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工作与人生读后感 > 地图 > 工作与人生读后感

工作与人生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12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中外经典书籍。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动机与人格》读后感1200字,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要解释一个人的行为或者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分析往往是必经的手段。我读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这本著作本只想了解一下其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却不曾料它让我知道了更多。
part1:需求层次模型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如图所示。 part2:基本需求的特点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比如我想买iphone,我想买豪车等等,与作者所说的基本需求是不同的概念,其间关系是多对多的映射,就好像是产品中的用户需求与产品需求的关系一样。
在层次模型中,越是低级的需求,越是重要,这是显然易见的。当低级的需求被满足后,更高级的需求才会(也是立即会)出现。人们日常所说的饱暖思淫欲和贫贱夫妻百事哀就从两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道理。然而,并非低级需求得到百分百的满足才会出现高级需求。
与自我实现(下面会具体提到)相对应,当人们某一层次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机体便会被其所控制,长期下来甚至于其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有所变化。在心理疾病研究方面发现,只有挫伤与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局部需求才可能致病。比方说异性朋友拒绝了你的晚会邀请,只要这一事件与基本需求无关,那将是无害的。假如这一事件牵扯到个人魅力、他人尊重等等,就有可能对被拒绝者造成心理伤害。
我们常常强调小孩的教育,在书中也能找到一些佐证。研究表明,一个某种基本需求在其生命早期得到满足的成年人,比一般人更加能够忍受这一需求的匮乏。比如说,小孩从小就得到足够的爱和呵护,那么他长大后将更能忍受孤独和寂寞。
最后要说的一个特点就是:并非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动机。试想,一个愚笨的人表现得愚笨难道也有动机驱使吗?这类表达性行为的无动机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选自)
part3:自我实现的特征
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金字塔顶端是自我实现,那可真是非常难以达到的。作者找了一群他自认为是自我实现的人来做实验,找到他们之间的17个共同点,我暂且将其罗列出来,也不一一解释了。要注意的是,由于是抽样试验,主观因素太多,这些特征既不保证其充分性,也不保证其必要性,仅供参考而已。
1、辨别人格中的虚伪、欺骗、不诚实,以及答题正确和有效地判别他人。
2、相对地不受令人难以抬头的罪恶感、使人严重自卑的羞耻心以及极为强烈的焦虑的影响。
3、行为相对是自发的,而且远比内在的生活更有自发性。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5、可以离群独处而不会伤害自己或者感到不适。
6、由成长性动机而非匮乏性动机推进,主要的满足不依赖于外界来实现。
7、具有奇妙的反复欣赏的能力。
8、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感,就像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大家庭一样。
9、拥有最深刻意义上的民主。
10、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际关系。(pS:此段作者的描述让我想起了罗宾邓巴教授的著作《你需要多少朋友》,久闻大名但一致没有拜读)
11、拥有很强的道德力量。
12、手段与目的泾渭分明,手段相当明确地从事于目的。
13、幽默更具哲理性和思想性。
14、独特的创造力。
15、虽能和不同文化和睦共处,但一定意义上抵制文化适应。
16、不完美性,即使是圣人也会不时暴露出人性的弱点。
17、以哲人的态度接受自我。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读后感300字


我们评价儿童画的确也无对错可言。儿童用图形表现客观世界,反映了他们的智慧,的确应该受到赞扬和保护。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我对此有很深的感受。记得在一次六年级的美术课堂上,一个同学因为画得不好,而被周围的同学嘲笑,其实也不是真的画得差,只是造型能力比较弱,但是画面的构图很饱满,细节也有刻画,但是同学的嘲笑对他的自信心是有很深的影响的。于是我拿起了他的作品放在大屏幕上,带动全班同学对他的作品进行分析,说出优缺点,但是缺点他们仅仅找到了一个:造型能力弱。但是优点却能提出好几条。最后班上的同学也没有再嘲笑他的画了。我认为无论一个学生的绘画能力如何,他总会有优点的部分的,我们要擅于发掘他们画面中的优点,多给与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有利于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读《名师的人格教育力》有感


读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后,我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师德的博大精深,众多普普通通的教师身上所体现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令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身为教师的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深深地领悟到: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师德是一个核心的话题。

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高为师,身正示范”这八个字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位老师,要万恶每一个纯洁心灵的人格构建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源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而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学社对老师的敬佩。两种尊重虽然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是两者互为条件,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更要爱学生。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身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正在社会生活里试图迈步的儿童,他们尚缺乏承受人生风雨的坚挺意志,尚无法独立面对人生的坎坷与灾难,更缺乏爱与奉献。这一切,决定了教师的教育关注点应该落在哪里。

教师要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偏爱后进生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到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立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

师爱是教育的前提,而宽容是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宽容地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快容地对待学生的惩罚,宽容地对待学生的无理行为,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懂得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什么学生,在他们身上总是有优点,也是有缺点的,钥匙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否对学生抱有宽容的心态呢?

的确,学生犯了错误,就理应受到老师的惩罚,它是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然而,如何惩罚学生却会在无形中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内在品格。《菜根谭》里说:“路留一步,味让三分。”教师在惩罚学生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余地,要为他们着想,要想到自己的惩罚决定会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后果。

教师惩罚学生的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和目的,无非是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就需要教师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用负责的行为对待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更多的人生哲理。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会用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宽容意味着自己的教育手段更加成熟,能够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体现了自身的人格魅力。所以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首先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肯定他是一个好学生,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老师首先应该给学生以申诉权,让他从容的讲明过失是怎么发生的,其次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过失的性质与危害。在学生认识错误的前提下,再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更多的优秀教师不会轻易地处罚学生,总是宽容学生的过失,必要的时候,甚至为学生的过失保守秘密,以免其自尊心受挫。

一个懂得去爱学生的老师,才会得到学生更深厚的爱,一个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才会教育出杰出的,有用的人才,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在每个学生的成长中困难和挫折都是难免,错误和失败也是必然的,不应让学生在恐惧中奔跑,而要把学习的过程变得阳光灿烂,让学生在愉悦中成长。

聪明的教师,不应该吝啬对学生的赞美。赏识会让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许多潜能和情感便会奇迹般的激发出来。只有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能发掘学生优点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心!

我认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先播下花的种子,再浇水锄草,特别要将那些长歪的小苗扶正,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

丰子恺散文《伯豪之死》读后感1000字-独立人格


我喜欢丰子恺先生的画。他的画中,往往充满了童真童趣,而且下笔柔和,让看画者也被那种温柔祥和的情绪感染。

但他的众多画中也有与众不同的,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就带着淡淡的寂寥与怀念。

在丰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中,这幅画是《伯豪之死》的插画,画的是窗外新月如钩,窗内人走茶凉的情景。

伯豪是何许人?是丰先生的一个头脑清楚,个性强明的好友,有着自己的人格。

他曾无故缺课,却宁愿被先生记过,也不愿扯谎。他有自己的宗旨,自己的目标,不在意学校的所谓铁律。他说,你不要过于胆怯而只管服从,凡事只要有道理。

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有个因为武功盖世而肆意妄为的猪兄,它告诉我,打破规则需要有足以相匹配的能力。而《伯豪之死》告诉我,打破规则需要有道理。

何为有道理?可以如丰先生那样因为生病走出宿舍才打破规定,也可以是像伯豪那样,为了自己的方向努力而打破规定。规矩并不那么无情,因为实行它的人有情。

伯豪离开校园,让丰先生怀疑学校,而伯豪的死,让丰先生怀疑人世。

丰先生有个地方和我很像,畏惧规矩,所以绝对服从,像是《人间失格》里的叶藏一般努力迎合社会。因此看完伯豪的一生之后,我才会明白,丰先生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时的感受。

那是敬佩的人离去的失望,是对挚友逝去的悲伤,是失去知己的孤独,是无人理解的寂寥,更是对世间失去了一个独立的人的遗憾。

丰先生敬佩伯豪,伯豪是因为自己想做老师,才去师范大学,而丰先生仅仅因为母训和师训;伯豪会因为提升自己不去听课,而丰先生死守校规;伯豪游玩遵循自己,而丰先生往往去别人去过的名胜正如丰先生概括的那样,伯豪是个个性强明的人,他早早有了自己的方向,有了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所以他敢于打破一切阻拦他前进的规矩。

丰先生与伯豪相比,便是缺少勇气的人了,即使有想要为之奉献一生的梦想,也难有寸进,所以才更希望有目标,有勇气的伯豪能有好结果。

可是,伯豪最后死了

所以,丰先生才会在《缘缘堂随笔》里说:一种对世界的反感,对于人类的嫌恶和对于生活的厌倦,在我胸中日渐堆积起来了。

他向往伯豪先生的生活,将他视为人生导师。伯豪先生多次打破规矩,彻底的顺从本心做自己,展现了自己独立的人格。丰先生不敢如此,却又向往如此,他把这份向往放在了伯豪身上,视他为至交好友,视为知己,所以才会在伯豪死后画出了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画。

自然更古不变,人事却飞速变迁,丰先生画了这幅漫画,写下了这篇随笔是在怀念伯豪,是在宣泄自己的失望,更是在传递伯豪的观点:打破规则并不可怕,凡事只要有道理。

他没有勇气做那个打破规矩的人,但他希望这样有独立人格的人越来越多。

生活赋予了每个人无限的可能,规则,并非一成不变,每个人都一直与众不同,每个人都可以特立独行,但少有人敢于挣脱俗世的各种规矩,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一部分原因就在没有与之相配的能力,没有勇气,但更多的人,是因为没有道理。

这个道理,是合乎世俗的人伦情理,更可以是你的独立自我告诉你的真正正确的本心。

有着独立人格的人,才真的活着。

高三11班贾晨曦

伟大的人格投影——读《朝花夕拾》4400字


每次读《朝花夕拾》,我惊异于它给我的如此强烈纷繁的印象;有时,我仿佛看见一片宁静的水面,在清朗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有时,却似乎置身荒凉的旷野,头上是低而暗的苍穹;有时,如同面对汹涌的大江,浪涛猛烈地冲打岩石另外的人也可能有别样的印象;但在我,它们却是那样的鲜明难忘。
鲁迅这十篇回忆文章,写于1926年2月到11月,骚动不安的气氛正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五四运动的狂飙似乎已经过去,民国初年那种举国振奋的情形仿佛仅仅是遥远的回忆,军阀专制日渐严重,在黑暗的北方显得尤其浓厚。但在温暖的南方,人们却在酝酿一场风暴。国共合作的局面初步形成,北伐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这就很有点耐人寻味:北方敏感的知识分子都满怀希望地翘首南望,预期明天的胜利,鲁迅却陷入了痛苦的深思,甚至转向昨天,写起回忆来。倘说这是他处于严重的彷徨中,这究竟是怎样的彷徨,又如何将他引入往昔岁月的呢?
早在辛亥革命刚胜利不久,鲁迅就经过一次严重的失望,沉默了将近七年。他清楚地知道中国封建黑暗的深厚,愚民历史的悠久,并不奢望这一战即获全胜。但是,五四之后封建势力如此猖狂地卷土重来,鲁迅还是感到某种程度的意外。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学生的三一八惨案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使他不但震惊于统治者竟如此凶残,而且痛觉到文人的软弱无能。他尤其失望于新人的不济,在1926年10月8日给许广平的信中,他痛苦地说:我这几年来,常想给别人出一点力,所以在北京时,拼命地做谁料结出来的,都是苦果子。同时他个人的处境也日益艰难。章士钊们凭借权势,以革职相压,陈西滢们又从旁不断攻击。在北京文坛上几乎全部显赫人物乃至政界某些势力的围攻当中,鲁迅不得不独立苦战。
他当然不是个轻易灰心的人。但这几年的经历,毕竟使他对现实社会看得很透彻,不禁怀疑起自己原来的改革主张和战斗方式。强聒不舍并不能使中国摆脱腐败沉滞的命运(《通讯》),改革最快的不是火与剑,单用进化论不能解释中国的现实,青年何能一概而论(《导师》)。他不断地用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式的思想鼓励自己。但同时,他也对南方的人们不存多大的指望,他甚至怀疑那不过是在争地狱的统治权(《杂语》)。
我们不妨把这看做是一种先知式的痛苦,它表明鲁迅正站在远远超出那些预期胜利的思想高度上,他已经从纷乱中看出敌人阵地不容易被攻克。在南京的最后一篇讲话里,他表明了对于过去的清醒的看法;历来的斗争远非胜利的前进,不过是一面修补,一面又遭破坏的挣扎(《记谈话》)。两个月后在厦门,他更坦率地说,对于面前的路,我自己还不明白应当怎么走(《写在坟后面》)。从《华盖集续编》就能看出,自1926年5月起,鲁迅基本上停止了呐喊,即便要带伤陷阵,也总得要先包扎好自己的伤口。
《朝花夕拾》,就是在这样的情形里写下的,它既不是那种起因于心境老化的单纯的怀旧,更不是减轻创作疲劳的消遣。它反映了一种复杂得多的思想状态,一种深刻得多的内心痛苦,它是鲁迅身陷彷徨,却又不甘彷徨时的寄托,是他淘取来冲刷自己受伤心灵的净水。他现时的情绪,必然会异常有力地控制回忆画面的组合和文字描写的气氛,甚至径直登上回忆的前台,不仅以自己沉沉的蕴蓄创造出新的意境,而且和往昔的生活背景形成强烈而富于特色的对比。这应该说是《朝花夕拾》最主要的特点,这些优美散文的全部魅力,几乎都根源于这里。
人们常说回忆录的第一篇《狗猫鼠》可以归入鲁迅最尖锐的杂文之列。可其中却出现这样情趣盎然的画面:夏夜里的大桂树,微风拂动桂叶,老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树下, 娓娓讲述猫和老虎的故事;接着,又跳出一只活泼的可爱的小隐鼠,引起许多有趣的联想看来,这些回忆使作者感到那样亲切,即使一面在抨击正人君子,他也情不自禁要把它们描绘出来。
在杂文中,鲁迅常给人一种愤世者的印象。可是从《阿长与山海经》,读者却能窥见他内心深处强烈的爱。我用窥见这个字眼,因为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述自己如何爱长妈妈,反以一种戏谑的笔调,写她切切察察时怎样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怎样神情严肃地讲述关于长毛的无稽之谈;他历数长妈妈那些麻烦的礼节,还特别细致地描写正月初一早上,她怎样惶急地摇着他的肩头,盼望他说阿妈,恭喜的情景。鲁迅是个深沉内向的人,自然不会长吁短叹,啊呀连篇,他只是真切刻画长妈妈淳厚的灵魂,而将自己的怀念隐蓄在生动的刻画中。但到文章末尾,他却抑制不住地祈祝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感情的爆发式的流露,具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它不仅显示出作者的爱是何等炽热,而且透露了他下笔时的一种伤感情绪。长妈妈一生的浑噩,本就令人叹息;作者在这里又不仅是怀念她个人,也是在怀念自己久经逝去的童年生活,怀念那单纯平静的心灵世界。这些愉快的记忆越是清晰,他就越感到时日的流逝,现实社会的沉闷,他的爱,也难免要转成伤感。
戏谑和伤感这两种一般来说彼此无缘的情味,竟能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充分显示出作者艺术技巧的圆熟,但我们也领会到他一番特别的用意。他似乎不愿意让惆怅情绪影响自己美好的回忆,因此特别要采取戏谑的口吻,虽然这惆怅是植根于同情和爱,他对长妈妈们爱得越深沉,由她们的不幸引起的伤感就越强烈,他仍然成功地使整篇回忆洋溢着一种天真的乐趣,就是在结尾,他也尽量不使伤感染上过分的悲愁色彩。他那从回忆中寻求慰藉的愿望,实在是相当明显的。
就这个愿望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说写得最成功,它成为这本回忆最明丽的篇章。作者细细描写百草园里的一切,那真是儿童的伊甸园! 当讲到家人送他进私塾时,出现这样欢快的字句: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在描写那位和蔼方正的老师读书时,他更幽默地写道: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在这段俏皮的文字中,作者表明了他的从容,并没有不可遏止的悲愤催促着他。回忆向他展示了一个值得留恋的世界,当思绪沉浸于其中的时候,人的心情是宁静的,周围并非全是衰朽和黑夜,还有纯真的乐趣,有清朗的阳光。的确,他在那里寻到了慰藉。
但回忆也不尽是一块乐土。当幼年的鲁迅在泊着大船的河埠边笑着跳着,享受那将去东关看五猖会的乐趣时,父亲却要他背《鉴略》。虽然作者的语气相当委婉,我们还是清楚地看到了一个幼小心灵在颤: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五猖会》)。这犹如一道细密的栅栏,圈禁住活泼的孩子,看得出,也许因为爱父亲的缘故,他极力注意不使这篇回忆显出抒遣积郁的样子,一直避免直言自己当时的感受;加上整篇文字的活泼有趣,对五猖庙的那段描绘更妙趣横生,他的悲哀的确表现得比较隐晦。可是,只要用心读过一遍,恐怕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他对这种旧式教育的强烈不满,甚至好像看见他铭刻在记忆中的心灵创伤。
作者这种尽量约束悲愤情绪的努力,在《二十四孝图》里同样明显。他写这篇文章,可以说正是为了拆毁旧教育的栅栏,开篇那段几近于切齿之声的诅咒,就表明他的愤怒。但是,接下去他却换用一种含带讥讽的幽默口吻,自述童年对《二十四孝图》的印象,其中不少段落教人很容易联想到《阿长与山海经》里那些令人捧腹的文字。类似的情形在其他篇章里也有,像《父亲的病》,作者抨击庸医的贻误人命时,用的就是这种口吻。依靠他独特的幽默气质,这些回忆的确充满机智和诙谐。可是,这里的情形已经和《阿长与山海经》不同,他无法完全掩饰内心的悲愤,文字表面的幽默仅使这悲愤显得更加深沉。人们初读时越显得畅快,回忆之后心灵的痛楚就越持久,《二十四孝图》的最后一段,不是简直令人忍不住要落下泪来吗?
再看《无常》,作者怀着强烈的兴趣描写乡间迎神赛会时的活无常,不仅描写他扮面朱唇,眉黑如漆的外貌,也不仅详述他冤苦不堪的唱词,更着力分析乡人对他的亲切感,这些分析颇带戏谑性,却像《二十四孝图》一样,也分明传达出作者心中的隐痛。他写道: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他深懂得下等人为什么喜爱无常,那是他们摆脱人生苦难的象征,代表他们对于公正命运的期望! 这个昔日使他感觉查亲爱的鬼,就这样向他打开了一扇面向悲哀阴郁的心境的大门。虽然这篇回忆并没有完全被悲哀的阴影笼罩,大部分文字还是轻松诙谐的,作者不仅以满蘸感情的笔触赋予无常这个形象本身一种奇特的魅力,而且用那些玩笑式的语句,冲淡了它所引进的沉痛感。我们却仍然从那似乎淡淡的哀愁中,感觉到作者悲愤之情的激荡,正像从江水的喧哗声中,听到大潮正从远方轰鸣而来一样。
果然,从《琐记》起,作者似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笔下明显地弥漫出一种低沉压抑的气氛。即便还是讽刺,却很少有先前的轻松意识,好像在强压怒火,祖宅里庸俗无耻的衍太太,绍兴城中昏愚不可救的秀才,南京乌烟瘴气的雷电学堂,这一切都使鲁迅厌烦。于是他东渡日本,在那里总可以学到救国的真实本领罢! 谁料得到的还是屈辱:考试及格,日本学生便怀疑是老师泄露过消息;课间放电影,又看见同胞如猪羊般任人宰杀。既为弱国的子民,在异域自然得不到尊重;但同是留学生,却又有整天沉湎于学跳舞,这使鲁迅更加悲哀。他写道: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藤野先生》)过去的失望和现在的失望在这里汇合了。
这一种悲哀的乐声,在《范爱农》里达到高潮。范爱农很爽直,对改革怀着孩童般盲目的信任,革命前他就受着轻蔑和排挤,革命后呢? 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于是他虽然做了几天学监,却还是以寄食、出走和溺水结束自己的生命。文章这样结尾: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人生最可怕的事情,无过于想到多年前就已身受的厄运,竟能一直延续到今日,甚至将来。
如果说这种逐步显露和增强的悲哀伤感的情绪,贯穿《朝花夕拾》的始终,那么,它更时常被另一种激愤高亢的旋律打断。这旋律虽没有被连续弹奏出来,我们却时刻感觉到它的存在。
鲁迅是一名斗士,思绪总离不开现实战场,他徘徊踌躇,正是为了更迅速的进击。他不可能,事实上也不愿意完全抑制住心头的怒火,它必然时时要喷发。这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强烈的战斗性,并且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作者借以休整的避风港,也是他进入新阵地的交通壕,那些看来似乎纷繁的印象,其实是鲁迅人格不同角度的投影,唯其是一种伟大的人格,这印象才格外鲜明和强烈。

相信《《动机与人格》读后感12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工作与人生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