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共 2154 篇)
- 1、 读《在酒楼上》有感1000字
读《在酒楼上》有感1000字
熊江芹
《在酒楼上》是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创作的小说,收录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
小说主人公叫吕纬甫,整篇小说浓墨重彩地对吕纬甫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地刻画,向读者呈现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主要采用人物自述的表达方式向读者展现那个时期的社会现状。
我带着极强烈的功利性心态来阅读这篇小说,字句斟酌,用灵魂去感受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情感。
当我阅读这篇小说的时候,首先引人深思的是小说的标题——在酒楼上,一个表示地名的标题。我思索良久,还是没能想出个所以然,唯一能得出的结论是,这个酒楼一定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主根据地。
故事从“我”来到s城开始。我细细品读小说中关于s城的描写,深冬雪后的s城,风景凄清,一派寂寥,物不在人也非,这里开了新的旅馆,学校的门口改了名字也换了模样,“我”的旧同事早不知散到哪里去了。尽管那家叫一石居的小酒楼仍在,也不是“我”熟悉的模样,整个s城是灰暗的。在“我”遇到吕纬甫之前,小说着重描绘的是“我”在s城的所见,这样的对s城的环境描写,在我分析看来是有三个妙处的:一是凄清的环境符合当时的时代环境,辛亥革命时期的环境就像s城一片萧条。二是凄清的环境体现作者内心的绝望与荒凉(鲁迅在文中提到意兴索然和客中无聊)三是凄清的环境为吕纬甫的人物形象作铺垫,从满怀革命热情的战士到如今的目光消沉的教书先生,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很像阴沉的s城。总体而言,整个s城的环境像是在昭示着人们彻底的革命还未完成。待到革命完成之时便是黑暗驱散之时,想必那时的s城定是明媚的。
“我”拾级而上来到小酒楼的楼上,无意中发现酒楼下的废园,惊异于废园里的景象,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读到这里,我不禁思索,在一派萧条的s城的一隅竟有如此明艳的一幕景象,与当时的s城环境相比如此的突兀,但细想之下却又觉得是如此的和谐,予人以希望。小说中
将s城荒凉的环境与废园里明艳的景象进行鲜明的对比,向读者表明,即使是在当时如此黑暗的环境下(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帝国主义、封建思想当道),依然有一些革命者骁勇善战,顽强反抗恶势力,就像是在如此恶劣环境中开得依旧明艳的花一般。
小说的后半部分着重描写主人公吕纬甫,包括他的外貌描写以及他的人物自述
- 2、 鲁迅《在酒楼上》读书笔记
今天再次读了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读一次很难辄穷其意,必须多次阅读、细细揣摩。《在酒楼上》篇幅虽短小,意蕴却无穷,读罢之后总感觉一团团乌云笼罩在心头,让人实在觉得压抑、沉重。这就是鲁迅啊,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字字见血,他的笔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在心头,让人直面淋漓的鲜血,深切地感受到切肤之痛。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原是辛亥革命时期振臂一呼、力求改革的热血青年,在屡遭现实打击后变得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教着他曾经最厌恶的“子曰诗云”。他对待现实态度极其消极,“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作者是将其归为封建思想加以批判的。与鲁迅先生以往的小说不同,作者所批判的对象不再是麻木的未觉醒的老一代中国儿女,而是觉醒了的新一代人。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觉醒者,他们非但没有人性获得自由的欢愉,反而产生了那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更加深刻的悲剧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倍感压抑、沉重。 人要生存,就必须与外部社会打交道,觉醒者亦是如此。觉醒者首先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否则难以立足。吕纬甫为了糊口度日就不能不教“子日诗云”,否则连每个月二十元的生活费用也无法得到,他也就无法生存。但是,教“子曰诗云”又意味着向现实屈服,走向自我毁灭。这是一种两难境地:要实现自我,与现实对立,就无法生存;要生存,就得向现实妥协、毁灭自我。二者中任何一种都意味着人的毁灭,这蕴含无穷的悲剧感。 然而,作者所表达的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痛斥,他所坚持的正如他眼中之景,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区别于吕纬甫,鲁迅先生选择了在孤独中砥砺前行。这让整篇文章不流于失望,给觉醒者展现了希望之路。
- 3、 《在酒楼上》读书笔记800字
今天再次读了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读一次很难辄穷其意,必须多次阅读、细细揣摩。《在酒楼上》篇幅虽短小,意蕴却无穷,读罢之后总感觉一团团乌云笼罩在心头,让人实在觉得压抑、沉重。这就是鲁迅啊,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字字见血,他的笔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在心头,让人直面淋漓的鲜血,深切地感受到切肤之痛。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原是辛亥革命时期振臂一呼、力求改革的热血青年,在屡遭现实打击后变得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教着他曾经最厌恶的“子曰诗云”。他对待现实态度极其消极,“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作者是将其归为封建思想加以批判的。与鲁迅先生以往的小说不同,作者所批判的对象不再是麻木的未觉醒的老一代中国儿女,而是觉醒了的新一代人。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觉醒者,他们非但没有人性获得自由的欢愉,反而产生了那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更加深刻的悲剧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倍感压抑、沉重。 人要生存,就必须与外部社会打交道,觉醒者亦是如此。觉醒者首先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否则难以立足。吕纬甫为了糊口度日就不能不教“子日诗云”,否则连每个月二十元的生活费用也无法得到,他也就无法生存。但是,教“子曰诗云”又意味着向现实屈服,走向自我毁灭。这是一种两难境地:要实现自我,与现实对立,就无法生存;要生存,就得向现实妥协、毁灭自我。二者中任何一种都意味着人的毁灭,这蕴含无穷的悲剧感。 然而,作者所表达的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痛斥,他所坚持的正如他眼中之景,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区别于吕纬甫,鲁迅先生选择了在孤独中砥砺前行。这让整篇文章不流于失望,给觉醒者展现了希望之路。
- 4、 读《阁楼上的精灵》有感 读《阁楼上的精灵》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四年级(9)班 许泽善 十月份,常州新华书店来我们洛阳中心小学摆摊卖书,我看见很多人在买一本叫《阁楼上的精灵》的书,我也买了一本,仔细阅读后,我觉得自己没买错这本故事书。 故事中,一群精灵居住在乡下,但是带阁楼的乡下老房子越来越少了。终于,因为一条铁路要穿过世界上最后一批阁楼,精灵失去了栖身处,不得已,这个庞大的精灵家族在三百零八岁的精灵奶奶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迁徙。一路相随的还有一群老鼠和一个世上最笨最笨的笨巫婆…… 在鹳鸟的帮助下,他们如愿以偿地到达了梦中的天堂——精灵谷。可精灵们又开始怀念与人类相处的日子。于是,一个翘鼻子小精灵骑在一只乌鸦(是那个笨巫婆变的啦)的背上,朝着遥远的霓虹灯闪烁的城里飞去…… 这本书讲述了善良、诚实、充满爱心的小精灵的故事,由于人类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它们不得不离开人类,长途跋涉去寻找他们的新家园——精灵谷,在迁徙的过程中不畏艰难险阻,用智慧和毅力战胜一切困难的事情。这些精灵们最喜欢照顾孩子,尽管孩子们长大后不一定还能记得,但是却让孩子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幸福快乐。
- 5、 逐梦路上有感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人生应有两盏灯,一盏是信仰之灯,一盏是理想之灯。梦想,需要靠自己去打拼。 在逐梦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需要我们勇敢去追求才能实现,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照亮前进的道路,指引方向;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驶向成功的彼岸。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游击队在小米加步槍的的时代,依然努力与敌人抗争;众所周知,当刘翔在奥运比赛摔倒后,用另一条腿跳完了全程;众所周知,屠呦呦为了研究青霉素,没日没夜的泡在实验室里,还 曾得了中毒一性一肝炎,终于提取到了青霉素,为广大疟疾民众带来了福音。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或大或小的梦想而努力的拼搏着。 同学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考上理想的学校;公司职员为了升职,去奋斗,去努力;国家领一导一人为了给百姓一个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既然有自己的梦想,就要努力地去实现它。即使再累,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完成。有很多东西,只要你一松懈,它就稍纵即逝。有信心,才会有意志去拼搏。培根说过,顺境中不无隐忧和烦恼,逆境中不无慰藉和希望。逐梦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只要你不放弃,努力拼搏创新,那么梦想也不会放弃你。 回看“十二五”,辉煌成就终成过往,放眼“十三五”,光明新篇即将开始。相信大家的心中都有一个强国梦,但这些梦不是光靠想想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近五年来,在省委、省政一府的坚强领导下,浙一江一全省人民一团一结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果,不正是我们浙一江一儿女联手共创的吗? 看看这些名字:虞洋、魏振兴、徐文荣、屠呦呦、刘若鹏、李超、吴静鸣等等……,不得不说,创新就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兴则国兴,创新强则国强。他们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做的漂亮完美,像那些前辈那样,他们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祖国要永续发展,就要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不断催生新技术、新模一式、新产业、新发展。我们中学生也要不断接受挑战,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一精一神。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
- 6、 在酒楼上读后感体会
在一个深冬我回到灰蒙蒙的、透露着衰败气息的故乡,却发现往日时光已无迹可寻,无处于我不生疏,无处于我不孤独。酒馆,废园颓唐着捧出一株老梅,一株不以深冬为意的老梅,还有傲慢如火的一株山茶花,让我觉得浑身冰凉又有老旧的一些热血在体内沸腾。
与吕纬甫不期而遇,今日境况,事事都看起来无聊,那旧日同窗时的书生意气他没有忘,但终究是再拾不起那颗滚烫的心。吕纬甫回乡,来为曾经与他很亲睦的弟弟迁坟,他带着满满的爱与柔软的眷恋回来,却发现在岁月的浸沤下弟弟已散于泥土中。将那碎木与泥土装进棺材里,继续过模模糊糊的生活。那淳朴美丽的阿顺姑娘,青年朴实的“愿这世界为她变好”的祝福没能实现。在恶人的诳言下她带着惊惧死去。那绒花没了主人。正如吕纬甫没了寄托。从此在这世间随随便便做一个无乎不可的人,做一些无聊的事,模模糊糊一年一年过下去,就够了。
我与吕纬甫离开酒馆,走向两个方向。
吕纬甫和我,是作者内心的两种声音的辩难。在那浑浊看不见希望的日子里,往哪走去?内心有温柔的爱,有老梅一般的斗志,也有无可奈何,心灰意冷。在北方自己是格格不入的客人,回家乡也没了容身之处,老友与当年的壮志豪情一起风流云散。孤独寂寞迷茫困厄,碎雪纷纷扬扬落了满身。
- 7、 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1200字
- 8、 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800字
- 9、 《在酒楼上》读后感(集锦7篇)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我想您对作者写的作品,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在酒楼上》读后感(集锦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酒楼上》读后感 篇1今天再次读了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读一次很难辄穷其意,必须多次阅读、细细揣摩。《在酒楼上》篇幅虽短小,意蕴却无穷,读罢之后总感觉一团团乌云笼罩在心头,让人实在觉得压抑、沉重。这就是鲁迅啊,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字字见血,他的笔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在心头,让人直面淋漓的鲜血,深切地感受到切肤之痛。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原是辛亥革命时期振臂一呼、力求改革的热血青年,在屡遭现实打击后变得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教着他曾经最厌恶的“子曰诗云”。他对待现实态度极其消极,“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作者是将其归为封建思想加以批判的。与鲁迅先生以往的小说不同,作者所批判的对象不再是麻木的未觉醒的老一代中国儿女,而是觉醒了的新一代人。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觉醒者,他们非但没有人性获得自由的欢愉,反而产生了那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更加深刻的悲剧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倍感压抑、沉重。
人要生存,就必须与外部社会打交道,觉醒者亦是如此。觉醒者首先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否则难以立足。吕纬甫为了糊口度日就不能不教“子日诗云”,否则连每个月二十元的生活费用也无法得到,他也就无法生存。但是,教“子曰诗云”又意味着向现实屈服,走向自我毁灭。这是一种两难境地:要实现自我,与现实对立,就无法生存;要生存,就得向现实妥协、毁灭自我。二者中任何一种都意味着人的毁灭,这蕴含无穷的悲剧感。
然而,作者所表达的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痛斥,他所坚持的正如他眼中之景,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区别于吕纬甫,鲁迅先生选择了在孤独中砥砺前行。这让整篇文章不流于失望,给觉醒
- 10、 [精华读后感]在酒楼上读后感模板汇总(5篇)
读书之所以是一种乐趣,是因为读书使我们积极思考。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读后感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那么,写读后感范文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精华读后感]在酒楼上读后感模板汇总(5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酒楼上读后感(篇一)今天再次读了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读一次很难辄穷其意,必须多次阅读、细细揣摩。《在酒楼上》篇幅虽短小,意蕴却无穷,读罢之后总感觉一团团乌云笼罩在心头,让人实在觉得压抑、沉重。这就是鲁迅啊,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字字见血,他的笔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在心头,让人直面淋漓的鲜血,深切地感受到切肤之痛。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原是辛亥革命时期振臂一呼、力求改革的热血青年,在屡遭现实打击后变得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教着他曾经最厌恶的“子曰诗云”。他对待现实态度极其消极,“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作者是将其归为封建思想加以批判的。与鲁迅先生以往的小说不同,作者所批判的对象不再是麻木的未觉醒的老一代中国儿女,而是觉醒了的新一代人。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觉醒者,他们非但没有人性获得自由的欢愉,反而产生了那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更加深刻的悲剧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倍感压抑、沉重。
人要生存,就必须与外部社会打交道,觉醒者亦是如此。觉醒者首先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否则难以立足。吕纬甫为了糊口度日就不能不教“子日诗云”,否则连每个月二十元的生活费用也无法得到,他也就无法生存。但是,教“子曰诗云”又意味着向现实屈服,走向自我毁灭。这是一种两难境地:要实现自我,与现实对立,就无法生存;要生存,就得向现实妥协、毁灭自我。二者中任何一种都意味着人的毁灭,这蕴含无穷的悲剧感。
然而,作者所表达的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痛斥,他所坚持的正如他眼中之景,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区别于吕纬甫,鲁迅先生选择了在孤独中砥砺前行。这让整篇文章不流于失望,给觉醒者展现了
-
2019-09-28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29
-
2019-10-12
-
2019-10-11
-
2021-04-13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10-29
-
2022-04-11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09-19
-
2021-08-27
-
2022-03-08
-
2019-10-11
-
2019-10-28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