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不省心读后感 > 地图 > 不省心读后感,2024不省心读后感
不省心读后感相关栏目
不省心读后感热门栏目
不省心读后感推荐
不省心读后感

(共 7758 篇)

  • 1、 《不省心》读后感

    《不省心》读后感(一)

    在这本《不省心》中,冯小刚以幽默和犀利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近年来让他深感不省心的事。过省心的日子是每个人的理想,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省心的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围绕着这一主题,书中写了很多对当下热点时事的酷辣点评。在书中,冯小刚还记录了太太徐帆以及葛优、姜文、陈道明等若干朋友的诸多趣事。对于太太徐帆,冯小刚坦言,虽然徐老师对自己管理严格,但娶了她我三生有幸。另外,书中也写了葛优的小富即安,写了陈道明吃眼前亏也绝不低头等等;导演当然离不开电影。在书中,冯小刚也透露了很多电影拍摄时不为人知的内幕故事这的确是本值得读一读的书,能让我们在品味冯氏幽默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个真实的冯小刚。

    冯小刚其实是个情感非常丰富的人。 毫无征兆地醒了,走上阳台看风平浪静的黎明,海湾静如湖水,一半腾起雾一半是透彻的晨曦。因为近在咫尺,我想到若海啸发生在劫难逃,由此想到一切灾祸,想到瞬间失去双亲幸存下来的孩子,心有说不出的难过,路还那么长,谁陪他往下走?注定了一世的冷清和孤独。想至此,满脸泪,心情一落千丈。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冯小刚诗人般的悲天悯人。每到秋天临近,我就会变得惆怅,原因很简单,西红柿的季节过去了。在书中,冯小刚回忆了小时候对西红柿这一平凡菜蔬的痴情不改,也是对那些逝去的纯真年代的眷恋,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叹。

    书中语言极具调侃性,读后感觉轻松有趣,又不失回味。原本都是些不省心的事,到了冯小刚那儿,竟也能娓娓道来,偶尔还能逗大家开心一笑,可见冯小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不省心》读后感(二)

    周日,从北京坐城际去天津武清看妈妈,在南站候车的时候,买了本冯小刚导演的《不省心》,很快就读完了,这是本有意思的书。

    冯导的这本书与众不同,我试着说两点,一是干净利落,前头没有序,后头没有跋,上来就说正事,让读者读起来很省心,直奔主题,废话少说的书现在很少见;二是篇篇实话,这本书内容上不成体系,看起来好像是冯导博客(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博客)内容的一个整理版,或者冯导因时、因事、因景、因人有感而发的日记摘录,或叫随笔。其中一段一段的内容真实耐看,没有人云亦云,也没有 大锅话,是冯导的独家产品,虽然期间不乏都城俚语,但总体来说话粗理不粗。

    摘抄几段文字2020,言为心声,可以窥见真实犀利的冯导,冯氏幽默更是可见一斑:

    我更年期已经过了,现在是老年痴呆。编瞎话脑子已经不够用了,说实话省

  • 2、 不省心读后感(3)篇
    不省心读后感 第(1)篇

    《不省心》真正让我领略到冯导小钢炮的威力,这哪是小钢炮,这分明了一“超级无敌机关大火箭”啊。这本书篇幅很短,用书友的话说,幽默风趣,一针见血!冯导确实不是让人省心的主,这东家长西家短的,管得到的管不到的他都得聊上两句,不说出来生怕憋出了病!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还挺喜欢的!这书说难听点了就是冯导交你怎么做人,交不省心的人做省心的事!我仅仅就电影这一事,扯落点人生感想,谈谈个人愚见!

    冯导的《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这两部电影,我每一部都看了不下三遍,一个人,一杯白开水,一台笔记本,一支钢笔,几张a4纸,没有瓜子,没有可乐,没有爆米花,更没有异性!

    个人认为在电影院看电影,纯粹是一些年轻小情侣为寻刺激和浪漫,找个能够公然示爱的场所,想去做一些伤风败俗的事,做不做再另论,亦或是男女朋友,想要发展成为小情侣的那些人,奔着为饥渴的小肉体,寻找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的浪漫借口,要不然谁能解释下,票房对比的问题!我也是这群人中的一员!我们是不是垃圾观众!哈哈!对不起我找骂了,还捎带了你们,我真挚的道歉!

    这时候有人说我拍冯导马屁有点过了,那您肯定错了,冯导马屁用不到我拍,也轮不到我拍,我拍了马屁还找骂,何苦呢,我又不傻!我认同票房是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重要指标,但是我也相信凡是能够称得上合格的导演都能轻而易举的拍出不错的商业片!人总要有点追求,有点理想,那些风靡一时的现象级电影市场的快消品,看一看,找找乐子也就罢了,总不能把自己整得跟抽大烟似的,沦为奢靡享受主子的奴隶吧!

    整天混吃等死的人儿,重新激发自己的斗志,爆发小宇宙吧!三十岁死亡,八十岁埋葬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现在改变固有思维,重新树立人生理念!找个靠谱的追求做伴侣,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一路前行!

    不省心读后感 第(2)篇

    看了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确实是低成本小投入的好电影。内容简单人物少,把假离婚,生二胎,买房子,假恋爱,上访,杜绝上访都写到了。这样的喜剧不是闹哄哄的低级的小玩没事,而是会心一笑,笑完感觉世界真是那样呀,特别是领导们为自己的位置不惜手段不让到京上访人员进京。

    看了冯小刚,郑晓龙导演的大撒把,满满的时代因素,用胶卷摄影,服装大垫肩。洋插队抛弃家庭,走了一个留下一个,然后留守的男女慢慢等待中走到一起。那时我们也想尽办法要出去,也去美领馆看排队,羡慕出去的朋友同学,也去读夜校,

  • 3、 孩子自觉我省心读后感

    孩子自觉我省心读后感(一)

    这是着名方法学家吴甘霖夫妇19年的教子手记,是一本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广大父母有效培养自觉型孩子的着作。

    作者的儿子吴牧天,原是一个捣蛋王,后来在父母引导下,成为善于自我管理的学生,并考上美国重点大学。他总结自己成长经历写作的【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荣登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总榜,激发全国近百万学生的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热潮。

    当今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大的缺陷在于讲道理太多,讲方法太少。本书通过生动事例,总结了一系列让孩子养成自觉一精一神和自我管理习惯的有效方法: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管时间到管心情,从战争型人格到正面沟通,以及有效教子的九字方针(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有效批评的三明治方针

    孩子一自觉,父母何必一逼一!本书最想告诉读者的是: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只要能让孩子养成自觉的好习惯,广大父母就能摆脱吃力不讨好的教子忙累,让孩子自我管理、健康成长!

    孩子自觉我省心读后感(二)

    因为工作关系,很久没有多余的时间和一精一力学习博客里的一些一精一华了。但对喆一妈一公益阅读一次又一次推出的免费试读活动却是一如既往地默默关注着。三月下旬,看到一本书名很吸引人【孩子自觉我省心】,就试着申请了,没想到真成了10位幸运者之一。在此,深深感谢喆一妈一公益阅读一团一队的所有成员。

    像往常一样,收到书后,我最先翻看的便是目录,因为目录里展示的是我急于知道的内容,每一个标题都吸引着我的眼球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正是我育儿一直所追求的境界,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做的。

    自我负责的三大要点这样的要点,很想一探究竟

    写作文的意义:不为当作家,而为开展自我教育跟我的育儿观点惊人地一致啊,我也是这么期盼的。

    要管好事情,先管好心情非常有道理,我要把这句话赠送给儿子,适合当座右铭,呵呵!

    自我管理最重要的三句话这是核心内容,希望快点看到这部分的内容!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多棒的观点哪!

    学会找方法的方法找方法,一直是育儿中的重点。

    做正常人,做能干人,做有贡献的人我想这是普天下父母对孩子最美好的愿望。

    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这九字方针不错,一定要好好学习。

    自我管理的一二三四法则这部分值得好好研读和体会

    当每一个目录中的标题一一进入我的视线中,我不禁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吴甘霖、邓一小一波夫妇成功打造自觉型孩子的教子手记、19年的家教心得跃然于

  • 4、 省心读后感(系列6篇)

    下面由读后感大全的编辑帮大家编辑的《省心读后感》。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读完作品,心灵也仿佛受到了净化。读完一本书,相信你有不少的感想,这时我们需要把它记录下来。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省心读后感 篇1

    孩子难管,学生难教,相信这是困扰许多家长和教师的难题,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最好的管理就是自我管理。”然而,中国的孩子为什么普遍缺乏自觉性呢?这与当今家长喜欢大包大揽,而老师又没能真正把学生当作教育主体来对待有密切关系。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去年暑假的一个午后,当我读完吴牧天的《管好自己就能飞》时,是多么盼望快点开学,盼望自我管理也能在我们班的学生身上发挥神奇的作用。今天,读到吴甘霖、邓小波的新作《孩子自觉我省心》,我对培养学生自觉性、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有信心了。

    作为一名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个母亲,我很喜欢吴牧天《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的书名:一个遵守规则并学会自我管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自由的人;一个遵守规则并且能够自我管理的人,飞到哪里都不会迷失方向。《孩子自觉我省心》是吴牧天的父母联手创作的,全面展示了夫妇二人19年间培养自觉型孩子的教子手记,介绍了诸多实用、有效的教子方法,我也从中深刻地领悟到:自觉一定有方法!

    不少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困惑的事情就是“不听话”,而这本书提供了不少管用的“绝招”,如有效教子的九字方针——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有效批评的“三明治”方针——先肯定、再批评、再勉励,等等。此外,吴甘霖老师总结的“自我管理的一二三四法则”以及“4岁可学方法论,6岁可学辩证法”等教育方法,新颖实用,都给了我很多启示。

    通读全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吴牧天记录的长达68万字的自我管理日记,这些每日一点一滴的总结与反思,最终聚沙成塔,形成了他坚不可摧的生活好习惯和步步为营的未来之路。吴牧天从17岁生日那天起,每天记录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关键词:将当天的主要内容,以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

    二、昨日计划执行情况:对头一天计划的运行情况进行回顾,免得计划落空。

    三、今日最大收获:今天取得的主要成绩,或在某方面得到的正面启示。

    四、今日反思:今日犯的错误或看到别人身上发生、自己应借鉴的教训。

    五、明日计划:对明天要做的事情提前做好安排。

    于是,我也让我班上的学生,尝试照着书上的方法每天总结自己的学习生活

  • 5、 《孩子自觉我省心》读后感
    《孩子自觉我省心》读后感 这是著名方法学家吴甘霖夫妇19年的教子手记,是一本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广大父母有效培养“自觉型孩子”的著作。 作者的儿子吴牧天,原是一个“捣蛋王”,后来在父母引导下,成为善于自我管理的学生,并考上美国重点大学。他总结自己成长经历写作的《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荣登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总榜,激发全国近百万学生的“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热潮。 当今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大的缺陷在于讲道理太多,讲方法太少。本书通过生动事例,总结了一系列让孩子养成自觉精神和自我管理习惯的有效方法: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管时间”到“管心情”,从“战争型人格”到“正面沟通”,以及有效教子的九字方针(“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有效批评的“三明治”方针…… “孩子一自觉,父母何必逼!”本书最想告诉读者的是: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只要能让孩子养成自觉的好习惯,广大父母就能摆脱吃力不讨好的教子忙累,让孩子自我管理、健康成长!
  • 6、 有关省心读后感精选4篇

    在阅读时我们能够全身心的进入书中的那个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省心读后感精选4篇》,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省心读后感(篇1)

    周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让我们观看《开学安全第一课》,一开始我很不以为然,认为那些灾害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边。

    今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懒觉的时候,妈妈就把我从梦中扯了出来,让我坐在电视机前等这个节目,当时我很不情愿,但当节目开始的时候,我被深深的触动了。

    在节目中,通过案例分析以及专家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应该怎样自救。比如火灾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迅速找到安全通道,尽量是身体贴近地面;有浓烟时,应用湿物捂住口鼻;若身上着火了应在地上打滚,将火扑灭。在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看。所以许多小伙伴都在没有父母照看的情况下私自结伴去河边游泳。在这时,溺水的情况就常常发生。由于溺水者缺乏自救知识,不知道应该把自己的口鼻露出水面,因此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当溺水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盲目的下水营救,应该呼喊大人相救。

    随着节目的深入,也更加让我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如在马路上行走的时候应靠右边行走;在过马路的时候应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宁让三分,不争一秒"。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安全教育对我们非常重要。通过这次节目,使我们树立了安全意识,了解了很多的安全常识,学会了自我保护,提高了应变能力。这次节目也更加让我明白了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值得珍惜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珍惜生命吧!

    省心读后感(篇2)

    周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让我们观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一开始我很不以为然,认为那些灾害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边。

    今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懒觉的时候,妈妈就把我从梦中扯了出来,让我坐在电视机前等这个节目,当时我很不情愿,但当节目开始的时候,我被深深的触动了。

    在这个节目中,通过案例分析以及专家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应该怎样自救。比如火灾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迅速找到安全通道,尽量是身体贴近地面;有浓烟时,

  • 7、 读《孩子自觉我省心》的收获

    读《孩子自觉我省心》的收获

    由于放假至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旅游,仅能利用旅途余暇翻阅《孩子自觉我省心》,以致还没完全读完,但这书已经充分地激起了我的兴趣。如何能够让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在学习中变得自觉,的确是一个极其重要又有诱惑力的话题。

    兼为家长与教育工作者的我,也曾翻阅了不少教育类书籍,听闻过诸多教育理念,但每每深感理论的脱俗与实践的复杂间总有那么一道难以跨越的罅隙。但这本书,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娓娓道来之下发人深思、扣人心弦。此书的作者吴甘霖、邓小波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吴牧天确实了不起,一些活生生的教育好例子和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在第一时间面对,第一时间成长的教育中为孩子特意安排了夏令营的活动,让孩子得到真正的锻炼成长。想想自己经常是空头说教确实作用不大,孩子的记忆也不深刻。所以我非常赞同作者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活动,来达到某方面教育的目标。

    作者提出的从适者生存到试者生存的教育理念。的确,要让我们的孩子直面困难,敢于尝试,首先我们就要鼓励孩子,不要给孩子太多捆绑和框框,不要怕失败、不要怕丢脸,不要让孩子的世界有太多的不行!,因为只有孩子自己经历后所获得的经验,抑或教训,才是最宝贵最深刻的。不试,你怎么知道自己行或不行?!所以,孩子要有一颗勇敢的尝试之心,家长一定要让孩子首先明白:事实有时候并不一定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与可怕。

    作者对孩子的追星问题的看法和引导方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鼓励追星,但必须追求光环后的精神这理念和方法对于现在的孩子也非常实用和有效。我家周蜜就喜欢周杰伦,并经常在学唱他的歌,我正愁不知怎么和她说。这下我终于找到适当方法正确引导她了,可以和她讲讲周杰伦创业时的艰辛付出、曲折、事迹、精神等来鼓励她、引导她。

    这本书真的很有教育价值,值得我们去认真拜读和学习。虽然我知道每个教育对象都是特殊的个体,而任何的成功教育都不可完全复制,但其中的所洋溢着的教育智慧和方法却是可以慢慢领悟的。有幸遭遇此书,相信自己在往后会抽出更多时间随它再学再思。

  • 8、 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读后感

    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读后感

    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读后感 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无数这样的抱怨:公司不好、管理不善、氛围糟糕、工资少、环境差、任务重、压力大、经常加班、没有奖金、缺少福利……这些是很多人对于工作的理解。 老板没有指示,我不知道怎么办呀……这个事情不归我负责……为什么没有人来协调这个事情呢……这个市场很难做,所以业绩也只有这么点……公司给了这么点经费,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这些是很多员工经常挂在嘴上的话语。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我们应该闭上嘴巴,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你为什么要抱怨?你凭什么要抱怨?你能不能不抱怨? 我们在抱怨中获得了暂时的快感,但是养成抱怨的习惯,会使我们丧失责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长,从而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如此一来,我们与公司格格不入,由怕被“利用”变成不再“有用”,只好被迫离开。 将心比心,你会聘用一位不断抱怨企业、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客户的员工吗?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那些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人,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抱怨不如改变;他们总是能安身于困难的环境,乐于迎接工作中的每一次挑战。而那些职场中的失败者,则认为倒霉的事总让自己摊上了,抱怨自己命不好,于是自我放弃。这也是“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总倒霉”的原因所在。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抱怨?总结来说有下面四个方法。 1、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房龙说:“当世界抛弃了你,而你又无法改变时,你才有权利抱怨。”不少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常常推责于别人,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实,别人的存在与做法一定有其合理性。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你自己改变了,一切就会改观。 2、闭上抱怨的嘴,迈出实干的腿 有些人善于抱怨,可以把工作中的不利因素观察得非常透彻,却无法将工作做好。如果这些人能将用在抱怨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因为,行动比抱怨有效,抱怨人人都会,行动家却不多见。 3、一流员工解决问题,末流员工抱怨困难 每一个优秀员工都是解决问题的专家。他们从来都不抱怨遇到的困难,总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人是一个公司向前发展的动力,老板就像信任自己一样信任他们,将他们委派到最重要的岗位上。平庸的员工正好相反,他们遇到困难时,总是抱怨不已,却忘了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忠诚,其他一切能力
  • 9、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读后感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读后感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这是80后的作者苏辛写的。我只看了书名,就决定放下手里的东西,把它读完。读完之后,我就想,一定想法让女儿也看看,虽然女儿看书、选书都有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听我摆布。 苏辛这部书算是自传吧,写的都是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很真实,没有华丽的装饰。我看完后,进一步理解现代年轻人的思维以及成长过程的困惑,欣赏她有活在当下的那种心态。 希望女儿看这部书,是因为她比女儿大不了几岁。她所经历的一切,女儿也即将经历,一看就懂,如果看了,会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会从侧面了解现在社会,怎么样去适应新的工作,怎么样开始新的生活。还有很多,只要她看了别人的经历,自己将来遇见棘手的事情时就会有些心理准备… 也许,女儿自己已经悟出很多道理,虽然她还很单纯。但我还是想让她知道,大部分人也都是从朦朦胧胧中长大的,对未来都是有梦想、又有恐惧的,长大都是需要过程的,不能过急… 细细读这本书,你也会体会到孩子是多么需要家长的鼓励和肯定,多么需要那“一米阳光”,如果我早看过这样的书,早知道这样的道理,我想会做更好的家长… 《未来不迎,过往不恋》,不仅可以告诉将走向社会的孩子们应该怎么样面对社会,也告诉了任何人应该怎么样面对生活。只要你把书看进去,你就会有所领悟…
  • 10、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书评欣赏:“不不不”的背后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部由美国著名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著作的书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盖住主要讲述了作者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故事,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启发。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人与人之间相处是极易受对方的影响,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你的言谈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同学、同事、朋友和家人的影响。如果你不承认,那么有可能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顶头上司很喜欢说不不不,久而久之,办公室的人在交谈时,尤其当他们急于在第一时间否定对方的时候就会说不不不。在***和上司结束一次聊天后,我给***说她刚才说了不不不,她整个人像一只炸了毛的喵,进入警戒状态,说服自己不要说那么多不不不。然而她不论和上司还是和同事说话,那不不不三个字依旧张口就来。我也好不到哪里去,不不不说的风生水起。可能我太过敏感,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现象,其他同事似乎还没有发现。所以听其他同事说不不不后我和***总会会心一笑。

    在读《少有人走的路》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五个字是:推迟满足感。那些急于在第一时间否定他人的人,是为了从否定他人中得到满足感吗?如果是这样,面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不妨慢下来等对方说完,再一针见血并加以缜密的逻辑将对方一枪毙命不是更爽吗?但是人人往往都不愿意推迟满足感,哪怕只是短短的几秒。因为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而这对于想要急切享受满足感的人来说先面对听完对方的错误言论实在太过痛苦,不如第一时()间享受满足感来的爽快。毕竟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我和***认为对抗说不不不这个坏习惯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就算对方说的内容是错误的,也要耐心听完,然后再否定对方。改变自己的心态,才是解决这个坏习惯的根源。如今,我和***说不不不的次数在逐渐减少,有时候甚至在说到第二个不字的时候就会自动停下来。看看之后能否彻底改掉这个坏习惯。

    《少有人走的路》是***小姐姐推荐的,她推荐的次数多了,我自然想了解为何她不停推荐。这本书是我最近读书读的最慢的一次,总会思考一些内容投射到自己身上的情况,强迫自己去分析,有点痛苦,读到后面,心也乱了。读书于我而言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这本书让我沉浸其中去思考分析自己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1

  • 2021-08-12

  • 2023-04-03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24

  • 2023-04-18

  • 2019-09-22

  • 2019-10-12

  • 2019-09-25

  • 2019-10-20

  • 2021-07-05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21-09-06

  • 2022-12-2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2-07-12

  • 2023-05-17

不省心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不省心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不省心读后感、2024不省心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