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看见有感 > 地图 > 读看见有感,2024读看见有感
读看见有感

(共 8228 篇)

  • 1、 读《看见》有感(读后感)

    读《看见》这本书,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之前自己从未想过的世界。非典、汶川地震、药家鑫事件、卢安克、双城创伤、监狱女囚的描述等,这些事都是从新闻电视中得知,我理解的非常浅,没有多加自己的思考,跟着大众舆论走,而书中对这些事件进行挖掘式的描写,我很震惊,才发现事件的背后牵扯到这么多社会与人性的问题。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人们常常被舆论牵着走。药家鑫事件在当时传的沸沸扬扬,男女老少无人不知。舆论指责他的做法残忍,不可饶恕。所有人都以同情受害者的心情去评论此事,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从媒体报道中得知的。没有几个人了解这件事背后的真相,作者在书中以药家鑫父亲的角度叙述了药家鑫变成这样的原因,以客观方式去阐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药家鑫的父亲经常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他的做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药家鑫的成长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药家鑫小时候被欺负,他的父亲对此置以冷漠,更让药家鑫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最终药家鑫撞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让被撞者死,因为他害怕他的父亲。没人去了解事件的“真相”,我们常被舆论牵着走,我们谴责药家鑫没人性。

    每一期热点社会新闻背后,都是对复杂人性的剖析。印象挺深刻的一段是一位女贩毒人,被关在监狱中,可她没有得到囚犯应有的对待。这位女囚犯被转卖为卖淫人员,一到晚上她就得去接客,没人关注她,都觉得一个囚犯就该随意对待。可囚犯也是人,作者在书中强调人权。犯过错的人,应该在监狱中改错和反省,而不是把他们当做非人对待,在错的道路中越走越远。

    在《看见》中我了解到社会最角落隐私的一些事。家是社会中最小的单位,在这里的人们如何相待,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书中一位女囚犯将自己的丈夫杀死,可背后的隐情却是受不了丈夫的长期虐待,最后终于爆发。杀人者走向监狱,她的丈夫则走向死亡,各自过上了晦暗无光的生活。李阳对自己的家暴大言不惭的描述,他将家暴这件事看待的习以为常,他人性中的恶压过了善。倘若用完善法律来制约家暴,那么家暴的事件就会减少许多,许多人不会因家暴而患上心理疾病。用法律来正确引导人性中的善,将恶的火焰降低,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在这个缺乏思考的年代,我们很多人都早已不再关注现实,不再关注社会,不再关注国家,我们只顾着自己,我们很少去问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其实我们早已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我们早已不再看见。柴静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那么,我

  • 2、 《看见》读后感1000字(优质范文)

    《看见》,是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自己十年央视生涯的自传性作品,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纸,二十六万字,既是柴静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也是她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的心路历程的记载。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

    书的封面是柴静采访时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毫不怯懦地在大家面前玩耍着。画面生动活泼,轻松自在,仿若他们本就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翻开书页,在柴静的简介里,寥寥数语记录了作者的工作经历。然后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新闻故事,把整本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当合上最后一页时,还舍不得结束。我想,这应该就是书本本身的魅力,是《看见》带给读者的震撼和共鸣吧!

    作者记录着自己深入一线,“出生入死”所揭露的很多事件真相,让读者“看见”了许许多多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看见了在社会舆论中隐形的各个群体和事件;看见了一个新闻人历经艰难,所扛起的执业操守,对事实的敬畏,以及信仰的力量。让读者相信,只有拥有了自己的信仰,不忘初心,我们才能不断坚守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

    书本第二章记录着柴静在“非典”中的见闻,那时的我才上小学六年级,感觉“非典”似乎离我很远。书中的作者主动请缨到现场去记录最真实的“非典”,去接近最鲜活的生命。

    “如果病好了,你想做什么?”“我想放一次风筝。五月,正是北京城春草木深的时候”,十七年后,而立的我作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疫情时),在写过新冠肺炎疫情中基层的点点滴滴的故事之后,似乎看懂了这句对话背后的辛酸和不易,看见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也越发为作者深入一线的精神所折服。

    全面、客观、公正,应该是《看见》带给读者最直接的感受了。书里通过社会最隐私角落里人和事,让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这都缘于柴静的真实,以及由心而发的热情和关怀。

    她关注的不再是新闻,而是新闻里的事、新闻中的人。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的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再次备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却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因为从理智角度看,报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个人情感,否则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观性,但从情感角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头脑和一颗带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实。

    情不自禁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悦,这就是柴静。

    透过事件,我们站在柴静的角度看这本书,我们

  • 3、 看见读后感大全

    第一篇范文:看见读后感

    看着一章的时候,多次掉泪,尤其是有些医护人员,自己也没有防卫,最后失去了自己的性命。

    我看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2个对比,觉得中国社会有进步,之前是呼吁正能量,把所有负面的信息都封锁。而汶川大地震,实况的转播,不仅让大家看到了整个过程的善也看到了恶。但是总的来说,在灾难面前,中国人还是如此的团结。这让我想起来,心理学上,当国难发生的时候,你会想起你是一个中国人,而当风调雨顺的时候,你就只是小家的人,眼里就是自己家的利益和别人家的利益了。

    沟通,沟通,是个好重要的话题啊,好多的悲剧就是因为沟通不当造成的。昨晚看了非诚勿扰,孟雪终于等到了适合自己的人,我为她开心,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将爱心奉献出来,但是自己又没有那么勇敢,或许最好的方式是找个大学做心理类的辅导员把?

    也看过美剧新闻演播室,可能我自己不是新闻专业的,觉得并没有那么好看,但是短短的剧情,表达的是新闻人做新闻的态度,不是为了收视率,而应该尊重事实,旧能去挖掘现象表面背后的逻辑,进而引导群众做出正确的情绪反应。看见让我改变了对中国部分媒体的看法,因为一直以来觉得新闻联播里面的世界都是另一个理想国,所以我重来不看,也觉得其他的访谈啊直播节目也有点为了收视率,也避而不看。但是,看见这本书后,我还是很高兴中国也不都是无良的媒体。祝福你们,你们加油!

    第二篇范文:柴静看见读后感1000字

    上个学期就买了这本书,一直拖到今天才看完。之所以会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它的销量,不过的确没让我失望,全书一共二十章,讲述了她做新闻的这十年间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前不久柴静在美国产子,传闻沸沸扬扬,伤了大众的一颗玻璃心。我倒没觉得去美国生孩子有什么不对,难道就因为她是一个知名记者,她的书畅销,她被称为公知女神,她就必须怎样去做吗?看见一书让人深入一个记者的内心,看到许多在电视节目上无法看到的画面,这远比看后期播出的片子来的震撼要大。

    以前我一直认为,记者的工作,无非就是把事情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来,除了需要去现场采访和文笔,好像还是挺简单的。但事实上仅仅客观这二字,就需要一个记者拥有很高的职业素养,要做到能持。柴静在书中写道,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她有几年做节目喜欢做猛题,尖锐地问答,结尾时锐利地讽刺,柴静以为这样的自己颇受观众喜欢,直到被陈虹、张洁等同事批评指正才醒悟过来。真正的记者首先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 4、 “只求了解和认识而已”——读《看见》有感

    在《看见》中,柴静在序言中写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藏在无意识之下。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直到反复翻阅这本书特别是第十一章才能较清晰地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第十一章讲述采访一位在热传视频中笑着把猫踩死的女主人公与拍摄者的故事。再读故事发展的背景时,我如众位网友一样,为小动物生命的失去感到愤怒与痛恨那个踩猫的女人。我并没有养宠物或与小动物有深切的感情,但是当想像有这么一个无力反抗的小生命被残暴的人类剥夺就感到心痛。我希望恶人有恶报。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视频女主人公的职业是我心中的白衣天使护士,而拍摄者是我认为应去揭示真相与罪恶的记者,我接受不了这种反差。

    作者与同事来到视频拍摄地。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了解到拍摄者是为了比自己一个月工资还高的收益去违背自己的善心拍下视频;视频原发布站的负责人解释它的网站只是提供一个平台给恋足者交换关于足部的视频,而踩踏小动物的视频是一个极端的分支存在;女主人公的公开信道歉: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们的一份理解,有谁理解一个离异女人内心地犹豫和对生活的烦闷?正是这份压抑和烦闷,使我对生活丧失信心,只是发泄无辜小动物的身上,成为不光彩的角色

    当世事慢慢被拨开因愤怒而带来的尘土时,我忽然懂得真实的人性有无限的可能。我现在有些同情这个抑郁的作文离异女人,但我不认为它可以把残忍地踩猫的责任推卸在自己脆弱的心理。我同情这个女人,甚至理解她的苦楚,但我选择不原谅她的行为。我仍然希望做错事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同的是,我现在的选择是基于我能较清晰地看到事件本来的面貌、不带偏见做出的。

    但在生活中,很多报道与调查,都是站在高尚的角度去同情表面弱势的一方,我们通过阅读报道并不能客观地认识事件的面貌。甚至,我们很容易被这种模式影响。在读报道时,我们对弱者感到心酸同情,谴责相对的强者,为自己关注所谓的弱势群体简单地被感动到一塌糊涂。有些人还以为自己就是站在道德的高地,同情弱者就是高尚的。他们用恶毒的话语攻击与自己见解不同的人,哪怕那个人只是对相对弱势的一方中某些被忽略的细节提出疑问。柴静写的序言人常常被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

    爸爸从小就和我说不要人云亦云。爸爸是想要我不要不经思考不经判断就对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文字表达观点。想不人云亦云就要从蒙昧中睁开双眼,从所谓强硬的政治正确的狂叫中重托出来,我

  • 5、 读《人民的民义》有感:以上率下树廉洁实干之风

    以上率下 树廉洁实干之风

    ——读《人民的民义》有感

    恒福公司 李美霖

    看完由周梅森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现实主义小说《人民的名义》后被深深的震撼。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以小说的表现形式再现了真实的官场政治,权力制衡、官场派系、反腐决心、人民利益等通过小说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部小说里,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在调查一桩特大贪腐案件时遭遇车祸,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它相继引来的,是踌躇满志的新任反贪局长侯亮平的临危受命,是居心叵测的公安厅长祁同伟的如坐针毡,是心怀鬼胎的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惴惴不安,以及省会京州市政坛的暗流涌动。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虎口拔牙的战斗,由此拉开了序幕。

    由贪腐事件和“带病”官员为标本,来深入探悉政治生态现状,发掘其中的痼疾所在,并对不同政治选择背后的人生理念进行辨析,让人们在认识现实政治的同时,反观人生,反思人性,反求诸己,这是《人民的名义》的价值所在。我们更看到了在整个政治生态体系中一把手的率先垂范作用,风清则气正。汉东官场在赵立春和沙瑞金两任省委书记带领下呈现出不同的政治风气,一正一邪,对比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取得新突破、迈向新境界。以2012年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为标志,中央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全党立起了标杆。随之而来的是上行而下效,上率而下行,党员干部努力践行,人民群众积极监督。通过以上率下、层层推进,管党治党立竿见影,党内新风尚逐步形成,党内政治生态得到净化。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要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以上率下,关键在“率”,首先要抓住“关键少数”,进而示范和带动“多数”和“全面”。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书记正直、亲民、勤政、节俭,他用一言一行赢得了京州市民的尊重。在他带领下的官员亦开

  • 6、 读《看见成长的自己》有感

    读《看见成长的自己》有感

    刘玲

    这是一本书打动我的书,几年前看到话,也许我会觉得是一本普通的鸡汤书,不会有太多感觉,但今天看到它,却给了我很多启发与收获,推荐下。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人生阶段不同,遇到的困惑也不同,还是希望对这本书对你有用。

    书中主要观点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她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维模式的选择不同,成长性思维vs僵化式思维。僵化式思维认为人的思维特征是固定不变的,成功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而成长性思维,认为一切都具有发展的特质,人们可以不断地拓展自己,学习新事物,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简单点说,前者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人们需要不断去证明;后者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和提升的。

    当你进入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就如同进入两个全然不同的世界。在僵化式思维的世界里,挫折就意味着失败,例如考试考砸、比赛失利、被公司炒鱿鱼、被人拒绝,都意味着你不够聪明或者没有才能。而在成长性思维的世界里,没有成长才是失败,也就是说,失败仅仅意味着你没有充分体现你自身的价值或者没有完全发挥自身的潜能。前者眼里,努力尝试被认为不够聪明,没有才华;在后者的世界里,努力尝试和探索正是使你变得更聪明、有能力的必经之路。

    启发与思考

    按照书中的说法,我对照了一下,满头的汗,在我的思维模式中,原来存在着这么多的僵化式思维,比如我自己就会更多相信人的天赋与才华,内心的独白也常常会是"评价与被评价",对要如何努力和战胜挫折没有太多关注,更多是顺其自然。

    我记起以前的同事和朋友们,好多年没见,再见面或者听说时,有一些人就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和成长。我也曾疑惑过,在记忆中,原来某某某,看不出来啊,很普通的样子,现在已经很有成就了。想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更多是来自成长性思维和努力奋斗、战胜困难的结果,而并不完全是依靠机遇。

    你理解和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吗,这对你影响有多大?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曾经认为自己不行但现在却表现出色的方面?想一想那些你认为普通却后来发生很大变化的人?这对你教育孩子会有多大影响呢?

    商业:领导思维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你是否从内心相信,员工通过努力会发生改变,员工现在的表现,是起点而不是终点。你是否愿意更多的给予员工发展、学习、培养的机会?作为一个领导,你是否从内心里,真的相信员工的能力通过刻

  • 7、 读《看见》有感:看见

    看见

    ——读《看见》有感

    王紫茜

    “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柴静将自己作为记者所看见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记录在《看见》这本书中,有些事情浓烈得像小说里的情节,然而这些事情都是真真切切地发生了的,也许与我们仅仅咫尺之隔。如果没有她,这些令人难忘的事情就会这样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第一个大事件就是“非典”,黑白的配图简直是跳入眼帘。死亡的数字不断增加,而柴静在非典病房前并没有止步,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务必明白。”非典时期,她站在里病毒最近的病房里采访、记录,抱着对探寻事实的坚定,持着对自己职业的尊重,怀着对生命的关切。

    她说:“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我能从她颤抖的文字里感受到她的恐惧。短短的句子让我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但我又看到了生命的强大——“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我很惊讶,在这个人人为己的时代,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向认为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人只活在古代,但其实现在的社会也并不缺对他人关怀的人。每个人都有关心别人的一面,正所谓“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而我也深刻地意识到,柴静是一个记者,但不仅是记者,她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看见》并不只有触目惊心的重大事件,它也有着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点点滴滴。柴静并非天生的优秀记者,她的人生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她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这些日常偶尔风趣,偶尔令人感慨,它们使“柴静”这个人鲜活起来,让人能看到柴静一次一次的进步。

    作为记者她应该伸张“正义”,但是现实并不像动画片一样,总有绝对的正派和反派。正如她所说:“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因此她只是把真相写下来,因为真相自有力量。

    在《看见》这本书里,所述即事实。她的文字有独特的犀利和敏锐,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她的坚定与坚持。她就像大海一样,纵使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却能包容一切。

    在《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一篇中,柴静写道,“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2005年,柴静采访同性恋者的片子审核通过。

    柴静说:“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柴静从不避讳所谓的“敏

  • 8、 读《看见》有感800字

    读《看见》有感800字

    牡丹区检察院 刘双

    知道柴静是因为2003年的非典,最近一次关注她是因为2015年由她制作的关于雾霾纪录片《穹底之下》在网络上的热播。除此之外并没看过她之前的节目,但偶然一次在书店里翻了几页《看见》,然后念念不忘,终于在今年世界读书日那天将此书收入囊中。

    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和琐事缠身,《看见》仍然没有看完,但仅仅读到一半就已经让我对她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因为她才真正活成了我期待和喜欢的样子。

    爱思考

    有思想的人总是爱思考。柴静到了央视之后,工作总会不时地带来挑战。最早的时候柴静主持《时空连线》,由于跟之前的节目差别太大,和自己的文艺气息不符,她遭受到了很强的质疑和批评,一度让她很是沮丧,但这没有使她一蹶不振,她通过与同事、领导间沟通,不断地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得到了观众和同事的认可。到后来,做两会的新闻节目,她对节目的形式、节目的意义都有着深入的思考,她思考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展现两会,她思考怎样真实地向观众呈现两会。每一个章节里,文字间都能感受到她不断地思考,不断以一个新闻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地过程。

    勇 敢

    印象最深的,还是她的勇敢。2003年非典,可能因为不在北京,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好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所以无法了解那种紧张和恐惧的氛围。后来在北京上学,听老师讲北京当时的情况,学生都放假回家了,连大街上都看不见几个人,体温高一点就会被隔离起来,可见当时北京对于非典的恐惧。所以我特别敬佩柴静这个主动要求去一线非典病房采访,冒着生命危险去"探寻事实真相"的女记者。两会观察,她改变了传统的节目形式,以直播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了两会,有老百姓的期望,有人大代表间的争论,还有群众对人大代表的批评。这种直播形式含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在电视节目中其实是很忌惮这种情况的,但柴静却敢于尝试,敢于突破——还是在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平台。

    柴静,让我敬佩的不只这两点,还有她的认真,她的坚持和她的善良,等等等等。正是她的这些优秀品质,让我们跟着她一起看见了很多以前不曾看到的事情,也改变了我们一些思考问题的态度。

    我要继续完成我的《看见》之旅。

  • 9、 读《看见》有感300字

    读《看见》有感作文

    高二14班廖一辉

    “别当了主持人你就不是人了”初出茅庐的柴静在新闻记者界里处处碰壁,但她仍尽力地,不断推翻,不断疑问,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

    尽管有些人说话很是尖锐露骨,让你处境难堪,你大可以把它当成磨炼和经验。作为记者,柴静要对付的不只是问题材料的准备,而是上司的不满和指责。“小林来是因为他有老道的经验,你来是因为他的没空。”如此赤裸裸,我能体会柴静的心情。但是,不易气馁是她的标签,她想象着另一种可能,可能我询问的再深入一些,可能我材料再准备齐全一些,她实践了,并理解了新闻多带来的意义。

    “我关心的是新闻当中的人。”

    今天你的权利受到损害,你不说话,明天你就会失去更多的权利。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评语:想起了最近被刷屏的辱母案,如果人人都不说话,那么警匪一家、政府不作为、民众愚昧,将会变得常态化。最怕的是,过段时间,人们对这个事件的关注热情又消退了,一切也就销声匿迹了。

  • 10、 读《看见》有感:真相背后

    读《看见》有感:真相背后

    线站处 张丰华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是《看见》这本书中最触动我的一句话。整部书没有花俏的语言,每篇故事都只是娓娓道来,读起来不感到枯燥,有着行云流水一般的感觉。有时读到书中作者与同事的调侃,我也会会心一笑,有时会随着作者的文笔陷入短暂的思考。我不是个善于思考的人,这部书却给了我思考的话题,同时也给我打开了一扇窗,从这扇窗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在这个国度里有繁荣,也有衰败;有光明,也有阴暗;有无以言表之美,也有不能承受之痛。这大概与作者的记者身份有关吧,毕竟常年的实事调查都是在触及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痛,而记者在调查之中也亲眼见证了这些伤痛,这无疑会改变作者看待社会的角度,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眼界才比普通人更加高远。

    《看见》这部书可以算是央视记者柴静对她记者经历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往日生活的一次纪念。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话题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属于冷门,也正因它们冷门,才更加触动人心。做记者久了,体验了各种不同的生活,亲历了各种不同的伤痛,才能有厚重而深刻的感悟。这部书恰逢中国正在经历转型之痛,以往挤压的社会矛盾因为媒体而几乎在一瞬间爆发了出来,这些矛盾有的是社会观念引起的,有的是经济发展导致的,也有的是突发意外造成的。所有的悲剧都在直指人心,所有的伤痛都需要社会勇敢面对。有的问题纠缠不清,像一团拆不开的毛线,却直指时弊;有的问题显而易见,像黑暗中闪动的烛火,却无人在意。

    读完这部书之后,我却一时间想不出准确的语言来点评它,只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句话:"不浮华,很真实,困苦之中渗出快乐的滋味,每一章都有丰富而全面的思考。"回过头来再看这句评语的时候,我有些责怪自己的肤浅了,读完一本书最大的成就不是读完了它,而是吃透了它。而这句评语刻意地避开了书中那些沉甸甸的现实,还有那些连我也感到悲痛的真相。

    书中有很多思考其实普通人也会想到,但这些思考与书中的采访联系起来却显得更加深刻。只因为平常人的生活不可能经历如此多的波折,才对人生少了许多深刻的思考。例如,作者作为记者深入非典重症区采访之后,她说:"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而当调查农村土地改革问题的时候,她说:"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来看我们自己。"而当讨论到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时,对合格的公民的阐述可谓精辟。书中

  • 2019-10-23

  • 2019-10-23

  • 2022-01-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09-21

  • 2019-09-23

  • 2023-05-25

  • 2019-09-25

  • 2021-07-31

  • 2019-11-06

  • 2023-01-24

  • 2019-10-29

  • 2022-03-14

  • 2021-09-15

  • 2021-09-15

  • 2019-10-20

  • 2019-11-12

  • 2022-12-08

  • 2019-11-12

  • 2021-08-26

  • 2021-09-15

  • 2019-09-28

  • 2019-10-23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1-08-20

  • 2019-09-21

  • 2019-10-29

读看见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看见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看见有感、2024读看见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