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 > 地图 > 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2024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
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相关栏目
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热门栏目
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推荐
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

(共 6786 篇)

  • 1、 《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

    看完《服装应该这样卖》这本书,让我想起早前听过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老师关于“有效沟通”的讲座,充分阐述了在人际交往中沟通的重要性;同时,此书给了我有一种错觉,这是《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续篇!本书以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服装应该如何销售的各项细节。

    在《服装应该这样卖》一书里,罗列了大量的典型事例,分了六个章节来细论如何去做销售,章章紧扣《细节决定成败》的主题。其实早在很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做终端,要先从细节做起这一事实。现在,王建四先生将问题归类细节化,引用了大量的事例支撑这一观点,从而引起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从细节论细节。

    我店组织员工共同去学习了这本书,很多同事在看完这本书后都觉得写的不错,挺佩服王建四先生的。但是我主张:我们看书不要钻进书里去看书,而应站到书外去看书,我们没有必要生搬硬套,应该将学到的知识扬长避短,灵活运用起来。在惊叹平时细节工作不够到位之余,不要忘记冷静地思考,批判地去学习。

    而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有很多例子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书中每个场景都是以顾客的需求为线索,以店员的沟通能力为核心。书中的内容很具有代表性,可以说是学可致用,教给了我们很多与顾客合理的沟通方式和习以为常但常被忽略致命细节的销售技巧。我们每天在卖场遇到的问题和麻烦,书中几乎都有提到,并且给我们提供了多种解决的方法。面对顾客,我们只要以积极、诚恳、尊重的态度,加以适当的赞美与引导,就能争取到顾客的信任,最终达成交易并能成为我们忠实的顾客和朋友!学习之后,所有的困惑、问题和麻烦自然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们大都是普通人,在大多数的日子里,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具体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就象真正的武术中没有绝招一样,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策划市场、管理企业,也都不会有什么绝招。所谓的绝招,都是用细节的功夫堆砌出来的。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所以,我们只能从基层做起,从基本做起,不能眼高手低,心浮气躁,西方有句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万里长城也不是一天垒成的。”所以,只有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并养成长期对待工作的认真和精细的态度,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进一步迈向成功!

    反思之,企业做大,做强,要靠的不仅仅

  • 2、 奢侈品应该这样卖读后感

    奢侈品应该这样卖读后感

    读完《奢侈品应该这样卖》后,一件好的商品到底应该如何去销售?

    一切完全得益于一个营业员个人的努力营销的结果。而决定营业员真正的实力的最关键要素是这个营业员所掌握的信息。

    引用《奢侈品应该这样卖》:作为一个品牌的营业员他本身就是该品牌的象征,他们通过为顾客服务不断地向顾客传递着品牌的经营理念及最新的动向。营业员是这世界的高端服务的真正体现着。同时也反映出目前的营业员的一些普遍的问题

    1、目前销售的营业员即便销售达成还存在着如何让顾客再次光顾,这是所有营业员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大部分的顾客是光顾两三次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能够成功推销商品,主要是营业员的服务水平和个人魅力所决定的。

    2、营业员的本质工作除了要让客户购买商品之外,还要通过购买商品的同时让顾客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要向顾客传授如何享受品牌所带来的品质商品、给生活工作娱乐带来的乐趣,这也是目前的营业员中没有几个能做到的。

    《奢侈品应该这样卖》其中告诉我们了一些我们营业员常见的、知道、明白的、但又不能完全彻底贯彻的销售知识和技巧,此书将我们所有的销售前、销售中、销售补充、销售后期、最终销售成交完成销售的整个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完善的并且通过销售中发生的细节告诉我们如何去销售一个品牌的文化和品牌的产品。细分了一个营业员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做起:

    1、一个产品的服务是量身定制的服务:

    一切为顾客着想。为了提高高品质的服务要收集所需要得信息收集。对于一个品牌的忠实顾客他们期盼品牌的产品带给他们的事不同的流行主题和超前的时尚,针对不同的产品。

    一个好的品牌拥有独有的客户服务,有一个百个客户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服务,不断的追求和提高品牌的服务。销售中为客户营造幸福时间品牌形象,同时建立与顾客间的信任关系,顾客服务第一步,并成为顾客的业余顾问。成为一个真正的营销专家,保持专业的形象,牢牢抓住顾客的心。

    2、服务顾客的基本原则:

    顾客的好坏、素质高低我们无法挑剔。那你该进行怎样的服务呢?回答是肯定的随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当顾客光顾是第一步:正视顾客的眼镜,然后欢迎光临。接着询问顾客,惯用的销售语句,仔细观察顾客的一举一动,选择不同的推销方式是推销商品的最佳时机。紧盯着某一特定商品时:看似在寻找什么东西时、和同伴进行讨论时、查看标签时、看橱窗或某一商品看得入神时、手摸某商品时、和顾客正好目光对视时、顾客放下随身携带的物品时

  • 3、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读后感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读后感

    因为下学期想要研究《如何开发低段绘本阅读,培养孩子乐于读书》,所以假期里搜集了好多关于绘本方面的资料,正巧我的朋友在佳市开了一家绘本馆,她又给我拿了这样一本书,让我翻开后爱不释手,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是彭懿的《图画书应该这样读》。

    图画书,有人又叫它们绘本。说到图画书,不熟悉的人就会说:哦,就是带图的书……其实读者不一样,当然书的内容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书中讲到每一本图画书都绝对经典,让人看后立马有股冲动——这图画书,我想看!图画书毕竟不是纯粹的文字书,它有图画,是图文合奏的艺术,即图文合奏来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值得反复阅读。要是能掌握一些看图画书的技巧,读起来就会更好玩,更生动,也更深入。而作者阅读图画书的方法——七步读懂图画书,好学好用!

    第一步: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

    封面,是图画书的脸。除了吸引我们的好奇心,帮助我们推出故事,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把这本图画书的创作者和出版者介绍给我们。出版者的名字,其实,一定要看,因为一家优秀的出版社,就是一本好图画书的保证。看得多了,你就知道哪一家出版社出的图画书好了。像我儿子就很喜欢看日本作家宫西达也的绘本作品,也很喜欢听海豚传媒出版的绘本故事。

    看完封面,看封底。一本图画书的封底,你可至少要看上两遍——看故事之前,先看一遍。看完故事之后,还要再看上一遍。因为有极个别调皮的作者,会把故事的结尾画在封底上。

    第二步、藏在环衬里的秘密。

    一般精装书都会有环衬,而平装书则没有。如果环衬是一张有色的纸张,我们一定要耐心地看上十余秒,颜色会给你一种心理暗示,跟随它调整自己的心情,然后走进故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体会。因为,作者所选择的颜色,一定最贴近故事的主题和氛围。

    如果环衬上有图案,那么一定不要放过,他们一定跟书中的故事有某种联系。打开一本图画书,先看看前环衬,读完故事,再看看后环衬,看看它们都告诉我们了什么。前后环衬有时会遥相呼应,一个作为故事的开头,一个作为故事的结尾,要是漏看一个,就会读出完全相反的结局。像给我儿子读的绘本故事《好饿好饿的小蛇》时,一开始没有关注书的环衬,还以为小蛇最后因为贪吃一颗苹果树而撑死了感到难过,结果在书的后环衬上就画着小蛇过了好多天把苹果树给消化掉了,它并没有死。可见环衬在书中是多么的重要。

    第三步、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

    一本图画书至少会包括三个故事:第一

  • 4、 《巨婴国》读后感:原来,我们应该这样活

    原来,我们应该这样活

    ——《巨婴国》读后感

    作者 山叨叨

    很早就听说过武志红的《巨婴国》,想买来读,可是因为某些原因,下架了,在正规平台都找不到了。

    但是对武志红的关注一直未断,订阅他在得到上的心理专栏,关注他的微博,订阅他的微博公众号,就这样一直跟随着他学习心理学,学习认识自我,学习成为自己。

    今年,一个偶然的的机会,发现有个微店在卖这本书,抱着不大的希望,以高价购买了这本书。

    收到货后,很惊喜,质感好,不是盗版复印本。

    爱不释手的天天捧着看,挤着时间看,终于花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

    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有很多的想法想要分享,可是,真的到看完的那一刻却又感觉无话可说。

    简单说一下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觉吧:

    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读了一本短篇小说集,各篇文章独立成章,缺乏整体的逻辑性,书的前半部分读着很带感,后半部分感觉有些重复前半部分了。

    但是,本书的观点以及视角很值得期待,对于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于我,我觉得让我能够更好的觉知自己,构建成熟的心智模式,不再沉溺于幻想中。

    这本书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从整体上概括了我们中国人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婴儿期的状态;

    第二部分,巨婴心理:共生,则是具体解读一下我们文化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就是婴儿找妈,寻求共生;

    第三部分,中国式好人,则是解读了中国式好人的内在心理及其产生的根源,实质是压抑封闭自己需求讨好他人;

    第四部分,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则通过现实现象具体分析了婴儿期的全能自恋在国人身上的具体表现。

    第五部分,孝就是顺,则是分析了中国的孝顺文化;

    第六部分,无回应即绝境,则对中国人的巨婴心理根源进行了解读。

    第七部分,从龙成为人,则告诉了我们如何从神魔成为人。

    我个人认为其中的逻辑性应该是:首先第1部分介绍我们的心理发展水平;然后第2部分说明在这种心理水平下,我们的生活模式是寻求共生;接着第3、4、5部分就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事件及中国社会的一些普遍行为方式进行了一些解读分析。最后第6、7部分则是告诉我们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理成熟的人。

    生而为人,多有不易,生活就是有诸多艰难。我们如何成熟且自信的在这个社会生活、立足,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课题。或许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对自已的行为保持觉知,觉知它的根源;对当下的生活保持体验的态度,让一切的感受流经我们

  • 5、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读后感1500字

    听说《图画书应该这样读》是孟素琴老师推荐的书籍时,心想:肯定是不错的一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不就是图画书吗?这样的内容连孩子都会读,没有什么好难理解的,为什么要让我们读这样的书呢?开始试着去读这本书,想从书里找到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渐渐的被这本书吸引住了,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叙述了正确认识图画书;如何去阅读图画书等,我才为自己原有的想法感到羞愧,通过读《图画书应该这样读》我从中学到了我不知道的知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收获。

    一、目录吸引了我。

    我的读书习惯是先看一遍目录,从目录里大概的了解这本书,简单的扫了几眼,觉得有点意思,目录第一部分图画书:图文合奏的艺术,我很认同,我也喜欢图画书,更喜欢图文的结合,特别是图画更形象的展示文字的意思,欣赏图画也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一般。更吸引我的是目录里七步读懂图画书,第一步: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我带着怀疑的心情想,封面也就是一幅好看的图来吸引读者,有什么大学问吗?第二步:藏在环衬里的秘密,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想去看一看书中能有什么不一样的秘密,使我想认真的从中找到答案,这也是作者把智慧藏在目录里带我一步步走进书里吧!因此有时目录也是我们首先要看的重要一页。

    二、认识了图画书。

    读一本书,首先想了解的是这本书有什么不同之处,从目录里我想知道为什么图画书是图文合奏的艺术?作者象看透读者的心一样,用精练的语言详细的为我解答着, 读到这里我才明白,图画书与文字书、动漫书的区别,带插图的文字书与图画书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插图只是对文字的说明,如果把插图删掉,你照样看得懂这个故事,如果把图画书的图删掉,它就不成为一本书了。它是依靠一连串的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用图文合奏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动画书更想动画片,第一次知道图画书不仅是为幼儿创作的,也是为大人创作的,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也都喜欢看图画书,图画书的种类也很多,有认知类图画书,有科学类的图画书、故事类的图画书,也为喜欢看得人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三、学会了七步读懂图画书。越来越被这本书吸引,才发现我以前读书时忽略的地方也存在着学问。第一步,从封面和封底开始了解图画书,大致掌握这本 讲的故事,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如创作者的名字写在书名下,如果只写某某某/著,就是作者和画家同一个人,第二步,了解藏在环衬里的秘密。有时作者会把故事的结尾画在封底上。精装环衬上有些画

  • 6、 读数学应该这样学有感作文400字

    读数学应该这样学有感

    今天早饭后,爷爷让我和姐姐一起念了羊城晚报黄荣臻撰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数学应该这样学,读后启发很大感触很深,深受鼓舞。

    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教学体验,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数学应该怎样去学习,才会有比较高的效果。强调必须首先掌握六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课外练习——小结;其次,要学到点子上要攻克重点、难点;第三,做练习,做练习对巩固数学知识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要做有训练价值的习题,少做怪题、难题、垃圾题;最后就是写小结,经常将学习中的难点、易错点、技巧小结出来,是可以将知识由多变少、由难化易的好方法。

    读了此文章后我受益非浅,文章让我懂得了只要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选择了有效的训练题目,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就会成为轻轻松松的事;也让我懂得学习数学也要认真小结,把各章节的内容及时小结,把做练习或考试时做错的类型进行小结;把相关同类的内容进行合并,对加强记忆是非常有用的。我将努力按照这个思路、这种学习方法去攻克数学难关,同时也要举一反三,用这种方法去攻破英语和语文,以优异成绩升上中学。

  • 7、 读《超人服装》感想300字

    今天我读了沈习武写的超人服装让我感觉真的好神奇,也很向往。

    书中写的是马小可在网上搜索到一个网站,该网站说只要输入自己的个人资料,经过验证,免费赠送超人服装。他就认真的输入了自己的资料,果然通过了验证,又经过打印机打印了一件簿如纸的超人服装。他激动的穿上了超人服装一下子就感觉到了无穷力量,他可以轻轻的托起一张大沙发,脚下一使劲就飞出了窗户。他还帮助警察叔叔轻而易举的抓住了两个歹徒。

    他把超人服装还推荐给了好同学,他们还组建了一个超人行动小组。社会从此多了一份安宁。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超人服装,我一定也要加入行动小组,让坏人再也不敢出来了。

  • 8、 《卖米》读后感

    《卖米》读后感一

    现代快速运行的步伐,如同一台翻滚不止的机器,不断将以前老旧的事物和东西抛之身后。 最近,一篇《卖米》在朋友圈内被竞相转发,火爆了网络。《卖米》的篇幅不长牵着,几分钟就可读完全文,文章几乎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堆叠和修饰,但作者却用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家子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写得人潸然泪下。文章的内容直白易懂,讲了因作者的父亲生了病,母亲就打算和她一起担一些米去集上去卖给她的父亲买药。她和母亲二人一共担了一百五十斤的米去集市,在开市的时候因为她们家的米筛得比其他的都好,米贩给出的价是一块零八,但她的母亲因为坚持要价一块一而没有卖。等到快要散市的时候,母亲就叫价一块零八,米贩给出的价只能是一块零五,二人久持不下,因此也没能把米卖出去。到最后母亲把米价降到了每斤块零五,但那时候没有米贩来收了,一天下来母女二人也没能把米卖出去,所以只得又把米给原路担回家去。回家的时候,因为作者心疼母亲,担了最重的那份,可是她一个不小心把米撒了出来,母亲可惜那些米,就把撒出来的米捡起来放在帽子里带回家去喂鸡。到家后,母亲跟父亲讲了这一天的卖米经过,他们都认为农民种出这些粮食也实在是不容易,不能贱卖。无奈,一家人总是要过活的,父亲的病也是要治的,母亲对她说,明天少担一点去另外的地方转场卖米。全文简简单单,就讲了她和母亲的一天的卖米经过。可是,在那些平凡的字和语句之外,不禁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也许很多人觉得一块一和一块零八不就是差两分钱而已,母亲不必如此的坚持,卖了就卖了呗,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现在几乎就没有分的概念了,连最简单不过的辣条都是伍角钱的。可是在当时艰苦的年代中,不仅要养活一大家子,还要考虑孩子的学费的问题,父母就不得不攥紧手中的一分一毫。作者的父母不过是当时中国几千万农民的一个缩影,他们都是一样的辛勤,拥有如文中白净的米那般淳朴的心,善良,无私的为孩子付出,同时又陷入无奈的困境之中。 他们永远都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那个在我们身后为我们付出的父母。

    《卖米》读后感二

    读了《卖米》。这篇文章很平实,很淡然,有一种安和的力量。 作者飞花写这篇文章的年纪,是多大不清楚,面对贫弱的现实,有无奈和伤心,抱怨,或许是因为当时经历卖米这件事情时,飞花那时候是中学生,十五六岁,仍然纯洁,质朴。 然而,通常底层人民的严肃在于,在健康平安的前提下,费尽所有力气,仅能维持生活。 一旦健

  • 9、 应该有天堂读后感

    应该有天堂读后感

    看了周国平的《应该有天堂》后,我想到的不是一些悲痛,而是想到了可笑的哲学。

    是的,可笑的哲学;愚蠢的哲学;折磨人的学问哲学。

    周国平是哲学大师,我当然远不及他。但我也是个学文的,在学习哲学的同时,我感到了它强大的力量。

    事物的联系、发展;矛盾的相生相克;辩证法的全面

    这些神秘的东西每天主宰着宇宙,控制着周围的万事万物。对人类而言,生与死、进与退、合与分、成功与失败、喜悦与悲伤都被哲学死死的握着。倘若他真的动一动手指,矛盾双方便会开始转化喜悦到悲哀,悲哀再到喜悦。所有的人生都是这样的。

    那么便引出了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我们究竟是为什么而活。其实所有关于它的答案我都觉着荒谬,比如频率最高的答案:为了快乐。如果真的是为了快乐,那么我们为何还要去面对那么多的不快乐呢?

    是的,没有悲伤便不会有快乐,它们是一对矛盾,是哲学与我们开的一个玩笑。倘若哪天哲学不想玩了,宣布:我不要矛盾了!那我们便没有理由的不存在了。

    这样问题就又回来了,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应和哲学一次次的玩笑?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活着总是有意义的。没法说清楚、想明白的意义。如果真的有一天,这意义的谜底被人毫不留情的揭开了,那么生命也就成了没有意义的开端。

    存在与不存在便是一对矛盾,失去一方,二者皆亡。我们存在,所以注定我们要消亡。但毕竟存在才是主要矛盾,生命自开始以来一直都是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过程。但愿这过程都是绚烂的、美好的

  • 10、 卖米读后感400字:读《卖米》有感

    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真实故事,与其说是故事,不如暂且称之为事实吧!

    今天,老师介绍一篇小说,名为《飞花:卖米》,文中介绍了一个农村家庭为了生计和治疗父亲的病而去担米上集市去卖,在卖米的过程中,与小贩疯狂砍价,并坚持自我信念,即一分钱,一分货的理念,最终因小贩不肯市场价收购大米,而导致大米卖不出去,最终挑着米回家。

    通过了这个故事,令我感觉世事无常,徒生几分伤感,现在,报道上经常传出某某商人因造假和种种原因,导致消费者常大呼受骗,上当的报道数不胜数。我常想,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些原本醇厚的商人转变为奸商呢?是巨大的利益吗?我想,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社会上的种种原因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如:人心的虚伪,贪欲,为金钱所蒙蔽的双眼。

    文中的米贩因为利益,而去压榨农民老百姓的劳动果实。殊不知,此乃不智之举也。若真正有失业人士,市场价收购百姓之米,岂不使自己断了财路,这种高压政策迟早会使百姓生出不满之意。

  • 2019-09-21

  • 2019-10-23

  • 2021-06-09

  • 2019-09-28

  • 2021-05-26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1-08

  • 2019-10-22

  • 2019-10-24

  • 2021-09-27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09-25

  • 2019-11-03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3

  • 2021-12-23

  • 2022-12-25

  • 2019-11-06

  • 2019-10-16

  • 2021-09-25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9

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2024服装应该这样卖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