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 地图 >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024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相关栏目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热门栏目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推荐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共 3520 篇)

  • 1、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通用

    感谢查阅小编为你推荐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阅读就好像是开启新世界的大门的钥匙,读完作品之后,我们不妨尝试写一篇读后感。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篇1

    哲学与人生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哲学与人生,很吸引人的书名。也许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感受,总觉得人生有很多事情想不通,习惯性的置之不理,但是当困难来临时,心中的“魔鬼”不时出现,整个人会发狂的寻找,时而仰望星空,时而低头沉思,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方向在哪里?什么样的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怎么样才能过得无愧于心?此时此刻恨不得能有这样的一本书,让人往死里啃,却不觉得乏味,只会觉得眼前的迷雾越来越清晰,所谓拨开云日见青天。哲学,一向深奥难懂,看过之后,也许早就忘记自己看过什么了,时常会有这种感觉。但是带着问题去看,这种环境与心境的结合,会让你得到不少东西。傅佩荣教授运用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爱智慧,哲学就是面包里面的蜂蜜或者糖,虽不能提供面包,但是增加的甜味是你平常无法偿到的。这需要你不断的去质疑,不断的去询问,形成自己本身的智慧。里面讲到许多哲学家的出身及故事,比如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加缪等,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等,各个时期哲学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思想。同时也用大量的文笔描述古希腊的神话与悲剧,比较了儒家和道家的本质区别。在教育、艺术、宗教、文化等方面讲述人的基本问题,将哲学与人生联系起来。里面所讲述的一些道理让人受益不少。如“知行合一”、“存在先于本质”、“治大国,若亨小鲜”、“道可道,非常道”等。在写到关于艺术和审美这一章时,对我感触是比较大的,正如作者所说,艺术家从天上偷了一些永恒的东西给人类,故受到上帝的惩罚,不得不在人神之间挣扎。艺术将生命的完整性完全展现出来,让我们在刹那间品味到永恒的滋味。这种伟大的成就,使我羡慕不已。艺术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同时,当艺术家也确实不易,诸多问题层出不穷,这时候,也许真的就是抉择吧,有的人选择欣赏,有的人就非得去当这个艺术家。这时候,就要明确“存在先于本质”了。也许我只能做个欣赏者,体会他们的情感,体会他们……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篇2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 2、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7篇

    以下“《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由栏目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并不在于作者 告诉你什么,而是因为读书使你积极思考,不同的人读完作品以后,都会有各自的感受。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充分回味作品中的剧情以及记录自己新的感悟,新的想法。本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篇1】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很欣赏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人活着的意义在于拓展生命的深度与宽度的同时,不应是一叶孤舟,而是要与周边、社会有所关联,带给他们正能量。在《哲学与人生》第十五章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

    无疑,这是一个大的命题,有人终其一生也得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借保尔柯察金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那个时代里最朴实而伟大的精神,这个答案激励了无数的人。作为21世纪的我们,面对人生这一重大考题时,又该如何面对呢?

    书中从三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参考答案,在人生这张画卷中,要肯定其意义,相信美好的存在。具体些,无外乎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人生的齿轮终会停止转动,那时拥有的一切都不再拥有。记得曾经爱过、珍惜过、快乐过,追求真理、追求自我,主宰自己的内心,给他人带来愉悦,为了世界的点滴美好而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即使微不足道也甘之若饴。

    人无法预知未来,不知道明天和灾难哪一个先到来,惟有珍惜好当下,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如果你视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天堂。如果你视工作是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单调乏味,还是充实有趣,往往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心境。既来之则安之,我觉得选择了“传道受业解惑”这个行业是幸运的,因为自己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单纯的心灵,每当看到孩子们真诚、求知、澄澈的眼眸,看到他们因一点收获而快乐,一点点进步时,内心的欢乐无法言喻。只能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备课,对得起这群小可爱啊。

    “理解生活还要热爱生活”,这是一代大师罗曼罗兰给我们的忠告。热爱,何谈容易?当面对堆积如山未批阅

  • 3、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通用

    书籍可以带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人对于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吗?经过整理,我们为你呈上《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篇1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哲学的本质是思考和学习学。学习是主动与知识互动的结果。学习只能由自己完成,老师没有办法把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学习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学习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录、学习不是信息和资料的堆砌。学习就是"炼制新概念"的过程。学习就是自我发问、学习就是和现实对质、学习就是与他人对质、学习就是自我表达、学习就是辩论、学习就是建立网络。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冲突、质疑、争论和接受的过程。学习就是改变自己的先有概念,形成新的概念。学习就是一个"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解构并摧毁"错误的旧概念",重构并形成"正确的新概念"。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接纳新的知识,巩固或者改变原有的认知,形成新的认知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学习的本质就是解决自己的内心困惑,人都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解决自己一个个内在的困惑和迷茫,每个人小时候都是好学的,为什么长大了不爱学习了,其实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当教育不在以解惑为单一目的时,掺杂了太多的功利主义时,此教育已不再是彼教育,此学习也不再是彼学习,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培养学习机器,孩子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学习的目的也不在是解惑,学习的目的是现在考更好的成绩,将来如何挣更多钱,当一切教育偏离了其本心,只会让孩子更累更迷茫,学习也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中也逐步丧失了深度思考,只是通过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的积累加工机器,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在是心灵的解惑者,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如果我们不能潜入到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们就永远找不到教育的力量。最终的结果就是逃离,也就是学习己不在是快乐,而是成为一件让孩子痛苦的事。

    我们研究哲学和人生是为了什么?我们做什么工作就研究什么样的哲学人生。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篇2

    哲学与人生——《周国平论人生》读后感心得600字范文:

    人,生于天地之间,必然会仰望天空,脚踏大地;必然会看天、看地、看人类自己。又因为人类是理性的动物,所以面对天、地、人必然会产生惊奇和疑惑,

  • 4、 哲学与人生(优质范文)

    【第1篇】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老师就说这是大师之作,敬畏之心已起;在读《哲学与人生》之时,就常常扪心自问;在读完《哲学与人生》之后,觉得不得不写点什么,一直就有东西从心底里想流露。但觉得我等之辈去对大师之作指指点点,是何等的不自量力,但转念一想,读后感,只是写给自己的记忆,是和以后的我分享此时的我的感受,总不能让大师的作品白白的在我眼前划过。

    傅佩荣,国学大师,中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

    在读《哲学与人生》之前,看过一段傅先生给台大新生讲课的视频,就觉得傅先生讲的特别平和,但内容的确让人触动。也许草草听一听觉得没什么,很快就从思绪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却觉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问题,不得不让人越发思考。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能从本书中找到更多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心灵答案。

    当打开这本书,发现好像内容和书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像是傅先生将一幅长长的人物画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开,让总多的哲学大师(熟知的中国哲学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从你面前缓缓走过。当你已经习惯,沉浸在这幅画卷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古人已经一一走过,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背影,最后是傅先生在讲他的“多元与融合”,在讲他的“身·心·灵”。

    哲学,让我这个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维的模式和心里的感受写的让大家可以简单的体会,这种哲学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书中所言,我一直以为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拗口的长句加上难懂的逻辑,是“哲人之学”。哲学,与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这本《哲学与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浅,也才痛恨众多所谓的哲学人士的误人子弟。

    其实哲学是“哲人解读凡人感受之学”,而这种感受只是略略高于生活,能给凡人深思和启示,能让凡人带着思考和追求活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哲学,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学,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学。人为何而活,哲学给出很多答案,本书没有给出答案,傅先生却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什么。也许,每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顿悟的感觉,但那时已无法交流。

    对《哲学与人生》这本书而言,都只不过是哲学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却让我产生了对哲学的浓浓兴趣,也许这就是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第2篇】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然而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书虽然多却很能挑出一两本

  • 5、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大全)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哲学与人生》探讨的,正是哲学与人生的关系。那么,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人生?人为什么要学习哲学?谈及哲学,首先应该明了的,不是为什么要学哲学,而是什么是哲学。只有清楚哲学的含义,才能进一步去学习它,去理解它,去运用它,从而让它与人生达到融合。什么是哲学呢?傅佩荣在《哲学与人生》中所解释道,哲学的含义,是“爱智”,即爱好智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爱,是指温和而理性爱。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以温和且理性的态度去思考哲学,这样才能更清晰地明白和体会到哲学的含义。与此同时,爱好智慧的含义,也应当重视。爱好智慧强调的是追求智慧的过程,而并非拥有智慧。希腊社会有一句话,“哲学起源于惊讶。”哲学所重视的,是不断思考,不断追求的过程,“爱智”,要求我们不停地质疑余询问,永远等待着接受惊讶。追求智慧是个提升自我而使人满足的过程,那么,本身是否是一个智者,也没那么重要了。进一步思考,如何去追求智慧呢?《哲学与人生》告诉我们,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是保持好奇。人从出生开始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周围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被灌输各种意识,因此,我们对美丑的评价,对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基本是一样的。当所有都一样的时候,如何创新?社会如何发展?这个时候,哲学的作用便能显现出来了。哲学让人保持好奇,去思考,那些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事物,是否真的就应该如此?是否还可以改变?是否还可以更好?追求智慧的思维方式应当是理性的反省。周围环境和过去的岁月所带给我们的经验,是丰富的,同时也是泥沙俱下的。我们不能对外界所有的一切信以为真,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质疑自己的一些不知何时就已经被固化的观念。理性反省最好的方式,是要有整体观点。在日常交谈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观点相同交谈甚欢,观点相悖终止话题,或者背地里相互使绊。奇葩说是近年来很火的辩论类的综艺节目。辩题是抽签决定的,很多时候辩手需要捍卫的,是自己原本并不认可的观点。陈铭说:“辩论最有意思的,是需要不断地切换,不断地放下过去,把那个最认真坚定的东西换到一个新的领域中,然后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空打开了。”精神世界,价值世界的追求,永远是百花齐放的。改变固化的思维,用理性的反省去追求智慧,这就是哲学。哲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

  • 6、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参考)

    《哲学与人生》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所著。本书是集傅教授数十年授课之精华所成就的作品,前半段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等知识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后半段则以“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智能”为主题,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体大思精的人生哲理与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全书的结论放在“文化的视野”,有助于拓展人们的眼界与心胸,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读这本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定义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成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是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

    关于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不停地追求,追求自我的完善,外部和内部的自我实现。我们都在下意识地追求自我的实现,却忘记了去思考人生是什么,当有一天我们累了,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来去思索。我们困惑了,当我们得到了很多,我们也失去了很多。真正让我们开心的是什么?得到了,却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失去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忐忑不安。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往往实现了外在的自我,却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坦然。因此我们应永远记住:内外兼修是最重要的。这个世界会促使你外部自我实现的发生,而内部的自我实现却必须依靠你自己,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帮得了你。真正地做到了自我实现,你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哲学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犹如航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方向。罗盘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一个罗盘或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所以离开了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了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读《哲学与

  • 7、 哲学导论读后感500字心得

    叔本华曾说过:思想不是你要它来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初识哲学应该在高中的政治课本上,浅略的了解过后,我觉得哲学是神秘的,复杂的。在读《哲学导论》前,我也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书中的第一章写到“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追求和智慧,即爱智。

    像书中说的那样:哲学是对智慧的真挚、强烈、忘我之爱,是人类的“爱智之枕”的集中体现,这种“爱智之枕”是探索宇宙的奥秘和洞察人生的意义的渴望,是促进历史的发展和提升人类的境界的渴望,是超越现实和向前提挑战的渴望,是悬设新的理想和创建新的生活世界的渴望,是为人类追寻“安身立命之本”和确认“最高的支撑点的渴望”。正是这种“抑制不住的渴望”,燃烧起古往今来的伟大哲人对“哲学”的永无止境的求索热情。“爱智之枕”和“抑制不住的渴望”是哲学的修养与创造的源动力。

    作者对哲学与宗教、艺术、常识和科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具体比较。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哲学的人类性、时代性、民族性、反思性、批判性、派别性和创造性重要特性,使我能够从多方面来思考哲学。读过这本书我对哲学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又近一步的了解。我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阅读多理解就能领悟到更深层次的含义。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郭马静)

  • 8、 善良与人_1000字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是善良。这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本性就是一个善字。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这么说来,善良与人的关系也就十分密切。

    你也许会问,如果人世间缺少善良这种品质,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当中也都是显而易见的。善良的人懂得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而相反,有些人就会往往因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或者得罪了自己就对其狠之入骨,想尽一切办法至其于死地,把自己的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人心胸狭窄,用心狠毒,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善良的人呢?如果世界上的人全部都是心胸狭窄,十恶不赦之徒,那么整个世界将会变得乌烟瘴气,到那时,就会天下大乱了。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恶的那一部分,往往被压在我们自己也都无法察觉到的地方,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来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善良的人往往会因为结交了坏朋友或者是出现一些错误的举动而掉进了万丈深渊,自己的本性也会随之而改变。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一种有着宽大胸襟和关爱的意识。而做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学习这种能力和意识。善良是一种纯朴的人生观,也是一种深沉的智慧。善良的人总是懂得去欣赏别人。假若善良与善良相遇,往往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律动彼此的心跳。

    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善良的,而善良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会使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也变得开阔。眼睛是灵魂的窗口,面孔是心灵的图画,一颗善良的心,比得过任何服饰、金银珠宝、妆扮,它所带来的美丽,不仅是发自内心,更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但是不管怎么说,善良不是一件坏事。有时候你可以否定一个人善良的举动,但你却无法否定一个人善良的天性。

    但是,并不是对待每个人都要善良,如果有恶人要加害于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不必对这样的人客气,要与恶人力拼到底,对待恶人要以暴制暴,绝对不能手软。善良的人也需要有正义的心,不能冤枉了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变得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

  • 9、 读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随想模板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读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随想模板

    以前买书在当当网,一般要3-4天送到,这次上了卓越,6号中午下的订单,不想,7号一早就有人敲开了送书的门。卓越比当当快?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记忆中,高中二年级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这门学科我没有任何特色,至今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而今,我当老师了,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智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今天读了第十三章,《教育与自我》,收获颇丰。

    主要内容是:

    教育是风格的培养:教育的三阶段 1、浪漫期小学阶段;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3、展望期上了大学以后。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领域:群体、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与自我生命的发展: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我认为值得回味的语录现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常说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为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个需要靠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小孩子在尚未准备好接受现实世界之前,必须先以这些浪漫题材所提供的故事情节作为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后再慢慢成长,接受真实的挑战。若是忽略此一阶段的需求,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伤害。

    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好好努力,那么这一生在知识的领域中,恐怕必须放弃许多权利了。

    很多人不快乐,就是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然而,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一个人

  • 10、 《读书与人生梦想》观后感1000字

    《读书与人生梦想》观后感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人为何活在这世界上,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就如雪漠老师说的:有些人活着,但是他没有自己的思想,思考,所以他已经死了,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就是看他会不会思考,有没有独立性,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那如何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别或者独特的地方呢?读书,雪漠老师一直推崇着不功利性读书,并不为一时所用,而为一生所用,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并不可能完完全全毫无遗漏的将整个世界看完,所以我们需要过滤性读书读经典,都说经典萎涩难读,但是,正因为它是经典,所以难读,就如雪漠老师的儿子陈老师所说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经过了时间历史的长流,层层被筛选下来所剩下的精华,好书经得起反复推敲的,经得起反复咀嚼,经得起反复的翻来覆去。一本好书,就如一个独立的人,各有其特色,你需要去发掘这个人身上的特点,不断了解它深入它,到最后你会真的发现,它是真正有生命的活体,就如《百年孤独》的作者在最后写《百年孤独》中的主角死亡时,痛彻心扉,我认为书中人物是作者心中乃至精神上的一部分,说到底就是作者身上的某一个缩影,反应了作者大部分的内心结构,通过书中的人物,无一例外的看见作者当时创作的内心,这不仅仅需要的是良好的写作功底,更需要的是内心充沛的情感,文思泉涌,是看遍人世间疾苦的感受,是身处于那苍茫,辽阔的西夏,是参悟佛教中那一颗诚挚的心,让雪漠老师写出了那些具有生命的故事,满怀信仰,真诚。 雪漠老师的家乡在凉州,在那玉门关的附近,每回想起,总是飘满着淡淡的忧愁,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那里太多的故事,太浓重的信仰,经过那里都不经意的双手合十,虔诚的祈祷,而莫高窟,敦煌中的千佛,俯瞰众生,让人不得不正面了解自身的渺小,不由的有种成为那佛脚下的一棵小草,甘心脱离尘世,不为名与利,只为了空。 而如今,太多的文学奖项,太多的名与利,虽然奖项的设定就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新老作家们的前进方向,并作为他们的一种人生旅程之中的目标之一,我认为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获奖之后的作家再也写不出跟当初一样精彩的作品了呢?我认为这不是巅峰过后的一种退步,而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因为获得文学奖项的作品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思想。文采思想的源泉被订上了规则,变成了水龙头,要则开,不要则关。甚至有些作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自杀,真是令人可惜。而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7

  • 2019-09-27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0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哲学与人生读后感、2024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