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山河恋观后感 > 地图 > 山河恋观后感,2024山河恋观后感
山河恋观后感

(共 7848 篇)

  • 1、 《山河恋》观后感范文

    这部剧延续了于妈的风格,本是亲密无间的姐妹却要在那深宫内院斗得你死我活。玉儿与海兰珠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姐妹,她们在草原上打猎放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两人在叼羊大会上遇到了各自心爱的男人,玉儿对自己的姑父皇太极一见倾心,而海兰珠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卓林芳心暗许。这样看来姐妹的反目并不是因为同一个男人,但命运却把二人推向了同一个男人皇太极。初见玉儿的多尔衮深深的被玉儿吸引,可是却相见恨晚。玉儿已经爱上了自己的哥哥皇太极,但多尔衮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默默的守在他身边,因为在他的心里已经再也容不下别人。这是多么复杂的关系侄女爱上姑父、弟弟爱上嫂子、姑父爱上了侄女同父异母的姐姐,这样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但他还是一错再错了下去。 玉儿对于痴情的多尔衮一直心怀愧疚,但二人之间却是不可能有什么结果。为了平息多尔衮与大玉儿之间的流言蜚语,多尔衮娶了大玉儿的表妹小玉儿,希望多尔衮可以从那段恋情中走出来。却不料这又是一段悲剧的开始,在多尔衮前往科尔沁于小玉儿定亲时多铎在途中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琪琪格,却不料这个琪琪格却是他素未谋面的嫂子。他与自己的哥哥陷入了同样的困境,爱上了一个自己不该爱上的女人,索性多尔衮并不像皇太极那样,虽然无法将心交给小玉儿但却对她呵护有加。但小玉儿的意外身亡使多尔衮自责不已,并立誓此生不会再娶。 皇太极因海兰珠的死大受打击最终一病不起,但当他知道海兰珠死亡的真相时他彻底的崩溃了。他伤害了一个曾经深爱他的女人,却把心交给了一个一心想要杀了自己为心爱的男人报仇的女人。他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却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起码在感情上他输得一败涂地。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并未抢夺皇位,而是遵守了他要守护玉儿的誓言。让她的儿子福临登上了皇位,并尽心辅佐福临但他的尽心并未得到福临的体谅。年少气盛的君王把他视为自己的杀父仇人欲除之而后快,福临设计杀害多尔衮,多尔衮明知是圈套但还是义无返顾的跳了进去,在死前他终于完成了自己此生的夙愿,他静静的死在了玉儿的怀里。 玉儿看着怀中死去的多尔衮,心中感慨万千如果当年他选择的是多尔衮,而不是皇太极那结局又会是什么样。或许那些那些悲剧就不会发生,但世上没有如果,那些错过的人和事不会再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 2、 山河故人观后感

    山河故人观后感(一)

    老年沈涛给狗解开绳索,在全片最有标志性的那座文峰塔前面的空地上,伴着一首快节奏的英文歌,时尚地扭动了起来。影片结束了。"浅薄"的朱先生不由自主地说道:"这片子要表达什么啊?"我"扑哧"一声笑了。是啊,市场上充斥着太多"表达"的电影。表达一些圣人们几百年前就说过而今被编剧或导演刚刚悟出来的道理,通过对现实的粉饰而不是抽象去表达一些小情感,等等。然而,真正有独立思想的人并不稀罕别人的教导,务实的人也没时间去体悟一个陌生人的小情感。高行健说:"作家并不承担道德教化的使命,既将大千世界各色人等悉尽展示,同时也将自我坦呈无遗,连人内心的隐秘也如是呈现,真实之于文学,对作家来说,几乎等同于伦理,而且是文学至高无上的伦理。"虽然说得是文学,却也同样可以用于表达艺术的意义。文学艺术吸引人的地方恰恰在于它通过某个主观的文学艺术家的角度,试图用冷眼去还原、抽象和呈现出客观的世界。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虽然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来的东西是不同的,但却都是真实的。"作家把握真实的洞察力决定作品品格的高低",艺术亦如是。文学艺术之于人类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引发人们对于人性、社会和时代等等的思考,从而深化我们的生命。一个好的作品恰恰是因为它"呈现"了观众共同拥有或经历的"真实",而不是仅仅"表达"了导演的想法。这也是我一直喜欢贾璋珂导演电影的主要原因之一。《山河故人》,一如继往地将时代中的人性呈现了出来。

    影片由三个时间片断构成。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末,还称不上暴发户的男主煤老板张晋生在与煤矿工人梁子的竞争中,赢娶了女主角沈涛,又有幸得子。与此同时,煤价正起来。第二个阶段是2014年,张晋生早已脱离日渐衰落的煤业夕阳,转了风投行业,混迹上海。而煤矿工人梁子却在长年暗无天日的井下劳动中被查出肺病。沈涛已与张晋生离婚,单身一人在汾阳经营一个加油站。给梁子的经济困难搭了把手。送走了老父亲。咽下了与亲生儿子之间的沟通障碍。第三个阶段是2025年,张晋生犯事潜逃在澳大利亚与儿子张到乐同住。无根的张到乐在异国他乡迷茫、痛苦。父子之间从语言到思想的鸿沟,无法跨越。

    影片四个主要人物的个性和在时代背景下的生命历程,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煤老板张晋生上进不服输的个性和他的起伏人生、煤矿工人梁子倔强又随和的个性和他的无力人生、富二代张到乐无根的命运、在被安排下成长起来的个性和意识觉醒爆发后的迷茫人生

  • 3、 恋之月观后感

    《恋之月》是一部来自日本的电视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西欧阿比智能亨利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

    看了最新一集,打翻了第一集的印象,感觉整部剧活了,女主演技好好,演出了30岁的无所事事 自卑感,也演活了对爱的向往和分不清电影与现实的一点。男主,虽然不确定是演技还是什么,正是他那个年纪的怯生生 内向和对事物的喜爱,以及遇到知音的那种快活感,都很鲜明的表达了出来!

    两个这么像的人走在一起,又有共同的爱好,怎么可能不对彼此动心,他们应当要对彼此动心。

    但是,回归现实,女主没有理想,头脑空空,只得一份闲职,虽然感概自己的不足,但是这只能说是你自己不努力必然得到的结果。(我很有同感!!!)梦想与现实的落差,让她沉浸在自己小世界里,意淫着所有事情。

    男主呢,还小,慢慢的,他会去看更大的世界,有着丰满的人生价值观,逐渐不满足于对女主的爱慕,把她抛在了脑后,女主,这时候,你怎么办?

    所以感觉,故事不会明朗,肯定如大家所想不会明朗,也让我多生了一份期待。

    真的感慨整部剧的色调 台词 对男女主的感情os的把握 镜头的处理 片尾曲的拍摄 都是那么的美。

    看到评论里有简单粗暴鉴定为软弱女的yy剧的,我倒是觉得女主处境很有趣。

    32岁,性格软弱温柔,在电影院打工,被所有人说过了30要成熟起来,找稳定的工作。虽然嘴上同意可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球鞋和扭蛋。

    因为一直是【第二选择】所以答应了现男友【第一选择】的告白。交往很久,毫无波澜的恋爱同居,但是男友并不想结婚。把见父母都当做一种恩赐。

    这时候遇到了觉得是命中注定的人。高中生,孤独,喜欢电影。那个尘封在身体里的少女心破土而出,生长,发芽。

    女主其实没有一个好的选择。

    一方是安稳的现实,但是没有喜欢。从一开始就是被动的选择,多年以后午夜梦回说不定又会想起电影院睡着的那个少年的侧影。一辈子没有真正恋爱过的机会,甘心吗?

    一方是无望的未来,但是心有悸动。少年人的心最容易改变,这份感情无法公开,也没有未来。

    结局无论怎么样我觉得都会凸现女主的成长吧。

    画面真的很美,监督之前电影少女很多镜头的光影也拍的特别漂亮。

    第四集分割线

    新一集男朋友的人设更完整了一点。恐婚但还是纠结着求婚了,也知道怎么和家长相处,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

    和子的处境也更加矛盾了,一方面无法放弃男友给的温暖,担心三十岁以后找不到更合适结婚对象的现实。一方面又和年下弟弟

  • 4、 《山河故人》观后感1000字

    《山河故人》观后感1000字

    原创: 梦杳

    生活中过多的牵绊,让我把看这部电影的时间一推再推。现在,虽然我也只能捡拾起零碎的时间来观看这部影片,但好在《山河故人》是由三个年代组成,过去、现在、未来。它没有被我肢解,非常契合我的时间。

    事实上,贾樟柯的电影,我也只是闻其名,而从未看过。但这部《山河故人》给我一种惊艳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朴实、自然、无噱头、写实,有点类似于我以前看过的台湾电影。也是终于明白为什么贾樟柯最喜欢最常用的女演员是他夫人赵涛了。赵涛是看上去不像演员的演员。她说着标准的山西汾阳话,没有明星气,没有违和感,很接地气,在影片中她哪里是贾樟柯的夫人,分明就是在汾阳土生土长的小学老师涛。剧中的梁子、晋生、包括涛儿父亲、矿井工人都分明是他们本人,不是在表演。这部影片在我看来不是戏剧,是生活本身。

    山河依旧,故人离散。

    影片的最后,50岁的涛儿,也就是2025年的涛儿独自在家包着饺子,她恍惚听到有谁在叫着“涛”,她一愣又转而一笑,是那种自嘲的笑。还能有谁叫她?都不在了。当初她最爱的是矿工出生的梁子,但她没有选择他,而是选择了会赚钱的晋生。可是性格、志趣的不同让他们最终还是分道扬镳。儿子到乐判给了在上海做风投的晋生。现在我们转过来看,如果涛嫁给了梁子会是怎样的结果?可是生活哪有如果,她的选择决定了她的人生之路。

    影片一晃十五年后,时间到了2014年。梁子在矿井上查出了肺部肿瘤,需要很多钱做化疗,梁子只得违背当初因涛和晋生结婚所立离开故乡永不回来的誓言,带着爱人和一岁多的孩子回到了故乡。这就是现实的残忍,他不是衣锦还乡,而是狼狈而回。这就是生活,是真实的现实。又有多少人能够锦衣而回?

    涛的父亲在去参加外地好友七十大寿的途中,死于脑溢血。他在好友所在的车站,给好友打了电话告知他的到来,然后在闭目养神中过世。影片中彰显了贾导的人文关怀,他安排几个僧人坐在涛父亲的旁边,好友不断的电话都没有叫醒涛的父亲,这让僧人们意识到情况的不妙。他们走过去,试着他的体温,最终虔诚地为他超度。这个场景来源于一则新闻,在车站候车的男子突然去世,人们都只是围观,只有一个僧人走过去为他念经超度。影片中,贾樟柯没有直指社会的冷漠面,更多的将人文关怀植入,使得暖色调稍重些。是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给人希望。

    影片安排晋生带着到乐去了澳大利亚。直接后果是到乐不会一句中文,或者潜意识里,到乐

  • 5、 《庐山恋》观后感200字

    《庐山恋》观后感200字 其实《庐山恋》除了爱情因素外,还有一个很令人值得深思的点。就是在建设祖国初期,大家都是团结一切力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都是祖国的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有我的影子。将建设祖国放在第一位,而关于酬劳不是第一关注点。反观我们现在呢?处处与金钱挂上,时时想到一切以享受自己为重,工作要找轻松的,薪水要领丰厚的。小时候,我们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梦想哪儿去了?小时候,我们要当伟大的科学家,要当无私奉献的老师的梦想哪儿去了?曾经的坚持,可能早就在这浮华的世界里被消磨殆尽;但是我们在象牙塔的时候是不是拾起曾经的梦想还是有希望的。所以,坚持自己应该坚持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认为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事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自己。 有梦想就勇敢去追梦吧!送给各个追梦的少年。 《庐山恋》观后感200字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竟是两位主人公的父亲。他们一个为国民党效命,一个全心全意地为共产党,这使两个兄弟从此走向了陌路。战场上的兵刃相见,战后还是各自天涯,但是最终又重新变为好友。这是不是与我们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很相似?在我看来,这两位老军人就是两党关系的反映,最终会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所谓大雁南飞叶落归根,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不论走多远飞多高,最最思念的还是我们亲爱的祖国母亲,最最希望的就是在祖国的怀抱里静静地生活,最最渴望的就是看到祖国母亲蓬勃发展。我想说,无论在哪个时代,我们都爱我们的祖国,我们都尊敬我们的党。 《庐山恋》观后感200字 初看庐山恋时还是挺云里雾里的,有点找不着北,而后知道了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粉碎四人帮后,新中国的发展有了新的契机。虽然故事是围绕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这条主线,但其中我们一步步的看到了中国的变化,那是一种思想层面上的变化。说实话我挺担心男主人公耿华的父亲不同意他与周芸,毕竟一个是国民党的前将军,一个是共产党的。但电影中说的好啊: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我们应该向前看。是的,应该向前看,当然我觉得是应该审视过去,而不停留过去。我们是应该乐观积极,坚强奋发的。我想,自己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很多事情是应该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成熟性,同时能够始终跟着党走,坚持信念,实事求是。这是庐山恋所给予我的感动,这是庐山恋所带给我的领悟!
  • 6、 《庐山恋》观后感600字

    《庐山恋》观后感:新中国银幕第一吻不是《庐山恋》 很多人认为,张瑜在1980年的《庐山恋》中,制造了中国银幕第一吻。真的是这样吗?很多人认为,张瑜在1980年的《庐山恋》中,制造了中国银幕第一吻。真的是这样吗? 从时间上讲,1979年的《生活的颤音》,上映时间更早,是文革后第一吻。 从技术上讲,《庐山恋》中的吻脸,并不是接吻。而《生活的颤音》中,虽然两嘴相碰,但只是蜻蜓点水。热吻,出现在1980年的《不是为了爱情》中,是严格意义上的文革后第一吻。 但是,很多人更乐意说《庐山恋》是文革后第一吻。原因有三: 第一,《庐山恋》是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相反,《生活的颤音》《不是为了爱情》,都是当年的伤痕电影,涉及文革,情感压抑,基调沉闷。这种给观众增加痛苦的电影,观众会很容易忘记。艺术水平,《庐山恋》也远远超过那两部。 第二,《庐山恋》,是一部恋爱教学片。虽然有一点情节,但整个影片就是在进行恋爱教学,让文革后的观众学会浪漫。在美丽的风景中,编导设计了太多让观众蠢蠢欲动的情形。《生活的颤音》也试图制造浪漫,男女采野花,却把采到的野花献给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不是恋爱。 第三,《庐山恋》,是吻的示范。吻,需要情感,需要氛围,才会有甜蜜。《生活的颤音》,吻还没有结束,有人破门而进,非常尴尬。这个吻,更像偷情。《不是为了爱情》的吻更像是完成任务。 因为这三点,《庐山恋》比另外两部影片的影响大得多 ,估计票房是另外两部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只有更多人看过的电影,其中的吻,才会更多人津津乐道。观众喜欢这一吻,也就很乐意把更高的荣誉给这部电影,索性就说是中国银幕第一吻。 那么文革之前呢,新中国的银幕第一吻是哪部电影?1957年的《护士日记》,是技术上的第一次,嘴对嘴。但是,这个情形并不美好,男领导女护士,在办公室,在上班时间,有人推门进来了他们还在投入。之后,男领导还对女主角进行性骚扰。敢于暴露当时领导的猥琐,本片很有开创性。 吻脸,则很早就出现了。1955年的《怒海轻骑》,大导演汤晓丹设计了吻戏,男主角亲吻女主角的脸庞,两次。这场戏非常浪漫,吹着海风,听着海浪,让观众感觉很甜蜜。这应该是新中国甜蜜第一吻。 1954年的《山间铃响马帮来》,男主角突然袭击,吻脸,两次;女主角很开心,回吻。这,应该是新中国银幕第一次吻脸,很大胆,很热烈,但似乎失之浪漫和甜蜜。 而,中国电影有史以
  • 7、 黄河绝恋观后感
    篇一:《黄河绝恋》观后感 早就知道冯小宁拍了一部电影《黄河绝恋》,一直没有机会欣赏。但一直被一个场面吸引着——女主人公宁静站在黄河边上举起双臂拥抱黄河的场景。 前天晚上,在电影频道看到了这部电影。先是这几个重要重要演员吸引了;接着是被演员的演技吸引了;最后是被冯导的场面设计吸引着。看完之后,我被感动了,尤其是结尾部分让我泣不成声。 看过王新军主演的电视剧,好像是《垂直打击》,在那部电影中,他扮演的军人刚毅的一面。在这部电视剧中他扮演的是抗战英雄英勇不屈的一面。一句句耐人寻味的东北话,穿着红肚兜的男子汉,再加上那开阔的心胸,惊人的举动,确实吸引着观众。 宁静在这部电影中塑造的是抗战女英雄的角色。最吸引观众的就是身前挂着的手榴弹,那是一个女人不屈不挠的坚贞写照。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老外塑造的是宁静的恋人,但在故事的最后才表现出来。说得不太标准的中国话和那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很耐人寻味。 这部电影采用了回忆和想象的方式,增加了人们的联想,提高了视觉的冲击力。一个个镜头,一个个片断把人们带进了抗战时代,带进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中。最让我欣赏的镜头就是宁静张开双臂拥抱黄河的场面,这个场面给人以无数的联想空间。是对将来生活的渴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发泄都表现在这一个画面中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这个老外拉着宁静跳入黄河往前游的情景,面对生死选择爱情,面对生还选择爱人。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冯导的最后两个镜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真实情景与想象的美好的场景进行对比。当我看到想象的场景时:老外拉着宁静一瘸一拐的从黄河边走上岸时,我落泪了,真的被人生的无情现实击打着。人生就是这样:有时无情,有时有情,让人琢磨不透! 年轻的朋友们,看看这部电影吧! 篇二:源自于生命的震撼 一件艺术作品,能让人感动己然是一件很好的作品。而《黄河绝恋》则给予一种较之于感动更深一层次上的心灵触击,我把这称为一种震撼。 当我坐在宽大的银幕前,用眼睛开始去审视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是带着挑剔的眼光的,但从一开始我便感受到作者在艺术上带给我感官的震撼。从宁静的渤海中的激烈空舰对战到古老安详的长城上的艰苦跋涉,或是太行山脉中悬崖绝壁上如芥籽般的人影,一切场景都显得宏大,气势磅礴,将我的双眼、我的双耳紧紧地吸引在了这片广阔的天
  • 8、 电影《恋空》观后感

    电影《恋空》观后感

    在同学的介绍下我看了《恋空》部电影,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动、眼泪在流,我感动现实生活在幸福、希望与绝望中徘回,更让我懂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真正的爱从不会离开即使一方已离开。

    男女主角的初次相遇,女主角美嘉加速的心跳、羞红的面容以及不安的心就可以想到这是一部关于纯真的爱情片。幸福的恋爱正向他们袭来,美嘉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样措手不及。但又深深的陷入了恋爱之中。然而整个故事起起伏伏,但从来没脱离过英俊的弘树对美嘉的善良、细心的爱和美嘉对弘树温柔与坚强的爱。

    我想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不是感动到多少观众落眼泪,让多少人记得,而是选了两个合适的演员来演绎。当我们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就是当中的主角一样,那种欢喜与悲伤,委屈与心酸,或许自己永远不会用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我们却能体会到那种心情。

    我看的时候一直忍着不让自己哭,即使画面感人也只是眼眶湿润,但是最后女生听到男生的话,对着手机哭着微笑的画面,让我流泪了。这样微笑背后,藏着的是怎样悲伤地感情。弘树拍下了美嘉的许多照片,她认真时候的模样,她熟睡时的模样,但画面始终只有她一个人,起初我是不解的,后来却想通了,或许男生是想以这种方式留下他自己的痕迹,因为知道自己会死去,因为知道爱人会悲伤,所以想留下陪在你身边时的模样。尽管没有自己,可是那时的她是为自己而认真的,为我而微笑,这就足够了。

    《恋空》其实是一种感情,就像我们以后我们想起现在的生活会有一种特别的心情一样。每一段初恋的背后,都有难忘的时刻,影片开端的一幕幕清纯、唯美的场景,不仅仅让女生毕生难忘;初次相遇弘树出格的白发和专注的神态、假期煲电话粥的时光,表白前后的霞花与彩虹、相恋后的逃学与兜风。这一切的确让观众沉浸于温馨的幻想之中。

    美嘉的清纯恬美让人迷恋,弘树屡次大胆的举措让人佩服,他们之间的恋爱更让人羡慕。电影宁静安详的开场并没有定格轻快的基调,机车上美嘉的独白暗示了故事浸透了忧伤的结局,男女主演完美的演绎了一场爱的诀别。弘树与美嘉爱的结晶孩子,因为弘树前女友的报复离开了人世。12月24日成了两人的约定,在种下霞花的地放,每年祭奠孩子,雪人和手套哪一年都不能少。

    更大的悲伤在不久之后上演,弘树因得知患上癌症选择放弃美嘉,用种种绝情的方式希望美嘉能放手心底却一直深爱着她。毫不知情的美嘉选择了放手,当第二次爱情走近,美嘉犹豫地接受着优。正直优秀的

  • 9、 《山河故人》观后感1800字

    《山河故人》观后感 可能,当贾樟柯远离了《小武》《站台》那几部早期的、灰蒙蒙的粗粝作品之后,影迷们对于他的评判就注定分裂了。这与人们的见识和成长速度有关,也与贾樟柯自己的奔跑节奏有关。总体上而言,很多观众停在了原地,而贾科长自己提拔了自己。 大多数人最初爱上贾樟柯,是因为他身上与生俱来的、呛人的尘土气息。很多人觉得,贾樟柯必须一直这样灰头土脸下去,像一颗绝望的钉子,有必要终生扮演那种边缘而决绝者的代言人,哪怕付出锈蚀自己的代价。但是,贾樟柯怎么可能困住自己呢?如果他的野心真的如此狭窄,那么他最初的作品中也不会渗透出那样击中人心的力量。所以,贾樟柯的变化是注定的。他从叙述自身经验转变成一个可以对更庞大的世界进行虚构写作的作者,这种转身是成为真正导演的必要一步。很多被寄予厚望的艺术片导演都困在了那道门槛之前。而贾樟柯顺畅地越过了那个微妙的鸿沟,而且并不是以损伤自己的特性作为代价。 和《天注定》相比,《山河故人》口碑的共识度可能会高一点,但也不太可能完全被调和。喜欢它的人会认为贾樟柯已经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国际化地位,而不喜欢它的人,这部空间线横跨大洋,时间线又直指未来的电影,简直就是装逼过度的一桩铁证。 其实,即便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拍摄了海边别墅和私人飞机以及具有科幻色彩的平板电脑,但这部戏仍然特别贾樟柯,因为你顺着那根线索找到的那只锚,仍然深深地扎在山西的县城里。 一度,贾樟柯想远离县城,他曾经反问,难道我就只会拍县城吗?其实,他并不太在乎拍摄的是县城还是都市。因为从整体意义上讲,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县城肆无忌惮,野蛮生长,不伦不类,活力非凡。 而贾樟柯对于这一切的呈现,不喜不悲,灵活而具有调试性。这个矮小的男人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以放松地行走在欧洲的红地毯上,也可以瞬间回到县城的小面馆里,在他身上,你几乎看不到文化时差。有太多的导演只能顾及一种文化语境,而贾樟柯可以用标准的中国视角拍摄中国,但与此同时却具备奇妙的世界味道。这来源于贾樟柯对于中国的态度,混杂着旁观和亲昵。他高度理解这个国家,却又天然与其保持着警觉与疏离。 这种呈现中国的方式在《山河故人》中异常明显。有时,甚至同时具备高度陌生化和高度的亲近感。比如,那段有关未来的设定。其实,甩向未来的那段故事,一点也不装逼,那是自然而然生长出的时间线。与其说其中的细节有科幻元素,不如说更像是现实缝隙中挤压出的魔幻
  • 10、 《山河故人》观后感300字

    《山河故人》观后感 远离自己出生的故土,成长在他乡,远走异国,已听不懂乡音。拥有了不受限的自由,却不知这样的自由带来的彷徨、迷茫、失落从何而来。眼前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浪拍打礁石发出剧烈声响。落日余晖,梦幻般的光影与海平面交融。此情此景引得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游览赏历。而这一切却不及耳旁回响着母亲放的那首听不懂的粤语歌来的魂牵梦绕,递过墨镜带上开车的侧脸,场景似曾相识。身体活在当下,心游荡在一个个闪现的daja-vu中。根在远方,大洋彼岸,故乡是那回不去的地方。原处守候的人们,经历着自己那一代人的动荡、变革。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前行,自己的初心呢,只在回忆青春的律动中得到一丝慰藉。 怎么会有冲动写观后感,一定是被深深地震撼,触及心底。今年的电影节观影数十部百感丛生,却不知从何落笔,可能是人懈怠了,往年看一部写一部的心境也不复存在。《山河故人》一直知晓,未曾细究的片子,昨夜观影后,久久不能平复。虽然对电影在某些时代痕迹的处理细节,觉得有待商榷。素材本身的挖掘立意深刻,发人深省。同时也感恩当下自己所拥有的有母在,不远行的珍贵光阴。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4

  • 2022-12-1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1-03

  • 2023-01-20

  • 2022-07-19

  • 2022-12-10

  • 2022-12-29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1-21

  • 2019-11-03

  • 2023-01-28

  • 2019-11-02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6

  • 2022-09-02

  • 2023-01-11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1-06-12

  • 2019-10-23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4-12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11-06

  • 2023-02-04

山河恋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山河恋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山河恋观后感、2024山河恋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