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 地图 >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2024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相关栏目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热门栏目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推荐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共 3665 篇)

  • 1、 读《奋发有为建小康》有感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题记

    《奋发有为建小康》这本书,使我看到了社会的现状,使我感受到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了建成小康是中华民族腾飞过程中伟大的一步,也是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希望。它们就像可爱的音符正逐渐漫游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展现它们美妙的舞姿。而今天我才明白原来,它们已在我的家中搭起一个走向幸福的舞台,它们在舞台上为我家演奏着小康三部曲

    首部曲爸妈搬进厂宿舍

    爸妈结婚进由于工人的待遇较低,所以爸妈只能住在花10元钱租来的一间小木房里。妈妈回忆说,那间小木房不方便,有时天上下起倾盆大雨,屋里则是毛毛细雨使床铺,被褥都被雨水打湿了大片,每逢那时,妈妈总得等到天晴之时拿出去晾干。春天时那间小木屋就会变得异常潮湿,地板大总是不断地腐蚀,散发出腐木的霉味,让人窒息。因此,爸爸妈妈总希望能住进雨天不漏雨,春天不潮湿的工人宿舍。99年国家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解决了人民的饱问题,工人的待遇提高了,爸妈也被分配搬进了厂里的工人宿舍,妈妈说,当她搬进整洁的宿舍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对党的感激,还是党的政策好啊!

    二部曲家里来了新成员

    我是在那工厂的宿舍长大的,家里有一台老式的21寸的彩色电视机一台野狼vcd,一台几乎褪了色的落地扇,平时休息的时候,我会看看电视,听听歌,感觉十分舒服。96年的春天,爸爸忙里忙外,我十分纳闷地出外一看:哇噻,有个庞然大物屹立在我在门口,待它在客厅里被子爸爸卸了装后,我看清楚,原来它是一台34寸的tcl王牌彩电,样子真酷!后来,爸爸还买了空调,从那以后,我不再炎热的夏天了。我也窥探了一个重要情报:老爸正忙着奔小康呢?

    三部曲爸爸再就业

    记得我读五年级的一天,我发现爸爸正专心致志地看一本书,一副神鬼不侵的样子。忍俊不禁之余,我还挺纳闷:爸爸啥时变得这么勤奋?爸爸听了我的询问后,终于将他的眼光从磁铁般的书上向我,意味深长地说道:孩子,印刷厂的效益不好,你爸爸很早就下岗了,有时咱家的伙食都成了问题,如今,我的一些同事都争相再就业了,后来才知道,知识让他们有这么大的成就。为了咱家,我能不勤奋吗?爸爸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可是,爸,你都这么大了,念得成吗?我不禁问道。念怎么

  • 2、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奋发有为建小康》是一本具有很好教育意义的读物。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我知道实现小康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要经过几代人努力才能建好小康。

    《奋发有为建小康》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我还知道许许多多的人为建小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特别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里面的《人民生活更美好》,着一篇文章,感受到了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已达到小康的水平了。

    以前,爷爷奶奶的生活、那么艰苦。吃饭都吃不饱,买东西都要计划,买米要米票,买布要布票,买猪肉要猪肉票,买青菜要青菜票,买鱼要鱼票,总之,买东西都要票。钱还买不到。爷爷奶奶年轻时根本没有电冰箱、电脑、电话、手机、电视机、,单车也是很少,买车的人都是比较富裕的才买得起单车。有的人虽然有了电视机,但是是黑白的,9寸大,只有一个手掌那么大,内容不多,又不清楚。

    而我们现在每个家庭有空调、有电话各种各样,每个家庭几乎都有手机。吃的东西也有很多,有鱼、有虾、有螃蟹、还有烧鸡等等。而现在不用计划了,也不用票了,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

    以前,爷爷奶奶一个月只有30元工资,而今天,爷爷奶奶都退休了,每个月还得400多元钱。

    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这一本书,我体会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好多了,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 3、 读《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读《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奋发有为建小康》是一本具有很好教育意义的读物。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我知道实现小康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要经过几代人努力才能建好小康。

    《奋发有为建小康》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我还知道许许多多的人为建小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特别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里面的《人民生活更美好》,着一篇文章,感受到了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已达到小康的水平了。

    以前,爷爷奶奶的生活、那么艰苦。吃饭都吃不饱,买东西都要计划,买米要米票,买布要布票,买猪肉要猪肉票,买青菜要青菜票,买鱼要鱼票,总之,买东西都要票。钱还买不到。爷爷奶奶年轻时根本没有电冰箱、电脑、电话、手机、电视机、,单车也是很少,买车的人都是比较富裕的才买得起单车。有的人虽然有了电视机,但是是黑白的,9寸大,只有一个手掌那么大,内容不多,又不清楚。

    而我们现在每个家庭有空调、有电话……各种各样,每个家庭几乎都有手机。吃的东西也有很多,有鱼、有虾、有螃蟹、还有烧鸡等等。而现在不用计划了,也不用票了,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

    以前,爷爷奶奶一个月只有30元工资,而今天,爷爷奶奶都退休了,每个月还得400多元钱。

    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这一本书,我体会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好多了,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 4、 读《奋发有为建小康》有感1000字

    原本对小康社会这一名词既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常带听人们说起,陌生的是认为小康社会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空想社会。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之后,我清晰地认识到:小康社会是指人民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的水平。

    阅罢全书,我心潮澎湃,似乎看见了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如同巨龙腾飞般快速发展、重整雄风。心中顿生为祖国建设小康社会而贡献一切力量的愿望。

    当我读到《优先发展教育》这一节时犹为振奋。我们当代学生是在国家与社会高度重视之下成长起来的。国家为下一代,也为了祖国的明天,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现代教育信息化,优化我们的学习生活环境。

    别说大城市了,就是我们的学校就发展了很大的变化。我和妈妈也是校友。妈妈说那时的邵武一中只有一幢红土砖楼剩下的便是教师的一排排灰色低矮的宿舍。而现在我唯一看见妈妈记忆中的建筑就是那幢两层砖楼。而四周的宿舍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幢主要教学楼,校园种植一片片绿草坪修建了喷泉假山。老师的宿舍整齐地排列在学校后门边。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和妈妈所受教育的条件区别有如此之大。

    邵武一中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也是家乡人称道的。广播、电话不用说了,学校还专门建设了一幢现代教育中心大楼。电脑室、多媒体室、网络备课室尽在其中。由学校的网络中心管理,我们学校也形成了一个具规模的互联网络。要了解学校的情况、动态,只要登陆我校的网站,方便快捷,又能与老师对话,或用电子信箱交流,互动互通。

    我国正在提倡终生学习,因为世界知识快速增长,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以学为乐。

    俗话说:学无止境。邵武人民正投入到学习的海洋中,成人学校、老年学校、夜校的学员人数日益上升,许多学生的家长也成了学生,与孩子比学习,既激发了孩子学习热情,也创造了现在开放的、立体的、现代化的终身学习氛围。市民的素质渐渐提高,所带来的益处正如江河般奔流而至。

    现在,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已转向了广义理解,明确认识到:教育是影响人思想的一种社会活动。

    但是中国的教育也并非顺利发展,毫无阻碍,中国教育界也正在解决一些问题,如仍有未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流动儿童的教育工作未很好地进行,应试教育亟待向开放教育的方向转变等。所以,现代中国的教育任务仍很繁重。

    我们有优越的条件,有国家的关注;有一批批为努力改善我们教育状况而不懈努力工作的老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让

  • 5、 读《奋发有为建小康》有感900字

    随着建设小康生活的目标提出,我们的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旧社会,小康生活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可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腾飞过程中的伟大的一步,实现了亿万中国人民近百年的梦想。现在不少家庭都步入了小康生活,不愁吃,不愁穿,思想也进步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这不禁使我回忆起我家过去的生活。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记忆中那屋子是土坯瓦房,很旧、很窄,而且年久失修,屋顶经常漏雨。母亲告诉我,每当下雨时,我就放声大哭,母亲只得一手抱着我,一手拿着盆子接雨水。盆子、坛子清脆的撞击声,雨水叮咚声,再加上我的哭声叫声,在雨中传得很远,很远

    那时,我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但要靠室外天线接收信号。每当刮风的时候,天线就会被风一吹,电视机也就一片雪花了。这时,父亲只得拿着竹竿,爬上屋顶,把天线拨回原位。有一次,父亲踩着瓦片从屋顶摔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母亲在替父亲包扎伤口时,早已泣不成声了。

    当我刚满两岁了后,父亲便外出打工,母亲在爷爷奶奶帮助下,仍然种着许多田,母亲因此渐渐消瘦了。在我入学那年,家里拿出了那汗水换来省吃俭用积攒的几千元钱,加上母亲四处向亲友借来的钱,盖起了一座两层楼房。从此,我家告别了那阴暗、破旧的土坯房,住进了相对更宽敞的新房。那时,我家买了彩电,并装了有线电视,父亲再也不必爬上屋顶拔天线了。那时的我,很喜欢过年因为父亲从远方回来,家里又杀猪宰鸡,一直有肉吃。

    现在,我家没种田,母亲在镇上开了个饮食店,生意挺红火。村里开始实行承包制度后,父亲承包了上百亩果园,收入比以前翻了几倍。父母亲努力劳动,我努力学习。我考入市重点中学后。父母又把原来房子卖了,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比以前的更宽敞、更漂亮,我家有大彩电、有音箱、有冰箱、有空调,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家已达到小康水平了。

    我家的这些变化只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20年后的中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那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为此,我们青少年正肩负着这个历史重任,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发奋读书,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为祖国贡献力量。

    祖国今日春花遍地!

    神州大地锦绣繁荣!

  • 6、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550字)

    《奋发有为建小康》是一本具有很好教育意义的读物。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我知道实现小康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要经过几代人努力才能建好小康。

    《奋发有为建小康》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我还知道许许多多的人为建小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特别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里面的《人民生活更美好》,着一篇文章,感受到了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已达到小康的水平了。

    以前,爷爷奶奶的生活、那么艰苦。吃饭都吃不饱,买东西都要计划,买米要米票,买布要布票,买猪肉要猪肉票,买青菜要青菜票,买鱼要鱼票,总之,买东西都要票。钱还买不到。爷爷奶奶年轻时根本没有电冰箱、电脑、电话、手机、电视机、,单车也是很少,买车的人都是比较富裕的才买得起单车。有的人虽然有了电视机,但是是黑白的,9寸大,只有一个手掌那么大,内容不多,又不清楚。

    而我们现在每个家庭有空调、有电话各种各样,每个家庭几乎都有手机。吃的东西也有很多,有鱼、有虾、有螃蟹、还有烧鸡等等。而现在不用计划了,也不用票了,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

    以前,爷爷奶奶一个月只有30元工资,而今天,爷爷奶奶都退休了,每个月还得400多元钱。

    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这一本书,我体会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好多了,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 7、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800字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的感受很深,但在奔进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有一点建议国货品牌应回归本位。

    随着国门洞开,洋货涌入,带洋字号的东西便逐渐在国内市场风行开来。起初,还只是货真价实的洋货登台亮相,继之,便有仿冒的洋货登陆抢滩,再后来,则是洋风呼啸,无以数计的国货纷纷戴上了洋帽子,裹上了洋包装,直弄得很多国人眼花缭乱。

    有人到全国各地商场实地调查,其结果令人吃惊:我们的国货大到家用电器,小到小食品,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品牌都以洋化。诸如:篮球乔丹,皮鞋安琪尔,化妆品亚历山大,自行车叶卡特林娜等等。这些商品都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却又是清一色的洋牌子。

    国货品牌的洋化倾向,已经引起了消费者的议论和质疑,是不是有了一个洋化的名称,商品就能风行市场或者身价倍增呢?不尽然。取一个洋名,开始也许能给人以新鲜、洋派之感,但一旦多了、滥了,便会走向反面。看一看充斥于国内市场的各种仿洋品,除了极少数以强大的经济做后盾,靠打广告出了一点点名外,大多数都被埋没在成千上万的商品海洋里。

    本文列举的那些洋味十足的品牌,哪个能在市场独领风骚,也不在于它是否沾了洋气,而在于它本身的质量是否过硬。如果一种产品企图借助洋虎皮来代替自己扬威,那么,这种产品注定没有生命力。

    一个产品的命名、一种品牌的问世,无不有其特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而其中的文化内涵,则包容了地域条件、社会背景及传统特色等诸多因素。也就是说,一个品牌从形成到成熟,除了它本身应具有的竞争条件以外,也离不开它本土文化的根基。

    就像俄罗斯的皮衣不会取名东北虎或华南豹一样,美国的烧酒不会命名为李太白或杜康。民族文化特色是商品品牌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国的商品想要立于不败之地,要跻身于国际市场,除了本身的质量品位要上去之处,也不可忽视起品牌的文化内涵。我们的东西再好,如果都取名叫喀秋莎、皮尔卡丹、伊丽莎白之类,又怎么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经济舞台?

    看来,品牌文化回归本位已是当务之急。

    我衷心祝愿全面小康社会早日建设成功!

  • 8、 《有为才有位》读后感900字
    《有为才有位》读后感900字 《有为才有位》告诉我与其抱怨无位,不如奋起有为。机会不是等来的,是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如何走向成功,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理解各异,但一直以来存在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类人认为应该主动出击,在前进中创造条件;一类人认为应该等待时机,条件成熟了再开始行动,避免冒风险。这其实就是为与位的争论。主张有为才有位者不少,主张有位才有为者也很多。主张有为才有位的人是主动出击的人,他们认为身在社会当中,首先要有所贡献,方能得到发展。主张有位才有为的人,是消极等待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小人物一个,人微言轻,做不了什么事情,除非别人给他们一个平台,甚至把一切条件都创造好万事俱备,东风齐全,他们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希望自己得到发展。只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人走向消沉,甚至误入歧途。但不管人生际遇如何,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常常回荡着一个声音:我的位在哪里?。 现在港口集团正处于新老换代时期,以东联公司为例,以前招聘都是一年就来几个大学生,最近几年呢,一年几十个,这说明公司要发展必须要注入新鲜血液,而这么多的人,将来的际遇肯定不同,一部分独领风骚,集荣誉于一身,位子也在不断调高,这肯定是与自己的努力分不开的。另一部分人坚信论资排辈,消极工作,相信老一辈退了后机会自然就是他的,结果呢就被不断涌现的新人抢了位子,就慢慢归于沉寂。 身处东联大染缸里五年,周围的声音从刚开始的抱怨到现在的大家齐头并进干好工作,为东联尽心尽力。《有为才有位》令我体验更深,工作中我看到两种人,一种人天天受人感染公司不行、工资不行、发展不行......从不睁开眼睛自己观察,随大流,消极等待,总是期望天上的馅饼直接砸自己身上,结果一直碌碌无为。一种人坚信所有东西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不管是金钱也好,位子也好。坚信机会不是等来的,是争取来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去掉浮躁心态,在平凡岗位上做到最不平凡。(读后感)我们要做第二种人,切记投机取巧、切记急功近利,摆好心态努力奋斗,机会肯定在前方向你招手。 有了位子后,是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要不失位,要提升位,那就要每时每刻都进步、进步、再进步。
  • 9、 《小议有为才有位》读后感

    《小议有为才有位》读后感

    文/孙晓伟

    读罢曲总推荐的学习文章《小议有为才有位》,认真反思,感触良多。

    为位互为因果辩证,相辅相承。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无为必然失位。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辩。

    有为是种判断能力。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行业、什么职业、什么地方、什么时机做正确的事情或把事情做正确。

    在集团飞速发展、政治清明、形势大好的今天,在集团核心价值观和终极目标文化的统领下,在银铅公司凝聚、和谐、创新、发展的氛围中,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了宽广的事业发展平台,个人职业生涯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每位员工势必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不遗余力、尽心而为。

    有为是种行动能力。成于谋而功于行,古往今来,成功的人都是思想的践行者。

    要想有作为,必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付诸于具体工作,使自己的能力转化成人生价值,促成个人能力与团队绩效的双赢,从而实现鱼与池塘共同成长。

    有位更要有为。对照工作岗位职责,认真梳理本职工作,深刻反思自身工作。扪心自问:对工作是否认真履行了岗位职责?对工作是否做到了尽职尽责?对工作是否做到了认真细致、严格工作流程、注重了工作细节?对公司规章制度和领导要求是否已遵循到位?是否强化了执行力?答案只有为才能履好位,只有通过持续有为才能不断提升有位。

    有为又有位,必须担当起责任。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推诿,因为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

    人在职场,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位必须在其位、尽其责、谋其事,决不能满足现状,得过且过。要尽力有为,勇于担当,否则,无为必然失位。

    对于我们银铅公司管理人员,更要牢记竞聘誓言承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勇于担当工作责任,主动选择额头上的汗水,全力为企业发展服务,把个人能力发挥到极致,为铅冶炼项目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为我们有为又有位, 我们责无旁贷。

  • 10、 杜小康读后感

    杜小康读后感(一)

    杜小康是《草房子》第五章中的主要人物。他们家是油麻村的首富,可是后来他家的生活却非常悲惨。为什么会这样呢?

    杜小康家是开杂货店的。家里有全村唯一玩。路过的人无不用羡慕的眼光欣赏着他的车技。很多孩子期盼有一天自己也能骑上自行车。(因为油麻地里的人穷,没有钱买自行车)

    杜小康和桑桑是同一个班的,杜小康还是这个班的班长。杜小康刚来的时候,桑桑总是不理杜小康。杜小康也不理桑桑。他们就像是在斗气似的,常常用敌对的眼光来观察对方。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他们彼此的看法。

    一次,杜小康约桑桑去麦场骑自行车。桑桑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麦场的地很宽,骑自行车是最合适了。桑桑不会骑车,常常像醉汉似的摔在地上。他受不了,就说:杜小康,你能教我骑吗?好啊!杜小康就手把手地教桑桑骑车。很快就到了晚上。他们想烤红薯吃,不小心把旁边的一大堆草给点着了。他们吓坏了,慌忙逃走了。那天夜晚,附近的人发现了,喊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幼,才把火扑灭了。

    到了第二天,油麻地小学开始查这件事。杜小康主动承认了,还说不关桑桑的事。桑桑胆子小,不敢承认。就这样,桑桑被母亲骂了一顿,从此,桑桑越来越敬佩杜小康了。

    后来,杜小康的爸爸病了,而且有人投诉杜小康家卖假酱油。这下槽了,他们那家的杂货店被迫停业了,只好靠养鸭子维持生活。后来杜小康家破产了,杜小康也不能上学了

    现在杜小康不能和桑桑在一起了。但是每当杜小康遇到困难的时候,桑桑都会主动帮助他。贫穷没有打败杜小康,反而使他变得越来越坚强。我敬佩杜小康,因为他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

    杜小康读后感(二)

    杜小康是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他家是油麻地最富的一户人家,因为他家开了一间杂货铺。杜小康家跟别人家不一样,别人家的房顶都是用草做的,只有杜小康家的房顶是用瓦做的。他家一共有7间房,最主要就是杜小康家有两扇油漆的大红门。每天杜小康上学都戴一个白口罩和一条皮带。而且杜小康一年四季都有衣服,棉袄一脱就在衬衫外加一件毛衣或绒衣,再穿一件外衣。若天气热一点,就脱掉外衣一直穿到夏天的单衣。所以杜小康天天都很干净,除了这个以外杜小康还有一辆自行车,他除上学和放学骑,有的时候还会让别的同学练习骑车。

    杜小康的学习成绩很好,所以才会被选为班长。杜小康还是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有一次他和桑桑去玩火,他们弄来了豆秸撒的满地都是,最后风一吹火烧着了豆秸,又烧着了整个草垛,杜小康主动承认了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6-07

  • 2019-10-17

  • 2023-04-01

  • 2019-10-16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4

  • 2021-08-19

  • 2019-09-28

  • 2022-12-21

  • 2022-12-25

  • 2019-11-0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22-12-29

  • 2021-09-07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1-08

  • 2022-05-31

  • 2023-01-28

  • 2019-09-21

  • 2019-11-04

  • 2023-01-3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2-03-15

  • 2019-11-06

  • 2023-01-14

  • 2019-10-28

  • 2019-11-08

  • 2021-08-17

  • 2021-08-10

  • 2021-08-09

  • 2019-11-03

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2024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