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 > 地图 >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2024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相关栏目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热门栏目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推荐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

(共 8052 篇)

  • 1、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妹尾河童佳作阅读感悟700字

    若对待他人方式的不同便可折射出文化背景的不同。

    本文中就有这样一位来自日本的女性,去德国读书。初来乍到,她希望很快地结识一些朋友。于是,她到了隔壁宿舍,表达了想和一位德国女子成为好朋友的愿望。没想到,得到的回答令人意外,大意是说,时间是检验她们能否成为好朋友的一把标尺,大概半年后才可以知道结果。

    日本女子怀着满心惶惑第二次向一位意大利女子战战兢兢地提出成为好朋友的请求。没想到,这次对方的回答令人如沐春风:只要有困难,尽管来找我,我实在是太愿意有一位来自东方的好友了,这个星期六,我来教你做千层面吧?

    于是,日本女子心情变得充满期待,一切都充满了光彩。在充满陌生和孤寂的他乡,她总算结交了一位好友。

    可是,星期六一整天,这位好友都没有在家,更别提约好的做千层面了。隔天,意大利女子满心歉意:我看了你留在门上的纸条,实在是抱歉得很,我和男朋友出去,高兴得过了头,就把约好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啦!

    这两种待人方式一冷一热,一理性一感性,可不就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吗?

    让人高兴重要还是让人不失望重要?

    意大利女子温暖了别人的孤寂。热情洋溢的话语令人感到宾至如归,给人带来了希望和力量,但是,却随性地约定和随性地失约,这希望的后续是失望,也不算是守信用,不值得学习。不过,她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还是可以成为好朋友的呢!

    但是德国女子的思维严谨背后,是不是少了缓冲,不够婉转,理性成分过重,少了些人情味呢?

    我们提倡的圆融,大概就是说必须兼顾感情和理性吧!这样才不失为一种好的待人之道吧!

    我们通过这段故事还懂得了,与人交朋友,不能完全凭借第一面的言谈感觉和印象下定论,毕竟,说得好也要做得到。真可以用得上一句古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假以时日,在实践的试金石上,友谊的成色才会被我们品鉴出来。

  • 2、 《我是意大利人》读后感作文

    读《我是意大利人》有感 今天,我们上小记者培训班时,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是意大利人》。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历尽艰难的十一岁意大利男孩,在返回祖国的轮船上接受了几个外国旅客的施舍,当外国旅客辱骂他的祖国意大利时,一贫如洗的小男孩愤怒地将钱砸向了这几个旅客。

    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意大利男孩爱国的感人场面。

    读完了《我是意大利人》后,回想起了《爱的教育》这本书。《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亚米契斯倡导的“爱”,内涵是丰富的,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同情弱小、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品质。很多故事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名篇,写得亲切感人。作者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希望孩子们“由此得益”。

    《我是意大利人》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谁辱骂我的祖国,我就不接受谁的钱”。这句话不禁使我想起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中国,我的祖国,神圣可爱的土地!许多世纪以来,你伟大而光荣。你是十三亿儿女庄严的母亲,我对你满怀儿子般的崇敬。我爱你壮丽的大海、长龙般的万里长城、茂盛的红树林。我发誓要谦卑、勇敢,用你赋予我的全部才智和身心为你尽心竭力。如果有一天需要我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我一定毫不吝惜,因为我爱你。

  • 3、 德国人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国家的发达,不仅取决于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民素质。 曾经读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说在德国,每个人都很遵守规则。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位大学生在德国的一个电话亭贴上“男”,在另一个电话亭贴上“女”字,然后在旁边观察。不一会儿,“男电话亭”前都是男士,而“女电话亭”前一个人也没有。这时,有一位男士推开了“女电话亭”的门,大学生便去问询,原来,这位男士是法国人。而排队等待在“男电话亭”外的男士,则清一色都是德国人。那位法国人说:‘电话亭又不是洗手间,分什么男女?”德国人却说:“既然门上贴了字,总是有原因的,那就先遵守规定再说吧。” 这就是循规蹈矩的德国人。 在德国,看不到闯红灯的汽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行人依旧看着红绿灯、沿着斑马线过马路。德国人不喜欢“到时候再说”这样的话,他们总希望按预定的计划去做事。德国的孩子,每天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这好习惯会伴随他一生。德国老人最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是一片空白。 但我们一些不喜欢遵守规则的国人,总认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才是最轻松的活法。若要问德国人活得累不累,他们会告诉你,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一种轻松的活法,凡事无章可循才会让人疲惫不堪。与德国人交往,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感受到的是认真踏实可靠的品质。 这就是德国人给我们的启示。

  • 4、 读《德国人走在钟表上》有感 (1000字)

    今天,我在考场上阅读了一篇名为《德国人走在钟表上》的文章,读完之后,我极为震惊,感觉有一股正能量流淌在我全身。

    文章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作者去了很多次德国,通过德国公司发布会九位负责人一小时完成会议,德国人为准时参加展览会,精准安排作息时间,德国人在火车站接客人,前后不超过8秒,等等最后,作者悟出了一个道理:遵守时间是人的基本准则,正是这种精神的时间观念,所以才造就了德国的高效率。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使我思绪万千:公司总裁第一句话就说:会议要开一个小时可往下接着计时,每人都恰好讲五分钟,全部发言完毕,正好一个小时。是呀!守时,很难吗?其实,守时并不难,就如郭沫若所说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是呀!我们应该抓紧时间,让生活的每秒、每分、每时都变得更有意义。

    古今中外,有很多成功人士都非常守时,如:列宁、柯罗、齐白石、巴尔扎克但是,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爱迪生。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一边测量灯光的周长、斜度,一边计算。爱迪生说:时间,时间,怎么浪费这么多时间呢?他走过来,拿起空灯泡,将里面注入水,交给助手,问:现在请你马上说出这个灯泡的容量!助手立刻说出了容量。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呀!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助手的脸红了。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呀!

    守时是一种美德,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注意不浪费自己的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是让自己在做无论某一件事时都可以轻松应对。

    珍惜时间,一个永恒的话题。时间是什么?在工人们的眼里:时间就是金钱;在农民们的眼里,时间就是粮食;在医生们的眼里,时间就是生命;而在我的眼里,时间高于一切,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加应该守时、准时、严谨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五年级:李奕彤

  • 5、 《中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故事》600字

    今天给大家讲个笑话,这个笑话只有幽默的人能看懂,聪明的人能看懂,网络男女能看懂,故事是这样的。

    一天一架飞机从天上飞过,突然飞机出现了事故,当时飞机上有一个中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有三个伞包,他们跳出去的时候都说了一句话,美国人说:美国万岁。日本人说:中国先生你先说。中国人想了想他把日本人拉到自己面前说:中国万岁。说完把日本人踢了下去,然后自己也跟着跳下去。

    他们安全着陆,但着陆的地方是沙漠。他们走着走着发现了一盏神灯,他们擦了擦神灯,神仙出来了,神仙说:我能答应你们每人两个愿望。美国人先说:我第一个愿望是要很多很多钱,第二个愿望是要回家。神灯满足了美国人的愿望,日本也同样许了同样的愿望。轮到中国人了,中国人叹了口气说:你先给我一箱二锅头。神灯给了中国人一瓶二锅头。中国人喝着酒叹着气,说:╮(╯▽╰)╭他们都走了,就剩我一个人了,好寂寞,这样,我第二个愿望是先把日本人送来,在把美国人送来,让他们陪我喝酒。神灯满足了中国人的愿望。美国人来的时候正在陶醉在他的金钱中。日本人正在用金钱对钓鱼岛做坏事,他们俩一到这就傻了,他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个笑话好笑吗?好笑就赶紧宣传吧!对了你们不要学日本人和美国人呀,要不然灰太狼来吃你们喽,灰太狼专吃不爱国的小盆友小童鞋们呀!大童鞋不要学爱穿新衣的国王呀,为了当幽默的人,不是装是,看完了要赶紧评论呀。

  • 6、 《积习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观念与心态对比》之读后感1500字

    很早我就知道,美国人的行为作风,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国人的行为作风,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中国人的观念与心态和美国人相比,也是迥然不同的。中国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延续,保守和稳重似乎就是根深蒂固的习惯了。而美国,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放自由的国家。

    在《积习中国人和美国人的观念与心态对比》一书中,对那种强烈的对比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看到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关于买房子不同的价值观点。简而言之,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是先享受,然后还债,也就是推崇超前消费。而中国老太太着恰恰相反,一定要先存够了钱,才享受,还要为儿孙做打算,这是典型的谨慎消费。这个故事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生活习惯和观念差异的缩影。

    由此,我们可以适当的推论,中国百姓要享受现代化的生活,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更轻松,就不仅仅只是发展生产力,也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适当的改变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从而让我们可以跟上现代生活的步法,与当今潮流相合拍。所以,我们不得不舍弃积习中一些过时了的、无用的某些东西,努力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习惯与思想观念和时代一起前进。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一个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现象。从古至今,中国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养子女就是一辈子的责任。儿女成年后,父母依然会扶持。如果父母是富豪的话,那么以后他们死去以后所有的财产都是属于子女的。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美国人就完全和中国人是不一样的美。国的富豪死后,如果子女已经成年,那么大部分钱财会被捐给慈善机构,而不是留给她的子女,美国人认为,那样才是真正的爱他的子女建筑工程界巨子约瑟夫雅各布斯就说过:父母如果溺爱孩子,这可能是一生中做的最糟糕的事,使孩子们没有机会去经历属于他们的自己,而不是父母的成功和失败。

    自他以后,很多富豪纷纷效仿,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伯纳德马库斯等等都是将大部分财产捐给了社会,而子女得到了很少,甚至没有。

    中国的父母在世界上可以说是最疼爱子女的模范父母,从子女开始读书起就不断的操心子女的问题了。孩子开始读书会操心,衣食住行会操心,结婚会操心,住房会操心,总之事无巨细,完完全全,透透彻彻的履行了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这是非常不好的作风,这样做会使子女渐渐养成不能独立,习惯于依靠父母的心理,子女也很难成熟起来。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人就可以借鉴一下美国人的作法,相信会让中国的父母

  • 7、 意大利爱国少年读后感

    意大利爱国少年读后感(一)

    这个少年虽然穿的衣衫褴褛,但是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

    他回到自己的国家后,比原来在西班牙时更穷了,自己的国家也非常落后,因为他们的祖国被外国侵略了,那个少年很气愤,他去当了兵,当兵时他非常刻苦,后来意大利和外国打起仗来,这位少年也参加了打仗。本是他们赢了,狡猾的外国人看到这种情景时在受不了,外国人给意大利发了一枚炸弹,少年在外国人的炸弹下英勇的牺牲了。

    当他快要离开人间时,对他的亲人说:要是我们有祖国能解放的话,人们一定要去告诉我。亲人们都激动地留下眼泪,有的人还说:这可真是个爱国的孩子,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不久这个感人的故事,在人们中间传开了。

    意大利终于解放了,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来到这个少年的坟墓前,告诉他我们的祖国解放了。

    让这位爱国少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意大利爱国少年读后感(二)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使我越来越想为祖国尽一份力,让祖国强大起来。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少年,曾遭遇惨难,他经过努力挣扎,终于逃走了。他坐上回国的轮船,却遇上一群侮辱祖国的人,他把他们给他的钱扔给他们,说: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

    读完这一文,我伤心不已。因为有一次,我不想学习,把书藏了起来,再也不想看它。还有一次,我把一本科普书扔进柜子的一个角落里,里也不理他。现在想起来,我真想把自己揍一顿,不好好学习,怎么能为祖国尽一份力呢!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让我感到谁都要为祖国尽力,不一定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可以,比如:洗碗、洗衣服、帮家长买东西、给家长洗脚等。

    每当我做完这些事,我又累又开心,爸爸妈妈也夸我棒!

    意大利爱国少年读后感(三)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少年爱国者》这一本书。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一个贫穷的意大利少年,从小被卖到马戏班,受尽了班主的虐待,过着悲惨的生活。一次,马戏班到西班牙演出。他趁机逃了出来,坐上开往意大利的轮船,准备返回祖国。同舱的几位外国乘客同情他,送给他一些钱。晚上,那些外国乘客露骨的攻击意大利人是土匪,意大利是骗子的居住地这位濒于死亡边缘的意大利少年听到他们对祖国的诽谤后,怒不可遏。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民族的气节,他毅然将钱扔在地上,并高声怒吼:我不要收说中国人坏话人的东西!。小小年纪,特别是漂流异乡,举目无亲,饥寒交迫之时,他却舍弃了怜悯,维护了祖国的荣誉,真是可钦可

  • 8、 不利己、专利人

    不利己、专利人这个词应该形容一位老战士的品质,他把他的棉衣让给年轻的红军,他自己宁愿少穿一件衣裳也不愿意让年轻的红军受到一点寒冷因为。因为,他知道没有红军是没有国家的。所以,他把棉衣让给红军了。可是,他的年纪已经很老了,所以,他英勇、光荣的牺牲在冰天雪地雪山上。他就是军需处长。

    军需处长是在雪山光荣的牺牲的。难道他不怕冷吗?难道他不怕死吗?难道他不管自己的死活吗?不!可是,国家更重要!因为,国家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所以,他更加要把棉衣给年轻的红军!所谓英雄就是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事。而凡人不做事,只把希望寄托在梦幻之中。

    记得有一次,我的姐姐带来一条大狗。我和妹妹吓了一跳。然后,妹妹不小心摔了一交。吵醒了大狗,大狗生气了追着我和妹妹,我立刻推开妹妹。弄的妹妹差一被狗咬。幸好,妹妹没有被狗咬呀!幸好!我想起这件事我好惭愧呀!

    我希望,世界的人都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和不利己、专利人........

  • 9、 《意大利童话》读后感

    《意大利童话》读后感

    最早接触的童话书是《安徒生童话》,当时还小,只是觉得那些故事很好玩,很有意思,也只能理解很浅层的东西。现在高中了,在老师的推荐下我翻开了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让我对童话又有了不同的理解。年龄越大,能看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了。

    第一篇《无畏的小乔万尼》便让读者陷入了思考之中。

    无畏的小乔万尼住进了一栋楼那是一栋没有人能活着出来的楼房。楼中,他遇见了一个巨人,也顺利解开了魔法,巨人消失了,他也富有了。可是最后却来了一个大转弯:直到有一天,他转过身时,看见自己的影子,吓死了。

    引用一句话,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读了很多遍,也只能这样理解了:虽然是无畏的,什么都不怕的小乔万尼,在第一次看到巨人时其实也是害怕的,也许只是因为装的坚强,后面的无论干什么都是让巨人先似乎可以解释这一点,看着巨人把自己的腿,手,身体,头一点点扔下来,然后组装在一起,然后又自己扔出去,就算是无畏的,也可能会害怕,又或者,说他无畏,其实是只看到了表面的他的坚强,而他的内心却是害怕的。最后的,看见自己的影子,也许正好看到了自己巨大的影子,又想起了那个巨人,原本被快乐所压下去的恐惧,不光是巨人,也许还有之前的恐惧,在一瞬间爆发,而被吓死了吧。

    也许一个人的表面看上去天不怕地不怕,但也许他的内心并非如此。坚强的面具后藏着的可能是一颗畏惧的心。只是他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软弱的一面才装的无畏的吧!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表面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只有内心才能反映出一个人真正的性格。文章三番两次强调无畏的小乔万尼,也许是为了迷惑读者的视线,也许是为了隐藏他积压已久的恐惧。

    第二篇《一身海草的人》又是一篇不一样的童话。

    国王的女儿不见了,船长准备出海去找,在没人愿意上船是酒鬼巴奇钦带头上了船,而后更多的人上了船。而在途中由于巴奇钦的无所事事,船长把他丢弃在了一个小岛上而自己带着船离开了。也能猜到了,巴奇钦在小岛上找到了国王的女儿并且打死了会变身的生物救出了她。为了表达感谢之情,她将戒指送给了他。在带她离开的途中他们遇到了船长和他的船,为了证明国王的女儿是他救的,于是把巴奇钦丢到了海里。在船长和国王女儿的婚礼那天,海边出现了一身海草的人巴奇钦,国王看见了女儿的戒指,而她也说出了事实的真相:是巴奇钦救了她。而后他们举行了婚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邪恶永远也不能掩盖住正义的光芒。有些人,表

  • 10、 意大利往事 读后感(3)篇
    意大利往事 读后感 第(1)篇

    意大利 我的菜n一个国家在其历史上有三次站在人类文明之巅,这是绝无仅有的,它不是四大文明古国,更不会是新生儿的美国,而是达芬奇的家乡意大利。在古罗马帝国、中世纪教皇统治、文艺复兴这三个时期意大利的文明都是鹤立鸡群的。论经济,现在的意大利不算啥,在欧洲是老四,在世界是老十,gdp还不到咱中国五分之一。但意大利人恐怕不屑于此,因为老祖宗留下的财产太丰厚了,丰厚到历史比它久远得多、经济比它强大得多的国家也得对其顶礼膜拜。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来论,中国有47项,世界第二,老大正是拥有50项的意大利,如果不论自然遗产只论文化遗产的话它就更有优势了!而且其文化遗产大多是一整座古城,咱中国只有丽江、平遥两个,这才是意大利不得了的地方!如果没去过意大利对它的过去没感觉的话,那也没关系!咱说说意大利的现在吧!n意大利的家居用品设计举世闻名,但和服装设计比起来就没那么知名了,意大利拥有gucci、armani、prada为代表的世界最大的时尚奢侈品集群,有世界四大之一的米兰时装节,还不够吗?那意大利还有法拉利、玛莎拉蒂、帕格尼、兰博基尼等超跑,连产自法国的世界最快跑车布加迪也是源自意大利的呢!或许你会说以上是一辈子也沾不了边的!既然这样,那我们说说意大利美食吧!我就不信你还无动于衷!n世界知名的英国大厨杰米·奥利弗说过:“我应该生来就是意大利人--上天啊,为什么?为什么让我生在英国东海岸?”。或许有人会说法餐比意餐更有声望,我倒不以为然。意餐本是法餐的鼻祖,1533年,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女人带着30个厨师和大量新式食材及餐厨用具、餐桌礼仪远嫁当时的法国王储后来的法国皇帝亨利二世,而当时的法国王公贵族还在用手抓饭;60多年后,美第奇家族又一个女人嫁给了法国皇帝亨利四世,再次输出了先进的饮食文化,而当时亨利四世的最爱是大蒜,据说他的嘴巴一张开可以20步外熏死一只公牛。想起法国美食你会想到什么?或许是“法国大餐”,毕竟高大上的法餐并不亲民,而想起意大利美食,你会想到什么?意面吃过吧?比萨呢?源自那不勒斯!提拉米苏呢?源自锡耶纳!冰淇淋呢?意大利的冰淇淋可不象哈根达斯,就象沙县人到处开沙县小吃一样,意大利人背井离乡喜欢开冰淇淋店,不是从工厂进的货,而是店主一大早到市场采购新鲜的果蔬当天制作的,什么口味都可能有,就看市场有什么,同时卖五十种口味也不在话

  • 2019-11-04

  • 2019-09-23

  • 2021-05-17

  • 2019-11-08

  • 2019-10-16

  • 2022-03-22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5-17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5-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2-11-21

  • 2019-09-23

  • 2021-06-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09-20

  • 2023-02-2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11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2024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