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看见读后感600字 > 地图 > 看见读后感600字,2024看见读后感600字范文
看见读后感600字相关栏目
看见读后感600字热门栏目
看见读后感600字推荐
看见读后感600字

(共 6674 篇)

  • 看见

    《看见》是一部由柴静写作的传记,于2013年1月1日首次出版,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

    本书是柴静通过她所看见的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向我们呈现了她看到的社会。黑与白,喜与悲,抑或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介于喜与悲之间的“无”。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看见读后感600字
    看见读后感 看完了柴静的看见,对中央电视台有了一种熟悉感,更对记者有了一分亲切感。她遇见了那么多人,一路成长,一路反思。她幸运的有那么多朋友,那么多家人。 看完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又有了几分了解,虽然皮毛,但是我起码看到了这个职业给柴静带来很大的变化。 想到自己一直是那么自私,那么功利,要放在以往,记者这种清贫又危险的活儿我肯定不会去做。但是我今天突然特别想当记者。因为我总是觉得,柴静在这十几年的记者人生里,心里是很享受的。 那不就够了吗?人生中能够做一件事,干一份工作,打开自己的心去接触,用全部的自己去感悟,而不是像我之前设想的人生计划一样,为着一个目标而奋斗——赚钱,让爸妈为我骄傲。 曾经觉得好像只有这个目标,其他我不知道该干什么。 但来了大学之后,也许是学校的人文气息太浓,也许经过几次采访让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间交流的魅力,我变得逐渐不那么现实。 其实当一个记者挺好的,有什么不可以的?柴静的自述让我羡慕,因为她没有压抑地跟心走。她的自述更像一次采访,向我讲述着她或喜或悲,有欢笑有惆怅,但其实更是让她收获无数的记者生涯。她没有试图让我们学到什么,记者不是干这个的。她只是在向我们陈述她学到的东西,带着一个人,一个平凡的人该有的欣喜。而我之所以羡慕她,正是因为她的收获,恰恰是我最想要的。 所以我突然很想做记者,自私地说,我想从这个职业里,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自由。而我知道起码到现在为止,记者这个职业可以给我。 或许我以后就是去做记者了,谁知道呢? 人生那么无常。
  • 2、 看见读后感600字2020

    看见读后感600字2020(一)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看见》是柴静讲述当记者的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因为它记录了她十年内采访的点点滴滴。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2020--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org)摆脱任何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看见读后感600字2020(二)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

  • 3、 《看见》读后感600字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在《看见》中,我们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激荡。在现实的鞭策下,柴静逐渐成长,成为成熟稳重出色的中央主持人。在瞬息万变的镜头下,她读懂了人世情怀,品悟了酸甜苦辣。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在《看见》中,我们懂得了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

    一路采撷,慢慢成长。 “双城的创伤”在别人眼里是教育问题,她却读懂了孩子间复杂的情感和坚固的友谊。慢慢的,她由浅薄懵懂走向成熟稳重。人生就是一场蜕变,蚕蛾唯有历经漫漫长夜,挣脱重重束缚,才能蜕变为迷人的彩蝶。

    一路看见,读懂人情。“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现实就像一块镜子,有美就有丑,但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所谓坚守正义、捍卫法律权威的背后是两个家庭的破碎与绝望。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次救赎的机会。虽然柴静的这些调查不是宏大的时政热点,但却点点滴滴激荡人心,充满人情。

    一路走来,品悟生活。《看见》是真实的述说,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描述,没有豪迈的呐喊,有的只是朴实的记录,真情的流露。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画面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正是他们情谊的深情呐喊。在《看见》里,柴静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

    这就是生活,真实即生活。看见的是视觉享受,品读的是人生真谛。用心去感受,才能读懂生活。

  • 4、 山西_《看见》读后感1000字

    这几天读柴静的《看见》,其中一章山西,山西说到山西煤矿开采带来的种种巨变。

    柴静家就在山西,那是汾河边上一做清朝古宅。家乡有清澈的河水,水边芦苇丛从,明黄的水凤仙、累累红珠子的火棘,还有蓝的发紫的小蝴蝶穿梭其中,屋檐下是燕雀在嬉戏,欢笑美好得不真实确实,对现在山西的孩子来说,你很难叫他对着焦黄色的天,焦黑的满是煤渣的地,充斥着焦油味儿能见度不到十米的空气,一块一块稠黑泥结成的板状的河水,来想象当年的鸟语花香。

    环保提倡了一遍又一遍,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有用吗?工厂照旧悠然地吞云吐雾你管的了吗?生灵的悲怮在铺天盖地的gdp和金钱的诱惑前显得多么渺小。做生意的挖十年矿,赚得金玉满钵,凯旋而归。但留下来的人呢?这些祖祖辈辈守着这块地的人呢?他们能怎么办?几乎无人不患鼻炎、支气管炎,满耳的咳嗽声:一个个氟中毒的孩子咧着满口的黄牙;肺癌、肝癌、胃癌你真的忍心吗?

    你不怕住这儿的后果?

    习惯了就行,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

    《庆余年》中写道:不能怪这些百姓,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知道自己能知道的,放弃自己无法知道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愤怒与被允许愤怒的。村中煤矿的事村长一人做主,村委主任竞选,选票当分红,一户能领两千五百块,大家伙儿都眉开眼笑。维权?环保?吃饱了撑着吧你!只有个老人,家住煤矿正上方,已经没有水用了。他对着记者哭叫着几乎疯癫,村里人看着都笑了。爱看热闹的国人只有在大难临头时才开始惊慌失措。

    破坏轻而易举,而重建需要漫长的努力却不一定能复原。这才几年,对,才几年,原先缤纷的大地像得了色盲症,色彩在退去。老头儿看了柴静一眼,摇头道:你们这代不行了再也看不到汾河水了。地下都被挖空了,指不定哪天一脚踩下地狱。一辆辆运煤车驶过,谁顾得上不远处云冈石窟中大佛微笑的脸上沾满厚厚的乌黑的煤灰?塑佛的砂岩逐渐腐蚀剥落,昔日的蛙声踪迹全无,塌落在尘埃中的青砖上依稀可见当年繁复美丽的砖雕十万年前,古人类在这里生存,汾河两岸是连绵不断的山岗四千五百年前,晋南兴起的陶寺文化,是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是华夏的根基。而今,高度文明的我们,却要亲手将她毁掉整片土地都被黑雾笼罩着,寸草不生。黑风在城市上空呼啸着,那是文明发出的沉重叹息。

    家乡是游子的根。那里有童年的痕迹,有祖祖辈辈生活的烙印。她是记忆的依附,心灵的归宿乡愁是融入血脉的深情。但是,当面对一

  • 5、 山西_《看见》读后感1100字

    这几天读柴静的《看见》,其中一章山西,山西说到山西煤矿开采带来的种种巨变。

    柴静家就在山西,那是汾河边上一做清朝古宅。家乡有清澈的河水,水边芦苇丛从,明黄的水凤仙、累累红珠子的火棘,还有蓝的发紫的小蝴蝶穿梭其中,屋檐下是燕雀在嬉戏,欢笑美好得不真实确实,对现在山西的孩子来说,你很难叫他对着焦黄色的天,焦黑的满是煤渣的地,充斥着焦油味儿能见度不到十米的空气,一块一块稠黑泥结成的板状的河水,来想象当年的鸟语花香。

    环保提倡了一遍又一遍,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有用吗?工厂照旧悠然地吞云吐雾你管的了吗?生灵的悲怮在铺天盖地的gdp和金钱的诱惑前显得多么渺小。做生意的挖十年矿,赚得金玉满钵,凯旋而归。但留下来的人呢?这些祖祖辈辈守着这块地的人呢?他们能怎么办?几乎无人不患鼻炎、支气管炎,满耳的咳嗽声:一个个氟中毒的孩子咧着满口的黄牙;肺癌、肝癌、胃癌你真的忍心吗?

    你不怕住这儿的后果?

    习惯了就行,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

    《庆余年》中写道:不能怪这些百姓,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知道自己能知道的,放弃自己无法知道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愤怒与被允许愤怒的。村中煤矿的事村长一人做主,村委主任竞选,选票当分红,一户能领两千五百块,大家伙儿都眉开眼笑。维权?环保?吃饱了撑着吧你!只有个老人,家住煤矿正上方,已经没有水用了。他对着记者哭叫着几乎疯癫,村里人看着都笑了。爱看热闹的国人只有在大难临头时才开始惊慌失措。

    破坏轻而易举,而重建需要漫长的努力却不一定能复原。这才几年,对,才几年,原先缤纷的大地像得了色盲症,色彩在退去。老头儿看了柴静一眼,摇头道:你们这代不行了再也看不到汾河水了。地下都被挖空了,指不定哪天一脚踩下地狱。一辆辆运煤车驶过,谁顾得上不远处云冈石窟中大佛微笑的脸上沾满厚厚的乌黑的煤灰?塑佛的砂岩逐渐腐蚀剥落,昔日的蛙声踪迹全无,塌落在尘埃中的青砖上依稀可见当年繁复美丽的砖雕十万年前,古人类在这里生存,汾河两岸是连绵不断的山岗四千五百年前,晋南兴起的陶寺文化,是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是华夏的根基。而今,高度文明的我们,却要亲手将她毁掉整片土地都被黑雾笼罩着,寸草不生。黑风在城市上空呼啸着,那是文明发出的沉重叹息。

    家乡是游子的根。那里有童年的痕迹,有祖祖辈辈生活的烙印。她是记忆的依附,心灵的归宿乡愁是融入血脉的深情。但是,当面对一

  • 6、 看见的读后感1500字

    篇一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之力,事物自

  • 7、 《看见》读后感1000字

    导读:痛苦是财富,这句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大学以来,读的书大多是老师布置的书目,鲜有自己自主选择的书拿来读。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来读,除了金庸的武侠,读的最多的便是央视记者的书(请允许我叫他们记者,而非主持人),大学读的第一本书便是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找了白岩松所写的所有书来读,包括《幸福了吗》、《行走在爱与恨之间》、《岩松看美国》等等,从他的文字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与一个国家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他用他的理智、激动、泪水、愤怒为我们串起一系列属于这个国家刻骨铭心的回忆。读过白岩松,我开始读水均益的《益往直前》,他的命运是与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发展而联系的,他记录了伊战十年的伤痛,也记录了与硬汉普京的智慧博弈,他用他的坚定与豁达记录下一系列属于这个国家与世界的记忆。当读过这些书之后,我开始读柴静的。

    《看见》(当然,并非因为“穹顶之下”,当初几次打开却又没有耐心看下去,如今想看却已被封杀......),初读《看见》,文字冰冷,但却总感觉隐隐中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继续往下读,她不是在关注这个国家命运前途的发展,而更多的是在关注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是人构成了生活的全部,正是这种力量让我觉得有写下一些的必要。看见眼前,我们更要看见内心,不要被眼前看见的所蒙蔽,只有内心的思考才是最真实的看见。

    是我们太幸运,还是他们太不幸?

    “是我们太幸运,还是他们太不幸?”这是我在读《看见》的过程中反复在思考的问题,书中记录着太多太多的不幸,不论是“双城的创伤”中的那些孩子们,还是一个个不幸的家庭中所遭遇的家庭暴力。在对这些不幸的记录中我一次次的湿润自己的双眼,中文系读的久了可能越来越感性,我们总是会被文字所感动,我们总是感伤于他人不幸的遭遇,是对他们的怜悯,更是对自己心灵的质问。在对流浪少年犯罪的调查中,一个由十几个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领头的十五岁,最小的十岁,都辍学。他们没有父母来管束,没有亲人来照顾,没有社会的帮助,他们甚至都不怕死,这是多么的可怕。他们在流浪,他们把偷当乐趣,把抢当做狂欢,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书中记录了太多太多我们都无法想象的会发生在我们这个社会的不幸,他们有被戒毒所卖去当妓(ji)女的,有被无故监禁二十八年的,还有饱受家庭暴力折磨的......我无法想象这些都发生在我们的社会,都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我们看到了

  • 8、 《看见》读后感:看见他人 找寻自我
    看见他人 找寻自我 ——读《看见》有感 我的双眼每天都在观察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东西映入眼帘,脑子却来不及分析和揣摩,大部分时间只是猎捕一些吸引眼球的事物,诸如《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的报道。由此,我怀着好奇拿起了柴静的《看见》,想看看这些报道背后的故事。 一件事物的吸引力,大多源于人的好奇,而一个个新闻报道的取材却源于种种矛盾的火花,对它们的判断很容易被自我感情所左右。通过他人提供的新闻线索,初到《新闻调查》的柴静在采访中,往往有点盛气凌人,用压迫式的提问让对方哑口无言,内心浮现出一种游侠惩戒恶霸般的快意。但随着栏目采访的多元化和深入,她慢慢成熟,体会到了“真实”一词的难以捉摸和难以判定,更懂得了如何审视矛盾双方。我从她看待他人方式的变化中获益,明白了从压迫式提问的自鸣得意到展示事件双方的平静叙述过程中,人经历着从暴戾之气到沉着静心的转变,心境从争到不争的背后,隐藏着学思悟践的自我追寻。看见他人犯错时,正是审视自己的契机,不妨将自我代入对方的处境去思考,因为“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只是在“病友之间相互探问”。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人性在事物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个人特殊性的形成和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来源于自身周围的环境,因此用自我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时,本身就存在着不平等。在看待社会各种现象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随着事物的表象呈现愤怒、彷徨、无奈、失落的状态,深入探寻时也会感到手足无措、黑白难辨,对自我的信心和成长的期待产生疑问,那往往是因为忽略了事物中那些深层的“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这时,迫切需要通过事物中的微观现象,去找寻人类所展现的意志力、坚韧度、博爱心、道德观等内容,在化繁为简的同时也能让内心感受到自古延续的善与恶的对抗、期待与现实的距离、塑造自我与随波逐流的烦恼……不再迷失于抽丝剥茧寻找真相,执拗于判定是非对错。 表象的云雾渐渐吹散,内心的混沌渐渐沉淀,清澈恬静的感觉让人倍感舒畅。一些人用一己之力去推动事物的改革或进步,一些人奉献自我去追求自己的理所当然,还有一些人没有条件去付诸行动来实践自我,只能在文字中找寻一些安慰。他们不经意间远离了双眼被表象遮蔽的危险,躲过了被感情左右的困局,得以品味清澈恬静的甘甜。《看见》一书只是帮助读者打开窥探世界的一扇窗户,指明一条不易被普通人发现的小径,如要铺就自己的人生道路,不仅需要成长的阅历和平适的心境,更要去自我追寻
  • 9、 读《看见》有感:看见

    看见

    ——读《看见》有感

    王紫茜

    “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柴静将自己作为记者所看见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记录在《看见》这本书中,有些事情浓烈得像小说里的情节,然而这些事情都是真真切切地发生了的,也许与我们仅仅咫尺之隔。如果没有她,这些令人难忘的事情就会这样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第一个大事件就是“非典”,黑白的配图简直是跳入眼帘。死亡的数字不断增加,而柴静在非典病房前并没有止步,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务必明白。”非典时期,她站在里病毒最近的病房里采访、记录,抱着对探寻事实的坚定,持着对自己职业的尊重,怀着对生命的关切。

    她说:“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我能从她颤抖的文字里感受到她的恐惧。短短的句子让我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但我又看到了生命的强大——“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我很惊讶,在这个人人为己的时代,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向认为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人只活在古代,但其实现在的社会也并不缺对他人关怀的人。每个人都有关心别人的一面,正所谓“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而我也深刻地意识到,柴静是一个记者,但不仅是记者,她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看见》并不只有触目惊心的重大事件,它也有着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点点滴滴。柴静并非天生的优秀记者,她的人生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她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这些日常偶尔风趣,偶尔令人感慨,它们使“柴静”这个人鲜活起来,让人能看到柴静一次一次的进步。

    作为记者她应该伸张“正义”,但是现实并不像动画片一样,总有绝对的正派和反派。正如她所说:“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因此她只是把真相写下来,因为真相自有力量。

    在《看见》这本书里,所述即事实。她的文字有独特的犀利和敏锐,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她的坚定与坚持。她就像大海一样,纵使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却能包容一切。

    在《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一篇中,柴静写道,“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2005年,柴静采访同性恋者的片子审核通过。

    柴静说:“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柴静从不避讳所谓的“敏

  • 10、 于此看见_柴静著作《看见》读后感

    我从未想过两年前的一次无意翻阅,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种下了一颗种子。两年间,我渐渐成长,通过自己的步伐,或是互联网去接触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接触得越多,心中的疑惑也越多。而种子在慢慢发芽。

    两年后重新打开它犹如老友相逢,每一个字里都散发着说不了的亲切。许多问题的答案渗透在字里行间,而自己的灵魂,早已满是它的烙印。《看见》这位老朋友,带着在这个“后真相”时代,看见社会,看见自己。

    被联名举报的陈坤志,在镜头前洋洋得意地承认自己操控土地买卖的确令人大跌眼镜,尽管他后面被判了死缓,但一句话却意味深长“这件事中没有人是正义的,别打着这个旗号,大家都是为了利益而已。”

    一查,果然,带头举报的和其他人私卖设备,赶走厂长,等陈控制拍卖成交后拒不交地,反而是租了出去,钱也没流进他们的腰包。

    整件事中有的只是黑吃黑,没有黑与白。

    反观整个社会,其实许许多多事情都一样,无法简单地去下一个“对”与“错”的定义。你说的高考固化人性,只教“应试”,但它却是广大寒门学子打破阶级固化最好用的一块敲门砖。

    你说素质培养个性、释放人性,但却忘了在教育资源极其不平衡的今天,它使孩子们的起跑线越发不公平。“对”与“错”始终争不出头绪,但“真”与“假”却被晾在一边,这不得不说是本末倒置。“看到真相”远比“看到对的”重要。

    几十万粉丝,几个模棱两可的证据,一长串煽动性语言,这几乎就是微博年度大戏的标准配置。

    接下来的标准套路要么就是铺天盖地的一边倒的舆论,要么是另一方以相同手法应伴迶着双方粉丝的想到谩骂。

    当然整件事情的结束要么就是被遗忘,要么就是出人意料。

    暑假那件“地铁大妈大骂ccser”这件事我可谓记忆犹新,刚出来时网上对大妈的批判好不热闹,“封建”、“老古董”早该进棺材之类云云不绝于耳。

    我当时就看戏,想着老人家嘛,理解不理解正常。

    后面的事情才令人拍案叫绝,有人放出了当事双方的友好合照,一切的证据都表明是一项商业炒作而已。书中写的是“真相在滴泪交加中消失”,那这就叫“直相在义愤填膺”中消逝。这样的事还不少,书中记忆犹新的例子就是采访一位辞职带脑瘫儿童的教师,形象还很高尚,稿子写得特感人,但一闻味道不对,再一打听,例来收费,挣得比职业教师还多。

    首先盖住真相的不是其它,往往是强烈的情感,这与“不转不是中国人”是一个道理。

    我们都认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我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学习、生活、波涵不惊。

    所以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1-06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1-08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1-1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1-16

  • 2022-03-14

  • 2021-04-19

  • 2021-09-15

  • 2021-09-15

  • 2021-08-26

  • 2021-09-15

  • 2019-11-16

  • 2021-08-20

  • 2019-09-28

  • 2019-10-23

  • 2019-10-17

  • 2019-11-06

  • 2019-10-17

  • 2019-11-06

  • 2019-10-17

  • 2019-09-25

看见读后感600字
看见读后感6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看见读后感600字,2024看见读后感600字,教您怎么写看见读后感6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