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建伟大业读后感 > 地图 > 建伟大业读后感,2024建伟大业读后感
建伟大业读后感相关栏目
建伟大业读后感热门栏目
建伟大业读后感推荐
建伟大业读后感

(共 7862 篇)

  • 1、 渺小与伟大作文600字

    在我的眼前有一条狭窄的小巷,在它的上方横挂着一颗竹杆衣服零落地挂着有衣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妇人们的谈笑声隐隐约约从小巷深处传来夏天的燥热几乎全被这小巷的篱墙给挡去了,剩下一片光影投在另一面墙的墙头。

    顺着朴素斑驳的墙根往前走,突然,便感觉手臂被什么东西给碰了一下,扭头望去,发现是几根树根,从上方垂挂下来,而这树根的源头便是一根不足一个书桌高的小树。小小的树有着一身浓郁的绿,从墙顶的缝隙间探了出来,细小的树根附在墙上,绵延数几米长。

    风轻轻地吹着,树叶在晨熙下泛着微光,像是贪婪着这片刻的温暖,沉醉在太阳温柔的照耀下,丝毫没有感觉到炎热一般,我看着小树在墙顶摇摇欲坠,却又顽强地扎根在这墙上,用尽全力汲取一切能源为己所用,心里便强烈地震撼着。

    眼前的小树虽没有黄河的雄壮,桂林山水的娟秀,也没有华山的巍峨,山峰的高大来得壮丽,但是却给了我的心灵无以复加的震撼。

    它是尘埃一样的存在,渺小,不起眼,犹如沧海一粟,天地一沙鸥,可是它又很伟大,它像个苦行者默默地执着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勇于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事物,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它只是一颗尘埃,而对于它来说,自己就是整个世界。

    世人皆问何为渺小?何为伟大?我想:这株小树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含义,而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虽渺小,但我们有毅力有信心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在黑暗中捕捉微弱的光亮,用渺小的躯壳创造奇迹!

  • 2、 观《建伟大业》有感

    《建伟大业》观后感

    历史是一个美味的面包,充满了营养,我们要去细细品味它;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看不到日本人的残酷,而看到的是:中华名族坚强的意志和充满理想的信念。

    今天,爸爸和妈妈一起带我看一部大片:《建伟大业》这是一部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90年的艰难岁月和光辉业绩,强烈的赞扬了老一辈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共产党》这个党自从1921年建党成功,到1949年夺取政权,28年时间,我们这个军队1927年八一建军完成,到1949年夺取政权,这么短的时间,这样一个党、这样一个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这是一个无与伦比奇迹,中国历史的奇迹,也是世界历史的奇迹,我敢说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政治集团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受到如此严酷的考验。

    当我看到一个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残害总是十分伤心,当我看到汉奸出卖自己的国家,更有一种愤怒之情。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绝对要带一枚核弹,将日本侵略者炸得血肉四溅,可一切一切只是想象,如果当时科技发达一点,那只会让这些侵略者发抖。

    现在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而中华名族的缔造者唯一让我们做的就是:珍惜!珍惜!再珍惜!刻苦!刻苦!再刻苦!

    是什么,让共产党人始终挺立时代潮头?

    是什么,让全中国人民坚守阵地,奋力抵抗?

    是什么,让共产党人始终坚定不移,顽强不屈,引领中国进入新的时代?

    那就是全部的爱国人民的火红炽热的信念和对新世界的向往!

  • 3、 迟子建读后感

    迟子建读后感(一)

    没事的时候,看看书其实是可以休闲一下的,当我得到《迟子建散文》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翻开来看看,年到我对黑暗的柔情时,不禁有了些生活的感慨,这世道

    文章开头写了作者养了几盆花,引来几只蜜蜂的叮咬,直到晚上疼的睡不着觉看见了夜的纯黑。作者在文中写到: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了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的从未有过的柔情,一件小小的事,却在作者心中引起了一番波澜。

    是呀!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在乡下,在一些农村,我们才能看到那黑芒的天空,有无数颗洁白无瑕的宝石点缀,这万点繁星和皎皎明月,不都是点缀天空的吗?即使天空像泼墨般无芒,那么这也是夜的本质,黑暗本是纯洁的,是任何的始祖,我们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不是黑暗的吗?一颗种子在土里的时候,不是黑暗的吗?就算是宇宙,它最早也是黑暗的。黑暗是一切的始祖,任何东西诞生前都是黑暗的。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黑暗何尝不是光明磊落的母亲呢?

    现在,黑暗只是邪恶的替罪羔羊,直到黑暗这两个字2020彻底的论为了贬义词,为什么呢?人为的光明吞噬了黑暗的纯洁,夜本是无忧的,人类即要把夜晚搞得灯红酒绿,半夜开着刺眼的路灯,去驱散所谓的黑暗,有的人说,这是一种繁华,能显出我们地市华贵。是真的吗?不是的,同理,这也不是光明的本质,如现在,我们受到的教育,年过的动画片,都是什么光明战胜黑暗之类的,这和正邪是不同的吧,为什么要纠缠不清呢?

    二十一世纪的人们,不要用糜烂的光明去埋没了圣洁的黑暗,毕竟黑暗是光明的母亲。

    迟子建读后感(二)

    最近,我阅读了《迟子建散文》,且对部分感兴趣的文章作了一些深究。所获得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分享,故写下此篇感想。

    迟子建是一位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中国北极村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2020,出版了四十余部单行本。这本散文集是她最好的部分文学作品汇总。本书分三辑,共67篇文章,内容形形色色,不过都是经典之作。虽然各篇文章内容差别甚远,但无论从哪一篇中都能看出作者的进步思想(或是对现实不足的深刻反思)。品读本书,实在是回味无穷!

    尽管我只深读了部分篇章,但还是收获不小。我想就其中三篇浅谈感想。

    《最苍凉的海岸》一篇表面上是写作者对二战中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回忆,实际上是在控诉战争的罪行。七十年前的6月6日,为了全世界的和平,288万盟军士兵在诺曼底登陆,然后冒着

  • 4、 公仆曾建读后感

    公仆曾建读后感(一)

    朱具林

    前不久,县委组织部为组工干部每人购买了《公仆曾建》一书,要求每人认真学习曾建同志的先进事迹,以曾建为镜子,向曾建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

    怀着一颗崇敬之心,我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认真读了《公仆曾建》,知其事迹的确感人,其精神令人鼓舞,值得学习。县委组织部号召我们向曾建同志学习,不仅是因为作为组工干部,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养和选拔了很多优秀同志,更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好干部。向曾建同志学习,就是要以他为标准,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公仆。

    当组织上希望他负责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的时候,他毅然担当起这一重任。有人劝他,“学校筹建那么辛苦,干得再好也不能升职,还不如享享清福!”但他心里想的是:“要是能把这所学校办好,能解决许多问题。”的确,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牢记宗旨就会心中有责,信念坚定必然不辞辛苦。作为组工干部的我,无论是老干部工作、关工委工作、干部考察还是抓党建、村建、精准扶贫,都是甘为人梯的工作,要认真向曾建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勤奋好学,学习他的爱岗敬业,学习他的一丝不苟。

    做好工作是需要有真本事的。于是,我坚持挤时间学习《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修水报》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各种文件和领导讲话,并结合实际,对照查摆自己不足,努力加以改进。当读了公仆曾建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要有过硬的本领,要能独当一面,不仅需要加强学习,还必须有热爱工作、认真工作的热情和态度。把事业视同生命,把工作当成快乐,把认真作为坚守,曾建同志对待工作的“安、专、迷”,为新时期组工干部做好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一句“曾建做事最放心”是对他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充分肯定,也应该是每一名组工干部都希望得到的最高评语。

    对待群众充满感情,对待自己严格要求。在不同岗位上都能够多做实事,在每项工作中都能够秉持公心,曾建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严三实”的要求,为我们每一名组工干部做出了表率。组工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也要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事物,经受方方面面的考验。但只要我们能够面对诱惑时态度坚定,与群众接触时饱含深情,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与领导和同事建立起平淡如水却又甘之如饴的君子之交,我们就一定能为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去年以来,我县开展了精准帮扶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组织部包村帮扶工作组的一

  • 5、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一)

    《迟子建散文》是前不久舍友推荐给我的。

    以前高中时曾经听说过她,就连扉页的照片也似曾相识一般,感觉无比亲切。迟的蜕变几乎有点传奇,十分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但又不完全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具备了白天鹅所有素质的丑小鸭。当有一天,她借着东风飞起来的时候,没有人怀疑她的能力。

    她是在比我生活的北方小城还要北、还要小的地方走出来的一位优秀作家,她生活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2020叫北极村。对于北极村的了解,大多原于最初的想像,就像没见过海的人对大海的想像,没见过玉龙雪山而对雪山的想像那样,我没有去过北极村,但那里的一切,似乎还好好的保存在最初的记忆中。

    那里应该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处在冰雪期的,那里的冬天应该有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那里的夏天应该有连绵不断的苍翠的原始森林,那里就是中国北陲的一个小村庄,寂寞而遥远。小村庄只有百十户人家,靠种地、猎鱼和伐木生活,家家有院,户户相连。清晨,开始劳作,饭口时,又见炊烟。小村的人民就过着这种平静而满足的生活。迟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度完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光。

    八十年代初期,迟考取了大兴安岭师范学校,从北极村中走了出来。在大兴安岭地区,师范院校位于首府。所以,她的家庭应该是北极村里极让人羡慕的。她师范毕业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后一直在黑龙江作协工作,至今以为黑龙江作协的副会长。

    所以,前文中之所以称她为传奇,就是因为她后来的成就。她不但读了研究生,进入黑龙江作协,而且长居哈尔滨,因工作无数次出访他国,成为推动黑土地文化交流的工作者。迟先后出版了几百万字2020的作品,并多次获奖。作品无法一一细数,但她的倾心之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了茅盾(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茅盾)文学奖,这是她奉献给生活在北方的那群游猎民族最好的礼物。也是第一部反应额尔古纳河原住民生活习性和民族文化的小说。

    我始终认为,一个心怀故乡,脚踏黑土,望眼亲情的人,无论有怎么样的文学造诣,她所写出来的文字2020都是饱满的,她所歌唱的都是动听的,她所抒发的都是最自然、最亲切、最朴实无华的。读迟的散文,从她的文字2020中,体会更多的是一种北方人那种质朴的感情,对于黑土的热爱,对于苍茫雪原的落日,对于远山近水的呼唤,对于风土人情的理解,对于生活之中的平淡与真善,都是那么的接近于真实。我喜欢这种文字2020,没有矫情,没有暧昧,一切都娓娓动听

  • 6、 迟子建读后感集锦

    读后感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不能走马观花,需要认真品读才能得出感悟。读后感的写作需要结合实际,读后感大全特地为你收集并编辑了迟子建读后感。

    迟子建读后感【篇1】

    喜欢迟子建,是多年前高考试题还有散文阅读时,喜欢她的《我的世界下雪了》,喜欢她的《时间是怎样的行走》,喜欢她的《寒冷的高纬度》,也喜欢她的《泥泞》。这几篇文章我也在课堂上和我的学生们分享。分享她的诗意而又温情的文字,分享她的完美而又不事雕琢的文章结构。临放假前,又专门买来了她的散文集准备再次阅读,书到的那天,学校恰巧停了电。平日里总是坐在空调屋里的学生和老师们都感受到了什么叫挥汗如雨。上完了课,在如大蒸笼一般的办公室里打开了这本《迟子建散文集》,象在大口大口的吃下冰激凌一样,心慢慢随着那熟悉的文字风格而沉静下来。

    最先使自己感受到美丽的是那篇《伤怀之美》,她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我走出室内温泉,走向那扇朝向东方的门。站在门边就感觉到了寒气,另外两位女子惊奇地望着我。试想在隆冬的北海道,去露天温泉,实在需要点勇气啊。我犹豫片刻,还是将门推开。这一推我几乎让雪花给吓住了,寒气和雪花汇合在一起朝我袭来,我身上却一丝不挂。而我不想再回头,尤其有人望着我的时候,我是绝不肯退却的。我朝前走去,将门关上。

    我全身的肌肤都在呼吸真正的风、自由的风。池子周围落满了雪。我朝温泉走去,我下去了,慢慢地让自己成为温泉的一部分,将手撑开,舒展开四肢。坐在温泉中,犹如坐在海底的苔藓上,又滑又温存,只有头露出水面。池中只我一人,多安静啊。天似亮非亮,那天就有些幽蓝,雪花朝我袭来,而温泉里却暖意融融。池子周围有几棵树,树上有灯,因而落在树周围的雪花是灿烂而华美的。

    我想我的笔在这时刻是苍白的。直到如今,我也无法准确表达当时的心情,只记得不远处就是一座山,山坡上错落有致地生长着松树和柏树,三股泉水朝下倾泻,琤琤有声。中央的泉水较直,而两侧的面积较大,极像个打渔人戴着斗笠站在那。一边是雪,一边是泉水,另一边却结有冰柱(在水旁的岩石上),这是我所经历的三个季节的景色,在那里一并看到了。我呼吸着新鲜潮湿而浸满寒意的空气,感觉到了空前的空灵。也只有人,才会为一种景色,一种特别的生活经历而动情。

    特别喜欢她写的这种独自享受一种特别生活经历的动情!一种别人分享不了也无需找人分享的情感!就如自己前几个月到多年前就梦想去的丽江一样,我无需让

  • 7、 建国大业读后感:读《建国大业》有感

    建国大业读后感:读《建国大业》有感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

    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生活更应该珍惜。因为这是用鲜血换来的。

    祝伟大的祖国60岁生日快乐!!!祖国,我爱你!!!

  • 8、 《建党大业》读后感

    《建党大业》读后感

    三(1)班马辰煜

    捧起《建党大业》,翻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页,我漫不经心地翻阅着。妈妈走过来告诉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本书你要好好地读,不能像平时看故事书一样对待。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得不细细地一页一页认真地读着,读着读着,不禁被书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

    我们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作为一个少先队员,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党的历史,从小跟党走,铭记党的教诲,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一、洗刷了屈辱的百年历史

    中国的近代,是一段苦难的历史: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蹂躏着中华儿女。《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记录下了中国历史的耻辱,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怒于是,我记住了一个个伟大的名字: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

    二、走过了艰难的辉煌历程

    1921年7月,一个伟大的组织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于是,黑暗的中国露出了一丝曙光,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的光芒照亮整个中华大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进行了八年抗战,进行了解放战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于是,我记住了一串光辉的名字:马背上的小红军、王二小、董存瑞

    三、描绘了如画的小康生活

    1949年10月1日,一个伟大的声音响彻天空,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屹立在世界东方,从此,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于是,我又记住了一串平凡的名字:钱学森、李四光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发展之势更是势不可挡: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规模空前的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民不但把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送进了太空,还实现了人在太空行走的飞天梦想。于是,我又记住了一串普通的名字: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

    见我读完了《建党大业》,妈妈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孩子,你们现在有许多的好书可以读,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政府又给你们提供了免费的教科书和本子等,只有党的政策才能给你们带来这些福利啊!

    四、展望着灿烂的美好未来

    是啊,如今,人们也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液晶彩电、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高铁、动车缩短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私家车扩大了人们活动的半径看着眼前的一切,满头银发的太婆说:我现在是老有

  • 9、 《天梯建木》读后感300字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踩了一个脚印,不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伏羲,他可以攀援一道天梯,自由的上下天地之间,天梯有两种,一种是山,一种是树,伏羲爬的不是昆仑山,而是一颗大树,这颗大树的名字就叫建木。伏羲是第一个爬上这棵树的人,他后来成为东方的天帝。

    好词好句:

    传说 国土 如履平地 郁郁葱葱 风景优美 上下于天地间 直达天庭 攀爬 笔挺 直入云霄 弯弯曲曲 盘绕 万事万物 曙光 肥沃 山环水绕 自由生长

    家长评语:本周读的书是中国经典神话传说,孩子选了一篇来写,随着这几周阅读活动的进展,目前读书慢慢成为习惯,每天回家空余时间,都会找本书自己读,拼读也准确了,识字量也增加了,朗读也渐渐流畅,阅读的力量是无穷的,继续加油!

  • 10、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一)

    我想迟子健应该是一位游者吧,从杭州西子湖,再到鲁镇,沈阳胡宫,大兴安岭,巴黎等等,他的足迹不仅留在了他所踏过的所有的土地上,更留在他地文字2020上。

    有时,她见过的地方多了,感触也会有不同,在《光明于低头的一瞬》中,她在俄罗斯的教学里,看到大师的壁画,可这不是主内容,她的注意力在一个打扫烛油的老妇人。无论神刻画得有多么庄严,平凡的美总会被注意,她的文字2020能让我看到一个围着头巾,满脸皱纹,平静的妇人,在小心地用铁铲在刮烛油,每次只刮去一层,没敢一下子用力,背景的教堂上壁面,是模糊的,再精美的艺术品在这最朴素,最诚恳的信徒面前,都暗然失色。

    有时经常抱怨没有事物可以写,这个城市那么普通、朴素,没有它的特殊。可城市的美,不就是由那些最底层的工人所搭建起来的,有人会记住那些战役,那些将军,可是那些为了保卫家园的士兵是最应该留在笔下的。

    在《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中,她能从鲁迅故居的门槛,看到这里的多少次变故,经历了多少次沧桑,更能从点歌的小孩子身上看到成年润土的悲伤。还有那狭窄地老街,透入出旧时代的气息。《故乡》正是鲁镇的黑夜,没有希望,没有路,需要人们踏出路的黑夜,或许是那个点歌的小孩子具有的出人意料,用粗俗的歌去换生计,当然也有白天的美食,白天的建筑,在迟子健眼中,一个地方能有他的美,也有他的污,我们去游玩,可能只是为了玩,放松,走进任何一个博物馆,只会去寻找那个名气最大的,也只知拍照。

    我们如今,太过于注意最重要的,却无心去口味一下那些不重要的事物,正如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却无多少人知道第二高的是谁,更不知它为何有这么高,能傲视群雄。

    小学有篇文章叫作《杨桃》,由画杨桃教导人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世界如此之大,战争的未来是否是和平,各平的背后是否有危害?曾经的我也以为学鲁迅的文章有何用?可现在想来,仅仅是不让玩风筝,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后,有着那是人们思想的问题,而现在社会的种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会对应着我们的社会缺乏诚信。也正如那刮油烛的老妇人,从她不敢用力去刮的油蜡的动作中,能够看到她的诚恳。

    而我们也应该这样,也应该去看待一下我们所有事物背后的东西。我们玩干嘛?为了开心。我们学习干嘛?为了更快乐、轻松的未来。正因为我们了解这些事的背后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努力地做好它们。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二)

    迟子健,男作家,又

  • 2021-09-08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1

  • 2021-09-07

  • 2023-03-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3-01-23

  • 2023-03-14

  • 2023-01-3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23-01-25

  • 2023-03-17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8-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2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3-01-16

  • 2019-09-20

  • 2019-09-20

建伟大业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建伟大业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建伟大业读后感、2024建伟大业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