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死亡爬行观看心得 > 地图 > 死亡爬行观看心得
死亡爬行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死亡爬行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死亡爬行观看心得推荐
死亡爬行观看心得

(共 2858 篇)

  • 1、 死亡爬行观后感
    死亡爬行观后感(一) 布洛克:很痛! 教练:别放弃!要尽力! 布洛克:他很重! 教练:我知道。 布洛克:我快没力气了! 教练:再找更多的力气! 布洛克:很痛! 教练:我知道很痛,你继续吧! 布洛克:我的手臂像火烧! 教练:让它烧吧! 布洛克:太困难了! 教练:不会太困难,继续,加油! …… 这是励志短片《永不放弃》中的一幕。一支球队在教练的指挥下做一项 " 死亡爬行 " 的体能训练。一人半卧在地,膝骨不能着地,背上再压一个人,沿着球场爬 50米 .所有的队员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途中不到 30米 就全军覆没。这时候,教练叫出了球队中较优秀的队员布洛克,让他再做一次 " 死亡爬行 " .这一次,他用一块布把布洛克的眼睛蒙上,希望他能走得更远不要放弃。 布洛克爬行时,教练始终在旁鼓励,喊了 13 次 " 对了 " 、 15 次 " 加油 " 、 23 次 " 别放弃 " 、 3 次 " 不要停 " 、 48 次 " 继续 "…… 教练告诉布洛克,上帝赐予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不要浪费!在教练的激励下,布洛克不仅走了 50米 ,他还背着一个 80公斤 的队友爬完了全程 ( 100 米 )。一个普通人释放自己最大的能量,坚持到底不愿放弃的过程振奋人心。 相信吗?因为不放弃,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会变成奇迹;因为不放弃,很多平凡人超越自己战胜困难成为不平凡 …… 很多人不会想到,今天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阿里巴巴 ceo 马云,在十多年前只是一个落魄的互联网推销员,高考三次才考上大学。当有人问起马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马云淡定地说: " 我觉得是永不放弃,没有放弃。 " 马云将 " 永不放弃 " 四个字作为座右铭,他在演讲中说过, "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倒在明天晚上。 " 这激励了无数草根英雄为梦想而战,为了成功不轻言放弃。放弃是一个念头,而永不放弃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念头, " 太累了 " 、 " 好困啊 " 、 " 算了吧 " 、 " 真的很难 "…… 有时,你会感激为你加油打气,提醒你再坚持一下的老师、领导、家长和朋友。但是,更多的时候,你在前行
  • 2、 《死亡爬行》观后感2篇

    观《死亡爬行》有感

    众孚小学五年级林同学

    "20步,10步,5步,只有5步了!2步,2步,加油,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在教练的不断鼓励下,一个被蒙住眼睛的年轻男孩背着另一个体重160磅的男孩在足球场上足足爬了一圈,这是一部名为《死亡爬行》的短片中,最让我震撼的一个镜头。

    有时,我们会把自己看得那么渺小,而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厉害。因此,我们会常常这样想,我是不可能超过别人的,放弃吧!事实上,我们不应该过分低估自己的能力,在机会面前,一定要逼自己一把,并坚持下去。

    比如以前妈妈让我去学游泳,开始时我兴趣很浓,可是学着学着,我就不想再学了。因为在游泳的时候鼻子里会呛进不少水,那感觉特别难受。后来我想,既然想学会这项本领,为什么不努力坚持学下去呢?如果这时候随便放弃,不光浪费了妈妈交的学费,以前呛水受的苦也是白受的了。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学会了游泳。

    我也看到身边有的朋友在学画画,后来感觉画画很难,就慢慢中断了,真的很可惜。

    报纸和电视的新闻都有过这样的报导:有的人天生没有双手,可他们学会了用双脚照顾自己。这些都说明,一个人的潜能是超乎自己想象的。

    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忽视自己的能力,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只要我们能坚持,就有战胜自己和超越别人的希望。

    观《死亡爬行》有感

    众孚小学五年级曾同学

    《死亡爬行》这个短片讲的是一支橄榄球队即将参加比赛,因为对手非常强大,大家都失去了信心。当主力队员也想放弃时,教练让他背着一个人,蒙住眼睛在足球场上爬50码。每当他想要放弃,教练都会要求他使出最大的力气。最后,他竟然坚持在球场上爬了一圈。

    看完视频,我脑子里涌现出很多问题:为什么还没有开始比赛球员们就说自己的球队赢不了呢?那个主力队员最后是靠什么力量坚持下去、爬完那么长的距离的呢?是的,如果不逼一下自己,就看不到自己的优势。

    那位主力队员让我心生敬佩,他顶着烈日的暴晒,背着重160磅重的同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教练更是令人佩服,因为是他让队员看到了自己拥有的实力。

    在生活实际中,我也有过这样的体会。我在学校篮球场练习抛球的时候,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不是进不去,就是抛出了界,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球都没有投进去。我很沮丧,但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心里又想,加油,你一定能投进去的!于是我又充满了希望,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终于进了一球。

    《死亡爬行》这个短片告诉我们,不要轻易

  • 3、 死亡爬行简短观后感500字

    死亡爬行是一部很经典的励志的电影,很多人都在看完之后有着很深的感触,对自己是一个激励的作用的,死亡爬行简短观后感一起看看!

    2018年初,中心开展了年终工作总结大会,会上播放了一部影片,片名叫《死亡爬()行》。当时这部影片我是第一次看,给我的感觉是震撼十足,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是常见的户外集训模式,气氛和谐轻松,欢声笑语,集训中有一名队员行动比其他人稍稍慢一点,大家也是开开玩笑就过去了。但是随着情节的深入,教练开始专门训练这一名稍慢的队员,告诉他目标,告诉他训练方式,蒙上他的眼睛,并且拼命为他加油,鼓劲,呐喊。在教练的督促下,这名队员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不但达到了既定的目标,还大幅超越了原定目标。队员们也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后面的严肃认真,再到最后的沉默以对。

    励志小说、电视剧、电影这么些年看的也很多了,但是从没有一个像这部《死亡爬行》一样让我震撼。我有感于这个团队的团结,有感于教练的坚持不放弃,有关于这名落后队员的坚韧顽强,有感于其他队员的支持与帮助。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总能看到许多人的成功,看到他们头戴光环,看到他们手举奖杯,看到他们荣登宝座。其实,他们也只是普通人,并没有120的智商与150的情商,也不是都含着金汤匙出生,大多数与我们一样,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是他们的对待问题的方式与我们不一样,困难谁都会遇到,就看你怎么对待。有的人会说这个太难了,我第一次遇到,不会做,让其他人去做吧,于是就这么放弃了,殊不知,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端正态度,下定决定,为达目的绝不放弃,难题总能解决。

    只要肯坚持,人人都能成功!

    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身心俱疲想放弃的时候,想想影片中的那名落后的队员,想想他的坚韧,想想他的毅力,我们就又能信心满满,斗志昂扬,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 4、 死亡救赎观后感 死亡救赎心得体会

    我打通关了!!我还猜对了80%的剧情,我好高兴啊,甚至还有点嘚瑟!哈哈~在通关前我各种脑补,各种推算,各种解读,差点就把整个游戏剧情想成了一部医院多角恋爱情故事了!

    1

    作者的情节设置还是挺吸引人的。。一开始那双眼睛突然出现吓了我一跳。。

    一点小建议:回放里的字体颜色现在是黑色,看起来很不清楚,建议修改一下,大概也是因为我个人很喜欢翻回去看。。找笔记本那里最开始最好能在前一个场景里更清楚地示意一下柜子在哪里,以及黑暗中有一个箭头一样的形状。。 那个手的剧情触发点,让人不由得想去点。。有部分的错别字,比如人称的他和她有一段剧情似乎错了好几次,还有一些估计的打字法造成的错误,建议校正一下。。我没有仔细记,有时看到容易出戏

    剧情方面。似乎一直在暗示主角其实是那个妹妹?说妹妹是精神分裂自杀死有可能其实是主角自己没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在被25号掐脖子的剧情最后,主角说了一句她要救赎这个地方莫名让我感觉难道很多事是她自己做的只是她不知道?其他人方面来看25床的病貌似是类似躁郁症之类的,所以应该不太可能单独做出这种精心设计杀人的事情,笔记本上的东西如果是她自己写上去的那感觉很有可能是从别的地方看来的。23号的设定是报复社会型的,救赎这种词倒很像是符合他的想法,但是也可能是医生灌输给他的思想,联想到主治医师那一栏被划掉更觉得是主角自身出了一些问题。狄克医生和那个护士感觉的确有一定嫌疑,但目前剧情看个人感觉护士的嫌疑似乎比较小......最后,比较好奇死亡的人是12、16、20、24单纯只是设定上的巧合吗。。

    2

    我打通关了!!我还猜对了80%的剧情,我好高兴啊,甚至还有点嘚瑟!哈哈~

    在通关前我各种脑补,各种推算,各种解读,差点就把整个游戏剧情想成了一部医院多角恋爱情故事了!不过我最后的思路还是回到了正规!其实启发我思考剧情的是作者开头的小故事。真亦假时,假亦真。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所见的、所听的就是真相吗?要知道人是会撒谎的动物啊!欺骗的对象不仅仅是别人,还会是自己!

    毕竟能完全接受真相的人其实不多。人这种生物有选择相信的感性存在,也就是会有相信自己相信的思维,哪怕那件事有多么荒谬,只要自己愿意相信,就会是相信,并且认为那就是真实、那就是真相,不假思索地认为其他揭露的真相才是谎言。

    有了这一层的认识,我对故事中说的一切都留有心眼,我不会马上相信里面给我的信息,我会思考其中的

  • 5、 观看《基石》心得
    篇一:学习党教片《基石》心得体会 《基石》介绍了王辉同志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为党的事业甘当基石,爱岗敬业、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清正廉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岗位上争先创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时代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基石》选题从身边的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展现了新时期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国企、教育、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等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片中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下面结合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谈谈我的感受。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基层工作很重要。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从封闭落后走向繁荣富强,从小米加步枪走向神十进天宫。做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发挥好社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社区乃至地区的生产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社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源。面临着市场的竞争,社区人才如何挖掘、培养,人才如何稳定,新一代人才队伍如何建设?是当今社区发展亟需思考及解决的问题。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思想工作使大家树立一种为国企、为党的事业做出奉献的一种精神;通过关心、解决社区居民的切身问题和困难,为群众做实事,同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地方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体制创新,创造出更好的地方经济效益,推进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篇二:观看《基石》记录片心得体会 今天例会结束后,支部组织党员进行观看和学习电教片《基石》。《基石》电教片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观看中,片中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典型事迹和人物让全体党员教师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对本人来讲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自
  • 6、 死亡倒计时观后感 死亡倒计时心得体会

    这个游戏,怎么说呢当看到那个黑暗的江语时我有点懵了,第一时间想到的时人们常说的,另一个人格。然后,整个人都鸡冻惹,兴致勃勃的将四个结局都玩了一次。

    这是既反映现实,又带有超现实色彩的游戏。拥有能看到别人死期的能力究竟是上天的祝福还是诅咒?对于女主江语来说,这个能力是一切不幸的来源:自己的母亲因此去世;老师变得疯狂继而回来复仇。原本以为只要好好地隐藏这个秘密,便可以平静地活下去。但是命运又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为了救心爱的他,在电视前自曝自己的能力,却换来失事巴士死者家属的指责,认为她是见死不救。但是换个角度来想,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江语就不会与钟哲相识相恋, 又怎会有拯救他的机会。一个能力到底是好还是坏,不是基于能力本身,而是决定于所有者如何使用。可惜游戏的篇幅太短,有些地方感觉只是点到即止。

    看了一些小伙伴的评论,觉得还是比较偏现实和理性的。我就想了一些超现实的idea. 以下是本人对于这个故事的另一种构想和理解。

    梗概:

    1.江语并不是唯一拥有此能力的人。拥有此能力的人其实是死神的候选人。死神并非永生。 death note里有讲到那些不积极完成任务的死神是会消失的。在这个故事里,当死神的数目不足时, 死神协会就会从人类中挑选出适合的人来出任这个职位。胜任者除了要有此能力,还必须通过试炼。

    2.钟哲不是普通人。 他其实是从其他时空或世界线过来的,而且肩负重任。他与江语的相遇其实是设计好的。在电影院里,当江语与另一个自己进行愉快的讨论时, 他不是睡着了,而是与死神协会的副会长见面了。

    3.在电影院里,与江语讨论的并不是另一个自己,其实是死神协会的工作人员。

    详情:

    电影院里

    尽管屏幕上放的是自己平时最喜爱的电影,可是此刻的钟哲根本无心欣赏, 思考着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当他回过神来,周围已经空无一人。他大声的呼喊江语的名字,可是回答他的却是一把意料之外的声音。 不要喊了,调查员大人。 这里只有你和我。 只见一个一身黑衣,手持一把大镰刀的男人,从后面缓缓走来,冷冷地说道。钟哲对眼前的男子毫不陌生, 悠悠地说道:不知尊贵的死神协会副会长这次有何指教? 还请调查员大人不要再干预死神试炼。江语, 我们是志在必得的。 男人用一副毋庸置疑的口吻说道。 那还真巧。 异能管理局也很需要江语这种人才。钟哲毫不示弱地答道。 既然如此, 那么我们就来定个协议。 如果江语遵从命运的指引,在凌

  • 7、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黑暗是固有的,不是因为有光明才有黑暗;黑暗是常态,这个时空中永远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呵护一点光明,面对无尽的黑暗,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铁腕反腐,从严治党,中央反腐的力度愈来愈深,从上无禁区到下无死角,这股反腐之风吹遍华夏大地!

    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面前,文学必不能缺席。素有“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周梅森沉淀八年之作《人民的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指导,由此一部反腐大戏搬上了大银幕,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全民热议。《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的调查行动为主线,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为辅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将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因为剧中的情节贴近生活,让人感同身受,生平第一次感觉到反腐贴近了每个人,我想这就是人民的名义吧!

    观剧反思生活,反思自己,在反腐这个大舞台上个人显得微不足道,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廉洁律己。在高速公路收费这一特殊的行业里,每天都要接触数以万计的现金,如何抵挡金钱的诱惑显得尤为重要,尤其作为一名财务人员,要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既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能在小事小节上牢牢把握住自己,将廉洁时刻记心中。捧着一颗廉洁的心来上班,不带走半根草回家去!

    黑暗固然存在,但黎明终将到来;反腐之路漫长道远,愿廉洁之风劲吹!

  • 8、 《死亡哲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死亡哲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用了两周时间读完了谢利·卡根教授的《死亡哲学》。和读其他哲学类书籍一样——当然了,我也确实没读过几本哲学书籍)——我再一次被绕晕。

    简单梳理一下本书的脉络。

    本书前半部分以证伪的方式否定了二元论关于灵魂存在的论证(最佳解释推论和笛卡尔的思维实验),应该说,其证伪的方式有不可知论及双重标准之嫌。进而引出柏拉图的灵魂不朽理论,并从逻辑思辨角度予以否定。

    后半部分是关于死亡本质的探讨。卡根教授引入个人同一性的三种理论,即灵魂论、肉体论和人格论,为“什么是死亡”以及死亡本质的阐述做铺垫。继而用剥夺解释理论分析了死亡带来的坏处,即死亡剥夺了人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但同样反驳了永生不朽意味着永远美好的观点。而后,阐明关于面对死亡的态度,应是感激而非恐惧。最后部分是关于自杀理性和道德层面的论述。

    简单说两点思考。

    关于人固有一死。人们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思考过死亡这件事,但潜意识中,人是“不相信我将会死去”的。因为死亡时间的不确定性,读书笔记人们对死亡的必然性是讳莫如深、细思极恐的。或许只有在某个突发事件面前,我们才会确切明白生命的脆弱、死亡的真实,停驻一下,思考一番,而后在生活既定的轨迹中继续前行。

    关于生命的意义。前段时间读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很是感慨了一番。人之一生,几十年,几万天,绝大部分人都在平庸中度过,如果侥幸能够在这不算长的时间中找到几个闪光点,相信也是虽死而无憾了。但遗憾的是,绝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都未能找到。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意义,有的很大,有的就是追求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我们无权评判。只希望不要在自己年老回忆往事的时候,所能跟别人吹嘘的,只是自己当年能吃几碗米饭。因为,我的饭量很小……

  • 9、 死亡之歌——《秋天的死亡》读后感

    死亡之歌《秋天的死亡》读后感

    文/郭俸麟

    草丛里,虫声合唱已接近尾声,怎么用力都掩饰不了那曲终人散的凄凉。

    秋天的死亡,这名取得十分有新意。秋天并非生命体,那又何来死亡,短短五个字,引出了读者的好奇心。

    凄切、擦伤、尾声、苍凉、曲终人散,无不散发着凄凉悲伤的气氛,写出了生物的心情。

    二段写到艾略特对死亡的恐惧和抗拒但又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是无法改变死亡的,只能写出抗议的诗文。

    四段写落叶托着作者的身子让他感到幸福,但仔细一想十分惊恐,他的身子是踩上尸体山的。他同时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无比的自私。在生命的无尽轮回中,感到幸福的人是否有一些残忍?

    五到九段,作者写出了生物对死亡的理解与他们自己的坚持,在死里逃生,可又找不到生在何方的感受,让吾心痛不已。有的动物死得平静又美丽,可死亡又的确让人和动物痛苦之至。

    万物为友,四海为家,所过之处皆为坟墓,我们生来就是为死做准备。有些人死得千古流芳,有些人死得遗臭万年,在活人眼中有区别,而在物质的层面上,他们已尘埃落定,毫无差别。那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死亡之前享受罢了,在人世间体会了恨、爱、喜、痛,之后方可西去,沉睡到永远。

    同学们,生为死,在死之前,要轰轰烈烈,把生之画挥洒到极致。这样,方可无憾。

  • 10、 死亡实验影评

    【第1篇】

    看了电一影《死亡实验》,着实的震撼了一次。故事开始本只是一次普通的科学实验:某科研机构招聘了一批失业者进行一次模拟监狱的实验,遵守实验规则完成为期两周的分角色扮演(狱警和犯人)实验后就可以每人得到14000美元的酬金(这对于每一个失业者而言就是未来很长一阶段的糊口费或其他开销,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用途,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情况下,这笔钱很重要),只要任何一个人触犯了规则,则实验终止,所有人都得不到任何报酬。到此,一个“猴子香蕉”的试验场景已经设定完毕。

    人到底能比动物——猴子高级多少呢?随着故事的推进,你实在看不出来有半点高明之处。谁如果企图触犯规则,就会受到其他人的鞭笞,会得到惩罚。一些人便变得狰狞了,变得无视人一性一,诸如同情、友一爱一、怜悯都荡然无存。这是其一层。

    剧情继续发展,更深的含义紧接而来。一些人开始在这个游戏中重新建立自己的规则,满足自己在虚拟的牢狱外面不能实现的企图或欲一望,例如黑人“狱长”似乎在建立自己权威,心狠手辣之后终于有了一性一能力。由于一番毫无人一性一的作为,让他建立了自己的领土,友情早已荡然无存,实验开始前本来跟他似乎很有默契和缘分的77号“犯人”由于对“狱友“的关心友一爱一而吃尽了他的苦头,这时候”要让每一个人遵守规则,维护大家的利益“成了他的借口,故事发展到此,对他而言这已经不是一个实验,不是一场游戏,这里已经成了他的“my zone”,成了他满足欲一望与企图的天堂,他早已忘记了这本只是一个临时雇佣的工作而已,忘记了自己应该是一个正常的“人”,而不是“猴子”,不是“一精一神病患者”。

    而人与猴子的区别在哪里呢,故事台词中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反抗!对,就是反抗,而谁才会去反抗呢,“犯人”77号!只有他由于还 有同情,有怜悯,有友情,才有一次次对“狱长”非人一性一的反抗,才有了比动物的高明,有人一性一,也即同情、怜悯、友情才是人一性一!有了人一性一也才有机会,有人站到你的一边,让你更强大!

    影片快结束的时候还 道出了一个警示——尽量别与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共处!黑人“狱长”在实现中却是一个博士,一个找不到工作,找不到一爱一人(和他老一妈一共住),没有一性一能力的博士,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此人就成了“神经病患者”,成了动物,成了非人一性一的总代表,他们的一陰一暗是个黑一洞!一爱一护生命,远离失败者!——谨遵规则!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9-01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11-06

  • 2021-04-20

  • 2019-09-28

  • 2019-10-28

  • 2021-08-24

  • 2023-04-10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1-08-30

  • 2019-10-28

  • 2021-07-28

  • 2019-10-28

  • 2022-04-1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2-03-02

  • 2021-08-23

  • 2019-11-02

  • 2021-06-05

  • 2021-08-31

  • 2022-09-13

  • 2019-10-28

  • 2022-03-11

  • 2021-08-20

  • 2019-11-06

死亡爬行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死亡爬行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死亡爬行观看心得、2024死亡爬行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