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 地图 >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2024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相关栏目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热门栏目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推荐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共 336 篇)

  • 1、 2024读后感推荐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实用版七篇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人们在阅读了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为了更好地领悟书籍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写读后感应该抓住书籍的哪些精髓来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读后感推荐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实用版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篇一)

    近段日子,一直在读《宋词三百首》,并且深深地沉浸在宋词的词海中。书中优美的词和详尽的注释、精辟的评述,让我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我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

    我喜欢李清照婉约派的委婉细腻。描写孤单寂寥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苦闷。遥想初见时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谁知现如今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啊。陈染其中,彷佛与她同悲共喜,同感共怅。我敬佩李清照的才华横溢;感叹她经历的悲欢离合与坎坷;钦配她在那么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女人在词作上所得到的杰出成就,读她的词,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我欣赏豪放派慷慨旷达的豪情,看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站守沙场,看那“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感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何等大气与彻悟!反复诵咏,仿佛亲临其境,道不尽“浪花淘尽英雄”般豁达。我为之敬佩,也为之折服。

    我钦佩苏轼的大气,面对东去的大河,其他人也许只是感时伤势,东坡却是何等慷慨,一句“人声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就将其抛到九霄云外。这是何等的大气啊!我寡欢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倾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诉说;惆怅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的孤独……

    读完了《宋词三百首》,真是让我对宋词的理解又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宋词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对人生的大度、豁达,都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篇二)

    读了宋词三百首,我知道了许多着名的宋词家,他们是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他们被后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苏轼的词有写自然风光的,借写人写物抒情的,词风千变万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描写中秋月的词,朗朗上口,流传至今,

  • 2、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1000字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1000字:

    书当当买的,大概8块钱。热爱妇女的北京人—关汉卿是在多少岁写的《一枝花.不伏老》?是不是中年男人都会在某一个时间点,默默的在桌子上刻:打败时间,这种句子?

    元朝妇女好厉害,女演员朱帘秀,能文能唱,她跟关汉卿的关系,类似当年巩俐与张艺谋,这么好的料,为什么没有被后世编撰拍成电影呢?

    腊梅拍的庐山东林寺,出现在马致远的曲里,门前有条虎溪,原来这座寺庙这么有名,我百度了下图片,房子被翻新了很多,山顶树了一个几十米高的大佛,美感全无。

    王思聪要是能组一少女乐队该多好,全取三个字的艺名,光曲牌名就用不完。

    小桃花、醉中天、阳春曲、喜春来、黑漆弩、平湖乐、节节高、四块玉、大德歌、寄生草、青杏子、天净沙、满庭芳、湘妃怨、凭阑人、殿前欢、朝天子、水仙子、红绣鞋、小梁州啥的。西湖十景都四个字四个字,三个字短捷明快,也好听。

    元朝是中国的朝代吗?咋感觉写汉语文人都活的不行,一天天喊着要归隐,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看看人家维族诗人,蒙古诗人,西域诗人活得超好,打完胜仗,大气爽朗,回家再撸一首诗,完美。

    有两诗人名字我觉得超美,一个叫柴野愚,一个叫夏庭芝,一个好名字,真的如张爱玲所说,“适当的名字并不一定是新奇、渊雅、大方,好处全在造成一种恰配身份的明晰的意境。”抽离现在流行的审美,以前人取名字,意境都特别美。

    人是动物,男欢女爱,常写常新。人在自省和内敛时候,很能把《瓦尔登湖》读进去,不过,我还是喜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喜欢专情劈腿的拜伦,喜欢眠花卧柳的浪子关汉卿。爱情里的侠骨柔肠,扭捏作态,最过瘾了。

    感觉得有专业的植物学家或者什么家,把唐诗宋词里面出现的植物、动物,都好好梳理,按照一定的逻辑给写一个东西。海棠、蔷薇、蓼花啥的,古诗词基本上全都乡村文学啊,我们都全面城市化了,都住楼里,普通人家小孩没条件,反倒是中产家的孩子,家有院子,夏天有游学机会,有大把机会接触世界。

    想想咱的传统教育是分析作者的情感,情感啥啊,你说的文艺,跟我说的文艺不是一个东西。好好把画面做出来,细节给抠出来,你读到什么感情,就是什么感情。淡淡柳烟,你都没有见过春天嫩小的柳树,你咋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愁。猎鹰火箭都要把特斯拉送进太空了,未来人们对微小的,无用的,过时的东西,会无比的钝感,真可惜。

    还是挺嫉妒那些记性好的人,读什么都能很快背下来。我翻好几遍元曲三百首了,一首也背不下来。

  • 3、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范文一

    也许是受了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十分喜欢读宋词、背宋词。从小学二年级到现在,妈妈已经给我买了好几本宋词书了呢!并且让我把喜欢的背下来了。为了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宋词,妈妈就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篇的历史背景,理解词中深刻的含义。刚开始,我以为唐诗和宋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上网一查才知道,它们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唐诗要有工整的诗体,绝句四句,律诗八句,要平仄押韵。而宋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隋唐。词,作为一种用来歌唱的配乐诗体,它要按照音韵填词,而音乐成了他的第一要素,从五代到晚唐,到了宋代,宋词到了最辉煌最优秀的时代。所以人们现在把词统称为宋词。唐诗和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两朵奇葩,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人民世代传诵。在这些伟大的宋词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他们也被后人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苏轼的出现,改变了晚唐婉约的词风,突破了五代来专写男女恋情的旧框子,扩大了题材,提高了意境。他的词有写自然风光的,借写人写物抒情的,词风千变万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描写中秋月的词,朗朗上口,流传至今,成了千古名篇。有人评此词为天仙化人之笔。我最欣赏苏轼豪放的词风,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气势磅礴,雄浑有力,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三国时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当然,他也有十分温柔的一面,如《江城子》悼念自己亡妻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使人听起来又心酸又心动。还有表现壮志凌云保卫国家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他的好词数不胜数。还有一位南宋诗人辛弃疾,他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和爱国情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写了少年和晚年时的不同人生体验,很是贴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表达了作者渴望国家统一,收复失地的决心。读来令人振奋。在女词人中,不能不提李清照。早年她的生活幸福,夫妻恩爱,写得多是些游大自然,夫妻间的幸福生活的词。让人读来心情不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莲花深处。争

  • 4、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宋词里的哪一首最让你深记?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宋词三百首读后感800,欢迎阅读!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1】

    假期闲余,随手翻阅了一本宋词。

    翻开《宋词三百首》,则为其中的细腻真挚所吸引,而不能自拔。

    诧异于文字的魅力竟可穿越千年不朽,思接千载。

    试想穿越千年的风云变幻,和古人吟咏着同样的诗歌,感受着同样的情感,那是何等神奇的事情。

    忽然想起一句话其实时间是静止的,流动的是我们自己,似乎有悟。

    品读宋词,感觉他们真情涌动,真切如一缕缕微风,从古代飘到当今,而且还要继续飘到未来;它们又象涓涓溪流,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间断。

    心情好的时候,我喜欢读词。

    喜欢和柳永一起感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真情;喜欢和苏轼一起把酒问青天,感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也喜欢读词。

    柳永的轻轻诉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我深有同感;苏轼那断肠的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凄凉沧桑,我听后,会和他一起忧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李煜的愁,仿佛感染了我的愁。

    让我也反思是否我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是无论心情好亦或是心情不好,总有两件事我很喜欢做:一是能感动自己的,再则是能为自己的心灵创造一份感动的。

    所以读细腻的宋词成了我所喜欢做的事,因为古人饱蘸感情的文章总能拂动心弦。

    我喜欢苏轼,他的豪迈是一种几番大起大落后的彻悟;我还喜欢李清照,她的词脱俗而清新,委婉而细腻每每读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我总会觉得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读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当读到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不先求解释而光看字面,就能体会到琵琶声的清脆婉转;读曹植的《洛神赋》时,单簧管读到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不用细想这句话的解释,也同样能体会到那种轻尘出俏的脱俗;读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更会被他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言所折服

    读古诗在我看来是一种享受。

    品宋词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我是在品读一个人。

    我喜欢那种从不知所云到有所领悟的境界。

    的确,我钟爱着宋词,但也有个小小建议:不要太过于钻研它们的情感,会让你走向林黛玉呀。

    但仍要说:我爱宋词!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2】

    也许是受了妈妈的影响,我从小就十分喜欢

  • 5、 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

    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1】

    清代词人上强村民,本名朱孝臧(185720xx),又号强村,于20xx年编定的《宋词三百首》,是目前同类作品中较具代表性、较精到的选本。当代词学大家唐圭璋先生为之笺注。

    在朱孝臧同辈况周颐写的序言中,指出了本书选词的标准是大要求之体格、神致,以浑成为主旨。在唐圭璋先生写的《自序》中,也说强村先生兹选,量既教多,而内容主旨以浑成为归。

    浑成,既是朱孝臧选词的标准,可以说也是宋词整体的特征。

    什么是浑成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情与景的融合,二是情与词(语言)的融合,这两者融合形成了令人回味无穷的韵。

    情与景的融合是古代诗歌,尤其是唐诗最大的特点。宋人知道超越唐诗之难,在诗的创作上另辟蹊径,以义理入诗,故诗多理趣,但毕竟偏离了诗主抒情的轨道。宋人也当然知道,于是他们找到了诗余词这种诗歌形式,一逞他们抒情的本领。

    女词人李清照曾指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词跟诗相比,别是一家。别在哪里?就是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王力先生语)。它的语言的轻重缓急和节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起伏变化的感情相融合。所以,不太合律的苏轼等人的词才不被人们认为是本色。所以,挑剔的李清照才说知之者少,只有几个人才得到她的首肯。

    我读《宋词三百首》感受最深者就是这一点,在吟诵之时,每每感叹于每一个字安放得那么妥帖,连缀而成的短语和句子,其内在的意义和外在声音的轻重疾徐,与作者思想感情起伏曲折那么和谐,这种和谐所形成的境界令人流连忘返。

    宋词讲究每个字,尤其重视关键字的四声安排与表情的关系,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1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2,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这首词的转折跌荡处都用了去声。对、竟、念、更、便等字,都是去声,在转接提顿处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加强了声情上的感染力。

    韵对于词当然非常重要,韵与表情关系当然非常密切。大体说来,一般谐婉的曲调,以隔句或三句一压韵为标准,韵位均匀,又多压平声韵,如《鹧鸪天

  • 6、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1000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数不清的文人雅客留下了流传至今的文字,那就是宋词三百首,下面是小为大家带来的宋词三百首读后感1000: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1000【1】

    最爱徜徉书海,听那花开的喜悦,听那雨落的轻愁,听那诗人词人得意时的振臂高呼、失意时的踽踽独行。

    翻开《宋词三百首》听那雨落宋朝的典雅之韵,精巧宫丽的、凄婉优柔的、抑或豪放旷达的

    绿肥红瘦李清照

    她曾在那百花深处逢着扑蝶的人,她曾在那微醺的雨夜中梦到一滴冰冷的泪,可抖落历史的尘埃总见她在薄瘦的西风中卷起同样瘦弱的花帘,嗔怨着过庭的朔气。

    蹴罢秋千一个镜头留下了少女如燕般轻快的身影,将那份荡秋千的愉悦天真烂漫流香了千年。

    起来慵懒纤纤手的细节刻画了那慵懒可人的娇憨。

    露浓花瘦薄汗湿轻衣,以静写动以花喻人将她的娇美衬托得淋漓尽致。

    下片金钗溜的溜字生动准确地描绘出了少女急忙回避客人的娇羞,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则将她羞怯的大胆、清纯的妩媚永远流传。

    (《点绛唇》)

    萧萧的寒日爬上锁窗,染上了词人的百无聊赖与孤寂。

    喜宜二字给酒阑梦醒之时的熏香更染清冷孤寂。

    莫负东篱菊蕊黄,虽无心闲适仍痛饮樽中美酒,只求换得片刻的沉醉来忘记现实。

    (《鹧鸪天》)

    千年之后,人们依然能听到那曲调中的欢乐与忧伤起伏成不老的传说

    多情才子柳永

    潇潇,淅淅,澌澌,沥沥雨是多情人的季节,听雨落在纤细的柳叶上,宛若晶莹的泪,滴滴流入你的心中,吟笔哀弦与雨听!

    寒蝉长亭雨无处不凄凉,无处不伤怀,恋人将要远走,兰舟催发,帐饮怎不无绪?相看泪眼无语凝噎于无声中见真情,。

    千里烟波,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暮霭沉沉楚天阔更显离情之深之远。

    酒醒于杨柳岸、晓风残月以虚景写真情,何等凄凉。

    经年与今宵相对,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几多伤感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听,潇潇,淅淅,澌澌,沥沥雨,幽幽浅吟着花间凄婉优柔的离愁。

    豪放旷达苏轼

    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再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同样的情形,多份旷达的心境,即是不同的境界。

    把明月几时有向青天问之,气势恢宏豪放,将豪放派词人的气势展露得淋漓尽致。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作者出世与入世,亦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

  • 7、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精选

    书写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真的特别困难吗?作品令我佩服其中所蕴含的意志,佩服那顽强不屈的精神,被它感动,被它震撼,是⼼灵的震动与呼唤,不妨写一下自己读书的感悟。为满足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特地编辑了“宋词三百首读后感”,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篇1)

    老师要求我们在暑假熟读抄写诗词70首,出于好奇看到了这本《宋词三百首》,里面有那么多的彩图,借过来看看吧!就借了它。

    《宋词三百首》挑选了宋朝57位着名文人250多首词。我读时,又感后悔,它难懂难朗读。只得强打精神看一遍译词,再读一遍原词,像读散文那样的很费劲地读完了它。

    我喜欢岳飞的《满江红》中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作为一个男儿,我要学岳飞那样的有志气,虽然出身农民的孩子,却能文武双全,写出这么好的词!成为浮流芳百百世的民族英雄。

    我也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要像苏轼那样的心胸开宽,虽然人间有离合悲欢,尽管我留守在爷爷家,虽然月儿有阴晴圆缺,虽然我很少能跟父母亲相见,这些事难以求全,只要把思念父母的情留在心间,在同一个月亮下,我们一家人不是欢聚在同一月光之下!

    我不喜欢那些离愁怨女,可是它们占了200来首,写得最好,对我们小孩子有什么益处?

    朗读时,我读不出感情也读不出韵味,爷爷对我说,词比诗还难呢?要学词牌,平仄,押韵,唉!古代的的诗词,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规则。

    如果在词中,能有励志,劝学内容,能有专为儿童写的东西,哪该多好啊!

    一本借错了的书,《宋词三百首》不适合小学生阅读。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篇2)

    晚风中,月光下,抬头仰望漫天繁星,一时之间,浪漫的氛围在心头缭绕。我徜徉在《宋词》的世界中,采撷着独属于它的芳华。《宋词》中的浪漫如点点星子,数不尽却又熠熠生光,令我神往。

    品读《宋词》,感受爱情的温婉含蓄。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浪漫爱情,以星光明月为心,表达了浓浓的相思之意。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女子被双双金鹧鸪所触动时的闺怨,虽未明确表明感情,但一对金鹧鸪足以让我感受到闺中女子的孤独寂寞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美人如玉,共醉一场幽梦。春风十里,不如有你的浪漫情诗,纵使春风十里仍不如你在我的身边。《宋词》总让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描写的浪漫爱情从来不直接点明,而是通过景或物婉转表达。

  • 8、 读后感宋词三百首模板

    读书对读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阅读作者的作品时,我有很多感悟想写下来。这时候可以写一篇最能体现内心深处感受的读后感了,如何写出一份合格且有意义的作品读后感呢?出于您的需求,编辑为您搜集了以下内容:读后感宋词三百首,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后感宋词三百首(篇1)

    宋词三百首详注的读后感,来自沪江的网友: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等。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虽然艺术成就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在思想内涵上层次还不够。宋代初期的词一开始也是沿袭这种词风,追求华丽词藻和对细腻情感的描写。像曾因写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当时的词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民间艺术,不登大雅之堂,以至于宋朝的晏殊在当上宰相之后,对于他以前所做的词都不承认是自己写的。宋朝的艳妓之多,水平之高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们和宋朝的才子们一起共同推动了词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但是,随着词在宋代的文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词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充实和提高。“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奠定了边塞词在宋词中的地位,使只闻歌筵酒席、宫廷豪门、都市风情、脂粉相思之类的世人一新耳目。到苏轼词首开豪放词风,宋词已经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寄情娱乐和表达儿女之情的玩物,更寄托了当时的士大夫对时代、对人生乃至对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词彻底跳出了歌舞艳情的巢窠,升华为一种代……

    读后感宋词三百首(篇2)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400字:“流光容

  • 9、 读《儿歌三百首》有感

    读了《儿歌三百首》里的想爸爸后,我想到了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我马上给爸爸打了电话,对他说: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呀?爸爸回答宝贝,我也想你了,过两个星期我就回来了,你要听妈妈的话。我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会听大人的话,我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 10、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500字-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轻轻地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摩诘一齐畅游在山水之间,一轮皎洁娇美的圆月在松枝间穿拂,如水的山间软泥上缥缈着点点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宝石镶嵌在大山的锦缎上,自然而不虚浮,淳朴而不媚俗。一汪清泉静静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间,不时地撞击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涟漪,完美诗意地荡漾开来。在溪畔的静夜中氤氲成心中淡淡的思绪。

    思念之情

    缓缓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勃一齐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是他的祝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他的心声,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对朋友的思念,那对朋友的不舍,在长河中聚集在一齐,永远乐会消逝。

    人生之挫

    静静翻开《唐诗三百首》,和李白一齐应对人生挫折。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他的信念。那缕坚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烙印。

    《唐诗三百首》让我欣赏如此温柔的山水之气,美哉!

    《唐诗三百首》让我感觉到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幸哉!

    《唐诗三百首》让我体味如此伟大的人生之挫,妙哉!沏一杯菊花茶,捧着唐诗三百首,窗外有阳光照过窗帘,蓦然回首,细细欣赏那温柔的山水之气,感受那浓浓的思念之情,体味那伟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记了今夕今日。

    我读《唐诗三百首》,我看人生三千景,我悟世间人世情,我体世间人之挫

  • 2019-09-26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2-12-31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22

  • 2019-10-28

  • 2022-10-11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10-24

  • 2022-03-16

  • 2019-11-08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09-23

  • 2019-10-16

  • 2023-01-12

  • 2022-12-11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6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元曲三百首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元曲三百首读后感、2024元曲三百首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