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实践论矛盾论有感 > 地图 > 读实践论矛盾论有感

读实践论矛盾论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朋党论》有感。

一本好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读《朋党论》有感”,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读《朋党论》有感(一)

喜爱《朋党论》,不仅因为文章本身,更是缘于对欧阳修的钦慕。在那个谈"朋党"色变的年代,欧阳修敢于承认"君子有朋"且能提出"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观点,的确胆识过人。就是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如此直率的言论也够惊世骇俗的。可见欧阳修襟怀坦荡,是不折不扣的君子。

所谓朋党,以当下的视角来看就是"小团体",即在行政机构里却不因"行政命令"而聚集起来的、规模较小且较为稳定的非官方组织。翻译成人话,就是管理者眼中的"非法团体".尽管任何企业文化都强调同事之间团结友爱,但当员工们真的身体力行起"团结友爱"时,管理者却又惊恐起来了。为什么呢?对此,官方的回答是:"企业强调的是‘大同和博爱’,反对私下里或个别人的亲疏勾结".官方就是官方,浩然正气(Why are u so Diao)。

但问题来了,官方的"大同和博爱"似乎不怎么具备操作性。就是真的要贯彻起来,也得从团结和友爱身边人开始,也得经历一个亲亲疏疏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儒家文化"推己及人"的差别序列。因此,小团体内的团结友爱是"大同博爱"的萌芽状态,是情感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然而,当"团结友爱"按照其客观发展规律逐步向"大同博爱"发扬光大时,却因"小团体"的被打压和被取缔而"中道崩殂",这不能不令人遗憾。或许,这就是大多数企业无法建立起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团结友爱的原因吧。

管理者忌讳"小团体",无非是担心"小团体"一旦形成气候便难以驾驭,怕小团体非主流的文化价值观、非正式的权威体系、非官方的沟通渠道和非常规的内部协作模式对企业原有的格局和秩序形成冲击。然而,事实上"小团体"并非如此不堪,尤其对于营造开放、活泼的团队氛围而言,小团体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诚如欧阳修所言,朋党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必用"君子朋而不党"这种套话来掩饰。亲亲疏疏是人性使然,情感上的不平等与生俱来。管理者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也更善于利用党同伐异的手段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但是,"亲亲疏疏"的关系一旦下放到基层,管理者们便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加批判起来。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说到底还是为了"极权".

其实,"极权"也并非一无是处,"一言堂"起码能提高效率。但"极权"对于管理者的品德和才能要求太高,如果遇到一个"鸡贼+傻×"的管理者,那么团队就像"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那样,个个皆是陈胜和吴广了。而"小团体"恰恰能有效克服"极权"这方面的不足。《朋党论》中提到,尧进元、恺君子之朋,天下大治;舜用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天下亦大治;周武王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周为之大兴。可见,正确对待和运用朋党、发挥朋党的优势,反倒能促进"极权"的良性运作。

小团体是否能发挥"正能量",关键在于"小团体"的成员是君子还是小人。如果是君子之朋,那么"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穷则同道修身,达则同心共济。如果是小人为朋,那就糟糕了,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同利之时暂相党朋,利尽之时则反相贼害。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小团体"都源自寻常百姓,并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说道。他们或志趣相投、或性格相若、或因工作关系走得比较近。他们既不是为了颠覆什么权力,也不是为了争取什么权益,仅仅是为日渐漠然的人际交往增添一点热度,在压力和忙碌之中寻求一点慰藉罢了,管理者大可不必过度反应。相比某些位高权重者之间的权利交易和东窗密谋,普通"小团体"的聚合实在要单纯得多、也磊落得多。

读《朋党论》有感(二)

君子同道 小人同利

——读欧阳修《朋党论》有感

2015-01-23 陇南徽县组织部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既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足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终其一生,欧阳修为人为政为文都取得了成就。在为人方面,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即"以吾一翁","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量酒一壶",这充分反映了欧阳修的追求和品格。在为政方面,欧阳修崇尚"宽简",即宽容和简化的风格,办事遵循人情事理,不求博取名声,讲究实效。他23岁中进士,一生虽两经贬谪,但仍然官拜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和参知政事,死后谥号"文忠".在为文方面,欧阳修是多产的,有《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问世,约百万言,还与人合作编修了史学著作《新唐书》,独力编纂了《新五代史》。欧阳修又是北宋文坛领袖,散文成就最高,苏轼评价其文是"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写了500多篇散文,各类文体兼备,其中政论文恪守"明道"、"致用"主张,指摘时弊、思想尖锐,叙事说理、深入浅出。《朋党论》是其政论文的代表作,欧阳修提出了君子同道为朋、小人同利为朋的著名论断。

《朋党论》是与庆历新政相联系的。庆历新政由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倡导和推行,欧阳修积极参与,目的是通过澄清吏治、厉行法治和富国强兵,拯救北宋开国已久后形成的时弊。新政历时一年四个月就归于失败,其直接原因是反对派攻击范仲淹等人为朋党,原支持改革的宋仁宗皇帝因此提出了"自昔小人多为朋党,亦有君子之党乎"的疑惑。面对仁宗的质疑和反对声音,欧阳修以谏官身份撰写《朋党论》,既为范仲淹等人辩解,也是一吐胸中块垒,对反对派谬论进行理论清算。《朋党论》文笔犀利、史实确凿,具有充沛气势和战斗力。全文615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提章的中心论点,"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而且,认为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历史现象,对于君王来说,不是要否认客观存在,而是要判别君子与小人。第二层次是深入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其中道与利是判别君子与小人的关键所在。在欧阳修看来,君子之交是真朋,小人之交是伪朋,甚至连伪朋也算不上,可说是无朋。第三层次是广泛列举正反方面的史实,既以此证明朋党"自古有之"的论点,又论证了君王信任举用君子之朋则国家兴盛、禁绝诛戮君子之朋则国家乱亡的道理。第四层次是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强调君王要以历史为鉴,充分认识朋党问题关乎国家兴亡治乱。

品读《朋党论》,我们不能不对欧阳修光明磊落和敢于担当的人品表示佩服。《朋党论》表明了欧阳修的政治立场和正直品格,他支持庆历新政;承认自己与范仲淹是一路人。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庆历新政触犯了保守集团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范仲淹、富弼、韩琦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地方十年左右。我们不能不对欧阳修理性克制、恰到好处的清醒表示佩服。在《朋党论》中,欧阳修列举了大量史实,说明君王用小人之朋则亡的道理,但他举例论述只到距当时不远的唐末年间,随即戛然而止。这并不意味宋朝没有用人之弊,没有用小人之朋的问题。《朋党论》就是为宋朝之事而发议论,为解脱范仲淹而鸣不平,但欧阳修绝口不言宋朝之事,其重要原因是为了避免直接触犯仁宗皇帝,以期得到他的认可和理解,从而表明了欧阳修的理性精神和高明之处。我们不能不对欧阳修出语新奇、论证严密的观点表示佩服。朋党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欧阳修却能直面矛盾,亮明观点。具体是以退为进,非但不否定朋党的存在,反而在开篇就直接肯定了君子结党的事实,明确提出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鲜明观点;以奇说理,明确划分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标准,君子间以道结党,相互坚守名节、道义和忠信,小人间以利而群,彼此尔虞我诈、狼狈为奸;以史为鉴,从古到今、正反两面、层层递进,用大量史实论述朋党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朋党论》从国家兴亡的高度论证了朋党问题。朋党之存在,不仅仅是历史现象,更是现实的政治现象。《朋党论》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就在于没有泛泛地讨论朋党现象,也没有就朋党论朋党,而是站在国家兴亡的高度看待朋党问题,这使文章有了政治意义和宽广视野。《朋党论》在结尾时明确指出:"嗟乎,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这就点明了文章的着力点是政治和国家兴亡。那么,君王怎样引以为鉴呢?核心还是识人用人。《朋党论》好就好在没有单纯地论证君子之朋兴国、小人之朋亡国的道理,而是从君王识人用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使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中国传统政治历来认为,为政之要,首在得人。诸葛亮曾经比喻道:"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意思是,治理国家必须注重选贤任能。辅佐国家的人就像房屋的柱子,柱子太细小,屋子就会倾倒,辅佐国家的人不称职,国家就会亡乱。欧阳修深深浸淫于传统文化,在《朋党论》一开篇就说:"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君子与小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对重要的政治和伦理范畴。君子是做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从政的价值取向,小人则是与君子相对立的,是做人从政必须防止的倾向和唾弃的对象。如何辨识君子与小人是一个大问题,既是识人用人的前提,又是辨识真伪朋党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唯有孔子对君子与小人作出了比较全面论述,可以作为辨识君子与小人的基本遵循。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君子的胸怀是宽广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做到乐观豁达;小人的心胸是狭窄的,总是怨天尤人,心中装满了忧悲、苦闷和怨怼。他又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意思是,君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神态泰然安祥,待人谦和礼让;小人既骄傲又自卑,就不可能做到泰然安祥。他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君子以道义为基础,即使个性不同、认识不同,甚至有利害冲突,也能互相团结协调、密切合作,从而形成合力,如同五声调和可以成音乐,五味调和可以成美食;同而不和,就是小人以利害为基础,即使出于利益原因而暂时勾结,选择相同的立场和态度,但只要涉及利害关系,就会互相内讧倾轧、争权夺利,如同以火济水、以水济火,互不相容。当然,孔子并没有也不可能从理论上穷尽君子与小人之区别;即使穷尽了,由于现实比理论更为复杂,识人用人也不可能做到都选用君子。古今中外,选用小人的事例比比皆是,因而就产生了不仅在识人用人时有一个辨别君子与小人的问题,而且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还有一个辨识真伪朋党的问题。朋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每个个体的素质决定了朋党的性质。如果每个个体都是君子,那么这个朋党就是真朋,反之就是伪朋。欧阳修认为,君王的主要职责是识别真朋与伪朋,然后用真朋、斥伪朋,这对于国家兴亡至关重要。"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朋党论》从是非标准的角度论证了朋党问题。欧阳修在文章中不仅提出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这一不同凡响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区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标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在欧阳修看来,道与利是一把具有普遍意义的尺子,是衡量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根本标准。关于道与利,其源头还是要追溯到孔子哪里。孔子曾经说过一句震古烁今的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二千多年来,这一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伦理道德判断。道与义实际是同一序列的概念,在白话文中就成为一个词组。所谓道,现在是指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在欧阳修那里,是指道义、忠信和名节;利现在是指金钱和物质利益,在欧阳修那里,是指利禄、货财。从哲学上分析,道与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并不是绝对矛盾的。道是利基础上的道,利是道引领下的利,道与利统一是最佳境界。当然,道与利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而且会经常发生矛盾。当发生矛盾时,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崇尚道、淡泊利。因为道与利相比,道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即使是利,还有大利与小利之分,大利是指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小利是指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大利与小利也是可以统一的,如果遇到矛盾对立的时候,能够做到先大利后小利,或区隔大利与小利,绝不以小利为害大利,这也不失为一个君子的品行。欧阳修为了论证说理的需要,似乎把道与利割裂了开来,认为同道为朋是君子,同利为朋是小人。这是可以理解的,议论和辩驳有的时候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在欧阳修看来,小人与君子的价值取向不同,小人只有利而没有道,"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而君子是重道不重利,"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在欧阳修看来,小人与君子结朋的目的不同,小人是"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意思是,小人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就暂时互相援引而勾结成为朋党,这是虚假的现象。等他们看见利益就争先恐后地去争夺,或者利益已被夺光而交情就疏远了,还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全。君子是"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意思是,君子以道来修身养心,就会志趣相投而互相补益;用道来为国家办事,就会志同道合而同舟共济,并且始终如一地相处。在欧阳修看来,小人之朋与君子之朋的性质不同,小人之朋是伪朋甚至是无朋,"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而君子之朋则是真朋。"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就是真朋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

《朋党论》从历史史实的维度论证了朋党问题。欧阳修在《朋党论》中一共举了6个史实,其中三个是正面史实,三个是反面史实,充分论证君王用君子之朋则国兴、不用则国亡的道理。正面史实第一例是尧的时代,"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这里所说的共工、驩兜等四人,实际上是四个反对尧的部落首领,而八元、八恺是支持尧的十六个部落首领。舜辅佐尧,斥退共工等结成的小人朋党,重用八元、八恺结成的君子朋党,实现了天下太平。第二例是舜的时代,"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这里所说的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是上古传说中舜的臣子,实际上是二十二个部落首领,其中皋即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员;夔是掌管音乐的官员;稷是掌管农业的官员;契是掌管教育的官员。这二十二人结成君子之朋,互相赞美、推举和谦让,而且都被舜重用了,天下也就安定了。第三例是周朝,《尚书》说:"周有臣三千,惟一心";欧阳修认为:"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反面史实第一例是殷纣之时,其特点是"人人异心不为朋";"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这是说,纣当政的时候,他的臣子各怀异心,不结朋党,但纣也因此而使商朝亡国。第二例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实为桓、灵两帝,其特点是"禁绝善人为朋";"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意思是,汉桓帝、灵帝两度大批拘捕和杀害名士,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等到黄巾军起义发生时,汉朝天下大乱,才后悔醒悟,解除对党人的禁令,把他们全部释放出来,但为时已晚,已经无法挽回混乱颓败的东汉王朝。第三例是唐朝末年,其特点是"诛戮清流之朋";"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朋党之论,是指唐穆宗、宣宗年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发生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政治宗派斗争,历史称为"牛李党争".到唐昭宗时期,以党人之争为由将朝廷中的名士加以杀害,有的被投入黄河,还说什么"这帮人自命为‘清流’,应该把他们投进浊流中去".于是唐朝也就灭亡了。客观地说,商纣和汉唐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欧阳修看来,这些史实表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朋党,而在于能否识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他进一步用舜的例子加以说明:"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金圣叹评论《朋党论》是"最明畅之文,却甚幽细;最条直之文,却甚郁勃;最平夷之文,却甚跳跃鼓舞".历史上尤其是文学史对《朋党论》评价甚高,认为是欧阳修最好的文章之一;在汉语言文学传世的政论散文中,也是最好的文章之一。尽管如此,也难以掩饰文章的缺憾。《朋党论》的出发点是为了说服仁宗皇帝,但仁宗不仅没有被说服和感悟,反而将欧阳修贬出了京师。后人对《朋党论》的观点也不尽赞同,清朝雍正皇帝对欧阳修极为不满,认为"君子无朋,惟小人有之",并说"设修在今日而为此论,朕必饬之以正其惑".在我看来,从文章风格和写作技巧而言,《朋党论》确实是一篇好文章,立论新奇、逻辑严密,洋洋洒洒、气韵生动,但其主要观点和思想价值,却是有着可以商榷的地方。《朋党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欧阳修做学问的态度,敢于在不疑处有疑,对朋党这一概念提出疑问。一般认为,朋党一词为贬义,是指那些不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结成的政治派别。传统文化对于朋党也是否定的,《尚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孔子也说:"君子群而不党".欧阳修却反其道而行之,从理论和史实两个方面论证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君王要善于辨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等观点。这些观点虽然可以争议,但毕竟是一家之言,而且欧阳修做到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同时,《朋党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士大夫的家国情怀。欧阳修写作《朋党论》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庆历新政和国家兴亡治乱。正是这一家国情怀,使得《朋党论》受到了超越其自身价值的历史评价,使得像欧阳修那样的士大夫受到了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家国情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即使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意义。知识分子一定要弘扬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真正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朋党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5].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来源:共产党员网)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论中国》有感


读《论中国》有感

说起基辛格,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历史课本上毛主席与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张经典照片在当时震撼世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中就包括亨利·基辛格。由此,中美两个大国经过长达20多年的相互对峙后,终于走向了和解。

基辛格在 2011年5月27日迎来了自己88岁的生日,其重磅大作《论中国》也在这一天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今年10月,《论中国》简体中文版隆重上市,各大网站争相报道,不啻为十八大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论中国》这本书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对每个曾经或正在关注中国命运的人,对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都值得一读。

"世界之王"的陨落

书的前半段,基辛格介绍了中华民族从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沦落为晚清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清以前的中国,国运昌盛,四夷咸付,是以中国人酿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自我意识。至于愿与中国通商的周边国家,天朝皆视其为"蛮夷",称通商为"朝贡",以示承认中国的至尊地位。

中国"挟其独特的传统和千年养成的优越感"步入近代,清廷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其对外国通商和技术革新漠不关心。于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借助工业革命的洪流,西方超越了中国。

英国人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自此,列强环伺。仅仅10年,中国从辉煌中跌落,沦为殖民实力争夺的目标。

大国博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作者试图从"围棋"和"孙子兵法"出发,形象地阐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杰出的政治战略思想,读起来令人拍案叫绝,敬服不已。基辛格甚至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例如,1958年8月23日,为了试探美国保卫台湾的承诺坚决的什么程度,也为了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对金门进行大规模炮击。毛泽东解释说道,中国表明了军事决心后,将重启与美会谈,如此"既有行动场所又有谈判场所".基辛格把此解释为《孙子兵法》"斗中求存"古为今用,目的是化强敌为弱敌,进行进攻性威慑策略。

开始发展霸权主义的苏联早为毛主席所不喜,即便中苏还是盟友。有趣的是,在炮击金门的3周前,赫鲁晓夫刚刚访问北京,致使艾森豪威尔指控苏联授意毛泽东这么干。而在台湾问题上,毛泽东又利用赫鲁晓夫的左右为难诱使他发出核威胁,这个赫鲁晓夫自己都承认无意付诸实施的核威胁使苏联和美国关系限于紧张。毛主席将赫鲁晓夫当成了棋子,当成了剧本里的一个演员,获得了宣传上的重大胜利,"底气十足"地重回中美大使级会谈。于是,两位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毛泽东和赫鲁晓夫,高下立判。

1978年越南得到苏联的支持,全面发动了侵略柬埔寨战争并占领柬全境,妄图永久占领老挝与柬埔寨,将其合并到越南的版图中以便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实现其地区霸权的野心。

为了"遏制越南的野心,适当地给他们有限的教训",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之前,邓小平效仿当时的毛泽东高调出访美国,使外界认为这次行动得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同意,从而吓阻另一个超级大国插手干预。接着,邓小平又出了一招妙棋:遍地落子。他遍访缅甸、尼泊尔、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并在2月4日"在围棋棋盘上布下了最后一颗棋子——路径东京停留",达到了将中国融入世界、孤立越慢的目的,为对越反击战取得舆论上的支持。

基辛格用《孙子兵法》和围棋解释中国领导人的精妙政策,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将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化繁为简,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见识到大国博弈的神奇。中国两代领导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巧妙地运用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外交和战争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放眼世界,除了中国人,谁还能有这般才能?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政治不是儿戏。咱们老百姓想当然的事件其实都包含着领导人激烈的政治博弈,因为他们必须为国家的长远考虑,思索如何才能为自己国家带来最大的利益。我们唯有多读历史,汲取百家评论,才能体会其中的博大精深。

中美外交风云

中国和美国,地广人稠。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庞杂;一个发展迅猛,领先世界。中美两国遥远的地区性差异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注定难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发展两国的外交关系对所有领导人来说都是一大难题。

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始终将利益与意识形态明确区分的。作为一个党员,我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但是作为一个21世纪的青年,我也喜欢美国的电影,喜欢超级英雄,甚至还翻译过美剧和动画。我认为,排除政治因素,这些都是全世界的财富。在政策方面,中国领导人主张独立自主,不干涉他国内政,不向国外传播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决拥护者,基辛格声称:"美国坚持通过施压和激励来实现价值观的普适性,也就是干涉别国的内政。"在外交上,中国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往往包涵数层含义,往往令喜欢直来直去的美国人头痛不已。他们经常煞费苦心,热烈讨论,方能解出此中曲直。

美利坚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从长期敌对转变为盟友的?答案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共同反对苏修的霸权主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恢复,这是冷战时期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胆举动,而在这之前,时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为尼克松访华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为亲历者,他的描述无疑具有准确性,他所披露的细节也是其它历史书上绝对看不到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他多次访华,有幸与中国的三代领导人交流切磋,对他们的理解是不同寻常的:他称毛泽东为"哲学王",周恩来儒雅、随和,他还特别欣赏邓小平的实用、江泽民的灵活,认为这两人都在审时度势,为把中国带出备受孤立的国际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奥巴马2008年竞选团队亚裔事务顾问薛海培认为:"美国进入全民思考中国带来冲击的时刻。想跟中国干仗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对中国崛起的焦虑,这对美国民众影响很大。"世世代代生活在优越感之中的美国人第一次感到了威胁。

然而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国无法忽视这个大国的存在。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未来的格局和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国际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美国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来共同维持世界的和平。

在当年的美国大选中,中国的崛起成为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独立辩题。相比之下,奥巴马对华态度比较温和,而罗姆尼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分激进。事实上,美国大选的候选人为了拉选票,通常会在竞选中对中国强硬,但是上任之后马上变脸,开始缓和对华关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国选举时,克林顿激烈谴责老布什的对华政策,他攻击老布什"纵容"中国,扬言要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中国人权挂钩。可后来,克林顿对华的亲切有目共睹。只有过来人才懂得,与中国搞好外交关系才是硬道理,纵使美国总统为了国内的呼声而采取一些不利于中国的政策,也不会在深层次上影响中美的正常关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中美应当齐心协力建设世界,这是基辛格的愿景。作为普通老百姓,和谐发展的中美关系是两国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论中国》这本书对中美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美国人应该多读,因为它能消除人们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人更应该多读,因为基辛格对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领导人的决策不吝大加赞扬,这是一个外国政治家对中国的客观评价。中国人读此书,既能了解历史,又能看清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对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大有裨益。

作者:齐鲁银行青岛分行 纪茜茜

读《论毅力》有感


感谢忧患——读《论毅力》有感梁启超先生不愧为真名士,他的大作《论毅力》短小精悍,议论透辟,一语道破成功的秘诀:有毅力者成。以前,甚是喜欢老子显学中的“祸兮福之所倚”这句话,却不知其中精髓。祸福转化之条件,当然不缺“机遇”,但更重要的是毅力。倘若没有毅力,恐怕连面对忧患的勇气都没了,更不要说把灾难忧患转化成幸福了。如果一个人要想做到不战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浑身是勇气,浑身是毅力,意志坚定,敢于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阻碍。这种思想铸就过程,就不得不依赖于一次又一次的困苦忧患的磨练,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它们才对。不是吗?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及气势宏伟的第九交响乐,是那样普遍强烈而又深深地震撼过人们的灵魂。但是,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醋的玩笑,让他失去了听觉,这怎能不使他痛不欲生。面对如此厄运,他终究还是承受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聋着耳朵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篇章。还有,屈原放逐,赋作《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华罗庚左腿致残,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数学家;失去说话能力的高士其,成为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的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有多少不幸的伟人,面临着困苦忧患,像勇敢的探险者,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辉煌的成果,为人类智慧的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不能否认,正是这些困苦忧患,才铸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毅力。梁先生说得极好: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境又常相间以迭乘。可以想见,在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还会(Stu51.com)遇到的忧患。正如同巴尔扎克解释的:“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我们不能向现实人生奢望什么,要成功,要幸福,就必须昂首坦然地去面对,正视生活,正视忧患。为什么忧患能使一些人成功,也能使一些人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弱者不敢面对忧患,害怕失败,在忧患面前大惊失色,退避三舍,甚至自暴自弃或走上自绝之路。其实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大难临头,都会有自己的精神危机,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来不发生“危机”的人,而是发生了危机能咬着牙挺过去的人。没有什么东西会和人作对到底,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我们愈为环境所困,反而更愈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当我们具备了足够的毅力,坚信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一时,也许,我们会微笑地面对忧患,忠心地说一声:“谢谢你!”

读《肇论》有感


读《肇论》有感

读《肇论》有感第2页

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篇一: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在这个假期我拜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在假期仔细阅读了这两篇著作,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事物在矛盾中相互作用从对立走向统一,同时又用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因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对这个的理解我想起了我们学期末的实践活动,电厂实习便是这样,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在电厂实习中我们把理论认识再转回到社会实践中,将我们所学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在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时候自己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也只能是读懂了这两篇文章的毛皮,但是在读完《实践论》、《矛盾论》后我觉得自己的世界观更为清晰,对辩证唯物观点的理解更为透彻。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奠定了哲学基础。认真研究两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华的贡献,对于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篇二: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都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五年将会是一个坎,特别是在机遇与挑战、诱惑与风险互相交织时,人总会产生很多的纠结与彷徨。而我,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一点哲学成为了我梳理思路、确定方向的重要方法。

就这样,《矛盾论》和《实践论》就成为我的床头书。

毛泽东主席1937年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矛盾论》是讲辩证法的,但它主要讲人应如何分析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矛盾,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改变社会结构、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目的。《实践论》是研究认识论的,但它首先讲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讲社会和人的改造。而这些唯物主义思想,对于我认清现实生活中的机遇和挑战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矛盾论》:

一、矛盾是开启科学思维的钥匙。《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

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

二、矛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

因此,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

三、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就要坚持多从事物内部找原因。

矛盾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只要把握行当,处理有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方法主要能用于对人的判断中,由于我所在的岗位,是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而在对同事、客户的判断上,我往往会过于感性,特别是不能很好的接纳身边人的缺点,这有时候会影响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而采用矛盾论的方法,就能让我正确认识到任何人都是有缺点的,只要客观、全面地对待,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任何人都是值得合作、值得信任的。

关于《实践论》

一、《实践论》中关于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积累工作中的认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正向《实践论》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我们要注意需学习他人的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我们工作的完成。

二、《实践论》中说,认识的过程,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正确的认识,就得对现实事物充分了解,且感觉深刻而丰富,才能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根据改变了的现实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案,以期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得到预想的结果。目前我们面临一些困难,有困难就有机遇,克服困难,把握机遇,不凭空想象,脚踏实地,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工作就会有进展出成绩。

三、《实践论》中说: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我们反对思想上的顽固保守,也反对空谈盲动。我们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就会从不懂不会到少懂明白,再到清楚明了,做好工作。

四、《实践论》中说: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认识、学习、提高,最终达到对事物的准确把握,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事实上,对照《矛盾论》与《实践论》中的思想,能够照出我身上的诸多缺点,在我职业生涯的这样一个门槛上,我需要以此为武器,好好反省与应对:

1。浮躁,难免会急功近利,与之相伴的,不够严谨、粗心、不够沉稳,这些毛病都时有出现。如果能认识到认识到客观环境与自身能力的实际情况,给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和路径,这样的毛病就能一定程度上得以克服。

2。容易感情用事,有时候不够冷静,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经验。这包括对领导的批评、与同事的争执、和朋友的沟通,在一些非常情势下我的处理能力还是欠缺火候。这固然跟社会经验有关系,但与缺乏系统的思想指导行动也是不无关系的。

3。惰性严重,很多时候只是三分钟热度,缺乏恒心,缺乏执行力。如果能改正这个毛病,现在的生活完全可以更有价值,也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更坚实基础。这需要我进一步践行实践论中的诸多要点。

4。不够虚心,容易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于是,偏执、武断也随之而来了。换句话说,我就是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容易对自己的所谓成就满足,却不知道外面还有更广阔的天、还有更牛的牛人。于是,就容易陷到自己经验主义的小圈子里,自我感觉良好,跳不出来,也错过机遇。这个毛病会成为阻碍发展的很大障碍!

如此梳理,真让我触目惊心,但我还是暗自庆幸,至少,我还有改正的机会。在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结尾,袁朗对成才说:你要走的路会很长,比许三多的路会长很多,碰到得迷惘也要多很多。是的,功利而复杂的目的性最后可能会成为前进的羁绊,但并不是一味的等待与被动就会一切都水到渠成。

我很赞同一位评论家所说的:在当前的时代里,目标感和计划性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导向,而需要作为保障的,应该是内心的真诚和不断自省的勇气。而这个自省的过程,《矛盾论》与《实践论》可以是很实用的理论框架。

【篇三: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在高中时期我们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内容的学习了,但是,在那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去背诵那些哲学定理,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没有学习到马克思列宁的那些高深哲学精华。这种学习对我们的自身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削弱了我们对哲学的学习兴趣。在高考后我就记得了一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而其他的哲学内容几乎都不记得了。而在大学里,我们不需要像高中那样,为了分数而去背诵那些相对烦躁的内容。在这里,我们是为了学习哲学的真实内容而去学习,并没有老师或者谁强迫我们一定要去学习这些东西,全部的学习都是发自自己内心,发自自己的兴趣。有时候,在学习理工科的知识后,换一种哲学的知识去学习,我们或许会变得更好,不但会令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而且令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效率。

《实践论》在最后告诉我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而《矛盾论》让我们知道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我们都知道,真理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物质。它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变其自身内容的一种物质。或许,在原始社会,打猎是生存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时间证明,没有其他强力的生存能力的原始人类只能靠众人的合作打猎来维持自己族人的生活。因此,在当时,打猎就是真理。只有打猎才是正确的道路。但是,原始社会之后,打猎就不再是生存的主要途径了,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人类学会了种植,靠自己的双手种植出食物,然后再吃食物。这个是一个重大的进步,通过人类的实践得出了新的生存途径。这个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发现真理。真理是相对一个时代的,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真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马克思列宁这些把哲学研究得很透的同志告诉我们,实践可以发现真理,同时,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脱离了实践,真理就是没有用的东西。因为我们知道,假如没有实践,我们也无法确定所存在的真理是否适用于我们的社会。举个例子,比如在原始社会,打猎这种方式是适用于那个社会的。但是,原始社会后,经过实践,他们发现了打猎不再适用于他们的时代,于是,另外的生存方式就出现了,于是,我们就知道了真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的内容是会变的。经过了特定的时期之后,之前的真理就不再是适用现状的社会了。所谓的真理也就不再是真理了。所以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途径,而且是唯一途径。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以检验我们社会上的真理。

现在,实践已经成为了我们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了。社会实践,社会实习,还有其他的学习都是属于实践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这些实践,我们就知道了再现代社会属于我们社会的真理是什么。当代社会,有技术之人才是人才。古人有云,只要身怀一技之长,就不会被这个世界淘汰。技术,是我们当代人类必须拥有的一个身外物。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什么的都是浮云,只有那些有技术的才是属于我们社会的人才。只有拥有技术的人才才是我们社会上需要的,因为,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拥有了技术,就拥有了资本,我们就能立足于我们这个肉食强国的社会上。没有技术,我们也没有任何的资本去和社会上的其他人才衡量,去和别人做斗争。

实践出真理,真理又要被实践所检验。我们现在的社会上,太多的事实都不是按这个道路前进的了。富二代,官二代的势力发展,已经把很多人的思想都改变了。现在我们的社会上,很多人就会认为,富家庭,官家庭就能一直繁荣下去,而我们那些农民子弟只能靠读书,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实际上,实践告诉我们,富不过三代。假如富家家庭的后代都是过着那些很糜烂的生活,没有自己的生活能力,只能靠着上一代留下来的资本,那么,这个富二代的未来将不容乐观。富不过三代,这个说法是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证明出来的,这句话适合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相信,只要有技术,只要肯用功,我们就能打拼出属于我们的财富。有钱并不说明什么,我们不是要很有钱,而是要很有赚钱的能力。虽然这个社会上,钱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只有拥有赚钱的能力,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去购买我们的房子,以及其他的物质。所以,在这个社会上,赚钱,也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真理。

我们并不能一口咬定实践就是能发现真理。有时候,错误的实践也是我们社会上的一个常态。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走上正确的实践之路,而走上了发现错误的道路上。或许,一些途径能让他们立足于社会,但是,这些道路却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多的不稳定。现在,比如说,很多制作毒品或者拐卖小孩妇女的活动的确能给人们带来巨额的财富,但是,这些给社会安定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会造成社会的恐惧以及更大的不安。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实践去确定我们的真理,并把那些错误的改正。只要我们都沿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我们的社会就会很快成为最好的社会之一。

【篇四: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我认为,《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最能体现毛泽东的方法论的两本书。

以我的体会,《矛盾论》在做事方法上告诉我们的是:1、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但要注意: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会转化的,到了一定时候,原来的次要矛盾可能就变成了主要矛盾。(所以,我们的解决问题的重点也要随之改变)

那么,怎样确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呢?这只能在实践中确定。一切真理都只能通过实践得到,这就是《实践论》。

我们从4卷毛选看毛泽东方法论的经典案例: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抓主要矛盾。

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便走。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不合正统的游击战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产品。

《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划分抓住了主线。

毛泽东不是不知道土改运动中的过火行为,但那不是主要矛盾。

从某种角度说毛泽东靠两论平天下也不为过。

读书不是目的。解决现实问题才是目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哪个是主要问题?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不妨借助两论的方法论(当然还包括其他的有用的方法)来分析分析。

最后再说一点,这两本书其实不过是两本小册子,通俗易懂,小学生就能通读而不会有语言障碍。

【篇五: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与《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战争军事政治大学演讲大纲中的理论观点。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践论》与《矛盾论》正式发表,分别从辩证和认识的两个方面,利用哲学思想对中国革命历史做出总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它的创新价值和理论宗旨至今以来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论题。

《实践论》是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任何事物都需要实践,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真伪,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不断深化自身的认知,学会身体力行。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课堂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要放到实际生活中去检验,检验其理论的真假,一味地强调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很容易停留在理想主义和空想主义层面上,导致做事不切实际,只空想不做事。

我们这个学期考完试后学院组织我们去电厂进行参观实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普及千万家庭的用电,这使我理解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性,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毛泽东等领导结合中国国情,对理论进行创新,并加以实践,最终使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进而使人们逐渐富裕。只有切身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真理性的主要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专业理论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若要全面理解,就必须去实践,加深自己对理论的认识。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这教育我们看待事物要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不断扩展自己的思维,专业知识要通过多方面的推敲与证明。学习过程也是一样,不要在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不能极端。正如中国在革命时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指导思想,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等这些左倾错误做法,明显地脱离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还有大跃进时期的极端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这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这些事实都能体现过度片面地看待问题,从而导致中国的革命在这一段时期出现了严重错误的可怕性。《矛盾论》还要求我们不能单一地思考,要学会分析利弊,辩证地分析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而且还要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发现中的弊端,在日后的实践中能够避免发生错误。就如我们实习当中参观的电厂运行室,里面的工作人员虽然工作枯燥,假期不多,但是生活有规律,薪水也相对稳定。只有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我们才能开发现更多的生机。

《实践论》是方法论,《矛盾论》是世界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将方法论和世界观结合起来,学会哲学地思考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受到外界形形色色的生活观念影响,可是我们要有清楚的认知,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实践论》和《矛盾论》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人事物,在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

其实我对《实践论》与《矛盾论》的理解很浅,思考也很片面,若以后有机会定会再加揣摩。读后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实践和辩证思考的重要性。今后我不仅要将理论正确运用到实践中,而且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考虑问题,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断增加自己的内涵,争取做一个能用先进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社会主义新人。

【篇六: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近日我认真研读了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作。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受了很大的打击,损失惨重。后来在毛泽东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变阵地战为游击战,通过两万五千里长征顺利到达了延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然而中国共产党内教条主义依然盛行,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像1931年1934年那样的巨大损失,使党内同志更好地理解马列主义,回到正轨上来,毛泽东写下了这两篇文章,并在延安抗日政治军事大学进行讲演。

在《实践论》一文中,毛泽东向我们阐述了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对实践的认识也由浅及深,由片面到全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在实践刚开始的阶段,我们获得对各个事物的初步认识和事物之间的外部关系,但这些认识只是感性的,片面的。我们还将继续实践,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出现了概念,即是对实践的较为概括性的总结。接着使用一系列推理和判断的方法,使认识得到升华,得到了对实践的深刻的、整体的、本质的结论。这就是基于实践的认识发展过程。

然而,得到结论并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将新的、正确的认识运用于实践中去,这才是认识的真正意义所在,不是单纯地为了认识而认识,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道路指明了方向。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埋头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因为我们在书本上得到的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并没有深刻地理解书上的内容。我们应该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中,通过实践让自己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为我们多创造这样的机会。今后我们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泛泛而谈,应该勇于实践,用知识创造财富,造福人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的真理性却是相对的,仅适用于一定的条件。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不能用彼时的观点来对待此时的情况。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不能以一种静止的、机械的观点去对待世界,而应该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中坚持实践来更新自己的认识。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不能以昨日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我们也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不能因为以前的过错去否定一个人,毕竟社会是在发展的,而人也是会变的。对于事物也是如此,我们要随时保持一颗虚心好学的心,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去学习新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不能够顽固地坚持一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认识,用这些过时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这样就会遭遇惨痛的失败。

以上就是我读了《实践论》之后的一些感想。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主要讨论了以下这些问题: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存在着两种对宇宙发展的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世界是静止的,世间的事物是永远不变化的,发生变化的只能是质量或者数量,即世界上只存在着量变,而不存在着质变;另一种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它认为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而导致发展的是蕴含于事物之中的矛盾。世界上不仅存在着量变,当量变到达一定程度时还将发生质变。其实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出现了很多古代闻所未闻的新事物,如果世界上只存在着量变的话,这种现象是不能够解释。

世界上的一切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矛盾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并不是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也不是到一定阶段就会消失。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今天中国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今天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社会上仍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存在着很多矛盾。房价过高、物价飞涨、官场黑暗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是只有我们国家才存在这样的问题,发达国家也遭遇了这样的状况:国外的很多年轻人也买不起房子,很多国家贪污腐败的情况比我们国家更糟。我们应该意识到,社会本来就是不平衡的,存在着矛盾和不足,但正是矛盾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收入不高而有仇富心理,不能因为前途渺茫而怨天尤人,而应该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未来,让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矛盾还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所蕴含的矛盾是不同的,而且在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方面中的矛盾也是有所不同的,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因此我们不能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以一种静止的、机械的观点去看待矛盾,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不同的情况中矛盾的差异,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正确认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应该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解决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然而,主要的矛盾以及主要的矛盾方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着,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转化着,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时间。在1978年,邓小平意识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他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从而使中国实现了巨大的腾飞。由此可见,抓住主要矛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特点。同一性,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因为如果一方消失了,矛盾也就不复存在了。同一性还具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矛盾双方还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与自己相反的方面进行转化。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矛盾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中的。而斗争贯穿一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着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处不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矛盾斗争的唯一一种形式,对抗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法。一直以来,我国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因而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或许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悍然发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深陷战争泥潭之中,元气大伤,而且反恐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和平地解决外交问题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如果当和平解决不了冲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不惜以一切代价捍卫我们的正当权利。

这就是我读了《矛盾论》之后的所思所想。

【篇七: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最近阅读了毛泽东同志两篇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在加深自己理论知识的认识与学习中,也有自己的一点感触。《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1937年8月,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创作了《矛盾论》。《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分别阐述了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以及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的转化条件。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但是由于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不能从中找到问题的共性?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做了如下回答: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认识矛盾以及解决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矛盾最大的迷惑性在于它容易让人在主观上产生不可抗拒不可解决的消极心理,这源于矛盾的显著特征斗争性。在进退维谷,无法做出取舍的境地中我们往往选择的是原地踌躇,不知何解。只有认清矛盾的本质,在同一性与斗争性中加入自身的努力,使之相互转化,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并且取得发展。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党内教条主义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中的主观主义,于1937年7月创作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实践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了实践在认识和发展的重要性和能动性。在《实践论》中有这么一段话: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在《水浒传》中有宋家三打祝家庄,前两次由于不明白地形而痛吃败战,在前两次的经验上制定战略,了解地形以及切断与扈家庄和李家庄的合围而取得成功;在建国初,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刚刚成立,共产党在执政领导的道路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造成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脱离实际,违背真理的挫折。在经过一系列反思后,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正确的战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抛弃两个凡是,引领中国走向复兴道路。只有通过实践来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找出正确的方向。

实践是将思想在当前的环境下变成现实进而检验其正确性。思想超前于实际或者思想落后于实际,都会脱离实际,造成损失。一切先进性的思想所带动的改革总是能在实施后得到收获,当下我国面临贫富差距严重,通胀指数高已经环境污染等严峻问题,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就让我们一同来见证其正确性。

【篇八: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前段时间看《毛选》,读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对毛主席老人家的哲学辨证思维彻底折服了,又读了老人家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看得出蒋委员长输得应该心服口服才对、要是不输还真是奇迹了,从这些著作中看出老毛确实是雄才伟略,思维水平确实不是凡人。

《实践论》中毛主席所认识到的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世界观认识方法,首先是感性认识,然后是理性认识,理性知识只有再次运用到实践中去验证其合理性才是有用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东西带有真理性的东西在里面。

《矛盾论》中,毛主席对矛盾的各个方面阐述地非常清楚。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是互为依存的,没有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正如一个巴掌拍不响;同时,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这就是统一了;矛盾存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任何时候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有些以前的主要矛盾现在可能成为次要矛盾,比如:在没有抗日战争的时候,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但是日本侵华想全面占领中国(包括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赶出中国,而独占中国)后,主要矛盾变成了中华民族同日本之间的矛盾,毛、蒋派之间的矛盾转为次要矛盾。所有的世间万物,包括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思维世界,均是由矛盾形成的,矛盾促使它们发展和进步,没有矛盾也就没有了发展和进步,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发展进步的过程。

从毛主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中可以看出:《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所透出的哲学辨证思维深深根植于毛主席的头脑深处,比如:毛主席论证为什么井冈山红军政权可以存在也是从矛盾论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得出的结论,首先分析了国内的各方面势力的矛盾及其发展,然后据此得出井冈山红军政权之所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和理由;《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同样首先分析了国内、国际的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然后据此提出战略问题。

由此也深刻理解了为什么钱学森回国后曾感叹早知道马克思的哲学辨证法就好了的感慨,毛主席其实真的就是凭借这一科学思维方式来统一中国的,尽管可能不够全面,但是至少应该是武装了马克思哲学辨证思维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吧。

此外,从毛主席著作中,看出了尊重事实、尊重现实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基于此一客观基础而制定方针、政策,对国民党政权的强大和在中国大中城市的主导统治地位从未否认,而是正视这一现实,从而制定战争的方针和政策、策略;同时,毛选著作中无不透出哲学的辨证思维、发展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如:内线和外线的关系、战略和战术的关系、阵地战和运动战的关系、时间和形势变化的关系、主次要矛盾的转化关系。

由这些东西联想到现在的企业发展问题,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首先解决的应该是如何发掘客户需求和客户的真正潜在需求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客户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而企业呢又希望能够从用户的口中得出一些看似是需求其实未必是真正需求的东西,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在我看来,只有深入了解人性,人性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真正研发出符合客户潜在真实需要的产品。

读实践论有感


【篇一:读《实践论》有感】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实践论主要论述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篇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今天,对于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就更应该研读这篇文章,从中学习辩证唯物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和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生产活动中得到的,然后再用这些认识来解决人类生活问题。这就是人类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比其他理论先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毛泽东同志正是学习了马克思的这一基本原则,把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理论相结合,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论述到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要想知道自己的认识或理论是否正确,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就好比如我们做应用题一样,要想知道我们做的是否正确,就必须把我们的结果代到实际问题中去检验。这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还论述到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该觉阶段。第二部,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这告诉我们,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实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感性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是认识的深入阶段。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这就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从感性的认识经过深入的思考,然后跃进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的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识是从实践开始的,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这就告诉我们,要完全的解决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成为真理,就是在于它们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被后来的革命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实践中所证实,然后又在实践中被丰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我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心得,也是我所领悟到《实践论》的精华内容。

【篇二:读《实践论》有感】

近期绞尽了脑汁,参阅了大量文献,集结了自己所有知识,甚至连睡觉走路都在想新的实验方案怎么制定,发现现在要考虑的问题真多。

回想刚开始做实验时,那时候年少轻狂,没有经验,随便定了几个方案就去做了,甚是草率,结果肯定是做了N多无用功。

近段时间来一心在制定下一步实验方案,有了前面的教训及更多的感性认识,考虑问题更全面了,虽然费了不少心思,但是效果应该会很好,至少比以前好。

通过这件事情,突然想起毛泽东同志当年的《实践论》,又仔细研读了一篇,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1937年时候,中国共产党内教条主义及经验主义盛行,给中共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实践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位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及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一主观主义而写的。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及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既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因此,按照实践论的观点,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波浪形前进的,一帆风顺是不符合辩证唯物论的,所以啊,凡事不需烦恼,认真对待,眼前的挫折是必然的也是暂时的,心态一定要好。

【篇三:读《实践论》有感】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走过了一段传奇而又曲折的路程。它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也经历了1924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其中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四年统治,更把党几乎引向毁灭的边缘。全党需要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路线上进行通盘的审视。

其次,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1937年前后,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面对着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各种矛盾,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思想理论的高度上加以解决,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

因此,在1937年7月,毛泽东同志为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点写了《实践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地分析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与行的关系。

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着客观世界。以它为转移,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首先,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人类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逐步了解了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从总体上看,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人类实践的结果。此外,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通过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有效地推动认识的发展。再次,实践是认识的归宿,人的认识活动来源于实践,也要回归于实践,从而实现认识的意义,即人们从事认识活动往往是以实践为目的的。因此,认识成果只有回到实践,付诸于实践,才达到了认识的目的。最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相统一,认识才能成为真理。

同时,认识对实践也具有反作用。人们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的实践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浅入深,由片面逐步全面。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人们的认识往往会落后或超前于客观实践活动。

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思想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十月革命之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但马列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面临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批评和抛弃了城市中心论的错误思想,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发展道路,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获得认识,才能最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篇四:读《实践论》有感】

为了与年轻人探讨人生哲理,我找出了《毛泽东选集》,利用出差路途的时间再次阅读了40多年前读过许多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也许是当年留下的记忆烙印,时隔这么久了,读起来内容还是很有印象的,感觉很亲切。特别是在自己经历过数十年的人生历程之后,就更感觉到这两篇文章中所说的道理真的十分重要。

我再读这两篇文章以后有些可能比年轻时要深刻一些的体会,先写读《实践论》的体会:

一、关于实践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许多的知识要学习,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和成长在信息时代,每天所获得的新知很多很多,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无法相比的。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必须学会从较以往任何年代都便捷的渠道获取知识。这是必然的,也是正确的。但是,《实践论》告诉我们,一切真知还是来源于实践,尽管我们间接地学到的知识也是别人实践所得来的,但是这毫不降低人们通过亲自参与的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来直接获取知识。这里面的意义不仅在于实践者能够从实践活动中学到很多其他间接渠道所不能获取的知识,而且也在于只有直接参加实践的人才能用好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才能用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来实际地指导实践活动。

二、实践的目的在于提高

广泛参加了实践活动,只是第一步,还应该注意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提升成自己的理论知识,那样才能用于更广泛和跟深入地实践活动,使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因此,不仅应该强调参加实践的重要性,也就是直接从实践中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且也必须强调在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升感性认知的重要性。如果仅仅是能够广泛参加实践而不善于总结和提高,那就仅仅是一个低级的实践行为而已,其人也就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实践者。

三、关于真理的标准

70年代末期,社会上来了一次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当时讨论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的很多正确的东西也是真理。这就是放弃了过去我们一贯坚持的某些根本的东西,让我们能够比较实际地认知社会发展规律,认知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各种积极因素。这是我们社会转变的开始。

不过,似乎当时给人们的印象是这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邓小平说的,当时的年轻人还不一定读过了毛主席的的《实践论》。其实,毛主席早在1937年所写的《实践论》里已经明确指出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我想,如果当时明确地用毛主席这句话又会怎么样呢?为什么不用呢?我也想不出来。就跟当年刘少奇提出的三自一包一样,本来是很正确的东西,后来还是要改个说法,叫联产承包,实际上是一样的。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不必列举了。

四、有所为有所不为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亲身实践,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一个智者会很好掌握应该实践哪些事,哪些事则不能去实践。比如说,要开辟一个产品市场,不去实地、实际考察市场,了解市场的需求,那是不行的。而要选择有一条难以跨越的水沟的道路去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并且一定要试着跨越一次时,这样的实践精神却就显得愚蠢了。此时就用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对能力的估计来做出判断,也可以听听旁人的议论,其他人的经验和建议等等,来正确抉择,即使不去实践,也能够正确估计出自己跨越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定要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得出结论的。相反,如果对于应该经过实践后再做结论的事情没有去实践就要放弃、就下结论的话,那也是另一个方向的错误。那么到底哪样的事情做出哪样的决定才算正确呢?这就需要个人以往实践的经验,以往积累的知识和所具有的判断能力了。

【篇五:读《实践论》有感】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实践论》是一部有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经典教科书。今天一些有理想抱负的中国青年学生希望重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的经典著作,这是一种可贵的进取表现。但是,由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著作很多,如何开始呢?基于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我建议青年同志们从读导师们的哲学著作开始,特别是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因为哲学是一切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我们正确研究认识问题的必需。

毛主席的《实践论》是1937年写的。当时党内存在着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一些主观唯心主义的问题。毛主席为了解决党内一些同志的世界观问题,专门写了《实践论》和后来的《矛盾论》,并在群众大会上做了演讲。《实践论》讲的是如何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也承认唯物主义,承认实事求是,但他们承认的只是机械唯物论。他们承认事实,但只承认事实的表面,而不是事实的本质。他们的认识水平只是停留在认识的第一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就自我满足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自己的认识,使其上升到认识的第二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对事实本质的认识,对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认识。马克思一生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很多不朽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他发展了人类的认识论,把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结合进辩证法,成为了崭新的世界观。我们只有运用这样的世界观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找到成功解决问题的钥匙。

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过程。每一事物的这一运动过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怎样产生的呢?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调查,了解到其内部规律,即矛盾性,从而得出结论,概括上升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辨证唯物主义也要发展,要向更高的阶段前进,我们运用这一武器认识解决的现实问题越多,那么这一理论发展得就越全面,越丰富。毛主席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解决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众多问题。今天21世纪被称为毛主义的革命理论就是经过辨证唯物主义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因为毛主义理论的基础是辨证唯物论,它本身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又具有普遍意义,因此能够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所接受,能够指导这些国家的人民结合各国实际情况来解决自身解放的问题。

列宁同志说过,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这是我们对待一切科学理论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如果把科学理论当作死记硬背的教条,到处套用,从主观到客观,那只会处处碰壁。我们的正确方法恰恰相反,是从客观现实出发,透过事物的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达到对事物全面深刻的认识。《实践论》正是向我们介绍这一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者有两个优点:火眼金睛和预见性。他们不易被事物虚假的表面所欺骗,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他们由于对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有深刻认识,因此能够预见事物未来的命运。当然这如果涉及到人,也需要人的主观努力。

既然毛主席的《实践论》教给了我们一个认识世界的科学工具,那么运用这一工具,来认识人,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并预见共产主义社会,自然就会得出金日成同志的主体思想和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中的许多科学结论。也许一些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和进步青年学生暂时还不能理解,尤其是对主体思想中的一些内容还存在疑问,那没什么,这是正常的,这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事。只要我们的动机是纯洁的,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那么我们就一定能运用好毛主席在《实践论》教给我们的方法,解除我们的疑问。

【篇六: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是由毛泽东主席执笔,深刻阐明了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文章具体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说明了实践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所处的地位,更解释了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的社会实践所造成的影响。欣赏这一论文,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将实践定位,在生产生活中更加注重实践,懂得实践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毛泽东主席对于实践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马克思的观点中领悟过来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观,解释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在这一观点中,毛主席将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加上在本国的实践,创造性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政策,而不是盲目的学习苏联红军的城市包围农村,拥有了属于自己国家的一套革命道路。这便是从实践的观点中的到的正确认识,并且在《实践论》中,毛主席多次强调实践要与认识辩证统一,知行统一。

毛主席在《实践论》还说明了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时间相脱离为特征的,正好与马克思的认识论相违背,因此都是不正确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涉及的是真理观。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正确的哲学范畴。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实践论》中,毛主席写了这么一句话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在这其中的得到的结论便是,人类要使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利是的左的或者右的错误思想。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很显然,没有实践便没有认识,这一点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毛泽东,都是非常认同的。而认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实践。毛主席举了一个例子,某个人去延安考察,头一二天,这个人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等等的外貌,接触了许多人,他所接触的这些都是事物的现象,即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个初始阶段的认识,便是属于感性认识,而这个过程便是属于认识的初始过程。另外,当这个人将他所得到的感性认识加以思考,便会逐渐改变,最后发生突变,而变成了理性的认识。所以,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到了这里,认识的过程才算是发生的比较完全,但并不是完成。对于这个认识的过程,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简简单单就能发现,它是多么贴近我们的生活。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接收书本的知识,最初便是阅读书本,将书本粗略的阅读一遍,这个过程便是感性认识的过程。而当我们在阅读完之后,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想法,有很多的问题涌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会去思考,回去寻找答案,因此这个便是我们获得理性认识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实践,这时候就突出了是实践的重要性了,没有了实践,我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无法得到。到了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这个认识过程就已经完成了。我们获得了感性的认识还有理性的认识,我们还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其他的生活实践中。譬如,学习了炒菜做饭,学会了就要去实践,将理论结合实践,走知行统一的道路。到了这里,认识的过程才算是完成。

《实践论》,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实践,还有教会我们必须将认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因为认识的过程是反复的。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明真理。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又用理性认识去知道我们的实践,科学的去改造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的形式,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的认识论。

【篇七: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外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外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朋党论》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实践论矛盾论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