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 > 地图 >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2024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相关栏目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热门栏目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推荐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

(共 9244 篇)

  • 1、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

    文/曾鹏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这书,当然不是什么《世界史》,甚至不能算历史书。作者无非是以大英帝国的故事串烧为药引来送服自己的认知理论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里逆袭成功?面对这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命题,他开出的方子是:从机械思维转向生物思维,视国家、企业和一切组织为有机体,秉持人类协作关系的扩展秩序,坚持保守主义。

    听不明白?通俗来说,就是做个佛系青年:不控制、不执着理想、不迷信人性本善、不追求宏大的制度框架,而是小步快走,走到哪算哪、接着继续走,不断迭代,在混乱中制造有序,在发散中保持高效。是不是有一股子浓浓的逻辑思维节目的味道?没错!作者正是该节目前撰稿人。这类营造知识恐慌的节目有其可恶一面,但有时剑走偏锋也能给人一些启发。文字很流畅,只不过书本身不必细读,宜快翻,一如方便面解饿、有口感、俩人分食尤佳,但绝非大餐。

    不过作者在发散的道路上稍激进了些,比如他认为专注是升维思考最大的敌人,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忍不住引用了一个大牛的名人名言:这代人注定死于专注。我惊得觉得天要塌,细看,方知那句话是贾跃亭先生所说,才松了口气。

  • 2、 世界史读后感

    世界史读后感

    世界史是最宏大的史学着作,它与其它一切历史政治史、生活史、学科史、民族史、人物史等等它是全面的。也就是说在极小的篇幅里面(当然几十万字2020是必要的)囊括历史的全部经历。也正因为它的野心宏大,所以必须是大线条的挥毫,以一字2020千钧的笔力凝练出最重要的脉络。

    因此世界史有着它独特的特性和构思。首先,他必须关注全部时间。历史是对过去的重构。打个比方,我们回忆小时候的一件事,会有独特的逻辑和体会;如果我们的同龄人回忆起同样的一件事,也会有着他自己的逻辑和体会。如果刚好两人相遇,聊起同样一件事,可能会相互弥补,也可能相互冲突,也很可能幸运的完全一样。但即使是我们能够完整清晰的回忆起一件事,也不能说我们的回忆就是历史存在本身。我们的回忆只是对过去的重构和再发现。而从这方面历史就可以理解成是人类,或者某一国家、民族或者一群人、一个企业的对过去的共同回忆。考古发现以及失传文本的出现就像我们某一天收拾房间的时候找到以前的日记或者是某个有特殊意义的信物,会唤起早已消失的某种回忆。当然,历史学的工作是一个高度智识的过程,需要严格的推理和考据支持。

    时间能冲淡一切似乎是我们共有的经验,越久以前的事情我们的记忆会越模糊,而靠近当前,记忆就会越丰富越细腻也越庞杂。当历史学的眼光碰触到了上古时代,会发现那时的历史只剩下神话传说,而到了今天,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每一个小时都能产生耗尽人的一生都无法读完的历史原始资料。几乎所有的东西的从无到有都出现在这个跨度里面。如何用一本书将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内容全部囊括起来,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事业。

    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依然采用了大时段的划分。全书包括四个部分:

    part i emergence and definition of the major old inance of the west

    part iv the onset of global cosmopolitanism

    前两部分明确表明了时间的截点,而后两部分讲的是公元1500年后的内容,考虑到当时世界交流中错综复杂的线索已经是划一的区分变得困难或者意义不大,(.org)因而题目里面没有出现明确的时间符号。这简单的四个标题已经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世界史的考察眼光以及写史意志。

    时间分段的方法体现在全书的各个章节里面,由于每一章节关注的是某个具体的族群,这一工具的运用显得方便很多。

  • 3、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_2300字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2300字

    因为想了解“一带一路“,所以找来此书瞧瞧。翻看一个章节后,才晓得,本书中称的丝绸之路,与我们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有所差别。

    实话说,如果不是参加了传奇书社百日读书计划 take 4 lv. 2的活动,估计我不会挑这本砖头一样厚的书来阅读。如前辈说的“自己挑选的书哭也要看完”!于是,强忍“泪水”挑灯夜读,不想却有着不一般的收获。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撰写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将文明发展、宗教传播、社会进步、战争和灾难等方面串联起来,形成了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发展史。

    尽管我的历史地理知识很浅薄,对书中提到的诸多外国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等均不甚了解,甚至是一头雾水。但因书中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以中国为视角),还有关于宗教起源与纷争、两次世界大战、前苏联解体、中东之乱局等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因此读起来并不觉沉闷。以下算是自己读后的肤浅感想。

    一、丝绸之路不是“丝绸之路”

    以前历史老师跟我们讲,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发现东方竟有个如此富有的地方,便将这个国家写进他的书里,马可波罗游记开启了中国与中亚与印度的丝绸贸易。在我固有的印象中,以为丝绸之路就是始于西汉,是中国凭一己之力开拓出来的一条商道。现在看来,上过学真的不等于有文化啊,知识还是得求甚解才行!

    丝绸之路的诞生与波斯帝国的崛起和亚历山大东征分不开,亚历山大东征带来了东西文明的首次融合,同一时期的我国汉朝也有向西拓展疆域与中亚接触的举措,于是就有了用“丝绸”为结算单位的丝绸之路。

    真正的丝绸之路远不止是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道路,而是贯穿推动两千年人类文明历程和世界史的伟大道路。“丝绸之路之于人类历史的重要性,就像一个人的动脉和静脉”,一直以来“大部分欧洲人都将丝绸之路视作充满异域情调,但我觉得,丝绸之路并不处在世界的边缘,恰恰相反,它一直是世界的中心,而且它还将持续影响当下的世界”。

    学校里,历史和地理老师(这两科当年都没有学好,愧对老师啦)向我们展示的“世界”,如同丝绸之路只是中国的“丝绸之路”一样,只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历史观。而《丝绸之路》一书,则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漫长而错综复杂的世界历史,开阔了我们眼界,摆脱对历史的自娱自乐。难怪此书会被新华社两次提及并推荐给国人去阅读!

    二、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社会的

  • 4、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_1300字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1300字

     〔二五

    路漫漫何其远兮,宇宙蛮荒之大,终归于路之尽头。上下求索明了兮,往者来世之事,承载于路之前行。

    在一个月期间断断续续读完这本英国作家彼得弗兰科潘写的《丝绸之路》,对于“路”一字本身的本质意义,哲学意义有了新的感悟。“路”一字在我读完此书之后,从其哲学意义来讲,“路”的本质意义为“道”,如同道家追崇的道生万物,世界万物的源头,无论是历史的进程还是个人的生死传承,都有属于历史的道路,生命的道路或者人生的道路;其次是“路”不同于“道”的抽象、遥远,“路”的存在是可想象的,能被象征理解的,多种形态理解的,“路”是这样美好的一个意义,在这本书中,是对于“路”历史意义的最好阐明。

    丝绸之路,如此优美的一个名字,是丝绸和路的结合,路早已存在,无论是丝绸之路还是信仰之路,基督之路,还是其他路的理解形式,这本身就是形象与抽象的结合,路是历史之路,历史进程,而人类,宗教,文明,战争,贸易都是被路承载的历史元素的构成,是历史组成中仅仅人类的部分。

    历史之路,究其本源,我们从哪里来,或者说思想从哪里来,路本身源头在哪?也许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路漫漫何其远兮,宇宙万物,终有源头,终归尽头。说了上述这些似是而非的乱语,我想表达的是也是这本书后记中所说的:历史作为史实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上发生的已经发生了,没人能够更改。历史之路进程中,人类史是一个章节,大历史观下的“单线程”历史脉络,而在这个单线程之中,历史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并非是单一的,历史之路下也有其他的岔路口,然而历史本质的意义是,无论是这之间有无数多的岔路口,历史之路只有一个源头,所有的岔路殊途同归,历史之路也只有一个终点。

    本书就是历史之路下无数的历史岔路的多线程的历史叙写,而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从4000年前“丝绸之路的创建”到“宗教之路”,从“美国的丝绸之路”到世纪之交的“悲剧之路”,全书25条路,历史是难以写尽的,尤其作为历史之路下渺小的个人去叙写历史,历史的进程是必然的无法阻挡的,今天新的“一带一路”就是丝绸之路新的发展,人类历史新的进程,也是大历史进程小小的一个节点。

    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已走过的路,历史是在前行的,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对历史的上下求索,追求明了,往者之事,皆承载于路,未来之事,也在未知的前路中,而以史为镜,前路亦可寻,就从作者笔下丝绸之路的千年进程去感悟,去求

  • 5、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_900字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900字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历史确实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能改变的了,关键看谁在看和怎么看,这本书应该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在说历史!而且是集中在中东及中亚这片区域,是影响世界发展的主要区域。 全书按照丝绸之路、宗教之路、基督之路、变革之路、和睦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天堂之路、铁蹄之路、重生之路、黄金之路、白银之路、西欧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战争之路、黑金之路、妥协之路、小麦之路、纳粹之路、冷战之路、美国之路、争霸之路、中东之路、伊战之路以及新丝绸之路共二十六条路进行书写,也是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记史的,最后一章“新丝绸之路”是画龙点睛之作! 从建立伊始,丝绸之路就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世界,融汇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丝绸之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的难民与恐怖主义isis,依然是欧洲与美国挥之不去的梦魇。从张蹇通西域到“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个人认为,这片区域一直就是多事之地。文明刚开始时是各色人种有关生存的竞争时期;然后经历古希腊时期、马其顿亚历山大时期、泛希腊化时期、古罗马时期、拜占庭时期;接着是中世纪伴随着宗教之间的冲突,紧随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来的文艺复兴时期;接着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因奥斯陆帝国的崛起而形成的大航海时代让这片区域逐步落后;接着沦落为各大帝国博弈的区域,因石油而成为世界强国的争夺以及霸凌..... 即使到了当代,即使是有了石油,这片区域的大部分国家还是未能摆脱豪强的束缚和真正的独立自主!或许也有那么一天,伊斯兰教会重新觉醒、团结,从而强大到基督教国家会沦为他们的欺凌对象?历史上曾经有过.....

  • 6、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_800字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读后感800字

    对丝绸之路愈发浓厚的兴趣可能源于去年九月份青甘大环线的旅行。我想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我总是在去完某个地方以后才觉得亲切,从而对于它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有兴趣,而不是因为先对某地向往才去旅行。 也或许更早吧,朋友同学因为工作关系去了中东,我才得知伊朗就是古代波斯帝国,人家的历史一点都不比我泱泱天朝短。我真是个文盲。 这本书粗看起来挺厚的,其实不要被吓到了,它有将近1/3的内容全是尾注,考据翔实,有些人还标注说作者哪哪就错了点开详细一看往往发现是标注者阅读理解可能不及格…作者也是冤枉。 我在四星和五星之间犹豫很久。一方面它确实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世界的中心不是西方,而是东方这些古老的帝国。但另一方面,又觉得不够过瘾,从开头读起时到中间一半左右时有点懵不知道作者意图和逻辑框架,读到快末尾才明白过来。 这本书刷新了我的一些认知,比如最重要的一点是蒙古曾经在世界舞台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改变了欧洲、奥斯曼帝国的局势,而元朝,只不过是它的一个分支,要说元代蒙古人疆域那么大,难道真的是全属于中国的吗,还是仅仅属于蒙古?这又让我想起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命题,究竟怎样才算是中国。 对于中东地区的争扰作者很好的把握了宗教之路这条线,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度还有过和睦时期,但是欢乐时光总是短暂的,最终还是要为了势力范围而火拼,打打杀杀永无宁日。及至十八世纪末尾,西方崛起,觊觎这片亚洲心脏丰富的石油资源,开始掠夺,扶植自己的代理人以色列,民族主义也逐渐兴起,伊拉克、伊朗与西方各国关系是时好时坏,西方列强和当地暴君的明争暗斗下苦了的还是人民。 噢,对,在本书里,对于中国的定义就是偏远地区~深切的感觉自己不过是偏居一隅还硬要挤入世界中心的小可怜

  • 7、 《世界史》(精选范文)

    我特别喜欢历史,所以我阅读的书籍很多都跟历史有关,有《中国历史地图》、《话说五千年》、《世界史》……其中我对《世界史》这部书是情有独钟,全书共有6卷,计204篇历史故事。“世界史”是指有人类以来地球上历史的总和。从史前人类的进化到古代文明的萌芽;从帝国的兴起与覆灭到封建社会的发展与鼎盛;从中世纪思想文化的闪耀到资本主义社会科技的跃进;从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盛世欢歌……我认真阅读每一篇历史故事,细细体会其中的渊源,这部书包含了:政治史、生活史、学科史、民族史、人物史等等。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外国历史,都描述的淋漓尽致。

    当我读到《孔子与儒家思想》时,知道了孔子当时传播的儒家思想对历史长河有着悠久深远的影响。当然,这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部分,其中主要有:墨家、法家、道家、纵横家等等。同时我还了解到了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以及历史人物介绍。

    我特别喜欢其中介绍中国的康乾盛世时期那一段,从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政府达到了鼎盛,这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功绩为收复疆域,平定三藩,遏制俄国,管理西藏,统一台湾,开府设县。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逐步恢复经济,清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经济最富庶的帝国。随着晚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能,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从1839年到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政府向我国走私鸦片,获取暴利。爱国忠臣的反抗遭到了清政府的陷害,如林则徐被道光皇帝革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后又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这次的割地赔款最多,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签署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瓦解、最后的希望也消失了,最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瓦解了中国长达5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血泪铸就的辛酸史,今天,让我们正视历史的斑斑血迹,警醒国人,永远记住那些耻辱的历史瞬间。这是我们民族的污点,这些污点需要我们国人的共同努力,用国家的强大,用自强不息,甚至用鲜血和生命来洗刷!

  • 8、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

    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有感1000字

    海北中支 谈岩莹

    在12月初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团委"悦读"活动第三期书单新鲜出炉后,看完书单后被《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这本书深深吸引,便在网上购买了这本书。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被它的厚重与华丽惊到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选用了最具中亚民族、宗教和文化特点的纹饰,华美绝伦又极具品味,来展现丝绸之路上中亚、中东各民族独有的宗教和文化特性,如果用一句成语形容它,我想一定是精妙绝伦。

    说起丝绸之路,记忆一下子回到从前读书时候。个头儿不高的历史老师一遍一遍在讲台不厌其烦地讲述丝绸之路,并不忘再三叮嘱同学们一定要牢记,这是考试必考内容。于是,我和同桌默默在书本上打一个星号,算是做记号。然后晨读的时候开始阅读背诵。那时所了解的丝绸之路是狭隘的,大多仅限于课本。它是这样定义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但是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你将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 、 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南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蹄一路向西,在带来杀戮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刮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希特勒为了这条路上的资源,将世界推入了战争和屠杀的深渊。它不仅塑造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时至今日,丝绸之路上的恐怖主义,依然是美国争霸道路上挥之不去的梦魇。

    读完这本书,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世界的运作,并从中学习到很多令人深思的道理。它不仅是一部世界文明史,更是一部哲学史。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历史,激发读者重新探索和了解世界的欲望。这部世界史更加具体,所描述的史实更加深刻,历史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村已经形成,全球一体化是必然的趋势,各方面的链接会越来越紧密,彼此尊重,合作共赢才是长久相处之道。作者也提出:"未来还要面对很多挑战,如:气候变化、人

  • 9、 《葡萄酒的世界史》读后感

    《葡萄酒的世界史》读后感:世界上的一切商品,都务必有自己的文化,而世界上的一切文化,都务必与历史脱不了干系。

    在享用馨香的葡萄酒的时候,你是否也想过,一瓶小小的葡萄酒中所蕴含的人类历史?在浩瀚的历史海洋中,我们几乎可以通过任何一支窥镜来进行观察。即便是现代科技,也可以从其“前身”、“构想”等开始讲起,遑论贯穿数千年历史的葡萄酒了。

    日本学者古贺守所著的《葡萄酒的世界史》正是一本从酒滴中窥视历史的科普类趣味读物,即使你已经对人类历史了如指掌,你也未必知道该如何以葡萄酒的角度去观察它。如果对其感兴趣,这本书无疑是一本有趣的读物。

    古贺守按照葡萄酒的纪元,将人类历史分为五个时代:原始葡萄酒时代、旧葡萄酒时代、古典葡萄酒时代、新葡萄酒时代和现代葡萄酒时代。这无疑需要这种琼浆伴随我们人类从诞生到现在,不出意料的话,它也会陪伴我们直到终末。

    按照古贺守的分类,原始葡萄酒时代是从原始人偶然发现发酵的葡萄汁有一种令人欲罢不能的味道开始的。在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人们的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多岁,每天为了生存而在平原丘陵间奔波,采集的葡萄破裂流出果汁,又发酵产生的最原始的葡萄酒自然成了祖先们难得的享受。

    因此,原始葡萄酒时代是基本与原始时代相重合的。普通的disco我们普通的摇,原始的人类饮原始的酒。几乎在人类文明的所有发祥地,人们都发现了原始果酒的踪迹。圣经中记载,在大约耶稣诞生2300年前,制造了方舟的诺亚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酿造葡萄酒,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人传说在夏禹时代,大禹王或者他手下的臣子就已经研发出了用多余的谷物造酒的方法,而果酒的酿造远比粮食酒要简单,其中多汁的葡萄又是最适合酿酒的一种。可想而知,葡萄酒也必然在华夏大地陪伴过我们的始祖。

    下一个年代是旧葡萄酒时代,古贺守将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的古老葡萄酒时代称作旧葡萄酒时代,一如我们所知,最原始的辉煌文明是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间的苏美尔人建立的两河文明,以及稍晚的,在尼罗河畔创造出灿烂文明的古埃及。苏美尔人最早展现了对葡萄酒的热情,他们在陶土制成的罐子里酿造葡萄酒,用刻有楔形文字的滚印,也就是酒标的最原始形态来作为酿酒师的象征。随后,埃及人也掌握了葡萄酒的酿造,他们在尼罗河畔种植葡萄,把最醇美的葡萄酒进贡给法老和祭司,用葡萄酒给恢宏的埃及神话带来一丝精巧的醉意。这两种文明都把葡萄这种美好的植物称作“生命之树”,也都把最容易获

  • 10、 《世界史》读后感500字

    我喜欢阅读,尤其是有关历史类的书籍,所以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世界史》,我每天都会装一本在书包里,平时一旦有空我也会拿出来翻看,我特别喜欢这套书,里面包含了政治史、生活史、学科史、民族史、人物史等等。它全面阐述了全部的历史,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外国历史,都描述得淋漓尽致。

    当我读到《孔子与儒家思想》时,知道了孔子当时传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的历史长河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然,这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部分,其中主要有墨家、法家、道家、纵横家等等。同时我还对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以及历史人物的介绍有了新的认识。

    我尤其喜欢中国康乾盛世的这段历史,从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朝政府达到了鼎盛,这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其中最主要的功绩包括:收复疆域,平定三藩,平定叛乱,遏制俄国,管理西藏,统一台湾,开府设县。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逐步恢复经济,清帝国成为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随着晚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能,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1839年到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向我们走私鸦片,获取暴利。爱国忠臣的反抗遭到了清政府的陷害,比如林则徐就因“虎门销烟”事件而被道光皇帝革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又发生了中日甲午战争,这次的赔款最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签署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掀开那令人心痛欲绝的一幕幕,往事不堪回首。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血泪铸就的辛酸史。今天,让我们正视历史的斑斑血迹,警醒国人,永远记住那些耻辱的历史瞬间,这是我们民族的污点,这些污点需要我们全民族的共同努力、自强不息,需要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甚至用鲜血和生命来洗刷!

  • 2019-09-20

  • 2021-05-05

  • 2019-10-29

  • 2021-04-27

  • 2019-11-16

  • 2021-11-06

  • 2021-05-05

  • 2019-09-23

  • 2021-04-27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1-04-27

  • 2021-04-27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09-23

  • 2019-11-16

  • 2023-01-16

  • 2021-04-2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1-06

  • 2019-09-22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1-06

  • 2023-04-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1-06

  • 2022-03-12

  • 2023-01-30

  • 2021-05-07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16

  • 2019-11-06

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2024你要懂的世界史:大英帝国的逆袭之路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