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 > 地图 >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2024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范文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相关栏目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热门栏目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推荐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

(共 6335 篇)

  • 1、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500字感悟

    看了《天道》这部剧,又开始翻看《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这本书最鲜活的一个人物是芮小丹,她是一个活得简单、死的伟大的女人。丁元英看懂了其他所有的人,但唯独看不懂芮小丹,只因为她活的简单,用剧中的话,她是天国的女儿。丁元英是一位商业鬼才,拥有金钱、地位的同时,干着一份天职。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相爱是必然的,二人灵魂得到了共鸣。他们从对方身上都得到了自己所想,丁元英想要简单,芮小丹想要共鸣,让二位主人公从灵魂深处融为一体。

    本书以两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从音响这个商业题材入手,揭示了国内经济市场的冰山一角,在发展音响经济的同时,杀富济贫、平衡贫富差距。

    书中有很多关于人性、理念、文化、物质、爱情、生死的理念,读来很有收获。比如,人的法则,是一颗阴暗的心永远脱不起一个灿烂的脸。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复杂的人心只是天道的一部分,无可厚非。天道恢恢,自有规律;芸芸众生,只能遵循。活着就是在不断的散发人性的光辉。光明而来,磊落而去。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公司、国家、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文化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2、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2024范文800字

    历史是一部长卷,再怎么博大精深也终究要翻过去的;历史是一个故事,多少是是非非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循环往复。我们拦不住它滚滚的潮流,唯有在现实的寂静中,或漠然或虔诚地品味曾有过的似模糊似清晰的记忆。然而,余秋雨的《遥远的绝响》始终在心间震撼。

    翻开历史,在那样的年代,在一个功名利禄争斗的乱世,多少文人名家在漠然中悄逝。没有谁为谁叹息,没有谁为谁停留,就这样,如古井死水沉淀于历史的旧梦中。

    是余秋雨,翻开了这个旧梦,在梦醒的惊悸中,凭着一份对中国文化史的责任感,凭着满腔的激情诉说了魏晋时期的文化名人被历史遮掩的千百年来的哀痛,诉说的是一份衷肠,道出的是一种惋惜,发出的是一声概叹。文末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一种怎样的无可奈何呀!

    才华横溢,孤傲清高的阮籍,曾为人生的末路而哭泣,曾为到处都是为争做英雄而留下的斑斑疮痍而伤怀,他苛求的只是生命中的一点自主和自由。如此德才兼备的才子却隐没于茫茫乱世,岂不悲哉?但真正悲哀的,只能是那个社会;应当负责任的,该是那个时代。无意于险恶的乱世,在一个清冷森林里隐蔽自己,给自己的心灵一份宁静。阮籍像一片风干的带着绿色的树叶,既不属于天空,也不属于大地,默默一生中能够读懂他的只有自己。

    还有龙章凤姿,天使自然的嵇康,生命乐章比阮籍更清晰,更响亮。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人生主张,使他完全不理会种种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官场仕途,将在大树下打铁作为其心的归属。对嵇康来说,能够从心灵深处干扰他的,是朋友。为了逃避官场,把友情看得深重的他毅然与好友山涛绝交。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那封伤心凄切的绝交书足可以证明他心灵深处的那份坦诚和无奈。

    错过的已经错过,失去的终究失去。假如那时嵇康、阮籍走进官场,结局是否会同历史一样,悄然远逝呢?应当说,正是拥有那种洁身自好、孤傲清高的处世观,他们才传响于历史。

    遥远的绝响已追随历史而去,但那串尘世的风铃是否也会轻轻摇响,启迪着人们对那些古老的精神财富多一些在乎?

    我想,至今能够对他们说的只有时下流行的一句熟语:情愿一生追随,只为梦能圆。

  • 3、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3)篇

    午休时分收尾本书:高屋建瓴 波澜壮阔 润物无声 睥睨众生。《遥远的救世主》:n1、一颗阴暗的心,永远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2、自性本来,无需知道,这是根性的范畴,不是根器、智慧。3、命题有错,只要答就错,只要是需要证明的感情就有错误。投石击水,不起浪花, 也泛涟漪。天下之道论到极至,是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至,是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有招有术的感情,招术里面是什么不去论它了。没招没术的感情,就该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心是什么?心是愿望,神是境界。那是文化、阅历和天赋的融会。4、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又是一条线,这个两者之间就是生存空间,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那我们的生存空间就比别人大,这个市场竞争的确是非常历害,胜负往往就是在毫厘之间,两败俱伤,如果你比他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5、想干成点事就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了,别把自己太当人了。就这点规律而言,天下乌鸦一般黑。6、别拿你的职业去拔高你个人的规格,让人轻看。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势,强焉在?一个弱字,弱已经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颗平常心。是魔是鬼都是个表述,本质是思维逻辑和价值观与普通人不同,所谓的地狱之门也无非是价值观冲突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如果你是觉者,我尊敬你,向你学习;如果你是魔鬼,我鉴别你,弃你而去。即便是价值观不同,就真有那么可怕吗?n7、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归根到底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是客观规律,归根到底也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 技术、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8、对于农民,从基础设置就不给他们期待天上掉馅饼得机会。我救不了他们。我能做得就是通过一种方式,让他们接受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能救他们的只是他们自己。不怕吃苦受累。

    2016年他推荐我看电视剧 天道,那时候还不知道我会来德国,后来机缘巧合,有了来德国学习的机会

  • 4、 《遥远的风铃》读后感

    很久没有被一本书而感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触动很大,那个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故事,悲惨的文化大革命的一串串的故事你想知道吗?

    主人公小芽从初中生到高中生,从一只蚕蜕变成一只蝴蝶,她经历过仇杀、革命、爱情。她漂亮,圆圆的脸上时不时就冒出两团红晕,天真的笑容再加上与生俱来的气质让她变与众不同;她坚强,老师的不满和同学的妒忌如同洪水般向她涌来,但她,却用着坚强和善良感化他们;她善良,漂亮的外表下是一颗如水般透明清澈的心,接触到她,就会感觉有一股亲切的味道,她总是那么善良,那么惹人怜爱,那么的,坚强而又脆弱

    她的人生因江心洲的朋友而变得坚强、精彩。小芽的身边总是有许多朋友:花红、贺天宇、温医生、叶飘零他们是小芽熟悉的朋友,总是一副花痴样的花红、干净沉默的贺天宇、温柔和善的温医生、神秘高贵的叶飘零在江心洲,他们各自与小芽上演了不同的悲喜剧,小芽目睹着人世沧桑,目睹了人性沉浮,她朦朦胧胧中成长,在成长中坚强,因为有他们,小芽才会明白这世界。http://

    她的人生因有江心洲而幸福。在那个悲惨的时代,小芽是幸福又幸运的。她生活在江心洲,她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在那里坚强。她总会想起江心洲的美丽景色,还有那神秘的江猪,她与江心洲上演着一部电影,一部属于江心洲的幸福电影

    脑海里浮现着书里的一个个场景,和那遥远的风铃,是谁摇响了那个风铃,又是谁目睹那人世沧桑

  • 5、 遥远的渡桥读后感

    摆渡

    怀着好奇的心情,我打开了这本书《遥远的渡桥》。这本书收录了张之路有代表性的《非法智慧》《第三军团》等作品的精彩篇章和《渡桥》等短篇精品。走进作者富于生气和想象力的文字,跟随书中出神入化的奇妙情节,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深切的悲悯情怀。

    读了第一篇短片小说《暗号》,里面的小主人公以我这样的第一人称来描述,使人感觉着就是作者自己,增加了真实感。文中的父母让自己的儿子一个人出来旅游,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呢,现在中国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舍得让他们受一点苦,这也养成了中国的孩子不能独立自主的原因。这不,你在人才市场会看见有六十多岁的老人为自己的儿子寻找工作。而国外的孩子不是这样的,他们很小就会赚钱了,比如帮别人带小孩、去饭馆端盘洗碗等等。这让我想起了一篇课文《乌塔》,这是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自己赚钱旅游的故事。在教育方式这一方面,我觉得中国的父母应该向文中的父母和外国的父母亲学习学习。父母应该给孩子一辈子受用的东西,不是物质的,物质上的东西不可能一辈子靠父母,而且世事难料,只有给孩子真正受用的东西才是给他一辈子的幸福。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作文爱,不是溺爱,不是你给他多少物质上的,不是让他吃多好,穿多暖,少吃苦,《暗号》给现在的父母和孩子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看了《第三军团》的节选,我真是感触颇深。里面的作者为了声张正义,却被几个小流氓威胁和侮辱,而周围的群众只是敢怒不敢言,只是在旁边看着,没有上前去帮这位作者一把。到最后有两个英雄救了我,他们堪称武林高手了,对那几个小流氓进行了教育。这个第二天报纸上都没有报道的看似没有价值的事情,却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某种现象一部分人为了不劳而获,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安全不愿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助涨了犯罪分子的气焰;可贵的是而依然有不缺乏富有正义感的人,他们看见不公平的事时会冲上去伸张正义,就像文中的眼镜小胡子和那位司机一样。这个社会需要正义感,需要正能量。人民的安全需要他们,社会的和谐需要他们。而最关键的是,从不同类型的人身上,我们要照出自己的模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遥远的渡桥》,就是完成一次心灵的摆渡,让我们首先在心灵上强大起来,从小学会独立,学会勇敢,拥有正义和智慧,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时代的骄子。

  • 6、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 《遥远的救世主》被改编为电视剧《天道》一度热播,因本人甚少看电视,于是就错过了。近日读书会寄来此书并将讨论此书,于是就抽空看了看。平时看的都是哲学范畴的书籍,很多年没有看过小说了,偶拾起来还真有些不习惯,粗略翻看了一边,大概了解了故事的梗概。 丁元英的私募基金是一家以德国几家金融公司为资本委托方的公司,中国股市进行了11个月的掠夺式经营之后,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对掠夺式的股市操作心里不堪重负,充满了矛盾与无奈。以“个人心理状态”为由中止了私墓基金合作。丁元英托助理肖亚文在远离大都市的僻静地方为自己找一个住处,而令人费解的是肖亚文竟然兴师动众地从北京飞抵德国法兰克福,求助于正德国探亲的警官大学同窗好友——古城公安局刑警芮小丹。肖亚文告诉芮,丁是个高人,并提醒芮不要和他有感情发生,“他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他跟人的思维颠倒了,不是人的思维。一旦动了那种心思你就算把地狱之门打开了。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是你自找的,不要怪罪我没有提醒过你。以我的智力,我理解不了这种人。”但是她不想和丁断了联系,就托给芮小丹。芮为丁元英在古城找了房子, 安排丁元英住下,就忘记了此事。几个月时间后因为丁元英的资金被冻结,缺少生活费的丁元英将自己收藏的唱片拿到刘冰的 “孤岛唱片店”去变卖。一次芮小丹无意中听到了丁元英的音响她被那种纯美的音乐打动了。 芮小丹也想买丁元英这样的音响和唱片,但是未果。经过交往之后,芮小丹发现丁元英的与众不同。学识和气度所折服。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因为一次“马王黑恶团伙”的侦讯过程出现了质的飞跃。案犯王明阳是高智商犯罪素有“冷血诸葛”之称,是黑恶团伙的核心人物之一,芮小丹抓捕他时要不是一颗臭蛋差一点命丧他的枪口。警方希望从他的嘴里挖出线索。可是他抱定必死之决心,任警方的侦讯就是不开口。 芮小丹原本与母亲定居在德国,但是一直不能融入德国上流社会,不得志而回国从警,希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可是她依然被边缘化,她优秀,但因为外国生活的经历和西方社会文化的熏陶,还是不被同事所接受,所以在遇到丁之前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刑警而已。她很想拿下“冷血诸葛”王明阳,但是依她的文化积累和知识结构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一点她清楚的知道。但是她更清楚丁元英能够帮她解决这个难题,成就她(芮是个很在乎被主流文化认可的,或者说在乎荣誉,她收藏了她历年来的获
  • 7、 遥远的乡村读后感

    遥远的乡村读后感(一)

    城市没有乡村,所以它总是那么的喧嚣。每个人都从自己的村庄走向城市,再一次的回眸,我们已失去了太多太多。

    我们这一代人,比上一代更加繁忙,我们有自己的任性,自己的固执,慢慢地,我们和父母争吵,扬言说要离家出走,有人说:亲情去哪了。它丢了,被我们残忍的抛弃,我们以为心伤的只有自己,殊不知,有人比我们更痛。龙应台曾说:我们不是两代人的问题,而是思想文化上的差异。我们有我们的叛逆,父母有父母的见解,当我们无情地夺门而出,可又曾感受到背后那个孤单的身影,想要追回你却又不敢声张。所谓的父母,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你是否幻想过那个背影是何等的苍凉。中国人永远都是那句老话:百善孝为先。爱情失去了可以再去追求,钱没了可以再赚,唯独父母永远只有一个,多一份心静与体谅,然我们重拾那份淡漠的亲情吧!

    成长意味着失去,从童年到少年,我们失去纯真,从少年到青年,我们失去青春,也许人的一生就是在失去中度过的。那些童年的味道,故乡的记忆,渐渐地,没了。我们讲的坦坦淡淡,心中却终是失落。好久没有去树下乘凉了,好久没有对着一朵花喃喃自语了。前尘往事,恍如昨日。脑中突然闪过那样一个镜头:静静的夜,皎洁的月光如水空明,繁星点点,照耀着大地,蟋蟀拉起了小提琴,蛐蛐亮起了清脆的歌喉,青蛙王子和公主在荷叶上翩翩起舞。这便是我们童年的一个场景吧!

    刘亮程在静谧的夜晚,守着心灵的那一方净土,开始回忆那些永恒的美丽,对一朵花微笑,给大树一个大大的拥抱,黄沙梁,他的故乡,承载他一切忧愁与快乐的故土啊,他将一切的爱给了这块并不富裕的土地,这座亲切而又真实的山村。

    我们觉得自己清高,万物之中,唯我于是开始践踏那些渺小的食物,我们瞧不起小花小草,我们残忍地拔起大树的根,我们是冷血的人,感受不到它们的痛,他们的眼泪只能被我们无情地淹没在土壤之中。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我们为蚂蚁跑得慢而心急,我们为狗临死前那绝望而又无助的眼神而流泪,我们为有一头忠心耿耿的牛而欣喜,我们为,其实我们是有情的,只是有时候,有些东西风化了我们的过往。

    风很奇妙,无聊的时候飘走了我们的过去,快乐的时候又把记忆带回来还给我们,风的一生,其实就是我们的一生。那些我们瞧不起的花草树木,却在不经意之间雕刻了我们永生的记忆,我们嫌弃它们,他们却在沉

  • 8、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800字

    《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虽然很类近于西方高智力、高智商畅销小说模式,但是其内涵却是浓浓的中国式文化,最大的闪光处在于给读者打开了一扇窗,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最喜欢书里的一句话:人原来可以这样活着,灵魂原来可以这样滋润。我常常在想,作者究竟是有过怎样的人生阅历,竟然可以写出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书中广泛触及人生、宗教、法律、文化、音乐、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命题,这该需要多么深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来支撑,所喻言揭示的深层哲理,个人觉得已远超出自己知识架构下的认识境界。

    书中有许多经典对白,充满智慧处比比皆是,特别能引起人思考:

    当生则生,当死则死。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没有主,主义,主意从哪儿来?主无处不在,简单得说,支配人得价值取舍行为得那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

    神是道,道法自然,如来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人从根本上要面对两个问题:一、生存,得活下来。二、是要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需要点缀和填充,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这个年代,执着于出人头地并不难,难的恰恰是不执着于出人头地。

    其实这本书,真的不好讲,书中关于文化属性、宗教、关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很难去讨论,因为一说就错,还是很推荐大家去读一下,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它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就像开了一扇窗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 9、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1000字
    《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1000字 《遥远的救世主》这是一本通俗的文化教材,也被一些投行列为必读书目之一,曾被改编为电视剧《天道》。在这本书中,作者阐述了文化属性这种社会决定力量,批判了皇天在上,以靠谋生的生存方式,解释了强文化和弱文化的关系。强文化遵循遵循客观规律,弱文化依靠强者生存。这里面有几类代表人物,分别反映了某一类人的文化属性。 一、丁元英 丁元英是商界的鬼才,是强势文化的代表。他对佛、道、儒、基督文化都涉猎很深,但在骨子里又极其的蔑视这种文化。在书中,肖亚文说他是魔鬼,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他对人性了解深刻,甚至说达到了某种操作。无论是乐圣总裁林雨枫还是王庙村的刘冰,丁元英是可以预料到他们的结局的,尤其是刘冰,可以说是直接操作了他的死亡,但他还是那样做了。因此,他对人是冷漠无情的,他把自己放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用俯视的眼光来看待众生。这与儒家的经世济用、佛家普渡众生以及道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他是魔。 二、芮小丹 与丁元英相反,芮小丹来去自如,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活得洒脱随性。她从法兰克福回来,是想融入到主流文化,有很强烈的社会认同需求。她忠于自己的职责,对生命充满了敬重,在开枪打死人时,她的内心备受煎熬,精神接近崩溃。她对人充满同情,在即将动身看望父亲前,也利用登机前不到2小时时间答应一名死刑犯见面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芮小丹就是天使,这和余丁元英存在着根本的冲突,这两个人是注定走不到一起。芮小丹的死,给这个故事、这段爱情一段完美的结局。 三、叶晓明、冯世杰、刘冰 王庙村这三个人代表的是一种弱势文化,他们需要依靠丁元英这个强势文化生存,也是靠文化的代表。这三种人分别反映弱势文化的三种类型:刘冰是无知又无良心;叶晓明稍微有点知,但也有限,小农意识而已;而冯世杰在这之上,还稍微有点良心,这也造就三个人不同的结局。不过,追根究底,他们终究必须依靠强者生存,不过是趴在井沿看了一眼,最后掉了下去。他们注定的命运来源于自身的文化属性,小算盘、小计较,没有大的格局。 四、肖亚文和欧阳雪 肖亚文实际上也算是弱势文化的一部分,不过她比王庙村人稍微强点的她知道自己必须靠,而且从一而终的靠着丁元英这颗大树,所以最后获得丰厚的胜利果实,成为最大的赢家之一。(读后感) 欧阳雪是传统文化的代表,知恩图报,对朋友充满热
  • 10、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范文一

    《山居笔记》中的绝大部分篇什,都触及到我们熟视无睹的暗角,虽然它们谈的是已离我们很远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但它却具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遥远的绝响》写的是魏晋时代嵇康、阮籍等文人活动状况。但在文字背后实际上有作者深深的感喟。在秋雨先生的眼里,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的时期。

    文章以嵇康为主线,作者行文的心情是一种少有的景仰与钦羡,雅致与抒情中流露着沉痛之感,可谓是岁月跌宕中的情感顿挫。如果没有对大时代的真切把握,而要写出人物的神来,无异于缘木求鱼。

    《遥远的绝响》其神韵不仅表现在思想文化境界上,更表现在强烈的主体意识方面,它直指民族心灵的深处。文字之所以有很强的感召力,根本在于作者将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笔端,而此间文化生命又是由沉重深厚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真正纯正的主体意识,需要对现实的忧患,对历史的洞察,对未来的执着,对整体人类文化的感悟。而由更高的层次对历史现实进行极其深切的眷顾,其间的忧思、苦恼、欢愉、欣慰,都与历史、现实、未来相契合,由此构成文章结构的立体化主体意识。

    嵇康,作者称他为阮籍终身性的朋友,但对于自己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嵇康比阮籍更明确、更透彻,因此他的生命乐章也就更清晰、更响亮了。他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他的人生境界的基本内容,是摆脱约束,回归自然,享受悠闲。你看他健康得令人羡慕,帅气得令人倾倒。他的友情与亲情是心照不宣,浓烈到近乎淡薄的。他对他不喜欢的人可以白眼相加,率性而为。但是对友情,有时却又很无奈。他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人性的纯洁,对友谊近乎苛刻的要求,使他一再与朋友绝交。谁能理解他内心的苦衷!

    嵇康的被捕、被杀,实际上是高贵的人格无法见容于世的表征,正是所谓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决绝、坦率,是小人和统治者无法忍受的,他的高洁映衬出了一片黑暗,不能见容于群小也就成为必然。中国文人的命运难道就这样多舛?作者除为豪杰逝去而悲郁之外,对钟会之类的小人也毫不留情地敲打了一番。人性的光芒被黑暗吞灭,悲剧正是将美撕碎给人看,行文至此,我们也不禁为嵇康的遭遇一恸。

    像嵇康这样的人物负载着当时最精致的文化,却无力保全性命于乱世。他最终为文化、为一种高洁的信念献出了生命,他是平静的。但他不能忘怀的是《广陵散》的失传,他把文化的传递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们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中间的审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23-02-24

  • 2019-09-20

  • 2021-08-31

  • 2019-09-20

  • 2023-04-14

  • 2023-02-01

  • 2019-09-20

  • 2023-02-09

  • 2023-01-10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
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2024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教您怎么写遥远的绝响读后感5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