出,别让他们担心;父母忙时,自觉的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父母回家时,为他们倒一杯热茶这些小事虽说微弱,但是我们的懂事是他们的欣慰。这有何不说为孝呢。我们不要总说等我以后有钱了,便会好好孝敬我的父母。这些话你不觉的实在是太空了吗?想想等你真有钱的你父母还剩多少青春岁月等你孝敬。而又在想想,你的父母在乎你的钱吗,我认为他们更在乎的是你的心吧 把握每一个孝敬父母的机会,不要让你自己后悔莫及。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09-28

  • 2022-04-07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2-02-05

  • 2023-05-21

  • 2019-09-20

  • 2022-12-23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1-09-11

  • 2019-10-29

  • 2022-04-26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5-15

  • 2019-09-20

  • 2023-04-0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7

  • 2019-09-21

  • 2023-05-17

  • 2021-12-31

  • 2019-09-19

  • 2022-09-30

  • 2022-03-04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0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2024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怎么写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的表达自己对这书的感触,写出好的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