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弦理论读后感 > 地图 > 弦理论读后感,2024弦理论读后感
弦理论读后感相关栏目
弦理论读后感热门栏目
弦理论读后感推荐
弦理论读后感

(共 7028 篇)

  • 1、 边读边感_《弦理论》阅读笔记900字

    渐渐地,发现《弦理论》虽然没有一句关于人生哲理的话,却不只给我带来了物理知识的熏陶,更给我带了人生的启迪,是我明智。而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七章讲述的是大型强子对撞机和超对称。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一大希望是它可能会发现超对称。超对称是使超弦理论平衡下来的对称性,它通过切除快子使快子问题迎刃而解。超对称需要一种非常特殊的额外维度。我们将这个额外维度称为费米维度。正常的维度都可以用数字来度量,而超对称必须用反对易数来度量。而超对称的发现才能证实弦论走的路没走错,可超对称的发现还在一个遥远的等待中。

    以前的我一直认为弦论走的路不会错,可现在我想弦论的路难道真得没错吗?不禁联想起生活,转而又迎来了这个问题,我走的道路真得没错吗?这个问题盘桓于我的脑海之中,使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之路。生命之路,是条未知的路,终点不知在何方。但我想虽然命运有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但我想命运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控制的,我们手中紧握着控制命运的绳子。那条绳子是选择。命运这辆火车开多快我们无法决定,而我们却能决定它驶向哪里。命运的火车是驶向繁华的都市,是驶向恬适的田园,是驶向黑暗的绝望深渊,还是驶向光明的成功彼岸。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选择。

    三毛的上吊,海子的卧轨,顾城的杀妻。这是文人脆弱的心破碎后的选择。陶渊明的采菊东篱,陶弘景的独自怡悦,林逋的梅妻鹤子。这是诗人厌倦了广场沉浮后的决定。周勃的绝食,屈原的投江,项羽的自刎。这是因为尊严而做出的决定。

    而我呢,我生命之路的决定又该是什么呢?我茫然。至少现在的我选错了道路。以前的我总在游戏人生和严肃对待生活的岔路口前徘徊,最后却还是选了游戏人生的路。我,仗着成绩还马马虎虎,就上课时恣意妄为,随便插嘴以抒发自己的观点,下课时无法无天,追逐打闹玩各种危险游戏。有一次老师因我上课插嘴讲了好久自己的观点而忍无可忍,找我谈了话,就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甚至看得出来老师极力的遏制。你有没有考虑过的感受?我人生的道路真的选对了吗,我有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呢。虽然这句话给那是的我带来了一丝心灵的触动,却很快被我弃在了时空的长河。直至今日,这句话才被我重新拾起。

    路选好了吗?路选得正确吗?真得决定要出发了吗?出发前请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问完后如果得到的都是斩钉截铁般肯定的答案。那么,请出发吧,不必苛求,无愧自己,无愧他人,这些也就足够。

  • 2、 《温暖的弦》读后感

    我是看到最近热播的剧才想去看看这本小说,之前并没有看过这本书。选择看书的原因,大约是因为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比较喜欢自己想象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小说篇幅不长,大约一个上午就可以看完,看书的心情从无喜无悲,到觉得有些甜,然后揪的人心痛,不过幸好最后是个欢喜的结局。

    温暖,名如其人,女主角是个美好的女孩子。美好的女孩子是什么样子?不会让你看一眼就觉得惊艳,而是越看越觉得好看;除了容貌,还有气质、待人接物,让人觉得很舒服。同时也是极优秀的女孩子,聪明、兴趣广泛,但却不工于心计。

    优秀的人会相互吸引,所以温暖和占南弦,从遇见开始,就会相互吸引。所以有开始的甜,大约就像校园里男神和女神在一起,你会羡慕,但却生不出嫉妒,看着就赏心悦目,也能看得出年少的喜欢,如果青梅竹马,一直甜宠,我想大约也是受人欢迎的,毕竟,微微和肖奈那么甜那么美,却也那么让人喜欢。

    如果到此为止就好了。虐心的部分我是真的有些看不下去,有多甜就要有虐,少年得志却太骄傲,不会爱,也不懂如何和自己妥协,上一个误会还没解释清楚,意外却接踵而来,两个人父亲的去世,突然划下了一道难以跨距的白线。我想,如果不那么骄傲,是不是能好一点?可是那样的环境里长大的那样的人,又怎么会没有骄傲?所以互相伤害,互相折磨,十年的时间眨眼而逝。

    我其实有些想不作文明白,十几岁的爱恋可以抵得过漫长的岁月嘛?或许像何以琛说的那样,别的人都是将就吧?但我私下里却不认同,十几岁太年轻,怎么会知道什么是爱。

    我想作者大概也这么觉得,所以要安排这么长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去思考,去遇见新的人,去思考当初心动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后来再遇到,还是两个不懂爱的人,但却都知道,对方是与其他人不同的存在。这或许是因为爱,或者是因为恨、不甘,或别的什么。这么长的岁月,之所以还记得那个人,因为彼此成了心魔,总是念着,忘不掉,总是恨着,也放不下。

    但从决定面对彼此,从相遇的那刻起,结局就注定了,一个放在心里十年的人,不论爱也好、恨也罢,都在心里那么久,而不爱也就不会有恨,本身的优秀属性相互吸引,惺惺相惜,又都彼此痛苦同病相怜,当局者迷,互相看不清对方的心,所以互相折磨。这么多的苦,都是为了将来的甜做准备吧。

    两个骄傲的人,在彼此计较到底谁爱谁多一些,后来发现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原来你也很爱我。当迷雾散去,误会解开,后面的故事一定很甜,比未经世事更甜。

  • 3、 《伯牙绝弦》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伯牙绝弦》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主要内容: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辨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心得感受: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为失去了知音,就放弃了他的艺术生涯,失去信心,从此精神一蹶不振,决不弹琴。我觉得他应该继续弹亲继续寻找知音,虽然这样,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贵的,他是一个对朋友诚心诚意的人。

  • 4、 伯牙绝弦读后感

    伯牙绝弦读后感(一)

    学习了《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我感到非常的惋惜,伯牙只因为失去了知音,就放弃了他的艺术生涯,失去信心,从此精神一蹶不振,决不弹琴。我觉得他应该继续弹亲继续寻找知音,虽然这样,但是他的精神是可贵的,他是一个对朋友诚心诚意的人。

    课文主要讲述了伯牙很擅长弹琴,琴艺很高超,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你弹的琴声好象泰山一样巍峨。伯牙心里想到河流,钟子期说:好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惜的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一定会知道,子期死后,伯牙很悲痛,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了,于是把心爱的琴摔碎了,终生不弹琴!

    伯牙绝弦读后感(二)

    我学了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故事情节非常感人。

    记叙了春秋时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当伯牙把感情融汇进音乐中,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像大海一样的高尚情操,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管伯牙怎样弹奏,子期都能一一解读伯牙的心意,两人成为知己,后来子期死了,伯牙便觉得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没有人能知道他的心意。于是便砸破琴弦,在有生之年不再弹琴。

    这个凄美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伯牙绝弦谢知音令人感伤,令人敬佩。

    伯牙绝弦读后感(三)

    《伯牙绝弦》是一个文言文,讲述了伯牙从找到知音又是去知音的传说故事。

    伯牙在提起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听了,就说:啊,好像有一座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们眼前!无论伯牙像弹什么,钟子期都能知道。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想钟子期这样了解他的知音了,接摔断了琴,再也不弹琴了。其实伯牙也是太冲动了,也太重情谊了,要不然他也不会那样着急把琴摔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世界那么大,总会有第二个钟子期的,即使很辛苦,为了自己以后的快乐生活,也一定要努力寻找,总会找到的。也许,博雅也哟与他的想法,我认为伯牙的心灵太脆弱了,的确,知音难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知音,有突然失去了,谁能接受呢?也没许他不想再去忍受那种没人理解它的痛苦日子里的寂寞,才断绝琴弦了把。我认为不因该这样,万一又在以后一些日子了有遇到了一个知音呢?一定要在生活这座迷宫里去努力寻找第二个奶酪。我想,失去始终是失去了,如果是永远失去,那就无法挽回,要化悲痛为力量,才会更上一层楼。所以,

  • 5、 理论读后感

    理论读后感范文一

    小平理论是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时代发展了,世界的大趋势是和平和发展,不发展是要落后挨打的,而发展就是要靠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而这些都要靠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已经证明是懒人经济。并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垮台,证明苏联模式是行不通的。我们要搞市场经济,又不能丢掉政权,只能说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这也是中国特色家长制的需要。

    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不知道他意识到没有,发展生产力的动力不是来自大多数人们的自觉,而是来自金钱的刺激,而人们为什么要靠金钱刺激才有动力呢?因为为了生存和繁殖。这是根本原因,在那个不靠金钱刺激就能达到上述两个目标的年代,人们变的很懒惰,这是有历史经验的。这一点说明,物质世界是多么残酷,光靠精神理想是无法战胜物质世界的。这进一步证明物质决定意识。说到剥削和两级分化,在这个私欲社会里,不知道他老人家如何做到这一点,因为无私很可能就没有生存和繁殖权。

    邓小平理论一开始就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可见,任何人都要面对现实,现实是多么残酷,乌托邦的理想在现实中行不通。他还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好像西方社会不是实用主义盛行一样,西方社会还不是一样实用主义盛行。

    不知道邓小平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会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教条化,把苏联模式神圣化,因为我们的封建传统的需要,因为我们的家长制的需要。

    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级分化。实际是让一部分人快速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而另一部分人沦为被剥削者,反而使两级分化严重。

    至于他说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请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经济基础相同是否意味者社会性质也大体相同呢。就是说,他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现今,在国力贫乏、政局动荡之后,中国迎来了新的曙光。带来这曙光的便是当代伟人邓小平。领导我们前进的中心思想便是共产主义伟大思想基础即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邓小平理论。

    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邓小平以一个伟人的眼光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针对政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与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针更是指导中国今后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的核

  • 6、 《伯牙绝弦》读后感精选

    也许以下内容“《伯牙绝弦》读后感”合你需求。读书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在读作品时,您一定被其中的情感所打动。阅读过优秀的作品之后,应及时把脑海中的所思所想写成读后感。敬请参阅本文!

    《伯牙绝弦》读后感 篇1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一段表达了知音难觅的伟大情怀,简简单单的77个字却讲述了这样一个千古流传,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篇文章,是我在六年级上学期时学的,到现在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开始我对这篇文言文并没有任何感觉,可是当我明白这篇文章的意思,反复阅读后,我对这篇文章有了浓厚的感情。文中的第一句“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这一句话不仅写了事情的原因,而且交待了本件事情的人物及他们的特长。

    读完这句,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两个人是怎么“善”鼓琴和“善”听的,出于好奇便借助书下的注释继续往下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在读过老师提供的资料后,我知道了钟子期只是一个低微的樵夫,他怎么能了解连著名艺术家都费解的《高山流水》呢?而他却和宫廷里人人知晓的奏乐师俞伯牙成为了知音。就好像是现在的艺术家和平民成为了知音一样。放下语文书,我走到了窗前,轻轻的晚风与我擦肩而过。我想,什么是知音呢?是湛一杯酒,一抱拳,说一句关心的话?还是知人知面,知己知彼?我想知音更多的指的是知心,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钟子期一定也是一个音乐奇才。是音乐把他们二人连在了一起;是音乐架起了他们心灵的桥梁;是音乐给他们开启了这扇知音大门。音乐是没有边界的,没有贵贱之分的。

    我又重新坐到了书桌前,翻开语文书,目光继续贪婪地在文字间穿行。读到了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我很感动。因为他有多种选择:他可以用鼓琴来祭奠他的知音,为钟子期创作出许多曲子;也可以再寻找第二个知音。可是,他偏偏选择了最痛苦的一种:那就是在失去知音后,用摔琴来祭奠这位难得的知音。或许这么做是由于极大的悲痛,而又用不弹琴来忘却吧。

    俞伯牙把感情融进乐曲中,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

  • 7、 《伯牙绝弦》读后感通用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抓住重点。怎么把作品的读后感写得既有趣又让人印象深刻呢?以下“《伯牙绝弦》读后感”由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感谢您的参阅。

    《伯牙绝弦》读后感【篇1】

    昨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伯牙绝弦》。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听琴,钟子期就成了俞伯牙的一个知音。钟子期去世了以后,俞伯牙以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坏了琴,折断了弦,终身不再鼓琴了。

    我很了解他的这种心情,因为我也想找到我自己的知音,我的手风琴已经练到八级了,可是还是没有遇到我的知音,我好伤心呀。

    俞伯牙学琴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是这样讲得:俞伯牙和他的师傅学琴,可是他鼓得音准了,却没有感情。他的师傅就把他带到一座岛上,让他感受大自然。十几天后他的师傅来接他,他不但鼓得有感情了还做出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后人就用“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来比喻知音难觅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读懂了干什么都要重情重义,还懂了知音难觅——寻找知音真困难呀!

    《伯牙绝弦》读后感【篇2】

    自从学过《伯牙绝弦》一文之后,我心中便有一丝惋惜久久无法散去。因为知音的逝去,伯牙就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再也不用他那双妙手奏出天上仙音,真是个重情重义的音乐家!

    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故事: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欣赏,即使两人并没有相识多久,但是却像相处多年的老友一般。钟子期虽是一介樵夫,但伯牙琴声中的远大抱负,他都能听出来。只可惜来年相约之时,钟子期已经归于九泉。伯牙悲愤不已,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断琴绝弦。

    一首绝妙的曲子,只要有一位名家演奏一次,便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流传千古。伯牙这位当时的音乐大家,只因一介山野樵夫的逝去,便将自己的第二生命——琴摔得稀烂!让我不禁感叹真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啊。人一生会有很多朋友,有些是相识很久的,有些是曾经相识的,有些是现在未曾相识的。但真正能称之为朋友的,却寥寥无几。“一生中交一个朋友谓之足,交两个朋友谓之多,交三个朋友谓之难得。”“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名人所言并非无一丝道理!

    而在我看来,知音可以不分性别,同性朋友异性朋友都可以选择;也可以不划分年龄,可以是同龄相交

  • 8、 《长尾理论》读后感

    刚刚开始以为会描述长尾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对人的启示意义:如何辨别潜在长尾分布和正态分布项目,并且利用一定的技巧将其推为长尾分布,

    可能同以前略览过的《黑天鹅现象》一书类似。细细看来,发现并非如此。

    本书的话,大致描述的是一个长尾分布的项目存在的条件如何,这其中包括生产工具的普及从而导致产品种类的增加,传播工具的发展以致长尾集合器变得可能,外加长尾过滤器使得供给需求相连等客观条件的成熟。

    克里斯.安德森挺注意讲述大热门事件,但是是作为同长尾先对立的一个概念来讲述。一旦将其对立了,我个人感觉长尾理论也就显得有些局限性了:长尾理论毁灭了80/20法则,要人们关注一下长尾,与此同时这些关于长尾理论的论述也就变得有些静态不变了。

    但是,如果生产工具普及外加专业水平普及的话呢?这种情况下,尾巴是如何进化成长尾分布呢?或者这样说,在长尾分布的头部的某个主题下,原本就是生产工具和专业水平普及的产品,这些产品刚刚开始可以认为是一个尾巴,但是他们是如何进化成长尾这种分布的呢?这些本书就没有考虑到了,而社会发展之后,这些都将是客观存在的情况。这个时候的大热门是如何产生又是另外一番学问了。而这些却是投机分子最为关注的事情。

    如同生物学的常识一样,生物多样性同产品多样性相似。多样性的生物如同多样性的产品,自然世界的地理区域就是一个长尾集合器,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就如同长尾过滤器一样选出最能适合环境生长的生物。不存在事前过滤器,完全的自组织、bottom-up的建设。生物每繁殖一次,类似这产品信息被接触到一次,生物越容易存活,代表信息质量越好,越容易被接触到,从而就越容易繁殖。成功带来更多的成功。

    在这一样一个自组织的系统中,只是不知“多样性”有什么好处。下一本书看看《众包》。

    一些摘要:

    1.广播电视有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它可以用无可匹敌的速度将一个节目传递到数百万人面前。但是,相反事情它却做不到——将数百万节目传递到一个人面前。而这正是互联网的强项。广播时代的经济学需要黄金节目(大热门)来吸引大批观众,宽带时代的经济学已经完全逆转。

    2.他们找到的越多,他们喜欢的就越多。当他们冲破陈旧的老路,走进更广阔的天地是,他们会发现他们的品味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主流。(或者说,是别人的思想和狭窄的选择空间使他们误导了他们自己)

    3.大热门和利基产品开始统领风骚,两者都只是数据库中的条目而已,两者都值得摆上

  • 9、 理论书籍读后感

    理论书籍读后感范文一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几本教育理论书籍,从中收获了许多,现在就简单地就《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一书说说我的体会和感受。

    一、多个教育理论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理论指导。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更是陶行知对自己一系列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升。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正如他所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细细想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作为人民教师来说,在校园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接触,都是教育。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的真谛,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而要从根本上出发,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与学生融为一体,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去努力。那样,我们的教学相长才可谓落到实处。

    二、教学实例给我们切实的实践指导。

    在《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一书中,除了大量的教育专家的不同教育理论外,还展示出许许多多真实的教学实例、案例。这无疑在教学实践方面,给了我们一些丰富的宝贵经验。

    比如有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实例在解决概率的计算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的困惑。整个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讨论、点评得到解决,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了成就感,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课堂效果好。

    从这个实例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教学生什么知识,对于现代新型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最忌讳的就是一板一眼直接讲授知识。而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符合学生年龄、学生接受能力、兴趣导向等方面的关键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跟着老师走,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办法。才能通过最最自然的方式走向自主学习的层次,自主不是完全自主,而是在老师引导下自然过渡而来。

    学习了《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这本书,再一次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增强了我们下一步继续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辉煌。

    理论书籍读后感范文二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着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寒假期间,我阅

  • 10、 小说《温暖的弦》读后感
    小说《温暖的弦》读后感 这部小说给我的最深的印象就是有智慧、有主见、独立的女性是最性感的,也是最有魅力的。我喜欢!小说中的温暖就是一个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事业型女性,可以说是相当的完美啊!我喜欢!这可能也是我努力的目标吧。 《温暖的弦》是安宁所着,笔风纤浓丽密,语言典雅优美,细节描画传神入骨。其作品擅长以情节设局构阵,爱情与心机巧妙交缠,繁复结构环环紧扣,既生出层层精彩波澜,又流畅自然一气呵成,让万千读者手不释卷,深陷其中。这部小说还有广播剧呢,第一次听广播剧,挺好玩的! 还有这部小说里面写出了很多很好听的歌曲,还包括很多纯音乐,我觉得这让那些歌曲听起来更加有味道了。就好像我之前听的一些电视剧的歌曲,虽然欢迎度不高,但是我每次听那首歌的时候我都想起那部电视剧的情节,这让我感觉很感动。就像这部小说的广播剧的主题曲《心弦》,也就是郭静唱的《总算我们也爱过》,听了好感动。 还有,在《温暖的弦》的贴吧中,很多人都说了这部小说要改编拍成电视剧,还让大家列出自己心中的男女主角,呵呵,刘诗诗和胡歌的呼声挺高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说千万不要拍啊,拍了就毫无想象可言了。嗯嗯,我也赞成不要拍!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2-11-22

  • 2023-01-29

  • 2019-10-19

  • 2023-01-26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1-06-14

  • 2019-11-16

  • 2019-10-28

  • 2023-01-11

  • 2019-10-09

  • 2019-09-25

  • 2021-09-10

  • 2023-05-17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30

  • 2019-10-20

  • 2019-11-06

  • 2022-03-02

  • 2022-12-17

  • 2023-01-18

  • 2019-11-06

  • 2019-09-25

弦理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弦理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弦理论读后感、2024弦理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