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忏悔录读后感2000字 > 地图 > 忏悔录读后感2000字

忏悔录读后感20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5 来源:互联网

《沉思录》的读后感2000字。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沉思录》的读后感20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同学把这本书送给我,附上箴言一句:You are the lord of your world。时隔一 年,再次打开那本 32 开 200 多页的小书,一种厚重感扑面而来。 作者是古罗马的一位博学的国王,他在位期间,罗马帝国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因此他的一声几乎都在战争中度过的,相比于他的治国,他的《沉思录》却更为 伟大,他是马可奥勒留。

作为斯多葛派的学者之一,马可同样注重实践,崇尚理性,他同样认为只有 物质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物质的宇宙之中遍存着一种精神力量,此力量以不 同的形式出现,如火,如气,如精神,如灵魂,如理性,如主宰一切的原理皆是。 宇宙是神,人民所崇奉的神祗只是神的显示,神话传说全是寓言。人的灵魂也是 从神那里放射出来的,而且同样要回到那里去。他同样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 按照宇宙之道去生活。人生除了美德便无所谓善,除了罪恶便无所谓恶。所谓美 德,主要有四:一是智慧,所以要辨识善恶,二是公道,以便应付恶和分际,三 要勇敢,藉以终止痛苦,四要节制,不为物欲所役。外界之事物,如健康与疾病, 财富与贫穷,快乐与痛苦,全是些无关轻重的事,全是些供人发挥美德的场合。 人同时又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对宇宙整体负有义务,应随时不忘自己的本分, 致力于整体利益。有时自杀也是正当的,,如果生存下去无法尽到做人的责任。 时隔几个世纪,我们细细审视这些观点,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些观点稍有不颇,作 为一个个体,我想我不需要从一个个哲学的体系去探讨,正如马可奥勒留本人 并不是在做哲学的探索,他只是反省,他只是在表现一种道德的虔诚,而我,也 只是在思考。

记得一位心理医生精辟地把人类的一切心理疾病--抑郁症、强迫症,把人 类的一切心理现象--恐惧、忧郁、迷茫,把人类的一切不良行为归结于三个哲 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而活?,弄清楚这些问题太重要了, 不求全要有很深刻的哲学思考,但求让自己清醒为何要活在这世界上,要往哪个 方向走?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但要首先认识自己啊,这一点并非易事。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一个死角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审视过去, 去反省过去。去跟自己对话,看看自己的过去怎样的吧,但我毕其一生的努力 是为了做一个幸福的自我。我希望人生是向上的,我想要在这件事的时候也能清 楚地知道我将何去何从。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古、贪婪疯狂的世界里,每天 都有各种肮脏的事情发生,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价值观万花筒里,在社会的大染缸 里,应该遵循一个怎样的指引才能达到幸福的彼岸呢?

如果你做事能从正确的理性,诚恳地,勇敢地,从容地,专心一意地,保 持内心的纯洁神圣,好像现在立刻就要把它奉还给造物主一样,如果你能把握这 一点,别无他求无所回避,而满足于所准许的目前的活动,谈吐一言一语均不失 大胆的真实,那你一生将是幸福的了,没有人能阻止你。马克奥勒留如是说。 这是他说的内心秩序。我们需要理性、慈爱、谦逊、真理道德和规律来将它维持 在一个平和宁静的状态。这些将是我们幸福的筹码,是我们内心的指明灯。马克 反问,一盏灯未被破灭之前是闪耀光明的,难道你在未死之前就先丧失了你内 心的真理、公道和自制力?无论如何,应当有所坚持,用理性的灵魂去守护幸 福。人,应当是自己的主人,无论外界怎样,我们能把握的是自己的理性。他说, 我今天脱离了一切的烦恼,也可以说抛弃了一切的烦恼,因为烦恼不在外面,在 里面,在我们的想象里。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就要把内心的神明保持的纯洁无 损,使之成为一切欢乐和痛苦的主宰,做起事来不要漫无目的,亦不存心作为, 不要受到别人的有为和有所不为的影响,更进一步,要迎受一切发生或注定发生 的事情。因为无论其为何事,都是与我们同一来源--自然,只要是合乎自然之 道的,就是美好和谐的。

那么,时下卡扎菲、利比亚的战乱,贫穷与困苦,道德沦丧、各种欺诈丑陋, 各种膨胀的欲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拼爹主义仇富情节等等的出现为何是这 样的猖獗呢?人们在这样的环境,如何才能保持一个有秩序的内心去体验生命的 本质和生活的艺术?20 岁,我们血气方刚,追求财富和名誉应该到一个怎样的 程度才不会迷失自我?外界的鸭梨这么大,怎样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正直 地去思考呢?

做一好人!,有一颗高贵的道德灵魂,附带着审慎与尊严去做任何一次内心的判断,这是在书中得到的答案。

当我们对世界做一次鸟瞰,看看那无穷无尽的人丛,无穷无尽的仪式,风暴 或平静地航行,以及由出生而盛年而老死之人生变化,大家一定很多感慨,正如 我在看这个纷繁复杂、骚乱不安的世界一样,但如果有神灵存在,他能唯一从人 那里夺走的也只有现在,我极其认真而虔诚地思考我个人的过去、德行,极力想 去追求一种自我自由的幸福,我光明磊落地思考了,但同时也要付诸行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沉思录》读后感2000字


由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这本来自于古罗马的玛克思奥勒留所创名著《沉思录》。对于本书的作者玛克思奥勒留,我并非做过详细的查阅,只大概知道此人曾是古罗马的一代帝王,而对于这样一个有如此历史重迹的人物,或许,他的人生也比较不一般了,这一点从他所著中也足以看出。
就我而言,我感觉这本书很有吸引力,原因在于书的内容就似一个个随笔的组合,并且是思维性极强的随笔,很精练,许多事实能一语中的地表述出来,而非有意过多地采用少见的词语来彰显作者自我拥有多少知识。另外,更重要的是,书的内容很励志,阅读起来会让人觉得很受用,其次,有的段落或句子也蕴含了类似于鲁迅笔下的阿Q之精神,。我甚至觉得,它不仅是一本书而已,更是一个有生命的导师,因为,它可以正确地开启每一个翻开它的读者的思绪,从而将其引向一个理性的思考中去,使之得到一个更高层次的上升。
在此之前,我了解到古罗马的历史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战火中的,而玛克思奥勒留却能在如此不安稳的年代安稳地沉淀出这样一本为后人所热衷于的书籍,这确也实属不易,同时,从中我也明白到,他不仅是经历着当时环境里的一切,并也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用于思考的时间,从而留下了这本对于现实境遇以及对于自身的顿悟,而这样的顿悟也必将仍然能在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今天成为人们处世的有效良方。当然,序言部分在对玛克思奥勒留的哲学思想介绍时提到:他的这部著作不是准备藏诸名山传之后人的,甚至根本没有预备供人阅览。他这样的举动确实让我感到很费解,我想,或许这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他对现实的一种处世状态有关吧;再或者,用现代的说法,这只是他个人的日记罢了。
读了玛克思奥勒留的《沉思录》以后,在我的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是他本人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内心,以及他一贯持有的自律性,再以及并非无理的特立独行,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切都由他所出生继而存活的良好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或许,玛克思奥勒留有足够充分的天资,再加上他曾被皇帝收为义子,才为后来他不平凡的生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然而,相比玛克思奥勒留,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都生长在良好的环境里,每天面对着父亲、母亲、叔叔、阿姨,还有那孜孜不倦的良师,却不想,在如此能充分享受教育的氛围下,竟也出现了一些无理的特立独行现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教育方式出了问题,还是这些无理的现象所暴露出的就是施教者本身?
说到教育,就会让人很轻易联想到东西方的教育。许多人总喜欢拿东西方的教育作对比,既而从中挑一大堆所谓的教育缺陷。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很乐意偶尔出现这样一些争议,因为,这将促使我们的教育机制得以修正并提高,使我们身后更多的来者能接受到更加严谨更加有效的教育。但可怕的是一人不懂谦虚。假设某个人因为发现教育上的某个不足之处从而将其无限放大,并最终否定全盘,而不再去接受普遍教育,接着以自我的方式来对下一代言传身教,那么,对于这样的人,我只能说,他确实有勇气也很有创意,不过,我衷心的希望他的孩子在天资上异于常人,否则,这必将成为这可怜的孩子一生的噩梦!
从《沉思录》中不难看出玛克思奥勒留是一个善于自我督导、宽恕自我以及别人、极为理性的这样一个人,如此理性的一个人,在他的灵魂深处和精神深处,至少比与他年纪相仿的人多活了近一倍,即使在他离世时仅仅59岁。
我很困惑该如何解读理性,是不是储备的知识越多,取得的学历越高,就表示这个人是理性的呢?这样的认为又是否理性呢?我们都知道理,从小也都接受者父母长辈们对我们所灌输的道理,虽然这是一件益事,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因为当今社会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宠爱与袒护在所难免,这也势必造成小皇帝、小公主们的诞生。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这无可厚非,但哪一个孩子不是从受伤中走过来的呢?请容我姑且说一句,世上绝对没有任何人在童年时没有受过任何伤害,如果真有,那么相信这辈子他永远都只是长不大的孩子。而对于理性,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同时,谁都并非能够一朝一夕就轻易做到这个标准,这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不断总结所遇到的一切事物,做得不够细致都不行,正所谓细节决定品质。
我之所以认为玛克思奥勒留善于自我督导是在于他在书中所用的语言方式。在写一段篇幅、一个语句时,他多次以你开头,表面看,这是在对读者的一种说服,当然,确也如此,但除此之外,这更是他对自己自律性的一种强调,因为,他是一个极力追求理性的完美主义者,所以,这也是他为了能够加深对自己一种鞭策分量的方式。所以,或许他也不只一次地阅览过自己的这部著作吧。
现在,当我每每再一次翻阅起这本《沉思录》的时候,我不仅感受到得是书的厚重,更感受到了书中意义的厚重,当我每一次用心去读时,我都会发现自己每一次都会又得到新的收获,就像此刻

《沉思录》读书笔记2000字


同学把这本书送给我,附上箴言一句:You are the lord of your world。时隔一 年,再次打开那本 32 开 200 多页的小书,一种厚重感扑面而来。 作者是古罗马的一位博学的国王,他在位期间,罗马帝国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因此他的一声几乎都在战争中度过的,相比于他的治国,他的《沉思录》却更为 伟大,他是马可奥勒留。

作为斯多葛派的学者之一,马可同样注重实践,崇尚理性,他同样认为只有 物质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物质的宇宙之中遍存着一种精神力量,此力量以不 同的形式出现,如火,如气,如精神,如灵魂,如理性,如主宰一切的原理皆是。 宇宙是神,人民所崇奉的神祗只是神的显示,神话传说全是寓言。人的灵魂也是 从神那里放射出来的,而且同样要回到那里去。他同样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 按照宇宙之道去生活。人生除了美德便无所谓善,除了罪恶便无所谓恶。所谓美 德,主要有四:一是智慧,所以要辨识善恶,二是公道,以便应付恶和分际,三 要勇敢,藉以终止痛苦,四要节制,不为物欲所役。外界之事物,如健康与疾病, 财富与贫穷,快乐与痛苦,全是些无关轻重的事,全是些供人发挥美德的场合。 人同时又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对宇宙整体负有义务,应随时不忘自己的本分, 致力于整体利益。有时自杀也是正当的,,如果生存下去无法尽到做人的责任。 时隔几个世纪,我们细细审视这些观点,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些观点稍有不颇,作 为一个个体,我想我不需要从一个个哲学的体系去探讨,正如马可奥勒留本人 并不是在做哲学的探索,他只是反省,他只是在表现一种道德的虔诚,而我,也 只是在思考。

记得一位心理医生精辟地把人类的一切心理疾病--抑郁症、强迫症,把人 类的一切心理现象--恐惧、忧郁、迷茫,把人类的一切不良行为归结于三个哲 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而活?,弄清楚这些问题太重要了, 不求全要有很深刻的哲学思考,但求让自己清醒为何要活在这世界上,要往哪个 方向走?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但要首先认识自己啊,这一点并非易事。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一个死角就是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审视过去, 去反省过去。去跟自己对话,看看自己的过去怎样的吧,但我毕其一生的努力 是为了做一个幸福的自我。我希望人生是向上的,我想要在这件事的时候也能清 楚地知道我将何去何从。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不古、贪婪疯狂的世界里,每天 都有各种肮脏的事情发生,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价值观万花筒里,在社会的大染缸 里,应该遵循一个怎样的指引才能达到幸福的彼岸呢?

如果你做事能从正确的理性,诚恳地,勇敢地,从容地,专心一意地,保 持内心的纯洁神圣,好像现在立刻就要把它奉还给造物主一样,如果你能把握这 一点,别无他求无所回避,而满足于所准许的目前的活动,谈吐一言一语均不失 大胆的真实,那你一生将是幸福的了,没有人能阻止你。马克奥勒留如是说。 这是他说的内心秩序。我们需要理性、慈爱、谦逊、真理道德和规律来将它维持 在一个平和宁静的状态。这些将是我们幸福的筹码,是我们内心的指明灯。马克 反问,一盏灯未被破灭之前是闪耀光明的,难道你在未死之前就先丧失了你内 心的真理、公道和自制力?无论如何,应当有所坚持,用理性的灵魂去守护幸 福。人,应当是自己的主人,无论外界怎样,我们能把握的是自己的理性。他说, 我今天脱离了一切的烦恼,也可以说抛弃了一切的烦恼,因为烦恼不在外面,在 里面,在我们的想象里。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就要把内心的神明保持的纯洁无 损,使之成为一切欢乐和痛苦的主宰,做起事来不要漫无目的,亦不存心作为, 不要受到别人的有为和有所不为的影响,更进一步,要迎受一切发生或注定发生 的事情。因为无论其为何事,都是与我们同一来源--自然,只要是合乎自然之 道的,就是美好和谐的。

那么,时下卡扎菲、利比亚的战乱,贫穷与困苦,道德沦丧、各种欺诈丑陋, 各种膨胀的欲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拼爹主义仇富情节等等的出现为何是这 样的猖獗呢?人们在这样的环境,如何才能保持一个有秩序的内心去体验生命的 本质和生活的艺术?20 岁,我们血气方刚,追求财富和名誉应该到一个怎样的 程度才不会迷失自我?外界的鸭梨这么大,怎样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正直 地去思考呢?

做一好人!,有一颗高贵的道德灵魂,附带着审慎与尊严去做任何一次内心的判断,这是在书中得到的答案。

当我们对世界做一次鸟瞰,看看那无穷无尽的人丛,无穷无尽的仪式,风暴 或平静地航行,以及由出生而盛年而老死之人生变化,大家一定很多感慨,正如 我在看这个纷繁复杂、骚乱不安的世界一样,但如果有神灵存在,他能唯一从人 那里夺走的也只有现在,我极其认真而虔诚地思考我个人的过去、德行,极力想 去追求一种自我自由的幸福,我光明磊落地思考了,但同时也要付诸行动。

读后感2000字: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奥勒留,著名的帝王哲学家。这位帝王之所以被人们铭记于心,不在于他的赫赫战功,也不在于他的励精图治,而在于他在鞍马劳顿中用希腊文写成了著名的《沉思录》。该书不同于一般的哲学书籍,而是一位有着强烈道德感的统治者的内心独白。该书不仅仅成为西方历史上最打动人心的巨著,还被许多世界名人视为人间至宝,曾被译成拉丁文、英文、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等。该书是斯多亚派哲学的重要里程碑,书中记述了作者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神、相处、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理箴言。

奥勒留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习过希腊文学、修辞、哲学、法律与绘画等。在他执政的近20年间,古罗马帝国水灾、地震、瘟疫、饥荒、蛮族入侵、军事反叛等天灾人祸不断,尽管他以其坚定的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公共职责的沉重负担和个人际遇的沉痛经历使他陷入了极大的悲观中,而使他能忍受下来的是哲学,他试图以哲学的沉思来避开人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安宁。因此,贯穿在书中最为明显的是一种隐忍而无奈的恬淡和达观,以及对人在时间的流动中展开的杯具命运充满忧郁的深刻洞察。

奥勒留是斯多亚派哲学家最杰出的三人之一。根据斯多亚派哲学,人生最高理想即是按照宇宙自然之道去生活。所谓自然,不是任性放肆之意,而是宇宙自然。人生除了美德以外便无所谓善,除了罪恶之外便无所谓恶。所谓美德,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智慧,二是公道,三是勇敢,四是节制。外界之事物,如健康与疾病,财富与贫穷,快乐与苦痛,全是一些无关轻重之事。凡事有属于我们潜力控制范围之内的,有属于我们不能控制的,例如爱憎之类即属于前者,高贵尊荣即属于后者,总之在可能范围之内须要克制自己。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对宇宙整体负有义务,应随时不忘自己的本分,致力于整体的利益。如果生存下去无法尽到做人的职责,有时自杀也是正当的。奥勒留在书中对于生死大事反复叮咛,但是他不信轮回。

与2000年前先哲奥勒留进行思想交流,使我的思想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者完美的人格令人景仰。我觉得他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优秀品质:

1、仁爱宽容。在书中,奥勒留说:我们每一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仍然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他与邻人甚至是恶人相处,铭记同源之情,常怀一颗宽恕之心,学会忍耐和宽容,学会忍受一切。

2、民本情怀。在书中,奥勒留说:我理解了一种以同样的法对待所有人,实施权利平等和言论自由平等的政体的思想,和一种最大范围地尊重被治者的所有自由的王者之治的观念。这既是一代帝王对政治伦理的深刻解读,又是其体民、爱民思想的具体体现。《沉思录》的字里行间,我们很难找到其对帝王身份的所谓认同感。因为作为哲学家,他在这部旷世奇书里,始终是以人的身份来思考人生,以至于其帝王身份倒像是一个业余的兼职,这对一个身居皇位的人来说是极为难得的。思想家罗素认为,奥勒留的这本书证明了他感到自己的公共职责的负担沉重,并且还为一种极大的厌倦所苦恼着,这就应说是相当准确的决定。尽管他总是摆脱不了想引退去一个宁静的乡村度过余生的愿望,但他直到死也未能如愿。

3、恬淡达观。奥勒留说: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这句话是作者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完美体现,他认为宇宙是变化的,时间是即逝的,人生及万物是短暂的,名利是易腐的,因此人首要也是唯一的选取,就是珍惜和把握此刻的生活。他把生活视作是人对外物的一种体验或决定(即意见)。他说: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决定。作者主张,人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惟此,才是真正的幸福。作者认为,生命务必像成熟的麦穗一样收割,一个人诞生,另一个人赴死,把死亡视作自然的有益运转。他时刻告诫自己要观照内心,不仅仅行动要高贵,而且动机要纯正,认为一个人退隐到何处,也不如退隐到自己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

4、自省内练。作者好像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告诫镜子中的自己。在书中,他这样对自己说到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这不是历经沧桑之后绝望的结论,而更像是一段无奈和悲哀的喟叹。在那样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这种自省、喟叹、沉思的好处并不低于前瞻。作者认为要常常自省以到达内心的平衡,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

5、勤勉谦逊。奥勒留以坚定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的工作,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后十年,他很少待在罗马,而是在帝国的边疆或外省的军营里度过。《沉思录》大部分就是在这种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他见贤思齐,从父母兄弟及周围人们的身上汲取优良的品质,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化成自身成长的精神钙质。他期望人们热爱劳动,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

6、胸襟博大。作者以忧郁和高贵的笔触向我们倾诉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宇宙、自然与人之本质的沉思。在他看来,宇宙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整体,世界中的一切相互联系并共同分享有一个遍及所有事物的神或真理。人作为有理性的存在,其本质就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作者还认为,现时中的许多力量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所以我们就应欣然地接纳他们。书中蕴含的那种天下一家的世界主义及人皆有理性、理性皆相同的平等、和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沉思录读后感1300字: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没有过分的讲究辞藻,也没有注意交代和结构安排,而是任凭思想随波逐流的一部经典哲学名著。一个人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退入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和更少苦恼,个性是当他在心里有这种思想的时候,透过思考它们,他立刻进入了完全的宁静。但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让人有一种听古典神秘音乐时的静谧感和认同感。

一本温家宝总理读了一百多遍的书本以为只是一个宣传叫卖的噱头,但真正阅读过才发现它的确是一本能净化人心灵的书籍。本书译者何怀宏这样说到: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必须立刻读,但必须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必须也还会有人去读它。我坚信这一点,因为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一本拷问心灵的书,每一句写给自己的话语,都是一次向着心灵的凶猛攻击。即使是在时隔两千年的这天,我们仍能跨越时空,看到作者低头沉思,与自己内心对话。

《沉思录》,这是一本记录自己与自己对话的书,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用双眼看世界,却看不到自己,所以要先看清自己惟有用心。反省自己过往并构成对话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绝对的真诚、平和的心态和超凡的勇气。这本书中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对镜子中的自己做出告诫与提醒。他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倾诉,而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是对自己灵魂的解剖和对自己的告诫。他这样说到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一向这样拷问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便能战胜一切。古训道:待人宽、责己严,这句话人人都明白,但是做起来却很难,所以《沉思录》里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思考,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做的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自我反省,想想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了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不要只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审查自己的行为。因为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人不是孤独存在,人是社会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这也正是《沉思录》中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孤独存在。每个人都向往和谐完美的生活,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不断完善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善待与你相处的每一个人,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学会理解,做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遇事坦然应对,不受干扰,勇于承担。维护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自己对整体的作用。《沉思录》中多次提到,要让自己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因为这贴合人的本性。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才会更加珍视整体的团结,维护整体的稳定。犹如礼貌洁净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乱扔垃圾或主动维护环境卫生,事虽小,但好处大。这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还影响到他人和整个社会,甚至影响到下一代的世界观。再如遇到不顺的事情,不要一味地责怪他人,应先要检讨自己的对与错,学会沟通和交流,凡事尽力做到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构成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用心的心态认识社会,正是因为一个个多样的个体存在,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使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与人同行,才不再孤单寂寞。

《沉思录》读后感(沉思幸福)


《沉思录》读后感(沉思幸福)

《沉思录》读后感(沉思幸福)
看一本《沉思录》,是在与一位时空相隔甚远的长者神交,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娓娓道来,让人学会坚定自己的理性,反思自己的灵魂。马可·奥勒留作为一位帝王,是伟大的,他的伟大除了权势,还有心灵的富足。我们成天都在为生活而忙碌,在马可·奥勒留智慧的浸润中,我在反思,什么是幸福。
幸福百态,滋味自知。幸福是什么?幸福又在哪里?每个人的幸福定义皆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安安稳稳过平凡日子是幸福;有的人认为轰轰烈烈过不平凡的日子是幸福,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同,都会朝着自己幸福的方向前进。所以,不要将你认为的幸福强加在他人身上,也不要和他人盲目攀比。幸福不幸福,不是给人看,是自己说了算。
幸福感不( )是来自拥有的越来越多,而是计较的越来越少。凡事积极乐观、竭尽全力,而后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最终心存感恩、知足常乐,这种心态就是“享福”。
健康是福,平安是福,知足是福,清醒是福。保持单纯快乐的心态,过一种脚踏实地的生活,有一种真正的清醒和顿悟,拥有一份不盲目追逐的淡定和从容,这是马可·奥勒留给我解答的幸福。

沉思录读后感作文1100字:沉思录读后感


轻轻地,我把那个绿本子合上了,但是,此时此刻,我的情绪却无比沉重,手中捧着那本沉甸甸的书,心里塞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之前一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敬爱的温家宝总理那么喜欢这本书,此刻最后懂了,它不仅仅能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而且能让我们深刻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曾记得,在康德的墓志铭有这么一句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由此可见道德法则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道理或许很多人都明白,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道德这东西无色无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唯有用心才能领悟。之前,对于道德和人性的探索一向只停留在表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是一本能够为那些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灵魂阶梯的好书,它不只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的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就的不朽之书。

《沉思录》的词句不显华美,却词词打动人心,句句发人深省。其中让我最震撼的一句话是:热爱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运之线为你织造的一切,因为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你的呢?是呀,不要去埋怨你所遭遇的,更不应去无谓地痛苦。既然能够选取笑,为什么还要哭呢?你就应要感谢上苍,因为你比别人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只要你相信自己不是弱者,能够承受苦难,那么你将会从苦难的历练中浑然新生,犹如被烈火灼烧过的真金,光芒四射!

当然,在《沉思录》中,这样的好句子比比皆是,多如牛毛,如果要一一细说,恐怕要耗尽我的余生。

《沉思录》给我的启示也很多,其中最深刻的有四。

第一,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这一法则不仅仅仅只适用于动物界,对我们人类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稍不留神,可能就被社会遗弃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残酷的现实,如果你不想成为社会的弃婴,你就务必学会适应周围环境,适应整个社会。

第二,挺住精神。

人需要沉得住气。我们不再是天真无知的小学生,也不再是埋头苦读的中学生,我们再也不需要那种懵懵懂懂的莽撞,或者是那种锋芒毕露的冲动,我们需要的是不到最后决不言败的精神与毅力,还有在苦海中作乐的坦荡与大度。所以,当你在苦难中倍受煎熬时,你要对自己说:坚持吧,挺一挺就过去了。

第三,寡欲多福。

欲望,是人的本性。自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各种形形色色的欲望所包围。为了欲望,我们劳心劳力,可到头来除了累之外,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放下你心中过多的欲望吧,我们需要只是那适当的正确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简单,活得精彩。

第四,辩证思考。

犹如硬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遇事,要辩证思考,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好与绝对坏的事情,所以,当我们失败时,要想想得到了什么;成功时,要想想失去了什么。-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过得有滋有味。

这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精神却慢慢地干涸了,而《沉思录》正是浇灌精神之花的甘露!

读后感《《沉思录》的读后感2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忏悔录读后感2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