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2024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范文,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左右
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相关栏目
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热门栏目
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推荐
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

(共 8225 篇)

  • 1、 大型福音专题片天命全7集内容介绍

    其实换个角度看世界,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我们的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中,很多都发生这变化,在这一部大型福音专题片天命之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群有着信仰的人的世界,也许我们是无神论者,但是某些观点还是值得学习的。

    第一集:诚信-立国之本

    这个时代最缺乏的是什么?不是能源,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诚信。政客谎话连篇,市场假货充斥。这是全球的危机,甚至危及到每个人的生存。如何摆脱困境?期待本片能让您有片刻沉思 思考诚信与信仰的关系。

    第二集:节制-顺天者昌

    人无节制地追求高速发展,环境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但仍不思悔改。新科技成为新捆绑,离开手机就惶惶不可终日,出路在哪里?

    第三集:奉献-真爱分享

    因对钱财的来源和归属有不同的认识,使用钱财的方式也不同。有人以囤积炫耀挥霍为乐,有人以奉献回馈为荣。然而人生最有价值的奉献乃是生命的奉献。

    第四集:饶恕天赐大爱

    人世间充满纷争,小到夫妻吵架大到国攻打国。人受到刻骨铭心的伤害,能够饶恕吗?

    请看那些亲人遇害却能饶恕凶手的人士如何做到的?

    第五集:喜乐-风暴中的方舟

    新闻天天有,不是天灾就是人祸。难怪西方人常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失业,疾病,忧愁,恐惧,让人如何喜乐?本集带你看看那些经历困难的人是如何胜过困境的。

    第六集:正直-持守真道

    正直,在很多人看来是死心眼,不通人情世故,不会见风使舵。结果处处()吃亏碰壁,受排挤。果真如此吗?请看那些持守原则的人所蒙受的恩典。

    寇绍恩牧师:

    正直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是否愿意按照上帝的法则过日子,我到底相不相信这位神是恩典的主,他一定会为我的一切负责。

    第七集:谦卑-敬虔谨守

    谦卑是什么?是一个人的优点还是人的品性?或是一种处世哲学?谦卑与自卑有什么区别?

    林治平教授:谦卑不是什么值得标榜的长处,谦卑不过是认清了自己真实的状况,摆对了自己的位置而已。

  • 2、 读《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专题研究》有感2000字

    读《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专题研究》有感2000字

    钟政营

    这两天,县里进行期末数学统测,回卷时面对学生的错题:填空出错、计算错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失分严重,我困惑、迷茫。不仅反问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知识的遗忘过快?也许应该从平时教学新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做到扎实、有效。正在我困惑、迷茫的时候,恰逢近段时间细读《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专题研究》此书,受益匪浅。它使我豁然开朗,原来数学课可以这样上,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书围绕八个专题 (概念、计算、探究、应用题、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分为八章,每章都包含“观点报告”和“课例研讨”两个部分。本书内容与以往一般的教育专著有所不同,它不像课例集,缺少系统性和理论,也不像纯理论的专著那么枯燥。本书既具有理论的系统性,又具有课例的鲜活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

    1.关于“观点报告” ——以学为中心,观点鲜明

    观点报告以开展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反思各专题教学存在的困惑点,探寻突破策略,并积极大胆地付诸实践。每阅读完一个专题,总能给我以新的启迪,让我经历“柳暗花明”的美妙境界。

    书中的“观点报告”一般包括“教学疑难问题梳理”和“教学策略与建设性的意见”两项内容,针对内容涉及面比较广的专题,把12册内容分成两个学段展开阐述。每个观点报告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和建设性意见都是主讲人在参阅大部分理论书籍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整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启发性。比如在“专题一、概念教学”章节中,从教材缺失、教师缺位、学生不到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概念教学困境原因及教学突破的策略,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借鉴;“专题二、计算教学”章节,将疑难问题采用了表格的形式进行清晰而又系统的梳理,让大家看了一目了然……

    2.关于“课例研讨” ——以课为抓手,课例典型

    通过对本书八个专题课例研究的细读,文章中每个专题并选取几节典型课例进行解析,现将点滴体会赘述如下:

    (1)概念教学,基于“学生经验”的激活。

    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解释、推理、运算和解决问题。

    比如,课例认识“乘法”,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活动,在激活旧知的同时,学生获得“几个几”用“连加计算”的经验,促进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的构建;

    反思自己的课堂:每节课的教学是否激发学生的“经验”?是否经历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感知材料——

  • 3、 观专题片《逆子》有感:爱,是西红柿炒蛋

    爱,是西红柿炒蛋

    ——观专题片《逆子》有感

    刘珊珊

    画面感人,分析到位,场景呈现得也很清楚,爸爸、妈妈的问题剖析得头头是道,节目中更是一再提到"爱",乍一看,心理访谈节目《逆子》很是抓人眼球,似乎节目之后就可以很快修复亲子关系,彻底改变家中的混乱局面。然而,正像泽清爸爸所担忧的那样,与上次在《镜子》节目家长课堂学习一样,回到家后一切照旧,甚至更严重。

    泽清一家从《镜子》节目开始求助。那时,泽清已经辍学在家一个月,本以为通过节目可以让他情绪稳定,不再打妈妈,回到学校好好读书,可事与愿违,泽清回家后变本加厉,情绪更加不稳定,频繁打妈妈,而且在家一呆三年,亲子关系越来越差,夫妻关系更是到了崩塌的边缘,所学的理论也成为相互指责的工具。

    为什么参加节目后泽清一家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逆子"迷途知返,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越学问题越多呢?我的回答是:因为父母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不懂得如何真正地去爱。

    什么是"爱",怎样做才是"爱"?节目中并没有说清楚。爱是爸爸妈妈回家后卿卿我我?对于这对夫妻,仅凭一次访谈可能做到吗?是父母每天对着孩子说"我爱你,你不要再打人,不要再玩军棋了"?孩子会听吗?而且,这些话他们应该已经说了几年了吧。

    同时,《逆子》这一栏目的标题就给孩子贴上了大大的标签,它将会给孩子的人生打上深深的烙印,对孩子造成难以抹去的心灵伤害。

    其实,任何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因一次节目而改变,它需要一个漫长而耐心的治疗和转变过程,需要父母发自内心地去关爱孩子,需要父母学会给孩子真正的爱。

    如果爱请简单爱。爱是一粥一饭、一颦一笑。用心做好每一餐饭,确保家人的喝水和营养;用心给家人一个温馨的微笑,温暖大家的心田;用心洗干净衣服,让清香飘满房间;用心打扫卫生,营造舒适的环境……爱,就是安心地做好一个自然人,抛开所有社会人的角色,抛开金钱、名利,抛开地位、不平等,回归到泽清妈妈所看不起的"村姑""村夫"状态,回归原始的爹妈本能,做好各自的本位,心甘情愿地为家付出,不计较得失,不比较回报,也不计较各自在家中的地位,更不向家人索取爱;不用家人围着自已转,不渴望家人都关心着自已,更不以爱的名义控制家人。

    如果爱请了解爱。要爱就要承认男女有别、年龄有别、人体有别,就像男人允许女人啰嗦、女人允许男人吹牛一样,允许他做自已,而不是等他(她)完善后再爱。对待孩子更是要了解年龄

  • 4、 读回忆鲁迅有感

    鲁迅先生去世后,萧红用了一篇"回忆鲁迅先生"来回忆、纪念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萧红虽写的是鲁迅生活中的小事,却反映了鲁迅的良好品德和精神.

    鲁迅是一个明朗、幽默而又做事严谨,注重细节的人,在他对作者萧红的衣着打扮的评价中,就看得出来.

    "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混浊 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

    而当萧红问起鲁迅为什么对女人的穿着如此"有研究",为什么爱看美学的书时,从许先生那里得到的答案却是"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

    鲁迅关爱身边的人.客人、佣人、朋友 尤其是青年: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 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经常带着给青年的信,到老靶子路书店去,又常常带着许许多多青年的信和请他看的稿子回来.

    鲁迅工作得很卖力,他用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可却不怎么休息,"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他的作息时间也是和大家不一样的,人们都起来了,鲁迅才睡下.

    鲁迅做人端正,每一件小事都要做到最好,这或许也是鲁迅受到人们尊重的原因之一吧.

    "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改味的.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是不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到整整齐齐,常常把要寄出的书,鲁迅先生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 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文章后来说,鲁迅后来得了

  • 5、 读《鲁迅》有感(精选)

    “积极向上像鲁迅,努力学习像鲁迅”当我读《鲁迅》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把无限的时间运用有限的写作中去”这是鲁迅的写作与光华。家庭的,旧社会的改变成了鲁迅的写作作风。思想丰富的头脑。鲁迅的一生是光荣和光华的一生是写作的一生。

    我欣赏和佩服鲁迅。写作用时,鲁迅在想到无处不在的很远地方去,然而这是我们现代没有一个人能找到的,想象这种特殊功能,只有自己才有的,而且也只有自己去观看多了,或者自己想象较为丰富的人才有这种可能,而像鲁迅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有那种特殊的功能和丰富的头脑,而又像我们这些一代青少年只知道好就好,不知道好不好就是一辈子不好,反而鲁迅他却好了,但由于他家生活好。而鲁迅他又是那么的有头脑而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所以他最终成为思想家和文学家,革命家。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这一代青少年的向鲁迅先生学习的地方。

    在鲁迅写作中他有很多的作品,比如《雪》《朝花夕拾》,从《狂人日记》等这些,而在这些之中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他是的从《故乡》,在这篇文章里,鲁迅他主要回忆故乡的同趣和现实的故乡,却在生活里被压下,失了生机的童年,而这篇《故乡》里,鲁迅和闰土的小时候的生活,闰土小时候可以看到翠绿的一天。而鲁迅只看到缺了的墙角。鲁迅他虽然衣食充足,可是他却寸步难行。没有闰土的那种快乐感到自由,即使也没有闰土的那些快乐,而且没有一望无际大片西瓜可以看守,而鲁迅只有闲天在家读书写字。像鲁迅的这样才的生活在那当时旧社会里,已经不错了,而像闰土那些生活才有趣。这样才能知道那时候,鲁迅有多么的想和闰土一起看守西瓜和闰土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然后跟闰土一起去管灌猪,刺猬,渣,所以当时鲁迅有多么的想要自由一下呀!

    而又想鲁迅这种能够回忆起童年。如果是我的话,我相信我可能会一辈子也想不出来的,因为儿时太模糊了,根本就想不起来什么时翠方。鲁迅怀念故乡的情思,原因就是怀念和回忆童年的情趣,像这种高智商的人,他怎么可能想起来吗!所以只有高智商的人才可能会想起来吧!

    所谓静侧思,进取侧进······

  • 6、 读鲁迅文章有感500字:孤独的鲁迅

    作为一代伟人,他弃医从文,决定用笔唤醒人们的良知,他的文章犀利的抨击了那个吃人的社会,你读他的文章有什么感悟?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读鲁迅文章有感500字:孤独的鲁迅。

    鲁迅以笔为器,刺穿了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和彷徨;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间的黑暗与寂静。

    但人无完人,他同样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重读鲁迅的文章,我看到了一代顶天立地巨人身后的孤独和寂寞。

    鲁迅是孤独的。回想当年,钓虾偷豆看戏放牛,一众伙伴玩耍,与闰土谈天聊海边。可是如今,一声老爷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是造成这个局面的源头。纵然鲁迅一代文豪,可却找不到一人与他畅聊童年时光。长大后的人都会忍不住想起过往,可鲁迅身边再也找不到当初的人,物,物是人非,多么孤独。

    鲁迅是孤独的。儿时故乡多热闹,碧绿的豆麦田地,潺潺的小溪流水。现在却只剩下萧索荒村。俗话说:人死后都要重归故土。可鲁迅的故乡还剩下什么?熟识的,承载着童年的回忆都不在了。在外漂泊多年,如今连归处都不知尚在何方,这,又怎么不孤()独?

    鲁迅是孤独的。在日本留学时,他就目睹了那个年代人们的麻木冷漠。他愤然,可无人在乎他的感受,这当然是孤独的。而后他弃医从文,孤军奋战,想唤起这个社会的良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滋味同样令他深感孤独。

    鲁迅这一生,路过烟雨楼台,走过江南小镇,去过异国他乡,踏过太多的风景。最后的最后,旧时烟柳仍如旧时雨。可是不经意间,不知几时风气,吹散了几许童年放人,陌生了几处熟悉故乡。成长了,却也孤独了。

  • 7、 读《鲁迅杂文》有感

    ~-5-24 字数:75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在字里行间,我们能隐约发现鲁迅每一篇文章时的心态都是不同的。

    我最喜欢的是《世故三昧》里的《爬和撞》。

    它笔锋幽默,赋有哲理性,是篇很有趣的文章。它议了爬,又议了比爬更高一级的撞。就像英语中的比较级。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用一种方法去做某件事失败了,但不要灰心丧气,可以再试着用别的方法去做啊。两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成功为止!到那时,再回过头去看看你走过的路上那写努力是否值得?我想那时,你一定会微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

    记得九岁那年,我天天幻想着自己能骑着自行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是,我不会骑啊!对了,爸爸不是会吗?于是,我一蹦一跳的跑到爸爸身边,央求他教我,爸爸没办法,只好答应我了。傍晚,我们来到一条无车的小路上,我在爸爸的搀扶下,坐在了坐椅上。我不肯让爸爸放手,因为我怕摔着。可爸爸仍然放手了,哦整个人和车是去了平衡,车子没骑多远,就向左边倾斜,我被重重的摔在了地下,我的手和膝盖都被石子划破了,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可爸爸呢,并没来扶我,而是告诉我怕疼的话就别学了。我坚强叫两午了泪,说:“我一定要学!”爸爸微笑的走过来,帮我拍掉了身上的灰尘。过了一会儿,我们便又开始了刚才的步骤。当然,我也摔了好几次,但爸爸一直陪在我身边。一天,两天,……就这样过了两星期,我的车技越来越好了。骑自行车也已不再是我的幻想了!

    我想套用黑格尔的一句话宋陈述这件事:“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渴望有所成就。”

    说的没错,在人尘的道路上难免遇到困难,重要的是看你能否克服它!

  • 8、 读《鲁迅全集》有感

    略略的记忆中,

    手里是一本重重的《鲁迅全集》,

    满页满页的字中,

    究竟深藏着多少秘密。

    竭力的呐喊中,

    是谁针砭时弊

    用笔做枪,指向封建社会,

    人吃人的黑暗中,

    救救孩子的声音发自心底。

    幼小的心灵中,

    装不下这么多的思忆

    你为什么要吃我,

    而我又何尝想吃你?

    在彷徨里,

    一件小事的经历,

    背后却又有多少哲理。

    没有天方夜谭的精巧,

    也不见格林童话的细腻,

    大江东去的吟诵声中,

    也有着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的豪气。

    而你的文章中,

    这一切都不见踪迹。

    黑暗的年代,

    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

    在列强的铁蹄下,

    终会迎来有朝一日的奋起。

    手中握着的笔,

    是一把直刺向旧社会的尖刀,

    黑暗中的一些人害怕了,

    紧紧不放的追着你,

    浓密的胡须,

    爽朗的笑声,

    来吧,

    我的身后全是阳光和正义!

    黎明前的黑暗,

    终究阻挡不了太阳从东方升起。

    四万万五千万的怒吼,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腐朽统治,

    把封建与专制永远推向了历史!

    灿烂的朝霞,

    是先生血的足迹,

    中华民族的革命,

    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终于,

    天安门的广场上,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

    照亮了新生的中国,

    照亮了倍受屈辱的华夏大地。

    然而,

    浩渺的人群中,

    我却始终望不到你

    不,

    我看到了,

    鲜艳的五星红旗上,

    你在向我们招手,

    脸上那浓密的胡须下,

    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今天,

    我再次看见,

    孔乙己的一生,

    阿q的胜利,

    长妈妈的嘱咐,

    百草园的乐趣

  • 9、 读《鲁迅批判》有感

    读《鲁迅批判》有感

    朱涵

    《鲁迅批判》是著名学者李长之先生的一本小书。篇幅不长,区区十万字,却是研究鲁迅的一部赫赫有名的经典。是每一个想深入研究鲁迅乃至民国文学的人绕不开的必读书。李长之在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大多依然十分洞见。而且,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这本书运用了西方精神分析的方法,认为作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和童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家的作品。作品与作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割裂开来,就无法深入理解两者任一。在分析过程中,不仅仅是对文本作出评价,更需要从鲁迅本人的精神面貌演变来推断和解读文字背后的来龙去脉和蕴含的深意。相比之下,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所带的黑白分明的道德判断忽视了人物作为一个个体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的渺小与力量之有限。把一部作品、一个人批判一番很简单,毕竟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不能在开启上帝视角、了解所有完整的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最优的判断。而刀笔吏们若不深入探究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看不到他们经历过的伤痛和在政治道德困境中挣扎的痛苦,很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地用圣人的道德标准来否定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从精神分析的方法出发,至少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书生意气的酸腐的道德评价,看得到鲁迅的局限。而只有理解了鲁迅的局限,才能更好地欣赏他作品的魅力,了解鲁迅作为一名文化巨匠与舐着自己伤口的战士的伟大。

    由此而知,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这本《鲁迅批判》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纪实性。不虚美,不隐恶,不预设结论,不假设立场。一切都从客观事实和批判者本身的文学与美学的标准出发,论证总结。不会因为当时的政治需求而删改观点,也不会因为权力的淫威而妥协。这也导致了李长之的人生经历与太史公有遥相呼应之处。太史公的《史记》是他自己理想的政治道德的总结与体现,许多地方与专制统治需求格格不入,对汉高祖与汉武帝入木三分的鞭挞尤遭统治者忌讳。而在民国时期,《鲁迅批判》这本书被视为左派读物而被查封;新中国初期反右运动中又被查禁,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公宣队队员指着李长之先生的鼻子说:"鲁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冲着‘批判’,你就罪该万死。"一本能把国民党与共产党都得罪的书,一位能在解放前后都遭到封杀的学者,却能历久弥新,或许正是这本书学术价值最有力的作证。毕竟,真正客观和深刻的思想,是不怕政治力量的干涉的,而它正也是政治力量最害怕的。这正是批判家的风骨,不屈从于批判对象,不屈

  • 10、 读鲁迅作品有感

    读鲁迅作品有感

    其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自题小像》是作者写于1903年,附在剪发小像后赠予友人的。"灵台"出自《庄子·庚桑楚》中的"不可纳于灵台",后由郭象注解为"灵台者,心也。"在这首诗中鲁迅将"神矢"—爱神之箭作为比喻民主主义思潮之工具。而"寒星"给人一种寒寂清冷之感,寄意于寒星的意思应是向人民传递民主进步思想,然而却不受重视。由此不难看出在晚清覆灭之际民众的思想和精神是何其麻木、呆滞!

    由此,我不禁想起鲁迅在《藤野先生》中的描写:"……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这喝彩的人们,何尝不是我国当年国民懦弱无知的真实写照?这国民性的缺陷是中国人喝了几千年墨汁后,精神里生长起的罂粟,这游惰因子散发着懦弱、无知,只会将无数仁人志士推向无谓牺牲的崖边!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振聋发聩的呐喊划破长空:"我以我血荐轩辕!" 掷地有声,它发出的清脆响声足以触动任何一个爱国青年的心,更激励着一个热血、坚毅、倔强的青年鲁迅走进革命的队列中。

    此时周家已零落不堪:父亲猝然离世、二弟尚幼,家境也日薄西山,自己只能外出求学……因父亲离世而诱发的系列变故像一座大山压得鲁迅喘不过气,而作为长房长孙的他只能惨然应对。这使他过早成熟起来,也让我们可以在文章中捕捉到关于他凄凉童年的细枝末节。像《孔乙己》中那个还不如柜台高的小男孩,《父亲的病》里为请医问药而四处奔走的男孩,最后还要凄惨地喊叫濒死的父亲的名字……这些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伤疤。

    个人的发展方向是与家庭息息相关,且不断发展变化的 ,无论在他年轻还是年老。 通过这些便可了解鲁迅为何文笔犀利,性格倔强而难以相处,这与其缺少双亲关怀及兄弟意见相左的家庭内部矛盾相关,因此,先生能把冷峻的文笔保持一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先生一生的写照,《自题小像》中有鲁迅对民主革命的无限期待,也有因眼见现世愚昧而将热血寄意于自己、并以大无畏精神投身实践的勇毅。它不长,却写出了鲁迅的铮铮铁骨。

    其二

    1922年,北大在蔡元培校长的带领下,开始了对教育体制的系列改革。在蔡校长"兼容并包"的理念下,北大一改其往日旧官僚贪污纳垢的坏风气,学校开始焕然一新。然而,守旧势力仍不肯善罢甘休,常常公开挑衅,使校长左右为难,几近辞职。

  • 2022-10-3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7-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1-04-1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0-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9-07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
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栏目为您提供海量的2024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范文,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大全等,带您走进读鲁迅专题有感800字的海洋,让您细细品味。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