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 > 地图 > 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2024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范文大全
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相关栏目
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热门栏目
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推荐
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

(共 6414 篇)

  • 1、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_2500字

    《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读后感2500字

    这个书名咋一看很容易让人误会它是本内容很沉重的书籍,加之王小波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一直以来很有分量,不知情的人会轻易的就给这本书盖棺定论。

    王小波盛名已久,他最为出名的《黄金时代》在多数人的心目中是本小黄书,便是连我这种没看过他作品的人也对《黄金时代》里所谓赤裸裸的“性”描述也是耳熟能详,大家一提起这书都会笑而不语,但是在《沉默的大多数》里你会更多的看到他关于写作的初衷、日常生活小事的一些见解,通过这本书你反而会更加的了解他,而不是只肤浅的以为他就是个流氓。而即便他流氓,个人认为他也是个有文化的“老流氓”。

    书中很大章节的描画王小波的人生经历,还有他从这些经历中得出的思考,其中不乏荒诞至极的想法,从吃饭“屙屎”粗俗的小事牵扯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你不由得不佩服他的胡扯能力之强,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这些十分有道理,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看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我原以为《沉默的大多数》会是一部描述沉重历史的小说,可是万万没想到它居然是本杂文集,在刚一开始王小波就清楚明白的告诉你为何它叫《沉默的大多数》,“好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中国的传统是一面镜子,外国文化是另一面镜子。还有一面更大的镜子,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就写作而言,他讲到国内外文化差异对比,到自我沉默内省,先是很正经的告诉你,“写书应该能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是一句金玉良言,却又在下一句神转折,“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用坦荡荡的语气,说出这么流氓的话估计也就他一个人了,可是静下心来自问,难道你不是这样想的吗,王小波不过是大胆的说了你我都不敢说出的想法而已,就坦率这一点来讲,我很是佩服他。

    讲到思维的乐趣时,他先是说起阿城先生写知青下起的小说,接而又话锋一转,话糙理不粗的讲明,“因为没事干而下棋,性质跟手淫差不太多。”赤裸直白的话语让你面红耳赤之余不由得点头赞同,真是不怕流氓没文化,最怕流氓有文化。

    他以很多切身体会以及历史事件告诉你,“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我们这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理由封锁知识、钳制思想、灌输善良,因此有很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丧失了学习、交流、建树的机会,没有得到思

  • 2、 《英国城市更新》读后感800字

    《英国城市更新》是一本描述城市不断发展的书籍,是跟我们现在的城市化的发展是有相通之处的,《英国城市更新》读后感一起看看吧!

    城市更新是上海近年乃至今后若干年里城市建设的一个热点和新的发展趋势,公司有专门的部门条线在做课题和项目的研究,我的工作与之并无交集,每日耳濡目染的也只是这些前沿资讯的碎片,心里难免会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究竟谁能给我讲清楚什么是城市更新?完整的概念要到哪里去找呢?一日路过公司书架,搜索间发现了这本英国城市更新,并且是2016年的出版的新书。

    《英国城市更新(第二版)》由安德鲁塔隆所著,作者是西英格兰大学地理和环境管理系城市政策方向的教师,翻译者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帆教授。作者通过回溯总结的方式回顾了英国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12年间的发生的城市更新运动。狭义上对城市更新的理解也许是对某个地区、某个项目的土地、房产进行整理和再开发,从而挖掘更大的经济效应。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工业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去工业化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城市因而较早面临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所以在作者安德鲁塔隆的认知里,城市更新是为扩大和延展城市的经济基础,提高竞争力和凝聚力,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可持续工作机会和提高收入的所有计划、措施和行为。

    第七章至第十四章共8个章节,作者通过对城市的竞争力、城市治理机制、社区参与、可持续性、商业零售业、住房、文化和创意产业、郊区和远郊地区8个城市更新的研究视角,逐一展开了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英国的城市更新是如何从自上而下的驱动方式转化为今日自下而上的无为而治的。从中我们还可以对比借鉴包括区域经济联动、旅游地产、城乡改造等等在今日中国的现实需求。

    今()日的我们逐渐意识到既往的发展占用了太多的资源和空间,快速的建设增长背后,隐藏着极大的环境和资源浪费,而人口、政策等原本具有推动作用的竞争力却在逐渐消失。那些用后即弃不加循环使用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构建方式,亟需转型成为注重有机生长和价值传承的发展模式。而个人除了追求经济的富足,似乎更加注重去追求具有高品质的文化精神生活,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包容性逐步汇聚而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新的城市生活价值取向。而城市更新则是一场城市细胞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不可能寻得到一整套一成不变的最优规范来管理这样的过程,城市更新的策略必将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时的动态调整的创新和改良。

  • 3、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书评欣赏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部由王小波著作的书籍,提到王小波,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他的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不知道大家看完都有怎样的感受呢?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网友对《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的评价,一起欣赏吧!

    对于这段时间观看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想说的就是在以前没有看过这类的书,现在发现这本书后让人眼前一亮,毕竟这本书的名字就特别的有意思,这个沉默还分什么大多数么?观看这本书的最初的状态就是昏昏欲睡,因为前面讲的东西不是那种我以前所看的小说的风格和内容,但是刚开始是这种感觉,到后面就不是这种样子了,后面的内容在我看来是很有意思的。

    当时在看了一点以后发现它里面的内容很容易让你变得开始思考,作者在书中写的内容都是对一个事件的分析,而且还是以另一种不同的观点来解析这件事,它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分析的结论,让人受益良多,()正如在这本书的扉页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书中的作者以《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来说的当时在那个时代的抨击,而且这只猪在书中就是比喻当时的人,不同的人代表不同的猪,普通人就是相当于普通的猪,而那只所谓独行的猪,就是在当时的一个另类,那些人特别喜爱这只猪,因为他们在这只猪的身上看到了就是那种生活的独立,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一只敢于打破规则的猪,但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才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向往,在这本书中没有所谓的叛逆和耍个性,而是有着对于冒险精神的一种向往和崇高吧。

    对这本书中的作者就是当代的学者、作家王小波,作者是一个自由的人,是一个在身体和灵魂上都自由的人,他讨论一切矛盾律,经常做出一些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事,但无疑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 4、 《可贵的沉默》读后感作文

    读完可贵的沉默后我得到了许多启示,我们要感恩父母。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贵的沉默》读后感作文”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可贵的沉默》读后感作文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非常有教育意义的课文,文章讲的是一堂语文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平时过生日的时候,有没有收到过父母的生日礼物,有没有父母给自己祝贺生日,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举起了小手,并且异常兴奋地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可是当老师问同学们是否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在哪一天的时候,同学们的脸上居然马上由晴转阴,不好意思地沉默下来。他们的窘态百出,让老师着实吃了一惊。好在同学们非常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粗心,所以老师给他们支了一招:告诉他们偷偷地查父母的生日,并给他们惊喜。

    读了这篇文章,我受到了很多教育。我何尝不是文章中写的学生的一员呢!每次我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记得清清楚楚,他们是用爱心在记住我的生日的,并竭尽所能地给我创造幸福的生活。而我却常常因为饭菜不可口而对他们发脾气,甚至认为读书都是为了给他们争光,这是多么错误的想法啊!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决定洗心革面,回报父母对我的爱,努力学习,并尽力关爱父母,特别是要在他们生日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

    我打算这么做:先找机会弄清楚爸爸妈妈的生日在哪天,然后提前给他们准备生日礼物。生日礼物可以是我的零花钱买的东西,也可以是我精心绘制的贺卡,写上我的祝福的话。我想爸爸妈妈一定不会在乎我的礼物是否值钱,而是我沉甸甸的心意。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何况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我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报父母的爱,让我的心情变得阳光而美好。

    篇二:《可贵的沉默》读后感作文

    沉默是金。读了《可贵的沉默》之后,我才深切地体会到这个词语的意义。

    《可贵的沉默》讲的是在一堂课上,文章的作者——一位老师问他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的生日时有祝贺他们吗,孩子们都兴奋地告诉他有;而当他问学生他们有在父母的生日时祝贺父母吗,孩子们却都沉默了。不久学校开家长会,没想到家长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孩子祝自己生日快乐了,孩子懂事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噢,原来就在那堂课中,孩子们沉默的时候,孩子明白到自己做得不好,他们沉默着,后悔着,反省着,他们觉得无地自容,他们意识到该为父母做些事了。于是,他们做了,他们去了解父母的生日了,他们祝父母生日快乐了!

    沉默是金,那堂课的沉默使孩子们懂得回报父母对

  • 5、 【读书心得】《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读书心得】《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内容简介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本书创作谈,如写作的动机、作者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和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还记得第一次读到王小波的文字,是在读研期间。在那座爬墙虎铺满整墙、建于六七十年代的图书馆里,在写论文困乏时,我四处翻看小说打发休息间隙。无意翻到王小波的文字,已不记得是哪段文字了,只记得我被他妙趣横生的叙述方式、荒诞不经的想象力、酣畅淋淋的表达所吸引,看着很过瘾,以至于一口气就接着读了下去,直到图书馆的闭馆铃声响起,我才意识到自己是来写论文的,匆匆收拾好东西离开了图书馆。于是,后来就自己买了这本《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一本杂文集,内容涉及历史、政治、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既有政治导向意味很重的部分,也有个性鲜明的部分。每篇杂文的标题都很特立独行,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几个词就组成了一个标题,比如“皇帝做习题”、“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长虫·草帽·细高挑”等等,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去;短文开头常常从贴近生活的事情讲起,把平常的琐事和深奥的道理糅在一起;文中每次引经据典、借用俗语都显得很自然,毫不突兀。读这样的文字,就像是与文学巨匠在做面对面地交流,感受他的博学,接受他的熏陶。

    这本杂文集中,说了很多中国人的国民性,与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中国人不太懂幽默、比较寡言少语、有受虐受压迫倾向等等。不得不提的是开头第一篇杂文《沉默的大多数》,分为六个小节讲述了王小波他自己怎么从怀疑话语、不爱说话的小孩转变为走进话语圈的文学创作者,因为他感觉“有义务谈谈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他最终挤进了话语圈。他说大家之所以保持沉默,原因有些是因为没能力或没机会说,有些是因为有隐情不便说,有些是因为对话语世界厌恶。这让我开始思考,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什么他们“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

  • 6、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一)

    小笼猫

    我素来期待能读王小波先生的书,借此机会拜读《沉默的大多数》。虽未读完,但心下拜服矣。不论王小波先生有没有文采,只是那一份诚恳和幽默便足以令其它评价顿时失去意义。

    这本书题目是"沉默的大多数".如同题目所述,这本书就是在说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思考以及先生对于事物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是没多少人当时曾说出口的——而至少如今看来又十分明显的。说是明显可能有些名过其实,因为如今我虽不知人们是否想过先生的观点,但是所表现出来的则仍是浑噩不觉,而且乐在其中。这不禁让我感到失望和疑惑:是先生的观点仍是太超前了,还是人们的思考这些年来未曾进步?

    一是谈"讨论".先生说:"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论战大多要从平等等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这是因讨论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争出了结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坏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对坏蛋放当然还有些话要说,不但要批判,还要揭发。"这种讨论变成批判的现象如今常见得很,辩论双方难以坐下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谈论转基因是否有害会转变成对学历经验的质疑、讨论男女平等会认为有心理障碍、讨论医保改革政策会受到不分是非的人身攻击,不一而足。这些人可能并不了解如何寻求问题本身的答案,而是拘泥于自己的认知抓住不放,想尽一切歪理邪说企图驳倒对方、让对方名誉扫地,似乎这才是某些人争论的目的。可惜的是,虽然这个道理很浅显,没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即使说不过对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因此尝试攻击对方以期获得道德上的优势;可惜本来也不会获得道德上的优势,然而若争论的另一方却也不懂该如何化解,只能和他对骂——这就不再是讨论问题了,两个人的争论也就是到此为止,余下的就是难听且浪费时间的人身攻击,要是有条件,说不定还能打起来。人们的认知水平难道只能到这个地步吗?

    另一个是谈"实践":"给计算机编程和解几何题有共通之处:对了马上能知道对,错了也马上知道错,干干脆脆。你用不着像孟夫子那样,养吾浩然之气,然后觉得自己事事都对。……有些大学问家有着另外一种经历:他大概没有做对过什么习题,也没有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忽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这种豁然贯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动了,以至于他觉得自己用不着什么证明,必定是很聪明。"这就指出了实践之于感性体验和思考

  • 7、 《英国寻宝记》读后感
    《英国寻宝记》读后感 今天,我来介绍介绍这本我很喜欢的《英国寻宝记》。 它主要讲了:被威廉博士骗到英国整理书籍的布卡,意外与前来救助的金福男重逢。曾在日本协助布卡寻找七支刀的金福男正在伊顿公学读书,却遭到008秘密情报员的威胁,而必须寻找詹姆士二世的国玺。布卡与知本教授向福男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布卡的头号大敌——峰巴巴又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可是布卡一行人艰难的通过了艾伯特爵士的考验,得到了国玺。 读了这本书,它让我知道了英国人得饮食文化,比如说:英国的历史上,茶叶非常流行,有的人甚至一天喝六次茶,分别为:早上5点,上午11点,下午3到4点,下午5点以及晚饭后。可见英国人是多么的爱茶,并且茶已经离不开他们了,而且茶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了,但是我也感受到了,我们中国茶的魅力。这本书也让我知道了英国众多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查尔斯·狄更新,阿瑟·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蒂斯,j.k.罗琳……等等文学家。 这《英国寻宝记》是《我的第一本历史探险漫画书》这套书里的一部分。这套书能带领我们领略印第安人的古朴生活,欣赏俄罗斯人的浪漫芭蕾,品尝韩国的泡菜……并且文字与图画幽默搞笑,情节扑朔迷离,很值得我们去看哦!! 就让我们跟随主角——布卡的脚步探索各国的历史文物把!
  • 8、 《英国情人》读后感
    《英国情人》读后感 不要说我落后,这的确是第一本读完的虹影长篇作品,还是回老家提前看完太平天国历史书,在县城唯一的旧书店,一大堆教材、校园小说、“中外名着”当中翻到的,看到一半就倒吸一口凉气——这书的情色描写也太赞了!之前只看过虹影的一些中短篇,觉得文笔犀利可读性强,但没想写起情欲来,也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的自在。 书的一半写的是英国诗人裘利安的一些生平故事,然后展开想象,女主角和故事细节都是虚构的,目的是借民国年代的背景来写一个放荡不羁的英国青年高大帅诗人和一个多年修炼房中术总算遇知己的中国时尚文艺女青年之间的故事,情欲的部分自然是精彩绝伦,那些如梦似幻的高潮意境写得惊心动魄。当然,纯粹的性描写再好也就只能是色情,但这本书精彩的地方恰恰在于中西方情感的碰撞上。英国诗人的傲慢不仅没有让女主角臣服,反而成了精神自缚的绳子——两个人是毫无疑问地爱着对方,在性上面的完美也无法让男主角放低姿态,最后造成了一些令人扼腕的悲剧——即使看起来是无可避免的扑火。当中对欧美骨子里歧视东方文化的反击是相当重的,而那些互相吸引的人儿,彼此被对方的优点和智慧所臣服,却被自己的“优点和智慧”所束缚,相爱至深却伤害至深。悲剧可以避免吗?有长得帅身材好床上功夫好才情高但还虚怀若谷的男人么?答曰,同志圈应该都少见吧?有长得美身材好床上功夫好才情高但还虚怀若谷的女人么?答曰,去动作片里找吧。在现实的恋情中,人们都是在快乐并痛苦着,但正是因为这些痛苦,才让生命如此灿烂,不是么?《英国情人》就只是描写了一小堆熊熊的火焰,也算不错的书了。 百度一下这篇小说,还出现了一些官司,说是女主角的现实原型后代出来和虹影打官司,相互之间骂得很难听——这些八卦听过就算,书好看就成。讨论什么旧时代无毛的女性被视为白虎星,如何如何不详,虹影在含沙射影污蔑某某某(当然,虹影在书中是完全赞赏此类女性的)——估计现在的时尚达人们都要呼叫:天啊,赐予我无毛的基因,免去那些激光脱毛的痛苦吧!(偷笑)
  • 9、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

    一开始见到这本书,是在学校的图书公益活动上,一眼被封面与标题吸引,快速的把它攥在手里带回了教室,被同学借去读完后刚好赶上忙碌的日子,闲置了很久。最近重新翻阅,但还是没有读完,只能写一写并不完整的读后感了。 还没看这本书前,我觉得作者王小波先生,是想写一写现如今遇事避事的大多数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可能是想在王小波对大多数的批判中寻求一点伸张正义的勇气,我买下了这本书。 可是当我慢慢读完每一页,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正序中,作者谈起了伦理问题(尤其是社会伦理),在他眼中,伦理问题的是与非,不在于一己之言,因为世界上没有能顾及所有人的圣人。正如书中萧伯纳笔下的安德谢夫老爷子对自己的儿子所斥:“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易,因为伦理是大家的事。 其实,不懂明辨是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觉得自己已经能明辨是非实则一无所能的人。正如安德谢老夫子的儿子,但不是每个自以为是的人都有像安德谢老夫子这样清醒的父亲,能给出逆耳的劝诫。这也就造就了愚蠢甚至恐慌。 很多人害怕成为这样的捣乱者,沉默似乎成为一种明哲保身之举。 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批判那些沉默者,而是把过去的自己归入其中甚至成为代表,向读者静静讲诉自己沉默的选择与原因,自己决定不再沉默的契机与感悟。 谦逊,是作为发声者的态度。我想,正如书中作者想表达的,把自己的观点是非坦坦荡荡的交付公论。把判定是非的权力从一个人扩散到公众;把发声者的角色从决定者转化为建议者、传递者。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长且远。 再来说说这本书不容忽略的一大方面。 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沉默的大多数》有一个不容忽略的背景——七十年代,一个让无数中国学者耿耿于怀的年代。 奇妙的是,王小波先生笔下的那个充满血与泪的年代,却是平淡的。他用诙谐自嘲的笔触,写下那个时代“无趣”的书籍、“无话可说”的伙伴,以及“无味”的思维。他亲历痛苦却能思考痛苦,在他的笔下看不到仇恨与控诉,读者能直面那个时代所发生的,在叹息时又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些在枷锁中保持独立思维的少数人的可贵;然后去思考——是什么造就了那个时代。 直面过去,直指未来,才是这本书最珍贵的

  • 10、 英国病人影评

    英国病人影评(一)

    美丽和伤害似乎总是共生,在一个故事中彼此纠缠,同样,影片中没有任何一个情节是“唯”美的。我认为,我们如果真的愿意倾听和理解这部电影,就不能只看自己希望看到的而故意无视导演明白地希望我们看到东西;也不应该对片中各主要元素所占的地位蛮不讲理地妄断。这部电影表达的是否是歌颂“唯美超越世俗”的爱情,我倾向持否定态度,个中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仅在道德上最无法回避,也是导演用电影语言相当明确地传达给我的:katherine和almasy热恋是以背叛婚姻和友谊为基础的。

    在很多中文评论中对此都有这样的看法:爱情至上,其他外在的批评和规则在真爱面前都要让路。我认为这个道德相对主义意味的观点和影片中所表现的细节矛盾,katherine曾经明显地表现并直接地表达:她爱自己的丈夫,并为她自己的不忠而感到不安痛苦。

    不可否认,从知识和品位上,almasy 比katherine的丈夫跟她更接近;而且从他们见面的一刻起二人之间的吸引,对于电影观众来说就是一览无余的;沙漠景色震慑人心的美丽、风暴历险的离奇,如此浪漫的环境也让人很难怀疑他们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不管我们这些观众如何看待katherine的婚姻(甚至还祈祷它的结束)——至少katherine珍视,她在婚外恋情中的痛苦挣扎,绝不是单纯因为外部条件不允许她和almasy在一起,折磨她的是来自她自己心灵的悔恨和难舍相交织的复杂情绪,以及道义和乐趣的激烈矛盾——在这方面露天电影院那场戏里其实包含了不少信息,她的坐立不安惊惶的样子,还有准备扭头离去时不慎撞在铁架上,都表现出她在一如既往的平静端庄下已经失去了我们最初见到她时的坦然、潇洒和平静。话说回来,katherine是一个很难演绎的角色,因为她是一个非常聪明、举止优雅的女人,优雅不允许她把全部的感情表现在脸上和言语上,而聪明又使得她完全有能力巧妙地掩饰自己。所以虽然她心里的感情丰厚而汹涌,甚至是了她和almasy的故事的起承转合的主要动力,我们想要捕捉她的想法,却也只能从偶尔的情感爆发和前后心情微妙的变化中体会。不仅仅是婚姻,还有她的丈夫的感受,这从一个细节可略见一斑:在almasy枕畔缱绻之际,在坠机受伤、以及被安置在山洞后,她总是不停地切切地询问jeff,她的丈夫。虽然是出自歉疚,却也恰恰体现了k是重情重义,心地善良的。女人的美丽说到底在于“情痴”两个字,其他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1-08-22

  • 2021-08-25

  • 2019-10-22

  • 2021-11-15

  • 2023-04-29

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
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大全,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2024,更多沉默的告白读后感英国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