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 > 地图 > 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2024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
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相关栏目
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热门栏目
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推荐
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

(共 1015 篇)

  • 1、 《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400字

    每次读到那篇文章,总让我缀满泪水……

    十几年太短暂,因为她带着大山里一个未竟的梦想离开人间;十几年太漫长,因为她生命历程的每分每秒都在以知识为寄托与死亡的疼痛艰难对抗。而在生死之际。她那惊泣天地的最后谢幕与山花一起绽放在美丽的云贵高原……她就是龙治凤。

    1991年,仅1岁半的龙治凤正向火盆爬去,忽然,她一头栽在了火盆里!凄厉的叫声唤来了村民,他们用草药治好了治凤身上的伤。只有头上久久没有愈合,一年后,治凤的爸爸妈妈都走了……一夜之间,她和弟弟成了孤儿……治凤在全村人的帮助下上了学。在学校,她的成绩一直第一。但是,她头上的伤一直让她学不好。每一天,伤口流着脓和血,每天都要用酒精擦伤口。她为了读好书,用自己的指甲掐了好多紫青色的印痕。

    有一天,治凤在上学的路上晕倒了,村民们花了两天时间把治凤抬出了大山,来到了医院……医生检查说是绝症,村民呆住了……

    治凤在病痛的折磨下再也拿不起书本了,在医院,同学们摘了鲜花放在治凤的病床旁陪着治凤上完她上生命最后一节课——《信客》。

    夕阳照在治凤的躯体上,她带着无限的眷恋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的新坟上,永远开着那美丽的山花……

    教师评语:小作者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真挚情感,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诠释了生命的美丽,给我们心灵以深深的震撼。

  • 2、 远方的你作文精选

    撰写一篇好的作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优秀的文章可以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而我们该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搜集了许多关于“远方的你作文”的重要信息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远方的你作文【篇1】

    我是一个健康,聪明,大方的小男孩。我喜欢读书,我写的作文很棒,我在校报-《银杏花》上发表过文章,我的稿件还在校园广播里播出过。我拥有着广泛的业余爱好,画画、写作、运动都是我喜欢的事情。一年级时我参加校园唱歌比赛,还获得了校园十佳歌手的称号。在学习上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上课认真听讲,课后独立完成作业,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每一学期我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我用水笔写下一篇篇优秀作文,我用铅笔攻下一道道数学难题,我用彩笔绘出了一张张美丽的图画有一次考数学,我一不小心就把答案给抄错了,急得抓耳挠腮。这时,我的小橡皮好像对我说:主人,你怎么把我给忘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所写内容不得脱离材料的含义和范围,不得宿构。

    远方的你作文【篇2】

    远方,充满着华丽的色彩,让人在纷繁的现实中,都忍不住驻足眺望。远方,更有人们心中向的那片憧憬,化作雾一般缭绕的香气,携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子伟人,创造一期期新奇与伟绩。眺远方,塑造未来。

    眺望远方,和着滚滚尘土,挽保民族的未来。

    深宫中,一朵艳丽却无人欣赏的玫瑰,捻过泛黄的月光,抚琴长弹。此时,宫中的妃宾都担忧可能远奔异乡。但他,王昭君,在眺望着那路尘土飞扬的沙漠中,想着便有百姓们稳定的生活;在眺望那胡人的欢声笑语中,想着便有民族间和谐的气息。于是,为了远方中民族的未来,她,千里迢迢嫁潘国;为了民族的未来,她愿踏上背井离乡的远程。远方中的和谐,见证了她对民族和谐的企盼;广漠的沙土,也聆听了她对国家的安定呼唤。两国的道路上,更有她眺望远方留下的业绩。

    眺望远方,纵使千夫所指,亦毅然拼江山。

    她,柳絮般飘飞的沉思,菊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却没有被宫中的规矩所禁锢。因为她眺望了远方,看到了大唐的繁华,望到了国家上有她才华的放飞,目到了远方国土上有她一生的心血。于是,武则天,为了远方中那片属于自己的亮丽,溺女有如何,杀子更无妨。她并没有被眼前的三从四德的镣铐所束缚,她毅然地在山峰眺望那片江山。远方,有中国历代没有的神话,更有女皇帝掌管天下的不朽功绩。一位被视为弱女子的

  • 3、 《远方的远方》读后感

    有人认为文章的观点有些模糊—像是赞同“去远方”,又像是不提倡“去远方”。我却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仔细读了韩寒所写的《远方的远方》便不由得写下这段文字:

    有人认为文章的观点有些模糊—像是赞同“去远方”,又像是不提倡“去远方”。我却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去远方”的人无疑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会为兴中所想的付诸于行动,不安于现状,竭尽所能。

    而去不了“远方”的人会令“远方”在心中存在神秘感,有时距离会产生许多想象的空间,会产生期待,这便会让“远方”成为心灵最美的地方。安于现状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在我看来“远方”并不是距离,而是目标,是人生理想的终点站。

    我的好奇心与好胜心让我注定是一个不能安于现状的人,我会竭尽所能去远方,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我想至少要无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

    这让我不禁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去。”可就算是“赤裸裸地去”,也不要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遗憾。

    我们和这颗种子的处境相比之下竟是优越了那么多,我们又有何资格放弃,如果我们在“去远方”的路途上遇到困难。请铭记,曾经有这样一颗种子,它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一颗“去远方”的心。这种精神将使我们在“去远方”的路途上一路走下去。

  • 4、 抒情作文致远方的你4篇

    写作是考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工具,只有通过写作,我们才能真正发掘身边生活中的美好与价值。好的作文不仅言之有物,更让读者感同身受,引起他们的共鸣。如果您想深入了解“抒情作文致远方的你”的相关信息,请继续阅读本文,相信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抒情作文致远方的你(篇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题记

    淡,即凡;泊,为平;宁,乃安;静,是寂。

    转望窗外绵绵不绝的烟雨,感受身侧匆匆而过的清风。宁寂充斥着房间。此时——静!走向微湿的窗沿,一如既往地,双手托颚。警示窗前的风雨,又坠入无尽深远的遐想之中。

    眼前房屋幻变成渐老的草庐,暴躁的狂风怒雨却总也推不倒屹立的茅屋。见见,风雨沉默了,冲撞停却了。雨,慢慢地消散;风,徐徐地沉寂。天地间,一片宁静。我凝视着那看似平凡、却似曾相识的草庐,心中涌起莫名思绪。回望周围如仙如画般美景:艳美的花,翠怡的树。鲜绿的草,汇结成蜿蜒而不绝的卧龙之势。幡然而悟:龙卧隆中,此地正是——卧龙冈。

    四周依然寂静,风悄悄拂过脸庞,把我从思索中唤醒。眼前睿智、神慧而伟岸的身躯依稀可见。手中轻拂羽扇。仰望夜空闪耀繁星,眼眸里尽是尘世之沧桑,眼神充斥着忧郁,胸怀藏尽天下之事,为国呕尽心力,鞠躬尽瘁,而无一声怨言,直至化尘。

    忆起往事:孔明屈耕茅庐,不卑更不吭。自比管乐,日日潇洒,作吟梁父。门上之联赫示其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日静卧龙冈,感于自然,悟于自然。自成一家,而作《二十四兵法》,融各阵法之妙,而创图八阵,为其辉煌奠基。其之悟,皆由于静。心中宁静,志且淡泊,静待机遇。机缘之时,融于自然,会于天地,得其精义,为机会到来之时而备,由此可知,悟始于静。时刻保持心境,不骄不躁,终将得天道之佑,而得其悟,成就辉煌。

    回神静心,凝望高挂彩虹的天幕,淡然一笑,醉心自然而去。

    谨记:心之所静,必得其悟!

    抒情作文致远方的你(篇2)

    亲爱的幸运儿:

    这瓶中信来自一切近在不言中的神秘小岛,从太平洋的一个小小角落飘洋过海,终于送到你手中。

    这是一个充满祝福的瓶中信,收到的幸运儿,你一定会有足够的福气找到最理想的终生伴侣,快乐的过每一天。假如你们已是男女朋友,假如你们吵了一架,也不必太难过,吵架只是一种沟通的方式而已,只要设身处地的用同理心包容,一定可以很快和好了。但如果对方还是不太理你的话,你也别钻牛角尖、胡思乱想喔!

    幸运儿啊幸运儿,萍水相逢自是有缘,期待能相

  • 5、 天国来信的读后感

    天国来信的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一篇名叫《天国来信》的文章,使我感动万分。刚看到课题时,我就疑惑起来:天国怎么会来信呢?当我认真读完文章,我的眼里已饱含着泪水。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可儿的父亲因得癌症去世了,可儿一时间变得孤独、自卑。但在她的9 岁生日那天,她收到了父亲的来信。从此以后,就变回了原来的快乐的可儿。

    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七自然段。这个自然段虽然文字2020很少,却解开了我那心中的迷团。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原来那几封信是作者的父亲为了不让女儿孤单,不让女儿难过,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每天晚上会在床头,独自忍受着病魔的折磨写下的。薄薄的信纸,简单的文字2020,却传递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第二自然段也令人难忘。当在病痛中父亲一看到可儿时,就平静的笑着。我知道,这位父亲是为了不让心爱的女儿担心,更不想因为自己而痛心,他不仅忍受着身体的痛,他的内心更是无比的苦,因为他知道自己即将永远离开自己的女儿。

    父爱如山,至爱无言,几个成语浮现在我的脑中。是啊!爱是无言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宝贵的。爱就像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仔细回想下,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金黄色封皮的《青春读本》进入了我的视野,我微笑着捧起了这本书,随意地翻看着,一篇叫《天国来信》的文章牢牢吸引住了我的眼球

    才看到一半,我鼻子一酸,眼睛渐渐湿润,泪水便成串地落了下来。文中的父亲由于肝癌晚期,匆匆离开了人世,去了天国。临死前,他告诉女儿可儿,自己每年都会给可儿写信的。但是可儿却深知自己再也见不到父亲了,在父亲走后的一段日子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特别孤独、自卑。可儿 9 岁生日那天,父亲真的寄来了信,父亲的信渐渐使可儿走出了阴影可儿懂事后,在面对妈妈抽屉里的一叠信时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这是一个父母亲编的善意谎言,这些信都是父亲住院期间天天晚上熬夜写出来的。

    整篇文章都写得情真意切,可儿的语言中都流露着淡淡的伤感之情,颇有催人泪下之感。我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回忆起小时候爸爸带我去逛超市的情景。拄着拐杖的爸爸费劲地陪我兜着超市,在买完该买的物品时,爸爸总不忘多替我买些好吃的东西;小时候,每年夏天的晚上,爸爸总是开着残疾车带我四处兜风,让我在朦胧的夜色中感受到幸福;小时候,爸爸还在电脑上教我玩一些简单的游戏,从这些小游戏中,我感到了快乐,伴随着浓浓父爱的快乐;小时候,我学电子琴时练一些异常简单的曲目,爸爸为了

  • 6、 《你的水桶有多满》读后感1000字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用于自我分析的,看自己哪些地方有欠缺以及怎样弥补,带着这样的心态我打开了这本书。

    书中开篇的勺子和水桶的理论让我认识到之前的想法有点狭隘,这是一本崇尚仁爱和利他的书。书中讲我们每人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水桶而且每时每刻都在放水和注水(取决于别人对我们说什么和做什么)。当我们的水桶注满时,我们兴高采烈;当我们的水桶放空时,我们垂头丧气。我们每个人还有一把看不见的勺子,当我们用它为别人的水桶加水时,即用我们的言行增加他们的积极情感,我们也在为自己的水桶注水。但是当我们用这把勺子从别人的水桶里往外舀水时,即用我们的言行减少他们的积极情感,我们也在给自己的水桶放水。这个道理跟其他书上讲的情感储蓄类似,更让我脑海中浮现出漫画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景象。他们的外在条件都一样,内心的选择不同却产生了天壤之别。

    如果想往别人的水桶加水,需要知道怎样加!所以紧接着书中用美国陆军首席心理军医官威廉e.迈尔少校的研究,阐述放水的消极情感与加水的积极情感,并举例说明消极心态的可怕-----极度的消极心态使战俘死亡率高达38%,为美国军事史之最。通过对全球1500多万员工的访谈得出,员工离职的头号原因是他们得不到认可。消极情感的不良影响还有瓦解效率、损害身心健康甚至缩短寿命。还有比较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一点:消极的员工会永久地吓跑每个他们接触的顾客,书中以事例和研究成果数据加以佐证。相反,如果我们增加对积极情感的储蓄,以上消极影响都会反过来起作用,甚至能起到延年益寿10年的功效(一些研究人员持续30年跟踪研究一家诊所的839名病人得出的结论)。但是给予积极情感时,需要注意必须根植于现实,要量身定做(详情请参阅p99)。

    书中最后写了增加积极情感的五个策略:一、防止从别人的水桶舀水;二、夸赞优点;三、交最好的朋友;四、给一个惊喜;五、颠倒金科玉律;颠倒金科玉律这条对我的冲击比较大,书中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的金科玉律是不适用的。要变成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你就怎样对待他。读这本书之前一直会对自己讲两句座右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好亦施于人且一直用他们来审视自己的言行。但是看完这条后发现自己之前做的还可以再改良,毕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真正想帮助别人帮助自己,需要从对方的喜好上给予积极情感的影响。而不是只是想换位思考,实际上拿自己的脑袋放到那个

  • 7、 天国读后感通用

    阅读不过是给大脑提供知识材料,只有经过思考,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变为自己的思想,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让人回味很久。在阅读中的所受所感,让我想把它记录下来,我们该如何构思作者的作品?考虑到你的需要,栏目小编特地编辑了“天国读后感”,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天国读后感(篇1)

    天国花园的阳光下也会有秘密,是我和哥哥各自都不愿说的秘密。——题记

    记忆里四五岁时的天气总是晴朗,小区里种的洋槐的花香把房间都浸的甜甜的。这时候,一盘饼干,一壶茶,一本《安徒生童话》,还有一个哥哥,便足以度过一个惬意的午后。

    “哥哥,我想听故事!”

    “好,果果想听哪一篇?”

    “最后一个故事也是最长的那一篇”“好!”

    总是以这样的对话开头,总讲那篇长长的《天国花园》。虽然那时的我已经识字,也能看懂其他故事,可一看到《天国花园》长达十几页的文字,我就头疼,就会拉着哥哥读给我听。

    “从前有个王子,他很聪明,读遍了世界上所有的书籍……”故事的内容我早已烂熟于心,可还是忍不住让哥哥读给我听。我喜欢看哥哥读书的样子,细长的手指抚着书页的边缘,阳光透过,为他的脸镀上一圈毛茸茸的白边。他轻声读着,嘴角噙着笑,眼中神色却是那么认真,认真的像个三好学生在做作业。

    “残酷的死神逼近,怒吼道:“长必须为他的行为受到惩罚!”这时,一直静静读书的哥哥忽然呲牙咧嘴,十指张开向我吼道:“受到惩罚!”那模样倒不像死神,却像个温柔的天使忽然生气。我趁势瞪大眼睛,急切地问:“然后呢?然后呢?”

    “嗯……然后王子在黑暗中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过错,他为自己没有控制自己的欲望,破坏天国花园而感到羞愧,他真诚地做了忏悔,愿用一生来赎罪,最终感动了上帝,回到了天国花园,永远护卫着这个美丽的地方。”青青缓缓合上书,慢慢讲出故事的结局,给了我一个暖心的微笑。

    《天国花园》的故事被哥哥讲了一遍又一遍,听到美好结局的我开心的进入梦乡,在梦中与童话里的朋友做游戏。

    随着我渐渐的长大,在一次偶然机遇下又翻开了那本童话书。一切的秘密都被揭开——王子最后接受了惩罚。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所谓美好的结局只是哥哥编了哄我的。

    意外的是我没有任何生气的感觉,反而有点想笑,哥哥的秘密被我发现了。不知道我当年总要他读最长的故事的秘密他发现了没有?

    我不知安徒生为何不愿给《天国花园》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我有点庆幸他选择的结局,不然,也不会有读书时的那些秘密----兄妹之间的呵

  • 8、 天国之秋读后感

    天国之秋读后感(一)

    作者:周宇

    本文共2144字,阅读需五分钟。

    摘要

    《天国之秋》这本书重点在战争的结局而非其根源,着重研究的是太平军试图以民族要求来鼓励人心之举,而不是太平军的宗教意识形态问题,这与之前很多学者从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根源和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问题研究截然不同。

    本书作者从内外两条线叙述太平天国运动,内部包括清政府的应对和太平天国的攻击,外部则重点阐述了英国政府对待这场运动的态度,从中立到帮助清政府进行干预。

    作者认为长期以来西方史学界站在清政府的立场将这场运动称为“叛乱”,而他则以“内战”这个中立词汇形容这场运动。西方侧重自身对这场运动成败的影响力,而作者力图不偏不倚,兼顾内外两股力量的作用。

    正文

    文中的前言介绍了清帝咸丰。他沿用着过去祖辈们的管理制度,而殊不知一场运动悄然的兴起。过去满人凶猛彪悍,随着生活安逸,情况发生了改变,皇帝不像过去的皇帝那样关注世界的变化,而是把自己锁在了圆明园中,满族男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训练自己的体能。

    当这场运动爆发之时,就犹如晴天霹雳,让满族官员十分的惶恐,并且没有抵抗,而是投降。

    第一部分

    文中的第一部分以洪仁玕为核心,沿着他的足迹从广州到香港再到南京,可以说太平天国领导层中唯一具有现代化意识就是洪仁玕,在香港接触了西方的文明,与传教士和谐共处,同生共死,给他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虽然他带着某些现代文明的想法来到南京,然而这还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太平天国统治阶级内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这时的南京已经呈现腐败的味道,洪秀全已经不理朝政,整天待在宫里研究经文。而此时天国的东王杨秀清掌管朝政,以严酷的军法来管理军队,直接威胁到了天王洪秀全的统治地位,并且与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人的矛盾日益加重。

    1856年爆发了“天京事变”,这场事变是太平天国首次公开分裂,洪秀全处死了杨秀清和韦昌辉,并且逼走石达开。

    太平天国的领导层经历了一次大清洗,需要补充新的力量来维持统治,而此时的洪秀全急需信得过的帮手,洪仁轩不仅是其胞弟,还接触过西方文明,被洪秀全委以重任,以他为桥梁能够连接传教士,从而赢得西方列强的支持。但是从南京城内传教士的数量和后期传教士的表现,再到其被洪秀全撤销总理对外事务大权,这个作用始终没有能够发挥出来。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首先是曾国藩出场,曾国藩的出场反映了当时的清廷光靠自身力量是无法抵挡太平军,清廷的精

  • 9、 《天国之秋》读后感:历史的方向

    历史的方向

    ——《天国之秋》读后感

    dudu 何不出去走走

    之一:为什么不是冬

    《天国之秋》一书是美国作家裴士锋(stephen r.platt)所写的一部关于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书。年初就买了,每每出差时带在身边,尽管很厚,居然也读完了。国内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人不在少数,但作为外国人来研究会用不同的侧面来看待这段历史,尽管作者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就一定是客观的,但可能会受国内不同时期历史观影响小一点。比如如何看待曾国藩,在国内会根据历史的演变而对其有不同的认识。这一点下面还会详细的讨论,暂且不表吧。

    书名为《天国之秋》。天国之意大概是两个,一个指的是清朝——这个天朝大国,一个是太平天国。而“之秋”的含义呢,我想如果将整个大清朝比作一个四季,从年代上论这段历史发生的时代应该属于清朝的秋冬之交。如果从太平天国来看,这个中国最后一次大的农民起义虽然将这个风雨飘洋的王朝变得更加摇摇欲坠,但终究未能成为清朝的掘墓者,尤如清秋,见证了秋风萧瑟的衰败,而王朝的历史依然延续了一整个冬天。当然,对于如何用这个书名,作者有作者的初衷,读者只是揣测而已。

    读完全书,最大的疑问也莫过是,为何太平天国运动仅仅是“之秋”,而未能成为清朝的冬天。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千年以来此起彼伏。但仔细去看,朝代的更迭由农民起义引起的居多,但最后能坐上那高高在上的龙椅的人却少之又少,夏商周以下,恐怕较为出名的也不过两人而已:刘邦和朱元璋。历史不会主动的告诉人们该如何和不该如何,但如果我们想要从历史之中了解它,历史却什么都可以告诉我们。所以,尽管不知道洪秀全读不读史,但我想他可能没有仔细的去研究历史,否则,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怕也未必就是现在历史呈现的样子。

    太平天国结束时是公元1864年,清朝结束时为1911年,中间间隔了47年。也就是说,太平天国结束之后,在帝国环伺、民不聊生的环境下,清朝帝国又整整延续了半个世纪!封建王朝最后的一个朝代其最后延续的时间竟然是封建王朝第一个朝代的3倍之多。如果始皇帝能活到此时该做何想。而且清朝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之恶劣乃“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又是为何呢?

    仔细的翻看历史,清朝之前中国朝代更替尽管因素众多,但一个重要原因无一不是皇帝昏庸无能、皇权旁落。但是清朝或许例外,有清以来共12位皇帝,要说完全昏庸无能、娇意淫奢,在清朝好像并没有发生,每一位皇帝,即使光绪、同治,不能说

  • 10、 诗和远方——读《你是最好的自己》有感
    博罗中学高二(22)班 钟许欢 指导老师:曾惠莹 初次拿起这本书,是被封面所吸引的。读完之后,却沦陷于书中的内容。印象最深的是扉页上的那句话:“每当遇到阴雨天,就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阳。”而我将这句话理解为当下的流行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本书的内容是两个男生编辑的。有小故事,有插画,还有很多令人感同身受的道理。要是刚好处在烦闷期、失恋期、无动力期、各种负能量期。看看这本书还真能够治愈不少心灵创伤,开心的时候看就全是快乐了。 不明白作者所认识的那几位“小姐”或“先生”为什么总是遭遇不好的结局,然后都能讲出一大堆感情受创后既能告诫自己也能提醒别人的话。或许就像书中“迷恋过去小姐”所说的——总得把旧的人从心底里挪出才能让新的进来。 让我刻骨铭心的是那位“舍不得先生”。他其实是作者的爷爷,他将所有东西都收藏起来。他舍不得丢弃的东西,都满载着与作者的回忆。这使我想起了我的爷爷。我的爷爷年轻时是一位老师,在他退休十多年后,书柜里还有一支教书时用的圆规,书桌上放着最后一届他所带的学生的作业。即使搁在那儿没有一点儿用处,并且还躺满岁月的灰尘,他也舍不得丢掉。 人的一生会拥有太多东西,但衣柜容量有限,抽屉有限,心的容量也有限,所以需要经常腾空一些位置让新的进来。但有些人,衣服穿旧了、东西用坏了,都舍不得丢。舍不得先生说:“东西和人一样,待在身边久了,自然就处出了感情。” 我们一直相信平行世界这个概念的存在。未来是属于你的,它没有直接跑到现在来告诉你。而是把这些东西化为无数细小的分子,一点一点刺激你,提示你。所以你今天看过的一部电影,与朋友热络的五分钟聊天,喝下的一杯温水,都可以积累一定的能量,改变你接下来的人生。 我觉得这本书的每一个字都格外的温柔动人。每当我读到某一个故事时,如同在与一位知心朋友谈话,忧郁不安的心变得舒坦,如释重负。 希望这本书,对于迷茫焦虑的你会有所帮助,“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愿你保持这样的生活状态,不负诗和远方。

  • 2023-06-04

  • 2019-11-08

  • 2019-11-11

  • 2019-10-29

  • 2019-09-28

  • 2019-10-29

  • 2021-08-3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11-04

  • 2019-10-20

  • 2022-12-0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1

  • 2023-06-22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09-23

  • 2023-01-15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3-02-04

  • 2019-09-23

  • 2023-04-06

  • 2019-10-28

  • 2019-09-20

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2024远方天国可有你缀满鲜花的课堂?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