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苏轼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苏轼有感800字

读苏轼有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感。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读过一本书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读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感”,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赏疑从与 罚疑从去

——读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感

李新立 大成律师事务所

近读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文中引述,"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又引述,"书曰:罪疑惟轻,功疑为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笔者联想当下一些情形,颇为感慨。

2013年9月《南方周末》刊登《云南十万代课教师的最后一道"证明题"》,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当年云南省向乡村代课老师发送一笔补偿款,根据教龄发放,1年教龄发1个月,830元/月。这些教师很多遇到了难题,由于早年档案管理混乱,加上这些人离开学校多年,要证明教龄很困难。教师们想各种办法,开证明,找证人,翻教案,但遇到了审核人员的严格把关。一名叫程兴贵的教师,教龄25年,但苦于8年没有工资表认定,翻出自己的教案,教案上有教育部门人员的签字和章,他把有签章的页面撕下来给审核人员,不料那人说, "这上面并没有什么内容,你撕来不过一张废纸".审核人员让他去找证人当面证明,但因为证人高龄有病,不能赶去作证。最终,离教龄认证截止时间还有三天,程兴贵叫喊着"我有证人、我有证据",投河自尽。事后,教育部门认定了25年教龄,发放了补贴。

读罢报道,我感觉极为愤懑。"奉献乡村教育,清贫一生"是这个群体的写照。在中国教师严重缺乏的年代,他们在农村地区为教育下一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们领取的是极为微薄的补贴。后来有了受过正规教育的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政府一声令下,他们又成为农民。当时国家出台政策对他们进行补偿,一方面是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另一方面是感谢他们以前的付出,本是件体现政府恩情的好事。但是工作人员所为却造成了对他们的伤害,为什么?工作人员错了吗?报道中并没有提到工作人员因此受处分。

我相信,工作人员一定会为自己辩解说,我这是对国家资金负责,认真核实民办教师的身份和教龄,一个教案上的签字或盖章能证明教龄吗?如果是编造教龄呢,不就是对国家的钱不负责任了吗?也有道理,估计这是该人未被处分的原因。

从证据的证明力而言,教案上的签字或盖章的确是不足的,让人存疑的。那么存疑的时候怎么办,给还是不给?这是真正考验领导智慧的。"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一句话道出了一个解决思路。依此思路,奖赏,可给可不给的,那就给,为什么,意在广施恩惠。给民办教师的补贴是什么,是政府为了表示感谢而给的,是"赏",是恩惠,既然如此,在核定应给的人员或金额时,应采取宽松的标准,依据充分的要给,依据不充分存疑的也要给。即便真的给错了,多给了,也不要紧,因为是广施恩惠,要体现政府的宽厚待民。比如程兴贵,他的17年教龄是有充足证明的,8年的证据不足,那就是多给8年也就6000多元,相对于他的多年付出,多发就多发吧,于政府并无损害,却可让他真心感到党的温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是"赏"就不能适用这一准则,比如某公司起诉索要欠款,情况就不同了。原告证据充分法院才能支持,证据不足则不能支持。这是法律权利主张,如果不应支持而支持,就会造成对另一方的不公正。

"赏疑从与"在今天很多方面具有指导意义,比如今年政府决定向部分抗战老兵发放5000元补贴,并发放胜利纪念章。这是政府为感念抗战老兵的功勋而给的奖赏,包括一部分国民党抗战老兵也受到奖励。这是政府做的一件好事。抗战结束已经70年,多年来一些抗战老兵生活困苦的事迹时而见诸报道,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未被政府登记在册,未被优抚帮助,英雄流血又流泪,让人唏嘘。如何找到那些尚未被登记的老兵,认定其身份,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适用"赏疑从与"的准则,宁可赏错,毋宁遗漏,不要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人,不要让他们感觉心寒,幸存之人已很少,在世时间更是无多了。

另一句话,"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这句话对于当今刑事审判而言就更有指导意义了。现代刑法上的"疑罪从无"原则与此一致。苏轼所引《传》应为《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中的一书,究竟为何书,笔者未查到,而春秋三传成书于春秋至西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虽历史久远,但其提出的慎刑原则当今并未做到。

想想近年来被平反的冤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呼格吉勒图案、杜培武案、聂树斌案、张氏叔侄案、念斌等,这些被平反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被冤枉的人在服刑或者早已死去。想想就是件极为可悲的事情,无辜的人被囚禁被处死,造成多少冤业。有人可能反对说,如果嫌犯就是真凶呢,因为证据可疑就放了,岂不是放纵真凶,既对受害者无法交代,也给社会留下危险因素。但笔者要说,如果嫌犯不是真凶呢,无辜之人受刑,不仅个人自由或生命被剥夺,家庭破裂,还有一些人出狱后因蒙冤报复社会,无端杀人。这些被冤枉的人出狱后成为社会新的危险因素,致更多人于危险之中。权衡二者利弊,先贤提出"罚疑从去".苏轼引用《尚书》中的观点进一步论证,"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古文观止》的编者吴楚材、吴调侯先生对此解释说,罪可疑者,则从轻以罚之。功可疑者,则从重以赏之。法可以杀、可以无杀者,与其杀之而害彼之生,宁姑生之而自受失刑之责。可谓至理。

苏轼的这篇文章仅600多字,精辟论述了仁厚治国之道,该文为苏轼嘉祐二年(1057年,时年21岁)考进士的命题作文,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欧阳修对该文大加赞赏,本想列为第一,担心为同期考生其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将该文列为第二名,后传为一时佳话。

作者简介

李新立,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诉讼仲裁部律师。

文章来源于"大成律师事务所"(bjdacheng)微信平台。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檀香刑》有感800字


初看这本书时,感觉是荒诞不经的。

第一篇《眉娘浪语》给人的感觉实在是不如何的好,只是一个放荡的妇人对她眼中的那个时代的叙述。所以开头可以说是我耐着性子看下去的。但是越往后看,你才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匠心独具。就像你看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样,是那种可悲的可笑。

文中笔锋多变,所叙写的寥寥数个人物,便是那个社会的缩影。

可以说,全书中最可悲的,便是孙丙。他只是个戏子,在妻子被调戏的情况之下,杀死了德国的技师。此后他的一生就变得颠沛流离。在他造反被擒之后,行刑前后,剧情被推向了最高潮。所以说孙丙的“戏”是悲剧的,他悲剧的使然不仅在于群众的愚昧,更是因为那摇摇欲坠的王朝对洋人的妥协,尊严与良知的泯灭。虽然孙丙抗德失败了,但他的身上却是有那种“窝窝囊囊活千年,不如轰轰烈烈活三天”的精神,他的死逐渐唤醒了亿万的人民,他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英雄。

说道孙丙的死,和他的行刑人是分不开的。行刑人是他的亲家,赵甲——一个当了十余年“姥姥”,内心早已扭曲的刽子手。“檀香刑,多么典雅,多么响亮,外拙内秀,古色古香。”这是他,对这种残忍至极的刑罚的评价。他已经把杀人看做一种享受。他在小甲行刑时,他没有对孙丙的一丝怜悯,而是在想如何将他折磨得久一点。他就是那个时代残酷刑法的象征。他已经将杀人看做一种艺术——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文中引用了克罗德说的“中国什么都落后,但是刑法是最先进的,中国人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才。”这是多么的讽刺啊。所谓的刑法,已经变成了对人尊严的毁灭,和对肉体的摧残。这样一个时代,又如何能长久呢?在赵甲眼里,行刑时的自己是神圣的。他自以为象征着严明的律法。也正是这律法,是清朝走向衰亡。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一下赵小甲这个人物。小甲就完全是半痴半呆的。他就这样天真的想,自己以后杀的人要和他父亲一样多。这便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最后他在即将死去的孙丙面前为他挡了一刀。他的心是最淳朴而善良的。他的一生就像是底层的平民一样,无知,受人摆弄。或者说他就是一个对于现实无能为力的看客——一生都被蒙在鼓里。但是时代的推进,与这样一个人群也是密不可分的。

接下来要说的,便是知县钱大老爷,钱丁。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他却是归顺了清廷,当了清政府和德国人的走狗。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官员罢了。他为官的目的是好的,他愿意做一方的父母官,使得高密县的人民过上好日子。但他仍是默许着这腐败的统治。他想在行刑前杀死孙丙,以减轻他的痛苦,甚至是和赵甲性命相搏。但是将孙丙抓来的,也是他自己。他就是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永远不是他自己来控制自己的命运。事实上,这本小说里的所有人物,又有哪个不是如此呢?

全书以孙丙的一句话结束:“戏……演完了……”

读苏轼《定风波》有感


读苏轼《定xxx》有感

-----一蓑烟雨任平生

曾仰慕李白潇洒自如的诗,曾回味李清照婉约凄美的词,曾痴迷马致远优柔惨淡的曲 但当我读到苏轼《定xxx》里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便彻底的被他折服了。

想想,苏轼竹杖芒鞋漫步于小道之上,在风雨中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要具有怎样的一种淡定的心态啊!他在穿林打叶声中走入了心灵的坦途,也走入了我的心里。

遥想苏轼当年,22 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之志等待机遇施展之时,却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政治上的腥风血雨全然加之于上,导致一生颠沛流离,乌台诗案更让他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可他却在风雨中高呼: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怎样的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啊!

仕途的艰难,政治漩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述之苦 华年老大,功业少成,一般人难免心生苍凉消沉之情,而苏轼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淡泊超然。这一路的艰辛,这一路的坎坷,这一路的无奈,并没有使苏轼消沉、失落。他没有吟唱那软绵绵的情愁与悲苦,如小女子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没有学杜甫的多愁善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没有玩深沉的李后主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也没有隐者心境,如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如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而是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在艰苦的跋涉,无声的探索,无歌无喜,无风无雨。

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苏轼的过滤,都变成了一片晴空,他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那么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人生有顺逆, 有成败, 有荣辱, 有福祸. 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要有坦荡的内心和从容的气度,活得像苏轼一样的明亮,一样的豁达。

读《在故宫寻找苏轼》有感


读《在故宫寻找苏轼》有感

不得不讲,苏轼,他实为一位千古风流人物。

初遇此书,便想起老师口中有趣的他,带着期待,我浸入了这本书。

他才华熠熠,得欧阳修赏识,后入朝为官,虽是睿智,但终究年轻气盛,人微言轻,也因着口无遮拦,对王安石变法反对,而在官场吃亏。如祝勇所言,官场潜规则,倾轧皆在暗处,雾里看花,神龙见首不见尾,杀人不见血。终是中了沈括的计,便有了乌台诗案,牢狱中的那一百三十日。代儿子送饭的,因着不晓得父子间约定而送去鱼,苏轼以为是死期至,安然落泪。幸得因着太后,而大释天下,就此去了黄州。朝堂上,便尽为小人猖狂之地。
此一番被贬去黄州,造就了名流千古的东坡居士,有了那脍炙人口的东坡肉。没有了官场的束缚,在陶渊明的影响下,带着对自然的审美而劳动,诗词上,大为进展,那些惊世之作,便是在此地造就。许是人必须经历些什么,才能知晓更多吧,心对世界的认识,也在不停改变吧。

世事无常,他回到了官场。再见当年的王安石,谈论之后,旧日政敌,成了友人,皆为官场清流,却皆是败于小人。

他的一生,八三四一,官场失意,但有着三位夫人的陪伴,应是老天的眷顾吧。

正如人们所言,他是谪仙。在美国的千古英雄人物评选中,他是唯一一位被评上的中国人。

他的一生,不是在与官场作斗争,而是与他的命运作争。浸入他的一生路过一番,我懂得了这句话是为何。五位皇帝,或是荒,或是无力而为,皆使东坡无以在官场施展才华,让其生活一生艰苦。

一生苦难,创就了这位千古风流人物。即使,是美人,就有迟暮,是英雄,终有末路。但他真的会,深深印刻于后人心中,如我,便是之一。

读《卜算子》有感:感苏轼


感苏轼

——读《卜算子》有感

李娜(邵阳)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月皎洁,但终为残月,必不圆满。有几人能领东坡之孤苦。我想,为数必极少。

"乌台诗案"风波乍起,他,高唱"大江东去",但仍被贬黄州。雪,自飘零,晕着他的两鬓,眉眼间荡着无尽的失意,似潮水裹挟而来。只能叹周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懂,我心自明了。

一个人,常散步于小雨微微润湿的林间小道。不是悠闲地赏景,只因考场失利。试卷上是条条红线,交织着我的无奈。那些胜利者们,脸上是笑靥,而我,唯有泪千行;雨,滴于他们的脸颊,是甘霖,而于我,是洪水猛兽;风自他们身旁而过,是春风,于我,是朔风。我在悲伤、无奈的苦海里挣扎,望不到尽头,走不到出口。风,尽情地舞着,但与我无关。

幸而,孤鸿自天际掠过,我望见了他,苏轼,指腹摩挲着书本,嗅着墨香,穿越千年的感觉,依旧清晰。再续《卜算子》,我突发觉,我竟没有领会他的心境。

"乌台诗案"的凄风苦雨,并未压倒他。被贬黄州,也并未让他绝望。他依旧是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是乐观的他;"大江东去,浪淘尽"是他,是豪迈的他;"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亦是他,是清高自洁的他。风雨来临之前,勇敢接受的是他!风雨中,高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是他!此时此刻,我终明了。

困难并不可畏,只需一颗勇敢的心凛然面对;挫折并不可畏,只需一颗乐观的心笑着面对;洪流并不可畏,只需一颗自信的心高唱我便是我。

细细想来,生活之例比比皆是。袁隆平不惧文化革命的可怕,终研制杂交水稻;居里夫人不惧放射物的可怕,终发现了镭……

此番细想,心中一片释然。风拂过、雨落下、孤鸿鸣,前路不再迷茫,只因那首词教会了我自信、乐观、坚强,只因他让我成长。

一路上,只轻吟: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指导老师:杨初春)

赏读子川的画作有感


赏读子川兄的作品有感,深感作品有强大的震撼力和非同凡响的感召力,犹如感憾天地之魂在心灵深处呼唤似乎观赏的欲望有多高,作品的意境就有多深,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美的感受。

艺术家用笔蓬松粗旷而又细致、色彩凝重而鲜明、又变化无常出人意料,既大胆无忌又肯定,大刀阔斧的笔法有排山倒海之势,摆脱了复杂的观念和打破了死寂的沉默形态,进行大胆的创新,努力挖掘意象性的绘画艺术语言,表达了艺术家超凡的意志力和倾述了强烈的心声,如远古般的呐喊唤回艺术真情的灵魂。正如子川兄所言伟大的艺术是一种探索。他实现了他生平中非凡的一页。

作品画面中多种矛盾因素组合并相互作用,在整个作品中,不相容的绘画元素构成新的协调统一,在对立状态中析离整合形成新的抗衡,达到交织辉映的绝妙变化。以乱中求整符合他的艺术创作理念,他的话语在艺术上,乱比整更重要!更高艺术的美来自乱中求整的辩证关系!作品中画面色彩斑斓显而碰撞交错,图形肌理错综复杂变化无穷无一定势,绘画质感和形貌达到传神般融合,画出神入化。

子川兄的作品,例如山水情境的画描写,有浑然厚成一体协和律动之感,富有自然韵力的美;又如生命系列的画描写的乳香蜜甜正酣的感觉,令人迷醉不已;再例如形态系列的画描写的神如再造一般,令人神思解惑;丁村情景和乡村系列的描写也神态天然,直感灵秀雅真;纵观海盗系列的描写,更是一番古风怪扬氛围中再现枭雄群霸气势、独傲、野性、自由,感逼血雨腥风的凌然。还有,诸多的创作和作品未能一一揽读,也许作者也正在艺术的长河中翱游,会有更多的艺术臻品见面。

作品的绘画从物象到意像再到画面上所表现的具象,作者已经完成了艺术抽象质的构思超越。作品无论从思想意境、或是技巧娴熟度、还是表现形式,其物象经艺术思维的抽象整合,艺术家的艺术思维力及其空间,已经达到一个纯理性艺术的高尚境界。子川兄的话离物象貌似越远,就越能证明其艺术的美,但它的困难也就按比例的增大了。更能说明其中的道理。艺术的神形超然更是高境界娴熟艺术技巧和高水准思想度的融合并运用,作品的生命力无限延伸,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没有模式的绘画形式更俱显艺术魅力。这也是艺术家不苟求同的大胆探索和努力,艺术家在奋力打破循规蹈矩、抱残守缺的艺术模式,让绘画艺术元素在艺术自身的世界里自由地整合。无秩序的秩序、无规则的规则的艺术辩证思想,超越了永垂不朽的对立统一的时空理念,在否定自我与肯定自我中沉淀再沉淀,彰显了他独有的超凡艺术智慧和才华。

作品的意义是多维度的,无论是表现形式或是作品的涵意,寓意深遂意境远高非凡,其内涵和意义默契呼应和层层递进,直入深刻的哲理意蕴。整个画面冲突多样变化,可以感受到画面背后的艺术家对形式与意义多种因素的一往深情,用艺术特有的语言把这种发自内心的深情熔铸到作品中。

作品的多层次的情感维度和密度聚集,加深了画面情感的承载力度和提升了艺术感召力量,同时也凝聚了艺术家深蕴的爱心和对艺术超人的热爱与憧憬。子川兄言语爱是创造一切的本源,这经典的话语里透析了他对艺术专有的那份感情啊,这无疑是他全部艺术生涯的源动力。诚然,一个天才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赋予的生命力,在于他有执着的事业心、具备超然能力和创作灵感,而且还有更加深蕴浓厚的爱心。艺术家的对立情感从平衡到失衡到再平衡,平衡态势又包容了众多的失衡,又在失衡中再现更高境界的平衡,突出了艺术的巨大张力和高超的艺术境界。子川兄的话在画面上,有时失衡比平衡更有视觉冲击!冲突是求更高的平衡!这是经典的诠释。

观赏作品,使思维理念不断地在各极意像中往返,在多重矛盾观念的冲击影响下,产生超越时空臆想和多维具象的美感,也激发了潜在的想象力。子川兄作品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对于子川兄作品的生命力,用他的话来说艺术家的真正发言人应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是他艺术魅力的凝聚和最好的说明。观赏可以给人以美感的同时,也给人以一种观念刷新、进入深度艺术哲学思考的启发。实在是耐人寻思,回味无穷!也如shan-arts女士对韩先生的画的评点日记里所说:韩子川先生作品的魅力在于刹那间让人的大脑一片空白,审美观似乎被格式化,按照一种无规则的规则,无规律的规律重新梳理。实在是耐人寻味,妙不可言!的确如此。

观赏子川兄作品,很想写点感识,但觉艺术修学特别是绘画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且又无地自容之嫌,敬请作者子川兄指点矫正为感念。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一)

自从上小学起,我就特别爱看书。所以,我读的书非常多,书架也摆满了我的课外书。可是,有一本书让我看了以后久久不能忘记,它就是老舍的《经典赏读本》。

它是一本由二十几所名校引领小学生的精读大师名篇,还是一本能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有积累美词美句的名书。里面积累了老舍写的20篇名作,有《养花》、《小麻雀》、《落花生》、《猫》

本书中有一篇散文我令很喜爱,名字叫做《养花》。

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这篇散文写的是老舍先生一生爱花,视花如友,《养花》便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

这本书真是使我一生受用!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二)

读了《古人勤奋读书典故30则》有感

如今,科技发达。以前古人们所用的蜡烛早已光荣退休,取而代之的是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灯光的节能灯管。而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现在的部分小孩却过分依赖高科技,变得懒惰起来。认为学习是件枯燥无味的事,因此不愿去学习。

古人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都坚持了下来,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却不能呢?所以,其实我们有很多时候都应该向古人们学习。就像匡衡,他用功读书,之后就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孙敬,他刻苦学习,后来就成为了一名通晓古今的大文学家;孙康,他勤奋学习,往后他就当上了一个大官;车胤,他好学不倦,以后继而也做了一个职位很高的官。这些人物都是来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而有着那么多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无非就是想要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的高科技,同样也是因为以往的伟人们,他们发奋学习,为当时的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会有的。为此,人们如何能想象,如果没有了书籍,没有了知识,没有了这些人的贡献,这个世界将会变成怎样?也许,这是无法想象的。但至少,我们知道结果一定是惨不忍睹的。因为,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没有了这些那怎么能行呢!


看《经典赏读本》有感(三)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能够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资料,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我厌恶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我所厌恶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就应学习鲁迅先生,为自我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完美,多么的和谐啊!

透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读朱自清的《论雅俗共赏》有感


读朱自清的《论雅俗共赏》有感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出版,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国共产党收录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谈诗歌,谈朗诵诗。

《论雅俗共赏》放在第一篇,并且用作书名,朱先生有其独特的用意。用现代"论雅俗共赏"的立场解读传统,充分体现了俗人或常人的立场,更体现了人民的立场。同时,书中各篇论文都体现了人民立场,也向着人民说话。

雅俗共赏,语出自明代孙仁孺 《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具体讲的优美、通俗,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雅俗共赏"是雅文化和俗文化的最高境界。

学者刘双平说,人类文化是多元共存、丰富多彩的。从总体上看,可以分成两大类:"俗文化"和"雅文化".所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文章、艺术都属于"俗文化",如新闻通讯稿、报告文学、民间艺术团体的各种表演等。雅文化又可分两类:"曲高和寡"之雅和"雅俗共赏"之雅。雅文化要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就应从小众走向大众,为大众服务,让群众喜闻乐见,做到"雅俗共赏".雅文化如果只为"小圈子"服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注定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书中的《百读不厌》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指出,人要多读经典,也要多读诗、文章、小说等。诗文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声调,因为人们的吟诵,可以让诗文给人以别致的感受。小说的"百读不厌",主要是靠故事或情节。在现代文艺里,让人"百读不厌"的作品也很多。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茅盾先生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余华先生的《活着》。这些作品让人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虽然"百读不厌"以趣味为主,但还是要积极向上的纯正的趣味才能长久流传的。

书中的十四篇论文,让我受益匪浅。如《歌谣里的重叠》让我知道 歌谣以重叠为生命,脚韵只是重叠的一种方式。从史的发展上看,歌谣原只要重叠,这重叠并不一定是脚韵;那就是说,歌谣并不一定要用韵。韵大概是后起的,是重叠的简化。现在的歌谣有又用韵又用别种重叠的,更可见出重叠的重要来。重叠为了强调,也为了记忆。

顾颉刚先生说过:对山歌因问作答,非复沓不可。……儿歌注重于说话的练习,事物的记忆与滑稽的趣味,所以也有复沓的需要。(《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上)

"复沓"就是重叠。这对于现代人写诗与小说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古到今,从古诗到今天的散文,或者再到今天的影视,"既重复又新变"的复沓手法几乎成了一条艺术的铁律。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三"的运用——"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进山"……,"三" 意味着反复出现,增强审美刺激;而"三"中每一次出现都不同,都有新变化,这就在反复的审美刺激中,增加变化的内容,增加新的审美体验,当"三"个即重复又新变的审美体验一整合,艺术的效果、艺术的魅力就构成了。

(大石桥乡中心小学教师 梁天胜)

读《论雅俗共赏》有感2000字


读《论雅俗共赏》有感2000字

杨柳

近来读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被其中的十四篇文艺论文所散发出的学者一丝不苟考究的精神所深深折服。朱自清先生立足于现代立场,亦即先生自称的"雅俗共赏"的立场,"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对"雅俗共赏""百读不厌""逼真与如画""书生的酸气""朗诵诗""中国文的三种型"等十二个方面进行阐述,且最后两篇---《鲁迅先生的杂感》《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道路》,一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一周年,一为为《闻一多全集》作序。可见朱自清先生对鲁迅、闻一多两位先生有着特殊的情感。十四篇论文分别所关注的重点,譬如朗诵诗、常识的诗、老实话等,均"朝着这个方向说话"---"近于人民的立场",故先生把《论雅俗共赏》放在该书本的第一篇,且书也以此为书名,颇费心思。

在《论雅俗共赏》中,朱自清先生认为俗人和雅人的生活都是相互交织,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雅俗文化各有发展,但终究是雅俗文化相差无几,大众文化取而代之。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文的三种型》中提到郭绍虞先生根据文体演变把中国文学史分成了五个时代:"春秋"以前的诗乐时代、"战国"至两汉的辞赋时代、魏晋南北朝的骈文时代、隋唐至北宋的古文时代、南宋至现代的语体时代。隋唐以前,语言和文字由接近到分离,再到魏晋南北朝充分发挥文字特点,但无论是文字与语言的在当下时代的影响如何,由语言改造后而成的文字始终由"雅人"掌控,因为士大夫(一般为雅人)皆大都出于习雅事的门第且出仕之后,亦相聚"赏奇析疑",所以俗人几乎是没有欣赏雅事的。

唐宋以后,尤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社会门第逐渐瓦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更多底层社会的农工商户朝知识分子的方向发展。俗人慢慢接触到雅人的文化,与上层社会的雅人共同欣赏一些雅事并乐在其中,但"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和蜕变那些俗的,"因而雅俗文化发生碰撞,雅俗观念不断迁就着、融合、发展。中唐时期禅宗的和尚讲究禅真时的"语录",以如实、直接、自然的口吻去化俗,争取到更多群众。宋朝出现的"笔记"和后来的"小说"也原本是记录一些趣味杂事,以助谈论。而后,唐朝的"传奇"和古文运动皆源于民间。宋朝时,"做诗如说话",语体更加明显,连许多诗文大家皆主张"以俗为雅",似乎都是雅人迁就着俗人。但即便如此,至始至终,雅俗共赏都是以雅为主的。"以俗为雅"暗含了将俗事雅化的行迹,以提供给来自底层社会的俗人以谈资。"俗不伤雅"亦强调了雅的地位不可撼动。

"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朱自清先生认为它们均"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从而要雅化的难度加深,这也正是为什么词曲不能胜过诗的地位的原因。但也正因为难以雅化,雅人得将就着俗人的事,所以"雅俗共赏"才在这里最大化。"雅化的程度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着雅俗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俗共赏的欣赏标准以雅为主,但共赏方面以俗为主。因为向往雅事,人之常情,雅人、俗人一样。若雅化过度,即使雅人欣赏毫不费力,那么俗人可就难以欣赏了,也就达不到"雅俗共赏"的地步了。只不过,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来自民间的知识分子,吸取了士阶级的雅文化后并未只停留在"雅俗共赏",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所以白话也慢慢盛行。欧化的艺术观、通俗化运动、大众化运动使得文化"没有那么雅俗之分",唯独能"共赏"了。紧接着,朱自清先生在文章末尾解释道:"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

试问,几千年来,一个由多种文化构成的庞大的民族体系,由原来的雅俗分离,到雅俗共赏,再到只有文化共赏,而共赏的文化却走向了单一的大众化的局面,难道不令人唏嘘?

况且这单一化的大众文化被重新估量的价值也深受时代影响,更出现了文化如同现代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的局面。倘若你对某个问题存疑,一知半解的,以往的"雅人"会求诸于可考究的典籍,选取有用信息做笔记,自己推敲、琢磨,好不容易才得个有依据的结果。因而,这种体验过了推敲整个过程才得到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但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泛滥成灾,加之"时代逼得更紧了,"所以大部分来自人民的人也意识到自己终究归到人民去,因而对于一知半解的事情也不求甚解,以最短时间浅尝辄止便是可称之为学习了,所得知识亦大同小异。这样的俗士越来越多,倒是个好事情,浅阅读的确是学习,全民学习也是个好点子。但就怕俗士渐渐适应雅化的方式,他们慢慢靠上去,却不再往上走,而雅人也渐渐俗化,也信了浅阅读,也不再翻阅典籍,反复推敲了。雅人和俗士近了很多,也渐渐没了界限,再慢慢发展,就大众化了。

假使一边发展,一边对民族留下的好的传统发扬光大,或许能重新在雅人和俗士之间分出一条线。标准是做学问的须讲究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凡人俗士则继续提倡全民学习。雅人有俗士难以接近的地方,俗士亦能不断追求雅人的趣味,在某些方面,也不妨碍雅人俗士打成一片。如此一来,"雅俗共赏"应该是可以继续发展下去的。或许,这正是朱自清先生欣赏鲁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的原因,也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要求要重温经典文化与优秀传统的时代号召吧!

赏读郭鹰长篇小说《笔锋》有感


赏读郭鹰长篇小说《笔锋》有感

树中俊叶

一个月前,我在从朋友圈看到郭鹰发出了"开篇历时五年,六易其稿的长篇小说《笔锋》终于面世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的消息之时,心中有种莫名的诧异与悸动。我曾经读过郭鹰的很多散文,被她那种幽默诙谐、雅俗共赏、颇接地气的文风以及细腻地写人、绘景、状物、抒情的能力所折服。见字如面,我对郭鹰在文学创作能力似乎也止步于:在文字天地间,留点儿雪泥鸿爪的故事、精彩片断与感悟的误判中。不曾想到的是,与她为邻、为友多年,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笔锋》竟然在水深火热之中磨砺了五年,直至出版发行,我都没有从她身上获取任何信息。她写长篇小说,对我来说确实有点儿"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我想看《笔锋》的最主要的动因是因为小说封面上那不同凡响的宣传语:军人抗战看《亮剑》、文人抗战读《笔锋》。《亮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没看过小说的,同名电视剧的美誉度也是家喻户晓、好评如潮。敢与《亮剑》相提并论,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怎能自圆其说?其次是想看看平时大大咧咧,心无城府、坦率耿直,貌似没有太多故事的小女子,是如何HOLD住这34万字之多的长篇巨著。在这样的猎奇心理驱使下,我打开的《笔锋》的扉页,闻到了久违的墨香,然后沦陷其中不可自拔……

一、悬念叠加、故事精彩

依旧喜欢《笔锋》里,那种一以贯之轻松幽默的郭式风格,精彩的桥段与场景常常让我"笑中有泪,乐中有伤". 但是,真正让我刮目相看的是,郭鹰一下子蜕变成了一个说故事的高手。《笔锋》真可谓是故事精彩、悬念迭起 ,处处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与惊叹!

侨育大学于抗战时期从厦门内迁长汀,不啻是担当起民族文化、教育重负的一次肉体上的苦旅,精神上的涅槃。老校长死于日机轰炸,新来校长临阵脱逃让唐治平受命于危难之际。内迁过程中历经了省政府勒令撤校、唐校长几百里跋涉到永安临时省政府与省长斡旋使学校得以续存。"长征"伊始,就遇上一串串人为枝梗:学生中最得力的干将余嘉训、李应松临行前投笔从戎让唐治平出师未捷先失左膀;教学力量的半壁江山,侨育大学的标杆化学系主任何作宾临阵变卦让唐治平再失右臂。还未出行运载货物的司机就开始趁火打劫加价、遇凶险时司机半道弃车回归。途中女老师李沁失联导致师生们人心涣散、过清风寨遭遇土匪横刀打劫。外加不可抗拒的滂沱大雨、丛林里的豺狼虎豹。到了长汀,为解决校舍、经费、口粮等问题,还要与驻地的流氓地痞明争暗斗、与无能的官员巧妙斡旋。人祸天灾让苦不堪言的"文化、教育长征"雪上加霜,难上加难。这些情节环环相扣,互相掣肘,互为伏笔,使故事悬念叠加,引人入胜。

非常喜欢侨育大学师生路遇清风山土匪这一桥段,到现在想起来还让我忍俊不禁。自古以来都是"秀才遇上当兵的有理讲不清"的场景。靠真刀实弹的硬拼,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们哪是土匪的对手。果然,清风寨的土匪抓到几位年轻亮丽的女大学生,正准备"大块朵颐"之时,唐治平和其他师生奋力营救,才使女生们免遭一劫。在这场师生救援女生的斗争中,秀才们与定当以智取胜。先是唐校长独闯虎穴,里应外合。师生们借助火神枪、火药、镁条虚张声势得以逃离虎口。当读者为他们躲过清风寨土匪而庆幸之时,作者却笔锋一转把读者的视野再次牵引到土匪窝里去。因为在荒郊野岭过夜受到虎狼虫豸的严重困扰与威胁,相形于不谙人性的凶猛动物,唐治平感觉与人性尚未完全泯灭的土匪过招也许更有几分胜算。于是,几百号人马在唐治平校长的带领下再入"虎穴狼窝".凭秀才们的智慧与胆略,他们不仅能借贵方一块宝地得以安全夜宿清风寨,而且还临时抱佛脚调动"秀才"们的才艺优势,举办一场篝火晚会。晚会上师生们各显其能,让山寨里一群目不识丁的精神饿汉们实打实地开了一回洋荤。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唐治平不但成功与虎谋皮得以夜宿之便,最后师生还与"根红苗正"的土匪握手言欢,唐治平更是与土匪头儿"大嘴"歃血为盟,义结金兰。最后的场景竟然是几百师生与土匪们"依依惜别",虽然履步薄冰之上却又安然无恙地通过了清风寨的鬼门关。在此,郭鹰将一场读者想象中充满刀光剑影与血腥味的情节,以如此轻松幽默诙谐的场景而终结。及此,这依然不是故事的终结,它还是后续故事中唐治平帮助县政府与军队招安土匪入伍,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埋下的伏笔。真的很佩服郭鹰这种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文字功力。

二、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唐治平是郭鹰精描细绘、非常用心打造的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随着情节徐徐展开,一个才华出众、个性十足、狂狷不羁,又忠肝义胆、正气凛然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之所以喜欢唐治平,先是被他"一分狡黠一分油滑一分无赖"的个性所折服。

初入长汀第一件事就是在找寻校舍的过程中遭遇敲诈勒索。结果他让学生装神弄鬼贬低房屋的实用价值,用以降低租赁价格。再用一块假金表让地头蛇黄日蛟吃哑巴亏。他假借省长陈鉴的虎威,糊弄县太爷尽力为学校争取办学经费和维持生命的口粮;忽悠刘团长严肃军纪、将强奸女教师李沁的罪魁祸首毙命。与刘团长打赌招安清风寨土匪时,他装神弄鬼砍断山寨的水口树,堵塞水源,然后用风水、运势来动摇土匪军心,糊弄土匪头儿"大嘴"招安。

如果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唐治平只靠装神弄鬼、虚张声势、狐假虎威、声东击西、赌局运势这几把刷子,其形象定然是扁平无力的。唐治平的形象之所以立得正、站得稳,其最重要因素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都与学校、师生、国家的命运紧紧关联。迁校于长汀,作为一校之长的唐治平面临着、县官执政不力、资金困难、校舍无着、地痞勒索、守军骚扰。面临难以想象的重重阻力与困扰,迫使掌管一校命运的唐校长,必须生出三头六臂、调动全身所有的解数、能量与手段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与敌匪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中,他不动刀枪、不使蛮力,而是用科学知识与手段让对手彻底诚服。小说中的招安、整训、改造清风寨土匪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场科学与愚昧的过招。唐治平用"油锅捞匕首"这一"雕虫小技"就让不安分的土匪为拜倒在科学的"石榴裙"下,乖乖坐到课桌前当起"小学生".借用发电机为学校发电之机,辅之以坏人会招"雷公电母"鞭笞的"鬼话",就把那些个干坏事又怕招雷劈的土匪学生治得服服贴贴。

当个人的才干与民族的兴亡、抗战的大背景、与学校的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真正从中感受到了乱世中崛起并坚持的一校之长的可贵。唐治平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处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一边投身于难以自弃的教学事业中;一边付出身心之劳、放弃妻儿天伦。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殚精竭虑、倾家荡产、无私无畏直到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由此,读者眼里的唐治平已经不是那个耍点小无赖,处世圆滑的小聪明,而是心系民族大义、一切为侨育大学在乱世中续存的大智慧。读者也无时无处感受到从唐治平的身上散发而出满满正能量。

再次,想到小说封面的"军人抗战看《亮剑》、文人抗战看《笔锋》"其实唐治平与《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相比较,二者颇有许多相似之处。李云龙与唐治平的可爱之处,都在于处事时有果敢坚毅的共性,但更多的是在情急之下为达目的,临阵发挥的聪明、圆滑甚至无赖。但他们都显得萌态可掬,诙谐可爱。然而,他们的可敬之处更源之于战争的血与火的不断历炼,从中磨砺出对国家、民族的忠勇与献身精神。所以,在我的眼中李云龙与唐治平的形象确实是难分伯仲,不相上下。

《笔锋》之所以能牢牢抓住我的眼球,首先是唐治平这个主体形象的丰满,其次还在于作者成功塑造了张成田、李沁、何作宾、李应松、余嘉训这一众知识分子群像。他们在抗战的时代大背景下,在艰难困苦的办学过程逐渐成长起来。他们的视界没有局限在暂时偏安的山城长汀,而是放眼中国和世界。在唐校长的带领下,侨育大学把学校的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相连。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振兴国家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师生们在被日军摧毁的残垣断壁前仍然精神不倒。他们置任何艰难困苦于不顾,教师为国之振兴而教,学生为抗战建国而学,体现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崇高民族气节。他们以笔为锋,牢记"教育在平时可以培养建国的人才,在战时可以发挥御侮的力量。抗战建国都要依托教育"的办学宗旨。向师生和民众宣传抗日精神,用科学武装兵员的头脑,让每个毕业生都成为精神、文化、专业上的斗士。让一批批军人拥有强大的使命感和超出常人的文化与科学知识。退,上得了三尺讲台;进,上得了千里疆场。让学生、兵员以崭新的姿态去为冲锋陷阵、保家卫国。

在赏读小说《笔锋》的过程,我被每个鲜活的人物命运所牵魂,为每个精彩的桥段而击节,为那些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与轻松幽默的场景而狂笑。扪心自问,我读《笔锋》的收获还远远不止这些。从中我看到郭鹰以形象化的手法叙述了一部抗战时期高校的内迁史,从中我看到风光如画的闽西南地理特点、山川风物,长汀客家人的民俗民风……

真的难以想象,郭鹰一介貌似平凡的邻家小女子,竟然拥有如此之宏大的胸怀、如此之辽阔的视野,给读者提供了如此海量的信息。从她的后记可以得知,世上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郭鹰也如是。她是攀登文学巅峰的勇士,挑战自我揽下高难度的作业。她是勤勉专注的学生,为了写书她白手起家,从头学起。到鲁艺班进修、买大批关于民国时期的相关书籍,查询搜索大量网络资料,读熟了福建的高校内迁情状。为此,我在赏读长篇小说《笔锋》的过程中,不仅分享了郭鹰创作愉悦,也真切地感受到她创作过程的艰辛。因为她的勇敢、因为她执著,因为她的努力,《笔锋》最终得以面世。

最后讨个巧,再次引用封面的提挈语:

军人抗战看《亮剑》、文人抗战读《笔锋》。

一个文弱的校长,消灭日寇于无形的利器。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抗战小说千万种,唯有《笔锋》直戳人心,让你站栗没有之一。

此话公正,此话真实。《笔锋》确实值得一看。

感谢郭鹰,感谢《笔锋》。

郭鹰简介:

鲁迅文学院福建中青年作家班学员,是福建新崛起的实力派女作家。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是闽西灵山秀水养育,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与闽南文化交融滋养而成的知性女子。无论小说、散文还是评论,都是信手拈来,别具一格。多年来笔耕不辍,佳作遍地开花,广见于《光明日报》《山花》《福建文学》《福建日报》《厦门文学》《炎黄纵横》等报刊中。出版有散文集《茶心酒性》。

与墨客跨时代的对话 ——读《经典唐诗赏读》有感


张露文


千百年前的大唐,有那样一群孤傲的文人墨客,用饱含独特情感、写照冷暖世态的诗句惊艳了时光。

如今的我站在历史的尽头、新时代的起点,依然可以穿越千百年的时光,触碰到他们凝结在纸墨的丝丝心绪,与他们进行跨时代的心灵对话。那些诗人,或恬静淡雅,或豪放洒脱;或暗藏阴柔之美,或富于阳刚之烈;或描写大漠边疆战争沙场,或叙述幽人隐士月下独酌……

流连于现实与那个我向往的并只有在梦中才可进入的时代,这《经典唐诗赏读》成了我与他们沟通的媒介,盛世故梦,一朝醒来,我发觉他们曾经紧紧握住的情怀、他们曾经念念不忘的人生追求并未减少半分,反而在时间的熔炉里被烙上时代的印记,也因为时间的炼铸打磨,历久弥新。那些诗人用笔墨塑造出的作品,因为有了《经典唐诗赏读》这样的书籍的传承,永远都不会被人们遗忘在蒙尘的角落;那些诗人用文字表现出的艺术造诣,也因为有了这样一本书,永远都不会消逝在时间的长河。

对话中我体味到了他们在特定时刻的特定情感。那是孟浩然归隐山林时闲望“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的洒脱超然;那是王绩孤独无依时感叹“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的苦闷彷徨;那是骆宾王获罪下狱时怀想“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的凄恻悲痛……缠绵深刻的情感凝结在格律铸造的诗句中,萦绕心头,经久不息。

对话中我铭记了他们带给我富含哲理的人生启迪。“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用清华隽朗的蝉声叙述——品德高洁的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依凭,自能声名远播。“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刘叉用仗义行侠的有形刀畅言——人活于世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匡世济民满腔热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用登上泰山的意愿抒发——人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醍醐灌顶的哲理深藏在规整严谨的正楷中,充盈心灵,伴我前行。

坦荡的人生,定会因为这些诗词的熏染,自在而丰盈。

叔本华曾在晚年感叹道:“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被现代高速转动的光纤齿轮裹挟进“碎片化阅读”黏稠深渊的我们,无疑也就是最庸俗、最浮躁的一代人。当我们在手机前享受指尖滑动屏幕的愉悦,当我们沉沦在缺乏营养的“营销号文章”里无法自拔,我们是否也该拿起《经典唐诗赏读》这样的书本,与那些在千百年时间长河中依然熠熠生辉、精神明亮的诗人进行一场精神对话,沉淀心灵,与浮躁这洪水猛兽对抗撕扯?



教师评语:

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充实,可圈可点;语句流畅生动,用字遣词恰到好处。紧紧围绕“跨时代的对话”进行议论,文中引用大量诗句名言加以分析,提升了作品的文学水平。结尾反思现代人的浮躁,呼吁人们读好书,不失为一篇佳作!

读后感大全:赏《清明雨上》有感


春风古道,细雨纷纷。荷风微摆,西镜东瓶。思念不朽,梦萦魂牵。斐然回首,早已雨上清明。木雕流金,沧桑岁月,不经涟漪四起。七年前封笔,今生挥毫只为你。如今我在人间彷徨,何处是你的天堂。泪水夺眶,恨不能遗忘。琴声凄凄,悄然空灵,声声催天雨。来年雨上清明,折菊而来,唱起你深爱之歌。

题记

今天我很有幸的看到了许嵩《清明雨上》的歌词,有感而发,遂写下了题记。这是一首悲怆的悼亡歌,复古的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歌词中的意境更是更上一层楼。这也是我写这篇读书笔记的因素之一。

早上醒来,透过窗棂外望,太阳照在小桥上,想起当年的她,荷风吹拂着裙摆,令人心醉,他怦然心动。流金岁月,时光荏苒,他已不再为任何姑娘写诗作词了,因为他只为她一人提笔挥毫,他对她的爱早已封锁在内心最深处。泪眼蒙蒙,年复一年盼着爱人能归来,可是就这样期盼着,凝望远方,不觉泪珠儿已经滑落脸庞。

远方悠悠琴声哀婉,他空灵愀然的痛苦落泪,现在有什么心事都不能再跟她倾诉了,只能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屋内,红烛幻影,影像重重,那些凡间之事都已烟消云散、梦断红尘了。在人间已没有目的,彷彷徨徨,却感受不到她在天堂的幸福。他虽然极力想要平静生活,掩饰心中的苦楚,却依然抹不去痛失所爱之人的遗憾,他恨不得将爱人遗忘在意识里,可怎么也做不到,只能每每在清明时节雨纷纷,折支菊花寄到她的身边,轻轻哼着她爱的歌,表达对她眷恋。

这是一首唯美的歌,也是一首凄凉的歌,更是一首哀婉的歌曲。复古的旋律与清脆的曲风结合在一起,给这个在清明时节悼亡的歌声增添了色彩。婉婉而来的歌声夹杂着清明时节的雨声,带给了我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似乎可以理解当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感觉。为何欲断魂,每年的清明节的雨声总是伴随着淡淡的哀伤。

听完这首歌,仿佛飘飘欲仙,魂不守舍。一位祭奠亡妻的男子形象跃然于脑海。在如今中国风格歌曲与音乐缺失的年代里,这首歌可谓是复古的,传情的。如同一剂良药注入心灵,在浩如烟海的音乐海洋里遨游,良多趣味。

雨上清明的《清明雨上》。

赏读:人生,是个还债的旅程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给予中前行。

父母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伴侣给予你家的温暖,陪伴你走过风雨人生。

子女给予你人生的圆满,增添生活的快乐;朋友丰富了你的生活,温暖你的生命

红尘阡陌每次相遇都是上帝的恩赐,因为有缘才会与你相识,有人陪你一程,有人帮你一把,有人让你增长阅历,有人成为你指路的明灯,有人化为你生命中的太阳每个人都是成就你的恩人,你要心怀感激,及时报答他们的恩情。

人生在给予中前行,在温暖中迈步,因此要把受人滴水之恩,应与涌泉相报。作为人生的目的,把人生当作还债的旅程。只有及时归还,才能累积自己的福分,积攒自己的功德,所到之处菩提花开,芬芳满怀。

家人无私地付出,你要用心呵护,竭尽全力照顾好他们,就是维护自己的幸福。朋友给予的温暖,你不仅要用心铭记,更要通过行动及时回馈他们的恩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恩这句话上,实际的付出更能体现你的诚意。

感恩是情谊的延续,帮助是情谊的巩固。雪中送炭更能比锦上添花增进感情,陷入绝境的帮助更能打动人心。

人生是个还债的旅程,获得温暖要报以真诚;得到帮助要出手援助;赢得支持要继续维持;取得指导要时刻铭记;拥有陪伴要紧跟前行

得到多少还回多少,不拖不欠,才有可能保证得到的没有失去,拥有的还在身旁。

因为没有人习惯给予,而从未得到。

若次次如此,再挚热的心也会发凉,当内心的寒冷冰封了心湖,频频的呼唤也唤不回从前,真情禁不住考验,现实改变不了从前。

不管你怎样哀叹,怎样挽留都已定格在记忆的门中,这就是你为当初的错误偿还的债。金钱财富名利地位失去了还可以通过努力去追回,可是伤透的心只剩漠然,怎么可能回到从前?

因此 红楼梦有段话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告诉人们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来还债的,种下善良收获温暖,酿下苦酒自己品尝。

上帝是公平的,给每个人的都不会多,风光者常越激流,成功者总在攀岩,哪有普通人的一马平川?

生命这场盛宴,贪快会噎着,吃多了会撑,嫌少总心绪不宁,谁都不会占便宜。能做到的是求得一生的安宁,时刻以道德为先,以和为贵,以感恩图报为己任,做人只讲仁义道德,做事只求问心无愧,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能拥有内心的平静安详。

马失前蹄,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都有失误之时,该道歉时就道歉吧,即使颜面扫地,名誉受损又有什么关系,小失误可以道歉,但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如此,所以要时刻谨慎,避免失误。

还债要付出代价,但一定要还,因为你是在弥补人生的缺口,填满生命的漏洞,时刻让灵魂闪烁圣洁的光芒,世上的一切都会消逝,只有灵魂的光芒才会化作永恒。

人生是个还债的旅程,别人给予不能受之坦然,别人没这个义务,那是恩惠,就得偿还,及时还清,千万不要回回拖欠,当哪天债台高筑,再也无力偿还的时候,曾经的拥有化为泡影,曾经得到的也已经失去。

人生是个还债的旅程,接受有能力偿还的那一部分,没有能力偿还的那部分心安理得地收下,失去的是德,受损的是福。

因此把感恩图报贯穿生命的旅程,把受人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的回馈方式,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把感恩发挥到极致,把还债进行到底,宁可多付出,也从不亏欠,你将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读后感《读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苏轼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