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启动大脑读后感 > 地图 > 启动大脑读后感,2024启动大脑读后感
启动大脑读后感相关栏目
启动大脑读后感热门栏目
启动大脑读后感推荐
启动大脑读后感

(共 4071 篇)

  • 1、 月度读书心得精选 菌群大脑读后感(1000字)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度读书心得精选 菌群大脑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大家!

    菌群大脑读后感 篇1

    《菌儿自传》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高士其爷爷写的一篇经典科普作品。高士其爷爷生于1905年,自幼喜爱文学。192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去美国留学。23 岁时,因实验发生意外,感染了甲型脑炎病毒,留下了后遗症,以后病情日益加重,最终导致全身瘫痪。25 岁,他学成回国。从此他在轮椅上开始了科普创作。整整60年他孜孜不倦地为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菌儿自传》就是其中之一。

    高爷爷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妙趣横生的笔触,幽默、风趣地介绍了一个菌儿世界。这是一个由世界上最小最小、最轻最轻的生物组成的大家庭,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小人国”。它们小得让我们的眼睛看得见灰尘的纷飞,却看不见它们也夹在里面飘游,它们将好几十万挂在苍蝇的脚下,而苍蝇也不觉得重。最小的细菌,长约0.5微米,宽约0.3 微米。1微米等于壹千分之一毫米,所以科学家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

    在这个微生物王国里,居民数不胜数,无论在陆地、海洋、天空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的数量比我们地球上的人口总数还要多。它们中大多数是“良民”,但也有不少是“歹徒”。“良民”如:能做成酸奶的乳酸菌,酿成美酒和做成香喷喷馒头的酵母菌,抑制肠道腐败的双歧杆菌和其他各种益生菌。而一些“歹徒”则专门攻击人类的器官,如溜进人们的呼吸道,使他们感染上肺炎、流行性感冒等,钻进肠道使他们腹泻,患上肠炎、痢疾……

    《菌儿自传》让我探索到了微生物世界的奥秘,太神奇了!

    菌群大脑读后感 篇2

    有一本令我印象颇为深刻的科普书,名字叫《菌儿自传》。书中的内容,我还依稀记得。

    高士其爷爷的文章,向来都很吸引人,而他恰好就是《菌儿自传》的作者。文章的主人公,是千万个细菌当中的一个,它以自述的方式,为介绍了细菌的各种知识,也讲了冒险时的所有有趣的经历。

    细菌是有害的,它侵入人体,并在人体里做繁殖。它们的繁殖速度很快,以平均每二十分钟增加两倍的速度繁

  • 2、 愉悦回路:大脑如何启动快乐按钮操控人的行为 读后感(3)篇

    dopamine这点事儿

    where the hell does pleasure come from?

    ~

    [ pleasure ]

    一切引发快感行为(shopping, orgasm, study, food, gambling, praying, dancing, meditation, etc), 都是为了激活大脑中的 medial forebrain pleasure circuit (内侧前脑束愉悦回路).

    也可以通过更直接的方式 (化学物质) 实施刺激 -- cocaine, heroin, nicotine, alcohol, etc.

    .

    experiment skinner box:

    一个被试动物可以通过自己操控拉杆, 获得奖励或惩罚的实验环境.

    在这个实验中, 老鼠会无视旁边发情的异性, 美食, 7000次每小时的速度按压按钮.

    男人和女人会无视自身的状况, 责任(子女照顾), 连续数十小时不间断重复同一个动作, 直到被实验者强行拉开.

    不道德 的 掰直实验:

    一个男同被试, 被要求看异性成人影片. 起初反感, 但在施加刺激后, 不断重复, 出现了性冲动. 随后,(在经过州法官允许下), 一个妓女被召唤到实验室, 俩人完成了性交过程, 以体内射精结束.

    他被 掰直 了么? 离开实验的追踪显示, 他虽然因为经济原因, 还会为男性服务, 但却稳定的与一位有夫之妇维持了长达数月的性关系. (此后的追踪不了了之.)

    ..

    .

    [dopamine]

    dopamine是神经递质, 存储在突触(synapsis)末端(由膜包裹的)突触小泡中. 当动作电位从轴突(axon)传递到末端, 使突触小泡的膜与终端外膜融合(打开), 将dopamine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液体中, 与另一端的受体结合, 完成信息传递. 或通过 转运体 (dopamine transporter) 被回收.

    而cocaine 或 amphetamine 能够堵住回收的入口, 阻断回收, 使dopamine持续留在间隙, 持久发生强烈信号传递.

    .

    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

    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神经疾病. 多发于50+男性. 症状是, 肢体震颤, 僵硬, 迟缓, 平衡或协调不佳, 等, 最终导致基本生活障碍.

    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 但极有可能是: 大脑中的dopam

  • 3、 《启动心的力量》读后感
    《启动心的力量》读后感 看完《启动心的力量》的作者──露易丝·海的简介时,我吃惊了,首先是为作者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其次是被作者顽强的毅力和面对生活的良好心态所折服。我想,在她的内心深处,一定有某种力量支撑引导她快乐而顽强的生活。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与挫折,没有谁可以说自己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在巨大的打击和悲痛面前,有的人颓靡自弃,有的人乐观自强;有的人越来越走向极端,有的人越来越趋向成熟。露易丝是坚强的后者,惨痛的经历并没有使她屈服于生命的不公,命运使她活在悲剧里,但她自己使自己的人生变成一场喜剧。 在她这一本书中,其中最让我感同身受、引起我强烈共鸣的,是其一个重要的观点:不管过去如何黑暗和不堪回首,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学会爱自己,因为,“如果我们不爱自己,就不会爱别人,爱自己是我们能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当我们爱自己时, 就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能爱自己不能接纳自己,那么你怎么去相信自己值得他人爱你接纳你?先会自爱,其后爱人,再有人爱。我想,路易斯就是始终坚持着这一信念的。在成长的剧痛中,她放下仇恨和抱怨,选择了爱。其实,爱是可以选择的,就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一样。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思想,我们都可以选择爱,选择爱自己,爱他人。 爱自己的一切是很奇妙的,我们发出的爱的电波能吸引我们爱的人。这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好的办法。然而,这种爱是无条件的,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这要从爱和接纳自己开始;我们来是为了丰富自己,展现自己最深层的爱,为了学习和成长,学会同情和理解;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带走的只有爱。生命是美妙的,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充满安宁与幸福的生活,可以放松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我们可以用改变自己来帮助世界,可以敞开内心,释放过去,改变思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为我们的世界献上爱和力量。 不管何时何地,都请别停下爱的脚步,让我们用巨大的力量全力去爱,让爱的轨迹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让爱自由流淌,让爱循环,让爱张开双臂迎接新的每一天……
  • 4、 《启动心的力量》读后感800字

  • 5、 《运动改造大脑》读后感1000字

    一本被重印16次,翻译成10种语言,风靡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畅销书《运动改造大脑》,是由哈佛大学教授和专家针对多年的潜心研究成果撰写。这本书颠覆了人们对于运动的认知,因为大家只认为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却不知道运动还可以健脑!运动可以全面提升人类大脑的运行水平!

    下面就我自己个人运动经历谈谈具体对应感受:

    1)仅仅3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并能充分利用一天的时间。

    自己这几年养成了户外跑步习惯,每次晨跑完,就感觉到被充足电了一样,浑身精力充沛。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任务挑战或者在繁重的工作压力情况下,依然能够聚精会神地有效面对和处理,一天下来没有啥疲惫感觉,状态特别好。但如果一段时间不运动,就会发现自己工作小半天时间就会有累到的感觉,注意力开始不集中,容易有消极怠工情绪,容易走神开小差。这样一对比运动效果确实很是明显。

    2)运动可以让思维更加敏捷,决策更加缜密

    自己喜欢跑步运动时,脑袋瓜里带着一些想不明白的事情和问题。自己一边跑一边想,当身体感觉到热络,浑身气血流畅起来时候,就经常会有一些灵感浮现脑海里,让自己意识到原来问题本质是这样或者原来还可以这样方式处理事情的惊喜感。

    这让我不禁联想风靡世界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热衷跑步,高产其小说作品时,也提到过自己很多的作品灵感来源于跑步瞬间想到的。著名生涯规划领域知识大咖古典老师也是因为意识到运动可以有助增长自己的智慧从而开始热衷跑步运动。

    3)运动可以消除焦虑、沮丧、抑郁等消极情绪,延缓衰老

    跑步运动是很容易上瘾的。因为当你养成习惯经常跑步后,身体会释放让人开心快乐的元素多巴胺,让人很是自信,充满激情感,人也变得更加阳光主动。这种状态下,焦虑、沮丧和抑郁等情绪被一扫而光,被快乐、开心和乐观等情绪代替,自然你就觉得生活更加美好了。

    心态好了,人就更加年轻,人更加年轻,不就延缓衰老了吗?因此,不运动的人就看不懂经常一跑就是五公里、十公里风雨无阻的运动者,他们觉得这应该很痛苦才对,哪里知道那些跑步的人根本不跟他们在一个平行世界,人家跑的时候感觉可嗨了!

    4)运动可以戒瘾

    我是个吃货,很多时候看到美食就欲罢不能。因此经常跟朋友们自嘲:自己一直在长路漫漫的减肥道路上进行上下左右、前前后后的探索。可是随着自己经常运动后,有时候看到一些美食也能控制住自己的食欲,理性的意识控制住了面对美食的本能情绪反应。后来我联想到这应该是运动后精力充沛

  • 6、 人类的大脑读后感

    【篇一:人类的大脑读后感】

    今年的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人类的大脑》听起来好像很有意思,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津津有味地看着书本上写的关于大脑知识的内容。

    这本书主要是写大脑中有什么样的功能,这些功能有什么作用,就比如说:你左额后的两个区域是帮助你说话的,和识别语言,这两个区域分别是叫布罗卡氏区、韦尼克区,是以研究该区域的两位科学家命名的。除了这些知识还有其它的知识。比如说:大脑的下后方是小脑,小脑控制运动,平衡和协调。有了小脑,你踢足球或随着最喜欢的歌舞时,不用多想就能控制动作。小脑前面的脑干控制心跳、呼吸和消化。你的身体无需有意识的去思考就能做这些事。这本书有许许多多的知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人类大脑中有什么样的功能,大脑碰伤会怎么样,有什么危险,还有脑中的一些神经元有什么样的作用,等等。不过,我感觉很奇怪,大脑能装的下那么多个细胞吗?我觉得对人脑的了解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不少关于大脑的知识。也让我知道了人类只有认识脑,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篇二:人类的大脑读后感】

    我们对大脑了解越多,就发现还有许许多多不了解的地方。我们的每一个感觉、想法和情绪,我们读到的、看到的、做的,全都会交给自己的大脑去处理。

    在我读《人类的大脑》的同时,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样一个问题:大脑里面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带这个深奥的问题,我通过认真地阅读,知道了明确的答案。人类的大脑是由脑干、脑桥、海马、中脑、扁桃体、下丘脑、丘脑、间脑、布罗卡皮层、前皮层、左半脑、右半脑、胼胝体、小脑、头盖骨、颅骨、顶叶、韦尼克氏、脑室组成的。

    通过阅读《人类的大脑》这本书,我知道了:在我出生前很久,脑部就开始成形了。这团湿淋淋的细胞没有记忆,没有快乐或愤怒,不知道我是谁、是什么。这些细胞每天都在分裂,慢慢地长成健全的脑部。我出生时,脑部呈暗淡的粉红色,有四分之三磅重或多一点(350到400克)。里面有大约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1000亿个其他类型的细胞。柔软的脑部充满皱纹、非常脆弱,是你身体最强大的器官。多亏了我的脑部,我才有感觉、好奇和学习的能力。同时我也知道了:在对快乐生活的追求中,基因可能是最重要的。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指挥每一个细胞生长和工作。基因指导每一个生动体的生长,告诉这些生动体的要长成猴子还是人,鸡还是长颈鹿,基因让头发长成褐色的直发,别长成红色的卷

  • 7、 《大脑训练》读后感300字

    这个假期我很开心,不仅是玩得开心,而且还有了一份很大的收获,可不是过年收的压岁钱,而是交到了一个好朋友,想知道是谁吗?其实就是我们发的《小学生数学报》啊!

    没有想到吧。《小学生数学报》里可不仅仅只有数学题,还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呢!我特别喜欢看里面的小故事,不仅好玩有趣,还能学到很多很多数学知识,像名师大讲坛里会讲到课本里没有教过的解题方法,比如,我遇到这样一道题:沿一条大路栽树,这条大路共长81米,栽了1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间隔是一样的,每两棵树之间有几米?10-1=9(个)……间隔,81/9=9(米),我觉得看小学生数学报好有用。

    以后我一定认真阅读小学生数学报。

    【教师点评:小作者的《大脑训练》读后感,是她通过阅读《小学生数学报》后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而且小作者能够通过例题来加以说明。比如:沿一条大路栽树,这条大路共长81米,栽了1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间隔是一样的,每两棵树之间有几米?10-1=9(个)……间隔,81/9=9(米)。这不但让学生知道《小学生数学报》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可以获得,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能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 8、 《大脑训练》读后感500字

    这个假期我很开心,不仅是玩得开心,而且还有了一份很大的收获,可不是过年收的压岁钱,而是交到了一个好朋友,想知道是谁吗?其实就是我们发的《小学生数学报》啊!

    没有想到吧。《小学生数学报》里可不仅仅只有数学题,还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呢!我特别喜欢看里面的小故事,不仅好玩有趣,还能学到很多很多数学知识『puxuewang.com』,像名师大讲坛里会讲到课本里没有教过的解题方法,比如,我遇到这样一道题:沿一条大路栽树,这条大路共长81米,栽了1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间隔是一样的,每两棵树之间有几米?10-1=9(个)……间隔,81/9=9(米),我觉得看小学生数学报好有用。

    以后我一定认真阅读小学生数学报。

    【教师点评:小作者的《大脑训练》读后感,是她通过阅读《小学生数学报》后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而且小作者能够通过例题来加以说明。比如:沿一条大路栽树,这条大路共长81米,栽了10棵树,每两棵树之间间隔是一样的,每两棵树之间有几米?10-1=9(个)……间隔,81/9=9(米)。这不但让学生知道《小学生数学报》中有很多数学知识可以获得,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能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 9、 《谷物大脑》读后感_1100字

    《谷物大脑》读后感1100字

    看了前几页,又是一个专家关于饮食健康的各种建议和方案,就没花时间全书阅读了。通过一种比较快的方式,樊登老师总结出来的讲稿结论直接看他的最后观点以及要怎么做。

    本书的基本观点是阿尔茨海默症、慢性头痛、癫痫、抑郁、焦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那些可怕的脑部疾病根源正是我们吃下的食物——麸质、碳水化合物和糖,正是这些传统营养学上推荐的食物,对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造成了永久的伤害。这个结论,是本书这位在神经学和营养学权威的学者在大量严肃的学术文献下得出的结论。他说大脑疾病的根源是炎症,而麸质和高碳水化合物是大脑炎症的刺激物,所以建议我们需要打破目前这些流行的饮食观念: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胆固醇。其中罪魁祸属麸质,它能够进入胃中,成为一种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的多肽,会与大脑的吗啡受体结合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这种被称为外啡肽的东西会损害大脑。他还说要知道健康脂肪与胆固醇对健康有益无害,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才是让我们身体运转不良的来源,人类并不需要碳水化合物,肝脏能够提供人体所需能量。但我们无法长期不摄入脂肪。你要知道吃脂肪不是长脂肪,现实中的肥胖几乎与脂肪摄入毫无关系,而与碳水化合物上瘾则密切相关。胆固醇同样如此,吃下高胆固醇的食物与实际胆固醇水平几乎没有影响。所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饮食中减少碳水化合物,增加胆固醇和脂肪,减少糖的摄入,保持血糖平衡,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或者采取禁食(我们中国说的辟谷)的方式用身体脂肪来制造酮从而为大脑提高能量,甚至保护身体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对作者的观点我想大部分是赞成也会跟着改变的,但有些不敢苟同,比如说不吃含麸质食品面条,爸爸也不会同意的,虽然我们也都听说吃多了得老年痴呆的概率较大,但改变不了我们爱吃面条这个实事,我们每天的早点就是面条,可以一年四季不变。作者还说每天所喝的水应该为体重的一半,是不是有病呀,那整天就只顾着喝水和上厕所了。所以他们的任何观点和结论自己按需选取即可,初心是好的,都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大脑和健康的身体。服用补剂这些措施也是看看就行了,为了指标检测正常,服用这些补剂不就相当于升学考试嘛,哪科不行补哪科,效果肯定会有的,但副作用肯定也有啊,还是自然点最好,不要刻意地去追求单方面的指标,人的身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顾此失彼,平时只要注意饮食习惯和身体锻炼,其它的还是随心所欲点好,人生长短数十年,多个几年和少

  • 10、 谷物大脑读后感(优质范文)

    这个星期我在看一本关于健康的书——《谷物大脑》,探究一下健康之道。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大脑对我们吃的食物很敏感,你可能也听说过饮食疗法,作者讲述,人类的大脑对于小麦制品是过敏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吃什么,而我们吃什么,也会反过来影响基因的表达,一部分人是对麸质过敏的,就算不过敏,对身体也会有负面的影响。麸质过敏的情况就像是病菌一样,危害着我们的大脑,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在扯犊子,我天天吃面,也活的好好的,那么你是不是也听说过,有人从来不吃糖,还得糖尿病的。

    比如,我是个瘦子,怎么吃都不会胖,成为一个胖子甚至成了自己一个多年的梦想,我有时候就会问别人:如何才能胖,有人建议,多喝啤酒。其实,就算是喝啤酒,胖的也仅仅是肚子而已,为什么喝啤酒会胖?因为啤酒大都是小麦发酵的,一般都含有麸质。

    比如吃完面包,身体内的血糖会突然升高,达到高点后,又会突然下降,像是过山车。(原文)脑部疾病的根源,在许多的情况中主要是饮食的问题。虽然脑部功能失调的起因和发展原因不止一个,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许多神经系统的痛苦往往是由于错误地消耗了太多的碳水化合物和太少的健康油脂。

    其实我也不知道糖尿病的病理是什么,仅仅是尿糖吗,作者说阿尔茨海默症是3型糖尿病,什么是3型糖尿病,说白了,就是老年痴呆症,身体活着,大脑却已经死了,没有主观的意识,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会认识。

    高胆固醇会降低脑补疾病的风险,而且能够延年益寿,说白了,就是多吃脂肪,因为大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脂肪构成的。吃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身体是有益的。其实在阅读这本专业性很强的书时,我读起来还是很费劲的。但是我又必须读,因为我感觉自己需要它。总而言之,不是说不要吃垃圾食品,而是,就算你吃的是,所谓的健康的食品,也可能对身体有害,比如,曾经医生在某一时期,还是提倡吸烟的,并且把鸡蛋纳入不健康食品的行列。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又好比是,地球是方的。

    糖尿病会因引发很多的并发症,例如导致失明,截肢,肾衰,心血管疾病等等,好吧,我不是在吓你,但是真的把自己吓了一跳,人生路还长,医学常识是不是有必要拾荒一下。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很抵触的,因为恐惧,啊,我会不会有这个病,啊,我会不会有那么病,啊……太可怕了,多次,想要合上书的冲动。我知道,我是在尝试着面对自己的恐惧。好比是很多人即使真的生病了,也不敢去医院,也不敢、不愿意

  • 2023-01-30

  • 2019-10-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22-01-0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1-12-24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2-12-08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04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1-16

  • 2023-02-06

  • 2019-09-25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0-28

  • 2023-01-0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2-02-21

  • 2019-11-16

  • 2022-12-12

  • 2022-01-20

  • 2022-10-02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09-21

  • 2022-06-26

  • 2019-11-06

  • 2022-12-09

  • 2019-09-20

启动大脑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启动大脑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启动大脑读后感、2024启动大脑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