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西藏生死恋读后感 > 地图 > 西藏生死恋读后感,2024西藏生死恋读后感
西藏生死恋读后感相关栏目
西藏生死恋读后感热门栏目
西藏生死恋读后感推荐
西藏生死恋读后感

(共 8478 篇)

  • 1、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精选)

    死亡真的是一件大恐怖事情,没有什么比死亡还要恐怖了。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当我们有意识后,当我们看到有人死亡后,我们就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一定会死亡。我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活多久,不知道和什么人结婚,不知道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们知道自己一定会死。

    我们自出生以后,就开始进入死亡的倒计时,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为生而努力,也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为死而前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不可以被朝九晚五的生活所缠缚,对于生命的深层意义毫无认识。我们每一天都活在生活的琐碎中,那些琐碎的事情消耗了我们所有的精力,让我们疲惫不堪。有人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是过了365个一天,还是把一天过了365遍。”

    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活而活着吗?我觉得那并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意义,可是那些意义在琐碎中被消耗了,最后都成了没有意义。

    《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说道:现代社会的一切,似乎都在让人们偏离真相,让真相无法成为人生目标,甚至不相信真相确实存在。产生这些现象的文明,虽然声称尊崇生命,实际上是让生命贫瘠得毫无意义可言;虽然一直不停地喊着要让人们「幸福」,但实际上却是阻碍通往真正喜悦的泉源。

    这种现代的轮回,滋生了焦虑和压抑,更进而把我们套牢在「消费者的机器」里,让我们贪婪得一直往前冒进。现代轮回是高度组织化的、易变的和精密的;它利用宣传从每一个角度来袭击我们,并在我们四周建立一个几乎无法攻破的耽溺环境。我们越想逃避,似乎就越陷入那些为我们精心设计的陷井。诚如十八世纪西藏上师吉梅林巴所说的:「众生被各种各样的感觉所迷惑,因此无止尽地迷失在轮回流转中。」

    细细回味好像确实是如此的,人们被焦虑,压抑,欲望,痛苦包裹着出不去,看不到眼前的路,最后沉沦下去。

    我觉得我们要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一天了,你会干什么?这个问题会让你直面本心,思考人生诸多事项的优先序列。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一天了,我可能会安安静静地看书,等待死亡。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个时候看书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要死了!人死了,知识就没了。我却从来没有觉得看书学习是无意义的,因为它让我回归到生命原始的平和而宁静的状态。

    我想人生的意义大概就是“保持自我,以自所期望和认同方式活下去,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幸福。”我想,这才是战胜死亡恐惧的最佳良药。

  • 2、 云豹生死恋读后感

    【篇一:云豹生死恋读后感】

    沈石溪的小说我一直非常喜欢,借来看也好,买来看也好,我已经读了不少。这次堂姐专门从南京寄来一套,是沈石溪新出版的动物小说,共有《母狮基努利》、《最后的猴王》等8本。我饥不择食,随手拿起一本《云豹生死恋》读了起来。

    《云豹生死恋》讲述了离开家的雌云豹芸遇到了雄云豹皓,很快它们便成了好朋友,最后形影不离。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皓开始向芸求爱,羞答答地点了点头。就在芸要做新娘的前一天晚上,它被猎人老黑打死了。皓不知情,四处寻找,当它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顿时悲痛欲绝,最后把老黑困死在山洞里

    就因为这一枪,皓和芸永远不能在一起了,它们生死两地,这一枪,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对神仙眷侣,老黑也为他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想,动物也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有情感的,有时甚至远远超过某些人类。老黑,你的这一枪,虽然图了一时的快乐,却让别人永远失去了幸福,失去了最爱的伴侣。所以,做人啊,有时要多替别人想想,不能太自私了!

    【篇二:云豹生死恋读后感】

    看了老师奖励的《云豹生死恋》后,我被虎女蒲公英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

    那份紧张的画面仍在我的脑海里重现着:我被一群凶狠的大象团团围住,无法脱身,就在我最危险的时刻,蒲公英出现了,未成年的它是完全斗不过大它好几倍的大象,可它仍拼命抵抗,一次又一次地倒下,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最后以声东击西的战略战胜了大象,拯救了我,可它自己却受伤了。这让我震撼动物对人居然有这么强烈的爱护!

    可想到有些人,我不禁愤怒!他们为了赚钱,杀害了珍贵的狮子、老虎、大象等;为了品尝美味佳肴,伤害了猴子、蛇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残害了狐狸、貂等自私的人们,看到这么呆萌的小动物们,你们怎么忍心?怎么下得了手?

    你们有想过吗?当你们破坏树木时,可又听到它们的哀嚎;当你们残害动物时,可看到它们血流满地的场景?请放下你们手中的枪和刀,让我们一起保护森林,爱护动物!

    【篇三:云豹生死恋读后感作文】

    《云豹生死恋》是我最喜欢看的书的其中之一了,它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精心选编写的。

    书中讲了美丽的芸和健壮的皓是一对云豹情侣,它们形影不离,尽情享受爱的甜蜜。但有一天芸突然失踪了,皓疯狂的四处寻找。某个雪夜,皓突然听到一阵优美的笛声,像是芸在歌唱,它立马循声而去,却霍然发现一个人正手持猎枪对准了它,手里还拿着用芸的骨头做的笛子文中把芸和皓这一对情侣写的非常生动,尽管芸死

  • 3、 蓝色生死恋观后感影评

    《蓝色生死恋》这部电视剧由尹锡湖执导,由宋慧乔、宋承宪、元斌等主演,讲述了几位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这部电视剧即使有很多年了,但是仍然被大家追捧。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蓝色生死恋观后感影评,大家一起来看看。

    妹妹恩熙在十三岁发觉不是爸妈亲生时,整个人都蒙了。被宠了十三年的白雪公主被告之自己贫穷人家的女儿时,是如何纠心,最终她选择留下来照顾自己的亲身母亲。

    从白雪公主到灰姑娘,一百八十度的转身。恩熙只有默默的承受。我开始找擦巾纸是在恩熙被欣爱逼宫这是她家,看到父母对自己亲生女儿欣爱默默的守候,她想离家出走想留下钥匙时的那一刻。我如自己一样被代替的感觉,宠错的味道,原来的我原来不是我,我是一个局外人,不能呆这里了,应该离开。

    我第二次流泪是在恩熙被俊熙找到时,脱掉高跟鞋赤脚走在桥上的那段。刚把你们在我心中那份量挪掉,好像忘记你们了,你们又回来了,让我的心何处安放?这种痛是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一个无忧无虑的公主切换到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还有一个不争气的哥哥无理由的索取,家庭所有的份量都由一个弱女子扛起来,多少委屈,多少无耐,多少心酸,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受人白眼,受人摆布,受人折磨,今天,俊熙你回来了,这些年你去美国了,我最需要你时,一封信也没,我追赶你们时,你们开车去得无影无踪了,有想过我吗?现在我变坚强了,我适应了这种生活,我不想再受刺激了。

    于是,我跟着电影们主人公一起哭,甚至比她都哭得伤心。

    幸亏坚强的她在困难面前百折不饶,凭着她的聪明,智慧渐渐适应复杂的社会。

    有一场景是,恩熙凭着美貌和智慧戏剧性的卖了几套房拿到了好多提成,回到家里又被无耻的亲哥哥扫荡一空,看到母亲流泪可怜巴巴的样子还要不停的安慰母亲,我可以再挣,你可知她挣的是什么钱啊,为人剥螃蟹,给人端茶接尿。人们污辱她,她就用自己的方式对付,一次次成功脱险,一个不屈不饶,洁身自爱的女孩出现在观众面前,是一个正能量的化身,我暗暗为她鼓气,恩熙真棒!

    当俊熙哥哥带她出现在用集装箱摸拟的白雪公主的家时,一件件哥哥精心挑选的礼物,一年年长大的愿望的兑现,在哥哥心中的份量一点没变。恩熙的心回归了,可以尽情的释放,尽情的撒欢,一下子回去了有哥疼的日子。树下的一吻,我以为白雪公主和王子要牵手走进了婚姻殿堂了。

    影片一转,二主角又出来搅事了,很帅,有钱,有品,有爱心,说话风趣,做事老练,阳光,相同的寂寞,相同没被人疼爱的处境,她们

  • 4、 读《倒斗生死恋》有感500字

    你爱他吗?推荐他看《盗墓笔记》吧。

    你恨他吗?推荐他看《盗墓笔记》吧。

    据说这是一本正常相热血盗墓小说。但是我想说这书里所有出现过的姑娘都没有好

    结果,比如暗恋小哥的霍玲最后变成了禁婆,比如哈里波特大阿宁和天真独处不久

    立马被复读机蛇咬死了,比如胖子家真爱云彩妹子死的不明不白(我真不明白为什

    么云彩最后一定要死)。

    其实我只是想说一下盗八,因为前面七本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好想知道到底有没

    有人看盗八看哭了?不是潘子死那段,是张起灵道别那段。

    小哥你怎么怎么回来了?

    我来和你道别,我的时间到了。

    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挺难过,三个人一起经历生死却连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的机会都

    没有。三叔说这个结局对他们各自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了,好吧,我也的确不能接受

    小哥和无邪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这种结局。刚开始看盗墓是觉得人设不错,

    情节也挺吸引人,到第八本显然铁三角的感情戏占上风。

    可能世界上真的没有张起灵anti饭这种东西,我发现凡是喷张小哥的都会被死忠喷

    的好凄凉。思考了好多天,我觉得还是不要冒险了(虽然我心里有千万匹草泥马在

    狂奔)。所以我决定抄一点天真无邪小同志的话来泄愤!

    这就是结果?一股无名火起,忽然心中所有的期待和担心都消失了,狗(和谐)

    日(和谐)的,爱咋咋地吧。

    我们怎么就算局外人了?这样都要算局外人,那什么算局内人?非得躺倒死在里

    面才算是局内人吗?

    我一路不停地追问,都没有任何结果,好几次我都内火上涌,心说就这么算了,

    你丫想去死就去死吧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上去抽他几个嘴巴

    最后结局,我一直以为虐点是天真十年之约,后来双曲线一语惊醒十年后小哥还

    记得天真吗?,再到早上眼贱看了《藏海花》连载,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

    揣测张起灵的他从雪山之中带出了一个秘密,但他不久之后必然会将这个秘

    密忘记。他当年在进入雪山前,遇到过当时还年轻的德仁大喇嘛,他们做了这个约

    定,就在十年后的那一天,他会从雪山中,带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出来,但他出来的

    时候,他必然已经完全忘记了约定,所以德仁大喇嘛会在这个寺庙里等待他,拿着

    当年他留下的可以证明约定的东西,而年轻人会把雪山中发生的一切,在忘记之前

    全部说出来。

    其实盗八里天真还说了一句话想着想着我就心凉了。

  • 5、 《蓝色生死恋》观后感500字

    《蓝色生死恋》观后感 迄今为止我看过的韩剧仅两部《蓝色生死恋》和《浪漫满屋》,很巧的女主都是宋慧乔,但仅巧合而已不是宋慧乔的粉。一直以来对韩剧不怎么感兴趣再加上我脸盲,总是觉得剧里的演员都是长得一个样。但这部《蓝色生死恋》真的是为数不多的喜欢,很经典的电视剧。犹记得当年热播正在上初中,整个班几乎都在课余时间讨论这部剧。虽然现在想想剧情也很狗血的白血病,但这剧也算是韩剧白血病的开山鼻祖了吧。 崔恩熙,一个漂亮、纯洁、善良、伶俐、温文尔雅的女孩。她的一辈子,虽然短暂,但刚正不阿,为了爱情,为了那一个纯洁的梦,始末坚决保持如一。为了亲情,她知道割舍;为了爱情,她知道躲藏;为了友谊,她知道从容!明明知道不可以为而为之,明明知道不可以舍而舍,多么的矛盾又多么的令人敬佩! 幼年的那份记忆,那个故事永恒雕刻在年轻幼小的心里边,使得她为了正义而丢开一切,为了公平而丢开一切!那块表的的故事,尹芯爱的栽赃嫁祸,幼小的心可谓首次遭受沉重的创伤,首次觉得真正的抱屈!这也真正刻画了往后她生长的不屈历程。   请不要背对着我,看着我的眼睛,无论命运怎样捉弄,我都不会 再让你流泪,因为你无可替代,对于我你最珍贵! 我下辈子要当棵树,因为树一旦种在一个地方,以后都会在哪个地方,不会换地方,这样就不会和你分开 大结局里俊熙背着恩熙走在海边上,聊着天,默默地陪恩熙走完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很感激导演能让俊熙陪恩熙一起走,一起到另一个世界,到一个再也没有恨、没有痛苦、没有不公平的世界。 这部剧简直是赚足了我的眼泪,整个看下来哭的稀里哗啦的。双熙双宋的组合,还有这部剧音乐、画面、演员演技足以让每个观看的人心酸地融化。音乐,经典贴合剧情,经典的旋律久久不能忘怀,百听不厌;画面,童年时的村庄、长大后的农场,还有那片海,很衬剧情的选景;演员,不论是小时候的,还是长大后的,都很养眼,不论主角还是配角,感情表达都很到位,一个个都是催泪弹。
  • 6、 法国电影《豪门生死恋》观后感500字

    法国电影《豪门生死恋》观后感 剧情介绍 拉戈温奇在他的养父去世之后继承了w集团的股份,面对庞大的遗产拉戈接手公司后决定将w集团出售,用全部资金建立一个人道主义组织和慈善基金,以便尽可能多地帮助贫困和身患疾病的人。可是就拉戈在公海上签署股份出售协议时,警察包围了他的船。多年一直替养父到处寻找他的仆人也被杀死在船舱中。拉戈被控卷入到一场缅甸村庄大屠杀的犯罪案件当中,作证的神秘证人竟然是拉戈的情人潘拉姆。她深爱着拉戈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得知潘拉姆在举证后被遣送回缅甸时,拉戈不顾一切地要去救她,并回到原来居住过的缅甸调查事情的真相。没想到,这背后居然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面对重重陷阱、追杀,智勇的拉戈巧妙利用神秘潘多拉账号转帐一欧元,吸引警察的视线,真相逐渐大白之际,幕后真正的黑手再也坐不住了,他竟然是拉戈最可靠和值得信赖的朋友 观后感 很早以前,听一个家族企业的朋友说:一个家族企业所涉及的兄弟姐妹等利益关系人,面对财富分配时,争斗往往是免不了的;为了争取各自最大的利益,性命相搏,也是常有的事情。我乍一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还不太相信一家人之间,尤其兄弟姐妹之间,会因为利益而不顾亲情,开动杀机,谋财害命。特别是有外人介入其中的时候,更是云谲波诡,血雨腥风。钱啊,这些都是钱闹出来的邪恶事情! 多数人为了钱而劳苦一生,所得不出左右,不过他们能平平安安的过活,这未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少数人不劳而获,所得不义之财,来得快,去得也快,最终落得个不得善终的下场,让人憎恨;个别成功人氏,凭自己聪明才智和上佳时运所挣来的巨额财富,生时花不完,死后要么被后人败光,那么用作善事,留个虚名在世...... 有钱也好,没钱也罢,事业做得或大或小都没有关系,只要是自己认真、本分的过活,不争不抢,也从未伤及他人性命,更不能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一世安心就行了。
  • 7、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篇一:《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今天早晨在微博和微信上得知著名的李开复老师被诊断为淋巴癌,恰巧我在《西藏生死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西藏的佛教徒相信,癌症之类的疾病其实是一种警讯,提醒我们生命中一直被忽略的深层部分,比如精神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看待这个警讯,全盘改变生命的方向,不仅能治疗我们的身体,甚至有益整个生命。希望李开复老师把生病看做一个生命的警讯。

    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及禅坐,其实我在哈佛幸福课中听tal教授也倡导静坐对人心灵的修炼,在张德芬的诸多作品中禅坐也是心灵修炼的必经之路,以及做教练的朋友推荐我一定要禅坐,可见禅坐对灵修的意义。在《西藏生死书》中讲到禅坐可以净化凡夫心,揭穿它的假面具,除尽习气和迷惑,让我们能够在因缘成熟时认清我们的真面目。我的理解是禅坐是给自己独处的机会,让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在禅坐的过程中感受身体和心里的变化,消除心易与散乱的习气。书中提及:禅坐时,你的心要像天空一般开放,而保持在当下,立基于大地。天空好像是我们绝对的本性,没有止境,无边无际;大地则如同相对的实相,凡夫心。我们禅坐的姿势,象征我们链接着绝对与相对、天空与大地、天堂与人间,就像鸟的双翼,融合了我们如天空般的不死心性和虚幻有限的凡夫心地。学习禅坐,是这辈子所能给自己最大的礼物。唯有通过禅定,你才能踏上发掘真性的旅程、死得安详所需的定力和信息。

    作者在禅坐时,常在开头这样说:把你的心带回家,然后放下,放松。把心带回家,是通过专注的修习,把心带进安住的境界,把心转向内在,安息在心性之中;放下就是把心从执著的牢狱中解放出来,因为你认识到一切痛苦、恐惧和挫折都是来自执著心的贪欲;放松就是心要宽广,放松心情。

    西藏有句很有启示性的话:禅坐什么都不是,只是熟习而已。也就是,禅坐不过是熟悉禅定的修行。另一句对禅坐的解释:禅定不是若求,而是自然融入。

    我记得哈佛幸福课的tal教授提及的禅坐方法是:全身放松的坐在椅子上,不过脊背要挺直,手可以放在两个膝盖上,微闭双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吸气,一直吸到腹部,然后用更慢的速度呼出,以这种方式静坐5-15分钟。刚开始静坐的时候,思绪会乱跑,不过没关系,意识到思绪跑了,把它收回来就行了,继续关注腹式呼吸即可。关注呼吸其实是为了觉察和监督自己的专注力,当越来越专注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活在当下了,把自己散乱心收摄回自身,成为一个整体。

  • 8、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花了一点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当年刚学英语进行时的时候,我还在嘲笑老外脑子有病,die就die了,怎么个dying法呢?如今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死亡还真是一个过程,可以有进行时。 从医学角度来说,死亡的判定依据为心脏停跳,瞳孔放大,呼吸停止。而佛法则说,从五个感官的能力衰退开始直到神识脱离身体,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死亡过程。 我很庆幸,在我看完了《慧灯之光》再来看这本书,否则的话,真是太糟蹋这本书,将会错过很多细节。这本书太浓缩,浓缩到《慧灯之光》铺天盖地的描述,在这本书中只有几页纸。书中提到的“行善的三个要点”,实际就是“三殊胜”;书中提到的“施受法”,实际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 我实在无法去表达这本书有多么得好,书中详细说明了死亡的过程,将轮回分割为四个中阴(自然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受生中阴)。通过对于这四个中阴的了解,以及《慧灯之光》中的十二缘起支,让我彻底地明白知道轮回是什么。不过离懂得还是有很遥远的一段距离,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轮回的概念时,心中还是存有抵触和怀疑。虽然从前世今生的诸多案例中获取了一些信心,但是疑问依然存在,两世之间的空白是怎样的?心的相续,如何相续?一系列的疑问铺天盖地。十二缘起是从因果角度讲轮回,而四个中阴的描述是从现象角度讲轮回。对于我这个死不要脸热爱物理的人来说,现象的说法更能让臣服,而当我把这两个说法整合在一起,我心中想要的答案也就出现了。或许我一直在找那个答案,我不在乎那个答案我是否能够懂,或许我在乎的就是要给我一个具体的说法,让整个逻辑连贯起来。我不在乎地明光是什么,红白菩提是什么,我在乎的是我需要一个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让我把整个事件过程给连起来。 如同我学习物理一样,我不在乎爱因斯坦在说什么,我在乎的是说的东西前后逻辑能够在我的思维中连贯起来。牛顿可信,爱因斯坦可信,当然佛陀就更可信了。我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一个一直在宣讲慈悲教法的人所道出的真理。当我看到第十一章时讲述临终关怀,心中开始无比地感动以至于眼眶湿润,索甲仁波切用词诚恳真切,用情至深,传授他的施受法,该如何从一个临终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同身受,去帮助临终者接受死亡。 当我将整本书看完后,我很激动,也很高兴,以前在文字形式上去想象去理解的一些东西
  • 9、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1000字

    这本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被称为第一部全面解说西藏佛学智慧精髓,直面死亡,展示一种神圣技术的伟大著作《西藏生死书》终于看完了。?这是近年来我看的第一部佛教文化技术类书籍。其余时间我都在看小说。

    合上书本,心里总觉得有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谈起。

    这是本好书,我笔拙无法形容出她有多么好。但我知道以我目前的智慧和对西藏佛学的肤浅了解来看这本书是太糟蹋她了。因为对佛学和西藏都陌生,书中许多佛学常识及细节我都是囫囵吞枣无法消化,有些内容更是直接跳了过去。?

    谈谈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她让我感到温暖慈悲平和,沐浴此书仿佛给一贯心气浮躁的我注入了一针安静剂;她让我学会思考,更加淡定的对待得失,尝试和过去和解,放弃执着和焦虑,因为我们执着的对象,本质就是不可执着的;她教我正视自己,理性看待伤害和痛苦;因为,人一定要受过伤才会沉默关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成长都有益处;她是一本可以也必须反复多次阅读的书本,她告诉我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是爱和知识、慈悲和智慧。她就是充满平静、能量和美的巨大世界。?

    再说说细节。

    这本书的作者美籍藏人索甲仁波切从他自己在西藏跟随现代藏学最重要的上师生活学习的所见所闻开始,介绍藏传佛教如何看待死亡,生命,心性,轮回,转世,中阴,以及如何禅定,学习掌控死亡,帮助临终关怀,如何理解重生,转世等。书中详细说明了死亡的过程,将轮回分割为四个中阴(自然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受生中阴)。通过对于这四个中阴的了解,让我对轮回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从内心开始相信六道是有轮回的。

    书中提到,人的身体不过是灵魂的暂时寄居体,不必要去对这个寄居体做过多的修饰,好比路人住进旅店,有谁会对自己住的旅店进行装修的?所以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在此就显得很渺小。身体终归耗尽,但是灵魂却能永恒,只要相信,精神的力量将无穷大。

    在第十一章讲述临终关怀章节中,索甲仁波切用词诚恳,用情至深,传授他的施受法,教人们如何从一个临终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同身受,去帮助临终者接受死亡。整本书看完后,以前在文字形式上凭个人的理解和想象的一些抽象轮廓形成了比较清晰的一个点。

    谈到写此书的目的时作者说,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实用的了解,找到终极的快乐。?

    这就是真正的慈悲心。

    我请我的朋友们,

  • 10、 《西藏生死之书》的读后感2000字

    对西藏感兴趣已经很久了,虽然曾经匆匆去过两次,非常可惜的是,彼时纯粹是流于一个游者,注意的焦点也仅仅落在了那些雪山、圣湖、草原、寺庙,腐败的青稞酒、藏甜茶、牦牛肉,以及偶尔看到听到的打阿嘎、辩经、吟佛、雕刻玛尼石的匠人们。但,对于孕育了这片充满勾人心魄文化的文明的了解,却是非常残缺,乃至于看到白居寺十万佛塔中精美异常的众多壁画,也只觉得花花绿绿看着眼晕,到后来甚至有了审美疲劳的感觉的,叹啊!

    很久之后,再回过头来想,才猛然察觉最大的遗憾之所在,于是开始发愤图强,《西藏生死之书》也正是在这段时间进入了我的视野。非常可惜的是,国内现在好像已经无法买到纸版了,只好下载电子版来阅读,究其原因,似乎里面有些内容触动了当局某根不知名的脆弱的神经。作者索甲仁波切,对我们国内读者而言,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智者,而他在国际上却早已成为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师了,该书的出版,更使他声誉日隆,甚至在达赖的各个网站上,都将此书列为特别推荐的书目。仁波切是西藏对伟大上师的尊称,意为珍贵的人。索甲仁波切(sogyalrinpoche)生于西藏一个富裕的望族家庭,从小由本世纪最受推崇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养育成人,少年时即被自己的导师认出是一位喇嘛的转世,而那位喇嘛也曾做过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老师。1971年,索甲仁波切前往英国,入剑桥学习比较宗教学,1974年起开始在西方诸国游历传法,信众繁多,并以伦敦为基地,创办了一个国际性的佛教传习组织rigpa。

    《西藏生死之书》可以认为是作者用现代人、或者非佛教徒容易理解的语言对《西藏度亡经》(即《中阴闻教得度》)的解说,《度亡经》公认难解,据说在从前,也是只有僧侣才能看到,一般人无缘得见。说实在的,这本书我根本不敢评,也评不得;就连看完,也只能用匆匆扫过来形容,当然,并不是说看的时候一目十行,而是说对其中阐述的教理,大多根本咀嚼不动,更谈不上有多少理解了。

    就在不久之前,我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对于轮回、上界、地狱、业啊什么的,即使谈不上完全否定,起码也是老实做孔孟的学生敬鬼神而远之!对于死亡本身的理解,基本上属于一了百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阶段,也并不惧怕死亡,也似乎做好了迎接它随时到来的准备,不过如此罢了。书中说,当下虽然科技、经济日趋发达,但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一般来说,还停留在两种死亡态度中,一种是把死亡当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另一种则是把死亡当做自个儿会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0-2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4-12

  • 2021-08-3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06-12

  • 2019-11-02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29

西藏生死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西藏生死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西藏生死恋读后感、2024西藏生死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