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 > 地图 >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2024地底三万尺读后感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

(共 6258 篇)

  • 1、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1000字

  • 2、 地底旅行读后感

    地底旅行读后感(一)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地底旅行】一书,主要讲述了雷登博士意外发现了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可以到达地球中心去的内容。于是博士带着阿克辛和汉斯进行了一场异想天开的地底旅行,在一路上,他们克服了接二连三发生的困难,面对怪事一个接着一个地发生,但是他们没有低头,坚持不懈地往前进,终于饱览了地底世界千奇百怪的景观。

    我很佩服雷登博士和他的同伴,他们为了心中的目标,用坚韧不拔地意志和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一精一神,就可以战胜种种困难,最终达了目的。我想,只有不停地努力,这样才能成功。就好比学习一样,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克服困难,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因此,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一种为达到目标不顾一切困难的一精一神。

    地底旅行读后感(二)

    最近,我看了一本关于冒险的书,名叫【地底旅行】,看的我是心惊胆战。至今我的耳边还环绕着海兽的咆哮声。

    【地底旅行】的原著是由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写的,现由陈秋帆翻译并改写成中文版。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脾气古怪的博士白洛克根据一本旧书里羊皮约中隐藏的密码,得知了地底的秘密,与侄子亚克西一起开展了惊险的地底旅行。在地底,他们见到了活生生的空植物,原始人,电气一性一光线等构成的玄奇的地底世界,并发现地底并不那么热,在地底大海中他们遇到了古代海兽,遭遇围困,经历九死一生后,从一个火山岛的喷火口逃回地面上来。

    玖了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虽然可能没有书中说的那神奇与魔幻。在这本书中有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情节既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合乎情理。使我明知这故事是想象的,却像跟博士和亚克西一起游历了地底世界,看到了地底世界里的形形色一色一样:在黑暗的地下道中漫游,和他们一起坐在木筏上,亲眼看到了鱼龙,蛇龙等怪兽生存的地下大海。这一切的一切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这位作家是有何等的想象力,才能写出这般令人讶异的科学冒险小说呀!我多希望在我的身边也有这么惊人的作家来创作这些异想天开的冒险故事片,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五彩缤纷,充满乐趣。

    在看这本书后,我不禁遐想道:在科学日益发达的现代,或许真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可以跟白洛克博士一样,一起去地底旅行呢!

  • 3、 《地底旅行》读后感350字

    《地底旅行》读后感350字 放寒假了,看课外书的时间更多了。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关于探险故事的书,时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写的《地底旅行》。 这本书讲述了地质学家雷登博士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发现了一张羊皮纸,他根据一位前人的提示,决定去实现一项几乎异想天开的计划-------到地底旅行。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侄子和一位冰岛向导出发了。他们步履维艰地朝目的地行进着,在接二连三的困难面前,他们没有低头,没有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终于饱览了太古时代植物,原始人等地底世界。那千奇百怪的奇特景观,使他们大开眼界。最后在火山岩流的作用下,安全返回地面,终于完成了令世人无法想象的地底旅行。 看完这本书,我获得了很多的科学知识,还学习到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也要向他们一样探索自然地奥秘。

  • 4、 六尺巷读后感

    六尺巷读后感(一)

    邢思成

    《六尺巷》说的是安徽桐城有个宰相的侄子想建处宅院,请来算命先生找了块风水宝地,可当地的一位富豪也看好那块宝地,于是两家都想把围墙打过些,各不相让。宰相的侄子只好写信求助京城的叔叔,宰相看信迅速提笔写下四句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侄子见信后惭愧不已,便拿信来到富豪家,结果两家都让出三尺,留下了名扬后世的六尺巷。

    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必过分看重。古代的财主大多过分看重钱财,活着是个守财奴,吝啬鬼,死后还要将大量的珠宝带进坟墓,妄想世代享用,岂不知无论过去多少年,终逃不脱盗墓贼的魔爪,死了也不能安身,何其可悲?反之,如果将这些珠宝作为慈善接济穷人,活着心宽,死后身安,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上帝,金钱是万能的,我认为不然。如果你给沙漠中即将渴死的人黄金,你等于给了他一刀。相反,给他一瓶矿泉水,就能救他一命。设想你身处一条触礁的航船,你是愿意丢弃一船财物,还是抱着它们沉入水底?毋庸置疑,生命才是最宝贵的。有了生命,千金散尽还。

    《六尺巷》不仅告诉我们钱财乃身外之物,还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和礼让。为什么富豪也让三尺?因为富豪也被宰相的宽容大度所打动!宽容能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还能保护你我的生命。新闻中常有报道两人因发生口角或一些芝麻大的小事而引起打斗致死或是坐监的事件,令人不寒而栗。如果其中的一方能宽容或礼让一些,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会有惨剧的发生吗?

    六尺巷读后感(二)

    东方红小学小记者:董妍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六尺巷》的故事让我感触最深。

    故事讲得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省桐城县有一条巷子,一边是张家,另一边是吴家。两家人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冲突,互不相让,事情越闹越大。后来张家写信告诉在北京为官的张英,张英阅后写来回信,信中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立刻让出三尺土地,不再争执,对方深感羞愧,也让出三尺,才有了闻名遐迩的六尺巷。

    这个故事写出了中华民族和谐礼让的传统美德。简简单单的让三尺,不仅体现出自己的君子风度,也让对方感到惭愧,而且会化解矛盾,重新和好。谦让是一个传统美德,是现在许多人所缺少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纠纷和争吵,是能用谦让来解决

  • 5、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

    语冰的夏虫

    为什么要买这本书看?

    这源于我的好奇心。

    这几年忽然开窍,开始睁眼看世界。所以世界的东西开始慢慢留意,看得越多越广,甄别思考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于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自然充满了好奇。比如非洲这块大地,只是从《动物世界》看过大草原的弱肉强食,还有新闻联播里看饥民难民黑人儿童,当然还有beyong的《光辉岁月》-----献给曼德拉的歌曲。其他就是历史书上的贩卖非洲奴隶的一点介绍。而非洲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历史怎么变革的一无所知。

    去年听《逻辑思维》时,讲到联合国援助非洲很多粮食,运到非洲各国后,被独裁政府掌握,并没有直接分发到难民手里。而是被独裁者通过种种途径卖掉。非洲本地也产粮食,本地的农民辛苦种的粮食是有成本的,粮食产量低价格很贵。但独裁者手里的粮食是联合国送的,没有成本,可以大量低价甩卖。于是,本地农民粮食卖不起价格,农民赚不到钱无法谋生,大大降低农民产量积极性。等援助粮食消耗殆尽,本地也没人种粮,于是更大的饥荒发生了。。。。最后抛出的结论是:慈善在某种时候也会变成罪恶。触目惊心,过耳不忘。

    有些人说,中国为了在联合国获得选票,无偿援助非洲很多国家,虽然是贷款,但最后都免掉了。因为这相当于买选票,所以非洲国家也不会真心感谢并把中国当恩人感谢。花了钱还交不到朋友。这有必要么?尽管有些瞎操心,但仍不免想打探个明白。

    我喜欢听别安乐队的《光辉岁月》,大意还是懂,后来才知道献给曼德拉的。不过曼德拉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如此伟大,并搞不清楚。

    还有就是,人类起源这点,中学时候 历史讲得含糊,我们的祖先是北京元谋人。后来才自己刷新了,非洲才是人类起源地。但对于非洲这片地方,仍然知之甚少。

    偶然的机会,在当当上看到了这本书,书名好像是《海底两万里》差不多,以为又是一个同题材小说呢,看看内容,立刻被吸引进去了。的确,书上说的对,非洲这片土地我们都不曾认真去了解过。作者和我一样,对非洲的了解一片空白。这愈发激发了我的好奇心。等到当当搞活动,二话不说就剁手了。

    书看完了,总的来说应该算是物超所值吧。熬了好几夜,才看完。

    要问我看完有什么感想?真说不出来。那些历史地理知识的增加,让人耳目一新外,过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收获和查历史资料没什么区别吧?什么算是感想?我还得想想。所以,我就讲我能想到的一些让我醍醐灌顶一些地方。

    这本书看完我就有些激动了,哇靠!居

  • 6、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_1700字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1700字

    行走的内心 2017年8月30日 带不走的风景,抹不去的历史。 读完毕淑敏的游记《非洲三万里》。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行字。毕淑敏的作品我接触过一些。对于一个在西藏那样的艰苦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知名女作家,我是怀着景仰之情而敬之。一个普通的女兵,靠着自己的坚韧和毅力,从卫生员到医学行家,再跨行到情感专家,最终成为一个知名的作家。她本身成长的历程就是很好的励志榜样。因此,我说敬佩之心是发自内心的,是由衷的。 正是这份人生历练和积淀,让她拥有了一份悲悯和责任,始终怀有治病救人的天职,用她的善行和良知身体力行着自己的信念,更是激起了她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反思和考量。 《非洲三万里》,说它是游记,也未尝不可。通过细腻的笔调,浓厚的情愫,坦然的心绪,精致的描述。在我们眼前展现了非洲广袤无垠的大美,气势磅礴的浩瀚,一望无际的辽阔,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可以说,只要你愿意发现,每一处都有令人惊喜的遇见。自然之美,纯净和顺;人文之美,厚重凝炼。每一个物事都承载着粗狂和野性的散漫。青白尼罗河犹如一串珍珠镶嵌在非洲大草原,蜿蜒盘旋,养育了沿岸的草木、动物,以及人类;“非洲之傲”穿行15天,沿途的景致尽收眼底;金佰利的钻石废矿,好望角的惊涛骇浪,罗本岛的旖旎风光,长颈鹿的紫色舌头。等等,都会带给你沁人心脾的芬芳,舒爽愉悦而又与众不同的体验。 《非洲三万里》,又不仅仅是游记。它凸显的更多是非洲悠久璀璨的文化,厚重凝炼的历史,灭绝人性的种族隔离,多灾多难的黑人原著群体。作者用一只笔娓娓道来,向我们和声细语地诉说着古老的历史和文明,把我们带进非洲的历史回廊中,让你认识真正的非洲。350万年前的露西化石,解开了人类最古老的变迁;索韦托黑人的不屈抗争,揭示了殖民者的罪恶;已逝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人生,充满屈辱,却又激荡灵魂。22年的牢狱生涯,18年的罗本岛非人生活,却使他完成了个人的修行,成为一位令世人敬仰的圣人;他的用宽恕对待仇恨之心,化解了南非黑人白人之间数百年的纷争,为千千万万的贫穷之众免去了战争的伤痛和苦难;欧洲殖民者灭绝人性的黑人贩卖,令人不忍卒读,一部部血泪史,记录着殖民者的罪恶,以及人性的沉沦;为了所谓的奢侈生活,戕害动物,捕杀小海豹,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残忍;一条纵深绵延,横跨坦桑利亚和赞比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援建的铁路,静静地卧在历史的一角,仿佛在

  • 7、 《非洲三万里》读书笔记
    《非洲三万里》读书笔记

    毕淑敏2016年开山之作,25万文字从未发表。收录百余张独家珍贵彩照,非洲土著手绘彩图,全彩印刷。一张价值2万美金的单程车票,一场直面饥民、皇帝、僧侣、狮子和荒野的迷之旅行。走了这许多路途,耗费这许多心力,不过是想要成为真正的自己。这是毕淑敏乘坐“非洲之傲”游遍非洲大地后,于2015年闭关创作的旅行札记。

    “非洲之傲”是以非洲行为主题的旅行用蒸汽机车,单张车票标价在1万到9万美元之间,以奢华闻名于世,有“流动的五星级酒店”“铁轨上的游轮”之称,主要服务于来自全世界的财阀豪门后代、商业精英、政界领袖。然而列车行经之地,却有很多是非洲最底层民众聚居的贫民窟,一道车窗劈开了奢华与贫穷,餐车内的社会名流举起银杯开怀畅饮时,车窗外围满了无衣无食的孩子们。这种强烈的对比引起了毕淑敏的关注,在这次旅行中,她不但记录了非洲各地人情风物、旅游见闻,还对车内车外两个世界做了细致的观察和沟通:时而走进非洲中产阶级家庭与女主人共进晚餐,时而走进全球最大的贫民窟索维托实地考察,她以自己的眼睛为准则,写出了一个最独特的非洲。

    这也是一本温厚之书,它以旅行为线,将生命中的温暖和荒凉一一呈现在你眼前,带领我们学会珍惜生命中温柔的瞬间:那些在暴雨中为你递过雨伞的手,那些为你围上一条毛毯的温柔,那些黑暗中与你彻夜聊天的朋友。这些一点一滴的温柔是你生命中的光,使你远离阴霾,成为善良的人。

    一直很喜欢毕老师的那种温润如玉的写作风格,感觉像是妈妈在和你讲述她旅途中的各种风景,和你分享她旅途中的种种感想,从当时环游世界到现在走进非洲,跟随着毕老师的脚步,领略了世界很多不同的风光,从她的角度去看待整个世界。这本书,其实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不是那些非洲的自然风景亦或是其他什么,而是毕老师那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是那种对待比自己也许社会阶层要低的人的那种态度,即使这是服务中的一部分,即使这是你应当享受的,但是她始终还是保持那个普通大众的心去看待这一切,并不愿意被他人服侍,最难消受的也就是他人的恩情。

  • 8、 一把断尺读后感

    一把断尺读后感 同学们的生活中是少不了互相关爱的,因为只有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我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文中写了在我参加英语培训班的时候,遇到了ann这个乐天派。再一次期末考试中,我忘记带尺子了,但是,考试题目中却有15到连线题一共可有30分呢!但是正当我心慌意乱的这时候,ann却把自己心爱的尺子掰成了两段,却若无其事。最后,虽然ann转学了,可是她却成了我最可爱的伙伴。因此,那把断尺依然存放在我的文具盒里。 读到这里,我异常感动。这么一把断尺,却象征着了一对昔日的伙伴,两颗有爱的心。我觉得,乐天派ann给我的不只是一把断尺,让我通过了考试,而是一份值得珍藏一生的友情。在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上,我却感受到了作者和ann浓厚的友情。再想想我们自己,虽然是一个大家庭,但是我们并没有那么的团结,耻笑朋友、打架、捉弄同学、恶作剧......把自己的东西分成两半,帮助同学度过难关,这固然是一个细微的小细节。但是我们却没有做到。就是一件小而不能在小的一件事而已,就发生在课堂上,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只是一件举手之劳而已,那我们为什么没有做到呢?可能只因为我们大家为了贪图自己的方便,而麻烦了他人。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不能麻烦一下自己,帮助了别人呢? 在我们的生活上,我们也会有朋友、伙伴。那么,就让我们怀着一颗助人为乐的心,用心来体会来自同伴的点滴关爱,用心来诚心诚意的帮助别人吧!

  • 9、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_1000字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1000字

    非洲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贫穷、苦难、混乱、疾病、愚昧,危险,总之许多不好的形容词会从脑海里跳出来。 作者用了两年时间的准备,打了预防针,带了足够的药品,丝绸礼物,各种服装,以及足够的勇气和知识储备踏上非洲之行。 我却只是两个月的准备就跟随朋友去非洲,既没有物质准备也没有知识准备就匆匆忙忙飞去了南非,在十六小时加六小时的飞行中恶补非洲相关知识,再去实地印证,看了作者的文字,才知道同样的城市同样的景象,看的人不同,得到的故事不一样,内容不一样,感悟不一样。 非洲是美丽的,美丽得让人心醉。自然状态的草原,自由自在的动物,清新的空气,碧海蓝天,让你心旷神怡。 非洲是贫穷的,到处是贫民窟,几块纸板一个锅就是一个家,赤贫到让人心疼。 这本书既是非洲旅行记,也是作者人生记忆的游记。非洲的人物、场景和故事触发作者一连串的记忆和思考,让你跟着作者移步换景地欣赏非洲的稀树草原、野生动物、殖民历史、贩卖黑奴、贫富差距、古老文明,同时作者也引导你思考我们人类的种种行径,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善待他人,善待大自然。 我看到露西的时候,也震惊于三百万年前的智人如此瘦小,她可算是全人类的母亲,现代学者普遍赞同智人是从非洲出发走遍全世界。非洲却并没有因为是人类的起源地而富强。 大航海时代发现好望角,欧洲开通往亚洲的航线后,非洲就开始被殖民了,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从南向北一路殖民过去,开始了非洲的苦难。 为了获得百分之一千的利润,欧洲人美洲人把黑人当牲口进行捕捉,拍卖、贩卖,强力打断了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制造了种族矛盾,贫富悬殊,阻碍了文明进程。黑人的大规模死亡,使得人口规模缩小,耕种能力下降,许多地方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温饱都无法解决。贫困带来缺医少药,疟疾、艾滋病泛滥…… 这样的非洲现状,发达国家难逃责任和义务,本应出钱出力支持非洲发展,为自己国家赎罪,但他们却只是想着谋利谋利。 非洲之行,可以让你向从前瞭望,可以让你感叹人性,可以让你感悟时间。作者在文明古迹中参插许多历史文化知识,在非洲平原上描绘自然风光美景,栩栩如生,仿佛历历在目,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和非洲人的智慧和奇迹。 不管你去过或没去过非洲,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 10、 《非洲三万里》读后感900字

    辽远的天空、一望无垠的沙漠、迁徙的兽群、向着阳光载歌载舞的人们这便是我脑中关于非洲挥之不去的剪影,但非洲大陆果真如此吗?何必去问足不出户的精神旅行家,让我们翻开此书,一睹真实的非洲。

    为了这次非洲之行,作者做了艰苦卓绝的准备工作,我亦提着一颗忐忑的心,感激她坚定不移地完成了这次旅行。借助文字的媒介,插上想象的翅膀,幸运的我仿佛随着作者一道畅游了整个非洲:原野上捕食羚羊的猎豹,小道上馥郁芬芳的咖啡香味,口味奇特的英吉拉饼林林种种俱是旅途中所见所闻。还有那长颈鹿曾在我手中觅食,小海豹柔嫩皮毛的触感在我指尖尚存;那一丛丛向天盛放的马蹄莲,勾起了我对过往的回忆;旷野里疏疏落落点缀着的猴面包树,钉子树上悬挂着的以蜘蛛丝做的鸟之坟墓,是非洲草原上独特的风景;我曾到过罗本岛囚禁曼德拉的监狱旧址,我曾在索韦托纪念馆那张悲惨的照片前驻足沉吟,我曾坐着小船去参观海岛上的庙宇,那善良而慷慨的船夫馈赠的阿布巴拉,漂泊万里来到我的书桌前,陪伴着我奋笔疾书记录下这次旅行中的故事。非洲真是奇妙的地方,有阳光,有歌舞,人们就能忘却一切悲伤,让时间淡化一切伤痕。他们放下、他们宽恕,任痛苦化作阳光中的尘埃。

    非洲相距我们万里之遥,语言风俗各异,但人们的感情是相同的。他们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对家人的关爱,对足下土地深沉的眷念,与世间别处的人们没什么两样。我合上书本,沉思良久。我感谢作者绘声绘色的描述,我更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亲自踏上这片土地。

    旅行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旅行,让我可以从现实生活的牢笼中逃离,让心灵放假;让我见识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给我努力生活的勇气。为旅行而做的种种准备工作,繁琐而有乐趣。有人说,不出门,可以通过网络书本观览全世界的风光。读后感如果一生只能借助媒介来看大好河山,难道不是一种缺憾吗?任影像和游记的纪录如何的栩栩如生,也比不上自己身临其境地体验与感知。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把一辈子囿于一座城,一间房,一小块天空上吗?现代科技飞速地发展,水陆空交通纵横八达,为什么我的思想不能如此开阔自由、我的心灵要固步自封?我脚下的土地,不能由他人代走,心中念念不忘的风景,不能借他人的眼睛来看,如同指挥员作战前的敌情侦查与分析不能由他人代劳一般。

    这本书,再一次燃起了我深埋在心中的渴望-去非洲看看,去世界瞧瞧。我要行万里路,我要看遍祖国大好河山,看大千世界百态风光。而现实中的我,只是枯坐桌前,看

  • 2019-11-16

  • 2019-09-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1-09-16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12-31

  • 2022-03-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10-26

  • 2021-12-24

  • 2022-03-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地底三万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地底三万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地底三万尺读后感、2024地底三万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