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 > 地图 > 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2024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
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相关栏目
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热门栏目
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推荐
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

(共 5712 篇)

  • 1、 《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400字

    《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这本书是由两个在校六年级学生姐姐共同编写的,是一本只属于女孩的书,书中讲到的每一件事情都像在学校里我身边常常发生过的小事情。一个女孩,努力寻找友情,留住友情,在她因为好友的漠然离去,在她失魂落魄,怅然若失的时候却终于发现——原来,她的身边还有这么多默默关心她的人。多么温馨的故事!

    书中有一个角色:冬瓜。冬瓜是个胖子,横向发展的那种,他的学习成绩不那么好,有些调皮,爱捣蛋,但本质不坏。大部分人喜欢主角,但作为读者的我,就是喜欢冬瓜。他单纯的可爱,偶尔在同学中间来个恶作剧,在我看来不算过分。因为不甘心雨和舒篮不说话,于是就违反了老师的严格规定,开始了他一个人的讨论:

    “叽叽咕咕屋里马拉。”

    然后他马上换了一个角色,捏着嗓子:

    “叽里咕噜稀里哗啦。”

    又回到之前的那个角色。

    “叽叽喳喳胡里哗啦。”

    “厅零乓啷系度啦不。”

    ………

    从这短短几句搞怪的描述中体现出他真是一个又调皮又可爱的男孩子。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他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让两个原本有矛盾不说话的两个同学化解了矛盾,冰释前嫌,又对彼此敞开了心扉,打开了友谊的大门。

    其实,只要你敞开心扉,朋友总会来到你的身边。

  • 2、 《别让后悔来得太迟》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里面的一篇文章叫《别让后悔来得太迟》让我感慨万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写的是一位老伯买肉,需要两个塑料袋从而引发命案。事情是这样的,2013年7月18日,在西门永辉超市有一位老伯买肉,买完肉,他向售货员要了一个塑料袋,售货员很不情愿地给了,因为买的是两种肉,所以老伯要求售货员再给他一个塑料袋,售货员一听,不高兴了,向老伯骂了一句脏话,老伯非常生气,拿起手里的肉向售货员甩去,肉正好甩在售货员的脸上,售货员抓起那块肉向老伯甩去,肉没有打到老伯,但是售货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跳上柜台,拿起切肉刀向老伯刺去,连刺了3刀,老伯倒在了血泊中,售货员看到这情景,吓呆了。这时,有人报了警,警察来到现场把凶手控制住。事后,有记者采访凶手,问凶手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凶手说:后悔极了,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那么冲动。凶手后悔得太迟了,他难道不知道杀人是犯法的吗?这件事让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不要这么冲动,有话好好说,不要舞刀动武。同时,我也想让大家明白:多点沟通,多点忍耐,相互理解,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 3、 《收到你的信已经太迟》读后感

    《收到你的信已经太迟》读后感

    这本书是张小娴阿姨的一部小说。该书讲述了一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名叫沈真莉的女孩儿的故事。她从进入梦寐以求的电影楼上大学,到与比他高两届的学长相爱。以及后来失恋,又与英俊潇洒的泰一邂逅。又与泰一产生误会,但是最终与泰一花好月圆的充满曲折的经历。

    或许每一个女孩子都期待着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恋爱,又或许每一个女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女孩子都可以美梦成真。作为一个女孩子,我一直都激励自己努力,不要懒惰,凡事多靠自己。不要忘了那个曾经为了梦想而“浴血奋战”的高三。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合适的时间里醒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让自己无法忘怀的曾经。

    真莉在事业上的执着与不懈,让我感动。在我进入大学以来,少了以前的巨大压力,便认为自己可以不用再努力。还好,这种错误的观念没有久久地存在我心里。

    忽然想到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的话我们从来都追求美好的事物—-我们喜欢听美妙的音乐,我们喜欢吃美味的食物,我们喜欢美丽的衣服。总之,我们喜欢安逸。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嘛?”对呀,这就是废话。但是,我们总是忘记在享受安逸中应该勤奋一点儿。那些老掉牙的字眼儿,在现在正是我没有的。希望明天的自己不会责怪今天这个不够努力,不够尽力的自己。我充满在手机网络,电脑qq,淘宝“逛逛”里的种种诱惑里。我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享受”中。

    有人对我说过——不要在最该吃苦的年代里选择了享受。你选择选择吃最好果实,在你的后半生里,你将吃最难吃的果子。而你会感觉到越来越不顺心。我想:现在,我还可以改变自己,在每一次的读书笔记中我都应该提醒自己,趁你现在还有热情,多做一些事锻炼锻炼,多经历一些总会成长起来的。

    就像真莉一样,她有过失恋后的喝着白地兰的苦涩,但是,就像天依然会在明天亮开来,真莉也会从痛苦中走出来。我们遇到的点点滴滴都不会算什么,我们走过得过往,在明天都会成为骄傲的一笔记载自己的心里。多年以后,你会为那个曾经奋斗过得你,那个受了打击的你,而有一点点感动。

    我喜爱在平日里看看各种诸如《青年文摘》、《读者》之类的杂志。我喜欢看别人的故事,或许,作者只是想与读者分享一下(他或她)的故事。我没有“高人点拨”,唯有自己在书里,在各种活动中学得一点儿东西。

    我喜欢看闲书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喜欢那些优美的语言,富含哲理又发人深省。我之所以讲到我的爱好。是因为

  • 4、 《趁一切还来得》读后感
    《趁一切还来得》读后感 《趁一切还来得及》这本书妈妈最喜欢看了,作家是韩梅梅,是一本自传小说,妈妈一边看一边跟我讲述书的内容,我觉得很好奇,大人看的书真有那么精彩吗?于是,等妈妈上班后我拿起书看了一会,越看越入迷,越看越激动,眼泪不断的流出来,很悲很感动,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子在北京发展,算是北漂一族,在北京的漂零生活,她一直努力着,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2009年,生她而从未养育过她的父亲来北京探望她,想与她相认,想获得她的原谅。她客气而友好地接待,却没有喊他一声爸爸,更没给他弥补的机会。她也不看她爸爸一眼,她觉得自己以后还有的是时间弥补,她以为人生还很长,今后还能再相见,没想到她父亲走后半年,突然一天传来他心脏病突发去世的消息。她赶回云南为他守夜,第一次真正面对离别和死亡。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想某些情节就会流眼泪,虽然很多段落我没有完整的看完,但是大概的意思我已经明白,妈妈告诉我:每天从身边真实走过的是时间,每天能留在身边的是亲情。所以,我觉得我要好好的读书,学会做人,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和身边的亲人,不要让他们失望。其中有一句这样的话:趁一切还来得及,快去孝敬你的父母,亲人只有一次缘分,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我忘了你已年老,我忘了你已不能等
  • 5、 《听说爱会来》读书笔记
    《听说爱会来》乍听书名,一度以为清雨延续了之前两部作品的风格,浅浅忧郁、淡淡伤感,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然而却并不如此简单。《听说》的情节丝丝入扣,让人在自然而紧凑的章节过渡中体会到清雨丰富的想象力及严密的逻辑性,在以爱情为主线的基础上悬念众生,有种不仅仅是在看故事而是在领悟对爱情的态度的感觉,进而产生共鸣而愈发欲罢不能 关乎爱情,有时美好得让人不愿醒来,有时却让人绝望到仿佛末世来临,尘世里的分分合合,早已司空见惯,一段感情的有效期有多长?也许很多人都没有信心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答案,用六年去等待一个很爱很爱的人,等待一个也许早已经离开的人曾经有人跟我说过,爱情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一段感情让你觉得委屈或是筋疲力尽,那么不如放手,给彼此一个喘气的机会,何苦纠缠不清,死活绑住对方呢安以若,一个美好如斯的女子,一个人所以人愿意捧在手心里疼的女生,她,应该有一个愿意把她当宝的人来守护着,不然,爱爱恨恨,又会留下很多遗憾吧 门当户对,这是在封建社会,人们一直遵守的一个原则。在那个年代,因阶级观念的强烈而存在这样的思想是没有错的,差一个等级,就意味着身份的卑微,所以从我们所知道的小说中,也知道跨越门第的爱情,基本上都是得不到好结果的,比如红楼梦中的宝玉最终还是娶了宝钗,比如西厢记里的张生最后还是与小姐无缘。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更让我们唏嘘不已。 在现今物质高于精神的二十一世纪,门第之见,似乎不存在,也不重要,但细细想来,我们仍是没有走出千年社会所遗留下的规则。这是时代变迁所遗留下来的传统的敝病,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又如何,身为时装商界精英的席硕良又如何,同样逃不开心底的欲望,一样怯步于心里的恐惧。席硕良,只是一个由于门第之见所衍生的结果,却因为命运的玩笑,让他步上父亲的后尘。他所承受的痛苦、挣扎和徘徊,是身为市长千金的安以若无法感同身受的,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距离。摆在席硕良面前的是父母血淋淋的婚姻,这样的冲击比任何形式的劝说与鼓励都来的更强烈,更直观,哪怕是安以若六年的坚持,坚守,卑微的付出,仍不能消除他心中的恐惧,因为他不敢、不能、不愿碰触的这样一个禁忌。一个在安以若面前自卑的只剩一点自尊的男人,他承受不起失败,也承受不起需要用一辈子去忏悔的婚姻。相爱自由,婚姻却不因为爱而自由。一次次放手又抓紧,他不是没有抗拒过,不是没有争取过,他同样在小心翼翼地寻找彼此平衡的方
  • 6、 祖国我终于会来了 (550字)

    钱学森是一位非常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在中国历史上永远记载着钱学森为了回国这一艰难的旅程。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在火箭研究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1950年9月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立刻准备回国,可是美国政府却无条件将他扣留,并每晚每十分钟就有人来开一次灯,让钱学森无法休息。经过五年的奋斗,钱学森终于回到了他所热爱的祖国。

    从这篇文章中我体会到钱学森爷爷非常热爱祖国,为了回到祖国,他可以忍受五年的痛苦,真是值得我们学习,为了能给祖国出一份力,为了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钱学森爷爷一直默默地学习,为的是这一天的到来。

    钱学森爷爷不仅热爱祖国,还未新中国除了不少力!刚回国时就为一所科研学校买了做科学所需的工具。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的心,只要祖国的科学力量强大了,才能让整个中国发展起来。他还一直默默地捐献着自己的金钱:1千、3千、100多万港币。是什么力量促使他捐出那么多的钱,还是那颗爱国的心。他不仅造火箭,还造了航天飞船,这是新中国有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钱学森爷爷为我们为祖国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有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心,更重要的是他那爱国的精神。

    现在,有数也数不清的人在为祖国的将来而努力,而我们更是祖国将来的希望,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祖国!

    六年级:航航

  • 7、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边城》读后感

    马欣悦

    你是否欣赏过这样一篇小说,它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小镇茶峒淳朴的世道民风和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民情,借摆渡老船夫及少女翠翠的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沈从文先生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每一个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情,每一个与自己给擦肩而过的人,都是凑巧偶然,结果必然的最佳印证。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边城》看看沈从文先生的回忆。《边城》这本书,它单纯如童年,空旷如命终,而他心无旁骛回忆的那座城,最终成为他不羁人生的最后一个幻梦。其实我更喜欢将边城理解为栖息被边缘化了的人性的地方,而这座边城小镇,不单单只是岁月静好,现实安稳,更有的则是充满俗世烟火之美,却又处处超然于世,远离尘俗。这里有摇曳生姿的真性情,有发源于河流的诗化的本性,有不加修饰,原始的人情味儿,更有不掺杂任何欲念,单纯自然的情感。这些恰似巧合般的情节走向,实则是孤寂感所产生的误解所造成的。如果我们将这一切称为命运——孤寂背后的命中注定。再回头看懵懂而娇羞的少女心事,因其孤寂而尘封,因其尘封而纯美;又比如说她矢志不渝的等待——“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一是因为与生俱来的孤寂,才让少女的爱情忠贞而孤寂。 是谁说过,不哭过长夜,不能语人生,大抵是只有经历过青春的甜酸凉薄,才能懂《边城》,就好像当年老师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的强调边城的民风淳朴,边城的珍贵难寻当时的自己却只是不以为然。我记得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这样讲道: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这就同《边城》的暗线完全相吻合了,偶然间知道了一些事情,必然体会到知道太多事情的不幸。所有的偶然曾经都是必然的伏笔,也曾贯穿故事的整个脉络,“偶然”的影响着整个情节。 为什么少女矢志不渝地等待?我想,大概是因为她心中也一直有着这样一句话:“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偶然的念头,必然的决定了从一开始就注定孤寂尘封的爱情。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偶然,可能就真的造就了故事的最终结局。还记得《边城》中的那段文字。“有些人,有些事,是会被时间抹去的,犹如尘土。”其实如果说少女的爱情原本是因为尘封

  • 8、 《正义不会缺席》读后感

    去年凤凰花开的初夏季节,喜获刘桂明先生的赠书---《正义不会缺席》。刘先生曾担任《中国律师》杂志主编,现担任《民主与法制》杂志总编辑。其新著《正义不会缺席》是一本新闻评论集,全书分为七个部分,依次是正义是一种表态:法律的追问、正义是一种表白:律师的思索、正义是一种表述:法律的困境、正义是一种表现:律师的境界、正义是一种表情:青春的救赎、正义是一种表达:错案的防范、正义是一种表情:封面的解读。作者以正义麦田守望者的启蒙情怀针对法律与现实、律师与制度,以及法治与理念等事件进行评述与思考,字字珠玑间能倾听到作者对公平正义的殷殷呼唤。阅毕刘先生的新著,掩卷沉思后,试着絮述对正义的些许浅思。

    希腊神话当中有一位扮演西方文明社会法律系统正义象征的天神角色。她就是远古希腊时代,当诸神与人类同在之时的法律正义之神赛美斯(themis)。在美国、欧洲及香港的法学院或法院门口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女神的雕像,或蒙眼或不蒙,一手持天秤或法典,一手举着利剑,或立或坐不一而足。她坐镇于西方各国的司法系统,现在中国有些法院也将她作为象征性的雕像,作为能发挥维护正义、作出公正裁决的精神象征,由此展现法律正义的权威,并使人民对该法院裁判的信服。在西方,法律及正义的概念并不是仅仅存在于法条与判决等文字记录上,它是有神的信仰在背后支持,授与并确立其权威的。

    有时候,我去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办案,常常会仰望那尊乳白色的正义女神雕像,心中不禁会涌起什么是正义之问。我想正义女神那把紧握的剑其实是可以隐去的,如果天平代表了每个人的良心,如果它真的可以平衡世上善行和罪恶的存在。然而,这种完满的自然理性永远只是一种理想,天平从未在平衡点上保持过一秒,我们能够追求的公正仅仅是一种主观感觉的近似。什么是正义零碎的拷问常在脑海无意中形成一段问道者和智者寓言式的对话。

    问道者和智者信步走在真理的路上,两人边走边进行苏格拉底式的聊天。

    问道者:你认为什么是正义?如何才能守望到正义呢?

    智者:正义,是一种行为表现,是一种心理状态。于我而言,正义则是理想。心存仁义、明辨是非,这是正义的心态;济弱扶贫,推广正义的普世善念,扬善惩恶,这是正义的行动。

    问道者:何谓善?何谓恶?

    智者:善者,从言从羊,祥也,善与义美同意。依循道义,实践美德、尊重伦理,是善的具体表现。恶者,从心亚声,过也。以任何形式进行伤害、侵犯他人权益,危害整个社会的过错行

  • 9、 趁一切还来得及读后感
    趁一切还来得及读后感(一) 作者●韩梅梅 人生中很多事是你在想珍惜的时候已经不能珍惜,能做到的时候却没有能去做,不想错过的又不知不觉地错过。一遇到太完美的东西是会让你措手不及,但是不能不知不觉让她从你的指缝中溜走…… 这是一本作者的半自传体,所以里面的感触都是那样的透明,呈现在我的眼前。对于抛弃了自己的二十几年的亲生父亲,只有客套的嘘寒问暖,只有小心翼翼的浅浅关心。但是内心还是反复翻滚,对于自己父亲的称呼是“老杨”还是“爸爸”,对于是否应该要迈出一步去慰问一下父亲,这些问题都在得意(书中角色名)的心中捣腾着…… 在我心里,其实有一个美好的设想,就是得意一开始就原谅了老杨,也一开始就喊老杨爸爸。这样的话,得意也不会在老杨的与世长辞之后,感到无比的愧疚,无比的不舍……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没有经历过最亲的人的生离死别,但就是明白距离一旦相隔很远,再也追不回来的感觉。所以,不能不知不觉! 有可能是受了她的影响…… 早就步入古稀之年的她,两年前就动了一次时长九个小时的大手术。但,经过了那么久与病魔的拼搏,她还是依旧神采奕奕,为家里忙东忙西的。管理家里的大小事务,她总是有她处事的方针,虽然时不时会招来家里人冷眼相对,觉着这点芝麻绿豆的小事不需要她来操着心。不过,她依旧这样我行我素,依旧这样与我们在一起,乐趣无穷。 时间还是那样的无情在她弱不禁风的躯体上又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这个小小的口子让她没有能够再站起来,没有能够让她再操心芝麻绿豆,没有能够让她再记起我。她就一直躺在床上,话也说不清楚,在她旁边坐着的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曾经一直跟她持反对意见的母亲。现如今,她就默默地坐在那里,摸摸她的手,给她无限的鼓励与支持,说:“咱们肯定可以的,可以站起来的,你看今天手指不是能动了嘛?而且还能感觉到我的手的存在了嘛?”她,吃力地把头扭过来,双眼呆呆地看着母亲,嘴角一张一翕,含糊地说:“你……你是?” 那一瞬间,母亲顿住了,但是没有流露出在绝望边界的深情,只是笑笑,跟她解释自己的身份,自己今天帮她做了些什么! 我想要帮我的母亲对她——我母亲的妈妈说:“对不起,我忘了你已年老,我忘了你已不能再等。希望你能怀揣着一切的可能活下去,不用丧气,我们会一直在你的身边!因为,在一起就好!” 夏冠珺,别以为,你
  • 10、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
    《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读后感 很多论坛上推荐的一本书《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两天看完了,光看书名,我以为是一本通俗治愈范畴的书籍,但翻开之后发现书有一些偏心理学专业化术语在里面,所以看起来有一点儿费劲,但我还是每字每句地仔细阅读了一遍,一些章节确实给我很多启发,一些里面指出的人为什么会焦虑,会痛苦,会愤怒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不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把关注力放在别人身上,里面所犯的错误其实我都有,仔细想想说的也很对,当一个人拥有自爱的能力时,才能感觉到幸福,而这种幸福感与别人无关,只是你自己的感觉,你爱自己了,你就能获得这种美好的感觉。 记得网上流行一句话,一个女人说,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我要很多很多的钱。这都是一种把别人看得比自己还重要,要通过别人的给予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的一种表现,如果得不到,就会有失落,沮丧的情绪,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能量,如果一个人能够时时刻刻关注到自己的情绪,不受其他人其他事的干扰,那就是一种爱自己的能力,这点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较难。 书中提到的我们小时候被大人长辈要求的一些规矩,习惯其实都是一种对自己本来愿望的一种压抑,当我们习以为常就感受不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就是书中多次提到的,失去了爱自己的能量的一种体现。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代代相传,一个四岁的孩子把最大的梨让给家人,自己拿最小的,本书作者认为是非常不合适的,一个孩子本能的愿望当然是要大的,而人们却把这种隐忍自己的需求而重视别人,当作是一种“谦让”的品德,如果自己拿了大的就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太自私的表现。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罪犯在说自己小时候吃苹果,当他自己先拿大苹果的时候妈妈会说他自私,不会谦让,应该把大苹果让给弟弟,要大苹果当然是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但得到的却是妈妈的斥责,于是他以后每次吃苹果都会选小的,把大的让给弟弟,这样妈妈就常常夸他,为了得到妈妈的表扬,他学会了说谎。 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真的是不可估量的,50岁的周星驰说起小时候妈妈不给自己买玩具还打了自己的时候,那种表情凝重,黯然神伤的眼神,看来这种儿时来自最亲的人的影响是人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 长期以来我们被一些规矩,条条框框压得死死的,以至于忘记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以至于失去了爱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的忧郁,疑惑,痛苦,愤怒,压抑等等,这就是我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3-02-2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2-07-19

  • 2019-11-08

  • 2019-10-16

  • 2023-01-19

  • 2021-04-18

  • 2023-06-27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1-04

  • 2019-09-21

  • 2023-01-1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0-24

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2024朋友不会来得太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