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先生当年读后感 > 地图 > 先生当年读后感,2024先生当年读后感
先生当年读后感相关栏目
先生当年读后感热门栏目
先生当年读后感推荐
先生当年读后感

(共 9918 篇)

  • 1、 先生当年读后感范文

    《先生当年》一书由王木春所著,本书讲述了近现代著名教育人物的陈年旧事,让我们看到民国时期丰富的教育,同时也是复杂的,这本书是对民国时期先生的致敬,更是对那个时代的致敬。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先生当年读后感范文精选。

    今天读了《先生当年》中的《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严正的一课》、《父亲的教育》和《了不起的祖母》这五个小故事。我觉得这五个小故事中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了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因素。

    《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有人可能会疑惑,什么样的教育很有用呢?这一章节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很难再找到一个那么自由自在的学校,以及让学生随心所欲的老师。辅仁中学的理念就是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合作学习,自由结组,切磋学业。其实真正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老师负责点拨、指导,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学习的执行者。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师父领进门,成佛靠个人。

    在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一定离不开书籍的滋养。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书目齐全,质量上乘,足见当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是提升社会文明至关紧要的大事。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永远不晚,而且永不过时。在当今这个社会,读书应该算是比较廉价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学习、读书这样的事情重在积累,阅读的书目应该是多样化的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通过多读书,多看报,来提升自己是永远不会变的硬道理。

    一个人受到的教育有的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有的则是身边人的言传身教。

    《严正的一课》中提到张秀亚和吴祖先两位先生小时候都有过类似于偷钱的经历,对待这样的错误,家人的态度不是简单粗暴的体罚,也没有长篇大论,而是采用比较温和,朴素的方式给孩子上了严正的一课。孩子们印象深刻,记忆深刻,在以后的日子里懂得了如何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这样的过程实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即教人如何做人的一门学问。而且这种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孩子的成长和成熟都是有时间节点的,就像小树苗如果长()歪了,很容易就可以矫正过来,如果已经长成大树了,再想纠正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见得好。所以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加以纠正,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对于过去的事情,曾经犯的错误,不要总提及。关于这一点我做的就很不好,对于孩子的丑事,总是提及,总是揭孩子的伤疤,生怕他好了伤疤忘了疼。其实这样会

  • 2、 先生当年读后感
    先生当年读后感

    《先生当年》一书由王木春所著,本书讲述了近现代著名教育人物的陈年旧事,让我们看到民国时期丰富的教育,同时也是复杂的,这本书是对民国时期先生的致敬,更是对那个时代的致敬。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先生当年读后感范文精选。

    今天读了《先生当年》中的《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严正的一课》、《父亲的教育》和《了不起的祖母》这五个小故事。我觉得这五个小故事中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了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因素。

    学校教育形式的影响

    《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有人可能会疑惑,什么样的教育很有用呢?这一章节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很难再找到一个那么自由自在的学校,以及让学生随心所欲的老师。”辅仁中学的理念就是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合作学习,自由结组,切磋学业。其实真正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老师负责点拨、指导,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学习的执行者。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师父领进门,成佛靠个人。

    书籍的影响

    在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一定离不开书籍的滋养。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书目齐全,质量上乘,足见当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是提升社会文明至关紧要的大事。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永远不晚,而且永不过时。在当今这个社会,读书应该算是比较廉价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学习、读书这样的事情重在积累,阅读的书目应该是多样化的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通过多读书,多看报,来提升自己是永远不会变的硬道理。

    家人的影响

    一个人受到的教育有的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有的则是身边人的言传身教。

    《严正的一课》中提到张秀亚和吴祖先两位先生小时候都有过类似于“偷钱”的经历,对待这样的错误,家人的态度不是简单粗暴的体罚,也没有长篇大论,而是采用比较温和,朴素的方式给孩子上了严正的一课。孩子们印象深刻,记忆深刻,在以后的日子里懂得了如何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实这样的过程实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即教人如何做人的一门学问。而且这种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孩子的成长和成熟都是有时间节点的,就像小树苗如果长歪了,很容易就可以矫正过来,如果已经长成大树了,再想纠正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见得好。所以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加以纠正,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对于过去的事情,曾经犯的错误,不

  • 3、 《先生当年》读后感:成长与影响

    《先生当年》读后感:成长与影响

    文/郭立平

    今天读了《先生当年》中的《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严正的一课》、《父亲的教育》和《了不起的祖母》这五个小故事。我觉得这五个小故事中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了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因素。

    学校教育形式的影响

    《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有人可能会疑惑,什么样的教育很有用呢?这一章节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很难再找到一个那么自由自在的学校,以及让学生随心所欲的老师。辅仁中学的理念就是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合作学习,自由结组,切磋学业。其实真正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老师负责点拨、指导,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学习的执行者。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师父领进门,成佛靠个人。

    书籍的影响

    在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一定离不开书籍的滋养。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书目齐全,质量上乘,足见当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是提升社会文明至关紧要的大事。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永远不晚,而且永不过时。在当今这个社会,读书应该算是比较廉价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学习、读书这样的事情重在积累,阅读的书目应该是多样化的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通过多读书,多看报,来提升自己是永远不会变的硬道理。

    家人的影响

    一个人受到的教育有的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有的则是身边人的言传身教。

    《严正的一课》中提到张秀亚和吴祖先两位先生小时候都有过类似于偷钱的经历,对待这样的错误,家人的态度不是简单粗暴的体罚,也没有长篇大论,而是采用比较温和,朴素的方式给孩子上了严正的一课。孩子们印象深刻,记忆深刻,在以后的日子里懂得了如何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这样的过程实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即教人如何做人的一门学问。而且这种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孩子的成长和成熟都是有时间节点的,就像小树苗如果长歪了,很容易就可以矫正过来,如果已经长成大树了,再想纠正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见得好。所以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加以纠正,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对于过去的事情,曾经犯的错误,不要总提及。关于这一点我做的就很不好,对于孩子的丑事,总是提及,总是揭孩子的伤疤,生怕他好了伤疤忘了疼。其实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能一棍子将人打死。总提及孩子的丑事,会对孩子形成二次伤害。所以我告诉自己以后不能一有

  • 4、 《先生当年》读后感——讲原则,塑形象

    《先生当年》读后感讲原则,塑形象

    文/郭立平

    《硬汉教师》说的是邹韬奋先生的故事。邹韬奋先生当家庭教师的时候,对学生要求异常严格,也是极其较真,不讲情面的代表。敢于强硬源于自信,这种自信是非我不可而不是有没有我均可。这份自信给了老先生底气,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就一身硬功夫,真本事,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受欢迎的,被尊重的。书中还提到邹老先生兼任中华职业学校英文教员和教务主任期间,坚决不让一个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升级的事情。不管这个学生的背景如何的非同寻常,先生一切按照规矩办事,在权势面前决不低头,真是佩服老先生的硬气 。称邹老先生是硬汉老师一点都不过分,而且是硬到了骨子里。

    其实想想自己,习惯了随大流,习惯了差不多就行了,习惯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什么事都不想太较真。 有时候也想把事情做到既精致又有原则,但是更多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敷衍,最后就只剩一声叹息。其实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应该是该较真的时候就较较真的。对于自己的责任,我们要较真;对于自己的业务,我们要较真;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也要较真。

  • 5、 胸怀与姿态_《先生当年》读后感1500字

    胸怀与姿态_《先生当年》读后感1500字:

    《不争的柳诒徽》一文中提到柳老先生的外祖父,老人家酒量极好,常常边饮边和儿女们谈古论今,尤其不忘叙述历代先辈的诗文道德。年幼的柳诒徵就坐在外祖父旁边听,真是既增长知识又励志。老人家和孩子们讲先辈们的诗文道德,这是个非常好的做法,使得家风非常棒,也使得家族精神得以传承,无形中也帮助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孩子们就会去效仿那些先辈,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也因为此,柳诒徽从小就养成了克制、平和的作风,以至于他批评人的时候也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受了批评的人如沐春风,必然能欣然接受他的批评。

    柳老先生的不争,似乎也是一种争,是平心静气地争,是不争之争。柳老先生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凡是他所教的学生表现优秀的,都是学生本人天资高,志趣好,自己能深造有成,不是他教的好;至于许多表现平庸的,也各与他们的习气和环境有关系,但他作为老师也应负一定的责任。何等的谦虚,这样的虚怀若谷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周予同老先生说过,世上绝无完全无用之人。真正的大师,真正的学者,都是很谦虚的,反而是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晃的人,才容易沾沾自喜,取得一点成绩就喜不自胜。后来提到胡适先生上课的时候,教室里黑压压的都是人,甚至走廊里也挤满了人。就是这么多人的课堂,大家仍能做到鸦雀无声,聚精会神地听这位大师娓娓而谈。苏雪林曾评价说,这不但是心灵莫大的享受,也是耳朵莫大的享受。可见胡适老师的课是多么的精彩。

    学生享受你的课,那应该算是教学达到的极高境界了。不由得想到高考改革以后可能会走班制,如果没有学生选自己的课,那将会是多么尴尬的事情啊,所以现在就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个人魅力。

    《胡博士题字》其实讲的是黄赏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过河卒子》的杂文,对胡适先生进行了抨击。当然胡适先生知道这件事,后来,潘静远先生在采访胡适的时候,以黄赏先生的名义请胡适先生题字,胡博士写下:“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用九个字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表达了坚定的态度,却又表达得如此委婉,很有绅士风度,做得很漂亮。这种涵养功夫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够修炼得到的。胡博士在《四十自述》一书中提到了自己的母亲。文中说到,如果我学到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_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足见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真的是深远的。身为一个母亲,在
  • 6、 成长与影响_《先生当年》读后感心得体会

    成长与影响_《先生当年》读后感心得体会:

    今天读了《先生当年》中的《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严正的一课》、《父亲的教育》和《了不起的祖母》这五个小故事。我觉得这五个小故事中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了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因素。

    学校教育形式的影响:

    《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有人可能会疑惑,什么样的教育很有用呢?这一章节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很难再找到一个那么自由自在的学校,以及让学生随心所欲的老师。”辅仁中学的理念就是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合作学习,自由结组,切磋学业。其实真正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老师负责点拨、指导,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学习的执行者。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师父领进门,成佛靠个人。

    书籍的影响:

    在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一定离不开书籍的滋养。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书目齐全,质量上乘,足见当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是提升社会文明至关紧要的大事。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永远不晚,而且永不过时。在当今这个社会,读书应该算是比较廉价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学习、读书这样的事情重在积累,阅读的书目应该是多样化的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通过多读书,多看报,来提升自己是永远不会变的硬道理。

    家人的影响:

    一个人受到的教育有的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有的则是身边人的言传身教。

    《严正的一课》中提到张秀亚和吴祖先两位先生小时候都有过类似于“偷钱”的经历,对待这样的错误,家人的态度不是简单粗暴的体罚,也没有长篇大论,而是采用比较温和,朴素的方式给孩子上了严正的一课。孩子们印象深刻,记忆深刻,在以后的日子里懂得了如何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这样的过程实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即教人如何做人的一门学问。而且这种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孩子的成长和成熟都是有时间节点的,就像小树苗如果长歪了,很容易就可以矫正过来,如果已经长成大树了,再想纠正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见得好。所以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加以纠正,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对于过去的事情,曾经犯的错误,不要总提及。关于这一点我做的就很不好,对于孩子的丑事,总是提及,总是揭孩子的伤疤,生怕他好了伤疤忘了疼。其实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能一棍子将人打死。总提及孩子的丑事,会对孩子形成二次伤害。所以我告诉自己

  • 7、 《当年游侠人》读后感

    《当年游侠人》读后感:这本书所涉学人众多,但只要略提一二,便可点出文章立论的真意。比如提起自由学术,中国的学人往往都能忆起一个名字――蔡元培。

    《当年游侠人》是陈平原先生所著的一本评论近现代中国文人学者的随笔集,被收录在三联书店所编之学苑话题丛书中。陈先生作为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对于晚清以来中国的文人血脉有着独到的见解与论述。

    我初见此书在北方图书城,与钱理群先生《生命的沉湖》并列一辑中,先被其不同凡响的书名吸引,从书名看此书题旨在人,且是游侠人,这游侠二字竟殊为难解。我原以为定然指的是《史记游侠列传》中人,展卷方读,便是一惊:辜鸿铭、康有为、章太炎、陈寅恪、成舍我,这些名字迎面而来,个个竟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巨匠。

    读过作者自序,我方才了然,《当年游侠人》这一书名出自国学大师黄侃的《效庾子山咏怀》一诗,作者取此句为书名,乃是仰慕前辈学人常可不拘一格著文论道,严谨之中且从容,广有古之游侠之风。

    陈先生同时又有感于今日中国学界专业主义盛行一时,学科分野愈见精细、操作规则近于严苛、学术语言晦涩高古脱离大众,已经渐渐地将学术研究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血肉关联割裂开来。陈先生担忧的是,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套路化、公式化、模式化,快餐式的各种课题研究是否还能出现真正代表中国千年文化积淀的大文章。

    陈先生因此特著此书,不为宣扬各位大师术业上的功绩,而是剑走偏锋,从这些前辈学人那天马行空的思路、亦庄亦谐的言谈,似癫似正的气质入手,带领读者通过自由之表逐渐深入到自由之里,使之理解自由二字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纵观全书,尽管分为上中下三辑,每辑又分为若干的人物纪事,但都没有脱离上述宗旨。

    这本书所涉学人众多,但只要略提一二,便可点出文章立论的真意。比如提起自由学术,中国的学人往往都能忆起一个名字――蔡元培。漫长的百年岁月,中国学术名人甚多,陈先生苦心琢磨,立求在晚清、五四、改革开放等几个阶段提炼出真金白银,却还是一不小心为这位北大的老校长一个人单开了两章,读过那被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所填满的目录,你便会明白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做出如此的安排是多么不容易,同时也就可以想见蔡元培对于陈先生所要提出的观点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是的,在蔡元培之前,坚持自由学术的人不知凡几,然而若论在近代中国将自由学术之风发扬光大,使之惠及国民者,无人可超越蔡元培。正因为明白这一点,我才能够想见,陈先生在

  • 8、 《话当年》读后感500字

    前些日子我和妈妈共同读了《话当年》这本漫画书。讲述的是乌龟与蜗牛比赛爬山顶,结果曾在龟兔赛跑中获胜的乌龟,以骄傲自大,轻视对手,看不起对方的能力。结果呢?蜗牛取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曾在龟兔赛跑中,乌龟是持之以恒,一步不停地爬行取得最后的胜利。兔子快,但它骄傲的心理,看不起乌龟,所以到最后兔子只有失败。而这次比赛中,乌龟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轻视蜗牛,骄傲自大。乌龟以前取得的冠军是以前的事情,不是代表每场比赛它都能得到冠军,只有坚持不懈,勇敢直前地思想才是最后的冠军。

    正如我们学生学习一样,不能拿过去的成绩当作是今天的结果。若是你停留在原地不动,别的同学就会超越你的。那你就会落下来,就像乌龟与蜗牛比赛中的乌龟了。到了最后冠军是不属于乌龟而是蜗牛的。通过这本书是我找出了自己的错误与缺点,好在以后的学习中把错误改正。学习就应像蜗牛爬行的那种精神,始终不行的爬行,虽然很慢,但有信心和上进心,到最后取得胜利。

    通过这次的阅读,让我对课外书籍更加感兴趣。伴随着我们这一代少年快乐地成长。因为她有五彩缤纷的世界,有节奏鲜明的诗歌,有多彩趣味和惊心动魄的故事等着我们阅读。不管我们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受益匪浅的,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的。不辜负老师对我们学生殷勤的付出和一片期望。

  • 9、 《当年游侠人》的读后感1500字

    《当年游侠人》是陈平原先生所著的一本评论近现代中国文人学者的随笔集,被收录在三联书店所编之学苑话题丛书中。陈先生作为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对于晚清以来中国的文人血脉有着独到的见解与论述。

    我初见此书在北方图书城,与钱理群先生《生命的沉湖》并列一辑中,先被其不同凡响的书名吸引,从书名看此书题旨在人,且是游侠人,这游侠二字竟殊为难解。我原以为定然指的是《史记游侠列传》中人,展卷方读,便是一惊:辜鸿铭、康有为、章太炎、陈寅恪、成舍我,这些名字迎面而来,个个竟都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师巨匠。

    读过作者自序,我方才了然,《当年游侠人》这一书名出自国学大师黄侃的《效庾子山咏怀》一诗,作者取此句为书名,乃是仰慕前辈学人常可不拘一格著文论道,严谨之中且从容,广有古之游侠之风。

    陈先生同时又有感于今日中国学界专业主义盛行一时,学科分野愈见精细、操作规则近于严苛、学术语言晦涩高古脱离大众,已经渐渐地将学术研究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血肉关联割裂开来。陈先生担忧的是,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套路化、公式化、模式化,快餐式的各种课题研究是否还能出现真正代表中国千年文化积淀的大文章。

    陈先生因此特著此书,不为宣扬各位大师术业上的功绩,而是剑走偏锋,从这些前辈学人那天马行空的思路、亦庄亦谐的言谈,似癫似正的气质入手,带领读者通过自由之表逐渐深入到自由之里,使之理解自由二字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纵观全书,尽管分为上中下三辑,每辑又分为若干的人物纪事,但都没有脱离上述宗旨。

    这本书所涉学人众多,但只要略提一二,便可点出文章立论的真意。比如提起自由学术,中国的学人往往都能忆起一个名字――蔡元培。漫长的百年岁月,中国学术名人甚多,陈先生苦心琢磨,立求在晚清、五四、改革开放等几个阶段提炼出真金白银,却还是一不小心为这位北大的老校长一个人单开了两章,读过那被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所填满的目录,你便会明白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做出如此的安排是多么不容易,同时也就可以想见蔡元培对于陈先生所要提出的观点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是的,在蔡元培之前,坚持自由学术的人不知凡几,然而若论在近代中国将自由学术之风发扬光大,使之惠及国民者,无人可超越蔡元培。正因为明白这一点,我才能够想见,陈先生在对《当年游侠人》这本书做修订时,是怎样一咬牙删掉了某个重要人物,而为这位北大的老校长又腾出了一章的位置。

    书中对于蔡元培当年出长北大给予了毫不吝

  • 10、 《当年华未曾老去》读后感800字

  • 2019-10-24

  • 2019-10-29

  • 2022-09-14

  • 2022-05-25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22-10-16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10-11

  • 2019-10-28

  • 2021-10-0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16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2-11-27

  • 2019-10-23

  • 2022-06-25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6

先生当年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先生当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先生当年读后感、2024先生当年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