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看国学读后感 > 地图 > 我看国学读后感,2024我看国学读后感范文
我看国学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看国学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看国学读后感推荐
我看国学读后感

(共 1507 篇)

  • 1、 我看电商 读后感(3)篇

    一句话总结:黄若眼里的电商江湖(淘宝&当当)

    阅读类型:运营类书籍

    阅读评价:四星

    作者:黄若

     

    全书总结

    互联网时代的电商江湖是怎么风起云涌,各大电商是怎么玩的。这本书是2013年出版的,不得不承认,4年也是很久的时间。这样来看,他是一个有预见性的人。

    这本书的附录可以看做是他想法的集中总结,很碎片化的一本书,不够立体化和逻辑化,都是观点或者是一些创见,但系统性不够。更多的像是一个故事集,方法论涉及的比较少。他告诉你他做了什么,没有告诉你他为什么这样去做的,是怎样做的,没有实操借鉴性。

    我差点放弃的一本书,但附录中的问答对话能看出作者的功力还是深厚的。

     

    why:为什么有这样一本书

    黄若,连锁零售及电子商务骨灰级领军人物,江湖人称“黄药师”,跨界老兵。原当当网首席运营官,天猫创始总经理。有近30年的商业、零售业从业经验,后加入淘宝网,任运营中心副总裁,并负责淘宝商城的组建,开始了网上零售b2c平台这一全新电商模式。一位实操型的商业管理者,在领导零售企业创建、重组和业务拓展方面具有专长。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文章集合。

     

    what:这本书写了什么

    是作者近30年从事零售及电子商务管理的总结和分享。

    里面讲解了中美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路径,评点国内各大电商企业的是是非非,详解其中的融资、模式、运营、效率……

     

    how:这本书是怎么写的

    碎片化的时间脉络讲他眼里的电商江湖。以下为章节及核心句子。

    1初见马云

    我与淘宝的缘分之始——本来想做人力资源,结果颇具戏剧性的做了运营,也因此才使我更深入的了解淘宝,了解电商。

    2淘宝和ebay中国:关于那场战争

    淘宝依靠自身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从消费者入手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更加符合国内用户在线交易的功能,进而迅速占领电商市场的半壁江山。

    3天猫平台构想的缘起

    近半年时间的构思、讨论到最终上线,这其中有怎样的一波三折?

    4天猫孵化记

    淘宝商城其实是在一个已经成功的平台上去自我否定,进行倒立式的思考,去尝试抛开现有的流程,从市场运行规律出发寻找新的运作模式,制定商城作为一个b2c平台的运作规则和架构。

    5免费午餐

    在电子商务领域,大家高举的免费大旗中最典型的是免运费和货到付款,这两种方式的利弊何在?

    6天猫赢利模式

    将交易提成做为天猫收入的主要来源。交易提成的比重是按照类目逐一确定的,不同商品类目的佣金比重不等,这是电商行业的一个创新

  • 2、 陈寅恪讲国学 读后感(3)篇
    陈寅恪讲国学 读后感 第(1)篇

    博学的陈寅恪在清华放出过“四不讲”的豪言。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说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并非狂妄书生吹牛皮,而是真正做到了。尽管不少学生回忆陈先生的课比较难懂,但都听得津津有味。陈寅恪的学问功底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博学只是陈寅恪的一面,他的另一面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与“读书不肯为人忙”的处世之道。他自己提出的“自由之思想,独立精神”的做人原则,自己贯彻了一辈子。哪怕是因战乱流离失所,因动荡而贫病交加。哪怕是疾病缠身,遭人诋毁,陈寅恪都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在学术之路上前行。自古文人多相轻,近代学者中自然也有不认可陈寅恪的,比如钱钟书。但更多时候,陈寅恪还是被大家当成“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并被认为其学问是“近三百年一人而已”。这并不是因为他喜欢标榜自我,恰恰相反,这个盛名完全是别人给的。在这本书中,陈寅恪谈史学,他对关陇集团,对武则天当权,对山东豪杰为何能在唐朝强势崛起,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谈儒学,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分析其利弊。他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他看来,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巅峰在赵宋王朝而不是大众公认的李唐王朝。他谈佛教,认为佛教最大的特点是有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他谈哲学,提倡“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的理念”即结合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其思想学说,同时也要求研究者不能将自己所处的环境当成古人所处的环境,将自己的哲学思想附会成古人的哲学思想,不这样来,就不能称之为严谨的治学。他不赞成激进的新文化运动,他提倡以中正的态度对待中西文化差异,既不激进破旧,也不固步自封。在陈寅恪看来,热爱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是,儒家中庸哲学中的伦理精神与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具有超时空价值的内核,是民族文化的基石。陈寅恪的可贵不仅在于博学多才,更在于其做人修养。带着“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的光环,他无论遇到怎样艰难的环境,哪怕是腿断目盲,也不曾停止治学。向这位大师致敬!n

    陈寅恪讲国学 读后感 第(2)篇

    近日学得一观点,深以为然,即书籍是作者个人的自白,报刊是群体的自白。阅读此书,颇有疑惑,这到底是陈寅恪先生的自白,还是季风先生的自白。如若是陈先生的自白,此书有没有偷工减料之嫌,如若是

  • 3、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3)篇
    中信国学大典·六祖坛经 读后感 第(1)篇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八个字难倒亿万众生,只因“放不下”三个字。放不下只因“害怕”两个字,害怕的原因只有两个:得不到与失去。“得不到与失去”的原因只有一个:心有所执。“心有所执”的后果是:烦恼重重,苦厄不断。

    得与失贯穿每个人的人生,得不到与失去会令人心生烦恼,故而烦恼贯穿绝大多数人的人生。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也不在同一个世界,因为就算是同一件事物,不同人所看到,所感受到的都不一样,也就是说事物的表象本来没有一个共同的特性。而它们的本质又在不断变化,就像爱会变成恨,恨会变成爱,故而它们的本质没有一个永恒的“我”,它们的本质是空无自性。

    面对人生得失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害怕,因为得失与烦恼皆是表象,表象背后是空无自性的本质。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如果得到不会使人快乐,那么得不到就不会使人痛苦;如果占有不会使人快乐,那么失去就不会使人痛苦。

    上述的原因是:得到与得不到,占有与失去,快乐与痛苦是对立的两面,对立的两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无所谓得就无所谓失,无所谓快乐就无所谓痛苦。得到、占有与快乐消失的时候,得不到、失去与痛苦也就产生了,反之亦然。

    烦恼不需要去逃避,去麻木,坦然接受得失,坦然面对烦恼,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得失与烦恼皆是虚妄而不可得。

    既然得不可得,失不可得,烦恼亦不可得,害怕自然也不可得。一切所得皆是心造之幻相,是假得。

    诸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缘生则拾起,缘灭便放下,随缘而行,心就无所执,心无所执就做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如此物随心转,外物则为我所用。否则,终其一生也只能被外物所累,所奴役。

    诸法唯心所造,空无自性。不取事物对立的两面,不取对与错,不取是与非,不取爱与憎,不取苦与乐……两面皆以平等正直之心待之,以诸恶不作为善,以诸善不行为恶。

    此便是明心。

    诸法空相,此岸无澜,即是彼岸。人生种种得失坦然接受,坦然放下,不起波澜。

    此便是见性。

    明心见性便可得大自在,又何必苦苦抓住执念不放手?

    我们应当明白:

    除了“害怕”本身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害怕。除了“放不下”本身之外,没有什么值得放不下。

    我们更应当明白:

    以自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财富、名望、权利从来不是衡量人生境界的标准,以他、他们为中心才能建起自我的人生境界。

    千事万事,坦然处之,千心万心,心如止水。于万事万物中不取不有,在滚滚红尘之中得自在逍遥。

  • 4、 国学知识全知道读后感

    国学知识全知道是讲中国的主要文化的书籍,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国学知识全知道【1】

    收到《国学常识》一书也有一段时间了,由于放假外出,书评也就提交的有些晚了。

    说实话,《国学常识》一书并没有看完,里面的东西太多,包含的知识太杂,可以说是中国的一本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书中讲到了很多典故,习俗的来源,每个里面都包含这中国上下五千年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包含了职官典制、法律文化、民生礼俗、衣食住行、体育娱乐、哲学宗教、语言文学、书画艺术、戏曲曲艺、建筑园林、中华医药等方面,可以说涵盖了生活中得方方面面,好多问题可以毫不费力的在其中找到答案。

    但是,我想说的却是,这些文化,现在知道的人又有几个呢,有几个人会关注呢,社会是进步了,我们的知识面再不断扩展,不断的在接受新的知识,可是对于我们的传统,我们却一直在忽视,茶道起源于中国,而现在却流行于日本,韩国也在申请中秋节,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在过圣诞,过2.14,我并不反对洋节,但是在过洋节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难道就要丢掉吗,你问问现在的8090后,100%知道2月14情人节,但对于七夕知道的就估计不多了吧。

    当然这好像与本书无关,但至少从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出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知识是很缺乏的,是该补补的时候了。

    这本书可以说是现在图书市场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了,题目吸引,而知识点也很多,每篇都很短,茶余饭后看上几篇,很是惬意,非常感谢《好书抢抢看》栏目!

    国学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存亡的根本。

    了解并认识国学,使国学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是当今每一位炎黄子孙应尽的光荣义务。

    本书即是一本很好的帮助您认识国学、了解国学的入门书。

    什么是野史?《康熙字典》是怎样编成的?达鲁花赤是何意?斋醮是怎样的仪式?人有哪七情六欲?古代有“立子杀母”的俗制吗?八段锦是一种丝织品吗?被“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是谁?……诸如此类的国学问题你都了解吗?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本书内容涵盖广泛,庞而不杂,繁而不乱,系统精选了2000个国学常识,贯通古今,包揽政治、经济、文化、礼俗等各个方面,条理清晰、语言简明活泼,是帮助您进入国学大雅之堂的捷径。

    这本书总体感觉不错,很厚,五百好几十页,内容算比较全面了,分了十个部分:国学名家、经史子集、名典名句、哲学思想、传统宗教、政治军事、古典文学、礼仪

  • 5、 国学知识大全读后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看了国学知识大全之后有什么读后感?

    国学知识大全读后感[1]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

    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如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但学生树立志向后,又为这个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们是否只是鼓励学生凭空说出的一种空想呢?这个恐怕有人很少考虑。

    远大的志向谁都能说出很多,也能说得很大、很远,但关键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诸实际行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对远大的理想大加赞扬,对现实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认为这是学生胸无大志的表现,没有出息的表现。

    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

    但是他的内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现实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着边际的。

    比如:我们教育学生爱国,怎样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爱国?学生心目中有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专家提出:学生能主动捡起一片纸,这就是爱国!所以我们教育学生励志,不妨把眼光收回来,放在眼下能付诸行动的,哪怕为了理想只迈出一小步。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已经过去,励志要切合我们的实际,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学习《国学经典》有以下感悟:

    首先,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 6、 《国学举要道卷》读后感

    《国学举要道卷》读后感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总有人说道家无为的思想消极,曾几何时,我也有此观点。然而随着年岁日长,却迷上了这种道法自然之感。虽说人法地却没有谁可以凭借自身欲念得到一切美好。

    人生在世不过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循环,周而复返。当初老子羽化,有人仅在他的灵堂干嚎三声,却道出: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时间不因我们的执念或走或行,我们在成长,身边的人也在老去,每个人都有终结之刻,伤心固然,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且行,且负着逝者的心愿走向更远处,此是无为,却又为人而生。

    生命之火不熄,生命却依存在自然中。壹其性,养其气含其德,以通手物之所造。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隙,故物莫之能伤也。

    日复一日,我能看见的总是迷雾重重,少时的蓝天早已不见,从一千零一个明星黯淡的夜晚醒来,我能感到道的低吟。那是一种苦难,道常无名,朴虽小,我却当它是天地自然。人定胜天一语不假,胜了道却也失了美好。人对物质的欲念笼罩在每一寸土地上,我亦有欲,我却愿无为。

    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

    我深信着这人爱我,我必爱之的自然本性。我妄测这几年蜀中多震,莫不是皆出于三峡落成,灭种绝族,水屯地陷?

    学习中,我也始信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今时许还是无所为,然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尽吾力,行是无为而目的在全有,无为而无不为,或许漫漫人生路,我的道也可有成。

    论道,我浅悟无为。

    追寻道法自然,无为是途径,其表现从积极有为的逆向入手,遵循柔弱顺从,处后谦下的因循原则,即是弱者道之用。但这决非真正的退却,而是以屈求伸,以柔克刚。我欲无求,尔后则可死生惊惧不入手其胸,如此,终有一天,无论攀顶,抑或坠落,我终将清静无为,与未来美好一同存在。

  • 7、 我看鲁迅读后感

    我看鲁迅读后感

    我看鲁迅读后感

    王朔说自己是一个身上带刀的文人。正如他的文字和他的看人方式,直白,犀利。他若觉得好便说好,觉得不好便说不好,不遮不掩。这种坦诚使他看待人和事更加清醒明晰。

    当然,王朔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有主见他刚开始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看法也有偏颇。王朔在陈述自己的看法时,进行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转换,其中关键是有没有思想与怎样思考。

    对于作家,只要他有独立的思想,那么他的作品无论形式、长短,都能焕发生命力与光彩。倘若他只会随大流,脑子里装的、嘴里说的全是别人喝剩的茶根,那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思想是作品的灵魂,也是作家最独到耀眼的地方。鲁迅在那个黑暗的时代用笔刺痛黑暗与麻木,用自己的思想启蒙群众,所以他是英雄。人即然是有思想的芦苇,没有思想价值何在?

    对于读者,与其说是读者,倒不如说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平凡观众,怎样思考显得更加重要。作者王朔也承认自己曾经对鲁迅一度迷信生怕别人觉得他浅薄而在那儿磕头如捣蒜,把既定的对鲁迅的盛誉当作不变的标尺,以致于震惊于一个酒鬼敢批驳鲁迅的态度。这固然很可笑,实际上我们许多人都在作类似甚至更加可笑的事。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正迈向社会深处的我们,有一群人说是,我们也就紧跟着说是,别人都说不是,自己也就说不是,别人做事,自己也忙着跟着,没有经过大脑思考,还没产生思想的火花,我们就侥幸而安然的随众而去了。看看网上接连不断的口水大战,大多是无聊的起哄与围观,人云亦云,盲目跟从。

    这不过是一个不懂思考的例子,待人处事都是需要思考的。那么不妨从王朔先生的文章中所表现的借鉴一下。我们需要辩证与对比。所谓辩证,即全面客观的看人看事,正是有缺点的战士还是战士,完美的苍蝇还是苍蝇,不过战士和苍蝇身上的病菌同样让人厌恶。辩证了也就合理清晰了。所谓对比,比较见输赢,价值大都是从比较中来的,重要的东西也在比较中得以显现,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比较是一种宽厚的眼光、先进的思维,能辩高下,能知优劣。

    总之,我们要有思想、要会思考。很多东西,只有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才能在思考的熔炉中闪现精华。

    读《我看鲁迅》有感

    第一次听鲁迅,是在初中语文课上,当时,讲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这两篇文章都是出自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书的名字听着就很文艺,清新,让人有一种情不自禁想要翻开看看的冲动。拾花人。是怎样的,我想会稍带一些童真的气息吧

  • 8、 有关国学的读后感

    有关国学的读后感(一)

    国学,一个并不陌生的词。《千字2020文》它是由南朝梁周兴嗣取王羲之字2020迹中不同的一千个字2020,以四言韵语写成。从南北朝到清末,《千字2020文》流传了140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的出书最早、影响最大的识字2020课本。《千字2020文》所含的内容非常广泛,虽然只有一千字2020,却包括天地、历史、人事、修身、读书、饮食、居住、农艺、园林、以及祭祀等社会文化活动。

    在我读过《千字2020文》之后,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刻,那就是:德建名立,形端表正。意思就是道德树立起来了,名声就会和圣人一样传播到远方,就如同形体端正了,仪表就正直了一样。

    《千字2020文》向我们诉说了人生之道,思想之悟,无愧是我们的精神宝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正在尝试着按照它的行文准则去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和时间赛跑才能抓住童年时期的手,时间总是不善待每一个人,悄然流逝,无声无息,你不吝啬时间,它就会对你吝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坚持到最后,必然能成就一番事业。要做时间的主人。不要为那过去的失败而懊悔,不要为那错误而谴责自己,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而忧郁,过去的将不会再有,拍拍身上的尘埃,去继续追赶时间吧!不要向它臣服,争分夺秒,用我们的行动证明一切!

    这仅仅是它的一部分,却显露出这么多得道理,更何况是一千字2020的文章呢?无论它的内容是多么的丰富,但是真正的意义在于启迪我们,去付出汗水,改变自我,最终以收获的甜蜜告别苦泪!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通过对《千字2020文》的学习,我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拓展了我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我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增强了我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分辨力。

    就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把时间看的和生命一样重要,不能让一分一秒的时间从我的掌心中溜走,我要和时间赛跑,去追赶它,去超越它去珍惜它。有些人,每天游手好闲,浪费生命,即使有人告诉他们时间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也是吊儿郎当的,凑凑合合过日子。

    我也发生过这样的事,写作业时,慢慢吞吞的,自从我读了《千字2020文》一个让我明白时间意义的朋友,让我的人生又拥有一条正确轨道的好朋友在珍惜时间的同时,我们要勇于追求梦想,为自己的目标前进。为了找到那属于我们自己耀眼的光茫前进。要相信:希望就在前方,就在不远的前方

    有关国学的读后感(二)

    近,我书包里斯本又多了一份重量,是我最珍惜的国学

  • 9、 我看林冲读后感

    我看林冲读后感(一)

    你知道我最喜欢看什么电视剧吗 ? 当然是《神探狄仁杰》和《水浒传》啦 ! 我还喜欢看书《大唐狄公案》和《水浒传》呢!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水浒传》中的林冲。

    林冲人称豹子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喜爱结交天下英雄豪杰 ,武艺过人,擅长使用丈八蛇矛,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从而走上了梁山聚义厅。梁山英雄排座次时,林冲是第 6 把金交椅。最后,林冲由于宋江放走高俅,一气之下卧床不起,半年后去世。

    在林冲的故事里,我最喜欢野猪林一段。故事讲的是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公差是董超和薛霸。就在林冲要去沧州的前一天,陆谦买通董超和薛霸,让他俩在途中杀死林冲,地点就在野猪林。林冲在大相国寺结拜的兄弟鲁智深,唯恐途中高俅会派人下毒手,便暗中跟踪,直至野猪林。在公差加害林冲时,鲁智深挺身而出,救林冲脱险。后来风雪山神庙一段,林冲杀了仇人陆谦,投奔水泊梁山。

    成语逼上梁山讲的就是林冲的故事。

    我最喜欢林冲是因为林冲的武功好,长得帅,最重要的是林冲经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现在我们班,除我外没有一个喜欢看《水浒传》的人,一般都是看《三国演义》,但《水浒传》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着,我建议大家也可以看一看。

    我看林冲读后感(二)

    梁山好汉中,我最敬佩的是林冲,他的性格,他的品质,他的每一方面都深深的吸引着我。

    关于林冲,书中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豹子头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棒打洪教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雪夜上梁山哪个不是脍炙人口的故事,他的故事家喻户晓。林冲的生活一直是波斓起伏的,一开始被奸人所害,后来被发配后,奸人又前来谋杀,但是发配之路虽坚辛却也有趣之路,发配路上,柴进庄上,遇到了自傲的洪教头。可是最后还是被林冲打的无地自容。真是作了一件好事,为别人,为自己,都出了口恶气。

    自误入白虎堂,林冲便陷入了忍耐中,因为种种原因,他一直服从于上级的制裁,不敢反抗,将恶气一次又一次的压下去。总是采取的容忍,退让,妥协的态度,总是在想着,息事宁人,不愿得罪了上司,还想着,有朝一回再回东京,去做一回良民。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古到西风空山神庙,有幸逃过那场大火,又听着陆侯等三为仇人的谈话,他终于奋逃反抗,将三人全都杀死,出了山神庙,无路可去,并又柴进推荐上了梁山。

    本以为林冲的生活就此安宁了,可是事事难料,在林冲上梁山之时,

  • 10、 我爱国学的读后感

    我爱国学的读后感(一)

    寒假里,我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拜读了《我爱国学》这本书。

    书中详细讲解了《弟子规》的每一篇章,并列举了古时今日的感人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孝悌篇之后的《大孝无言》这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马鹏飞是沈阳市一名初一学生。他出生不久就被离异的父母先后遗弃,奶奶成了他唯一的亲人。然而,不幸并没有结束,他五岁那年,奶奶患上糖尿病合并症,不仅双目失明,颈椎病、心脏病、末梢神经坏死病也相继而至。日子变得越发艰难。病重的奶奶不想拖累孙子,她想到了死。可是警觉的小鹏飞却让奶奶明白:她不能死,她死了孩子就成了孤儿,就没有家了。

    从此,鹏飞开始了照顾奶奶、承担家庭责任的生活。有时奶奶住院,他就24小时贴身陪护,打水、喂药、喂水、喂饭、洗脚、捶背,样样都干得有条不紊。邻居送来的好吃的东西,他也都喂给奶奶吃,自己却不舍得尝一口。

    鹏飞成了奶奶的精神支柱,而他,也从不认为奶奶拖累了自己,在他的心里,奶奶就是家。

    马鹏飞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我禁不住问自己:如果我处在他的位置上,我能做到他这样吗?想想自己,从来没有为家庭承担过什么责任,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打理好的,我只需要张张口,我想要的就可以得到。我没有照顾过父母,也没有照顾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总觉得那不是我的责任。以后,我应该学着照顾长辈,其实他们也有需要我的地方。

    马鹏飞,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孝敬,什么是责任。

    我爱国学的读后感(二)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所作。它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做人。

    从《孝悌篇》我知道了要认真听父母的话,不要做让父母伤心的事,父母有病时,子女要尽心尽力的去照顾,要孝敬父母。从《敬爱篇》我懂得了兄弟姐妹之间要和睦相处,懂礼貌尊敬长辈。从《行为篇》我知道了要早起早睡,早上要洗脸,要勤漱口。大小便后要洗手,未成年不可以喝酒,不可以互相打斗,借别人东西要及时归还。从《诚信篇》我懂得了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出尔反尔。要向他人学习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犯了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从《大爱篇》我知道了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对老朋友要珍惜,不能贪新忘旧,朋友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学会报恩,要宽以待人。从《仁义篇》我知道了要向好人学,就会天天进步。从《求知篇》我知道了学了要用,读书要有一定的计划,要心定下来做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积极的心态,要努力学习,不能看不健康的书。

    读了这本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1-04-09

  • 2019-09-22

  • 2019-11-06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1-06

  • 2023-02-01

  • 2023-04-06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11

  • 2019-09-20

我看国学读后感
我看国学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我看国学读后感,2024我看国学读后感,教您怎么写我看国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