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奶蜜盐读后感 > 地图 > 奶蜜盐读后感,2024奶蜜盐读后感
奶蜜盐读后感

(共 5602 篇)

  • 1、 奶蜜盐读后感(优选范文)

    前段时间朋友极力向我推荐了张文志老师的《奶蜜盐》一书,告诉我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家庭教育类书籍。我利用寒假的时间,认真拜读了一遍,果真是受益匪浅。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起初见到这本书时,我就被它玫红色的封皮和特别的名字所吸引,翻开第一页“全国118位教育名师联袂推荐”的字样映入眼帘,顿时觉得这是一本有分量的教育类书籍。

    这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没有太多的空谈,有的是朴实的话语、鲜活的事例。张文质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培养女儿的过程和广大的教育案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汇集在一起,诠释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核心能量——奶、蜜、盐。

    奶,孩子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父母给予孩子充足的原动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蜜,孩子成长中的生理需求,是父母对孩子的鼓励与肯定;盐,孩子性格的塑造,是父母对孩子的引导,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与智识。

    老一辈的父母总是信奉棒棍底下出孝子,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一言不合,非打即骂。儿时的我经常听到邻家婶婶、伯伯责骂自家孩子的声音,哪怕一点点的生活琐事都会招来“横祸”。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后来,家庭的规模从原来的多儿多女,到现在的一家两孩,还有的家庭是独生子女。但家庭教育暴露的问题却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父母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有了孩子后,我开始关注家庭教育,读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学着如何做优秀的妈妈,当时也曾畅想:我肯定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未来一定都是母慈子孝的场景。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处处被打脸。因为儿子吃饭挑食、作业不认真、做事磨蹭等问题,我们母子之间不断开战,结果都以两败俱伤而告终。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真的是处处碰壁,头疼不已。

    读了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之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很大启发。“奶蜜盐”其实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所实施的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当孩子还在婴幼儿时期的时候,作为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奶”。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小,所有的需要都是本能的需求。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父母希望孩子生活在蜜罐中,让孩子感觉到生活很幸福,世界很美好。但是仅仅给予孩子足够的“奶”与“蜜”是不够的,父母还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盐”,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承担责任。对于我而言,在教育儿子的问题上,既要给足他“奶”和“蜜”,也要巧妙、精心、适量地注入“盐”。不仅要教会

  • 2、 《奶蜜盐》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很独特,用“奶、蜜、盐”三个字分别寄喻了孩子生命成长过程需要的不同“养分”。以“奶”作为开始,也就是从孩子的基本需求谈起,强调母亲的“在场”。

    0-3岁是孩子聚集“养分”,建立起安全感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的充足陪伴,这样孩子3岁以后才能更好地克服“分离焦虑”,逐渐走向独立。作者在这个观点的比喻特别好,他说“就像一棵树,根扎得足够深足够稳,树木自然就会长得枝繁叶茂。”3岁前是孩子安全感的“扎根”期,父母应该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我曾经也走过这样一个误期: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认为不能“一哭就抱”,也不让家人抱,总是等他哭久了,哭停了才抱。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自己好愚蠢。作为双胞胎妈妈,很多时候是力不从心的,我家哥哥比较淘气,很依赖我,晚上都是我带他睡,而弟弟比较乖从小自己睡,每次他哭闹不舒服想要我抱的时候,我几乎腾不出手,我妈妈说就因为弟弟乖,好哄,反而被“冷落”。当孩子大了些,出门去玩,哥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主动、热情、开朗。弟弟则是被动,相对哥哥稍微羞怯一点。首先是因为他自己从小警惕性高一些,其次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没有充分的安全感。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尽可能平衡好陪两个孩子的时间,及时给予回应。

    书摘:一个人的母子关系如果存在缺憾,它所造成的失衡、欠缺、饥渴无望感,最终会表现在他与他人的关系上。他往往难以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安全感、期待感,也难以确信他人是否真心肯定、鼓励、支持自己。

    母爱缺失所引发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会造成日后我们越是对亲近的人,越处理不好彼此的关系。在现实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处理不好自己跟孩子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伴侣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父母的关系,都是源于此。

    “每天将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固定下来,最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感”。我觉得自己这点做得还可以,每天上下班有意识的和孩子打招呼,出门的时候说再见,告诉他们“妈妈要去上班了”,下班回家就说“妈妈下班咯”。切记任何时候都不要偷偷地溜走,也不要因为孩子看见你离开会哭闹就难分难舍一直告别,要让孩子感受到你轻松地和他们“说再见”,他们会意识到妈妈去上班是很日常的事情,很快就会回来了。

    我觉得这样效果是很好的,现在麦子们1岁5个月,如果我跟他们说“妈妈要上班去咯”,他们就会主动挥手跟我说“拜拜”。差不多的时间还会在路口等我回来。睡觉前要读绘本,如果读一半就困了,会自己拍着绘本说“拜拜、拜

  • 3、 《奶蜜盐》读后感3000字

    让孩子感受正确的爱——《奶蜜盐》读后感3000字范文:抱着好奇心打开此书,仔细翻看了几页,觉得张文质先生字字珠玑,句句在理,感受颇多。

    张文质首先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保卫童年”等教育理念,引起了我心灵上的共鸣。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过程,但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唯利是图的教育机构似乎嗅到了铜臭,并不遵循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把魔爪伸到了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什么冲刺班、速提班、奥数班等,孩子似乎也适应了,家长也要马上看到成绩的提高,帮孩子报了许多的补习班、兴趣班,弄得孩子整日疲于奔命,失去了童年的乐趣,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虽然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规律,但一直受追捧,不知何时才能让教育的过程慢下来。

    《奶蜜盐》回归了家庭教育的本质,把家长改回来父母,把培养改为陪养,让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自己做决定,自己去成长,成了一个幸福的孩子。

    此书写得深刻、理性、直击心灵,它不仅提供教育孩子的“神奇秘方”也提示我们教育孩子的常识,为我以后教育孩子树立标杆,感谢张文质先生带来的《奶蜜盐》。

    一、9岁前不要和孩子做朋友

    在孩子9岁之前,父母不要想着和孩子做朋友,而是要专注地做好一个父母的角色,有时候甚至要很严格地去引领孩子,帮助孩子,纠正孩子。做错了,该责问的,该惩罚的,仍然有必要。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如果没有得到细致的严厉的提醒,一个人很难成长好。在这个阶段,父母为孩子定下规矩,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父母应该确立一个明确而严格的标准。9-13岁这个时期,孩子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父母应该更多地去倾听孩子,了解他的心思。只要孩子9岁之前、13岁之前的路走得正,他就会顺其自然地沿着这条正确的路走下去。这个阶段,父母不能过于着急,更多时候要耐心地给孩子一些建议、鼓励、肯定,父母要去欣赏他、支持他,和孩子成为很好的朋友,就像汪曾祺说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所以说,在孩子9岁之前,父母应该承担明确的“引领”孩子成长的工作,不能和孩子做朋友;父母与孩子的“朋友”关系,应当在孩子9岁之后,再慢慢建立。

    我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的:

    一是在言行的规范上。9岁之前,是孩子言行方面出错最多的阶段,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话没有一定的权威,或者不能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恐怕在后面的成长中很难让孩子接受你的建议。我们家的爸爸是很疼爱女儿的,但有两次爸爸动手打了女儿。一次是3岁打预防针时,女儿

  • 4、 《奶蜜盐》读后感800字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的书籍读了很多,有不少是随手翻翻随意看看。张文质先生的《奶蜜盐》,翻了几页,居然有些爱不释手了,一口气读完,仿佛找到了一个知音,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奶蜜盐,很有意思的一个名字,让人看了便要想一探究竟。原来作者笔下的奶,是父母要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身体和心理成长环境;蜜,是父母的鼓励与肯定,让孩子认识与观察好的世界;盐,是父母要引导、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与智识。这便是爱、赏识与教育。

    书中有很多与我不谋而合的观点。比如亲子关系的本质,不是教育与被教育,而是共同成长;家庭的目的不是全力培训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是用最平常的方法培养一个正常的孩子;孩子成长的速度不是越早懂事越好,而是长得快也会老得快。

    只要有机会,我总会在家庭教育讲座中强调陪伴的重要性,陪伴是具体可见的,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孩子吃晚餐,吃很多很多个晚餐。作者也引用了美国食物教育专家莫里斯说的:一个孩子,如果每天都能跟父母在一起吃饭,哪怕只跟父母中的一个,只有一餐在一块儿吃饭,都不容易出现逃课、撒谎、抽烟、酗酒、提早性行为、吸毒等问题,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品格,以及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我也多次讲到家庭教育不是让孩子成才,而是让孩子成人。作者书中提到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江苏一所乡村学校,墙上写着三条:一是要学会走路,二是要学会吃饭,三是要学会说话。我们有了同样的感受,教育终于在慢慢走下神坛,回归真实。

    功利化的教育让我们都打着鸡血般的教育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孩子,他们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命保护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当然,也会有一些值得探讨的,作者推崇赏识教育,而我却觉得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可取之处,并无绝对之说。不过,教育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习了、思考了,并是一种提高。

    在家庭教育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前行,不断摸索不断纠错不断领悟,最后得到成长。这将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 5、 唯有母爱 ——《奶蜜盐》读后感

    唯有母爱 《奶蜜盐》读后感

    文/李艳

    母爱,是一种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情感。早期母爱的缺失,是之后用其他任何的感情、物质、社会地位、荣誉都无法填补的。母亲的存在就是他整个世界的存在。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一种最为深刻,最为牢固的生命本能。

    缺乏母爱的孩子像根草

    我从师范毕业后的第一年,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班里有个男生父母离异,和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偶尔来看他,唯一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趁上学期间把他接出去,胡吃海喝一顿。而母亲因为要做个小生意养家糊口,对孩子的陪伴自然少之又少。他常常这样说母亲:你不就是一个卖烧饼的,你能教得了我?而母亲只是笑笑,为了弥补心灵上的亏欠,对孩子在物质上、生活中有求必应。

    慢慢的,这个孩子变了,变得越来越离经叛道。他的各项作业,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家里的,基本不写。人常说:孔子学富五车,而他不写作业的理由,得有十车,且每次不写作业的理由居然都不重样。这机灵劲儿,要是全用在正路上,可不得了了。到最后,被母亲惯得简直无法无天了。平时,吃喝拉撒全在屋里搞定:要知道,他们家住的是以前农村的自建房,厕所都是在院子的角落或者街上的。完全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懒惰少年。要是哪天生气了,就跟猴子似的,爬上院子里那棵高高的大树上不下来。直到爱子心切的母亲央求他下来吃饭,他才勉为其难地指着母亲的鼻子说:可不是我想下去的,是你求着我下去的。

    这样的日子,转眼过了三年,男孩的性子越来越古怪,有时会在下雨天拿着一条毛巾被和一个枕头来上课。原因是:冷!有时会突然承诺:一个月后我一定用右手把字写好。(他是个左撇子)。然后在接下来的前30天,他的字体自由散漫,依然如故。第31天,字体突然变得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样英姿飒爽。而在第32天呢,刚刚溅起浪花的湖面又趋于平静。

  • 6、 《奶蜜盐》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奶蜜盐》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阅读感受:为什么要强调母亲的在场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很独特,用“奶、蜜、盐”三个字分别寄喻了孩子生命成长过程需要的不同“养分”。以“奶”作为开始,也就是从孩子的基本需求谈起,强调母亲的“在场”。

    0-3岁是孩子聚集“养分”,建立起安全感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的充足陪伴,这样孩子3岁以后才能更好地克服“分离焦虑”,逐渐走向独立。作者在这个观点的比喻特别好,他说“就像一棵树,根扎得足够深足够稳,树木自然就会长得枝繁叶茂。”3岁前是孩子安全感的“扎根”期,父母应该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我曾经也走过这样一个误期: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认为不能“一哭就抱”,也不让家人抱,总是等他哭久了,哭停了才抱。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自己好愚蠢。作为双胞胎妈妈,很多时候是力不从心的,我家哥哥比较淘气,很依赖我,晚上都是我带他睡,而弟弟比较乖从小自己睡,每次他哭闹不舒服想要我抱的时候,我几乎腾不出手,我妈妈说就因为弟弟乖,好哄,反而被“冷落”。当孩子大了些,出门去玩,哥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主动、热情、开朗。弟弟则是被动,相对哥哥稍微羞怯一点。首先是因为他自己从小警惕性高一些,其次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没有充分的安全感。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尽可能平衡好陪两个孩子的时间,及时给予回应。

    书摘:一个人的母子关系如果存在缺憾,它所造成的失衡、欠缺、饥渴无望感,最终会表现在他与他人的关系上。他往往难以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安全感、期待感,也难以确信他人是否真心肯定、鼓励、支持自己。

    母爱缺失所引发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会造成日后我们越是对亲近的人,越处理不好彼此的关系。在现实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处理不好自己跟孩子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伴侣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父母的关系,都是源于此。

    阅读感受:建设家庭的日常生活

    “每天将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固定下来,最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感”。我觉得自己这点做得还可以,每天上下班有意识的和孩子打招呼,出门的时候说再见,告诉他们“妈妈要去上班了”,下班回家就说“妈妈下班咯”。切记任何时候都不要偷偷地溜走,也不要因为孩子看见你离开会哭闹就难分难舍一直告别,要让孩子感受到你轻松地和他们“说再见”,他们会意识到妈妈去上班是很日常的事情,很快就会回来了。

    我觉得这样效果是很好的,现在麦子们1岁5个月,如果我跟他们说“妈妈要上班去咯”,他们就会主动挥手跟我说“拜拜”

  • 7、 【每日精选】奶蜜盐读后感集锦(4篇)

    多读书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和精神品质修养。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为了充分领悟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是人们从书中得出的一些启发和心得。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每日精选】奶蜜盐读后感集锦(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奶蜜盐读后感【篇一】

    母爱,是一种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情感。早期母爱的缺失,是之后用其他任何的感情、物质、社会地位、荣誉都无法填补的。母亲的存在就是他整个世界的存在。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一种最为深刻,最为牢固的生命本能。

    缺乏母爱的孩子像根草

    我从师范毕业后的第一年,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班里有个男生父母离异,和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偶尔来看他,唯一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趁上学期间把他接出去,胡吃海喝一顿。而母亲因为要做个小生意养家糊口,对孩子的陪伴自然少之又少。他常常这样说母亲:你不就是一个卖烧饼的,你能教得了我?而母亲只是笑笑,为了弥补心灵上的亏欠,对孩子在物质上、生活中有求必应。

    慢慢的,这个孩子变了,变得越来越离经叛道。他的各项作业,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家里的,基本不写。人常说:孔子学富五车,而他不写作业的理由,得有十车,且每次不写作业的理由居然都不重样。这机灵劲儿,要是全用在正路上,可不得了了。到最后,被母亲惯得简直无法无天了。平时,吃喝拉撒全在屋里搞定:要知道,他们家住的是以前农村的自建房,厕所都是在院子的角落或者街上的。完全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懒惰少年。要是哪天生气了,就跟猴子似的,爬上院子里那棵高高的大树上不下来。直到爱子心切的母亲央求他下来吃饭,他才勉为其难地指着母亲的鼻子说:可不是我想下去的,是你求着我下去的。

    这样的日子,转眼过了三年,男孩的性子越来越古怪,有时会在下雨天拿着一条毛巾被和一个枕头来上课。原因是:冷!有时会突然承诺:一个月后我一定用右手把字写好。(他是个左撇子)。然后在接下来的前30天,他的字体自由散漫,依然如故。第31天,字体突然变得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样英姿飒爽。而在第32天呢,刚刚溅起浪花的湖面又趋于平静。

    奶蜜盐读后感【篇二】

    有人说,父母与子女相处一场,对于彼此皆是一场修行。特别是为人父母之后,我对这句话十分认同。是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家庭的规模再也不像父辈们一样,

  • 8、 家长《奶蜜盐》读后感: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

    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

    ----《奶蜜盐》读后感

    七年级12班薛任合家长任宸贤

    寒假来临时,学校给家长布置了一项寒假作业--阅读存折,这是在我接触22中以来多次听到的词汇了,对于阅读我是赞同,本着能为孩子的寒假作业多完成一项的目的去看书还是挺高兴的。

    但寒假来临时学校推荐了这本张文质编写的《奶蜜盐》这本书,我其实有些排斥,个人觉得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像尺子量长短一样去适用于教育的,因此才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些说法。这种教育理念的书太多了,作者有孩子吗?几个?孩子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到叛逆期了吗?随便写本心灵鸡汤就号称是"家庭教育第一定律"是不是太夸张了。

    拿到这本书时单看目录,好多观点我都不是赞同的。那我就带着问题挑着看!读着读着我发现我的观点变了,我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问题的根本在我,而不是孩子。

    问题一:"奶"的缺失

    就我自己来说,孩子幼儿时期,我是一个爱孩子爱到让邻家孩子羡慕不已的温柔妈妈,可短短几年我就发展成了一个孩子比赛时不能有任何人向她提及"妈妈"这个词的母老虎,哪怕在所有人都不知我偷偷到比赛现场时,我姑娘就能莫名紧张到脸色发白、步伐混乱。这个问题对于做父母的人都会意识到有多严重,我曾试图找过来人、找同龄人、找和我脾气一样或完全相反的人寻求解决方法,可得到的答案好像总也赶不上孩子的成长进度,她总能成功挑起我的武装战斗力。这种状态在2017年下半年也就是初一上学期尤其明显,小学时期就算她不愿意也还是照着做,可现在就是:对着干,对着干,不管对错就是对着干,并且严重声明自己"小时候我太听话了,我现在就是不听话了,你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根本不懂我们12岁的心理!!!"孩子爸爸埋怨我,让我哪儿凉快哪儿呆着,他来教育孩子,可事实证明我姑娘属于挑战不可能极限版的,成功的迎来了由女单到男女混双的结果,这个时期我家天天阴云密布,随便一声咳嗽都可能引发一场混乱。在2017年11月18日,我们双方本着冷静、客观、心平气和解决问题的想法再次谈话时,不出所料的以崩盘为结局,那时我们对她下达了最后通牒:爹妈只负责基本生活,这里仅仅指的是不饿着、不冻着,其他什么也别想。嫌我管的多,那我就放手,按照她自己的意愿掌控时间、学习计划、进度跟进、成绩好坏,结果自己承担。

    我也冷静的想想生养这个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管这么多弄的跟仇人似得为了什么?这本书的第13页给了我答案,"所有孩子

  • 9、 盐丁儿读后感

    【篇一:盐丁儿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盐丁儿》,主人公虽然出生在有钱人家,但由于当时重男轻女,她妈妈死得早,他爸爸娶的后妈对她不好,所以她上学都很不容易。先是她奶奶不让她学数学和英语,她就是趴在窗外偷学。夏秋还好,冬春就惨了,经常挨冷受冻。但她还是天天去,因为她渴望学习。

    后来她去上中学,没有钱坐公共汽车,又没人送,硬是每天走十几里路,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才到家,家里人早已吃过晚饭。早上只吃点冷馒头。晚上有时只能吃点下人帮忙留下的猫食,虽然又累又饿,但她都坚持下来了。因为她珍惜学习的机会。

    再后来她读大学也吃了很多苦。她认真学了的学科成绩都很好,因为她喜欢学习。

    我们现在的环境多好啊,又有很好的老师,我要向她学习。

    【篇二:盐丁儿读后感】

    在《盐丁儿》一书中,我了解到了以前的社会。作者颜一烟是生长在一个满足的贵族家庭中。她自小受人欺侮,因为以前的人都重男轻女,她想做一个男孩,不明白为什么女的就活得不像个人。从小,可怜的小女孩和母亲都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下,而麟哥同是一个母亲生,却被宠着,祖母对他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怕化了。

    故事中祖母那句话永远烙在了我心中,同时也在颜一烟的心灵上割了一刀。你这个盐丁儿我咸(嫌)透了!不用说,这话出自祖母之口。

    作者本该是个千金小姐,却在封建管制下,受尽了苦难。在经历无数挫折之后,颜一烟成为了革命先锋战士。

    成长中,她受石老师、卢老师等人指导,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并懂了很多。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像作者这样的人无数。这本书反映了当时人们受压制,不民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暗地里举起了义旗,求解放,民主,不受日本等国家得侵略。

    虽然作者自小被人看作扫把星,盐丁儿。但是人是不能缺少盐的,作者就像调味的盐,调出人生滋味!

    【篇三:盐丁儿读后感作文】

    上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得到图书馆去看书。

    我读了《盐丁儿》这一本书。它写出了一个格格的故事。那个格格很可怜,虽然她是格格,可她的地位比女佣高不了多少。那时还是旧社会,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

    盐丁儿刚出生的时候就被称为扫把星。她经常遭到得她的太太的打骂,被她的哥哥鳞哥儿欺负。但盐丁儿缺很坚强。她的奶奶和妈妈都很疼她,可是,好事总是过不了多久就会失去的。

    盐丁儿十岁时,她的妈妈死了。过了一年,她的保姆有被赶走了,她还有了一个恶毒有残忍的继母。但是,盐丁儿一直很顽强,到最后,她终于过上了好日子,我真为她而

  • 10、 荔枝蜜读后感

    荔枝蜜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杨朔的一篇文章《荔枝蜜》作者首先描写了自己对离职的喜爱,并引用了苏东坡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从作者引用的这句诗句让我更加体会到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虽然没到荔枝收获的季节,但是作者品尝到了甜美的荔枝蜜,作者从小很讨厌蜜蜂,但是他品尝了蜂蜜后,决定去看看一向不喜欢的蜜蜂。在温泉公社的养蜂场里,作者见到了很多蜜蜂,并了解了蜜蜂的生活习性,了解到蜜蜂是最勤劳的,他每天辛勤的酿蜜,但自己吃的却很少,他们的寿命却并不长,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作者不禁感慨:蜜蜂是多麽可爱的小精灵啊 ! 它们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很渺小的,却又是高尚的。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也不禁敬佩勤劳的小蜜蜂,它一生为人类服务,从不求回报。它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像蜜蜂一样,默默奉献,从不求回报的人。我长大了也要做这样的人。

    荔枝蜜读后感(二)

    对着杨朔先生的感慨,我禁不住地微笑,是发自内心深处的那种。

    大概没有哪个小孩子曾经是特别喜欢蜜蜂的,也许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吃过蜜蜂的苦头。比如说我,在一次摘花的时候手指被狠狠地哲了一下,从此便对蜜蜂又怕又恨,竟然便起了把它们屠戮干净的念头。可是一听见它们那嗡嗡飞动的声音,想到尾后的尖针,雄心便不由自主地萎缩了下去。

    但我从小又是蜂蜜的受益者。每年冬天的咳嗽都会使我痛苦不堪,却又怕药的苦、针的疼。这样一来,妈妈每天都会给我用温水冲上两碗浓浓的蜂蜜。在那馥郁的甜香里,不知不觉地便没有了痛苦,我也变得极喜欢蜂蜜,不仅仅在冬天的时候,一年四季都会发馋,时不时地都要冲上一杯。我喜欢它的甜,更喜欢甜蜜中的那股浓郁的花香,呷一口蜜水在嘴里,花香在齿颊间流溢。渗透进每一个细胞。于是,眼前仿佛出现了漫天的紫云英的海洋,盈盈浅绿的枣花,清甜洁白的槐花的世界而在花间飞动的,便是这甜蜜的制造者。这时,我的心里也不由得涌起了一丝莫名的感动。

    这些小东西,真是奇妙又奇怪。它们生活在最美丽的鲜花丛中,以甜香的蜜为食,又把它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本来在它们身仁集中了多少世间纯粹的善与美,可是,它们偏偏又要在尾后长出一根人见人怕的针来,时刻都准备为了保护那些甜蜜而作生命的最后一搏。

    也许,美好的内容与形式很难十分完美地融合。这些勤劳优美的精灵,想来也只能用针来保护由于真正的纯与美而造成的脆弱吧。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2

  • 2019-09-20

  • 2022-04-05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10-09

  • 2019-10-19

  • 2021-04-07

  • 2019-09-20

  • 2022-04-05

  • 2019-09-22

  • 2022-11-1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6-06

  • 2021-04-18

  • 2019-09-20

  • 2023-02-08

  • 2022-09-08

  • 2019-10-29

  • 2019-09-23

  • 2022-12-18

  • 2022-02-12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0-16

  • 2019-10-22

  • 2019-11-12

奶蜜盐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奶蜜盐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奶蜜盐读后感、2024奶蜜盐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