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我看国学读后感 > 地图 > 我看国学读后感

我看国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我看国学有感。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因此,我们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中外经典名著,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只要我们认真的看过一本书并投入进去,就一定会在书中感悟到不一样的人生道理。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有怎样的格式吗?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我看国学有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现在四十多岁了,师长还健在,所以依然是晚生。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的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此,看古书时还是有一些古怪的感慨,值得敝帚自珍。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上,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老先生有时候也鬼头鬼脑,那就是子见南子那一回。出来以后就大呼小叫,一口咬定自己没犯色。总的来说,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至于他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至于他特别强调的礼,我以为和文化革命里搞的那些仪式差不多,什么早请示晚汇报,我都经历过,没什么大意思。对于幼稚的人也许必不可少,但对有文化的成年人就是一种负担。不过,我上孔老夫子的学,就是奔那种气氛而去,不想在那里长什么学问。
《孟子》我也看过了,觉得孟子甚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一个绅士的作为。至于他的思想,我一点都不赞成。有论家说他思维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把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如果生在春秋,见了面也不和他握手。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用我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我的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师生气,所以我是晚生。
假如有人说,我如此立论,是崇洋媚外,缺少民族感情,这是我不能承认的。但我承认自己很佩服法拉第,因为给我两个线圈一根铁棍子,让我去发现电磁感应,我是发现不出来的。牛顿、莱布尼兹,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的东西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这些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按照现代的标准,孔孟所言的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是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的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琢磨得过了分,还有点肉麻。这方面有一个例子:记不清二程里哪一程,有一次盯着刚出壳的鸭雏使劲看。别人问他看什么,他说,看到毛茸茸的鸭雏,才体会到圣人所说仁的真意。这个想法里有让人感动的地方,不过仔细一体会,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在内。毛茸茸的鸭子虽然好看,但再怎么看也是只鸭子。再说,圣人提出了仁,还得让后人看鸭子才能明白,起码是辞不达意。我虽然这样想,但不缺少民族感情。因为我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这是我想象不出来的。
我还看过朱熹的书,因为本科是学理工的,对他格物的论述看得特别的仔细。朱子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虽然阴阳五行包罗万象,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我还是以为多少有点失之于简单。举例来说,朱子说,往井底下一看,就能看到一团森森的白气。他老人家解释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乃太极图之象),井底至阴之地,有一团阳气,也属正常。我相信,你往井里一看,不光能看到一团白气,还能看到一个人头,那就是你本人(我对这一点很有把握,认为不必做实验了)。不知为什么,这一点他没有提到。可能观察得不仔细,也可能是视而不见,对学者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还有可能是井太深,但我不相信宋朝就没有浅一点的井。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这个现象不大可能,也许一定要用到几何光学。虽然要求朱子一下推出整个光学体系是不应该的,那东西太过复杂,往那个方向跨一步也好。但他根本就不肯跨。假如说,朱子是哲学家、伦理学家,不能用自然科学家的标准来要求,我倒是同意的。可怪的是,咱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出不了自然科学家。
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就算文科有点特殊性,需要背诵,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因为文革里我也背过毛主席语录,所以以为,这个调调我也懂说是诵经念咒,并不过分。
二战期间,有一位美国将军深入敌后,不幸被敌人堵在了地窖里,敌人在头上翻箱倒柜,他的一位随行人员却咳嗽起来。将军给了随从一块口香糖让他嚼,以此来压制咳嗽。但是该随从嚼了一会儿,又伸手来要,理由是:这一块太没味道。将军说:没味道不奇怪,我给你之前已经嚼了两个钟头了!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换着人地嚼。当然,我没有这样地念过四书,不知道其中的好处。有人说,现代的科学、文化,林林总总,尽在儒家的典籍之中,只要你认真钻研。这我倒是相信的,我还相信那块口香糖再嚼下去,还能嚼出牛肉干的味道,只要你不断地嚼。我个人认为,我们民族最重大的文化传统,不是孔孟程朱,而是这种钻研精神。过去钻研四书五经,现在钻研《红楼梦》。我承认,我们晚生一辈在这方面差得很远,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
任何一门学问,即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钻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挟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挟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会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钻进去的人会成个什么样子,更是难以想象。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看《洞穴之光》有感作文


前几天晚上,我看了一个感人肺俯的故事,它叫《洞穴之光》,我从中受到了许多教益。  

六个城市里来的曾经跟父母吵架、打架、上网、不爱学习的淘气包,来到这个洞穴,来到这所最贫困最艰苦的中洞小学,与许多农村孩子结成了好朋友,等他们回去时,已经彻底的改变了。原来他们看到这里的居民吃的是玉米饭,可为了欢迎他们的到来,怕他们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居然把只有过年才能吃的白米饭拿出来招待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记得王朝全的叔叔说过一句这样的话:面对从远方来的客人,一定要用最真诚的方式欢迎他们。多么纯朴的一家人啊!看到这时,我的眼睛是湿湿的,我们平时浪费的东西都比他们吃的好,每次吃饭时总会挑三拣四,说这不好,那不行。用的学习用品都是要最好的,想想他们,我们真的很惭愧,我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一定改正自己的缺点,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我在日记本记下了贺拉斯的名言:白银不如真金贵,真金不如美德好。再想想: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条件是多么的恶劣,可是洞穴的孩子是那么用功的学习,我们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在今后的日子里,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们呢?

看《你是我的宝贝》读后感


看《你是我的宝贝》读后感 今天是大年初一,妈妈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我了一本黄陪佳写的书,名字叫《你是我的宝贝》,我一看了这个书的名字后就觉得很好奇,所以我便赶快抱起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读着读着我便知道:贝贝(是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个唐氏综合症患儿,有轻度的智力障碍,而且终生无法治愈。贝贝两岁时父亲在野外考察中不幸遇难,母亲难以承受这种生活的打击,最后也离家出走了。读到这儿我便有了一个疑问:贝贝的父母都不在了,那贝贝怎么生活?带着这个问题我又继续往下读了起来。自从贝贝的父母走了以后,可怜的小贝贝便跟奶奶生活在了一起。慈祥宽容的奶奶以顽强的毅力训练着贝贝,试图使贝贝成为一个自爱自立,有尊严的人。奶奶的辛苦没有白费,到了最后,贝贝成为了一个心地纯朴,乘顺善良的孩子。贝贝十岁那年奶奶因心脏病不幸去世了,贝贝一下子变成了孤儿。贝贝的命运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尤其是小区水电维修工李大勇。大勇是个八零后小伙子,平时做是有点不靠谱,然而他却深深喜爱上了贝贝,一直关注着贝贝的成长。贝贝在福利院待了一段时间后舅舅,舅妈带着他们的孩子小胖从农村到城里,和贝贝生活在一起。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外加一只叫“妹妹”的大狗,他们彼此之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因该去珍惜他们,保护他们。在看到别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因该去帮助他们,这样我们就可以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获得希望,而你也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别人对你的信任。······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 杨雨晴·· 六(6)班

看《烛光里的微笑》有感


因翻看《烛光里的妈妈》,输入关键词时,栏目蹦出了《烛光里的微笑》,于是顺便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拍摄于一九九一年,由宋晓春主演,叙述的是一个棚区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故事。

故事很平凡,很厚实,细节性也很强。说它平凡,是因为故事主人公王老师身份平凡、事件平凡;说它厚实,是因为反映王老师精神面貌的内容很丰富、很厚重;说它有很强的细节性,是因为选取的故事细节很典型、也很打动人。

其实,王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老师应当做、要做好的职责所在。譬如尊重学生的爱好,关注学生的一切,对学生循循善诱,和家长共举教育,凡此等等,是要求,是本分,更是责任。

但对一个老师而言,最为困难的是担当,是自觉,是忘我,而王老师做到了。她教书20余年,接的都是“乱班”,能主动接“没人接”的乱班,不易!能把一个乱班教出色,也不易!能20年如一日接乱班、教乱班、干得优秀出色,更难!放在今天这个时代能这样做,难上加难!

当今时代已远远不同于一九九一年,社会、家庭、学校已发生深刻变化,价值、观念、形式亦发生深刻变化。但我想,无论咋变,有很多规矩和很多要求永远不会变。譬如王老师尊重学生的爱好、纠正学生中的各种歧视、矫正家庭的负面影响、校正学生的发展方向、甚至拦截来自上面迎合世俗的做法等等。

对应该坚守的而没有坚守,于人、于集团、于社会都不是好事。有个人坚守而无坚守集团,是一种悲哀。这就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的市场悲剧!担当、自觉、忘我正在转移阵地,敷衍、推挡、自我正在不断升级,这是一件并非庸人自忧的事。

当然,王老师的“用烛光照亮学生”,没有丈夫的“理解万岁”,没有主管的“彰显万岁”,没有社会的“拥戴万岁”,那是不可能有“微笑”的。要么离婚,要么分居,要么用孤独的烛光换来苦涩的微笑,要么在人们眼里印出“傻帽”影象。

当一个好老师不易,那是因为有各种“难念的经”!

看《连体婴儿》有感作文


刚打开电视,我就看见了一件令人感到惋惜的事情。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出世以来,病魔就一直困扰着哥弟,(因为他们是连体婴儿)哥弟谁也没有离开过谁,双方就好像是对方不可缺少的部分。  

所以,这让他们的父母痛不欲生,因此,连体婴儿的父母到处奔波,想找个好医院为“连体”做分离手术!可惜经过缕次失败的连体婴儿的父母已经是伤心绝望,几乎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父母开始想放弃了,可正当这时,连体婴儿的父母又再次听到了医讯!他们重燃希望,走进了重庆第二新桥医院的大门!  

医院中的专家经过多次会诊,研究出了种种治疗方案,可是每种方案都有种种后顾之优!也需冒着风险来治疗。  

最终,专家们告诉连体婴儿的父母可以做手术啦!连体婴儿的父母顿时高兴的热泪盈眶,那是喜悦的泪,它表达着连体婴儿的父母心中的那个结将要解开啦!可正当这是,医护人员告诉连体婴儿的父母没有十成把握能将手术做成功,而且只有五成!这让连体婴儿的父母渐渐的愁眉不展!原来脸上那阳光般的笑容,渐渐的淡去,已经飞到了九宵云外!不过,连体婴儿的父母,还是壮着胆子,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同意了做手术!  

“啪”的一声关门声,禁止了连体婴儿和连体婴儿的父母互看的可能!而在门内的医生们正在竭尽全力的为连体婴儿做分离手术!门外连体婴儿的父母的心也总是提着,时刻都松不下来!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走也不是,坐也不是!  

“滴答,滴答!”正当这是手术门内走出了一位医生,并告诉连体婴儿的父母,分离手术做成功啦!是呀!医生们在手术房中经过了“风风雨雨”,怎能不把手术做成功呢?  

这时,连体婴儿的父母脸上再次露出了微笑!就像是雨过天晴。而这时最令人感到开心的事,那就是连体婴儿终于能用仰卧姿势睡觉啦!  

这时,我突然想为爸爸递上一只爵士纯烟,为妈妈端上一杯热茶,当爸爸熟睡时为他盖上被子,当妈妈因劳累出汗时,我会给她递上一块热毛巾!  

因为我已经发自内心的懂得父母对我们这些儿女的爱,是用金钱买不到!因为父母对我们的爱赛过黄金!而父母对我们的爱,始终对我们都是无私奉献的!……现在我在回想,从前的我还时常与爸爸妈妈顶嘴……,这实在是太不应该!  

所以,我要改过自新,做个懂事、乖巧的小女孩!让爸爸妈妈因有我这个女儿而要感到开心光荣!

《我看国学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我看国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