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2024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范文,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左右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相关栏目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热门栏目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推荐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

(共 7626 篇)

  • 1、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优质范文)

    今天,随手读起儿子从同学那里借读的王小波杂文《沉默的大多数》,感觉获益匪浅。摘取印象深刻的话语,一起分享。

    《我看国学》:

    我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这是我想象不出来的。

    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

    《沉默的大多数》:

    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

    福柯先生:话语即权力。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

    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

    这个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人的种种想法都是由话语教出来的。

    与其大呼小叫说要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

  • 2、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优质范文)

    王小波的书和别的作家很不一样,通常我们作为读者读不读的下去书是主观的意愿,从你读第一段话或者第一篇故事就能知道你读不读的下去。可是他的书一直让人有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虚幻而又真实,幽默中带点讽刺意味,也虚度了好几遍也无法弄清作者究竟在想些什么。可以说王小波的写作风格是特立独行的,但又保持着理性的状态,不至于惊世骇俗或者说太过荒诞。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https://m.dhb100.com/

    《沉默的大多数》是我读的王小波的第一本书,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学校组织看电影,当播放到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画面时,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没有一个站出来表达过不满,鲁迅至此弃医从文,将纸笔化成尖锐的刺刀来抨击那些‘’沉默者”。而如今时代变了,中国也从当年的衰落走向了繁荣,却还是有人不敢‘’说话‘’王小波的这本书也正是抨击那些‘’沉默者”,在这喧嚣的话语圈中保持沉默,也许是社会的现实压力让他们有所顾忌,沉默是金,沉默也许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盾牌,这也情有可原。但是,若在需要开口时中保持沉默,那么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向心力了。

    在生活之中可能有很多人保持沉默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我们大学生在讨论小组作业时,其实你有不错的想法想要提出来,但却因为担心别人不认同你的观点或者觉得你的观点不够好而选择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很多这样的同学可能是性格原因造成的吧,他们天生内向而自卑,总是默默做一些事却不想被人知道。殊不知他们收起羽翼隐藏自己光芒的时候,可能会错过很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别人发现不了你的闪光点,又怎么会发现总是隐藏在角落优秀的你呢。

    而另一种沉默就更加可怕了,是迫于现实无奈而产生的群体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些年扶不扶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过时的问题了。但我想说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过时,因为还没有人让这样的现象得到改善,问题仍然存在。值得担忧的是,会不会以后当一个人发生不幸时,众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导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供帮助。‘’会不会是骗子?”“为什么大家都不去救,那我为什么要和大家做不一样的事呢?”之前太多骗子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做一些违法的事所以导致产生了信任危机。还是因为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并且我们其实需要一些敢于发声与行动的人站出来维护正义。

    而敢于发声的人才最值得敬佩,我国

  • 3、 沉默的巡游读后感800字(优选范文)

    这周实验室同学给了本东野圭吾的《沉默的巡游》。果然,东野圭吾的书总是适合一下子看完,一晚上和一上午啥都没干,魂不守舍地读完了。不过还是有点震惊的。一个是震惊于凶手莲沼宽一的思想。因为父亲是警察,喝醉酒之后总是炫耀自己又让犯人轻而易举地招供了,从而让他从心底里对沉默权有种期待,因而会在第一次(即二十年前的作案)就轻而易举地成功。另外,从草雉审完他之后说的话来看,对于警察这个职业,莲沼有着不可言说的厌恶。可能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吧。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https://www.dhb100.com/

    另一个比较震惊的是对于新仓夫妇,尤其是新仓留美知道老公所一心想要栽培的,寄托了自己全部的梦想的学生因为爱情而要放弃时的心理刻画。不过,总的来说,留美也算是一个比较可怜的女人,年轻时想成为轰动一时的歌手的梦想破灭了,结了婚之后,纵然跟丈夫很相爱,但也变成了成天养养花浇浇水的家庭妇女,更别提自己的梦想了。尤其是在看到丈夫因为一个新生的天才歌手而激情洋溢时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要全力辅佐来让丈夫高兴。不过这个女人也同样是幸福的,因为丈夫会去s人来保护她。只可惜因为以前的失误而导致之后的一系列事情,所谓有果必有因,而有因也必定会有果。

    整本书中还有一个比较惊讶的点是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草雉和汤川这两个名字有点熟悉,但也以为是随便娶了一个而已,没想到看到后面汤川说自己曾经让一个女人去自首而同时毁了两个人的时候才想起来是在《嫌疑人x的献身》里出现过的人物。

    不得不说,东野圭吾的书都有一个特点,推理行很强,并且一层一层地倒叙展开,所以特别抓人心弦,想一下子看到结局。不过这个思路不也很像做实验的过程吗,做出了一点结果,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想知道答案太难了。比如,非平稳振动信号可以用ceemd来分解,但分解之后为什么是这样呢,只知道分解后的结果经过筛选就能够达到不错的效果,但经过模拟之后并不是准确无误的,那么这个误差的来源是什么,并且问什么分解之后就是想要的模态了呢,只知道这么做是对的,但并不知道为什么是对的。

    本书涉及到三宗案件,优奈案、佐织案、莲沼案,时间线从二十三年前延续至今。重要的时间节点是二十三年前,四年前和现在,三名死者分别死于这三个时间点。莲沼宽一的死是现在这个时间点发生的,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个案件发生的动机必然要追溯到二十三年前和

  • 4、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1000字(读书笔记)

    最近,买了一本书,为王小波所写的《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作家,1952年生于北京,插过队,做过知青,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求学,回国后先后在北大、人大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去世,可谓英年早逝。小说有《黄金时代》《未来世界》,杂文集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www.dhb100.com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杂文集,书中所写范围很广,有关于“积极”“人性”“思维”“文化”“女权”“女性美”“知识分子”的话题,也有诸如“尊严”“环境”问题的,还有作者旅居国外时“衣食住行”见闻的,等等。有些内容抽象晦涩,让你读后不知作者所云;有的内容贴近生活,似乎在跟你话家常;有些内容直击社会问题,说来毫不避讳......读后,不管懂或者不懂,都会敬佩作者的一颗真心,不说假话。

    其中一篇《花剌子模信使问题》让人印象深刻。据野史记载,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种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者的形象和花剌子模信使有相像处。中国的近现代学者里,做“好消息信使”的人很多,尤其是人文学者。其实,社会各行各业都不乏“好消息信使”,那些溜须拍马之流不均是此等人物吗?作者提到了五十年代初,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论,结果遭到了全面的围攻和批判,最后被迫辞去了北大的校长一职。王小波和妻子李银河从一九八九开始开始一项社会学研究,首次发现中国存在着广泛的同性恋人群,并且有同性恋文化。这一报道出来之后,不但自己倒了霉,还连累一家社会学专刊受到警告。对于学者来说,研究的结论会不会累计自身,是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在学者周围有没有花剌子模君王类的人。生活中,一些政策的出发点原本是好的,可是到了基层就被不断加码,似乎唯有如此才能表以忠心,结果常常招来一些怨声。对此,你不能提出异议,一旦提出就可能被戴上了诸如“政治觉悟不高”“党员标准不够”的名声。这样的帽子是无人敢戴的,因为不但影响评优评先,而且影响个人仕途。抢到这样的制高点,就可以压制一切不同意见,久而久之,每个人都成了“好消息信使”。

    众所周知,人可以令驴和马交配,这是违背两种动物天性的,结果生出骡子来,但是骡子没有生殖力,这说明违背天性的事情不能长久。人类自以为可以战胜自然,主宰地球,

  • 5、 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优选笔记)

    ⼀、关于王⼩波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m.dhb100.com

    最初了解王⼩波,是从杂志上他和李银河那浪漫的爱情故事开始的。他是痴情的,他对她说“爱你就像爱⽣命”,她为他整理、发表并亲⾃校对遗作,让后⼈得以看到⼀个有趣且不同寻常的王⼩波。

    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就是他本身性格的真实写照。

    他本可以做“沉默的⼤多数”,但他不愿那样,他说:“我活在世上,⽆⾮想要明⽩些道理,遇⻅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就算成功。”他选择把⾃⼰新奇的思想,独到的⻅解表达出来,这使他收获乐趣。哪怕这些思想在那时不被⼈接纳,在现今⼜有些过时。但这些⻅解依旧启迪了很多⼈,拥有⾃⼰的思想并且敢于表达的重要意义,并且我相信在以后的时光⾥,也会让更多的⼈明⽩独⽴思考是件有乐趣的事情。

    ⼆、关于感悟

    做沉默的⼤多数,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多数”这个词眼⼉,⾃古以来所代表的就是⼀种安全,⼀种可靠,⼀种忽略⾃我⽽⽢愿平庸的态度。不做沉默的⼤多数,⼜能有多么困难呢?⽆⾮是要承受着因被别⼈当作那只可怜⼜可爱的“特⽴独⾏的猪”⽽带来的巨⼤舆论压⼒罢了。在王⼩波所处的那个年代,我⽆法想象当他把⼀本充满着“思想”“科学与邪恶”“性爱”“同性恋”“⼥权主义”的书发表,他要承受多么⼤的代价。

    但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相信对于他来说,这样做的快乐却是⾮凡的。就像但丁在神曲中写到:“对⼈来说,⼑⼭、剑树、⽕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冻在那⾥⼀动都不动。”假如⼀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寒冰地狱⼜有不如。对于王⼩波来说,表达思想或许就是他最⼤的快乐。其实现在再读这本书,它其中的思想、态度或许有些过时,

    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于王⼩波以及这部作品的喜爱。因为他和他的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份对于⽣活和⽣命的独特⻅解,也让我明

    ⽩独⽴思考的重要意义以及拒绝做沉默的⼤多数的⾮凡乐趣。

    中国人受着中国人的“熏陶”,《沉默的大多数》中这样写道:我从记事时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的乱嚷嚷。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我还知道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的要死。总而言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天吃饭时,每人碗里有一小片腊肉。我弟弟见了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冲上阳台,向全世界放声高呼。结果被爸臭揍一顿。经过这

  • 6、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600字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王小波生前的所闻所想,包括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国内外文化和观念的看法、对某些书或电影的评论等。

    “我们可以在沉默和话语两种方式中选择”,沉默是一种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沉默不代表没有看法,相反,可能是因为我们所要表达的想法不是“那个圈子所要的那种话”,你不能逃离那个圈子,但你又不能与圈子里的主流话语对立,因此你选择沉默。王小波说,沉默的大多数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这些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还有人有些隐情不便说话;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他自己便是最后一种人。即使对于话语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但还是要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正如作者王小波所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并不代表着你是事情的旁观者,也并不意味着你遇事的摇摆不定。沉默的一代人绝不会是垮掉的一代人。20个世纪闹得太多太喧嚣了,这个时代的青年们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谨慎。对于社会的喧嚣真伪,往往会使我们误入谎言的陷阱中,所以我们沉默,所以我们含糊。因为我们绝不愿意说谎,因为沉默是对选择权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行为的负责!(李嘉威)

  • 7、 沉默的父爱_800字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爱好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线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离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接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暖和,一步、两步、三步,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布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 8、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读书笔记

    王小波的书和别的作家很不一样,通常我们作为读者读不读的下去书是主观的意愿,从你读第一段话或者第一篇故事就能知道你读不读的下去。可是他的书一直让人有一种捉摸不透的感觉,虚幻而又真实,幽默中带点讽刺意味,也虚度了好几遍也无法弄清作者究竟在想些什么。可以说王小波的写作风格是特立独行的,但又保持着理性的状态,不至于惊世骇俗或者说太过荒诞。

    《沉默的大多数》是我读的王小波的第一本书,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学校组织看电影,当播放到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画面时,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没有一个站出来表达过不满,鲁迅至此弃医从文,将纸笔化成尖锐的刺刀来抨击那些‘’沉默者”。而如今时代变了,中国也从当年的衰落走向了繁荣,却还是有人不敢‘’说话‘’王小波的这本书也正是抨击那些‘’沉默者”,在这喧嚣的话语圈中保持沉默,也许是社会的现实压力让他们有所顾忌,沉默是金,沉默也许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盾牌,这也情有可原。但是,若在需要开口时中保持沉默,那么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向心力了。

    在生活之中可能有很多人保持沉默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我们大学生在讨论小组作业时,其实你有不错的想法想要提出来,但却因为担心别人不认同你的观点或者觉得你的观点不够好而选择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里。很多这样的同学可能是性格原因造成的吧,他们天生内向而自卑,总是默默做一些事却不想被人知道。殊不知他们收起羽翼隐藏自己光芒的时候,可能会错过很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别人发现不了你的闪光点,又怎么会发现总是隐藏在角落优秀的你呢。

    而另一种沉默就更加可怕了,是迫于现实无奈而产生的群体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些年扶不扶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过时的问题了。但我想说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过时,因为还没有人让这样的现象得到改善,问题仍然存在。值得担忧的是,会不会以后当一个人发生不幸时,众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导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提供帮助。‘’会不会是骗子?”“为什么大家都不去救,那我为什么要和大家做不一样的事呢?”之前太多骗子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做一些违法的事所以导致产生了信任危机。还是因为社会制度还不够完善并且我们其实需要一些敢于发声与行动的人站出来维护正义。

    而敢于发声的人才最值得敬佩,我国的发展之路从来都是充满着曲折,但总是有一群斗士在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经常

  • 9、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00字(3)篇

    四星半,必须用正确的姿势才可以阅读王小波。

    王小波是一个让人难以参详的复杂人物,他一半疯魔,一半圣佛。不喜欢他的人,会觉得他满嘴乱语,喜欢他的人就会觉得他睿智无双。

    他的文风尖酸泼辣,就像川菜,看着红辣致命,嚼着酥酥麻麻,回味一下还能感到一丝香甜,而且很可能不是辣了舌头就是辣了屁股,更可怕的是,就算是辣的胃疼,下次还想吃,上瘾!

    但是,有几类人,我不推荐读王小波。

    1、没有过社会经验的人。

    2、对文革毫无兴趣的人。

    3、不爱抬杠的人。

    因为他最喜欢用的行文方式就是反讽、自嘲、黑色幽默。太过单纯善良可能会被他的文字吓跑,不爱抬杠就可能被他的思路带偏。

    作为一名油腻的趋近于中年的,侥幸研究过文革历史的,又杠精的我,看到王小波的文章就好像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了。

    大概10年前,第一次看王小波的杂文集,名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当时就被这篇文章的黑色幽默深深地吸引住了。不过还是太年轻,很多文章看的不知所云,总觉得此厮有些偏激。

    现在经历了多年的吊锤,再次阅读王小波,感觉就像打开了任督二脉一般清爽。

    他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

    但他没像大多数经历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一样伤春悲秋,而是嬉笑怒骂,唠着唠着就把该嘲讽的嘲讽了,该痛斥的痛斥了。

    他恢复高考后自学考进了大学,精通理科却独爱写文;

    所以他有着理科生的严谨求知和文科生的文采风流。他追求真理与科学,厌恶孔孟之道,程朱理学。

    他并非反感孔孟程朱其人,只是反感那些直到现在还拿这些理论作为最高意识形态说事的后人。

    他出国深造顺便环游了小半个世界,老婆李银河是知名的社会学家,专攻两性健康和同性研究。外甥姚勇是“水木年华”成员,并在退团后制作了热门游戏“qq炫舞”

    所以他的涉猎极广,对待任何非社会主流的问题都能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鞭辟入里,没有偏见,用科学论证辩驳的你哑口无言。

    他二十年前就接触到了vr领域的知识,用来写作的电脑软件是自己编的,这点着实令我这个it狗汗颜…

    他是一个时髦的,具有前瞻性的知识分子,很多观点,在二十年后的今天都不过时。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很多底子里的根性,却并未跟上时代的脚步。

    不过,社会的发展总是在螺旋向前的。可惜他英年早逝,若还活着,想必也会对如今的中国感到些许欣慰吧。

    王小波的小说我是看不进去的。

    就拿最为人知的那部小说《黄金时代》来说,我都是当小黄书来看的……捂脸……

    不过他的杂文真

  • 10、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_1600字

    《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读后感1600字

    有一个人,长得有点寒碜,时常歪着头,一脸坏笑,活像一个流氓。但高晓松却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冯唐说他是“一个奇迹”,他写的情书被当成灵魂爱情的范本,妻子李银河说他是“世间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 喜欢王小波的人都喜欢他的有趣。就如他自己所说:“我看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我要做的就是把它讲出来。” 提到王小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由”和“诗性”。他曾说:“听说有一个文学圈,我不知道它在哪里。”像个云游世间的侠客,倚天仗剑,来去无影,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不羁,洒脱,带着那么点儿倔劲儿。 王小波以写小说为主业,但有时也写些杂文,来表明他对世事的态度,作为一个平常人,他的看法也许不受他人重视但对他自己却很重要。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知识分子的不幸》《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社会道德伦理(《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文化论争(《文化之争》),国学与新儒家(《我看国学》《智慧与国学》),民族主义(《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他曾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他确实也做到了。 罗素对王小波影响最大,他认为对伦理的问题无法做科学的辩护。思维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乐趣,这个看法在伦理的论域之外。他还说,有很多看法看似是一种普遍的伦理原则,其实只是一种特殊的恳求。在《沉默的大多数》里,王小波的看法都是这样的——没有科学的论据,也没有教条的支持。 1997——2018,在王小波离去的二十多年间,生活也不曾改变。二十年前,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10-17

  • 2019-10-14

  • 2019-10-14

  • 2019-10-1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范文,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大全等,带您走进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00字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