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 > 地图 >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2024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相关栏目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热门栏目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推荐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

(共 301 篇)

  • 1、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 湖北秭归五老村小学五年级 纵嘉慧 我读了《指向死亡的宝藏》这本书,觉得写得非常好,它的作者是威廉。 罗宾斯。输的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从中国、朝鲜、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强取豪夺了大量黄金、古玩等稀世珍宝,并将其分批掩埋在了热带丛林和深海珊瑚礁中。它们以天然地势作屏障、以血色骷髅为路标,使得世界各地的掘宝者得以寻迹而来。可是,当时埋藏珍宝的人无一生还,后来去探寻宝藏的人不是疯掉了就是失踪了。时间久了,这笔闪射诱人光芒的宝藏就变成了一个传说。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描写是由于接近海边,菲律宾人过得很浪漫,马尼拉更是一个快乐的城市,人们悠闲而又充满激情过着生活,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很幸福,后来那发生了一场战斗,所有的人们都变得忧郁了。 我觉得这段话写出了人们渴望和平的心理,我以后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保卫祖国,让我们国家远离战争,人民都过幸福的生活。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指导教师:姚庆芳
  • 2、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1000字

  • 3、 读《指向死亡的宝藏》有感600字

    探险家总让人觉得神秘而令人敬畏,不过他也有光明与黑暗之分——有为个人利益而探险的,有为科学探险界做出贡献的。今天我看了一本书——《指向死亡的宝藏》,它告诉了我科学探险的真正含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进行了惨无人睹的大屠杀,从其他国家抢走了大量的黄金、古董和稀世珍宝。为了不让人知道,他们藏好了宝藏,还画了藏宝地图,但无一人回去,只留下了神秘的骷髅阵,如今竟提供给了探险家重大线索。眼前闪烁的诱惑,使人们迫不及待地前去夺取,但人们没想到的是,骷髅阵本身就暗示着它的危险: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于是很多人掉进了陷阱。这故事也警示我们:世界上的每一种非法索取,也许都将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次衰退。

    在118年前斯文·海定解开了了环绕罗布泊这个咸水湖盆地的位置之谜。他怀着好奇之心想第一次探险古老的中国,但在无意中,在中国西部沙漠之旅中,斯文·海定发现供应该湖水源的塔里木河河道频频迁徒,致使该湖位置也随之移动。斯文·海定这个瑞典探险家从这个沙漠之旅中解开了世界三大未解之谜之一的事例,轰动了整个科学探险界,而他是带着无比好奇之心来探险,从来不是为利益而冒险。

    两相比较,不难看出:态度,决定一切。贪婪的态度总会得到他后悔的下场,而朴素的态度却可能得到全世界人得敬仰。

    《指向死亡的宝藏》这本历史巨著,告诉我们虽然不能阻止人们对金钱的无比渴望,但我们可团结一心,阻止悲剧的发生,态度总会决定一切。也明示了科学探险的真正含义:它就像在警告人世不要像书本里的探险者一样,铤而走险,最终让人类的文明坠落于非法的索取中。

    小作者从科学探险者身上,看出了人类灵魂的高贵与卑贱,从而产生了对科学探险的比较全面的认识:态度决定结果。

  • 4、 《指向死亡的宝藏》之读后感1500字

    宝藏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你想要的宝藏真的值得你去追寻吗?

    一支形同幽灵的队伍,在瘴气升腾的热带丛林深处神秘出没他们去探索,去寻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他们从许多国家掠夺了金银珠宝,他们将这些宝藏埋藏在地球的腹中。它们以天然地势作屏障、以血色骷髅为路标,这些藏宝便不时闪射出充满炫目血色的诱人光芒。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了财富,为了富甲一方,纷纷去寻找那些所谓的宝藏,但没有人成功。可是这并没有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反而使他们更愿意去探索,去寻找。但他们只是在把一个个新的生命埋入其中。时间久了,这也成为了一个传说

    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愿意堵上自己的性命,去将这些宝藏带回陆地。无论现实如何,结果如何,他们都放手一搏。在穿过一条条死亡秘径把宝物请出地面的同时,又把一个个新的生命再次埋了进去,成为下一批寻宝者必须重新突破的骷髅迷阵,将自己变为了寻找宝藏的路标,与这些宝藏一同沉眠。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沉默了,永远的沉睡在了地球上,成为了指引财富的路标。

    作者使人们既看到了抢劫者和探宝者的真实面目,又从另一个侧面认识了一段历史。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这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财富。为了这些所谓的财富,人们去探索,去寻找,甘愿为了钱财而付出死亡的代价。其实,每个人都爱钱,钱是一件十分折磨人的东西。但我们必须要有理智的对待钱财。如果为了钱,不断的掠夺与侵略,那么,即使你赢了,你最终得到的又是什么呢?你得到了钱财,但你失去了和平,战争只会带来牺牲与憎恨,到了最后这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开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思呢?

    七十多年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过去,为了权力与财富,日本侵略中国,他们抢走了我们多少的金银珠宝?占领了多少土地。但他们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梦想。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又因为某种原因,他们与我们挣夺钓鱼岛,不仅是我们,还有其他的国家。为了利益,口出狂言,篡改历史,他们甚至不惜发动战争,为的是得到他们所想要的,但却不属于他们的东西。难道他们还要再次书写过去那篇惨痛的历史吗?这些我们不知道。但我知道如今的日本正如作者所描述的探索者。为了财富,他们出发了,进行掠夺,但他们只能尝试失败的滋味。

    作者在书中警告着人们,不要像书中的探险者那样,铤而走险,因为他们往往会踏上一条不归路。作者要让世人清醒的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一种非法的索取,都将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次

  • 5、 死亡之歌——《秋天的死亡》读后感

    死亡之歌《秋天的死亡》读后感

    文/郭俸麟

    草丛里,虫声合唱已接近尾声,怎么用力都掩饰不了那曲终人散的凄凉。

    秋天的死亡,这名取得十分有新意。秋天并非生命体,那又何来死亡,短短五个字,引出了读者的好奇心。

    凄切、擦伤、尾声、苍凉、曲终人散,无不散发着凄凉悲伤的气氛,写出了生物的心情。

    二段写到艾略特对死亡的恐惧和抗拒但又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是无法改变死亡的,只能写出抗议的诗文。

    四段写落叶托着作者的身子让他感到幸福,但仔细一想十分惊恐,他的身子是踩上尸体山的。他同时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无比的自私。在生命的无尽轮回中,感到幸福的人是否有一些残忍?

    五到九段,作者写出了生物对死亡的理解与他们自己的坚持,在死里逃生,可又找不到生在何方的感受,让吾心痛不已。有的动物死得平静又美丽,可死亡又的确让人和动物痛苦之至。

    万物为友,四海为家,所过之处皆为坟墓,我们生来就是为死做准备。有些人死得千古流芳,有些人死得遗臭万年,在活人眼中有区别,而在物质的层面上,他们已尘埃落定,毫无差别。那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死亡之前享受罢了,在人世间体会了恨、爱、喜、痛,之后方可西去,沉睡到永远。

    同学们,生为死,在死之前,要轰轰烈烈,把生之画挥洒到极致。这样,方可无憾。

  • 6、 《我家的宝藏》读后感

    《我家的宝藏》读后感

    《我家的宝藏》是一篇家庭小说,记述了主人公小亮的家庭故事。里面有许多的趣事也有许多错乱的事,总之是曲曲折折,深不可测。对啊!一个家庭必然是这样的。有时让你欢笑有时让你哀愁,下面我就给你讲一讲这一本书的经典故事吧!

    记得是这本书的第45页的《我生病了》引起了我深刻的回想。这篇文章是这样的,有一天小亮的爸爸妈妈都要出差,把他送到了奶奶家里代养。他的爷爷身体特别棒,是天天在家里锻炼,天气晴朗时有时也常到海边跑步。奶奶呢!在家里煮饭做菜,累了就到沙发上躺躺坐坐,看看电视什么的!而小亮却很懒惰,什么事也不帮忙,还常常在奶奶家哭喊着妈妈爸爸。

    于是爷爷就开始实行计划对他说了:“你一个大男子汉怎么能够这样呢?从明天开始跟我锻炼。”小亮一听傻眼了!早上,小亮故意想晚起床。爷爷却不吃他这一套!一下子把他从被窝里拉了出来。

    爷爷出去看了看天空,对小亮说:“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上海边跑步。好不好?”小亮昏昏的点了点头。绕着海边跑了好几圈!回到家后,小亮对爷爷说:“ 我很难受”爷爷却说:“那就是不常锻炼的后遗症,以后要常锻炼啊!”到了下午小睡时就开始发烧了~~奶奶摸了摸他的头……着急地说:“老头子啊!孩子他发烧了!这可怎么办啊!”接着又对爷爷说:“都怪你!干什么要带他去跑步啊!现在都生病了!”爷爷反过来对她说:“什么啊!锻炼只能防御感冒,没听说能增强感冒的!”

    正好邻居王大爷找爷爷下象棋,看到这一幕说:“哎呀!孩子生病你们吵什么啊!赶紧看看孩子吧!”奶奶赶紧拿起毛巾蘸上点水敷在头上,也找出了药给了小亮吃。爷爷跑出去找大夫。没多久大夫来了!给他打上吊瓶。稍微坐了一下就走了!

    睡到了晚上8:00钟,小亮才醒了。虽然小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我们却一一清楚。

    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帮我们的都是我们的亲人。或者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有时不知道,但是我们心里面也是清楚的!以后我们要牢记父母对我们的爱,要时常想起父母对我们说的话!而我们却不听劝告,把父母的话当成耳傍风。其实父母的话才是让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伟大宝藏!

  • 7、 海盗的宝藏读后感

    海盗的宝藏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在家里看了一本冒险类的书,内容非常的一精一彩。

    故事的内容是:有一天,包小焱突然有了个奇妙的想法,他就和文一博和王笑天一起开了个少年侦探社。

    有一天,一个神秘人请他们寻找拉比斯的宝藏,还给了他们一张藏宝图。还给了他们一个字条上面写着之后他们都有了不同的想法不过正确的答案是一家酒店1623房门。

    之后,文一博首先打开电脑查找关于拉比斯的宝藏的事情,他在网上找了羊皮纸,那个羊皮纸写着那是一个不巧的名字,有着世间最美的地方,是人站在峰之上,远远超过他的同类,时间给他做出了检验,那是一个古老的轮回,另一个神明也给了他两次机会是属于勇者的宝藏。

    原本他们以为在教堂里面,其实在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餐馆里之后他们才知道神秘人是坏人,然后他们报了警,警察抓住了坏人,钻石也保住了。

    玖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勇敢、机智和敢于冒险的一精一神,书中几个小伙伴们齐心协力与坏人斗智斗勇的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们要一书中的主人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正义与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一精一神。

  • 8、 失落的宝藏读后感

    读了《失落的宝藏》一书之后,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这本书说了洛豪德岛宝藏、天国的三大宝藏、拿破仑的宝藏等等,全部都是埋藏在地低下还未见世面的宝藏。在宝藏的消息传开之后,有很多人纷纷前去寻宝,不过都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越是这样就越吸引人的眼球。

    下面,我就来简单的说说其中的几个宝藏。

    在16世纪50至70年代,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后,西班牙人就从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那里抢走了大批的金银财宝,然后整箱整箱的运回国去。海盗们发现西班牙的商船不断的来来往往,就把西班牙商船那而的金银财宝的抢到自己的手里。但是由于抢到的财宝太多了,海盗们就将全部的宝藏藏到岛上去,并将这个岛取名洛豪德岛。从此就有了洛豪德宝藏。

    还有日本幕府的宝藏。日本最后一个幕府井伊直弼被人刺杀后,他的属下将他得来的宝藏藏到了赤城山,为了不泄密,他的属下将所有参与埋藏宝藏的人全都杀了。后人猜测宝藏藏在赤城山的原因有四个,一:赤城山是幕府的管辖区域。二:由于是幕府的地盘所以更好保密。三:赤城山都是高山,万一打起来不吃亏。四:德州幕府倒闭之前,赤城山是它最后的地盘。关于我们中国的宝藏就是太平天国的宝藏了。太平天国有三大宝藏,分别是石达开宝藏、天京宝藏和湖州宝藏。但年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有威望的将领,所以大家都猜想他一定有许多财宝。京城的宝藏则是圣库,圣库是是所有加入了太平天国的人的所有财产。湖州宝藏就是洪天秀的财宝,传说,这些财宝就藏在黄文金的家里,据说有九个大缸子和十三个坛子那么多。

    了解了这些失落的宝藏后,一个寻宝的念头也在我心里油然而生。等到我长大了,我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寻找这些失落的宝藏,所以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让这些宝藏重见天日。

  • 9、 《恐龙的宝藏》读后感作文
    读后感最近,我读了《恐龙的宝藏》这本书,这本书很有意思,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这是本书的作者是童话作家王一梅。它以绿蜘蛛画在树叶上的藏宝图引出故事,塑造了虚行龙阿迪、阿木、阿莉以及田鼠阿仓等生动的童话形象。故事讲述的是由于恐龙太多,食量越来越大,恐龙的森林消失了。虚行龙按树叶地图指引的方向,走向山川,走向城市,走向圆湖,在找寻了宝藏的途中,认识了一群动物朋友然后和它们一起去找宝藏,最后历尽千辛万苦,结合人类的科学知识找到了它们的宝藏------森林。看完这本书后,我们会更加爱护森林,保护大自然。我们要学习动物朋友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精神。恐龙永不放弃的精神也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值得一看。北京东路小学三(3)班唐思谨电话:1395183646283374744

  • 10、 《国家宝藏》读后感

    读《国家宝藏》有感

    我被选中了河南省博物馆志愿者和小小讲解员,早上我领回来了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国家宝藏》让我爱不释手,一中午就读完了。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形铜灯,战国·齐(公元前475~前221年)通高23.9厘米,盘径11.5厘米,1957年山东省诸城葛埠口村出土,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此灯整体为一身着短衣男子双手擎灯状。此人双手各擎一屈曲带叶竹节型盘柄,盏盘下的子母口与盘柄插和,可随意拆卸,构造精巧。人足下为盘龙型圆盘。出土时还随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长柄铜勺。这件铜灯设计巧妙,造型新颍,专家研究认为它应该是站国时期齐国宫廷中所使用。 通过我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的古人是多么的聪明,我们的历史是多么的源远流长,5000年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多少宝藏,这些国宝犹如颠沛流离,失散千年的游子,又似历经劫难,九死一生的幸存者。拂去几千年历史的尘埃,依然风姿绰约,烁烁生辉。在这些国宝的身上,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缘起和漫长岁月的积淀,镌刻着不屈的民主精神与不灭的人文之光。 我会努力学习历史文化,为我们的珍贵文物做出我力所能及的贡献。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10-24

  • 2019-10-23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2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2-08

  • 2021-08-16

  • 2019-10-23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0-11

  • 2023-01-08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4-12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2

  • 2019-11-16

  • 2019-09-22

  • 2019-10-23

  • 2019-11-02

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2024指向死亡的宝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