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看见初中作文 > 地图 > 看见初中作文
看见初中作文

(共 6953 篇)

  • 1、 看见初中作文范文

    创作篇章是一个能够让人们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机缘,阅读和熟记可提升我们自身的写作素养,是不是有时觉得写作非常费力?愿这份“看见初中作文”能够符合您的期望,希望下文能给您提供协助!

    看见初中作文 篇1

    裹紧了身上的大衣,在半山腰上的院子爬满绿绿的爬山虎,在初春更显阴冷。推了推锈迹斑驳的铁门,许久没有动静。我凝视着门前的一块青石板,站了一会。头顶传来了一阵断断续续沉重的门闩缓慢移动的声音。里层的木门开了,透过铁门是祖奶奶满布深沟的脸。看到我,她呆滞地扶着门,浑浊的眼睛透出了她的疑惑。许久,她动了动眼皮,嘴角轻微地抽搐,缓缓问道:“你是?”风更冷了,从领口,袖口狠狠地灌进来。我提起手上的水果篮:“是我呀!祖奶奶,放假了,我来看你了。”她怔了怔,眼皮又轻微地颤动了一下,费力地打开门锁:“进来吧,进来吧。”她抬起头看我,毫无波澜的表情砸进我眼里。就一眼,喉咙里,酸的哭的涩的`一齐涌上来,记忆中幼时祖奶奶温暖干燥的大手伴着的轻声欢笑一下一下地打在心上……

    山下的锣鼓锵锵声渐渐远去,走进院里就能闻到火锅里虾呀蟹呀的香气沸腾在空气中,大喊了一声祖奶奶,就有一双大手把我捞起,用脸蹭着我被冷风冻得红扑扑的小脸蛋:“哎哟!我的小宝贝来啦!来来来,祖奶奶的大红包。”说着便把用红纸卷着的零钱塞进我小小的口袋里。吧唧一声地在祖奶奶的脸上亲一口,搂着她的脖子就大声喊:“祖奶奶最好了!祖奶奶信念快乐!”祖奶奶便笑得看不见了眼,搓着我小小的手,就笑着把我领到了厨房:“来,祖奶奶特地给你做的,咱们吃,不等其他人了!”我把厨房门一关,在祖奶奶的庇护下站在灶台前就用手抓了锅里的米团,祖奶奶看着我猴急的吃相,笑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

    我把切好的苹果送到她的嘴边,她的嘴角动了动,无神地看着前方,突然像想到什么般,抬起头:“你是……谁?”我怔怔地凝视着她痴呆后的脸,像门口断裂的青石板一般了无生气的僵硬的脸,终于泪如雨下。我多想再看见你的笑,荡漾在幼时记忆中,洋溢着温暖的微笑。

    看见初中作文 篇2

    停下脚步,闭上双眼,放松心情,吸气,呼气,只感觉自己身处一片仙境中,一股清香直蹿入心田,睁开双眼,只感觉眼前一大片,一大片的绿,绿的令人心醉,绿的令人心碎,绿的令人神魂颠倒,绿的令人望我陶醉。

    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触碰我的脚踝,于是,我蹲下身,低下头来,仔细搜寻着这个“罪魁祸手”,猛地发现,原来,你只是一颗小草

  • 2、 有关看见初中作文范文260字
    看见初中作文(篇一)

    那一个地方,经常在梦里看见那一个地方,看见儿时嬉戏的我们,看见第一次被外婆打的`时候。梦见那儿的桔子树、檐子花,以及那条宽广的大河。

    那是我从小待到大的地方,我的故乡。春天,嫩芽从枝头悄悄探出头来。野花大概是有几分羞涩,只冒出了半边头。大片的土地上有着农民伯伯辛勤努力的痕迹。那里的人啊,淳朴老实,不会计较地里的菜是不是被别人摘去了,不会计较树上的果实是不是被顽皮的孩子偷吃了。一切都像刚刚睡醒的样子,富有活力与勃勃生机。夏天时,蓝天干净得仿佛被清洗过,不带任何污渍。洁白的子花开遍整个洲上。小溪旁的孩子们,挽起裤腿,银铃般的笑声,响彻心头。树叶绿得发亮,天边的云朵像棉花糖,让人想咬一口。而远处屹立的山峰,挺拔挺拔的,似乎像是正义的化身,不被黑暗势力所压倒。秋天,我最爱的季节。桂花开了,好似一对对金色的蝴蝶,风一吹,迎风而起,花香飘逸,好不美丽。我那时总爱在花开得最盛的树下玩耍,看书。噢,秋天,果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枯黄的树叶似乎也想凑凑热闹,于是小路边布满了它们的痕迹。真是一个充足的季节。

    入冬,只见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儿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银装素裹。而雪地上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脚印,也为这般风景点缀了一番。整个洲上都是如此,像极了一副简单朴素的油画。可能,它不如张家界等风景区那般美丽。可它有着我最美丽,绚烂的回忆,像一朵朵花儿开满我的心田。什么时候,我还要回家看看。

    看见初中作文(篇二)

    能躺在舒适的躺椅上在家乡大树的荫蔽下躲避烈日的炙烤,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惬意的事。

    指尖流水般划动,踩着鼓点般清脆的蝉鸣,翻看着暑期出门游玩的照片,一张奇特的南瓜造型图映入眼帘,记忆泉水般不断涌现。

    在华丽的吊灯下,一道美味的菜肴似乎如一块价值连城的黄金,吸引着着所有人的注意。确实不错,一个去了瓤的南瓜在厨师的精心雕琢下竟生出一个篮子的模样。篮子的边缘是锯齿般整齐的形状,使南瓜的外形显得十分耀眼。那南瓜皮像是抹了一层浓重的蜂蜜,或者说像是涂上了一层厚厚的油吧。在灯光的映衬下愈发亮眼,浑黄的色泽又显的那么凝重,又那么富有生机。那篮子里盛着汤,琥珀一般,冒着丝丝缕缕的热气。

    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忙着拍照,我期待着这精致的南瓜器皿内的汤会给我带来期望的清甜。

    闪光灯聚集在南瓜上,我耐不住馋和好奇,恶人版拿起汤匙盛汤时,他们才停止了拍照。我欣喜地望着那一碗

  • 3、 看见作文800字

    窗外,一阵阵风呼啸而过,树叶沙沙作响,树冠已经歪向了一边,那一棵棵香樟树好像随时会连根拔起,倒向寒风。

    我哆嗦着持起笔,脑子里嗡嗡作响。好不容易把作业都写完了,时钟已经响起10点了。

    老妈,我去洗脸啦!我高举双手,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摇了摇脑袋,慢慢走向卫生间。女儿。妈妈叫了我一声。我应了一声,转头看向妈妈。她努力地睁着眼睛,好像一闭上就会立刻倒向沙发呼呼大睡。她的头发很凌乱,虽然不是银发,但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那么暗淡,有那么干枯。我刚刚问过医生,说是用冷水洗脸对皮肤好。她揉着眼睛,声音沙哑地说,你现在是青春期的大姑娘了,要特别注意保护好皮肤!冷水!我披着羽绒服,套着大棉裤,用冷水洗脸!我苦着脸望向妈妈,妈妈扬着眉毛,嘴角上扬,双手抱胸,笑着望着我,一副你必须这样的模样。我撇撇嘴:好吧!

    刚拧开水龙头,水溅了我一手。我像扎到钉子似的把手抽了回来,嘶地叫了一声。老妈,快过来!我大叫。怎么了呦!妈妈一脸嫌弃地说,这么矫情!妈妈打开水龙头,用水轻轻拍了拍我的脸,抖了一下,转而说道:好吧,我去给你拿热水壶。她快步走向厨房,留下踢踏踢踏的响声。可当她真的端来了热水壶,刚打开盖子,又合上了,说:算了,你用冷水吧。我只好又打开水龙头,在哗哗的流水声中畏畏缩缩地把毛巾丢进脸盆,妈妈看了看我,又关了水龙头:太冷了,我还是到点热水给你吧。说着端起水壶,抖了一下,几滴开水滚进脸盆,用手搅了几下,帮我拧干了毛巾,顿了一下,递给我。我正要接,她的手又缩回去,小声说:还是有点冷。又轻轻往脸盆里到了一点点热水。等她再次拧干了毛巾,松了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递给我,说:快擦吧。我用毛巾摸着脸,虽然有点冷。

    在这有点冷的毛巾里,在这冷与热的纠结中,我看见了妈妈对我浓浓的温情与关切。在这寒风刮过的夜晚,那一盆妈妈的爱,永远记在我的心间。

  • 4、 读《看见》有感:看见

    看见

    ——读《看见》有感

    王紫茜

    “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柴静将自己作为记者所看见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记录在《看见》这本书中,有些事情浓烈得像小说里的情节,然而这些事情都是真真切切地发生了的,也许与我们仅仅咫尺之隔。如果没有她,这些令人难忘的事情就会这样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第一个大事件就是“非典”,黑白的配图简直是跳入眼帘。死亡的数字不断增加,而柴静在非典病房前并没有止步,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务必明白。”非典时期,她站在里病毒最近的病房里采访、记录,抱着对探寻事实的坚定,持着对自己职业的尊重,怀着对生命的关切。

    她说:“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我能从她颤抖的文字里感受到她的恐惧。短短的句子让我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但我又看到了生命的强大——“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我很惊讶,在这个人人为己的时代,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向认为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人只活在古代,但其实现在的社会也并不缺对他人关怀的人。每个人都有关心别人的一面,正所谓“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而我也深刻地意识到,柴静是一个记者,但不仅是记者,她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看见》并不只有触目惊心的重大事件,它也有着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点点滴滴。柴静并非天生的优秀记者,她的人生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她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这些日常偶尔风趣,偶尔令人感慨,它们使“柴静”这个人鲜活起来,让人能看到柴静一次一次的进步。

    作为记者她应该伸张“正义”,但是现实并不像动画片一样,总有绝对的正派和反派。正如她所说:“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因此她只是把真相写下来,因为真相自有力量。

    在《看见》这本书里,所述即事实。她的文字有独特的犀利和敏锐,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她的坚定与坚持。她就像大海一样,纵使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却能包容一切。

    在《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一篇中,柴静写道,“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2005年,柴静采访同性恋者的片子审核通过。

    柴静说:“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柴静从不避讳所谓的“敏

  • 5、 《看见》教会了我“看见”-读后感作文700字

    一次阅读课上,穿过一排排的书架,满目整齐的书籍,让我不知如何下手。正当我抬头之际,一本书吸引住了我《看见》。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引导我走向人性的解读。

    看见生活

    生活就像一把攀天梯,往上看遥遥无期,往下看万丈深渊,只有看着眼前的,踏踏实实地前进,才能让每一天更充实。柴静笔下的《看见》,描述了很多平常生活的片断,像汶川地震后,不幸失去孩子的夫妇,是怎样慢慢面对灾难,怎样重新建立家园的。从他们拿着照片默默流泪,再到拾起树枝生火,只是简单细碎的镜头,却能让读者看见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一点一滴的触动。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所以你要学会看见生活,才能更好地面对它,告别过去,迎接未来。

    看见真相

    有时候,我们只执着于自己想看到的东西,而不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根本看不清真相。很多年前,曾出现了轰动全国的东北虎事件。一名农民自称上山时看见了东北虎,又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照片。这件事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但这名淳朴的农民拍着胸口说:如说是假的,我把头砍下来给你坐!于是,上到县委书记,下到同乡村民,无一人质疑他。但事实摆在眼前,无论是山的环境或者草木的高度,都不是以东北虎生长。柴静看见了,但没有一笑置之,而是通过不断地联系、采访、考证,在遭到多次的碰壁后,还原了真相。不要执着于现象的看见,而是看见的本质。敢于质疑,敢于看见真相。

    看见自己

    时间像一声叹息,在叹息中,我们不断长大。柴静在书中描述了她的成长,固然有许多哀愁,也有许多欢乐。我们要学会看见自己,而不是任由时间流逝,尽管每个人都要像沸水中的面条,被迫成熟,但在这个过程里,不能迷失自我,要看见过去的不敢,看见未来的期待,看见最真的自己。勇敢地前行,追逐自己的梦想,一生容不下太多的错过。

    像银河倾泻在心坎里,一种奇妙的感觉。《看见》教会了我看见,看见更蓝更广阔的天空,看见最初最真实的自己。

  • 6、 看见读后感作文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以下是“看见读后感作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看见读后感】

    看完了柴静的看见,对中央电视台有了一种熟悉感,更对记者有了一分亲切感。她遇见了那么多人,一路成长,一路反思。她幸运的有那么多朋友,那么多家人。

    看完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又有了几分了解,虽然皮毛,但是我起码看到了这个职业给柴静带来很大的变化。 想到自己一直是那么自私,那么功利,要放在以往,记者这种清贫又危险的活儿我肯定不会去做。但是我今天突然特别想当记者。因为我总是觉得,柴静在这十几年的记者人生里,心里是很享受的。

    那不就够了吗?人生中能够做一件事,干一份工作,打开自己的心去接触,用全部的自己去感悟,而不是像我之前设想的人生计划一样,为着一个目标而奋斗——赚钱,让爸妈为我骄傲。

    曾经觉得好像只有这个目标,其他我不知道该干什么。 但来了大学之后,也许是学校的人文气息太浓,也许经过几次采访让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间交流的魅力,我变得逐渐不那么现实。

    其实当一个记者挺好的,有什么不可以的?柴静的自述让我羡慕,因为她没有压抑地跟心走。她的自述更像一次采访,向我讲述着她或喜或悲,有欢笑有惆怅,但其实更是让她收获无数的记者生涯。她没有试图让我们学到什么,记者不是干这个的。她只是在向我们陈述她学到的东西,带着一个人,一个平凡的人该有的欣喜。而我之所以羡慕她,正是因为她的收获,恰恰是我最想要的。

    所以我突然很想做记者,自私地说,我想从这个职业里,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自由。而我知道起码到现在为止,记者这个职业可以给我。 或许我以后就是去做记者了,谁知道呢?

    【篇二:《看见》读后感】

    知道这本书,还要说起柴静的新闻发布会。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厚厚的采访稿件,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着重记下的,是那些新闻里的人,也是她这十年里的成长路程——从一个被别人批评后就会眼泪打转的小女孩,到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说实话,这并不是本好看的书,看了总觉得心里堵。

    书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也是沉重。这些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的标志性事件,也不是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面,他们只是那些留给了作者深刻印象的人。“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

  • 7、 柴静《看见》读后感:看见几个“看见”

    柴静《看见》读后感:看见几个看见

    没有看过看见这个节目,先看了《看见》这本书。我这一直固执地认为文字2024是最好的情感宣泄,没有动作、语言、神态,却如同杜甫的家书,一字2024抵万金,字2024字2024有我,有世界。柴静的这本《看见》亦是如此,正如她序言中所写: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第三章双城的创伤

    被选进书里的是事件无一例外都是轰动全国的大事,许多人在节目的结尾都以为哦,原来如此。但真的是如此么?也许是节目所得出的结论,还也许是书中再提的秘密,更也许是无人知晓。

    甘肃双城一案,众说纷纭

    尽管有关部门闻讯后迅速做出处理:武威市双城镇学生接连服毒自杀和靖远县靖安中学老师打人事件的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相应的处分,但大家仍心有戚戚焉。为什么总等事情发生后才幡然惊醒,亡羊补牢呢?

    引自《西部商报》

    在双城镇中小学发生这样的连续自杀事件绝不是偶然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双城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培养中小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情感纠葛,还需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入手,共同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遏制类似事件的重演。

    教育专家观点

    一个人究竟有没有选择死的权利?其实这是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结论。

    在法律的范畴内,各国也不同,除了少数国家将自杀规定是一种犯罪行为,多数国家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法律的考虑可能是:自杀主要是对自己生命的处分,并不涉及对他人的伤害。但没有疑问的是,在道德的范畴内,自杀行为都是社会不提倡的。

    多数时候的自杀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对生者的影响是剧烈而持久的,有时是难以弥补的。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有些孩子是因为对自杀者的崇拜和模仿,走向自杀之路的;自杀者有时也是自私的,其自私就在于无视这种对生者甚至是亲人的伤害。

    在发生自杀事件之后,还有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去抚平生者为此遭受的创伤,不要再为死者的死对他们进行太多道德上的苛责,应该提供他们一些专业性的帮助如心理咨询等。对生者的抚慰可能是一个和预防自杀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段冬梅

    双城镇绝大多数小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自杀事件并没表现出多少惋惜,他们对死亡的概念还没有认识,死亡在他们眼中就是心情不好时把农药喝下去不想后果。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死亡,我想死了就是

  • 8、 《看见》读后感:看见他人 找寻自我
    看见他人 找寻自我 ——读《看见》有感 我的双眼每天都在观察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东西映入眼帘,脑子却来不及分析和揣摩,大部分时间只是猎捕一些吸引眼球的事物,诸如《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的报道。由此,我怀着好奇拿起了柴静的《看见》,想看看这些报道背后的故事。 一件事物的吸引力,大多源于人的好奇,而一个个新闻报道的取材却源于种种矛盾的火花,对它们的判断很容易被自我感情所左右。通过他人提供的新闻线索,初到《新闻调查》的柴静在采访中,往往有点盛气凌人,用压迫式的提问让对方哑口无言,内心浮现出一种游侠惩戒恶霸般的快意。但随着栏目采访的多元化和深入,她慢慢成熟,体会到了“真实”一词的难以捉摸和难以判定,更懂得了如何审视矛盾双方。我从她看待他人方式的变化中获益,明白了从压迫式提问的自鸣得意到展示事件双方的平静叙述过程中,人经历着从暴戾之气到沉着静心的转变,心境从争到不争的背后,隐藏着学思悟践的自我追寻。看见他人犯错时,正是审视自己的契机,不妨将自我代入对方的处境去思考,因为“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只是在“病友之间相互探问”。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人性在事物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个人特殊性的形成和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来源于自身周围的环境,因此用自我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时,本身就存在着不平等。在看待社会各种现象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随着事物的表象呈现愤怒、彷徨、无奈、失落的状态,深入探寻时也会感到手足无措、黑白难辨,对自我的信心和成长的期待产生疑问,那往往是因为忽略了事物中那些深层的“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这时,迫切需要通过事物中的微观现象,去找寻人类所展现的意志力、坚韧度、博爱心、道德观等内容,在化繁为简的同时也能让内心感受到自古延续的善与恶的对抗、期待与现实的距离、塑造自我与随波逐流的烦恼……不再迷失于抽丝剥茧寻找真相,执拗于判定是非对错。 表象的云雾渐渐吹散,内心的混沌渐渐沉淀,清澈恬静的感觉让人倍感舒畅。一些人用一己之力去推动事物的改革或进步,一些人奉献自我去追求自己的理所当然,还有一些人没有条件去付诸行动来实践自我,只能在文字中找寻一些安慰。他们不经意间远离了双眼被表象遮蔽的危险,躲过了被感情左右的困局,得以品味清澈恬静的甘甜。《看见》一书只是帮助读者打开窥探世界的一扇窗户,指明一条不易被普通人发现的小径,如要铺就自己的人生道路,不仅需要成长的阅历和平适的心境,更要去自我追寻
  • 9、 于此看见_柴静著作《看见》读后感

    我从未想过两年前的一次无意翻阅,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种下了一颗种子。两年间,我渐渐成长,通过自己的步伐,或是互联网去接触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接触得越多,心中的疑惑也越多。而种子在慢慢发芽。

    两年后重新打开它犹如老友相逢,每一个字里都散发着说不了的亲切。许多问题的答案渗透在字里行间,而自己的灵魂,早已满是它的烙印。《看见》这位老朋友,带着在这个“后真相”时代,看见社会,看见自己。

    被联名举报的陈坤志,在镜头前洋洋得意地承认自己操控土地买卖的确令人大跌眼镜,尽管他后面被判了死缓,但一句话却意味深长“这件事中没有人是正义的,别打着这个旗号,大家都是为了利益而已。”

    一查,果然,带头举报的和其他人私卖设备,赶走厂长,等陈控制拍卖成交后拒不交地,反而是租了出去,钱也没流进他们的腰包。

    整件事中有的只是黑吃黑,没有黑与白。

    反观整个社会,其实许许多多事情都一样,无法简单地去下一个“对”与“错”的定义。你说的高考固化人性,只教“应试”,但它却是广大寒门学子打破阶级固化最好用的一块敲门砖。

    你说素质培养个性、释放人性,但却忘了在教育资源极其不平衡的今天,它使孩子们的起跑线越发不公平。“对”与“错”始终争不出头绪,但“真”与“假”却被晾在一边,这不得不说是本末倒置。“看到真相”远比“看到对的”重要。

    几十万粉丝,几个模棱两可的证据,一长串煽动性语言,这几乎就是微博年度大戏的标准配置。

    接下来的标准套路要么就是铺天盖地的一边倒的舆论,要么是另一方以相同手法应伴迶着双方粉丝的想到谩骂。

    当然整件事情的结束要么就是被遗忘,要么就是出人意料。

    暑假那件“地铁大妈大骂ccser”这件事我可谓记忆犹新,刚出来时网上对大妈的批判好不热闹,“封建”、“老古董”早该进棺材之类云云不绝于耳。

    我当时就看戏,想着老人家嘛,理解不理解正常。

    后面的事情才令人拍案叫绝,有人放出了当事双方的友好合照,一切的证据都表明是一项商业炒作而已。书中写的是“真相在滴泪交加中消失”,那这就叫“直相在义愤填膺”中消逝。这样的事还不少,书中记忆犹新的例子就是采访一位辞职带脑瘫儿童的教师,形象还很高尚,稿子写得特感人,但一闻味道不对,再一打听,例来收费,挣得比职业教师还多。

    首先盖住真相的不是其它,往往是强烈的情感,这与“不转不是中国人”是一个道理。

    我们都认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我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学习、生活、波涵不惊。

    所以

  • 10、 读《看见》有感

    读《看见》有感

    看完柴静的《看见》,一方面被书中的故事所感染,另一方面,不知为何?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

    曾经,我也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孩,总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当小学教师绰绰有余,目空一切。但事实上,我什么也做不好。正当我准备破罐子破摔的时候,是大家给了我重新出发的勇气。身边的同事总是无私的把她们的教学经验教给我,学校也总是给我很多锻炼、学习的机会,让我不断成长。

    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哪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了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歌词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 2019-10-23

  • 2023-06-28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3-05-20

  • 2023-04-15

  • 2023-04-21

  • 2023-05-10

  • 2023-04-27

  • 2023-05-05

  • 2023-06-04

  • 2023-05-26

  • 2023-07-03

  • 2023-06-12

  • 2023-04-27

  • 2023-05-21

  • 2019-09-25

  • 2019-11-06

  • 2023-01-24

  • 2019-10-29

  • 2023-06-03

  • 2023-05-05

  • 2023-04-21

  • 2023-04-23

  • 2023-04-16

  • 2023-05-1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03-14

  • 2021-04-19

  • 2021-09-15

  • 2021-09-15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2-12-08

  • 2019-11-12

  • 2021-08-26

  • 2021-09-15

看见初中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看见初中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看见初中作文、2024看见初中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