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丁肇中文章有感 > 地图 > 读丁肇中文章有感

读丁肇中文章有感

发布时间:2019-09-28 来源:互联网

读《肇论》有感。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读《肇论》有感,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读《肇论》有感

读《肇论》有感第2页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论毅力》有感


感谢忧患——读《论毅力》有感梁启超先生不愧为真名士,他的大作《论毅力》短小精悍,议论透辟,一语道破成功的秘诀:有毅力者成。以前,甚是喜欢老子显学中的“祸兮福之所倚”这句话,却不知其中精髓。祸福转化之条件,当然不缺“机遇”,但更重要的是毅力。倘若没有毅力,恐怕连面对忧患的勇气都没了,更不要说把灾难忧患转化成幸福了。如果一个人要想做到不战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浑身是勇气,浑身是毅力,意志坚定,敢于轻视任何厄运,嘲笑任何阻碍。这种思想铸就过程,就不得不依赖于一次又一次的困苦忧患的磨练,所以,我们应该感谢它们才对。不是吗?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英雄命运及气势宏伟的第九交响乐,是那样普遍强烈而又深深地震撼过人们的灵魂。但是,命运之神却跟他开了一个残醋的玩笑,让他失去了听觉,这怎能不使他痛不欲生。面对如此厄运,他终究还是承受了这一致命的打击,聋着耳朵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篇章。还有,屈原放逐,赋作《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华罗庚左腿致残,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数学家;失去说话能力的高士其,成为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的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有多少不幸的伟人,面临着困苦忧患,像勇敢的探险者,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辉煌的成果,为人类智慧的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不能否认,正是这些困苦忧患,才铸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毅力。梁先生说得极好: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境又常相间以迭乘。可以想见,在以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还会(Stu51.com)遇到的忧患。正如同巴尔扎克解释的:“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我们不能向现实人生奢望什么,要成功,要幸福,就必须昂首坦然地去面对,正视生活,正视忧患。为什么忧患能使一些人成功,也能使一些人一蹶不振呢?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毅力。弱者不敢面对忧患,害怕失败,在忧患面前大惊失色,退避三舍,甚至自暴自弃或走上自绝之路。其实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大难临头,都会有自己的精神危机,真正的强者不是从来不发生“危机”的人,而是发生了危机能咬着牙挺过去的人。没有什么东西会和人作对到底,最终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毅力。所以,我们愈为环境所困,反而更愈加奋勇,加强自己的意志力量。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当我们具备了足够的毅力,坚信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一时,也许,我们会微笑地面对忧患,忠心地说一声:“谢谢你!”

读《朋党论》有感


读《朋党论》有感(一)

喜爱《朋党论》,不仅因为文章本身,更是缘于对欧阳修的钦慕。在那个谈"朋党"色变的年代,欧阳修敢于承认"君子有朋"且能提出"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观点,的确胆识过人。就是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如此直率的言论也够惊世骇俗的。可见欧阳修襟怀坦荡,是不折不扣的君子。

所谓朋党,以当下的视角来看就是"小团体",即在行政机构里却不因"行政命令"而聚集起来的、规模较小且较为稳定的非官方组织。翻译成人话,就是管理者眼中的"非法团体".尽管任何企业文化都强调同事之间团结友爱,但当员工们真的身体力行起"团结友爱"时,管理者却又惊恐起来了。为什么呢?对此,官方的回答是:"企业强调的是‘大同和博爱’,反对私下里或个别人的亲疏勾结".官方就是官方,浩然正气(Why are u so Diao)。

但问题来了,官方的"大同和博爱"似乎不怎么具备操作性。就是真的要贯彻起来,也得从团结和友爱身边人开始,也得经历一个亲亲疏疏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儒家文化"推己及人"的差别序列。因此,小团体内的团结友爱是"大同博爱"的萌芽状态,是情感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然而,当"团结友爱"按照其客观发展规律逐步向"大同博爱"发扬光大时,却因"小团体"的被打压和被取缔而"中道崩殂",这不能不令人遗憾。或许,这就是大多数企业无法建立起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团结友爱的原因吧。

管理者忌讳"小团体",无非是担心"小团体"一旦形成气候便难以驾驭,怕小团体非主流的文化价值观、非正式的权威体系、非官方的沟通渠道和非常规的内部协作模式对企业原有的格局和秩序形成冲击。然而,事实上"小团体"并非如此不堪,尤其对于营造开放、活泼的团队氛围而言,小团体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诚如欧阳修所言,朋党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必用"君子朋而不党"这种套话来掩饰。亲亲疏疏是人性使然,情感上的不平等与生俱来。管理者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也更善于利用党同伐异的手段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但是,"亲亲疏疏"的关系一旦下放到基层,管理者们便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加批判起来。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说到底还是为了"极权".

其实,"极权"也并非一无是处,"一言堂"起码能提高效率。但"极权"对于管理者的品德和才能要求太高,如果遇到一个"鸡贼+傻×"的管理者,那么团队就像"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那样,个个皆是陈胜和吴广了。而"小团体"恰恰能有效克服"极权"这方面的不足。《朋党论》中提到,尧进元、恺君子之朋,天下大治;舜用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天下亦大治;周武王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周为之大兴。可见,正确对待和运用朋党、发挥朋党的优势,反倒能促进"极权"的良性运作。

小团体是否能发挥"正能量",关键在于"小团体"的成员是君子还是小人。如果是君子之朋,那么"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穷则同道修身,达则同心共济。如果是小人为朋,那就糟糕了,所好者禄利,所贪者财货,同利之时暂相党朋,利尽之时则反相贼害。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小团体"都源自寻常百姓,并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说道。他们或志趣相投、或性格相若、或因工作关系走得比较近。他们既不是为了颠覆什么权力,也不是为了争取什么权益,仅仅是为日渐漠然的人际交往增添一点热度,在压力和忙碌之中寻求一点慰藉罢了,管理者大可不必过度反应。相比某些位高权重者之间的权利交易和东窗密谋,普通"小团体"的聚合实在要单纯得多、也磊落得多。

读《朋党论》有感(二)

君子同道 小人同利

——读欧阳修《朋党论》有感

2015-01-23 陇南徽县组织部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既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足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终其一生,欧阳修为人为政为文都取得了成就。在为人方面,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即"以吾一翁","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量酒一壶",这充分反映了欧阳修的追求和品格。在为政方面,欧阳修崇尚"宽简",即宽容和简化的风格,办事遵循人情事理,不求博取名声,讲究实效。他23岁中进士,一生虽两经贬谪,但仍然官拜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和参知政事,死后谥号"文忠".在为文方面,欧阳修是多产的,有《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问世,约百万言,还与人合作编修了史学著作《新唐书》,独力编纂了《新五代史》。欧阳修又是北宋文坛领袖,散文成就最高,苏轼评价其文是"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写了500多篇散文,各类文体兼备,其中政论文恪守"明道"、"致用"主张,指摘时弊、思想尖锐,叙事说理、深入浅出。《朋党论》是其政论文的代表作,欧阳修提出了君子同道为朋、小人同利为朋的著名论断。

《朋党论》是与庆历新政相联系的。庆历新政由范仲淹、富弼、韩琦等倡导和推行,欧阳修积极参与,目的是通过澄清吏治、厉行法治和富国强兵,拯救北宋开国已久后形成的时弊。新政历时一年四个月就归于失败,其直接原因是反对派攻击范仲淹等人为朋党,原支持改革的宋仁宗皇帝因此提出了"自昔小人多为朋党,亦有君子之党乎"的疑惑。面对仁宗的质疑和反对声音,欧阳修以谏官身份撰写《朋党论》,既为范仲淹等人辩解,也是一吐胸中块垒,对反对派谬论进行理论清算。《朋党论》文笔犀利、史实确凿,具有充沛气势和战斗力。全文615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提章的中心论点,"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而且,认为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历史现象,对于君王来说,不是要否认客观存在,而是要判别君子与小人。第二层次是深入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其中道与利是判别君子与小人的关键所在。在欧阳修看来,君子之交是真朋,小人之交是伪朋,甚至连伪朋也算不上,可说是无朋。第三层次是广泛列举正反方面的史实,既以此证明朋党"自古有之"的论点,又论证了君王信任举用君子之朋则国家兴盛、禁绝诛戮君子之朋则国家乱亡的道理。第四层次是最后一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强调君王要以历史为鉴,充分认识朋党问题关乎国家兴亡治乱。

品读《朋党论》,我们不能不对欧阳修光明磊落和敢于担当的人品表示佩服。《朋党论》表明了欧阳修的政治立场和正直品格,他支持庆历新政;承认自己与范仲淹是一路人。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庆历新政触犯了保守集团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范仲淹、富弼、韩琦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地方十年左右。我们不能不对欧阳修理性克制、恰到好处的清醒表示佩服。在《朋党论》中,欧阳修列举了大量史实,说明君王用小人之朋则亡的道理,但他举例论述只到距当时不远的唐末年间,随即戛然而止。这并不意味宋朝没有用人之弊,没有用小人之朋的问题。《朋党论》就是为宋朝之事而发议论,为解脱范仲淹而鸣不平,但欧阳修绝口不言宋朝之事,其重要原因是为了避免直接触犯仁宗皇帝,以期得到他的认可和理解,从而表明了欧阳修的理性精神和高明之处。我们不能不对欧阳修出语新奇、论证严密的观点表示佩服。朋党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欧阳修却能直面矛盾,亮明观点。具体是以退为进,非但不否定朋党的存在,反而在开篇就直接肯定了君子结党的事实,明确提出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鲜明观点;以奇说理,明确划分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标准,君子间以道结党,相互坚守名节、道义和忠信,小人间以利而群,彼此尔虞我诈、狼狈为奸;以史为鉴,从古到今、正反两面、层层递进,用大量史实论述朋党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朋党论》从国家兴亡的高度论证了朋党问题。朋党之存在,不仅仅是历史现象,更是现实的政治现象。《朋党论》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就在于没有泛泛地讨论朋党现象,也没有就朋党论朋党,而是站在国家兴亡的高度看待朋党问题,这使文章有了政治意义和宽广视野。《朋党论》在结尾时明确指出:"嗟乎,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这就点明了文章的着力点是政治和国家兴亡。那么,君王怎样引以为鉴呢?核心还是识人用人。《朋党论》好就好在没有单纯地论证君子之朋兴国、小人之朋亡国的道理,而是从君王识人用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论证,使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中国传统政治历来认为,为政之要,首在得人。诸葛亮曾经比喻道:"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意思是,治理国家必须注重选贤任能。辅佐国家的人就像房屋的柱子,柱子太细小,屋子就会倾倒,辅佐国家的人不称职,国家就会亡乱。欧阳修深深浸淫于传统文化,在《朋党论》一开篇就说:"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君子与小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对重要的政治和伦理范畴。君子是做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从政的价值取向,小人则是与君子相对立的,是做人从政必须防止的倾向和唾弃的对象。如何辨识君子与小人是一个大问题,既是识人用人的前提,又是辨识真伪朋党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唯有孔子对君子与小人作出了比较全面论述,可以作为辨识君子与小人的基本遵循。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君子的胸怀是宽广的,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做到乐观豁达;小人的心胸是狭窄的,总是怨天尤人,心中装满了忧悲、苦闷和怨怼。他又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意思是,君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神态泰然安祥,待人谦和礼让;小人既骄傲又自卑,就不可能做到泰然安祥。他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君子以道义为基础,即使个性不同、认识不同,甚至有利害冲突,也能互相团结协调、密切合作,从而形成合力,如同五声调和可以成音乐,五味调和可以成美食;同而不和,就是小人以利害为基础,即使出于利益原因而暂时勾结,选择相同的立场和态度,但只要涉及利害关系,就会互相内讧倾轧、争权夺利,如同以火济水、以水济火,互不相容。当然,孔子并没有也不可能从理论上穷尽君子与小人之区别;即使穷尽了,由于现实比理论更为复杂,识人用人也不可能做到都选用君子。古今中外,选用小人的事例比比皆是,因而就产生了不仅在识人用人时有一个辨别君子与小人的问题,而且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还有一个辨识真伪朋党的问题。朋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每个个体的素质决定了朋党的性质。如果每个个体都是君子,那么这个朋党就是真朋,反之就是伪朋。欧阳修认为,君王的主要职责是识别真朋与伪朋,然后用真朋、斥伪朋,这对于国家兴亡至关重要。"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朋党论》从是非标准的角度论证了朋党问题。欧阳修在文章中不仅提出了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这一不同凡响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区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标准。"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在欧阳修看来,道与利是一把具有普遍意义的尺子,是衡量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根本标准。关于道与利,其源头还是要追溯到孔子哪里。孔子曾经说过一句震古烁今的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二千多年来,这一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伦理道德判断。道与义实际是同一序列的概念,在白话文中就成为一个词组。所谓道,现在是指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在欧阳修那里,是指道义、忠信和名节;利现在是指金钱和物质利益,在欧阳修那里,是指利禄、货财。从哲学上分析,道与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并不是绝对矛盾的。道是利基础上的道,利是道引领下的利,道与利统一是最佳境界。当然,道与利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而且会经常发生矛盾。当发生矛盾时,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崇尚道、淡泊利。因为道与利相比,道具有更根本的意义。即使是利,还有大利与小利之分,大利是指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小利是指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大利与小利也是可以统一的,如果遇到矛盾对立的时候,能够做到先大利后小利,或区隔大利与小利,绝不以小利为害大利,这也不失为一个君子的品行。欧阳修为了论证说理的需要,似乎把道与利割裂了开来,认为同道为朋是君子,同利为朋是小人。这是可以理解的,议论和辩驳有的时候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在欧阳修看来,小人与君子的价值取向不同,小人只有利而没有道,"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而君子是重道不重利,"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在欧阳修看来,小人与君子结朋的目的不同,小人是"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意思是,小人当他们利益一致的时候,就暂时互相援引而勾结成为朋党,这是虚假的现象。等他们看见利益就争先恐后地去争夺,或者利益已被夺光而交情就疏远了,还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全。君子是"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意思是,君子以道来修身养心,就会志趣相投而互相补益;用道来为国家办事,就会志同道合而同舟共济,并且始终如一地相处。在欧阳修看来,小人之朋与君子之朋的性质不同,小人之朋是伪朋甚至是无朋,"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而君子之朋则是真朋。"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这就是真朋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

《朋党论》从历史史实的维度论证了朋党问题。欧阳修在《朋党论》中一共举了6个史实,其中三个是正面史实,三个是反面史实,充分论证君王用君子之朋则国兴、不用则国亡的道理。正面史实第一例是尧的时代,"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这里所说的共工、驩兜等四人,实际上是四个反对尧的部落首领,而八元、八恺是支持尧的十六个部落首领。舜辅佐尧,斥退共工等结成的小人朋党,重用八元、八恺结成的君子朋党,实现了天下太平。第二例是舜的时代,"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这里所说的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是上古传说中舜的臣子,实际上是二十二个部落首领,其中皋即皋陶,是掌管刑法的官员;夔是掌管音乐的官员;稷是掌管农业的官员;契是掌管教育的官员。这二十二人结成君子之朋,互相赞美、推举和谦让,而且都被舜重用了,天下也就安定了。第三例是周朝,《尚书》说:"周有臣三千,惟一心";欧阳修认为:"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反面史实第一例是殷纣之时,其特点是"人人异心不为朋";"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这是说,纣当政的时候,他的臣子各怀异心,不结朋党,但纣也因此而使商朝亡国。第二例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实为桓、灵两帝,其特点是"禁绝善人为朋";"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意思是,汉桓帝、灵帝两度大批拘捕和杀害名士,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等到黄巾军起义发生时,汉朝天下大乱,才后悔醒悟,解除对党人的禁令,把他们全部释放出来,但为时已晚,已经无法挽回混乱颓败的东汉王朝。第三例是唐朝末年,其特点是"诛戮清流之朋";"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朋党之论,是指唐穆宗、宣宗年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发生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政治宗派斗争,历史称为"牛李党争".到唐昭宗时期,以党人之争为由将朝廷中的名士加以杀害,有的被投入黄河,还说什么"这帮人自命为‘清流’,应该把他们投进浊流中去".于是唐朝也就灭亡了。客观地说,商纣和汉唐的灭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欧阳修看来,这些史实表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朋党,而在于能否识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他进一步用舜的例子加以说明:"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金圣叹评论《朋党论》是"最明畅之文,却甚幽细;最条直之文,却甚郁勃;最平夷之文,却甚跳跃鼓舞".历史上尤其是文学史对《朋党论》评价甚高,认为是欧阳修最好的文章之一;在汉语言文学传世的政论散文中,也是最好的文章之一。尽管如此,也难以掩饰文章的缺憾。《朋党论》的出发点是为了说服仁宗皇帝,但仁宗不仅没有被说服和感悟,反而将欧阳修贬出了京师。后人对《朋党论》的观点也不尽赞同,清朝雍正皇帝对欧阳修极为不满,认为"君子无朋,惟小人有之",并说"设修在今日而为此论,朕必饬之以正其惑".在我看来,从文章风格和写作技巧而言,《朋党论》确实是一篇好文章,立论新奇、逻辑严密,洋洋洒洒、气韵生动,但其主要观点和思想价值,却是有着可以商榷的地方。《朋党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欧阳修做学问的态度,敢于在不疑处有疑,对朋党这一概念提出疑问。一般认为,朋党一词为贬义,是指那些不为国家民族利益,而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结成的政治派别。传统文化对于朋党也是否定的,《尚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孔子也说:"君子群而不党".欧阳修却反其道而行之,从理论和史实两个方面论证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君王要善于辨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等观点。这些观点虽然可以争议,但毕竟是一家之言,而且欧阳修做到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同时,《朋党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士大夫的家国情怀。欧阳修写作《朋党论》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庆历新政和国家兴亡治乱。正是这一家国情怀,使得《朋党论》受到了超越其自身价值的历史评价,使得像欧阳修那样的士大夫受到了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家国情怀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即使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意义。知识分子一定要弘扬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真正做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朋党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5].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来源:共产党员网)

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篇一: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在这个假期我拜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不但以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实践,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而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的创造,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毛泽东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又都和他投身变革社会的革命实践、和他一生刻苦的读书生活分不开的。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两篇代表性著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在假期仔细阅读了这两篇著作,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就是共性和绝对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事物在矛盾中相互作用从对立走向统一,同时又用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因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对这个的理解我想起了我们学期末的实践活动,电厂实习便是这样,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在电厂实习中我们把理论认识再转回到社会实践中,将我们所学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在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时候自己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也只能是读懂了这两篇文章的毛皮,但是在读完《实践论》、《矛盾论》后我觉得自己的世界观更为清晰,对辩证唯物观点的理解更为透彻。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奠定了哲学基础。认真研究两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华的贡献,对于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篇二: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都说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五年将会是一个坎,特别是在机遇与挑战、诱惑与风险互相交织时,人总会产生很多的纠结与彷徨。而我,现在就处在这个阶段,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一点哲学成为了我梳理思路、确定方向的重要方法。

就这样,《矛盾论》和《实践论》就成为我的床头书。

毛泽东主席1937年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矛盾论》是讲辩证法的,但它主要讲人应如何分析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矛盾,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改变社会结构、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目的。《实践论》是研究认识论的,但它首先讲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讲社会和人的改造。而这些唯物主义思想,对于我认清现实生活中的机遇和挑战无疑都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矛盾论》:

一、矛盾是开启科学思维的钥匙。《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

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

二、矛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

因此,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

三、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就要坚持多从事物内部找原因。

矛盾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只要把握行当,处理有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方法主要能用于对人的判断中,由于我所在的岗位,是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而在对同事、客户的判断上,我往往会过于感性,特别是不能很好的接纳身边人的缺点,这有时候会影响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而采用矛盾论的方法,就能让我正确认识到任何人都是有缺点的,只要客观、全面地对待,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任何人都是值得合作、值得信任的。

关于《实践论》

一、《实践论》中关于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积累工作中的认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正向《实践论》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我们要注意需学习他人的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我们工作的完成。

二、《实践论》中说,认识的过程,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正确的认识,就得对现实事物充分了解,且感觉深刻而丰富,才能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根据改变了的现实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案,以期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得到预想的结果。目前我们面临一些困难,有困难就有机遇,克服困难,把握机遇,不凭空想象,脚踏实地,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工作就会有进展出成绩。

三、《实践论》中说: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我们反对思想上的顽固保守,也反对空谈盲动。我们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就会从不懂不会到少懂明白,再到清楚明了,做好工作。

四、《实践论》中说: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认识、学习、提高,最终达到对事物的准确把握,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事实上,对照《矛盾论》与《实践论》中的思想,能够照出我身上的诸多缺点,在我职业生涯的这样一个门槛上,我需要以此为武器,好好反省与应对:

1。浮躁,难免会急功近利,与之相伴的,不够严谨、粗心、不够沉稳,这些毛病都时有出现。如果能认识到认识到客观环境与自身能力的实际情况,给自己设定合理的目标和路径,这样的毛病就能一定程度上得以克服。

2。容易感情用事,有时候不够冷静,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经验。这包括对领导的批评、与同事的争执、和朋友的沟通,在一些非常情势下我的处理能力还是欠缺火候。这固然跟社会经验有关系,但与缺乏系统的思想指导行动也是不无关系的。

3。惰性严重,很多时候只是三分钟热度,缺乏恒心,缺乏执行力。如果能改正这个毛病,现在的生活完全可以更有价值,也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更坚实基础。这需要我进一步践行实践论中的诸多要点。

4。不够虚心,容易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于是,偏执、武断也随之而来了。换句话说,我就是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容易对自己的所谓成就满足,却不知道外面还有更广阔的天、还有更牛的牛人。于是,就容易陷到自己经验主义的小圈子里,自我感觉良好,跳不出来,也错过机遇。这个毛病会成为阻碍发展的很大障碍!

如此梳理,真让我触目惊心,但我还是暗自庆幸,至少,我还有改正的机会。在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结尾,袁朗对成才说:你要走的路会很长,比许三多的路会长很多,碰到得迷惘也要多很多。是的,功利而复杂的目的性最后可能会成为前进的羁绊,但并不是一味的等待与被动就会一切都水到渠成。

我很赞同一位评论家所说的:在当前的时代里,目标感和计划性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导向,而需要作为保障的,应该是内心的真诚和不断自省的勇气。而这个自省的过程,《矛盾论》与《实践论》可以是很实用的理论框架。

【篇三: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在高中时期我们就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部分内容的学习了,但是,在那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去背诵那些哲学定理,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没有学习到马克思列宁的那些高深哲学精华。这种学习对我们的自身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削弱了我们对哲学的学习兴趣。在高考后我就记得了一个: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而其他的哲学内容几乎都不记得了。而在大学里,我们不需要像高中那样,为了分数而去背诵那些相对烦躁的内容。在这里,我们是为了学习哲学的真实内容而去学习,并没有老师或者谁强迫我们一定要去学习这些东西,全部的学习都是发自自己内心,发自自己的兴趣。有时候,在学习理工科的知识后,换一种哲学的知识去学习,我们或许会变得更好,不但会令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而且令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效率。

《实践论》在最后告诉我们,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而《矛盾论》让我们知道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我们都知道,真理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物质。它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变其自身内容的一种物质。或许,在原始社会,打猎是生存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经过了多年的时间证明,没有其他强力的生存能力的原始人类只能靠众人的合作打猎来维持自己族人的生活。因此,在当时,打猎就是真理。只有打猎才是正确的道路。但是,原始社会之后,打猎就不再是生存的主要途径了,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人类学会了种植,靠自己的双手种植出食物,然后再吃食物。这个是一个重大的进步,通过人类的实践得出了新的生存途径。这个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发现真理。真理是相对一个时代的,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真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马克思列宁这些把哲学研究得很透的同志告诉我们,实践可以发现真理,同时,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脱离了实践,真理就是没有用的东西。因为我们知道,假如没有实践,我们也无法确定所存在的真理是否适用于我们的社会。举个例子,比如在原始社会,打猎这种方式是适用于那个社会的。但是,原始社会后,经过实践,他们发现了打猎不再适用于他们的时代,于是,另外的生存方式就出现了,于是,我们就知道了真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的内容是会变的。经过了特定的时期之后,之前的真理就不再是适用现状的社会了。所谓的真理也就不再是真理了。所以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途径,而且是唯一途径。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以检验我们社会上的真理。

现在,实践已经成为了我们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了。社会实践,社会实习,还有其他的学习都是属于实践的一部分。通过我们的这些实践,我们就知道了再现代社会属于我们社会的真理是什么。当代社会,有技术之人才是人才。古人有云,只要身怀一技之长,就不会被这个世界淘汰。技术,是我们当代人类必须拥有的一个身外物。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什么的都是浮云,只有那些有技术的才是属于我们社会的人才。只有拥有技术的人才才是我们社会上需要的,因为,技术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拥有了技术,就拥有了资本,我们就能立足于我们这个肉食强国的社会上。没有技术,我们也没有任何的资本去和社会上的其他人才衡量,去和别人做斗争。

实践出真理,真理又要被实践所检验。我们现在的社会上,太多的事实都不是按这个道路前进的了。富二代,官二代的势力发展,已经把很多人的思想都改变了。现在我们的社会上,很多人就会认为,富家庭,官家庭就能一直繁荣下去,而我们那些农民子弟只能靠读书,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实际上,实践告诉我们,富不过三代。假如富家家庭的后代都是过着那些很糜烂的生活,没有自己的生活能力,只能靠着上一代留下来的资本,那么,这个富二代的未来将不容乐观。富不过三代,这个说法是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证明出来的,这句话适合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相信,只要有技术,只要肯用功,我们就能打拼出属于我们的财富。有钱并不说明什么,我们不是要很有钱,而是要很有赚钱的能力。虽然这个社会上,钱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只有拥有赚钱的能力,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去购买我们的房子,以及其他的物质。所以,在这个社会上,赚钱,也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真理。

我们并不能一口咬定实践就是能发现真理。有时候,错误的实践也是我们社会上的一个常态。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走上正确的实践之路,而走上了发现错误的道路上。或许,一些途径能让他们立足于社会,但是,这些道路却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多的不稳定。现在,比如说,很多制作毒品或者拐卖小孩妇女的活动的确能给人们带来巨额的财富,但是,这些给社会安定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会造成社会的恐惧以及更大的不安。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实践去确定我们的真理,并把那些错误的改正。只要我们都沿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我们的社会就会很快成为最好的社会之一。

【篇四: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我认为,《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最能体现毛泽东的方法论的两本书。

以我的体会,《矛盾论》在做事方法上告诉我们的是:1、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但要注意: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会转化的,到了一定时候,原来的次要矛盾可能就变成了主要矛盾。(所以,我们的解决问题的重点也要随之改变)

那么,怎样确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呢?这只能在实践中确定。一切真理都只能通过实践得到,这就是《实践论》。

我们从4卷毛选看毛泽东方法论的经典案例: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抓主要矛盾。

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便走。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不合正统的游击战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产品。

《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划分抓住了主线。

毛泽东不是不知道土改运动中的过火行为,但那不是主要矛盾。

从某种角度说毛泽东靠两论平天下也不为过。

读书不是目的。解决现实问题才是目的。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哪个是主要问题?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不妨借助两论的方法论(当然还包括其他的有用的方法)来分析分析。

最后再说一点,这两本书其实不过是两本小册子,通俗易懂,小学生就能通读而不会有语言障碍。

【篇五: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与《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战争军事政治大学演讲大纲中的理论观点。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践论》与《矛盾论》正式发表,分别从辩证和认识的两个方面,利用哲学思想对中国革命历史做出总结,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它的创新价值和理论宗旨至今以来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论题。

《实践论》是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具体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任何事物都需要实践,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真伪,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不断深化自身的认知,学会身体力行。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课堂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要放到实际生活中去检验,检验其理论的真假,一味地强调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很容易停留在理想主义和空想主义层面上,导致做事不切实际,只空想不做事。

我们这个学期考完试后学院组织我们去电厂进行参观实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普及千万家庭的用电,这使我理解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性,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毛泽东等领导结合中国国情,对理论进行创新,并加以实践,最终使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进而使人们逐渐富裕。只有切身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真理性的主要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专业理论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若要全面理解,就必须去实践,加深自己对理论的认识。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这教育我们看待事物要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不断扩展自己的思维,专业知识要通过多方面的推敲与证明。学习过程也是一样,不要在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不能极端。正如中国在革命时期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指导思想,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等这些左倾错误做法,明显地脱离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还有大跃进时期的极端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这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这些事实都能体现过度片面地看待问题,从而导致中国的革命在这一段时期出现了严重错误的可怕性。《矛盾论》还要求我们不能单一地思考,要学会分析利弊,辩证地分析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而且还要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发现中的弊端,在日后的实践中能够避免发生错误。就如我们实习当中参观的电厂运行室,里面的工作人员虽然工作枯燥,假期不多,但是生活有规律,薪水也相对稳定。只有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我们才能开发现更多的生机。

《实践论》是方法论,《矛盾论》是世界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将方法论和世界观结合起来,学会哲学地思考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受到外界形形色色的生活观念影响,可是我们要有清楚的认知,还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实践论》和《矛盾论》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指导我们的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人事物,在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

其实我对《实践论》与《矛盾论》的理解很浅,思考也很片面,若以后有机会定会再加揣摩。读后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实践和辩证思考的重要性。今后我不仅要将理论正确运用到实践中,而且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考虑问题,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断增加自己的内涵,争取做一个能用先进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社会主义新人。

【篇六: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近日我认真研读了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著作。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受了很大的打击,损失惨重。后来在毛泽东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变阵地战为游击战,通过两万五千里长征顺利到达了延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然而中国共产党内教条主义依然盛行,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像1931年1934年那样的巨大损失,使党内同志更好地理解马列主义,回到正轨上来,毛泽东写下了这两篇文章,并在延安抗日政治军事大学进行讲演。

在《实践论》一文中,毛泽东向我们阐述了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对实践的认识也由浅及深,由片面到全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在实践刚开始的阶段,我们获得对各个事物的初步认识和事物之间的外部关系,但这些认识只是感性的,片面的。我们还将继续实践,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出现了概念,即是对实践的较为概括性的总结。接着使用一系列推理和判断的方法,使认识得到升华,得到了对实践的深刻的、整体的、本质的结论。这就是基于实践的认识发展过程。

然而,得到结论并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将新的、正确的认识运用于实践中去,这才是认识的真正意义所在,不是单纯地为了认识而认识,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道路指明了方向。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埋头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因为我们在书本上得到的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并没有深刻地理解书上的内容。我们应该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中,通过实践让自己对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为我们多创造这样的机会。今后我们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泛泛而谈,应该勇于实践,用知识创造财富,造福人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的真理性却是相对的,仅适用于一定的条件。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不能用彼时的观点来对待此时的情况。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不能以一种静止的、机械的观点去对待世界,而应该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中坚持实践来更新自己的认识。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不能以昨日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我们也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不能因为以前的过错去否定一个人,毕竟社会是在发展的,而人也是会变的。对于事物也是如此,我们要随时保持一颗虚心好学的心,以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去学习新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不能够顽固地坚持一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认识,用这些过时的认识去指导实践,这样就会遭遇惨痛的失败。

以上就是我读了《实践论》之后的一些感想。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主要讨论了以下这些问题: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存在着两种对宇宙发展的观点。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世界是静止的,世间的事物是永远不变化的,发生变化的只能是质量或者数量,即世界上只存在着量变,而不存在着质变;另一种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它认为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而导致发展的是蕴含于事物之中的矛盾。世界上不仅存在着量变,当量变到达一定程度时还将发生质变。其实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出现了很多古代闻所未闻的新事物,如果世界上只存在着量变的话,这种现象是不能够解释。

世界上的一切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矛盾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并不是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也不是到一定阶段就会消失。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今天中国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今天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社会上仍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存在着很多矛盾。房价过高、物价飞涨、官场黑暗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是只有我们国家才存在这样的问题,发达国家也遭遇了这样的状况:国外的很多年轻人也买不起房子,很多国家贪污腐败的情况比我们国家更糟。我们应该意识到,社会本来就是不平衡的,存在着矛盾和不足,但正是矛盾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收入不高而有仇富心理,不能因为前途渺茫而怨天尤人,而应该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未来,让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矛盾还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所蕴含的矛盾是不同的,而且在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方面中的矛盾也是有所不同的,矛盾的普遍性包含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因此我们不能受到教条主义的影响,以一种静止的、机械的观点去看待矛盾,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到不同的情况中矛盾的差异,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正确认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应该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解决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然而,主要的矛盾以及主要的矛盾方面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着,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转化着,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时间。在1978年,邓小平意识到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他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从而使中国实现了巨大的腾飞。由此可见,抓住主要矛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特点。同一性,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因为如果一方消失了,矛盾也就不复存在了。同一性还具有另外一种意思,就是矛盾双方还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与自己相反的方面进行转化。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矛盾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中的。而斗争贯穿一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着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处不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矛盾斗争的唯一一种形式,对抗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法。一直以来,我国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因而暴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或许也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悍然发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深陷战争泥潭之中,元气大伤,而且反恐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和平地解决外交问题是很好的选择,当然,如果当和平解决不了冲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不惜以一切代价捍卫我们的正当权利。

这就是我读了《矛盾论》之后的所思所想。

【篇七: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最近阅读了毛泽东同志两篇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在加深自己理论知识的认识与学习中,也有自己的一点感触。《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它们分别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方面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哲学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与认识论。

1937年8月,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严重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同志创作了《矛盾论》。《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问题--矛盾的问题,分别阐述了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以及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的转化条件。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但是由于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不能从中找到问题的共性?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做了如下回答: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认识矛盾以及解决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矛盾最大的迷惑性在于它容易让人在主观上产生不可抗拒不可解决的消极心理,这源于矛盾的显著特征斗争性。在进退维谷,无法做出取舍的境地中我们往往选择的是原地踌躇,不知何解。只有认清矛盾的本质,在同一性与斗争性中加入自身的努力,使之相互转化,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并且取得发展。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党内教条主义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中的主观主义,于1937年7月创作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实践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了实践在认识和发展的重要性和能动性。在《实践论》中有这么一段话: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在《水浒传》中有宋家三打祝家庄,前两次由于不明白地形而痛吃败战,在前两次的经验上制定战略,了解地形以及切断与扈家庄和李家庄的合围而取得成功;在建国初,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刚刚成立,共产党在执政领导的道路上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造成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脱离实际,违背真理的挫折。在经过一系列反思后,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正确的战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抛弃两个凡是,引领中国走向复兴道路。只有通过实践来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找出正确的方向。

实践是将思想在当前的环境下变成现实进而检验其正确性。思想超前于实际或者思想落后于实际,都会脱离实际,造成损失。一切先进性的思想所带动的改革总是能在实施后得到收获,当下我国面临贫富差距严重,通胀指数高已经环境污染等严峻问题,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就让我们一同来见证其正确性。

【篇八:读矛盾论实践论有感】

前段时间看《毛选》,读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对毛主席老人家的哲学辨证思维彻底折服了,又读了老人家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看得出蒋委员长输得应该心服口服才对、要是不输还真是奇迹了,从这些著作中看出老毛确实是雄才伟略,思维水平确实不是凡人。

《实践论》中毛主席所认识到的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科学的世界观认识方法,首先是感性认识,然后是理性认识,理性知识只有再次运用到实践中去验证其合理性才是有用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东西带有真理性的东西在里面。

《矛盾论》中,毛主席对矛盾的各个方面阐述地非常清楚。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是互为依存的,没有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正如一个巴掌拍不响;同时,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这就是统一了;矛盾存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任何时候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随着时间的变化、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有些以前的主要矛盾现在可能成为次要矛盾,比如:在没有抗日战争的时候,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但是日本侵华想全面占领中国(包括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赶出中国,而独占中国)后,主要矛盾变成了中华民族同日本之间的矛盾,毛、蒋派之间的矛盾转为次要矛盾。所有的世间万物,包括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思维世界,均是由矛盾形成的,矛盾促使它们发展和进步,没有矛盾也就没有了发展和进步,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发展进步的过程。

从毛主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中可以看出:《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所透出的哲学辨证思维深深根植于毛主席的头脑深处,比如:毛主席论证为什么井冈山红军政权可以存在也是从矛盾论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得出的结论,首先分析了国内的各方面势力的矛盾及其发展,然后据此得出井冈山红军政权之所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和理由;《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同样首先分析了国内、国际的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然后据此提出战略问题。

由此也深刻理解了为什么钱学森回国后曾感叹早知道马克思的哲学辨证法就好了的感慨,毛主席其实真的就是凭借这一科学思维方式来统一中国的,尽管可能不够全面,但是至少应该是武装了马克思哲学辨证思维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吧。

此外,从毛主席著作中,看出了尊重事实、尊重现实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基于此一客观基础而制定方针、政策,对国民党政权的强大和在中国大中城市的主导统治地位从未否认,而是正视这一现实,从而制定战争的方针和政策、策略;同时,毛选著作中无不透出哲学的辨证思维、发展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如:内线和外线的关系、战略和战术的关系、阵地战和运动战的关系、时间和形势变化的关系、主次要矛盾的转化关系。

由这些东西联想到现在的企业发展问题,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首先解决的应该是如何发掘客户需求和客户的真正潜在需求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客户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而企业呢又希望能够从用户的口中得出一些看似是需求其实未必是真正需求的东西,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在我看来,只有深入了解人性,人性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才能真正研发出符合客户潜在真实需要的产品。

读实践论有感


【篇一:读《实践论》有感】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实践论主要论述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篇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今天,对于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就更应该研读这篇文章,从中学习辩证唯物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和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生产活动中得到的,然后再用这些认识来解决人类生活问题。这就是人类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比其他理论先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毛泽东同志正是学习了马克思的这一基本原则,把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理论相结合,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论述到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要想知道自己的认识或理论是否正确,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就好比如我们做应用题一样,要想知道我们做的是否正确,就必须把我们的结果代到实际问题中去检验。这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还论述到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该觉阶段。第二部,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这告诉我们,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实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感性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是认识的深入阶段。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这就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从感性的认识经过深入的思考,然后跃进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的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识是从实践开始的,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这就告诉我们,要完全的解决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成为真理,就是在于它们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被后来的革命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实践中所证实,然后又在实践中被丰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我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心得,也是我所领悟到《实践论》的精华内容。

【篇二:读《实践论》有感】

近期绞尽了脑汁,参阅了大量文献,集结了自己所有知识,甚至连睡觉走路都在想新的实验方案怎么制定,发现现在要考虑的问题真多。

回想刚开始做实验时,那时候年少轻狂,没有经验,随便定了几个方案就去做了,甚是草率,结果肯定是做了N多无用功。

近段时间来一心在制定下一步实验方案,有了前面的教训及更多的感性认识,考虑问题更全面了,虽然费了不少心思,但是效果应该会很好,至少比以前好。

通过这件事情,突然想起毛泽东同志当年的《实践论》,又仔细研读了一篇,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1937年时候,中国共产党内教条主义及经验主义盛行,给中共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实践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位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及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一主观主义而写的。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及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的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既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因此,按照实践论的观点,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波浪形前进的,一帆风顺是不符合辩证唯物论的,所以啊,凡事不需烦恼,认真对待,眼前的挫折是必然的也是暂时的,心态一定要好。

【篇三:读《实践论》有感】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走过了一段传奇而又曲折的路程。它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也经历了1924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其中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四年统治,更把党几乎引向毁灭的边缘。全党需要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路线上进行通盘的审视。

其次,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1937年前后,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面对着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各种矛盾,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思想理论的高度上加以解决,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

因此,在1937年7月,毛泽东同志为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点写了《实践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地分析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与行的关系。

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着客观世界。以它为转移,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首先,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人类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逐步了解了大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从总体上看,一切知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人类实践的结果。此外,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通过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有效地推动认识的发展。再次,实践是认识的归宿,人的认识活动来源于实践,也要回归于实践,从而实现认识的意义,即人们从事认识活动往往是以实践为目的的。因此,认识成果只有回到实践,付诸于实践,才达到了认识的目的。最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相统一,认识才能成为真理。

同时,认识对实践也具有反作用。人们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的实践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浅入深,由片面逐步全面。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人们的认识往往会落后或超前于客观实践活动。

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思想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十月革命之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但马列主义的传入和传播并不意味着中国革命面临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批评和抛弃了城市中心论的错误思想,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发展道路,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获得认识,才能最终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篇四:读《实践论》有感】

为了与年轻人探讨人生哲理,我找出了《毛泽东选集》,利用出差路途的时间再次阅读了40多年前读过许多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也许是当年留下的记忆烙印,时隔这么久了,读起来内容还是很有印象的,感觉很亲切。特别是在自己经历过数十年的人生历程之后,就更感觉到这两篇文章中所说的道理真的十分重要。

我再读这两篇文章以后有些可能比年轻时要深刻一些的体会,先写读《实践论》的体会:

一、关于实践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许多的知识要学习,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和成长在信息时代,每天所获得的新知很多很多,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无法相比的。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必须学会从较以往任何年代都便捷的渠道获取知识。这是必然的,也是正确的。但是,《实践论》告诉我们,一切真知还是来源于实践,尽管我们间接地学到的知识也是别人实践所得来的,但是这毫不降低人们通过亲自参与的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来直接获取知识。这里面的意义不仅在于实践者能够从实践活动中学到很多其他间接渠道所不能获取的知识,而且也在于只有直接参加实践的人才能用好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才能用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来实际地指导实践活动。

二、实践的目的在于提高

广泛参加了实践活动,只是第一步,还应该注意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提升成自己的理论知识,那样才能用于更广泛和跟深入地实践活动,使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因此,不仅应该强调参加实践的重要性,也就是直接从实践中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而且也必须强调在实践活动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升感性认知的重要性。如果仅仅是能够广泛参加实践而不善于总结和提高,那就仅仅是一个低级的实践行为而已,其人也就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实践者。

三、关于真理的标准

70年代末期,社会上来了一次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当时讨论这个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的很多正确的东西也是真理。这就是放弃了过去我们一贯坚持的某些根本的东西,让我们能够比较实际地认知社会发展规律,认知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各种积极因素。这是我们社会转变的开始。

不过,似乎当时给人们的印象是这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邓小平说的,当时的年轻人还不一定读过了毛主席的的《实践论》。其实,毛主席早在1937年所写的《实践论》里已经明确指出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我想,如果当时明确地用毛主席这句话又会怎么样呢?为什么不用呢?我也想不出来。就跟当年刘少奇提出的三自一包一样,本来是很正确的东西,后来还是要改个说法,叫联产承包,实际上是一样的。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不必列举了。

四、有所为有所不为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亲身实践,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一个智者会很好掌握应该实践哪些事,哪些事则不能去实践。比如说,要开辟一个产品市场,不去实地、实际考察市场,了解市场的需求,那是不行的。而要选择有一条难以跨越的水沟的道路去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并且一定要试着跨越一次时,这样的实践精神却就显得愚蠢了。此时就用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对能力的估计来做出判断,也可以听听旁人的议论,其他人的经验和建议等等,来正确抉择,即使不去实践,也能够正确估计出自己跨越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定要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得出结论的。相反,如果对于应该经过实践后再做结论的事情没有去实践就要放弃、就下结论的话,那也是另一个方向的错误。那么到底哪样的事情做出哪样的决定才算正确呢?这就需要个人以往实践的经验,以往积累的知识和所具有的判断能力了。

【篇五:读《实践论》有感】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实践论》是一部有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经典教科书。今天一些有理想抱负的中国青年学生希望重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的经典著作,这是一种可贵的进取表现。但是,由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著作很多,如何开始呢?基于我个人的一点经验,我建议青年同志们从读导师们的哲学著作开始,特别是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因为哲学是一切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我们正确研究认识问题的必需。

毛主席的《实践论》是1937年写的。当时党内存在着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一些主观唯心主义的问题。毛主席为了解决党内一些同志的世界观问题,专门写了《实践论》和后来的《矛盾论》,并在群众大会上做了演讲。《实践论》讲的是如何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也承认唯物主义,承认实事求是,但他们承认的只是机械唯物论。他们承认事实,但只承认事实的表面,而不是事实的本质。他们的认识水平只是停留在认识的第一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就自我满足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自己的认识,使其上升到认识的第二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对事实本质的认识,对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认识。马克思一生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很多不朽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他发展了人类的认识论,把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结合进辩证法,成为了崭新的世界观。我们只有运用这样的世界观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找到成功解决问题的钥匙。

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一般过程。每一事物的这一运动过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怎样产生的呢?就是通过对事物的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调查,了解到其内部规律,即矛盾性,从而得出结论,概括上升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辨证唯物主义也要发展,要向更高的阶段前进,我们运用这一武器认识解决的现实问题越多,那么这一理论发展得就越全面,越丰富。毛主席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解决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众多问题。今天21世纪被称为毛主义的革命理论就是经过辨证唯物主义发展和丰富起来的。因为毛主义理论的基础是辨证唯物论,它本身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又具有普遍意义,因此能够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所接受,能够指导这些国家的人民结合各国实际情况来解决自身解放的问题。

列宁同志说过,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这是我们对待一切科学理论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如果把科学理论当作死记硬背的教条,到处套用,从主观到客观,那只会处处碰壁。我们的正确方法恰恰相反,是从客观现实出发,透过事物的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达到对事物全面深刻的认识。《实践论》正是向我们介绍这一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者有两个优点:火眼金睛和预见性。他们不易被事物虚假的表面所欺骗,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他们由于对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有深刻认识,因此能够预见事物未来的命运。当然这如果涉及到人,也需要人的主观努力。

既然毛主席的《实践论》教给了我们一个认识世界的科学工具,那么运用这一工具,来认识人,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并预见共产主义社会,自然就会得出金日成同志的主体思想和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中的许多科学结论。也许一些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和进步青年学生暂时还不能理解,尤其是对主体思想中的一些内容还存在疑问,那没什么,这是正常的,这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事。只要我们的动机是纯洁的,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那么我们就一定能运用好毛主席在《实践论》教给我们的方法,解除我们的疑问。

【篇六: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是由毛泽东主席执笔,深刻阐明了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文章具体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说明了实践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所处的地位,更解释了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的社会实践所造成的影响。欣赏这一论文,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将实践定位,在生产生活中更加注重实践,懂得实践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毛泽东主席对于实践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马克思的观点中领悟过来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观,解释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在这一观点中,毛主席将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加上在本国的实践,创造性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政策,而不是盲目的学习苏联红军的城市包围农村,拥有了属于自己国家的一套革命道路。这便是从实践的观点中的到的正确认识,并且在《实践论》中,毛主席多次强调实践要与认识辩证统一,知行统一。

毛主席在《实践论》还说明了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时间相脱离为特征的,正好与马克思的认识论相违背,因此都是不正确的。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涉及的是真理观。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正确的哲学范畴。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实践论》中,毛主席写了这么一句话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在这其中的得到的结论便是,人类要使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利是的左的或者右的错误思想。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很显然,没有实践便没有认识,这一点无论是马克思还是毛泽东,都是非常认同的。而认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实践。毛主席举了一个例子,某个人去延安考察,头一二天,这个人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等等的外貌,接触了许多人,他所接触的这些都是事物的现象,即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个初始阶段的认识,便是属于感性认识,而这个过程便是属于认识的初始过程。另外,当这个人将他所得到的感性认识加以思考,便会逐渐改变,最后发生突变,而变成了理性的认识。所以,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到了这里,认识的过程才算是发生的比较完全,但并不是完成。对于这个认识的过程,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简简单单就能发现,它是多么贴近我们的生活。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接收书本的知识,最初便是阅读书本,将书本粗略的阅读一遍,这个过程便是感性认识的过程。而当我们在阅读完之后,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想法,有很多的问题涌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会去思考,回去寻找答案,因此这个便是我们获得理性认识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实践,这时候就突出了是实践的重要性了,没有了实践,我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无法得到。到了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这个认识过程就已经完成了。我们获得了感性的认识还有理性的认识,我们还需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其他的生活实践中。譬如,学习了炒菜做饭,学会了就要去实践,将理论结合实践,走知行统一的道路。到了这里,认识的过程才算是完成。

《实践论》,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实践,还有教会我们必须将认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因为认识的过程是反复的。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明真理。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又用理性认识去知道我们的实践,科学的去改造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循环往复的形式,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的认识论。

【篇七:读《实践论》有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来源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外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外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


读基辛格《论中国》有感(一)

换一个视角看中国

吴庆

上周看完了亨利·基辛格的著作《论中国》,有一些感想记录在这里。必须说一句:这些感想未必和基辛格及其著作有啥关系。

中国为什么没有"明治维新"?

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中的最大不同,就是佩里将军带着美国"黑船"到日本才一次,日本就开始变法维新。仅仅几十年后,日本就加入了世界列强之列。

中国受到列强冲击比日本还早几年。虽然受到列强一次又一次凌辱,也有过变法图新的主张,但迟迟没有开始。为什么呢?

我现在提供一个解释。

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本土历史上几乎没有受到过外来势力的冲击。因此,日本民族缺乏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

中华民族就不同了。中国周边,蛮族林立,历史上不乏突然崛起的豪强,也不乏周边豪强导致中土本帮政权更迭的案例。

历数中国历史上有七个大的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其中单数的朝代,也就是秦、唐、元、清,是新近来到中原大地的外来民族夺得统治权。双数的朝代,汉、宋、明,是久居本土的民族从原本外来的民族手中夺回统治权。

中原大地的统治权在外来民族和本土民族之间交替,似乎成为一个规律。上一朝代,如果本土民族丢掉了统治权,下一朝代一定夺回统治权。然后呢,下一朝代再丢掉。这是巧合还是某种未知的规律在起作用,我到现在还不了解。

中华民族不只是在四次朝代更迭当中才受到外来民族的冲击。翻翻中国历史,可以说外来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冲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中华民族也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外来冲击的经验,甚至经历了多次丢失统治权的考验,也挺了过来。过来人回头看,觉得不过如此。

正因为有如此丰富的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当英国人船坚炮利地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处之泰然。中国人没有丢失安全感,反而对洋人的种种雕虫小技心怀不屑。不屑不是装出来的。那时候音译"英吉利"三字,左边都有口字偏旁,意思是"不识王法者,与禽兽无异".于是中国人没有强烈愿望改变自己。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这样难!

日本民族正好相反。正是因为日本民族缺少应对外来民族冲击的经验,所以他们在佩里的黑船面前立即自乱阵脚。西洋人不费一枪一弹,日本民族就争先恐后地变法图新,屁颠屁颠地脱亚入欧了。

所以,过去的成功经验可能成为走向未来成功的障碍。

中华民族注定会受西方列强冲击?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而记录这些屈辱的近代史教科书,我们这代人从小学到大学翻来覆去地学,学得我从小到大心情都是不那么爽朗。

历史上中华民族有过强大的时候,也有过落后的时候。中华民族强大的时间远比落后的时间长。可是中华民族的强大,没有赶上全球化的时代。如果赶上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屈辱。恰巧在中华民族落后的时候,西方民族开启了全球化的大幕。这仅仅是巧合吗?

现在看来,这不是巧合。其实,中西方交往注定会在中国落后、西方发达的时候开始,中国注定被整合。

为什么呢?

因为中华民族无论衰落还是强大,都不会持续地与外部世界保持交往,包括西方世界。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强大的时候,没有愿望和外部世界交往。中华民族比其他民族落后的时候,自己没有能力与外部世界交往,先进的民族会来到门前和我们交往。

一个看似例外的情况出现在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过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郑和比哥伦布早出生80年,郑和用过的宝船比哥伦布航海用的船大很多倍。不客气地说,中国比欧洲国家早大约一个世纪就可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但是,圣上没有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愿望。而圣上想成就的事业,国库又支撑不起。郑和总共出海8趟,之后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他人,再没有去过了。而哥伦布的航海事业的参与者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为什么郑和出海不可持续而哥伦布可持续呢?因为郑和出海是皇上的事业,只赔不赚,而且赔很多钱,直到赔得明朝国库无力支撑下一次出海。据说一位颇具正义感的小官,销毁了郑和用过的所有航海图,终止了这项浪费民脂民膏的事业。

支撑哥伦布航海的是商人的冒险,商人从航海当中赚很多钱,政府也可以收更多税,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航海,越来越多的政府开始支持航海。东印度公司就拿着政府的特许,受到政府和军队的保护。

于是,曾经先进的中华民族等待着外部世界先进起来之后远道而来整合自己。

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崩塌得这么快?

答案之一是苏联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勾心斗角没有诚信可言。

新中国早期的外交明显受到意识形态影响,只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交朋友。朝鲜战争之后,中美之间相互敌视,中国失去了外交空间。中苏交恶之后,外交空间进一步被挤压,被迫开辟第三世界。

新中国的领导人早期对苏联老大哥抱了很高的期望。建国伊始毛主席就出访苏联,而且时间很长。但是苏联对中国从一开始就玩起信息不对称。在斯大林时代,斯大林同意金日成"越过三八线统一朝鲜半岛"的要求,让他找中国同志谈,其实是利用中国对世界的不够了解,让中国承担成本和风险。在赫鲁晓夫时代,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有关斯大林的报告不让中国知道。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中国领导人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并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赫鲁晓夫前脚离开中国,中国军队后脚就炮打金门,美国人以为赫鲁晓夫支持中国这么干。这场报复过后,社会主义阵营里已经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名义上处在同一个"阵营",相互之间的提防不减。直到中苏直接兵戎相见,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

中苏关系破裂还有一个视角,就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际交流建立在"同志加兄弟"的"感情"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国家之间如果算计不成,那就直接索求。

金日成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支持他进攻南韩。赫鲁晓夫来中国,要求中国同志让苏联海军使用中国基地、建长波电台。直到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要求中国向即将崩溃的苏联经济紧急输血。这种关系,哪能持久。

是什么让中美两国关系迅速改善?

关于中美建交的历程,中国人大多听说过一个传奇的版本:乒乓外交。那就是一个传奇而已。那么美方的说法呢?据说尼克松抵达中国,在机场见到周恩来的时候说过一句经典老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其实,当年推动中美建交的动力,不是共同的利益,而是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哪怕只是看起来)如此强大,以至于中美迅速地、不顾一切(例如台湾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地走到一起。这个敌人就是苏联。在东北亚,苏联是中国的敌人,它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造成严重的军事威胁。在全球范围内,苏联也是美国的敌人。

与共同的敌人相比,共同的利益能发挥的作用可以说微不足道。想想中美之间关于自由贸易(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很容易达成双赢,但是为了利益的分配久拖不决,耽误了不少时间。直到恐怖分子攻击美国本土,中美两国有了新的共同的敌人,中美自由贸易谈判的僵局才得以打破。虽然基辛格博士的这部著作没有细说中美在新世纪的外交细节,但这段故事刚刚过去,我们记忆犹新。

读《社会契约论》有感


读《社会契约论》有感

欧阳泽鹏

各位书友大家好,我是政府办欧阳泽鹏,今天跟大家分享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代表性书籍,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卢梭所著《社会契约论》,并就文中作者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书友批评指正。

《社会契约论》成书于1762年启蒙运动时期,作者在当时君主专制集权、蒙昧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观点,为当时法国和美国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纲领和方向。全书共分为四卷,分别论述了社会契约产生的动机及过程,政治体体现并贯彻其意志的手段及相关分析,对于几种政府形式的讨论以及作者对部分行政制度的观点。而现我国社会各阶层普遍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本人认为此书中的部分观点对于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很有借鉴意义,现分享如下:

一、关于权力的性质

公共权力源自于公民之间的契约而非某个人或某团体的力量。基于个人力量的有限性和个体力量的分散性,为了更加有效的保障个人利益,人类需要将分散的个体联合起来成为主权体,做到用全体成员所结成的力量保护其联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权利。而连接这一主权体成员之间的准则便是社会契约:每个联合者都将自己的全部权利转让给整个联合体,这样也就相当于每个成员都不拥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权利,最终达到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平等来取代身体上的不平等的效果(主权体接受个人的财产时,并不是剥夺其财产权,而是将个人对财产的占有权转化成真正拥有的权利)。谈及我国实际,"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党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但由于我国属于公有制国家,主权体无法将社会财产的所有权赋予人民,这至少在形式上构成了公民付出和回报的不对等。远者说来,中国古代便存在"无恒产者无恒心"的说法;近者说来,中国出现大规模富人移民潮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虽包含教育、社保、环境等原因,但对其财产安全感的缺乏乃是首当其冲。近者要想有效遏制当前社会资产大量外流的趋势,远者要想确保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未来必须对产权制度进一步加以明晰和完善,这是现今政治制度在未来得以延续的基础。

二、关于权力的保障

要确保主权体的性质不背离社会契约的约定,需要通过法律的手段加以规定和约束(此法律为政治意义上的法律而非平时所提司法意义中的法律)。主权体保障的是全体公民的利益,而在主权体内部任何一个部分的意愿对于另外一个部分而言都不能定义为公意,因此法律的制定本质上是从整体人民的角度出发为整体人民来制定条约,法律的适用对象具有普遍性,不应涉及某个具体的人、团体或行为。而事实上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各阶层的政治诉求重点必然存在不一致,西方社会在解决此问题时便采用了政党政治的方法,即公民通过结成政党并获取政权(竞选总统或组建内阁)的方式来实现和保障本阶级的利益,并规定了政权的有效任期(避免某一阶层为实现本阶层利益而损坏其他阶层的利益)。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动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存在大小之分,因此很难确保政权选举真正的公平性,我国也一直将西方民主称为"有钱人的民主".而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我国也有自己的特色:建国之初将社会资源统统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分配以取消阶层分化,建立代表全民利益的政党并长期执政,确保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贯彻。但事实上这其中仍然存在矛盾的地方:在公有制国家里,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公民,公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方式来保障自身的根本利益,为何需要再特意成立一个政党来保障公民权益?而既然成立了政党,有独立的机构、制度和党员,又如何保障政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一致性?事实上在党的执政的过程中党内已经形成了利益团体,这些利益团体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为自己的小团体服务,严重动摇了党执政的公信力。如何有效避免党内利益小团体的产生,保障执政党与全体公民利益的一致性是当今政治制度得以延续的保障。

读《道德情操论》有感


也谈"同情"

——读《道德情操论》有感

前阵子读了亚当?斯密的伦理专著——《道德情操论》,在书中,亚当?斯密首先提出研究世界的出发点是同情心,他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及和谐发展的基础,这一观点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尽管人具有自私自利的本性,但是,一个人与他人相处时,也还存在另一种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的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感情之一。

所谓同情心,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看到他人遭受不幸时,会因他人的悲哀而感伤的这种状态。不过感伤的程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对他人的同情停留在情绪上,有些人对他人的同情践行于行动上,通常在人们眼里,前者是自私的,后者是正义、仁慈的。我们没有批判自私的坚定立场,因为法律没有规定人们必须履行行善的义务,但是道德会谴责自私的人。

自私的人并非没有同情心,这种与生俱来的情感是很难磨灭的,我坚信人性本善,只是受后天生长环境的影响,一些人的谨慎心超过了他们的同情心。当年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等,在群众心里留下了"做好事要付出代价"的阴影,这使得许多富有同情心的群众不敢行善,他们害怕被冤枉,害怕被讹诈,害怕受牵连。

"谨慎也是一种美德,但是谨慎的人不愿意承担任何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责任,不在与己无关的事务上奔忙,不参与到他人的事情中去,不向他人提出意见或做出劝告…"他们的谨慎心促使他们小心翼翼地顾全自己的利益,漠视他人的不幸,当这种谨慎心越来越普遍,社会道德便渐渐滑坡,社会冷漠也会紧逼社会正义而来!

2011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将社会道德缺失这个问题赤裸裸地摆在了民众眼前。一时间媒体上充斥着对那18个路人冷漠行为的谴责,以及对拾荒阿姨以微爱举起道德希望之光的称颂。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旁观者,如果为他人的灾难感到悲伤,为别人受到的伤害表示不平,为别人的好运感到高兴,这样的人看上去是何等的和蔼可亲啊!相反,如果他只是同情自己,对别人的处境显得冷酷无情,对别人的幸福或不幸无动于衷,这样的人看上去又是多么的令人厌恶啊!"之前对于"小悦悦事件",我的看法基本同上,但是在读了《道德情操论》之后,我的观点有了变化。

我们不能一味置身事外地去看这件事,因为只要我们还能够置身事外,我们便无法体会到他人的纠结和痛苦,即便是至亲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陌路人?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想象,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境遇中,想想自己正经受着同样的事情,我们才能在某种程度上体会到他人的感受。人总是习惯在主观意识上把自己的品德高尚化,不能与人感同身受,又何来资格说长道短?倘若18个路人能用这种方式去体味小悦悦的绝望和无助,他们不会如此默然离去;倘若我们能用这种方式去体味18个路人的谨慎小心,我们不会一味地谴责他们,而是深刻地反省自我,去客观思考,假使这件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是会托起这奄奄一息的小生命还是叹气离去?

"对自己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谨慎的美德;对别人幸福的关心,要求我们具有正义的美德和仁慈的美德。"我们要以这种谨慎来约束自己不去做伤害他人的事,而非漠视他人所遭受的痛苦,因为漠视不仅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反倒会给我们带来内心的煎熬、良心的谴责,况且,以牺牲正义和仁慈为代价的谨慎未免太过昂贵!

我们应该以"小悦悦事件"告诫自己,担当自己的责任,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要像盖楼房一样,从一砖一瓦做起,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怀同情、正义、仁慈,乐于行善并积极行善,道德之塔的重建便指日可待!

"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够相互关心和同情,会使得彼此都感到幸福,也有利于促进人体的健康。"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相互关爱,体味相互同情的愉快。人生来如此:希望被人热爱,希望成为可爱的人;害怕被人憎恨,害怕成为可恨的人。所以,为了满足我们自己内心的这种渴求,我们应该谨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要适时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情绪的同时,力求控制自己的情绪去照顾他人,宁责己,勿苛人。可以用"相濡以沫"来形容这种相处方式,这种相处无疑是愉快并且幸福的。而且,宽容、怜悯、善良、友好、仁慈,这些仁爱的感情总能在各种场合博得他人的好感,怀仁爱之心关爱他人,得到他人称颂的同时宽慰自己的心,何乐而不为?

读《伤寒九十论》有感


读《伤寒九十论》有感

朱章帅

虽在本科时就买了许叔微医学全集,不过一直都找到时间去看,前段时间看叶氏全集其中一部分时,看到叶氏对许氏的评价非一般高,便决定去读许氏的《伤寒九十论》。看完这本《伤寒九十论》,确实有很多收获,对许氏将伤寒运用的如此神妙尤为佩服,真的感觉如获至宝。

这本书是以医案讨论的形式为特点,并且全书是用仲景的理法及方为主。

下面浅谈一下我读此书的心得。

1.许氏善用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许氏将桂枝汤视为表虚证,麻黄汤视为表实证。桂枝汤与麻黄汤的鉴别要点在有汗与否。而大青龙汤与麻黄汤的鉴别在于大青龙有烦躁的特点。这些许氏对孙思邈有所继承,而后面历代注解伤寒论的大家更是总此二家的学术观点。

2.论桂枝汤中桂枝为桂枝非肉桂,他认为两药的区别为:桂枝轻薄,治伤寒,为发散之用;而肉桂为浓实,治五脏,取其镇重。

3.由耳聋一案足以看出其辨证之水准。耳聋,他医认为是少阳证,然许氏凭两手脉弱而无力,断非为少阳证。并论之"若少阳则渴饮水,心烦,但寐,咽痛,今俱无此证。但多汗惊悸,必汗过多所致也。仲景云未持脉时,另病患咳,而不咳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因重发汗,虚故如此",后投真武白术附子汤辈数日果真愈。从此案不仅仅看出许氏断证之准,更看出他将伤寒精髓更是学通了,能辨其疾病的发展由来,真乃神也!

4.许氏善识阴阳。由"闽人李宗古得疾。口中气热。唇干。屈体卧。足冷。舌上有苔。予诊之。尺寸俱紧。或者谓气热口干。疑其阳胜。蜷足卧。足冷。疑其阴胜。而又阴阳俱紧。是诚可疑也。若不熟读仲景方法。何能治。予曰尺寸俱紧。是寒邪胜也。仲景云阴阳俱紧。法当清。邪中于下焦。又云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干舌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盖以上证候。皆是阴盛阳弱。故仲景云勿妄治者。诚恐后人之疑也。故予以抑阴助阳温剂与之。紧脉渐退。四体和。不汗而自解矣。"此案确实是好案,此案的要点在脉与蜷卧。这与热厥是有区别的,我记得我之前的亲身经历是口干想饮水,烦躁,四肢凉,但脉象却是滑的。哇!果然,历代国手都十分善于辨识阴阳。

5.善识生死。由"里有张姓者。病伤寒。医汗之。汗虽出。身热如旧。予诊之曰。得汗。宜身凉脉静喜食。今脉躁。身热。不食。狂言。病名阴阳交。不可治也。素问黄帝问有温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病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名何疾。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能食而不复热矣。汗者精气。今汗出而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其寿可立而倾也。果半日死。"此案看出许氏不仅仅精于伤寒,对内经亦有深究。可惜现在的人对内经都视而远之。

6.由手足厥冷案更是看出许氏将伤寒运用的出神入化。" 酒家朱三者。得伤寒。六七日。自颈以下无汗。手足厥冷。心下满。大便秘结。或者见其逆冷。又汗出满闷。以为阴证。予诊其脉沉而紧。曰此证诚可疑。然大便结者为虚结也。安得为阴。脉虽沉紧。为少阴证。然少阴证多矣。是自利未有秘结。予谓此半在表。半在里也。投以小柴胡汤。大便得通而愈。"其后许氏找出原文解释"论曰。伤寒。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 .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也。难者曰。仲景云病患脉阴阳俱紧。及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今云阴不得有汗。何也。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何以头汗出。则知非少阴。予曰。此说正是议议处。谓四肢冷。脉沉紧。腹满。全是少阴。然大便硬。头汗出。不得谓少阴。盖头者三阳所聚。三阳自胸中而还。有头汗出。自是阴虚。故曰汗出为阳微。是阴不得有头汗也。若少阴有头汗。则九死一生。故仲景平脉法云。心者火也。名火阴。其病。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心为手少阴。肾为足少阴。然相与为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关于这条,胡希恕胡老认为其为千古疑案,并认为此处小柴胡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看了许氏这则医案加解释,心中震惊不遗,对许氏亦更为佩服。

7.强调读伤寒注意表里虚实。他认为"伤寒治法,先要明表里虚实。能明此四字,则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这实乃给后代医家所提出的八纲辨证有启发。由此便可知他为啥善用麻黄汤、桂枝汤、白虎汤、大承气汤、小柴胡、大柴胡等系类的经方。真乃不愧为叶氏所推崇的医家。

读王阳明《拔本塞源论》有感


读王阳明《拔本塞源论》有感

源自于尧、舜、禹的圣学思想是万物一体之仁,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而三代之后,万物一体之仁的圣学衰败,以仁为信仰的王道中落,以称霸于天下的霸道兴起。

秦焚书之后,圣学彻底中断,霸道昌盛。即使在汉代,儒学家对秦遗留残缺的圣学进行修补,也只是增加了霸道存在的根据。几千年下来,在霸道的传承下,功利私欲习以为性,人与人之间的心被隔断,人与自己的心被隔断,导致追求空名虚利成为人心的主旨。即使推祟圣学之人,也是为了能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知识。虽然都在主张为天下而作,实则还是满足自己功利之心。

因此,当官的人追求晋升(不同于万物一体之仁的圣学时代,于圣学而言,当官只是因为自己具备这个位置的才干,并且,看到别人有更高的才能而感到欣喜,就如同自己也有更高的才干一样),做企业的人追求更多的财富(对于道心而言,做企业追求的是对社会的贡献为本,而非追求财富为本),有权利的人想获取更多的权利,有地位的人想追求更高的地位,不一而足。

私欲增长、膨胀,致使各种诡术横行,相互算计充斥于世。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人与人之间的攀比之风日盛。人心集中于利益追逐而不断破坏:人伦的破坏、道义的破坏、环境的破坏……

即使对于家庭或社会关系的处理,莫不如此。以己主张为中心,隔断于万物一体,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支配欲,无法接纳他人,无法换位思考,陷入无尽的纷争之中,所有一切皆良知被蔽矣!

即使对于营销与管理,也莫非如此。孰不见,每年成百上千亿的营销传播费用投入,都在造概念,包装概念,试图以巧言令色的概念,能吸引消费者选择自己的商品,这种表象看起来高大上,实质的欺骗行为,本质上仍然立足于自我为中心,完全不具有以己之感而感于他人的真诚之心。问问自己:别人比你傻呢?还是比你蠢呢?

幸好良知天自成,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只需致其良知,复原人的本源。就如同堵塞住恶的源头,拔掉树根的恶根,才能使人心出现良知的光明,恢复万物一体之仁的本性,实现人心之间的流畅链接。

这也是王阳明心学的精华所在: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一切根源于己心;

2、去私欲,存天理,恢复道心,实现自己万物一体之仁的本心;

3、致良知,即在实践行动中实现良知(万物一体之仁之心)光复。

读苏东坡《贾谊论》有感


倘若把人生比作一场游戏,那么人才便是能在这场游戏中取得高分的人,而天才则是这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单从字面上来看,天才比人才多不了什么,无疑就是多一个二。但正是因为这个二字,注定了天才的一生终究不会如人才一般走得坦坦荡荡。

二字,也许在中国古代仅仅是一个数量词,但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却用英气这个词表达了二所蕴含的意思。在比较颜子和孟子的时候,朱熹认为:颜子浑厚,是所谓的人才;而孟子是天才,表现在于他比颜子多了一点英气,继而便多了一点圭角。圭角即有锋芒的棱角,正是因为这点棱角让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很二。

例如,当年孟子去齐国找工作,可是齐威王不召见他,于是孟子在齐国的宾馆里苦苦等待了三天之后黯然离开。离开的途中,孟子仰天长叹,齐威王为什么不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呐他的学生公孙丑看到这样的情景后,关切地问他,老师,你为什么感到不高兴呢?这个时候,孟子开始犯二了,回答道,当今世上,除了我还有谁?不任用我是他的损失!我为什么不高兴?孟子的这句话英气侧漏,原话是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

然而反观颜子,当他失落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偏僻的巷子里,住着简陋的房子,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别人都为他担忧得不行了,他自己却高兴得不亦乐乎。也许他也在谋划着打算,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孟子那份的高傲。

也许人们会去同情颜回,但没人愿意去同情孟子。因为孟子不需要同情啊!料想你去安慰一下他,反而会被他骂得半死,比如公孙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强者不需要安慰,而天才永远是以强者自居的。

而天才之所以为天才,二只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如果有谁只是二,但是没有才,那么他顶多是一个2B。天才与人才,本质的区别还是在于:天才的才是与生俱来的,而人才的才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所以朱熹也教导他的学生:你们应该学习颜回而不是学习孟子,孟子的成长轨迹是你们模仿不了的,孟子的知识和才华没人知道他是从哪里获得;而颜子不同,颜子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是人才成长的战略,而天才往往等不及一步一步地走,他们总是在期待一蹴而就。天才一蹴而就也倒是好了,但更多情况是,一蹴却没救了。因而苏东坡才感叹道,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苏东坡在《贾谊论》开篇指出这句话,意在同情贾谊的同时,也在惊醒后人,不要倚仗才高,误入自负的圈子。有才难得,但是能用好自己的才能更是难得。

如何把一个骨子里就犯二的天才,培养成为一个能在世俗间游刃有余的经世之才呢?请听下回分解。

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篇一: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读了《毛泽东选集》的《矛盾论》之后,让我感觉受益匪浅,以下就把我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对这篇优秀文章做一点小归纳。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有三大特点值得我们去学习:

特点一:全文构思严谨,有一个缜密的逻辑结构。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由于毛主席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毛主席对于客观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因此,毛主席对第二部分的矛盾的普遍性写得比较简略,而重点写第三部分矛盾的特殊性。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毛主席在这一部分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可见,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毛主席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说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样就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联结到了一起。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毛主席明确了地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这充分表现了毛主席高屋建瓴的思想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特点二:例证丰富。毛主席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先行者的著作阅读广泛、理解深刻,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同时,毛主席的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对《汉书》、《资治通鉴》、《水浒传》、《山海经》、《淮南。》等典籍都有引用。并且,毛主席所列举的例。中,主要关于革命的例。(因为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写作针对的对象),但不局限于关于革命的例。,还有关于自然科学等等的例。这些足以见出毛主席知识的渊博。可见渊博的知识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特点三:语言准确而生动。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这篇论文语言的准确、精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者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毛主席的思想内涵。同时,毛主席驾驭语言的能力还体现在生动性上,毛主席能够用很通俗幽默的语言阐明深刻而严肃的哲学命题。如在讲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这个道理时,有这样一段。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毛主席用这么活灵活现的语言诠释了深奥的道理足以见出作者用语之生动。相比之下,时下一些所谓的论文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艰深晦涩的外衣,自以为这样就能够显出自己的学识和水平。这些作者忘记了论文的宗旨。我们作研究写论文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向人们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因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这些作者弄了一条厚厚的面纱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自己以为很美,殊不知已经隔绝与别人进行目光对视和交流的机会,结果是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总而言之,这篇论文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好好品味和领悟。毛主席的文章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写作技巧和哲学思想,更是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思想感动和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不断奋斗!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学习《毛泽东选集》的文章,只有如此,才能更坚定我们为祖国未来而不断奋斗的信心,更好地建设好我们的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产主义!

【篇二: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再次拜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结合自己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理论体系,发现自己之前的理解甚为肤浅。再次拜读,使发现矛盾论中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教育意义。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言简意赅地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是一种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以及从一个事物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去研究事物的发展。毛泽东同志用新陈代谢比喻矛盾的转化: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情况不是永久不变的,危机,有危险就有机遇,我们应该保持处惊不乱清醒的头脑,既然寒潮已经袭来,就要有过冬的准备,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金融风暴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信心到社会中去竞争,去搏奕,去接受新的东西。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信心比黄金重要,谁能经得住考验,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金融危机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了现实,认识了自己。在有幸拜读了这篇著作后我想到更多是我们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的启迪,特别是在就业问题上,矛盾论中的很多观点和主张都很重要。众所周知,自从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诱发了全球金融震动。花旗、美林、贝尔斯登、雷曼等经济大鳄出现巨亏或濒临破产,银行、证券、房地产从高峰跌入低谷,危机风暴波及各行各业,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宣告到来。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人,而把人力作为一种资源看待的今天,同样纳入市场供需关系的范畴,在供需关系出现严重矛盾的情况下,使得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和迷茫。很多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可能会选择回国就业,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市场的竞争。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毕业和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却是工作岗位减少。不少企业停工歇业,大量员工被裁等现状凸显在我们面前。不少急于就业的毕业生在竞争中往往采取自降薪酬来博取优势,而更多的是自己仍有较高期许的人陷入供求两难的尴尬境地。其主要矛盾有以下几个方面:矛盾一:持续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与不断减少的工作岗位数的矛盾由于最近几年高校的大幅度扩招,大学文凭变得越来越普遍,大批量的毕业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冲击,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岗位来弥补,但事实情况确实经济危机造成不少企业停工歇业,大量员工被裁。矛盾二:就业与择业的矛盾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一直是讨论的焦点,如果先择业后就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恐怕就要失去很多就业机会,那么,吃饭和立足就成了问题;如果先就业后择业,那么,很可能与职业发展的主干线偏离,造成职业生涯紊乱,等再次回到主干线的时候,就走了一段弯路,这段弯路所用的时间成本,可以使一个人远远落后于当初同一起跑线的其他竞争者。在金钱上可能没有损失,在职业发展上却是损失了、落后了。这些都是事实存在的不能被忽略的矛盾,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那么面对这些严峻的矛盾,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想首先是要有准确的职业定位。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评估自己时,首先要弄清你一生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是想踏踏实实地从事学术研究,还是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弄清什么对你最重要,是小家庭的幸福还是事业上的成功;弄清你对什么事情最感兴趣,是希望自己腰缠万贯,名利双收还是怡然自得。在为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时,不能抱着完美主义的想法,积极地规划并有目标地选择一种可以表现出自己价值的职业,对人的一生十分重要。第二是要注重掌握专业技能。如今,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大学来说主要就是专业能力,而非学历。学历仅意味着更雄厚的理论基础和技能,我们在大学期间要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提升作为重点来考虑,不断强化自己专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的含金量。然后就是综合素质的提升。虽然学习和专业知识很重要,但社会中需要的是复合人才,职业中更是非常看重情商和逆境商。大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综合能力,如网络、外语、谈判等。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沟通协作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几年的学习,让自己能真正独立和成熟起来,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人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让自己具备自信、谦让、果断、责任心等美德,以良好的形象进入职场。最后想说的是,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应该有个好的心态。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审视自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需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诚然,由于受压力、焦虑、浮躁等情绪影响,仰或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必须甚至挤出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绝不能茫茫然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哎。矛盾的斗争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篇三: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在我觉得生活中充满许多莫名的矛盾时,在我对矛盾还有很多疑惑时,我读了毛泽东主席的《矛盾论》,这篇文章让我对矛盾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获益匪浅。

《矛盾论》是毛泽东主席的哲学代表著作,在当时中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中对矛盾的种种论述在现在仍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值得仔细品味和发扬。

文章的前半部分介绍了两种宇宙观,即一种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法的宇宙观;介绍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论证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文章的后半部分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而且作者指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矛盾进行了综合的论述。

读完这些,我对矛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其实在我们所学的学科中有很多关于矛盾的例子,比如数学中的正数与负数,力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电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化学中原子的合成与分解等等。他们互相对立,而又有相互联系。

并且我发现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解,都可以用矛盾论中的知识来阐述和解释。

曾经我接触电脑和互联网的机会不多,总想着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可以上网聊QQ,看电影,玩游戏,而对读书我有了抵触感,在电脑面前我很投入,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读书让我很郁闷很烦躁。后来随着接触网络次数的增多,我发现我变得很浮躁,在上面我了解的大多数是很浅显的东西,并且在电脑前待上几个小时后,我发现我什么收获都没有,收获的只是越来越懒惰。后来我又开始慢慢地减少接触网络的时间,现在我觉地读书是很有益的事情,它可以让你收获真正的东西,让我浮躁的心情变得安静下来,并且现在我也不那么喜欢网络了。同时我发现我身边的人有的跟我有相同的经历,而有的人的跟我有相反的经历。

曾经我的矛盾是喜欢网络不喜欢读书,而现在我的矛盾是热衷于读书而远离网络。我觉得首先这可以体现出矛盾的普遍性,即一切事物都有矛盾,我,人也不例外;矛盾存在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当然也存在于我的成长过程中,过去我有矛盾,现在我也有矛盾。从另一方面上一段我的描述这可以体现出矛盾的特殊性,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矛盾,我的矛盾和别人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过去我的矛盾是那样,而现在我的矛盾是这样。我曾经的矛盾跟我现在的矛盾正好相反,这说明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作为一个大学生,现在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然也少不了玩和做其他一些事情,这时候我的主要矛盾是搞好学习,而其他方面是次要的。擒贼先擒王,就是抓主要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有着不同的作用,在某一阶段起积极作用,而在另一阶段起着消极作用,这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以上这些论述是我读完矛盾论后,将其中的知识联系到我的经历中和所见所闻中,因为对其中的知识了解的不深,可能不太到位,也可能存在片面性或错误。

读完了《矛盾论》,我发现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尤其是如何具体解释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同主要矛盾的不同和区别方法,我找不出实际例子来来使更我透彻的理解,并且在这篇文章中我也没找到答案。可能我再多读几遍,了解的再多些,认识会有所提高吧。

【篇四: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矛盾对于我们并不是那么的陌生,走在街上看见有人在那里争吵,很多人都会说他们之间一定发生了矛盾。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深刻的体会,和同学、朋友都可能产生矛盾,换句话说我们自己也在制造矛盾,也是矛盾产生的载体。而哲学世界里面的矛盾只不过是用理论来阐述现实矛盾的存在意义而已,也就意识对事物反映的一个系统化。自在自为的意识再次回到大脑中,先哲们对它用一个整套的逻辑顺序进行研究,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

其实在哲学世界里,不管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它们最后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因为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最终目的还是实践。毛主席在《矛盾论》里面,在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当时中国的国情,并全面阐释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以及次要矛盾,也说到了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它们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否定,以及在旧矛盾向新矛盾的转化中对旧矛盾的否定,都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即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其实矛盾的基本问题总括来说就是一个有和无的问题,有是无的种子,也就是说有中蕴藏有无的纯概念。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句话,有不比无更有。这句话就道出了矛盾的基本性质。那也说过,一切都在逆转中。这些都是基本矛盾的体现,这些思想都能为我们在现实中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基本依据。

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这样写道。矛盾观点的提出就是为现实服务,在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矛盾观点的方法论是相当重要的,它要求我们全面分析问题,也就防止一刀切等武断的观点。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毛主席完成《矛盾论》时,日本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就变成时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认清这一点在中国当时是有重大意义的,面对内忧外患我们认清当时的主要斗争方向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针对这些优点,在现实生活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矛盾以及各种生产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的都需要矛盾论的方法论的指导。在国内,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落后生产力之间矛盾;在国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放弃对祖国的颠覆活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冷静思考,而不是盲目解决。我国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大力发展生产力,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中的话语权,这才是我国真正的需要。

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简而言之就是小国寡民的和谐社会,但是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的实际背离的,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可见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到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无不体现了矛盾的不可抗拒性。

作为一名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以及背负我国伟大民族复兴的使命。面对种种困难,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好好掌握矛盾分析法。对《矛盾论》的学习,有利于我们处理好和同学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分析好自己的优缺点,为自己以后前途事业提供良好的指导意见。

【篇五: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最近由于党员骨干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我再次通读了《矛盾论》。第一次通读《矛盾论》是在高中时代,那时候从课本和老师的口中了解到毛主席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军事方面就不用多说了,他领导着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把蒋介石反动派赶到了台湾,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至于思想,我当时只能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窥豹一斑。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拜,我就拿起《毛主席文选》与《毛主席语录》开始研究,也因此第一次接触了《矛盾论》。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时代总是会赋予经典属于这个时代的定义。高中时代,我对矛盾所谓的认识比较直观。加号与减号,相乘或相除是矛盾,化合与分解,争吵或赞同是矛盾,大自然幻化万物,一物降一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亦是的矛盾。由此我想,矛盾永不停息,矛盾无处不在,那么所谓的是非成败还有什么意义呢?终归会是浮云。

近日,再读《矛盾论》,结合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又有了新的理解。矛盾是生活的客观现实,无法改变,不能否认。任何与主观感情相违背的想法和现实都构成了矛盾的实质。比如,作为学生,不想早起和早上有课是矛盾,不想努力学习和想要找到好的工作也是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如果只是暗自惆怅不思改变就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因为于此同时,发愤图强与碌碌无为也是一种矛盾。正确了解矛盾的普遍性不是夸大前行的艰苦,而是要求坦然面对矛盾勇往直前。与其将矛盾论当做顶礼膜拜的真理,倒不如看成是活学活用的方法,这是我较高中看法的进步。

在内战初期还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为何随着战局的一步步扩大,优势反而一点点缩小呢?共产党从当初的反围剿失败而被迫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渡江战役时的摧枯拉朽势如破竹,这一切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著和互相影响著。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国民党之所以输了战争根本原因不在于命令执行力差,也不在于共产党足智多谋,而在于他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试图站在社会进步的对立面上,被时代的浪花打落便是情理之中了。

读《矛盾论》还有一点深刻的感受就是毛主席清晰的思路与流畅的文笔。如果对理论的了解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很难这样文思泉涌一气呵成。这就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对待学问不认真的态度。考试考什么我学什么,什么时候要考试了我什么时候开始好好学,这样学到的不过是皮毛而已。也许我在考试的时候能够记住一两个公式侥幸得到了高分,但是我真正学到的的又是什么呢,只剩下大脑的一片空白吧。

古时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子市场好,现如今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也成了主流。《矛盾论》中的例子不仅仅局限于哲学,还有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的知识在里面,这些知识的掌握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无疑是不易的,这就更要求现在的我们全面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学科内部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触类旁通,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毛主席的矛盾论作为一种方法,对我分析问题有很大的帮助,我会努力将这项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期更好的服务群众。

【篇六: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在我觉得生活中充满许多莫名的矛盾时,在我对矛盾还有很多疑惑时,我读了毛泽东主席的《矛盾论》,这篇文章让我对矛盾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获益匪浅。

《矛盾论》是毛泽东主席的哲学代表著作,在当时中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中对矛盾的种种论述在现在仍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值得仔细品味和发扬。

文章的前半部分介绍了两种宇宙观,即一种形而上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法的宇宙观;介绍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论证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文章的后半部分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而且作者指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矛盾进行了综合的论述。

读完这些,我对矛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现其实在我们所学的学科中有很多关于矛盾的例子,比如数学中的正数与负数,力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电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化学中原子的合成与分解等等。他们互相对立,而又有相互联系。

并且我发现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解,都可以用矛盾论中的知识来阐述和解释。

曾经我接触电脑和互联网的机会不多,总想着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可以上网聊QQ,看电影,玩游戏,而对读书我有了抵触感,在电脑面前我很投入,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读书让我很郁闷很烦躁。后来随着接触网络次数的增多,我发现我变得很浮躁,在上面我了解的大多数是很浅显的东西,并且在电脑前待上几个小时后,我发现我什么收获都没有,收获的只是越来越懒惰。后来我又开始慢慢地减少接触网络的时间,现在我觉地读书是很有益的事情,它可以让你收获真正的东西,让我浮躁的心情变得安静下来,并且现在我也不那么喜欢网络了。同时我发现我身边的人有的跟我有相同的经历,而有的人的跟我有相反的经历。

曾经我的矛盾是喜欢网络不喜欢读书,而现在我的矛盾是热衷于读书而远离网络。我觉得首先这可以体现出矛盾的普遍性,即一切事物都有矛盾,我,人也不例外;矛盾存在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当然也存在于我的成长过程中,过去我有矛盾,现在我也有矛盾。从另一方面上一段我的描述这可以体现出矛盾的特殊性,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矛盾,我的矛盾和别人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过去我的矛盾是那样,而现在我的矛盾是这样。我曾经的矛盾跟我现在的矛盾正好相反,这说明矛盾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作为一个大学生,现在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当然也少不了玩和做其他一些事情,这时候我的主要矛盾是搞好学习,而其他方面是次要的。擒贼先擒王,就是抓主要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有着不同的作用,在某一阶段起积极作用,而在另一阶段起着消极作用,这说明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以上这些论述是我读完矛盾论后,将其中的知识联系到我的经历中和所见所闻中,因为对其中的知识了解的不深,可能不太到位,也可能存在片面性或错误。

读完了《矛盾论》,我发现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尤其是如何具体解释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同主要矛盾的不同和区别方法,我找不出实际例子来来使更我透彻的理解,并且在这篇文章中我也没找到答案。可能我再多读几遍,了解的再多些,认识会有所提高吧。

【篇七:读毛泽东《矛盾论》有感】

一个矛盾克服了,又一个矛盾产生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总是有矛盾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始终需要用矛盾的观点看世界。只有遵循矛盾思维的规则,正视社会矛盾、深入分析社会矛盾,才能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用矛盾论之矛融化社会矛盾之盾,是我们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正确选择。

一、正视矛盾,社会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巨大的历史进步,同时,也产生和累积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当前的基本状况,可以概况为三个基本、一个问题。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人际关系基本协调,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重视并值得高度警惕的新问题,人民内部的一些关系与矛盾趋于复杂和紧张,存在着一些不安定的隐患和不和谐的因素,不仅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大致为七个方面: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差别加剧;雇佣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政治矛盾多样化;思想矛盾复杂化;群体性事件增多。上述七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代表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无法回避,不得不正视!

二、认识矛盾,把握社会矛盾的阶段性特征。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认识事物不仅要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必须注意它的特点。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同时,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现期,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这些特征决定了:现阶段的社会矛盾绝大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通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加以化解;也有少数敌我矛盾,需要通过专政手段加以解决。现阶段的社会问题绝大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发展中的问题,又是可以通过科学发展加以有效解决的;也有一部分问题是由于我们工作失误造成的,是应该避免的,也是可以通过改进工作加以避免的。

三、化解矛盾,用矛盾论之矛攻社会矛盾之盾

在化解与处理社会矛盾的工作中,无疑需要选择正确的思维路径与认识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矛盾方法论的精髓之一。

1、思想上高度重视。

当前突出的是必须澄清三个模糊认识。一是代替论──有人认为,只要抓住发展经济这一主要矛盾,其他方面出点问题也不要紧,由此忽视对社会矛盾的解决;二是小事论──有人认为,社会矛盾都是一些小事、琐事,不值得花太大精力去处理;三是自生自灭论──有人认为,一些社会矛盾纯粹是没事找事,越管事越多,不如拖一拖、放一放,问题就会消失。这三种错误思想都必须抛弃。

2、行动上民生优先。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说,正确处理当前的社会矛盾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体制上配套创新

在化解与处理社会矛盾的过程中,体制问题更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稳定性与根本性,因为它能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把提倡、鼓励与限制、约束结合起来,从而确立起统一的行为模式及其要求。

4、决策中统筹兼顾。

在现实中,一些干部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着片面性,只重视矛盾的一个方面,忽视了矛盾的另一方面,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的产生。有鉴于此,重大决策的出台,应当心中装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顾及到群众的承受能力,促使决策具有良好的整体效果。

5、处理时积极稳妥。

一是要及时发现矛盾,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矛盾和问题尽可能解决于萌芽状态;二是要认真对待、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尽力予以满足,对某些不合理的要求,要做好解释说服工作,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6、作风上务实为民。

一方面,要坚持求真务实,注重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另一方面,要坚持执政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读《教育目的论》有感


读《教育目的论》有感

何谓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着眼点,同时也是教育所指向的最终目标。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从孩提时代就接受教育,甚至直至白发苍苍还在进行终身教育。这到底是为什么?教育的目的何在?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扈中平教授的《教育目的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并提出了很多创新的观点。尤其是,在这本关于教育目的理论和实践的学术专著中,他对教育目的这一核心问题的解答,很值得我们的认真学习和思考。

书中,他所谓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的,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抽象性。通过多年的过对教育学原理的潜心研究,他认为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全赖乎于此。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人的问题是教育的中心问题,决定了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而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建国以来,培养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公民等,是我国教育目的对培养什么样的受教育者的定位的几种典型表述。而在书中,扈中平教授认为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手段和有用的工具来培养,而首先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来培养。教育目的中的人,可以包含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公民等,但却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来替代人,否则,教育目的就无法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和所有的受教育者,教育就难免缺失,人的发展就难免片面。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人力或其他什么仅供利用的工具,这是我国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

当前,教育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就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因而教育的根本职能就在于引导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规律和人自身存在的价值,提高人的素质和人改造社会的自由度和自觉度,促使人的社会化和主体化。

对于作者的这个观点,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却使得社会精英教育的表现非常严重。小孩子从小就在各种考试排名的压力之下,为了升上重点学校、拿到第一名而接受各种所谓的专业培训或是辅导,在加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小孩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重视。从而,使得不少的小孩,在学习上表现不错,但在人格上并不健全,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不屑与这些生活技能和能力;而更人担忧的是,学生的道德问题,比如考试作弊、对他人不幸的漠视,目前我们一直强调社会的诚信,但是如果不从学生时代抓起,整个社会的信任问题很难整体上一个台阶。因此,大多数父母、老师在重视学生、爱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从教育目的的角度多思考一下,我们的做法是否真的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四月裂帛

密尔的《论自由》为西方思想发展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倡导自由与追求个性的思潮对西方人影响至今,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读完之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密尔自由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对于倡导自由的论述有两大支点——权利理论和功利主义,密尔对自由的探讨显然属于后者。他所说的功利"必须是最广义上的功利,即以人作为进步的存在者的永久利益为依据的功利。"我的理解是指对于社会即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观点或言论本身的真理性。密尔试图划清社会可以合法施加于个人权利的界限,那么就必然要以功利的得与失为出发点进行劝服,在本书的扉页上提纲挈领地引用洪堡的《政府的权限与责任》中的名言"人最丰富而多样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奠定了文章现实主义的基调。

然而,就我看来,他的理论也一定程度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密尔受托克维尔影响,重申其"多数人的暴政"这一政治论题,核心观点是"‘人民’与作为权力施加对象的人民并不总是一回事;而所谓‘自治政府’也不是每个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个人都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但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上的:政府作为社会公器真正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声音,就中国的状况来看,政府长期处于与人民"脱节"的状况,正希望通过反腐等一系列措施拉近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这样"暴政"就不成立。若从微观的角度说,"每个人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显然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应一概而论。政府的决策兼顾所有人的利益的是不现实的,作为政府来说,对于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决定并不是单选题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调和与协商的,这个社会也不只有一个阶层,而是多种社会利益错综复杂的共同体,因此这样"二元的假想"是浪漫且富有哲学内涵的。再者,密尔的论证大多将自由的对立面设定为与人相关的权威(精神、世俗、文化、法律),事实上,自身和时代的物质局限远比精神局限的影响更加深远,没有物质的支撑,思想自由只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密尔自由思想的不切实际之处。

2、密尔自由思想中社会责任意识和时代观的萌芽

"任何在总体上不尊重这些自由的社会,无论其政府形式如何,都不是自由的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这些自由的存在如果不是绝对和不受限制的,那它也不是完全的社会。"密尔认为,人的自由的恰当领域是不剥夺他人的自由,即"自我保护".这说明在创造"观点的意见市场"的同时人应担负起对他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故我也认同老师上课所说的维基解密的正确性有待评判的观点。我国现在允许宗教自由的也是建立在对社会不造成危害的基础之上,这一层面和传播学中的社会责任论有相似之处。我所说的"社会责任"还包含另一方面,政府(和能做出决策影响社会的集体)有通过观点的探讨给人们判断正确与否的机会的社会责任,然而现今对于观点表达的惩罚仍然依法存在,党媒在体制内的限制已然为"意见市场"立定了"市场准入原则",单一与趋同的观点让新闻事业禁锢于框架之中,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密尔对言论自由的探讨始终都是允许谬误生存,让正确的和错误的观点都能在"意见市场"上流通。可是结果呢?自由的思考与讨论能完全避免错误产生吗?显然不能。"一个人得以更多接近了解一个题目的整体,唯一的途径就是倾听持各种不同意见的人能够就此说些什么,并研究每种不同的心智特写能够观察的它的方式。"这里密尔用了"接近"一词暗示了思想和言论自由带给社会效用的局限性。后文更明确地提出"只是我们已做了人类理智现状所允许的最大努力:我们没有忽略能使真理有机会达至我们的那些东西。"这都看出他内心时代观的萌芽和思维的严谨性。

3、密尔自由理论中"极简原则"的前提和社会效用

密尔对自由的范围设定了一条"极简原则",即"当有权绝对地支配社会以强力和控制的方式处置个人的事情时,无论采取合法惩罚形式下的物质力量,还是公众舆论下的道德强压的手段,其准绳是自我保护,即人类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其唯一的正当的理由只在自我保护。"但这样的原则前提是在一个文明群体之中,如果这个社会上只有少数精英,多数人都平庸的情况下,或者说其自我保护的对象并不被社会舆论所认同,那么这样的原则在短时间内就不能对社会产生普遍效力。尤其是公众舆论的道德强压,相比法律来说更具有社会性和不确定性,受传统思想影响更深,需要全民思想素质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维护这样的准则,因此我认为个性的解放不应只停留在优劣差别上,即少数人和多数人,阶级与阶级,社会精英和平庸的人之间,而是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多元化,毕竟从广义上说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其评判标准也是社会上人们内心所认可的价值观而已。并且,密尔在倡导个性解放的问题上希望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宽容和理解少数精英的个性,我认为这是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只有个人的积极的思想推广到大集体中来,整个社会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进步。

读《论快乐》有感700字


今天,读了钱钟书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中的一篇《 论快乐》,感悟颇深。作者站在人生的边上谈论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大放智慧的异彩,自然地把读者引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人生天地,给予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启迪。
本文是一篇哲理意味浓厚、政论性也很强的随笔。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述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如
一、快乐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
快乐的引诱,不仅像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
二、快乐是属于精神的。(读后感 )
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
三、快乐能把忍受变为享受。
病是教人学会休息的女教师。疾病也是常常遭遇到的痛苦之一。有了病,当然是痛苦的,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病了,可以从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休息一下。此时,疾病就仿佛一位温柔的女教师,轻声教导你要好好休息,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使健康的消失有种赔偿,从而使对病痛的忍受变为快乐的享受。
总之,阅读本篇文章真为钱老充满智慧的语言拍案叫绝。而我也深深体会到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心里感受。要不要快乐由你自己决定,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一种气魄。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热爱自己的工作,在每天的点滴小事中体会自己的那份快乐。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肇论》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丁肇中文章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