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笑场2000字读后感 > 地图 > 笑场2000字读后感,2024笑场2000字读后感范文大全
笑场2000字读后感相关栏目
笑场2000字读后感热门栏目
笑场2000字读后感推荐
笑场2000字读后感

(共 7221 篇)

  • 1、 《笑场》读后感_1100字

    《笑场》读后感1100字

    这本书看了一小部分,很有意思,书评看完再写,今天写一点上次去吐槽大会编剧新书分享会的感受。 今天去了《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新书分享会,总体给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作为一个不常看吐槽大会的人,我也只是抱着想了解这些从业人员的想法去看的。分享会最重要的目的当然是卖书了,也许是台下粉丝太热情了,总感觉场面闹腾腾的,嘉宾还没讲两句大家都跟着附和“好”,让我置身其中都怀疑我自己是不是他们雇佣的托,毕竟有些临场发挥的料并没有那么搞笑,而且这种状况又充斥整场,反而削弱了分享这个更大更中心的主题,这也许是组织者会后应该反思的。 参加此次分享会,我最大的体会有以下两点。 1.兴趣+坚持是最大的法宝。很多脱口秀编剧和演员在这个行业在国内刚刚萌芽阶段,仅仅凭着兴趣就开始在这个行业扎根,台上的嘉宾甚至有从2010年就开始进行创作的,这让我很吃惊,当时环境那么差,而且还要赚钱养活自己,但是他们却凭借着兴趣和坚持一直走到现在,真的很了不起。当然,正是凭借着对舞台、对脱口秀、对观众的热爱,才让他们一天天磨砺自己,一天天变得更成熟,如果没有强烈兴趣的驱使,没有年复一年的锤炼,这些人根本不可能达到目前这样的成就。所以,在我看来,兴趣和坚持是他们事业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宝。 2.脱口秀受意识形态影响太大。在此次分享会上,台下有个嘉宾提了一个问题,说目前脱口秀的功能只剩下一味搞笑,娱乐,缺乏对社会时事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而且越来越难看,收视率每况愈下,问作为从业人员的台上嘉宾怎么看待。结果台上的嘉宾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对此作出答复。当然,这也能理解,目前舆论监管那么严,议论时政本事就是大忌,但脱口秀如果避开谈论时政,那就会丧失其本身魅力,这也有悖于脱口秀所倡导自由开放的精神,欧美国家脱口秀长盛不衰,拥有极大的群众基础就是反证。这就像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摇滚歌手只写男欢女爱,只唱赞歌一样,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失去了批判社会、反思的自我的摇滚还能称之为摇滚嘛?!而当前,脱口秀同样面对这样的局面,所以,尽管台上的嘉宾极力回避此话题,但是我们不得不存有这样的忧虑,就是以目前中国的这种意识形态,舆论监管力度,我们的脱口秀带着镣铐跳舞,到底能跳出什么样的舞姿。我想这是每一个脱口秀从业者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艰难问题,而且,根据以往政府监管层面出台的各种限制性措施来看,我悲观地推测这个问题将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一

  • 2、 读《笑场》有感

    读《笑场》有感

    文/阿凌就是我

    关注娱乐板块的人,估计已经没有不知道蛋总的了。甚至,向来不怎么关注娱乐板块的人,也很少有不知道那个顶着圆寸、戴着眼镜,只是看不到眼睛的新生代脱口秀演员李诞了。

    随着《吐槽大会》的迅速走红,李诞的妙语连珠、犀利有梗,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节目中,他自嘲是一名滞销书作家。又听说,比起做脱口秀,他更想做的是好好写小说。刚好,前几天微信读书推荐了这本《笑场》给我。我很好奇,不知道段子手眼中的人间不值得,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这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扯经。以小和尚澈丹与师父论道为主线,以心仪小北却慕求不得为次主线,双线并行,对话式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

    其中有些片段,是这样的:

    师父,今日山上好大的雾啊,望不出去。 没雾你就能望出去吗?瞎望什么,留神脚下。

    师父,可我觉得淡泊名利很酷啊。 你这是吃饱了。

    佛门弟子,慈悲为怀,看见两只狗残忍地互相撕咬,我就应该挺身而出,制止暴力,这个对吧? 这个可能对,但显然狗不是这么认为的。

    比起忧心忡忡眺望远方,不如脚踏实地专注当下。

    清高对应的不是世俗,现实对应的不是淡泊。人的想法,往往会随着现状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有句俗语叫饱汉不知饿汉饥,还有句俗话,叫做站着说话不腰疼。生活需要有些追求,但抛开基本需求谈追求,大多都是耍流氓。饥寒交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候,性命堪忧,谁还要去顾这世上虚无缥缈的名和利呢?

    你眼中的正义,与我眼中的正义,不一定能画上等号。甚至,连个约等号都画不了。

    第二部分,奇趣。这一趴多带志怪色彩。但讲真,小故事多了以后,一个个阅读起来,就难免会有种过山车与凉白开兼具的良莠不齐感。写得精彩的,让人读完意犹未尽;写得一般的,是真的有点一般

    在这儿摘录了几处自认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想和大家分享分享。

    难道你们踏上这班飞机之前,人生就那么顺利吗?按小李这些年来的观察,这是不太可能的。人世很艰难。但正因为人世确有些真正的艰难,小李觉得,因为被困住两个小时就生出怨气实在太低级了。这些人对人生到底有没有清醒的认识?可能真是活的年头太短吧。小李又想,那我修了这么久,怎么最后却落到要和这些低级怨气混在一起?这实在有些挫败。不过小李是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生气的,小李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

    你只能加入命运,做出一些微小的影响。

    要真是瞎浪,肯定要嘴硬,要吹,要浪到底,心里真活动了,嘴上才要

  • 3、 《笑场》读书笔记

    读李诞是因为他太红了,就买来他的旧书看,《扯经》是他之前发表过的,形式新颖,可隐约窥探到作者对于现世的看法和追求。后面短篇印象深刻的有《我们说了沉默就沉默到底》《在最晚一班飞机上》,文章和作者本人一样,爱抖机灵,真诚是绝对的真诚,但总觉得还不够,还差点儿,可能是还没被生活按在地上狠狠摩擦过吧。

  • 4、 2000字读后感

    2000字读后感范文一

    上学的时候就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当时只作为一种消遣来读这本小故事的。读过之后,感慨万千。如今再读,依然觉得回味无穷,在这紧张的工作之余,特别是自己真正成为育人者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这本书的精髓:几乎人人都有异想天开的童年时光,这种异想天开是何等的奇妙和伟大,但现实的教育世界里,这种顽皮和淘气却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纠正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自己似乎也忘记了,成长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微妙过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我们都忽略了,我们甚至把它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虽然自己是个高中老师,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依然有着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调皮与不听话,但似乎自己太急于让他们社会化了,太希望他们能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具备成人化的行为方式。

    《窗边的小豆豆》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了学,来到巴学园。在这座叫巴学园的奇怪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包含稀奇古怪项目的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如果上午就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文字中所流露出来的都是新鲜动人的场景,小豆豆也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

    重温这些场景时,不禁感慨万千,现实的教育为何如此乏味而单调!

    为人师表后再次读这本书,最佩服的是书中的小林校长。他对任何一个孩子都那么有耐心。在小豆豆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他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耐心的背后昭示的是何等的了解与爱呀!他应孩子们的要求精心创作了校歌,孩子们不理解不喜欢他也一笑了之;他为永远不可能长高的高桥君,精心设计校运动会,竟使高桥君每个项目都拿了冠军;当小豆豆因被同学拽小辫子而哭泣时,他一句好漂亮的小辫子就让小豆豆破涕为笑;他启发那个饭前无话可说的孩子,就更充满了童心童趣:那个孩子在他的鼓励下说了这样的话:哎,早晨我起床了,然后呢妈妈对我说快刷牙,我就刷牙了,然后呢,我就到学校来了。这样的讲话,竟然赢得了礼堂里一片热烈的鼓掌,孩子们热情地为他找到了话说而鼓掌,以至于一个高年级的学

  • 5、 读后感2000字

    读后感2000字范文一

    《细节决定成败》粗一看这题目,似乎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可是仔细一读这本书,却是深有感触,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寓伟大于平凡的真理。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这段话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通病。再高的山都是由细土堆积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细流汇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顺利完成。

    一个细节的忽略往往可以铸成人生大错,可以造成事业颠峰之危,而一个细节的讲究,可以让企业咸鱼翻身,可以在谈判中力挽狂澜于既倒。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国公司员工与日本公司员工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会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会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只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一个单位来说也是如此,单位要成功,就得靠每一个员工做好每一个细节。

    就我们培训中心而言,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每一个细节,中心的总体工作的正常运行就不能得到保证;教研培训人员没有做好每一个细节,就不可能保证教研培训工作的质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斯比说:一个由数以百万计的个人行动所构成的公司行为经不起其中1%或2%的行动偏离正轨.如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导致澳星爆炸,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一个单位若想成功,就必须把单位每个员工做的

  • 6、 《雷雨》读后感2000字

    《雷雨》读后感2000字

    重读《雷雨》时,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了,而是曹禺用细腻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他对于这些形象的描述可谓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真是恰到好处。

    一、周冲

    周冲永远都是个孩子,他有着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单纯地幻想着世界对于他来说永远都是美好的。天真的他甚至认为连爱也是无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爱的人四凤永远在一起,当这一要求被拒绝之后,他又幻想和四凤一起逃离这个没有爱的家。

    我觉得周冲从头到脚都是无辜的,他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最后连死也是无端端的,但是,周冲的出现,毕竟给灰暗的故事色调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繁漪

    繁漪不是个平凡的人,她有着多重身份,因此,封建礼教下的她生活得好不艰难。

    繁漪是忧郁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她的眼光时常充满了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绝望,她时常抑制着自己。她是一个受过一点儿新式教育的人,她文弱,明慧,对诗文有一定的爱好,但也有一贯的热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腾着。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这使她能够忽然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她爱起人来像火一样热烈,恨起人来又像火一样把人烧毁,然而她的外表是沉静的,就像秋天的落叶轻轻落在你身旁。

    繁漪也许是《雷雨》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我喜欢繁漪。她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礼教,也勇于反抗封建礼教,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思想在当时的中国还根深蒂固,她又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彻底的反抗,所以她就在接受和反抗的痛苦中苦苦挣扎,特别在吃药和处理与周萍的爱恨关系上。

    我觉得用水来形容繁漪最合适不过了,繁漪,柔弱又坚强,像水一样,水至柔,柔肠百结,但也可水滴石穿;繁漪又是孤独的,虽然水滴石穿,可水穿后就无所谓水,因为水已没有了依靠;繁漪是可悲的,水执著得用一生来敲打石,可力尽了终生,也只能穿出一线小洞,最终也无力改变石;繁漪是可怜的,因为冰冷的水永远不会给繁漪带来爱的温暖;繁漪还是悲壮的,水滴石后即粉身碎骨,又如繁漪终究要凤凰涅磐。

    三、周萍和周朴园

    这是两个相似的人物,周朴园专横、自是、倔强,和一切起家立业的人物一样,在家里和下属面前都格外威严,不惜一切地剥削工人。周萍和他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的自私和自以为是,他们毫不迟疑地接受封建礼教

  • 7、 《围城》读后感2000字

    在写自己的感悟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围城》的历史背景。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印行。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比如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擂。但两个人都没有方鸿渐的经历,倒是作者自己的经历,比如出国留学、担任大学教授,与作品有相合之处,作者可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些启示,但并不能对号入座。

    读《围城》并不偶然,其一是比较敬仰钱学的学术态度,其二就是在搜索优秀读物的时候经常有看见这本书的身影,真正让我下定决心来读的是一位高校的同学的推荐。读的过程中包括读过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围城的含义,当然我现在所能写下的感悟完全是站在巨人(百度百科)的肩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我相信钱老先生锱铢积累写成后,由杨绛先生审阅通过的作品其内容所包含的含义绝不是一般爱情小说所能比拟。

    小说之所以命名为围城,是因为主人公方鸿渐从回国后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围城。在学历上,由于丈人的虚荣心而买假文凭,但又想保留做人的道德放不开彻底去撒谎,这也是方鸿渐无法在三闾大学如鱼得水的真正原因。在婚姻中,因为阴差阳错和一些误会与喜欢的唐小姐无缘,后因为他懦弱禁不起诱惑的性格和曾经下定决心不爱的孙柔嘉开始了痛苦的围城婚姻。在事业上,方鸿渐志大无谋,一直在挚友赵辛楣这棵大树下乘凉,追随赵辛楣从上海到内地,又从内地到上海,却始终不得志,陷入了工作的围城。

    这本小说中的人物取材于生活,情节也多借鉴于生活中,所以放佛像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但事实上《围城》的直接时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后的若干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但要理解《围城》,必须追溯到近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大炮军舰之下,被迫地、却历史性地开始了与世界的接触,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与西方文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锋、碰撞、冲突以至交汇、融合。这种文化现象在一大批留学生钱钟书正是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上具体地、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义。

    其中表面高傲的女知识分子实则内在也没有逃脱那个时代文化围城的苏文纨、庸俗贪财的学

  • 8、 《红岩》读后感2000字

    很小就受到爸爸的感染,对老一辈革命英雄的英雄事迹特别感兴趣,也对那些为了祖国的解放而牺牲的烈士尤为崇敬。只是那时年纪还小,只能想听故事一样听爸爸说老英雄的事迹。

    今年暑假,我决定从书本上好好了解一下英雄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斗争的故事,学习他们不怕牺牲,一切以党和国家为大局的不朽精神,于是从图书馆借来了红色经典小说《红岩》。读完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红岩》说了1949年解放前夕,重庆地下党在风雨中与国名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故事,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根据这些经历,他们于1957年写出了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并在基础上完成了长篇小说《红岩》。两位作者在书中感人肺腑的描写为读者表现了江姐、许云峰、成岗等为了党和人民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也有像华子良这样为了党的利益忍辱负重10年的地下党员;当然也有像甫志高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而出卖自己同志的可耻的叛徒。形象鲜明,文笔自然,把人物刻画的恰到好处。

    《红岩》的故事情节可谓是一波三折。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形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

    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

  • 9、 面纱读后感2000字

    那描画的面纱,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有好多好多话想说。《面纱》是英国作家威廉·萨摩赛特·毛姆的作品,是以前比我年长的朋友推荐给我的“女孩最值得读的书”,直到上一星期我才想起来读它。我是一个不怎么读书的人,本学期我只读过两本书,如果你是个爱读书的人,那我要向你学习;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不爱读书,那我建议你从情节更有趣的书读起,当你已经感受到了读书的快感,你就可以读一些更深层次的书,比如我这学期开始读了一本《暗杀大师》,它能帮助我习惯读书的感觉,让我可以过渡到对我来说更难理解的书目。但最主要的是要读完,只单单翻几页是感受不到著作的伟大的。很明显,读书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只有亲身经历过你才能感受到。

    回到书中的内容,书中对于“面纱”的解释是广义的,从我的理解,第一层面纱就是故事一开始凯蒂和汤森的婚外情。凯蒂冲动之下嫁给了沃尔特,却因为太过仓促,凯蒂并不了解自己的未婚夫,就连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嫁给沃尔特的原因,所以她更是想不到婚姻之后给他们带来的各种不和谐。凯蒂热情浪漫,沃尔特沉默寡言;凯蒂渴望幽默风趣,沃尔特生性腼腆无趣。凯蒂喜欢有风度有魅力的绅士,沃尔特长相一般不通人情,他显然完全不符合凯蒂的期望,所以凯蒂对他没有一点爱。但是作为他的妻子,她要勉强自己被他爱着,陪着他做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假装对他的生活充满兴致。这便是凯蒂为自己蒙上的一层面纱,也是接下来种种不幸的开端。

    第二层面纱来自于汤森,他在凯蒂的眼里是一个完美的情人,英俊绅士充满热情,事业很成功,而且也十分疼爱凯蒂,在他的眼里凯蒂看到了未来。然而他的表相却只是对他实质的一种讽刺,他爱慕虚荣,花言巧语,所谓的成功乃是依靠妻子得来的,他成天只顾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精致打扮上,从而用它来吸引女孩子,成为沾花惹草的资本。得知事情败露的汤森却只是丢下凯蒂,将自己置身事外,害怕这些丑闻会成为自己登上总督位置的绊脚石,他早已忘记了当初和凯蒂远走高飞的誓言,因为他不想失去妻子这跟稻草。汤森凭着他强大的哄骗技巧将凯蒂骗到手,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却全然不顾这一举动强烈的影响了其他几个人的生活轨迹。这是一张很随意,却又十分有危害性的面纱。

    第三层面纱是属于沃尔特的,沃尔特在这本书里是一个可怜的角色,即使是临死之前也没有得到妻子的一点爱或者一滴眼泪。但是沃尔特并不傻,他一直是最清楚的那个,她知道妻子嫁给他不是因为爱他,

  • 10、 《围城》2000字读后感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所以读书就应该从名著开始。今年暑假我阅读了钱钟书先生写的长篇小说《围城》。

    小说描写了三十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以妙趣横生的笔调记叙了留学回国后的几位知识青年的社交,生活。

    读后让我感到惊异的是作者对素材有着非凡的提炼能力。

    按理说,《围城》是一部小说,事件、人物、心理都是虚构的,可是小说向我们呈现的世界却逼人的真实。《围城》里的很多的事情,就像是发生在身边;我们一边阅读一边会从这些虚构人物身上看到真人的影子。小说中人物的心情,就像是从自己胸腔里掏出来,贴切的让人吃惊!仿佛一个苦闷的人一下子被人看破隐秘的一角,有几分难堪,却还有几分佩服。围城中展现的一切,都让人身临其境,历历在目。

    围城读后更让人吃惊的是它对人生事理的洞察力。

    围城取自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事业,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

    书中方鸿渐陷入与多位女子的感情纠葛,常常因自己的怯懦,难以进展,想要摆脱,却又难以自拔。这座感情的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心向往之,走进之后又深感城中的寂寞。

    而三闾大学又是一座事业的围城。这里面充斥着利益纠纷,令方鸿渐无所适从。但当他离开那里,却要面对家庭、事业的社会大围城,让他更加难以忍受。他极力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是能力有限,意志薄弱,也只能忍辱负重。总之,每个人都深陷自己心中的一座围城。

    讽刺人生的丑态,鲁迅也是高手。鲁迅的风格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一刺见血;钱钟书的风格像灸针,轻松行进,让你感到舒畅,不知不觉中手到病除。两者异曲同工。

    《围城》的语言幽默风趣,充满智慧。例如:在讽刺社会的贫富分化,人心冷漠时是这样写的因为穷人只在大街闹市行乞,不会到财主的幽静住宅区去,只会跟着步行的人要钱,财主坐的流线型汽车是赶不上的。贫民区逐渐蔓延,像市容上生的一块癣。政治性的恐怖事件,几乎天天发生。有志之士被压迫得慢慢像西洋大都市的交通路线,向地下发展,地底下原有的那些阴毒暧昧的人形爬虫,攀附了他们自增声价。鼓吹中日和平的报纸每天发表新参加的同志名单,而这些和奸往往同时在另外的报纸上声明不问政治。

    在写苏小姐的相貌时说她长得婉约如宋词比喻按理应该是以形象做喻体,而这里却用抽象的宋词来描摹人物的形象,展示出特有的一种魅力风韵。不得不佩服他对比喻的理解的精深,他的语言的创造力,和源自于骨髓的机智、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2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1-08

笑场2000字读后感
笑场2000字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笑场2000字读后感,笑场2000字读后感大全,笑场2000字读后感2024,更多笑场2000字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