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2024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
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相关栏目
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热门栏目
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推荐
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

(共 5202 篇)

  • 1、 [感悟模板]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悟汇总9篇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感悟模板]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悟汇总9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悟(篇1)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主要内容。(重点)

    2、把握说话人的语气,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重点)

    3、了解中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威武不能屈”的正义之士有哪些,学习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格。(难点)

    教学准备:

    1、无句逗课文素材(同桌两人一份)

    2、课文插图(两张)

    3、小黑板(上面写有“考一考”和“写一写”的题目)

    4、背景音乐(琵琶曲《十面埋伏》)

    5、《中华成语千句文》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老师发给同学们的,是这一篇课文的无句逗素材,请同桌两人共看一份,不要翻看课本先明句逗(也就是断句),两分钟后,我们再分组分段朗读,看谁的文言语感最好。

    学生分组分段朗读,教师指出每组明句逗时的主要问题所在。

    同学们翻开课本,将课文齐读一遍,请注意刚才读错的地方,并做标记。

    二、考一考

    现在老师来考考同学们字词基础掌握的情况,小黑板上有四道题,是有关本课词句翻译的重点,请同学们作答。

    同学们要明白,对于学习文言文来说,积累基础字词句至关重要。

    1、一词多义: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徒以有先生也

    (4)以君为长者

    2、古今异义词:虽然、跪

    (1)虽然,受地于先王

    (2)长跪而谢之

    3、词性活用:流

    流血五步(动词的使动用法)

    4、句子:受地于先王。(倒装句)

    三、说一说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黑板上的关键词,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看谁说得最有逻辑。

    安陵·五百里地

    不易

    不辱使命

    安陵君·唐雎·秦王

    我们也来说一说,这两幅插图分别画的是课文里哪一部分的内容?

    画得好吗?(有没有把人物的情态画了出来,能不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四、评一评

    结合插图,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请你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并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看谁评得最中肯。

    你可以用以下的句式来回答:

    从文中的某个句子(或某个词)可以看出,谁是一个什么样的

  • 2、 冯唐《成事》读后感1500字

    下午空余时间走进了书店,《成事》这本书籍映入眼帘,或许正好与最近开始讲课的事情有关,就对此题目有了兴趣。一打开浏览,作者直言不讳,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认为近代唯有曾国藩的著作更实用。一方面是,时间的更接近现在,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实干。而此书主要是根据曾国藩的轧机、家训、家书,再由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翻译而来。于是,点了一杯鲜榨西瓜汁坐下来阅读。

    有时候真的是,换一种看法,换一种活法。还记得以前,拿起书阅读不超过10分钟就会睡着,想不到现在可以一口气读完一本书,而且还要写一篇文章。当然,我做这些都是希望自己成长,希望自己做一个言行一致的演说家,知行合一、言传身教。阅读的过程我是很享受的,书店阅读的环境好、学习过程的感悟多,最重要是我的观点与作者观点的高度一致,给自己增强了信心。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中最喜爱的方式就有阅读、写作,还有一个就是演讲。谁知道现在商业体系太发达了,可怜现在自己的收入也不是很稳定,每次来看书消费对于我来讲还是挺高的。不过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更加珍惜每次阅读的时光。不然人们怎么常说:苦与乐并存呢!

    今天阅读了冯唐写的这本《成事》,最有感悟的还是以下几个点:

    慎独,也就是养心。人生最难的就是修心,而修心程度的体现最好的时候就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特别是现在这个追求快速成功,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保持做事的初心,静下来踏踏实实做事。曾国藩曾经也在反复的经历这个过程。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是非常的烦躁,心静不下来,喜欢和朋友一起喝酒,也喜欢观看漂亮的女子,为了改变这些习惯,他发誓、惩罚自己、公众承诺,最后还是功亏一篑。最后,他寻遍名师,偶然间学会了静坐才慢慢静下心来。可以想象一下,这位立德、立功、立言的大圣人也是由普通人成长修行而来。

    主敬,敬畏之心。接人待物,不分大小,不分老幼,一视同仁。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后代子孙待人不分贵贱,待事不分大小,都要细致,都要怀有一颗敬畏心。怀有敬畏心,也是一种不骄不躁的体现,也是明白天地之大,自我的渺小。

    求仁,主要是一种心境。不论人生面临何种境况,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成功得意时,对待人和事要仁慈、宽容,因为人生难免都会有落难的时候。失败困境时,不要灰心丧气,要勇于去克服困难,有耐心的对待自己的人生,境况都会慢慢好转。

    习劳,多做事。勤俭节约,多劳动,自古以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3、 《唐吉可德》读后感1500字

    《唐·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同时也是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贵族阿隆索·吉桑诺为了实现自己的游侠骑士梦自名唐吉可德,开启了一段荒诞有趣的旅程。与其一起踏上这趟旅途的,是一位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的仆人桑丘·潘沙,他虽然出身卑微但他有自己的才能,有自己的判断,也是唐吉可德可靠的同伴。

    唐吉可德的旅程漫长却不乏味,他认旅馆为城堡,认风尘女为贵妇人,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把铜盆当头盔,把罪犯当绅士,这些无不体现出他的疯狂和可笑,但这一切也凸显了在他身上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恶势力搏斗的勇气。然而现实终究是残酷的,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帮助到别人,反而害了别人。最终他在朋友的帮助下返回了家乡,终于幡然悔悟,意识到骑士小说里的都是胡说八道并立下遗嘱,让外甥女不要与读过骑士小说的人结婚等。他重新变回了大好人阿隆索·吉桑诺,安然离世。

    拜伦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唐·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是主持正义的,制伏坏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发了疯。唐吉可德迷失在幻想当中,把臆想出来的恶势力在现实环境中打倒,可想而知,他的这种行为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看似愚不可及,可越看越觉得心酸可怜,在他滑稽的背后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种种腐败,腐败到毫无挽回的余地,即使他施行了“正义”但邪恶还是会卷土重来。

    但正是这样,作者才可以安排了以农民为形象的桑丘·潘沙作为唐吉可德的伙伴,在桑丘担任总督一职的时候足以表现出他的聪明机智,他秉公守法,不接受贿赂,巧妙地解决了各种各样的案子,最后因为受不了贵族的羞辱作弄,离职再次与唐吉可德踏上旅程。一位农民比贵族办公更公正更巧妙,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究竟处于怎样的情况,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中国古代的王朝,掌权者不分青红皂白,仅仅接受了一点点小恩小惠,便向贿赂者点头哈腰,鞍前马后,无辜者只能默默受苦,有才能的穷苦百姓被没才能的阔绰富人比下去了,比的不是智谋和武艺,比的是钱财与权力。

    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便是唐吉可德与镜子骑士会面前他和桑丘的那段小小的对话,让我感触极深。“戏剧同这个世界上的情况一样。”唐吉诃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当皇帝,有人当主教,一句话,各种各样的人物充斥着这部戏。不过,戏演完之时也就是人生结束之日。死亡将剥掉把人们分为不同等级的外表,大家到了坟墓里就都一样了。”。“真

  • 4、 《一条狗的使命2》观后感1500字

    《一条狗的使命2》观后感

    原创: 记忆之光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题记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如果生命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这是《摆渡人》《摆渡人2》中的封面语,发人深思的叩问背后,拨动了无数个最为感性的我们最为敏感的那丝神经。

    两年前看过了《一条狗的使命》,小狗贝利就凭借和主人伊森之间的动人情感让泪点极低的我任由泪水打湿了眼眶。而这一次的续集《一条狗的使命2》依旧延续了治愈系的特点,依旧走的是温情路线。细致入微的电影情节,加上一个个真实而动人的特写镜头,再配上人与动物自然真挚的出色表演,在娓娓道来的舒缓音乐之间,在一幕幕或温暖、或美丽、或梦幻的画面之中,细腻的情感在其间流淌,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观者的

    共鸣。

    贝利通过生命的轮回,实现了主人伊森公交给其的嘱咐——保护主人的孙女cj。狗老大贝利——机灵鬼茉莉——忠犬大狗——小可爱麦克斯,几生几世的轮回,在这个电影里相互穿插,传递与倾诉着守护与陪伴的故事。

    小狗贝利为了完成老主人的使命,每一次拼了命去奔跑只为找寻女主人,只为继续追随保护她,而这样温情的画面让人动容。当cj还是婴童的因为好奇心的驱使闯入马圈险遭马儿的踩踏时,是贝利用尽全身力气在嘶吼,用生命在袒护;当cj因为妈妈夜晚外出,天空顿时电闪雷鸣时蜷缩在被子里瑟瑟发抖时,是同样也颤抖的莫莉守护在主人身边,让她不再感到深夜里的孤独;当忠犬大狗终于再次等来了cj的到来,可是cj并没有认出它来,当cj的车子起动的那一刻起,它发了疯的奋力奔跑,全身因为奔跑而剧烈地抖动,只为与女主人再续前缘;当小可爱麦克斯帮助找到cj的青梅竹马,想尽办法撮合他们在一起时,真的超级可爱,甚是暖心……

    狗狗的守护在无声地诉说着动物对于人们的那一份真诚。当伊森弥留之际时,贝利温顺地陪着他一同躺在床边,紧紧地贴着主人,神情落寞、哀伤,目光呆滞,泛起泪光,让人如梗在喉不能动弹。而伊森用他粗糙而无力的双手轻轻地无声地抚摸着它,不言不语,胜过万千语言。虽不能守护你一生,却用一生去守护你。动物与人之间尚且如此,那么人与人之间呢?

    人生在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的上车与下车,有的人或许只能陪你一段段距离,到站了便下了车,有的人或许在下一次站台我们又再次遇见,只是这样的生命列车,是有始有终的,有长有短的。人与人之间就在这遇见与离别中穿梭行走着,

  • 5、 《创业学马云,打工学唐骏》之读后感1500字

    我的大学我的梦,永不言弃,亦或中国梦。

    题记

    他,被称作创业教父,因与互联网的偶然邂逅,创下了全球每天近百万点击量和几忆收入的网站,并一跃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登上《福布斯》杂志的本土企业家,而他就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

    他,被称作打工皇帝,因一心只想见盖茨的执著,从职场菜鸟一跃成为微软中国地区的ceo,而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骏。

    当创业教父遇上打工皇帝,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而这些成功人士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传奇的创业和打工人生。或许,这一切的问题与答案,将统统会在你读完这本书后,自我寻找,自我探知吧。

    未来总是遥不可及并深幻莫测,我想对于每一位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和我有一样的心理,那就是纠结毕业后的自己是选择自主创业还是为别人打工。正如我们所知,创业是自己当老板,自己赚钱并归己所有。而打工是为他人付出劳动,取得相应的报酬。但事实上,本应简单存在的两者,却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心中产生无数的踌躇和忐忑。然而,当你熟读马云和唐骏创业和打工的经历后,你不难会发现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两者都有着求同存异的地方,而正因如此,作者根据这两位成功人士的创业和打工的经历,巧妙的归结成三点,让读者受益匪浅。

    第一点, 从个人的角度讲,创业者或打工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毋庸置疑,对于所有成功者来说,首要的就是说要讲究诚信。诚信才是企业真正的经营之道。而在这个打工皇帝身上也不例外。或许你的付出并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是你一定要对你的投资者付出诚信和真心。除此之外,在唐骏的经营理念中,我也很欣赏他对员工的鼓励措施,那就是在评选优秀员工时,不仅要从个人能力出发,还要考量自己所在团队的表现。但事实上,这也是在提醒员工,注重团队合作。正如唐骏所说你的个人利益是失去了,但你的集体却伟大了,而你不是更伟大了吗。所以,团队精神也很重要。

    第二点, 从市场的角度讲,创业者或打工者如何面对竞争对手?或许了解马云的人都知道,马云曾经是一个对数字极其不敏感,完完全全的网盲。可为什么他能创设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网站?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他胆够大,善于挑战战。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容易,自始至终地坚持走自己路更不容易,这需要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更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2003年,马云着手建立了淘宝网,而此时c2c领域却是ebay易趣的天下。在为期遭遇封杀的7个月,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希望渺茫至零点的马云,仍保持阳光般灿烂

  • 6、 《唐·吉诃德》读后感

    《唐吉诃德》读后感(一)

    我最近爱上了一本书,它的名字2020叫《堂吉诃德》。这是一本经典的讽刺小说,我看过很多讽刺小说,例如《儒林外史》、《格列佛游记》。但是更喜欢这一本。

    这一本写的是一位叫唐吉诃德的幻想故事。他对骑士非常的痴迷,他把一个农村的旅馆的老板人当做伟大的国王,并要求他把自己晋封为骑士。受封的骑士唐吉诃德走出旅馆把风车当作巨人,冲上去和它打架,自己却落魄战败。他把羊群当作敌军,冲上去厮杀,结果被牧童用石子胖揍一顿。

    这本书最大的吸引之处不在于讽刺的力度大小与否,而是拥有浓重的喜剧趣味,虽然男主人公蠢笨不堪,但是却让我感受到了他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

    看完了书我悟出一个道理:你可以正义凛然,豪放魄气,但是不要意气用事,还是要三思而行,有理智客观的态度去做事,不然只能闹出糗事供人一笑。

    《唐吉诃德》读后感(二)

    今天有幸拜读了西班牙着名文学家塞万提斯的着名小说《堂吉诃德》,内心受到了极大地感触,仿佛自己的身体已经飘荡在纷乱的中世纪之后,仿佛已经成为了文艺复兴的先驱

    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这部小说是一部非常典型讽刺小说,有许多现代评论家都说这本《堂吉诃德》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读完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文章里面堂吉诃德做出了与时代相违背的种种搞怪事情,却终究无法抵挡历史的洪流,被淹没的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现实中我们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要做与时代相符合,与滚滚历史洪流方向一致的正确的事情,否则的话,肯定会被历史所淘汰。

    无论怎样,读书使人明智,感谢这本《堂吉诃德》带给我如此之多的知识。

    《唐吉诃德》读后感(三)

    昨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自小就喜欢骑士小说,他梦想着过上古代骑士的生活,于是,他拼凑了一副破烂的铠甲,把他看上的乡村姑娘当作心中的女神,还带上一个叫桑丘的侍从,然后骑上一匹自以为是世界上最强壮的马驽马难得,便开始出发了,由于那些骑士小说,他误把风车当成巨人,展开了惊天搏斗,把羊群当作敌人,又一次展开了拼杀,把

  • 7、 唐璜读后感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约16 000行,共16章,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

    唐璜读后感【1】

    《唐璜》的主题是对英国和欧洲贵族社会、贵族政治的讽刺。

    虽然小说情节发生在18世纪末,但是,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

    诗人是用过去的革命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打倒暴君。

    诗歌对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做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

    英国统治阶级夸耀 “自由”和“权利”,但是唐瑛初次来到伦敦,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

    诗歌痛斥英国贵族卡斯尔累爵士为“恶棍”和“奴隶制造商”,谴责当时备受统治阶级称赞的惠灵顿为“第一流的刽子手”。

    英国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糜烂透顶,丑陋不堪。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

    传统的唐璜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

    但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

    他的被迫出走,就是因为他或多或少地是那个有夫之妇的牺牲品。

    唐璜不同于拜伦其他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作者无意将他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却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

    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

    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

    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

    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但也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

    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黛的经历,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理想。

    如果说因讽刺的需要,主人公唐璜显得行动多于思想 ,那么诗歌的叙事者则承担起了思考和评论的重任。

    故事之中或故事之外不断出现的议论、感慨、回忆、憧憬,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叙事者大量的富有抒情性议论,充满哲理和深刻的思想,以及淋漓尽致的嘲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不仅揭露现实真实深刻,而且想像丰富奇特。

    它描写的风暴、沉舟、战火的场景等,十分精彩。

    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抒情描写非常出色。

    拜伦善于用各种诗体创作,语言幽默洗练,在英语口语入诗方面无人可与之匹敌。

    拜伦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在中国,鲁迅

  • 8、 唐·吉诃德读后感

    文学评论家都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来看下面小编为 大家带来的唐吉诃德读后感:

    唐吉诃德读后感【1】

    堂吉诃德》是一部经典的讽刺喜剧小说。

    是塞万提斯的经典之作。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

    这个瘦削的小贵族,由于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骑上一匹老马,找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他雇了农民桑丘潘沙骑了驴儿跟在后面做侍从,要去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

    堂吉诃德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像为他的女恩主,托波索之达辛尼娅。

    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奇怪的对待一切。

    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直执迷不悟,第一卷最后被人打成重伤,他的朋友想了许多办法才把他弄回家去。

    在第二卷中,他还不安生,继续去冒险,又吃了许多苦头,弄得一身病。

    直到他死前才悔悟他糟糕的一生。

    主人公堂吉诃德有明显的性格特点:当他沉浸在骑士文学里的时候,他是有着高度道德原则的正义骑士。

    而他的仆人桑丘潘沙也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对比起堂吉诃德疯狂幻想,他更加现实。

    对比起堂吉诃德丰富的学识,他知识非常贫乏。

    对比起堂吉诃德又瘦又高精干身材,他只是又矮又胖的圆滚体型。

    桑丘潘沙和堂吉诃德其他事情上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但是在品质上,他们都是鲜亮、纯洁的白色,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优良品质。

    最开始时只是认为《堂吉诃德》这本书只是很滑稽罢了,但是真正看过之后,才发现其中的讽刺的意味,只有主人公在看小说入迷时,才会体现出人身上的正直、善良。

    多么讽刺啊,在疯狂的、神志不清的精神世界,主人公却展现出了人身上真正的良好品质:无畏、正直、善良但是也正是这样疯狂地时刻,

    越是遇到灾难、挫折,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人越是愈挫愈勇,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也就越显鲜明。

    堂吉诃德可以说一生都沉迷于骑士小说,在他沉迷于小说的时候,他就像是一个真正的骑士,他的品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直到他死前。

    看起来似乎堂吉诃德的沉迷使他办了许多奇怪的事,当我们在旁边感慨:千万不要干什么太入迷!时,难道我们没有特别入迷过一些事吗?当我们看书入迷时,会随书上情节的起伏而惊心肉跳、

    激动不已;当我们玩电脑入迷时,会两眼发直时间观念完全消失;当我们工作学习入迷时,会不听不闻,专心致志看似我们没有入迷或是说没入迷那么深,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会为感兴

  • 9、 读《唐吉可德》有感_唐吉可德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读完了《唐吉可德》,使我内心一阵触动这本书不仅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而是对16至17世纪里面的人物尖锐的、全面的批判的当时社会的不公平,使这部书成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

    主人公是居住在曼查村的一位乡绅,他因读风靡全球的骑士小说入了迷,也想做游侠骑士,帮助被侮辱的人和被压迫的人,于是自己骑上了一匹瘦马神不知鬼不觉的溜出了家。身上带着一副残破不全的盔甲和长矛,给自己取名唐吉可德,又选中一位挤奶姑娘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如意中人。

    他第一次出征只有自己单枪匹马的单干,结果深受重。第二次他说服一位农夫做他的仆人,并许诺早晚任命他做总督,结果还是干了许多荒唐事而被同村的牧师和理发师带回家。第三次两人经历了个种奇遇,但是却受尽折磨,险些丧命,最后与同村的骑士比武,输掉了不得不听从对方的安排发落回家。回家后唐吉可德卧床不起,最终才明白骑士小说的危害,并在遗嘱上表明外甥女如果嫁给了读过骑士小说的人,便取消继承权。

    这本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反复用夸张的手法对人物进行描写,既有发人深思的悲剧因素,也有夸张的喜剧成分。

    作者塞万提斯,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家、诗人、话剧家,《唐吉可德》这本书为他迎来来不朽的荣誉。

  • 10、 唐璜读后感1000字

    唐璜读后感1000字,诗人拜伦的作品,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唐璜读后感1000字,一起看看十九世纪的英国吧!

    唐璜读后感1000字【1】

    高中时,我们学历史文学史时,就学到,拜伦和雪莱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拜伦的《唐璜》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更是受到广泛的赞誉。

    不过,这本书,让人读起来会有一点吃力,毕竟,不是一般人可以欣赏的嘛!反正我是看的马马虎虎。

    《唐璜》是一首拟史诗性质的长篇叙事诗,叙述的是主人公唐璜的少年时代和冒险经历。

    简单的概括来说,唐璜,是出生在西班牙的一个贵族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十分轻浮的人,做事草率,为人放纵,经常和妻子吵架。

    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唐璜,也变成了一个小无赖,到处闯祸。

    后来,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便对孩子的事亲力亲为,誓要把唐璜教成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出众的好孩子。

    当然,唐璜也并没有让家人失望。

    但是堂皇却被母亲的好朋友朱丽亚拉下水,偷吃了禁果。

    闹得满城风雨后,母亲便安排他出门避避。

    后面,便写了唐璜的几次游历生活,也一共写了唐璜的四次艳遇,加上之前的一次,一共五次。

    分别是,在东方海岛上,与少女海黛的两情相悦;在土耳其苏丹王宫与苏丹王妃的奇遇;受沙俄女皇的宠幸;出使英国时,与英国贵妇的邂逅。

    这几次艳遇中,在我看来,只有一次是唐璜的真实情感。

    那便是与少女海黛的故事,两个人两情相悦,是在海黛的海盗父亲的残忍分离下,两个人才被迫分开的,而海黛也绝食死去。

    这一段缠绵哀婉的感情,就这样被扼杀了。

    其实,看过英国史的人都知道,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正值多事之秋,大革命,名族、民主解放运动蓬勃开展。

    而作为英国上议院议员的拜伦,也曾多次抨击政府,可惜的是,没有什么效果,所以,拜伦便将这种郁结,抒发到写作中,从唐璜的形象塑造上来说,不难看出,里面加入了作者太多的主观想法。

    太有深度的理解,我就不知道了,这只是我水平之内能了解的。

    其实《唐璜》还不愧是浪漫主义文学,里面的很多句子真的很浪漫。

    连与爱情为敌的无情的“时间”,想到要擘开这样温柔的两颗心,也不免忧伤与怀。

    他们的容颜不是为皱纹而生的,他们那蓬勃的心和纯洁的血液,不容凝滞,头上也不容白发为灾。

    上帝爱的人早死。

    不知什么原因,当他们凝视着晚霞的那一刻,仿佛在他们心间,随着欢笑,突然袭来一阵颤栗,好似冷风拂过了火焰或琴弦。

    唐璜读后感1000字【2】

    《唐璜》是英国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1-11

  • 2022-02-09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1-08

  • 2019-10-20

  • 2023-06-04

  • 2019-11-03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2-02-25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0

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2024唐雎不辱使命读后感1500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