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心得 > 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 > 地图 > 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2024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
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相关栏目
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热门栏目
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推荐
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

(共 5455 篇)

  • 1、 《檀香刑》赏析(7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是明灯,能照亮光辉人生。读好书,好读书,一直都是长辈教导我们的至理名言。在阅读过一篇文章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那么,读书心得有哪些可以参考的优秀模板呢?下面是小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檀香刑》赏析(7篇)”,欢迎您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檀香刑》赏析 篇1

    第一次阅读莫言作品就是《檀香刑》,感觉确是别具一格。

    一是叙事方式奇特。每个章节都是书中主角们的独白,似乎各说各话,却相互关联,彼此呼应,连接起来正是一部逻辑严密、情节跌宕的小说。

    二是语言风格特别。由于叙事由独白铺开,小说语言明显口语化,夹杂着人物的情绪、想法,离奇又不失条理。这种叙事方式让小说更像话剧,而其实本书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模仿猫腔体(据说那是高密东北乡的传统戏剧)。语言如戏,情节如戏。

    三是人物故事怪异。主要人物中有一位侩子手,在我所看的文学作品中,这是第一次这么细致、这么全面地展示了侩子手鲜为人知的世界,新奇中不乏刺激,这种刺激源自他们特殊行当的神秘。

    平常人觉得极其残酷的行刑,在侩子手赵甲看来,却是其追求职业完美、维护法律尊严的神圣使命,他以行行出状元自勉,把自己当作侩子手行业的状元。书中大篇幅描写了凌迟、檀香刑等惨绝人寰的死刑场面,那么形象、那么细致、那么逼真,就算再没有想象力的读者也会觉得恐惧恶心。有一个晚上我看了竟会做噩梦。这种写法也许就是暴力美学吧,直抵读者的神经与感官,引起非同寻常的震撼。我不由想起余华的《兄弟》,此书对宋凡平被群殴致死的场面,也是不惜篇幅、无比细致地描写,让人鲜明地感觉到那种惨烈。

    《檀香刑》赏析 篇2

    说实在话,我对作家莫言并不是特别了解,直到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形形色色的评价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接受一位朋友的推荐,找到他的代表作《檀香刑》,抽空读了它。

    一段行刑场面的回忆,一场血雨腥风的起旋,令人毛骨悚然,这样的开头,竟然插在凤头部分,我不太理解,随着故事的深入,仅用粗俗淫荡作评价显然是冤枉了这部作品,至于黑色幽默倒是有点。因为写实,所以震撼,我终于鼓足勇气看完了这部饱含血泪的作品。

    眉娘的浪、小甲的傻、知县的伪共同支撑着作品前半部平衡而又稳定的生活格局,偶尔的小风小浪不外乎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地方乡绅的礼尚往来和乡野村民的哭笑唱跳,他们总体封闭在自己的生活圈里,折射的是清朝晚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生活状态。然而

  • 2、 2024读后感推荐 莫言的《檀香刑》读后感范本合集(9篇)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读书,可以让你抵抗孤独,只要你想读书,它随时都可以陪伴在你身边,让你不再孤独。一篇故事一篇心得,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值得一品再品的读书心得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2024读后感推荐 莫言的《檀香刑》读后感范本合集(9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莫言的《檀香刑》读后感【篇一】

    檀香刑,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它是一种残忍的古代酷刑,是用一根削尖的大木棍沿着脊柱从下往上钉,受刑的人不会立即死去,这种刑法是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刑法,令人痛苦非常。《檀香刑》这本书全书弥漫一种颗粒感的血腥暴力之美。人物性格鲜活,情节环环相扣。动荡时世众生相。趋炎附势,人与人之间互相攀附,相互勾结又不断提防着。刽子手,作为一种边缘职业,在宫中,拥有着特殊而不可取代的位置。顶级的刽子手“姥姥”,被其他刽子手奉若神明。每一次行刑之前,他们的脸上便涂上鸡血,热热的鸡血涂在脸上,蒙蔽内心。屠杀自己的同类,怎么可能毫无恐惧,他们就以这样一种仪式,来祭奠自己的良心,超度自己的灵魂。如果,在行刑过程中,忍不住呕吐,便是极其耻辱的事情,会遭到所有刽子手的唾弃。书中仔仔细细的描绘了两种清代的刑罚:凌迟和檀香刑。凌迟,人身上包括眼睛或嘴唇在内,500块肉,都会用各种刀具来挖掉,为确保刑罚的残酷性,刽子手要保证刑犯不可以在挖掉最后一块肉(心尖)之前死去。檀香刑,各个细节更是讲究非凡。檀木,在油里浸泡多时,为的是避免木头吸血而使刑犯在饱受痛苦前死去。一截檀木,在人体五脏六腑之间游走,最后从锁骨上面穿出来,刑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长满蛆虫……

    书中的人物无一不是性格鲜明的人,将残酷刑罚用在自己亲爹身上,同时有许多个情人的眉娘;有创意的刽子手赵甲,他可真是称得上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了,把每次的工作视作是自己每一次的演出,最后居然还发明出檀香刑,他可真称得上是一个人才了;孙丙本是高密县唱“猫腔”的一把手,后来改做小生意。德国人在高密县修铁路的时候辱他老婆,他气不过杀了个鬼子,而后遭德国人杀妻灭子报复。他转而投义和拳,发展部分县民同杀鬼子,被通缉;钱丁是个有水平有抱负的县令。能够为民请命,但同时也有着朝廷命官的软弱。他暗中帮着孙丙逃命,但最终拗不过上面的命令。这本书是一本看了便难以忘记的书,说实话,就像是一部精心

  • 3、 《檀香刑》读后感

    如果莫言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是不会去读他的作品的,因为他的作品不是我喜欢的那种风格。不过,我现在已经读完《檀香刑》好几天了,谈不上喜欢,但印象深刻,所以还是写几句读后感,略表附庸风雅的感受。

    《檀香刑》一开读,就是莫言那种泥沙俱下的语言味道,经常大片用排比句,用赋体,用押韵,我第一个感受就是,以前不喜欢他是正确的,哪有用这样的语言写小说的,说得不好听是装腔作势、装神弄鬼,炫技吧,用围棋术语来说是力战派,非最高境界。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还是被小说吸引了,被小说里营造的炫丽世界所吸引。这部小说营造的世界一看就是虚构的、编造的、愚弄人的,名字就假得可以,赵甲、钱丁、孙丙、孙媚娘,赵钱孙李地胡编的姓嘛,甲乙丙丁的胡编的名嘛,媚娘——没这个女人也,里面的情节也硬伤不少,假得可以,但是,作者编故事以及塑造人物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就是说一些细节非常典型和真实,这样,就像中国的喜剧,明知道现实生活中人物是不会那样唱的,但喜欢看,这也是莫言的高明之处。

    《檀香刑》对于酷刑的迷恋是非常令人作呕的,几乎达到赞美和歌颂的地步,让人怀疑作者对于法家的推崇,这是不是跟莫言从军的经历有关。小说对于德国军队的仰视也是很明显的,虽然有批判的意识,但对西方文明的向往溢于言表,是不是向诺奖献媚呢?

    《檀香刑》对魔幻现实主义和中国戏曲表现手法的借鉴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诺奖给莫言的赞美地方之一,或许莫言当年的向魔幻转向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诺奖情结,这种非中国本土化的写作方式让他的小说以前在普通中国百姓中读者并不算很多,但却深得西方人的钟爱。

    因为《檀香刑》是比较早的作品,为了了解莫言小说更多的东西,搞清楚他为什么会获奖,我于是继续读他的《生死疲劳》,这部小说也获过很多奖,读了开头几十页,感觉语言没有那么装模作样的恶心了,平实很多,写作手法上却开始更露骨地模仿魔幻现实主义了,并融入中国古代的转世轮回民俗传说。

    这就是我的读后感。

  • 4、 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2024

    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2024

    莫言在《檀香刑》的《后记》中说:《檀香刑》大概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光看小说的内容梗概,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花了两个多星期,才将《檀香刑》读完。凤头部分是眉娘,赵甲,小甲,钱丁的独白细语。第一感觉便是语言粗俗,内容媚俗,实在没有阅读的兴趣。这中间大概隔了两天,才翻启了猪肚篇。至此,才感到作者匠心独具。精妙的语言,丰富的情节,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豹尾部与开头相呼应,也可看作是赵甲,眉娘,孙柄,小甲与钱丁的各个道白。最后,在知县钱丁的绝唱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成了定数。当那个知县唱完了绝唱,我的心也轻松了不少。我读小说很少有这样的感觉,主人公在小说里受刑,我在小说外受刑。当孙丙和着鲜血涌出戏演完了时,我也长吁口气小说读完了

    很久没有读到过这么有血性的作品了,最近充斥着我的阅读空间的不是飘渺的理论典籍,就是主人公形象高大全的革命历史经典。回顾之前自己最欣赏的文学作品,也都是些个人化的写作、心灵上的宣泄。而这部带着血腥气的《檀香刑》,让我真正体会了一场民间的狂欢。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的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实在的小人物:民女孙媚娘,丈夫是傻子,亲爹闹义和团,公爹是刽子手,情夫又是知县。情节围绕刽子手公爹奉命以传说中的极刑檀香刑来处决亲爹而展开的,各个主人公以自己的口吻将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层层剥开,同时将历史上那些真实的风云人物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出来,袁世凯、刘光第、慈禧、光绪,如活生生般重现。

    莫言描绘的最出色的还是这些小人物们。在他的笔下,冷酷的刽子手也有了性情,傻子也能道出真理,女子怀着的是最最真诚的爱情。

    孙柄,他是唱猫腔的班主,同时又是抗德的义士。在他的身上,既有英雄钱雄飞的勇敢,又具有鲁迅文中阿q的影子。他在妻子儿女死后,毅然去了义和团,归来之后,带领马桑镇的乡亲反抗洋人的统治。可是,这种义举难免显得有些盲目和草率,更有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首先,在马桑镇,他把自己想象成岳大帅转世,是神人,能带领人民战胜强权。可是,他一没

  • 5、 《檀香刑》读后感1800字
    《檀香刑》读后感1800字 无意中翻开了这本名字很古怪的小说《檀香刑》,一看是莫言写的,因为之前喜欢读外国名著,很少读中国近代的小说,莫言的也没有读过,好奇心让我翻开了这本构思奇异的小说,刚开始读的时候,第一感觉便是语言粗俗,内容媚俗,打破了以往我对小说的影像,以前读的小说大部分文字优雅,哲理深厚,情感丰富,就算是《百年孤独》这样的奇异小说,也让我深感文字的魅力,而这本《檀香刑》粗俗的文字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走进了一个阴森恐惧人性血腥爱情的天地。 这本小说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让我们一同走进了被人们遗忘的那些历史,当戊戌六君子在北京的菜市口被砍头时,我们对与中国的刑法还停留在砍头的时候,檀香刑一种古老的刑罚被作者带进了我们的视野,檀香多么响亮,外拙内秀,古色古香。可是当它变成了杀人的工具的时候,是如此的血腥。 正如作者在后记里说的,这是一本不合时尚的书,的确如此,在离封建已经远去的当代,我们是否还会唤起人性的漠然,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书中围绕孙媚娘,赵甲,赵小甲,孙丙和钱丁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展开故事,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演戏,先说说孙丙吧。 孙丙猫腔的祖师爷,将猫腔发扬光大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往往英雄式的人物都以悲剧结束命运,本来过着舒适生活的孙丙被德国人凌辱了妻儿,最后德国人杀了他的妻儿和同村十几口人命,使他走向了不归路,参加了义和拳,带领乡人揭竿而起,这让我想起来陈胜吴广。可是他们并不相同,孙丙是让命运之神推上了这个悲剧的历史舞台,就像他女儿孙媚娘说的:爹你演了一辈子戏,这次你是真的演出演进,把自己演完了。这样的一种人物让我们即钦佩又同情,虽然孙柄抗德失败了,但他的身上继承了窝窝囊囊活千年,不如轰轰烈烈活三天的猫腔戏剧精神,他的死逐渐唤醒了沉睡在铁屋子里的亿万人民,他是悲剧英雄的化身。 孙媚娘这个人物怎么理解呢,她是人们眼中的荡妇,却又是大胆追求,勇于反抗的中国女性觉醒的代表。她可以为了钱丁死,也可以为了那个让他嫌弃的爹死,她真是一个苦笑不得的角色,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人性的光环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的闪耀。有时候,我们身上会出现不同的面具,那是因为我们身体里藏着很多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东西,诚如作者讲
  • 6、 莫言檀香刑读后感
    莫言檀香刑读后感 从图书馆借回后就开始看,看了几章后,感觉不怎么样,语言很有当地特色,但内容感觉很粗俗,就没再接着看。去看一起借回来的另一本书了。后来因为孩子住院,我请假在医院全天陪着,就又拿起来细读。我不断的告诫自己,书如同人一样,人不可貌相,书也要细读;书也跟人一样,不能因为刚接触时第一印象分不高,或是只通过一件事情就否定一个人,都是太武断的行为。读书如读人,要静下心来,不带任何杂念,任何急攻近利、囫囵吞枣、虎头蛇尾、走马观花的读法都是对作者的一种亵渎。 檀香刑,是一种古老的刑法,极其残忍,极其惨烈,极其悲壮的一种死法。是用一根檀香木将人从屁股那一直插到肩膀上,然后将人固定在木板上,整整折磨五天五夜才让其死去。当死亡都成为一种困难的时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的悲哀,体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正如书中的德法人讽刺地说,中国什么都落后,唯独这折磨人的各种死法却是如此先进。故事讲述了1900年德国侵略者占领山东,并修建铁路时发生的事情。干爹审公爹,公爹斩亲爹,真的是三爹会审。整个故事读来,感觉很悲壮,也很悲哀。从中读到了鲁迅笔下孔乙己式的悲哀以及阿q一样的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精神。总的来说,是一个封建王朝的捶死挣扎,苟延残踹;是一种民族的落后愚蠢、麻木不仁;是几个家庭的妻离子散,恩怨情仇;是一个个人性在那种封建王朝统治下,落后迂腐文化的熏陶下,关于善与恶、美与丑、道德与仁义、责任与良心、家与国、罪与罚的扭曲与挣扎…… 莫言文笔流畅,富有浓浓的地域特色,其中一些猫腔非常押韵,甚至可以用唱来代替读。有一段我竟然读出了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周星驰拿着筷子边边唱的感觉。从文字文学的角度来欣赏,感觉是行云流水般的痛快淋漓;读后直击灵魂,拷问灵魂。每个人物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富有特色,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与国外诸多名着,如《红与黑》等媲美,有过及之而无不及,毫不逊色。真的是行行出状元。多年的文学研修,多年的文学创作,多年的奋笔疾书,在中国诸多文学家与诺贝尔文学家擦肩而过后,终于花落莫言。从不相信任何行业的所谓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传奇,始终相信老话,厚德载物、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让我再一次想起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结尾的一句话:当你追求卓越时,成功就会找到你!
  • 7、 读《檀香刑》有感800字

    初看这本书时,感觉是荒诞不经的。

    第一篇《眉娘浪语》给人的感觉实在是不如何的好,只是一个放荡的妇人对她眼中的那个时代的叙述。所以开头可以说是我耐着性子看下去的。但是越往后看,你才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匠心独具。就像你看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样,是那种可悲的可笑。

    文中笔锋多变,所叙写的寥寥数个人物,便是那个社会的缩影。

    可以说,全书中最可悲的,便是孙丙。他只是个戏子,在妻子被调戏的情况之下,杀死了德国的技师。此后他的一生就变得颠沛流离。在他造反被擒之后,行刑前后,剧情被推向了最高潮。所以说孙丙的“戏”是悲剧的,他悲剧的使然不仅在于群众的愚昧,更是因为那摇摇欲坠的王朝对洋人的妥协,尊严与良知的泯灭。虽然孙丙抗德失败了,但他的身上却是有那种“窝窝囊囊活千年,不如轰轰烈烈活三天”的精神,他的死逐渐唤醒了亿万的人民,他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英雄。

    说道孙丙的死,和他的行刑人是分不开的。行刑人是他的亲家,赵甲——一个当了十余年“姥姥”,内心早已扭曲的刽子手。“檀香刑,多么典雅,多么响亮,外拙内秀,古色古香。”这是他,对这种残忍至极的刑罚的评价。他已经把杀人看做一种享受。他在小甲行刑时,他没有对孙丙的一丝怜悯,而是在想如何将他折磨得久一点。他就是那个时代残酷刑法的象征。他已经将杀人看做一种艺术——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文中引用了克罗德说的“中国什么都落后,但是刑法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这是多么的讽刺啊。所谓的刑法,已经变成了对人尊严的毁灭,和对肉体的摧残。这样一个时代,又如何能长久呢?在赵甲眼里,行刑时的自己是神圣的。他自以为象征着严明的律法。也正是这律法,是清朝走向衰亡。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赵小甲这个人物。小甲就完全是半痴半呆的。他就这样天真的想,自己以后杀的人要和他父亲一样多。这便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最后他在即将死去的孙丙面前为他挡了一刀。他的心是最淳朴而善良的。他的一生就像是底层的平民一样,无知,受人摆弄。或者说他就是一个对于现实无能为力的看客——一生都被蒙在鼓里。但是时代的推进,与这样一个人群也是密不可分的。

    接下来要说的,便是知县钱大老爷,钱丁。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他却是归顺了清廷,当了清政府和德国人的走狗。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官员罢了。他为官的目的是好的,他愿意做一方的父母官,使得高密县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但他仍是默许着这腐败的统治。他想在行刑前杀死孙丙,

  • 8、 莫言《檀香刑》读后感
    莫言《檀香刑》读后感 如果莫言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是不会去读他的作品的,因为他的作品不是我喜欢的那种风格。不过,我现在已经读完《檀香刑》好几天了,谈不上喜欢,但印象深刻,所以还是写几句读后感,略表附庸风雅的感受。 《檀香刑》一开读,就是莫言那种泥沙俱下的语言味道,经常大片用排比句,用赋体,用押韵,我第一个感受就是,以前不喜欢他是正确的,哪有用这样的语言写小说的,说得不好听是装腔作势、装神弄鬼,炫技吧,用围棋术语来说是力战派,非最高境界。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还是被小说吸引了,被小说里营造的炫丽世界所吸引。这部小说营造的世界一看就是虚构的、编造的、愚弄人的,名字就假得可以,赵甲、钱丁、孙丙、孙媚娘,赵钱孙李地胡编的姓嘛,甲乙丙丁的胡编的名嘛,媚娘——没这个女人也,里面的情节也硬伤不少,假得可以,但是,作者编故事以及塑造人物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就是说一些细节非常典型和真实,这样,就像中国的喜剧,明知道现实生活中人物是不会那样唱的,但喜欢看,这也是莫言的高明之处。 《檀香刑》对于酷刑的迷恋是非常令人作呕的,几乎达到赞美和歌颂的地步,让人怀疑作者对于法家的推崇,这是不是跟莫言从军的经历有关。小说对于德国军队的仰视也是很明显的,虽然有批判的意识,但对西方文明的向往溢于言表,是不是向诺奖献媚呢? 《檀香刑》对魔幻现实主义和中国戏曲表现手法的借鉴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诺奖给莫言的赞美地方之一,或许莫言当年的向魔幻转向就是一种潜意识的诺奖情结,这种非中国本土化的写作方式让他的小说以前在普通中国百姓中读者并不算很多,但却深得西方人的钟爱。 因为《檀香刑》是比较早的作品,为了了解莫言小说更多的东西,搞清楚他为什么会获奖,我于是继续读他的《生死疲劳》,这部小说也获过很多奖,读了开头几十页,感觉语言没有那么装模作样的恶心了,平实很多,写作手法上却开始更露骨地模仿魔幻现实主义了,并融入中国古代的转世轮回民俗传说。 这就是我的读后感。

  • 9、 莫言的檀香刑读后感

    这本书,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一段尽心动魄的爱情。

    檀香刑,如果光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它是一种残忍的古代*,是用一根削尖的大木棍沿着脊柱从下往上钉,受刑的人不会立即死去,这种刑法是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刑法,令人痛苦非常。《檀香刑》这本书全书弥漫一种颗粒感的血腥暴力之美。人物性格鲜活,情节环环相扣。动荡时世众生相。趋炎附势,人与人之间互相攀附,相互勾结又不断提防着。刽子手,作为一种边缘职业,在宫中,拥有着特殊而不可取代的位置。的刽子手“姥姥”,被其他刽子手奉若神明。每一次行刑之前,他们的脸上便涂上鸡血,热热的鸡血涂在脸上,蒙蔽内心。*自己的同类,怎么可能毫无恐惧,他们就以这样一种仪式,来祭奠自己的良心,超度自己的灵魂。如果,在行刑过程中,忍不住呕吐,便是极其耻辱的事情,会遭到所有刽子手的唾弃。书中仔仔细细的描绘了两种清代的刑罚:凌迟和檀香刑。凌迟,人身上包括眼睛或嘴唇在内,500块肉,都会用各种刀具来挖掉,为确保刑罚的残酷性,刽子手要保证刑犯不可以在挖掉最后一块肉(心尖)之前死去。檀香刑,各个细节更是讲究非凡。檀木,在油里浸泡多时,为的是避免木头吸血而使刑犯在饱受痛苦前死去。一截檀木,在人体五脏六腑之间游走,最后从锁骨上面穿出来,刑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体长满蛆虫……

    书中的人物无一不是性格鲜明的人,将残*罚用在自己亲爹身上,同时有许多个情人的眉娘;有创意的刽子手赵甲,他可真是称得上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了,把每次的工作视作是自己每一次的演出,最后居然还发明出檀香刑,他可真称得上是一个人才了;孙丙本是高密县唱“猫腔”的一把手,后来改做小生意。德国人在高密县修铁路的时候辱他老婆,他气不过杀了个鬼子,而后遭德国人杀妻灭子报复。他转而投义和拳,发展部分县民同杀鬼子,被通缉;钱丁是个有水平有抱负的县令。能够为民请命,但同时也有着朝廷命官的软弱。他暗中帮着孙丙逃命,但最终拗不过上面的命令。这本书是一本看了便难以忘记的书,说实话,就像是一部精心制作的恐怖片,一看到书名就觉得这是一本带有血腥味的悲情故事。

    残酷的刑罚、无耻的人性、沉痛的猫腔、人的哀鸣、英雄的悲声、良心的悸动、喑哑的死亡,这些全都在小说中交织和重叠在一起了,其

  • 10、 檀香刑读后感1000字9篇

    檀香刑读后感是小编在网络上整理并加工的内容,我们的心灵在阅读作者的作品时,也得到了一些感悟。读后感应该含着深刻的感情,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檀香刑读后感 篇1

    xx年元旦过后,我读了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对他的想象力有了一定了解。

    檀香刑——是将一根长5尺,宽半寸的檀香原木加工成顶尖呈圆刃型,截面呈椭圆形,柄呈方形,经过油浸,同时油炸面食、牛肉,使之成为具有光滑、营养功能的特制刑具。施刑时,让犯人趴躺在木板上,用牛皮绳固定,将檀木楔子从犯人尾骨上方用木槌楔入,从脊椎和脏器间隙通过,从嘴巴或者脖子后边出来,然后将犯人连同檀木橛子直立绑在木质十字架上,在高台上示众,并给犯人灌服参汤,使之几天不死。是一种震慑力极强的野蛮刑罚。

    孙媚娘是一个二十四岁的狗肉西施,以卖狗肉和黄酒为营生,她长得十分漂亮和有风韵,并且十分聪明,她的丈夫赵小甲是一个傻的可爱的年轻屠夫,她疯狂的爱上县官钱丁,经常带着狗肉和黄酒到县衙签押房与钱丁幽会,这件事高密东北乡县城的人们都知道,除了不解风情的傻小甲。

    赵小甲是孙媚娘的丈夫,以杀狗屠猪为职业,智力较低,但为人善良,别人经常拿他的媳妇取笑他,他也经常把这些话告诉妻子,他经常在妻子面前撒娇,孙媚娘拿他毫无办法。

    赵甲是赵小甲的亲爹。是在大清朝刑部大堂供职四十多年有名的一号刽子手,砍下过数千人头,见识过高官豪杰,施过多种刑杀,把为皇家杀人看得十分神圣。曾参与为光绪皇上3357刀刮了盗卖沙俄进贡鸟枪的英俊太监。为慈禧太后斩了戊戌六君子。为重臣袁世凯操刀500刀刮了刺杀袁世凯未遂的骑兵卫队卫队长钱雄飞。得到过慈禧太后和咸丰帝的召见,被赐檀香佛珠和御用太师椅,赐七品顶戴,告老还乡。并在最后对孙丙施行檀香刑。他熟悉官场,具有官场的做人智慧。

    孙丙是地方戏种猫腔的传人,戏班的班主,孙媚娘的父亲,挑头造反的首领,慷慨赴死的英雄。

    钱丁是一个仪表堂堂,威武全才的两榜进士出身的知县。是钱雄飞的一母同胞兄弟。其妻是曾国藩外孙女。他收留刘光第的儿子刘朴为捕快头领。在洋人面前被袁世凯当猴耍。

    故事发生在1900年,德国在我国山东修胶济铁路,即将通车之际,由于德国技师侮辱中国妇女,引发当地抗德骚乱。这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咸丰帝逃往山西。德国技师在东北乡县城大街之上,公然调戏孙丙的妻子,孙丙是当地戏剧

  • 2023-03-06

  • 2022-01-13

  • 2022-12-22

  • 2019-10-24

  • 2022-12-10

  • 2019-10-11

  • 2023-03-12

  • 2023-05-14

  • 2021-06-24

  • 2019-10-23

  • 2019-11-23

  • 2021-11-30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0-29

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2024檀香刑读后感2000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