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商君书读后感 > 地图 > 商君书读后感,2024商君书读后感
商君书读后感

(共 9223 篇)

  • 1、 商君书读书笔记1000字(优选笔记)

    公元2700年以前,华夏大地进入了凡有血性、皆有争心的战国时期。在这个金戈铁马、英雄浪漫的年代,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互相杀伐、攻城略地、战争异常残酷。魏国地处中原,农耕发达、文化先进,又经过李悝的变法,是以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一跃而上成为霸主。此时西部的秦国,却历经四代乱政,朝局动荡、民生艰危。在外漂泊三十余载的秦献公嬴师隰,在甘龙、杜挚等旧臣的拥戴之下,继任秦国国君。他在不触及贵族利益的前提下,对秦国旧有体制作出了一些改革举措,但是这并没有帮助秦国改变贫弱的面貌。秦献公秣兵历马,一心想要收复河西失地,秦、魏,少梁之战,这个改变天下格局的一场大战。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m.dhb100.com

    秦献公身中公子昂的狼毒箭,不久饮恨长逝。年轻的秦孝公嬴渠梁,乘着秦国这艘行将沉没的小舟,在惊涛骇浪的战国时代,开启了连他自己也无法预料的征程。楚国山川形胜之利、齐国吏治政风之明,看到东方六国皆因变法图强。雄心勃勃的秦孝公痛定思痛,为一雪国耻,下诏颁布《求贤令》。“筑巢引凤”一纸《求贤令》,让时在魏国的商鞅,看到了秦孝公的求贤若渴。在内史景监的安排下,商鞅三次得见秦孝公,根据天下时势,分别提出帝道、王道、霸道、三种不同的治国策略。唯有霸道国策,被秦孝公采纳,这符合秦人铁血戎兵的天性,也是秦孝公力求恢复先祖穆公霸业的内心写照。有了治国目标,商鞅在秦孝公的铁心撑持下,在秦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最终目的就是富国强兵,为秦一统天下奠定坚实的基础。

    《商君书》是商鞅心血智慧的凝结,也是后人研究先秦法家重要文学典籍。《商君书》虽然以法令为主,然而内容广博繁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商君书》贯穿全书始终的中心思想,就是农战思想。在《农战》篇,商鞅指出:“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业是一切物质基础,是衣食来源、经济根基。为切实推行自己的农战思想,商鞅据理力争,在秦孝公的面前,与甘龙、杜挚,这两位保守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舌辩。《商君书》记载了这样一段话:“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引经据典佐证农战思想,秦孝公闻听一扫心中块垒,对新法充满信心,遂下诏推行《垦草令》。《垦草令》是商鞅农战思想的具体体现,为《商君书》开篇第二,由此可见商鞅对农业的重视。为了务求实效,使农耕得到迅速发展,以期

  • 2、 《商君书》读后感1500字

    此位专家还颇为喜爱卖弄学识,商鞅也不幸被其所品,落得个残忍滥杀,针对百姓的恶名。商君的确是主张用权术统驭百姓巩固政权(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立官贵爵以称之,论荣举功以任之,则是上下称平。上下称平,则臣得尽其力,而主得专其柄),可是统驭百姓不等于反对百姓;巩固政权也不等于牺牲人民,权术更不等同阴谋,这个逻辑关系一定要理清楚。贯穿全书,商君都在论述如何富强国家造福百姓,这就是很好的证明。当得起暴君酷吏之名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其初衷是为了盘剥百姓而自己得益,以压迫榨取为目的。有句话形容的很恰当,商鞅是个一生尽公不顾私,极心不二虑的人。在他的心里,强国和利民是统一的方向,需要君主和百姓心无二致地齐心努力。

    商鞅或许是把人心简单化了。在他眼里,人民生来就为追名逐利,并无二致(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他对于名利的论述甚为详尽:

    夫治国者能尽地力而致民死者,名与利交至。民之生,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礼之法;求名,失性之常。奚以论其然也?今夫盗贼上犯君上之所禁,下失臣子之礼,故名辱而身危,犹不止者,利也。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肤,食不满肠,苦其志意,劳其四肢,伤其五脏,而益裕广耳,非性之常,而为之者,名也。故曰名利之所凑,则民道之。

    一个个人民在商鞅严重俨然变成了一台台机器,只会按照大自然为他们编写好的程序,也就是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温饱解决了就追逐名利的复制品。因为总结出人性的简单,商鞅主张用权术赏罚来调控人心的简单喜怒志欲,使其无一例外地变成忠心为国的助推器。

    如此实用主义的论断自然招致非议。商君此论,将诗书礼乐,天道人伦至于何地?人与野兽何异?可是请仔细想想,身边的事情不够参考就以史为鉴好好照照,人类,尤其是当个别特立独行的人类湮没于滚滚人海之中时,何曾跳出过追逐名利的循环?谈到法律系统,愤世嫉俗一点我甚至能说,法律,尤其是过于宽松的法律,不是给予善类保护,也不是给予恶类警示,而是给予恶类或企图作恶的人类一个公式计算自己如何能通过卑劣行径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不被法律制裁。身边的例子不胜枚举,路上的司机有几个不曾暗忖自己最多能开到多少时速而不被交警拦截?人类在作为一个整体接受评判的时候,为温饱等基本问题困扰的时候,温饱解决之后思索淫欲的时候,享有荣华富贵却贪心不足的时候,在太多太多的时候千万不要高估了自己,

  • 3、 《商君书》读书笔记
    在网上看到一个学者讲《商君书》的,说《商君书》在很多朝代里面只有君王才能读,引起我的极大的兴趣最近在网上下载一个老版本的,看了一下。有很多地方确实不可理解。比如他提出了,国强民弱,国弱民强的观点。开始让我很迷惑不解。 仔细想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一个国家的财富被政府拿的多的时候,民众就拿的少一点。当民众财务上不自由的时候,谈什么理想,谈什么抱负都是瞎扯淡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让你一直穷下去,你就一直独善其身。反观富人是非常自由的,可以用脚来投票。这个国家不想待了,我去别的国家。富人都是能力强的人,一旦他们走了,这就是《商君书》上所谓的去强,当有能力的人都走了,这个国家就会更容易管理,更容易统治。 《商君书》上强调一个国家要强大,需要的不是人,而是奴隶。 看过《商君书》,你就会对中国种种的现象有很好的解释。

  • 4、 商君书读书笔记

    又在网上看见所谓品人专家批判明朝皇帝的帖子了,美其名曰不带民族偏见,应当承认康熙雍正强于明朝皇帝,还道历代帝王就属明代最差。事实果真如此吗?若明朝的皇帝个个昏暴懒庸,大明自朱重八起事以来何以维持近三百年之久?嘉靖数十年不理朝政又何以自如地驾驭群臣,稳坐皇位四十五年之久而仅次于万历?论到康熙雍正的勤政爱民,明太祖八天内批阅一千六百份奏章,事事亲历亲为,又哪里比不上康雍二帝?做皇帝有做皇帝的艺术,人尽其用才是棋高一招。勤奋放在个人奋斗也许是美德,可用于帝王身上则是政体不健全导致帝王必须亲历亲为的败笔。真正伟大的帝王,如刘邦,自身可以是流氓草包一个,但只要具备超凡的凝聚力,却能网罗天下英才尽数为之所用,这才是真帝王。

    此位专家还颇为喜爱卖弄学识,商鞅也不幸被其所品,落得个残忍滥杀,针对百姓的恶名。商君的确是主张用权术统驭百姓巩固政权(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立官贵爵以称之,论荣举功以任之,则是上下称平。上下称平,则臣得尽其力,而主得专其柄),可是统驭百姓不等于反对百姓;巩固政权也不等于牺牲人民,权术更不等同阴谋,这个逻辑关系一定要理清楚。贯穿全书,商君都在论述如何富强国家造福百姓,这就是很好的证明。当得起暴君酷吏之名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其初衷是为了盘剥百姓而自己得益,以压迫榨取为目的。有句话形容的很恰当,商鞅是个一生尽公不顾私,极心不二虑的人。在他的心里,强国和利民是统一的方向,需要君主和百姓心无二致地齐心努力。

    商鞅或许是把人心简单化了。在他眼里,人民生来就为追名逐利,并无二致(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他对于名利的论述甚为详尽:

    夫治国者能尽地力而致民死者,名与利交至。民之生,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民之求利,失礼之法;求名,失性之常。奚以论其然也?今夫盗贼上犯君上之所禁,下失臣子之礼,故名辱而身危,犹不止者,利也。其上世之士,衣不暖肤,食不满肠,苦其志意,劳其四肢,伤其五脏,而益裕广耳,非性之常,而为之者,名也。故曰名利之所凑,则民道之。

    一个个人民在商鞅严重俨然变成了一台台机器,只会按照大自然为他们编写好的程序,也就是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温饱解决了就追逐名利的复制品。因为总结出人性的简单,商鞅主张用权术赏罚来调控人心的简单喜怒志欲,使其无一例外地变成忠心为国的助推器。

    如此实用主义的论断自然招致非议。商君

  • 5、 《商君书》读后感400字

    这本书配合《韩非子》和《慎子》来读,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好好研读吧,治国治民和做生意赚钱的原理其实是一脉相通的,《商君书》里面的好多思想都可以应用于商业经营中,假如能吸取其精华用之,会非常的不得了。

    《商君书》虽然是神器,但也并非没有缺点,关键在于读书的人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因为《商君书》是神器而全盘吸收,也不要因为《商君书》思想的局限性而全盘否定,这正于古人所言浩荡长江水,我只取一瓢饮;思想本身是无罪的,关键在于读书的人如何运用如何吸取精华。好好读吧,只要吸取《商君书》中哪怕只有几个精华思想并且矢志不渝的用之实践,用于企业管理与商业经营,可以帮助个人致富发财;用于政治改革和社会治理,可以实现富国强兵。

    最后再重申一遍: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读书人在读书的过程中必须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去辩证地看待书中的思想,对自己有用就吸其精华,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就去其糟粕,这样会更好。

    《商君书》读后感400字

    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在于科学技术的提升,而科技的提升也不仅仅只是科技提升而已。人类想要通过科技发展来发展人类社会,同时要需要各方各面的配合,甚至在通过一个方面的配合的情况下令科技提升的同时提升这个方面的发展,以至于达到科技发展和这个方面发展的、螺旋发展上升连锁良性发展模式,所以说社会发展其实是一个包含科技发展在内的多方面螺旋发展模式。而人类的社会发展而主要有科技发展、劳动经济、生活空间的物质发展,和思想主义、阶级划分、社会制度的精神发展的这么六大发展方面。

    其中三大物质发展具有不可抗力的前进性,而精神发展才是人类主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尤其是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促使我们人类真正前进的最主要的根本。

    中国在伏羲部落入主中原与女娲部落结成华夏之祖后,中国华夏人便一直着力建设完善的社会制度来发展好自己的生活。,就在尧、舜、禹建立了初步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社会制度后,中国才在夏建立的国家下真正开始大发展。直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中国各种思想才完成了第一次厚积薄发的大跃进。

    而《商君书》就是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思想活跃的氛围中,出现的中国第一部社会制度的奠基之书。

    在《商君书》中通过社会关系和问题的各种现象、与商鞅对这些事情的理解,创造出了商鞅系的社会制度体系君主郡县体制。

    《商君书》读后感400字

    半年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学者讲《商君书》的,说《商

  • 6、 《商君书》读后感3000字

    《商君书》读后感3000字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说的真是一点都不错。大到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小到日常生活的困难烦恼,中国古代的先知哲人们都早已给出自己的论断注解,各类经典犹如一座座永恒的灯塔照亮着后世迷惘在人生道路上的人们。不同于西方具形具象的特定学科理论,中国经典如老子、孔孟、鬼谷等只是针对某些广大的话题给出看似泛泛的理论,并结合自然现象予以辅助论述,实则千人千用,上可治国安邦,下能齐家修身,天文、地理、政治、人事的道理尽收其中。先知们长于逻辑推断和论据间的辅佐和循环反复对比论证,并佐以自然原理(足见其质朴之心)帮助理解。所以,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先知们的例子并非例证,至少例子和论点之间的关系并非像西方论断中的那样紧密,而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模糊关系,例如鬼谷使用阴阳相生的宇宙概念来比拟谈话中的捭阖之道: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论点间的关系不可谓不松散,其论述的主旨也不可谓不模糊。阴阳、德行、德力、圆方、捭阖这些相对的概念被分为两组,每组里看似不相关的概念被赋予相互模拟流通的含义而重叠使用,最后一句点出适用的情境(说人),还不忘加上天地的概念,意在为读者培养一种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烟雾缭绕的语境,发挥出自己无尽的想象和理解能力,结合各自不同的生活际遇对赅简的原文加以诠释。所以每个读者心中的鬼谷都是不同的,而这也许就是中国经典的魅力吧。此种魅力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文字的复杂多样,这与中国文化的隐晦深奥是相辅相成的。西方人讲究简洁直观,文化和语言也自然如此。就当中国经典(甚至现代著作)被翻译成英文也有一种画蛇添足的遗憾,平白添加了许多译者自己的理解诠释,在读者还没来得及思考的时候就划定了方向。西方经典往往限定一个特定的课题,并针对某一特定的受众或情境加以不厌其详的论述,段落以分论点开始,后面加以大段详细特定的例证。这样虽然能帮助读者清晰明朗地领会作者的意图思想,却也扼杀了想象和诠释的萌芽,同时也为后人的驳斥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这不由地让我觉得西方的先哲更善于表达(或者销售卖弄)自己,将完整的想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受众面前,唯恐别人误会了自己的观点;而中国的先哲们启蒙滋养的意味更浓,犹如四两拨千斤,寥寥几字传与后世学子,脸上还带着

  • 7、 《商君书》读后感 (400字)

    《商君书》读后感400字

    《商君书》绝对是神器,绝对值得细读,我发现一个秘密,毛泽东的绝大部分行为和运动都可以从《商君书》找到影子,我猜中国封建时代绝大部分有作为的皇帝都读过这本书,并且是非常秘密地去读(即夜读)!

    这本书配合《韩非子》和《慎子》来读,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好好研读吧,治国治民和做生意赚钱的原理其实是一脉相通的,《商君书》里面的好多思想都可以应用于商业经营中,假如能吸取其精华用之,会非常的不得了。

    《商君书》虽然是神器,但也并非没有缺点,关键在于读书的人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因为《商君书》是神器而全盘吸收,也不要因为《商君书》思想的局限性而全盘否定,这正于古人所言“浩荡长江水,我只取一瓢饮”;思想本身是无罪的,关键在于读书的人如何运用如何吸取精华。好好读吧,只要吸取《商君书》中哪怕只有几个精华思想并且矢志不渝的用之实践,用于企业管理与商业经营,可以帮助个人致富发财;用于政治改革和社会治理,可以实现富国强兵。

    最后再重申一遍: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人读书人在读书的过程中必须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去辩证地看待书中的思想,对自己有用就“吸其精华”,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就“去其糟粕”,这样会更好。

    《商君书》读后感400字

    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在于科学技术的提升,而科技的提升也不仅仅只是科技提升而已。人类想要通过科技发展来发展人类社会,同时要需要各方各面的配合,甚至在通过一个方面的配合的情况下令科技提升的同时提升这个方面的发展,以至于达到科技发展和这个方面发展的、螺旋发展上升连锁良性发展模式,所以说社会发展其实是一个包含科技发展在内的多方面螺旋发展模式。而人类的社会发展而主要有科技发展、劳动经济、生活空间的物质发展,和思想主义、阶级划分、社会制度的精神发展的这么六大发展方面。

    其中三大物质发展具有不可抗力的前进性,而精神发展才是人类主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尤其是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促使我们人类真正前进的最主要的根本。

    中国在伏羲部落入主中原与女娲部落结成华夏之祖后,中国华夏人便一直着力建设完善的社会制度来发展好自己的生活。,就在尧、舜、禹建立了初步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社会制度后,中国才在夏建立的国家下真正开始大发展。直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中国各种思想才完成了第一次厚积薄发的大跃进。

    而《商君书》就是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思想活跃

  • 8、 商君列传读后感

    商君列传读后感

    商鞅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改革先锋,改革可以说获得了成功,但他并没有脱俗其结局应该说也是很惨的。他的内心本质应是一个爱慕虚荣、对权利极度追逐的人。为了获得成功和目的不择手段。这在他为了推进改革所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上可见一斑。比如城门立木予十金和太子犯罪责罚其师的行为,行为上标新立异,作为一个改革家应该说是成功的。作为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成功的人他又是失败的。

    赵良与商鞅的谈话非常值得人回味。当一个人获得所谓成功的时候往往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自视过高忘记了他成功的本源是什么。我们并不否认一个人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如果没有秦孝公的赏识和信任我们还能记得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叫商鞅的人吗?

    一个人往往在胜利的喜悦下冲昏头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如果没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和国家是个损失,但是他忘掉了人的渺小忘掉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只是长河中的一滴微不足道的小水花,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河流的流向有的仅仅是泛起的一漪波澜。越是所谓的伟人和成功人士越是容易失去自我,越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最后的结果往往跌得越重。

    鸟尽弓藏,兽尽狗亡。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清自我学会隐退才是重要的,往往它比治国齐民之术还要重要。功利好色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克制本欲比为了本欲而不择手段要重要得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没有道德没有礼法没有法律没有制度和规矩是不可想象的,但去执行这些东西的人又往往是受到责难的,因为这些都是让人觉得活着不自由不舒服的东西。治民之术历来为帝王把持,所以官道讲大官小当,小官大当不是没有道理的。为人在自己获得既得利益的同时要多为别人想想考虑一下底下人的感受,只有让别人能过得去你才能沟通是你才能获得善终。

    商鞅当初为了获得秦孝公的赏识不惜贿赂孝公的宠臣景监来达到目的。商鞅为秦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个人的名和利。我们不否认他为历史所做的一切和他本人的才华。但是当一个人内心世界是自私狂妄的时候,他的结局只有失败。

  • 9、 商君列传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书,有的老师会在读完一本书后布置一篇相关作文,用来记录自己当时阅读后的一些体会和感触,写好读后感,有哪些关键要点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商君列传读后感1000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商君列传读后感【篇1】

    商鞅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改革先锋,改革可以说获得了成功,但他并没有脱俗其结局应该说也是很惨的。他的内心本质应是一个爱慕虚荣、对权利极度追逐的人。为了获得成功和目的不择手段。这在他为了推进改革所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上可见一斑。比如城门立木予十金和太子犯罪责罚其师的行为,行为上标新立异,作为一个改革家应该说是成功的。作为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成功的人他又是失败的。

    赵良与商鞅的谈话非常值得人回味。当一个人获得所谓成功的时候往往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自视过高忘记了他成功的本源是什么。我们并不否认一个人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如果没有秦孝公的赏识和信任我们还能记得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叫商鞅的人吗?

    一个人往往在胜利的喜悦下冲昏头脑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如果没有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和国家是个损失,但是他忘掉了人的渺小忘掉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你只是长河中的一滴微不足道的小水花,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河流的流向有的仅仅是泛起的一漪波澜。越是所谓的伟人和成功人士越是容易失去自我,越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最后的结果往往跌得越重。

    鸟尽弓藏,兽尽狗亡。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清自我学会隐退才是重要的,往往它比治国齐民之术还要重要。功利好色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克制本欲比为了本欲而不择手段要重要得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没有道德没有礼法没有法律没有制度和规矩是不可想象的,但去执行这些东西的人又往往是受到责难的,因为这些都是让人觉得活着不自由不舒服的东西。治民之术历来为帝王把持,所以官道讲大官小当,小官大当不是没有道理的。为人在自己获得既得利益的同时要多为别人想想考虑一下底下人的感受,只有让别人能过得去你才能沟通是你才能获得善终。

    商鞅当初为了获得秦孝公的赏识不惜贿赂孝公的宠臣景监来达到目的。商鞅为秦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个人的名和利。我们不否认他为历史所做的一切和他本人的才华。但是当一个人内心世界是自私狂妄的时候,他的结局只有失败。

    商君列传读后感【篇2】

    《商君列传》是《史记》七十篇列传中的.一篇。这篇列传,太史

  • 10、 商君列传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专题“商君列传读后感”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你有过写读后感的经历吗?对于作者写的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是能让人深思的,为了更好地体会书中的宗旨,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我们特别编辑了“商君列传读后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商君列传读后感(篇1)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一个国家得以强大的根本。在读了《知荣辱树新风》中的《商鞅立木取信》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我也知道了“诚信”,是比金子还要宝贵的品质。《商鞅立木取信》这篇文章中主要通过写商鞅立木这件事来突出表现只有诚信对人,别人才会以诚待你、帮助你。

    公元前361年,秦国很落后荒废。而这时,秦国新国君秦孝公继位了。这位国君有着雄才大略,他决心复国,让国家强大起来。读到这儿,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为这位好国君而高兴。可是,我又犯愁了,即便国君有复国的决心,可谁来帮他复国呢?接着向下看吧。秦孝公下了道命令:只要有人可以让国家富强起来,就让他做大官。后来,一个叫卫鞅的年轻人参见了秦孝公,和秦孝公谈论自己的富国方法。两人越谈越起劲,连饭都忘了吃。读到这儿,我心中又迸出个大问号,这个年轻人真的能富国吗?他怎样取得百姓的信任呢?要解决问题,再去看看吧!第二天,南门出现了一根木头,旁边贴了一张布告:如果有人把木头扛到北门,赏十两金子。最后写的名字是卫鞅。布告旁围了一堆人,大家议论纷纷,都不相信。我也在想:这个卫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实在叫人猜不透!卫鞅见无人扛木头,又把赏金加到五十两!人们议论的声音更大了。我也更加差异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汉子冲出来,扛起木头就走。卫鞅见状,真给了他金子。大伙纷纷议论起来,大家认为卫鞅可信,就协助他治国,秦国就富强起来了。秦孝公也信守诺言,给了卫鞅十五座诚池,从此,大家就把卫鞅叫做商鞅了。

    读了这个故事,你们体会到诚信的宝贵了吗?可是有些人呢,他们就十分的不守规矩,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个很有才华的大学生,他很穷,但很聪明。他每天都要去坐班车,为此,他在这方面花去了很多钱。有一次,他没有买票,也没被发现。他惊喜万分,于是经常逃票,只被发现过一次。毕业后,大学生去找工作。可没有一家公司录取他,他怎么也不明白,于是跑去问经理为什么不录取他。经理说:“你很有才华,可不诚信,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员工。”他后悔极了,从此再也没有找到工作。这正如一句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09-21

  • 2023-06-15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1-07-15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2-14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商君书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商君书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商君书读后感、2024商君书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