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 > 地图 >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2024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相关栏目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热门栏目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推荐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

(共 3728 篇)

  • 1、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5000字

    1. 开篇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笔者所从事的工作也由原来的一线业务功能研发慢慢过渡到整体技术的把控,研发人员培养,产品快速交付等方面。而在此过程中,伴随着之前诸多未曾遇到甚至从未想到过的问题不断出现和以及相应解决方案推进的举步维艰,笔者也由最开始的兴奋,跃跃欲试慢慢变得迷茫,失落,自我怀疑。

    坐以待毙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因此笔者除了刻意观察周边优秀人才的行事方式之外,也不断搜寻可能的解决方案。今天谈及的《进化》正是笔者认可的可能解决方案之一。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大小和厚度超出了笔者的预期比巴掌大点有限的开本,以及160页的厚度。拿到手上的那刻笔者一度怀疑电商发错了货,或是印错了封面这用纸,这厚度,和之前阅读过的技术或管理类书籍给人在观感上的差距有点大呀。

    不过在阅读完本书简介开篇第一句话,以上疑惑便释然了,其直接引用前谷歌工程部高级副总裁的话工程好做,人际关系难处,真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结合笔者这近两年来的所感所悟,不禁心有戚戚然,遂收起不恭之心,开始认真翻阅。

    2. 全书整体印象

    本书被誉为程序员版《人性的弱点》,主要探讨了领导力,合作等团队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以提高读者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合作方面的能力,帮助人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创新中,而不是浪费时间的争斗里。这些源自书中的内容基本算是点明了本书的意图,而笔者在阅读的过程也真切感受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正如笔者在坚持多年阅读后得到的感受于一本经典之作而言,你是完全可以从其行文中感受到作者的拳拳赤子之心,以及毫无保留的博大胸怀;他们著书的目的与世俗利益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而仅仅出于一种责任感帮助那些陷入迷茫的人,引导他们早日走出困境,少走甚至避免他们走过的弯路。而凑巧的是,笔者阅读这本书的时机正是在备考完软考高项,联想到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章节的知识,不禁让人对本书的评价再上一个台阶。

    3. 全书章节

    3.1 简介

    本书在简介部分就介绍了全书的基本理念软件编写是一项集体活动,我们认为人的因素和技术因素一样,对项目结果有很大影响。相较于编程技术,学会合作对成功同样重要。学习工程的软技能能帮助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些内容却是即使是现在的学校也很少会传授的,本书也是意图能补上这一块缺失的积木。

    3.2 第一章 天才程序员神话

    本书以天才程序员神话作为首章,首先就揭示这些天才产生的重要原因程序员需要选择并崇拜偶像,人们

  • 2、 打造高效团队读后感

    打造高效团队读后感(一)

    《打造高绩效团队》作者是蜚声国内外的华人实战型培训专家余世维博士。拿到书籍的那天,翻看扉页的时候,对其中这样一些话深有感触,如何去打造一个团队?怎样处理团队中的冲突?又该如何沟通进行团队沟通与激励?设想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拥有凝聚力的合作团队,工作起来是何等的舒心和畅快!利用工作之余,断断续

    续看完此书,直觉受益匪浅。

    文中得知在日本,人们普遍认为,遇到事情就到主管的房间去请示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这表示自己没有能力。日本的主管娿看不起这样的员工。而在我国,情况就不一样了,下属们太喜欢敲门了,事无巨细地请示。做主管的喜欢人家请示,表示自己有权力,而下属们也逐渐形成了依赖心理,不断地请示。因此打造高绩效的团队第一切忌不要让下属随便敲你的门,不要让他们带着问题来敲门,一个让他们

    先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如果他自己先思考了,并且真的没有解决办法,这时候他才能敲门进来。

    读到这里我想:

    高绩效团队的领导一定要有这样的指导思想:

    1、强力要求下属与下属之间先自行解决问题,不要动辄请示。不要下属敲你的门。

    2、再要他们在你的面前协调讨论,你注意他们不够团结的地方。

    3、对各个部门之间配合不力、支援不积极的事例应该议处。开大会处理,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4、积压公文的弊病非得解决不可。

    高绩效团队的运作流程如下:

    1、总负责人应公开宣示各部门负责人的权力并鼎力支持。要求相关部门给其开绿灯。

    2、各部门负责人应主动链接各相关部门,紧盯他们承诺的事,并指出最后期限。

    3、各部门负责人要快速回报过程中的重要事故、重要变动、重要瓶颈。

    4、各部门负责人应将全盘意见做成一览表,并指出其中相克的地方,且提出最妥善的对应之道。

    5、比尔盖茨的时间观念:能站着讲的事情就不要坐着讲;能在办公桌旁边处理的事情就不要进会议室;能用便条纸代替的就不要再签署文件。

    我的所得:

    团队不同于群体。群体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并不具备高度的战斗能力,而团队则要满足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3个条件才成。英国谚语说得好,一个人做生意,两个人开银行,三个人搞殖民地,这就是团队的效果。在团队建设中,要注意团队中不同部门的水平沟通,组建变动型的团队,切忌形成停顿型组织,尽量避免一切都要靠领导开会协调的习惯。总负责人应该从监督型的领导向参与型、团队型的领导过渡,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除了思考、计划、辅导员

  • 3、 增长的本质:秩序的进化,从原子到经济读后感2000字(3)篇

    塞萨尔·伊达尔戈,麻省理工物理学家,跨界学科研究特别是物理学到经济学的新一代翘楚。

    跨界已是当下所有学科的趋势,究其背后的那个交叉点,就是“信息”。“它既可以被稀稀拉拉地刻在泥板子上,又能被密密集集地塞在一段dna里”。“信息是无实体的,但是它能被物理性地表达呈现出来。信息不是一件事物,而是多个物理事物的组合。它是“物理秩序”。。。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吃惊的还是,信息是无意义的。”

    晕?让人晕并能大道化简解释后让人理解接受知识的书是好书!“从宇宙的起源到我们的现代经济,这包含了物理、生物、社会和经济学的增长率其实是指信息的累积和我们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信息的增长统一了生活和经济的增长,多样化和财富的产生。”我们世界与祖先的有何不同?细想之下,所有的不同都可以归结为物质排列既物理秩序的不同,人类的发展就是信息摩尔累积的过程。

    信息从哪里来?如何逗留传承?时间是否可逆?信息是从非平衡系统的稳恒态中产生,被固体逗留传承,时间不可逆。“在我们的宇宙中,不存在过去和未来,只有在每个时刻都在进行计算的现在”。

    从信息到“人比”,再到社交网络,伊达尔戈平滑的切入经济领域。“产业可被理解为具象化于当地公司网络和社交关系网的知识技术的表达”,“大量的知识技术需要通过强大的人脉网络来体现,同时传播或者复制强大的网络不像转移一小群人那样容易。”这对全球一体化及中美贸易争端具有很好的预判指导意义。如果不怕烧脑,不怕前后翻书,五星推荐!这是二月份看到的最棒书籍之一!

    2019年第五本书。这是一本晦涩难懂、不明觉厉的书,横跨物理、数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真是囫囵吞枣、生吞活剥的一本硬书,于我而言更重要的价值是构建全新的世界观和思考方式吧!n选择这本书阅读是在去年预算启动会上,面对增长的需求,我第一次给自己提出了“从个人到企业,从社会到国际,为什么都要求增长?!如果不增长或者负增长,意味着什么??”带着如上问题,我找到了这本书。我试图解释一下本书的回答。一切源自于时间不可逆的原理,秩序的变化产品信息,信息的累加增加了世界的复杂程度,熵增带来混乱的风险,因此世界其实是每况愈下的,所有的努力,所有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本发展、企业内部信任生成等诸多因素的构成和进化,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作者生造了一个词“人比”(人-比特),人比效率,因为各种原因被限制,所以才要求

  • 4、 从0到1读后感1300字:从0到1读后感

    读完《从0到1》,像是一本哲学导论,过去此刻未来的关系,为什么我要创造,人与人、与命运、与科技的关系。书中很多是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提问,只是告诉我有哪些可能。《蓝海战略》更像是一本36计的工具书,如何避免竞争,寻找外部存在却没被他人发现的需求,如何从战略战术上占领它。两本书一个聚焦于自身、科技创新,一个更多聚焦于外部市场的扩展;一个是为什么,一个是怎样做。资料上各有千秋,但更喜欢《从0到1》,只是这本逻辑上有点跳跃,像散文随笔,晦涩难读,知识总结也毫无头绪,就从最有感触的几点写开吧。

    书中第一章提出一个让我脑洞打开新观念,对于未来的定义。未来之所以是未来,不只是还没有到来的时刻集合,更是因为未来的世界与此刻不同。假如空间状态定格,时间还在走,1年,100年都不是未来,因为世界没有改变。如果平行空间真的存在,那么我在平行空间中的跳跃,时间没变化,但空间变化了,我的思想行为变化了,那我就应算去到了过去或是未来吧。扯远了。我们期盼进步的未来,所以才促使我们不断科技创新,产生0-1的发展,而不只是在1的基础上复制。创业公司往往是科技创新的诞生地,推动未来进步的更多在这类企业里面。

    以史为鉴能够知兴衰,看好未来,前提是要明白过去。作者回顾了1999那场互联网泡沫以及带给人们的经验教训,可惜的是很多人因为过去而全盘否定了那些年人们创业的热情。他认为未来创造就应是: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2坏计划好过没计划。3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以上四点同样适用于我的生活:既然未来除了要死,其他都不能预测,何不有计划性尝试多种生活。如果想更成功就要选取做小池塘的大鱼,减少竞争。

    三四五章提到了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如果没有快速达成成功的竞争,只是内耗了价值,作者不支持。就应用创新性来实现垄断才能实现进步。开创创新性垄断企业方法(最后有了方法论):先在小市场取得垄断地位,再在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大垄断,同时不要主动破坏毁灭原有产业,增加与原有产业的竞争。另外先发优势并不必须是好的,也能够等别人开创了市场,但是由自己来最后一击。想到苹果公司,貌似是用ipod如此发家的吧,干掉了索尼一众卖卡机、cd播放器的。

    成功不是中彩票这章像是人生观的论述,成功来源于潜力与计划,不是运气。我想追求自己定义的成功是每个人毕生的梦想。为此我们不断的学习、进步,规划着自己的明天。但结果是怎样样,我

  • 5、 从行为到思想

    读完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感觉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在这样温柔似水的母爱中成长。

    故事告诉人们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成长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中,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中国母亲,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她的礼物,用心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看这行字,我想起了第一篇故事:看着这个小男孩,很努力地打蝴蝶结,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还是看着这短短几个字,让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那个宝石,又亮了起来。

    那时,应为小,又贪玩,不愿意写字。大人们也总是笑笑说,还小呢,让他多玩一会,以后就没时间了。

    可幼儿园也有教书法班呐!在家里我用我那时的小手,在米字格上,歪歪扭扭地写出一行字来,有大有小,像是乱涂鸦上去的。写的我厌烦了,就跑出去就爱哦妈妈帮忙。

    妈妈,你帮我写好吗?为什么?我要得大红花。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这个理由很可笑。我记得当时妈妈也笑出了声,然后带我到桌子上来,握着我的手一笔一划得写,还念叨着:不急慢慢来,一笔一划就能得大红花了。

    我当时就应该好好感谢妈妈,第二天我真的得了大红花。可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字也没有多好看,或许还是要归到小时候爱玩上面吧。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真的能所有事情都慢慢来吗?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或许童年那声慢慢来让我们难忘。但孩子也会长大,做事也不能像小时一样。

    你可以慢慢来,但是快快放手也是必要的。在那时,我们没有这个能力,但长大了,也就有了这个能力。那声慢慢来对我们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小时是行为上的慢慢来,能让让我们把该做的,都能做好;但长大,不在是做好那么简单了,我们应该做到沉着、冷静、全方面对待问题,而不是儿时那么片面了。或许这就是慢慢来不同的意义吧:从行为到思维,还不知道会到什么境界。或许那时,思考问题真的很透彻,也很成熟了,才叫真的慢慢来吧!

  • 6、 从信任到责任

    从信任到责任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以一个教师的视角剖析了种种复杂的教育问题。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即时幸运,又是不幸。说不幸是因为正当我为取得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它仿佛一张有力的大手一下把我拉回了教育的起点,但幸运的是站在起点的我能看到一条通往教育的不一样的路。

    对我来讲,整本书的启发可以凝练成两个字信任。为什么雷夫老师可以随心所欲的对他的学生用循循善诱,正面引导的教育方法而不会脱离对班级的掌控。在书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讲文明、守纪律、有爱心、会思考和富有创造力的56号班级。我想其中最根本就是师生之间彼此的信任,学生相信老师,老师信任学生,从而产生了良性的互动。

    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律必须呵护逻辑、你就是榜样。这四篇文章合起来就是一句话:取信于学生。对于还在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讲最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一盏指路的明灯,一双关心他保护她爱护她的大手。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谁也无法撼动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同样的,有了这层信任为基础,那么接下来的教育才能水到渠成般流畅。说来惭愧,我一直以为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是管理学生最有效的法门。确实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像军队一样管理班级确实是一种高效廉价的手段,你能在短时间里面让学生像士兵般服从命令。但是没有信任为基础,这一切恐怕都是空中楼阁。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学生会越来越反感服从一个操着命令语气的老师,服从一些他们不理解的规定。

    如果说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是教育的基础,那么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则是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这很好解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对你说嗯,你可以的这事儿要不是交给你我还真不放心你没问题的,我是不会看错人的你会怎么做?我相信,如果一个人被别人信任,那么从那一刻起他的肩上就担负起了绝不辜负他人的信任的责任。而责任正是人成长最有力的催化剂,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分水岭。信任永远是最慷慨的恩赐,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所以不要吝惜你的信任,今天付出的是信任,明天回报你的将是学生们成长的喜悦。

    此外,书中提到的很多教育方法也很具有参考价值。比如文中提到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我就觉得非常适用。它既帮助我们分析了学生道德发展上不同阶段的成因,又提供了相应的策略,很值得我们去借鉴。

    简而言之我觉得雷夫老师之所以高明的地方是,他既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学生的成长,又可以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需要。即能高瞻远瞩的为学

  • 7、 《从工人到工匠》读后感

    《从工人到工匠》读后感

    看了《从工人到工匠》这本书,我被书中方文墨等17位大国工匠成长、成才的感人事迹深深的打动着,内心充实着,更有一种敬佩油然而生。对他们不断追求和打造出精致与完美的工匠精神,发自肺腑地大声赞叹!

    我想,阅读既是培养心性,也是铸就匠心力量的源泉。我们绝大多数人也许成为不了大国工匠,但可以抱有一颗匠心去做好本职工作啊!他们之所以成为各自领域内不可或缺的高技能人才,正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就如书中提到的关键词:热爱、专注、极致、坚守和担当,可谓语中的道出了大国工匠身上所体现的品质和思想境界,工匠精神的第一要义是热爱。

    这本书告诉我们,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乐于工作,热爱岗位。正如我深爱着我的家人一样,深爱着这份工作,怀揣梦想,立足岗位,不断奋进,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成长的舞台上体现人生价值,完善自我。书中有人说过:当你把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的时候,那仅仅是完成任务,并不能把工作做好;只有充满激情的时候,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出色,才会取得完美的成果。

    也许我们受了情绪的影响,也许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结果,只是在形象化的做工作,麻木的觉得做了工作,至于工作结果和质量好像就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每天不停的机械化做工作,也许会让人心生厌烦,觉得工作没有一点挑战性。每个人都会累,也会偶尔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烦,这事不归我管因此我们会慢慢变得马虎、懒散,会慢慢变的迟到、早退,甚至偷懒、服务态度不好等等,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的情况屡屡发生。人人都喜欢自由、喜欢快乐、喜欢家,因为在家里不受束缚,于是我们越是抱怨,越是觉得累。只有调整好心态,将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才能够造就一个充满生机,具有活力的企业。只有用心做事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学到更多,做的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态度决定一成败。

    看完这本书让我浮躁的情绪平静下来。工匠精神,是一份专注,一份坚持,一份严谨,一份细致,一份诚信,一份执着,更是一种品质。工匠精神,是一个方向,一种积累,一种个性,一种修行,一种价值,一种财富,更是一个帝国。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工作,不一样之处仅在于,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方式相异。我们每个人

  • 8、 从0到1读后感

    读《从0到1》有感

    在《从0到1》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法则,叫80-20法则(学名"帕累托法则",把你这个名字记下来真的是会累趴下的,还是80-20直观好记)。该法则讲的是这个人在意大利发现80%的土地掌握在20%的人手中,衍生出"这个异乎寻常的以少胜多的模型在大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随处可见"这个模型呢。

    本书作者运用该法则来讲解投资领域的"潜规则",如投资到前景较好的新生企业里面,最终让投资人获利的,通常是其中的20%.借用这个法则,我认为它同样也适用于读书中,核心内容仅占全书的20%,也就是说还有书中还有80%的垃圾内容。

    所以,我在书中也确实只提取到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中最鲜明的两个观点,同样也是我个人对这本书比较认同的地方。

    第一,社会的进步,可以用两种形式来呈现,即水平进步和垂直进步。水平进步,简单的讲就是复制别人的模式,实现自己暂时的成就,有可以参照的东西,自然实现起来相对更容易;垂直进步,就是讲要去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实现"无中生有",从无到有,实现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书里面有两个词分别来代表这两个概念,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就是把某地有用的东西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科技才是能实实在在的推进人类的进步的,从16世纪人类发明了天体观测仪,后来的数万年中,取得了几近为零的进步,直到18世纪60年代发明蒸汽机以后,现代社会才取得一系列的科技进步,结果就是我们继承的社会比前几代人所能想到的都更加丰富。

    第二,社会中的竞争和垄断。企业的成功原因各有不同:每个垄断企业都是依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都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说到垄断,估计很多人想到的是坐地起价、随意哄抬物价,导致市场的环境很差。仔细想想其实不然,垄断企业的产品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同时也为这些垄断企业继续创新,提供空间和资源,再说大一点,也是为它推动历史的车轮、推进人类的文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长期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开拓新的领域,整日思考的是如何在保证自身生存的前提下,去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创新,说说罢了。

    从长远来看,竞争的状态都是不良的,难以规避竞争,离失败也就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是要依靠那些能创造垄断价值的企业和那些有真正创新思维的人。

    说到这里,请忽略以上80%的垃圾内容,以下20%才是精华内容:

  • 9、 《从地狱到天堂》读后感

    《从地狱到天堂》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从地狱到天堂》,我能大概的给你们讲述。

    有个人想看看地狱与天堂的区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饭,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原来他们使用的筷子有一米多长,虽然争先恐后的夹食物往各自嘴里送,但是筷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

    地狱真悲惨啊!这个人想,然后他来到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饭,一个个红光满面、欢声笑语。但奇怪的是,天堂人使用的也是一米长的筷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我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中,但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天堂和地狱的生活:当我们懂得付出、帮助、爱、分享,我们就生活在天堂;若只为自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实质就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天堂和地域,就在自己的心中。

    《从地狱到天堂》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卷子上的《天堂与地狱》,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自私与无私。我读了这个故事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是有一点自私。但是,我读了这个故事后,我发自内心的改善我这个自私的缺点。有一次捐款我想向我爸我妈要100元钱,捐给那个同学 。可我爸说我傻,我妈就捐20元,后来,我磨了我妈老半天才给我20元。如果我们多捐一些钱,没准,就能治好他的白血病。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私心,不像永远在地狱中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无私的,像每天都生活在天堂中的人没有私心。我们这个世界就没有了暴力,没有了仇恨。每个人都可以开开心心。你帮我,我帮你,我们就会生活的更好。自私与无私,是不论年龄的大小的。只看你的心里是光明,还是邪恶。我们每个人千万不要被黑暗蒙蔽了双眼,要与自私做斗争,与无私交友。你的朋友 就会越来越多,多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

  • 10、 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

    【篇一: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

    这本书是法国科幻小说家之父--凡尔纳写的。这本书是由两篇小说合而成的一本科幻小说,书中描述了作者以及人类对月球的美好幻想。

    美国的南北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一群以制造大炮为生的人们,一个大炮俱乐部陷入了无所事事的困境当中。在作者的笔下,主人公是几位性鲜明、顽强不屈、敢于挑战的人物,他们组成了一个炮弹俱乐部,由于受战争的影响,他们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特征缺胳膊少腿,但是,虽然他们身体残疾,可他们一直还是直分坚定的,他们靠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水滴石穿的精神,穿越了地球的大气层,来到了神秘、浩瀚的宇宙。

    所以,学习也是如此,读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如神来之笔。

    这本书告诉我们做事要归根结底,一是,人一定要坚持不懈;二是,人学会耐心等待,三是,人与人之间,团结最重要。

    【篇二:从地球到月球读后感】

    大家知道凡尔纳吗?凡尔纳全名叫儒勒凡尔纳,是一位十八世纪的科幻小说作家,他的科幻小说具有惊人的预见性,潜水艇、直升机都曾经出现在他的小说里,最令人惊叹的是《从地球到月球》简直就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的草稿,假期里我读了这本有趣的书。

    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件事情: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建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美国人民热烈响应,经过媒体报道后,全世界轰动,他们收到了来自全球不同额度的捐款,共计540万美元。法国冒险家米歇尔。阿当知道这个消息后建议造一颗空心炮弹,他邀请巴比康、尼科尔一同乘这个炮弹去月球探险。他们三人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乘坐这颗炮弹向月球进发,但是这颗炮弹却没有落到月球上,而是变成了月球的一个卫星

    读了这本书,我认为凡尔纳是一个懂得科学、知识丰富的人,比如书中所有的数据均有科学依据。我还十分佩服凡尔纳的想象力,在阿波罗登月的二百年前他就已经预想到了这件事情,而且小说中描写的炮弹发射地点、飞行时间和乘坐人数都跟阿波罗计划一样,这是多么神奇啊!

    这本书十分吸引人,书的内容起伏跌荡、环环相扣,读了一节你就一定想知道下一节是什么内容,让你放不下这本书。书中很多描写很精彩,比如造炮的场景、发射的场景都很壮观,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灌注铁水,铸造大炮的时候,我看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结尾,书的结尾留下了悬念,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三个人乘坐的炮弹绕月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22

  • 2023-01-23

  • 2022-12-1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9-02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1-06

  • 2021-08-1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01-12

  • 2023-03-16

  • 2019-09-28

  • 2023-02-03

  • 2019-10-09

  • 2023-03-20

  • 2021-09-07

  • 2021-07-31

  • 2019-09-25

  • 2023-03-18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24

  • 2023-04-18

  • 2023-06-29

  • 2019-10-11

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2024进化——从孤胆极客到高效团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