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 > 地图 > 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2024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
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相关栏目
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热门栏目
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推荐
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

(共 6802 篇)

  • 1、 读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

    读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

    实验学校 王志娟

    今天,有幸读了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的内容,虽然我不做班主任,但是我能深刻体会到,班里的后进生给课堂给教师带来的许许多多问题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转换后进生这是一个十分痛苦而又反复无常的过程。

    下面就内容谈谈我的一些收获。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后进生成就一个名师”,这是李镇西老师的观点。李镇西老师从家庭、学校、个人这三个原因分析后进生产生的三大要素。其中,第一要素是家庭原因,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的行为和家庭的离异又成为第一要素的首要因素。可见,后进生的产生根源在家庭。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到了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各种坏习惯的养成,长期受到老师同学的冷落、辱骂和歧视,能先进吗?多么发人深思的问题呀。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理解后进生,明白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反复而漫长的过程,仅想通过几次教育即可转化成功的思想是不可取的。第二,转化后进生的一些技巧。一是要多找后进生谈心,讲究一个“磨”字。因为转化后进生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师除了口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书信交流等方式和后进生进行交流。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李镇西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点非常好的方法。例如,让后进生写自我评价,让他带回给家长看;让一个帮助他的同学写他的纪律表现;多联系家长,以表扬鼓励为主;在课余时间带后进生游玩,让对方走近教师;通过集体评议,利用集体的力量,评出进步最大、感动本班的十大人物;让学生每天写“精神搏斗”,通过日记走近后进生的心灵;让学生做班干部;作文评选法;推荐一本好书等。第三,转化后进生的几个问题。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感情倾斜,让后进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好,从而唤醒其向上的信心,这非常重要。这要求教师做到,相信他是一个好学生,相信他是一个有缺点的好学生。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镇西老师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很善于利于集体的舆论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告诉学生“你对了”或者“你错了”,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李镇西老师多次强调转化后进生的“反复性”,可见过程的漫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和多一份忍耐。对于日常教学,我们可以对后进生可采用降低要求的做法,使他能够找到一点成就感,满足他一次次的虚荣心,这样才能激发他学习的欲望,从而激发他向上的

  • 2、 教师读书笔记:转化后进生之我见

    假期,在家拜读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文章,觉得陶公虽已离开了我们这么多年,但他的思想放在我们今天还是非常实用的,他在转化后进生的问题上颇有独特见解。

    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要和学生做朋友。确实如此,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无法和孩子沟通,更无法真正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对后进生,这一点就更为重要。

    我们班有一个姓张的同学作业完成的非常慢,每次交作业,他都是最后一个,而且要老师和组长三番五次的催,他才会慢吞吞的做完作业。有时他不想做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好,严肃批评也好,他就是无动于衷,好像任何批评表扬都与他无关,你越是急他就越是慢。静下心来我决定不再盯住他,开始几天,他照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后来,发展到什么作业也不做了,我估计他这样做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一天放学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和他聊聊天,问一问他最喜欢干什么,说实话,这孩子见我跟他笑眯眯的,一点都没有以前催作业时的严肃样,他完全放松了警惕,像朋友一样的和我聊起了天,此后,我一有空就找他聊天,上课也多找他的闪光点,并不适时机的当众表扬他,渐渐的,他的作业再也没有拖拉的现象。

    让后进生体验成功。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与爱迪生。的确是这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可是好学生与后进生相比,好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扬要更多一些。而后进生就经常成了被人遗忘的对象,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呵护,他们如同一棵小树,被风吹斜了、被雨淋湿了,如果经常有温暖的阳光照耀,他们定会和那些好学生一样,会成为有用之材。我在上课时,经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只要他举手,就喊他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了,也要给他一些鼓励。经常会对后进生说:你真聪明!再想想,你就会想对的你的进步真大!你真棒

    班上有一个女生上课时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因为长期养成了上课不听讲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在后进生的行列中。但是她很聪明,只要认真动脑筋,成绩就会上升。一次,在辅导作文时,我说我们写作文时尽量用跟作文有关的学过的字词句,如:描写秋天的小河,用《北大荒的秋天》中的一段,我让她背那一段,她很快就背出来了。我说:我们今天的作文就可以用这一段。在让学生们试写过后,我让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站起来念作文,然后再让她站起来念,结果,她真得把描写小河的那一段写了上去,我当着全班同学的

  • 3、 读《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有感

    读《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有感

    的确,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对于后进生来说,更需要通过阅读来滋养与提高。下面我就建议中第六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说说自己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转化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和科学定义的。应当让这些学生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求知,这是对他们进行智育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他们所读的书籍,在他们从周围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们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千百次的观察得出结论: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

    读到这里,不由地让我想起班上的那些学困生,确实他的学习越困难,那么他在学习中遇到的无法克服的障碍就越多,如果能够更多地阅读,让阅读教给他思考,让思考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让书籍激发起来他的活的思想,那他就不会后进。会思考的学生,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因此阅读是激发思维觉醒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由此我想如果能培养后进生的阅读兴趣,孩子们的学习就更容易了。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们变得更聪明能干,必须多阅读!

  • 4、 学困生转化技巧读后感
    学困生转化技巧读后感 蒋玉兰 作为班主任,我们往往欠缺的就是对学困生的关心。那些学困生受关注的程度比较低,他们对学习也就失去了信心,进而上课不专心、开小差、讲话等等,慢慢地影响到了整个班级。但是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受益颇深,从中学到了一些帮助学困生的方法。 方法一: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逆反心理 首先,我们要找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沟通,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是爱他们的,愿意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烦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一个优秀的学生除了学习好以外,品德也很重要,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足够的感情投入,严肃有余,温和不足,学生往往会对其敬而远之,严重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如果教师能够做到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除了关心的日常学习情况,还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会很乐意与你亲近,乐意听从教导,教育效果自然就会倍增。 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够产生纠错的动力,这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时候气氛千万不能太紧张,学生能够信任你,愿意把心里所想的告诉你。而且处理问题的时候必要公正公平,不能因为一个学生的成绩好不好。 宽大为怀,针对性处理。由于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很多,故先要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如果是因为教师处理不当造成的,教师就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停地改进工作方法,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学生,重新赢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有时学生犯了错误,并不是存心的,而是出于无知、幼稚,这时我们就要给予他们理解和宽容。 方法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了解学生的途径很多,我们要从这些途径中找到了解学生的有用信息。 写周记,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养成写周记的习惯,周记的内容包括这一星期来班级里的发生的事情,无论事情的好坏,都可以写;谈话,我们可以找那些对班级比较上心的学生进行谈话,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从他们的口中了解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动向;实地考察,作为班主任,应该花更加多地时间到教室里去,去看看学生到底在做些什么;学生档案资料,包括学籍卡、历年的成绩记录、操行评语、体检表和有关的奖惩记录等。 方法三:批评学生的策略 榜样的力量。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应该根
  • 5、 罗生门读后感如何写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罗生门读后感”。

    考虑到你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意整理了“罗生门读后感”。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看过作品之后,我有很多启发。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记下阅读后的体会和感想。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罗生门读后感 篇1

    小说《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故事梗概是:大灾后,一名被主人辞退的仆役,在京都的罗生门下避雨。走投无路的他,起了除了当盗贼,别无他法的念头。他爬上罗生门的门楼准备暂过一夜,却发现一个老妪正在薅死者的头发。他心中猛然升腾起正义感,质问老妪。老妪回答说用死者头发做假发卖钱来维持生存,而且,这些死者,生前也不是善良之人。仆役对老妪的憎恨之心慢慢减弱,最后竟剥下老妪的衣服在黑夜中逃遁也许卖了去换顿饭吃吧。www.u522.com

    小说中的奴仆为生存所迫,一开始就有了当盗贼的念头。但是当看到老妪薅死者头发时,他心中的善良和正义感还是本能地表现出来。他听了老妪的解释,那种当盗贼的念头又重新升上心头,罪恶感慢慢消解了这是个复杂的社会,许多人为生活所迫而走上邪恶之途。或许,社会本身就存在邪恶,对邪恶的邪恶,也算不上缺德。甚至,他在剥老妪的衣服时,为自己找到了打劫的理由:我不这么做,就得饿死嘛。

    面对复杂的社会,善与恶都不是那么容易定义的。更何况,人心之复杂多变,善恶观是以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和目标取向为依据的,作为一般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无忧、风气淳朴的社会里,人才会活得有尊严,有善良的愿望和对罪恶的憎恨。在一个贫穷、不公正、风气恶劣的社会里,罪恶感会被消解,善良和正义成为一种摆设和借口。

    当下,人们对社会公权力的滥用已经习以为常,对官员和国企经理贪污款额的接受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对各种各样的愚弄和欺骗已经不再愤怒,对种种的不公平已经无话可说。罪恶感正在道德的集体沦丧下慢慢消解,并且,催生新的罪恶。

    罗生门读后感 篇2

    《罗生门》可以算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作为一篇短篇小说,它并不像我所熟悉的欧亨利等的短篇小说那样,通常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罗生门楼里发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个小片段,没有过多的雕琢痕迹,却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我认为日本作家多是比较喜欢而且善于描写人的内心的细微变化的,这在《罗生门》中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作为主人公的家将,本是被老主人辞退出来的。他本身是一个善良而普通的人物

  • 6、 知道做到:如何将KNOW HOW转化为你想要的结果读后感400字(3)篇
    知道做到:如何将know how转化为你想要的结果读后感400字 第(1)篇

    《知道做到》:为何知道这么多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安慰别人的道理那么多,还以为我真的都懂了。——she《亲爱的树洞》

    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很多人在抱怨“这个我知道啊,可是做不到”,或者是开导别人时别人一脸不屑的样子“这个我知道又有什么用”,似乎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一个“我知道这么多,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世界里,每天接受各种信息,学习各种知识,却依旧过得不如人意。在“知道”和“做到”之间,似乎天然存在一条鸿沟,阻碍我们的进步。

    笔者喜欢读书,起初读书觉得收获很大,可接收到很多新知识,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之后,却再也感觉不到明显的进步了。纵使有句“初学三年天下无敌,再学三年寸步难行”的俗语,却也只描述这个现象。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只要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际,知识就能产生价值,就能缓解这个现象。可是这“行动”却是难得被进行。

    高举旗帜要减肥,朋友圈狠狠立下flag,却没坚持住几天,就依旧回到“葛优躺”状态;知道英语在职场的重要性,发誓要好好学习英语,却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渐渐地依然在原地踏步,错失一次次升职的机会;明明才学过沟通的技巧,记了满满几页笔记,第二天照常与人争得面红耳赤……这些“知行不合一”的状态,是否你也曾一次又一次陷入呢?

    《知道做到》这本书里指出,人们之所以“知道却做不到”是方法不对,体现在认知层面、态度层面以及行动层面,未能保持协调共进,接收即终止。作者从“信息超载”、“消极过滤”以及“缺少跟进”三方面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随处而来,尤其碎片化信息占据人们大量的时间,而人们在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时,总想着要不断地提升自我能力,报培训班、看书、线下组织分享交流,从不停歇地接收新知识,总担心少学一些就落后别人一些。人们会习惯性地不断获取新知识也是因为新知识比应用已有的知识有趣。可你是否关注过这些信息早已超过你的接收范围?不断学习新东西,反而没时间将所有东西加以应用,这才导致我们“知道这么多,却没过好这一生”。作者指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的内容也极其有限,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采用“精要”的理念,重复学习真正重要且精华的知识,并加以应用。这是从认知层面上先接受真正重要的信息。

    人们在接受新事物时,大脑里会潜意识地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对比,大脑会质疑新知识或者新方法。因此,当我们接触到

  • 7、 罗生门心得感悟如何写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身的素养,还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罗生门心得感悟如何写”,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罗生门心得感悟 篇1

    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着放肆大笑的三个人,强盗、女人和杂役。

    强盗,声名狼藉的采花大盗。他执剑任意践踏他人,赤裸裸地要,赤裸裸的活,不戴面具,无需伪装,因为他本来就是强盗!最趣味的是强盗描述的“那阵凉爽的风”,凉爽的微风吹着树叶沙沙做响,如果不是因为那阵风的话,我是不会杀了他的。你瞧,强盗们总会给自我一个理由推卸职责,无辜的风竟然成了故意杀人的诱因。风吹动女人面纱,强盗受到诱惑色迷心窍,所以他说一切都怪那阵风。现实你我不是也常常被恼人的风撩动?不是也常常没事儿怪着玩儿?!哇咔咔咔!可怕的是风?是风?还是风?

    女人,是戴了面具的那一组,这样看来可笑又可鄙。被强盗玷污后,受到武士斥责鄙视,而强盗制止武士并推说女人软弱。此时的女人才像画皮中的鬼魅瞬间变脸,她爆发出刺耳放纵的大笑,那一刻她妩媚的脸变得狰狞,我说过,女人的力量远非她平时表现出来的那样,你若轻易上当,只能证明你天真可悲。她剥开美丽单纯温顺软弱的伪装,暴露出强悍自私的本性。她谴责面前的两个男人,软弱。她指责武士,做为丈夫他应拼得一死捍卫自我的尊严,才有资格要求这个‘脏’了的女人自杀;而当她明白这个强盗就是大名鼎鼎的多襄丸时,她以往暗自庆幸,她对以前生活中每一天重复的无聊闹剧感到恶心,她以为多襄丸可能会把她从中解救出来,可惜此时她才发现,多襄丸只是徒有虚名,他只是同样微不足道的小人。女人爱的是充满热情的男人,而男人仅有靠他的剑才能够得到他的女人,她的梦想破灭了,她爱着的只是个虚拟的完美男人,而这个世界甚至不可能出现那样的完美。想想,可笑,我们何尝没有各自虚拟的完美?!又何尝不是重复着平淡的无聊。

    杂役,自始至终以局外人的好奇倾听,我想他是作者的代言,他的台词应当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他仿佛很超脱,一向是坦然的混世态度,又何尝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代表?!杂役拆卸罗生门腐朽的木板烤火,我看到的是人类正在一块块焚毁祖先留下的礼貌,不止是遗迹。杂役曾对和尚说,如果再说

  • 8、 《父母是如何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

    《父母是如何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

    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我们,对于“不打不成材”,“优秀的孩子是打出来的”,这些话大多是听过好多次了,很多人也被“打”成优秀的孩子。此种被家长们奉为真理的严厉教育,虽然是父母想给自己的孩子打造出的完美人生宫殿,但到头来却只能制造出一间精神牢笼,陷儿童于自卑,暴躁,残忍和冷漠中,给孩子造成经久不愈的内伤。儿童是脆弱的,成长需要鼓励和支持,不需要一味的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

    父母教育孩子不能一味的打骂和惩罚,对于孩子的错误,要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教育他们自己改正错误,自己管住自己的行为,并且成为自己的主人。像《父母是如何毁了我的一生》中的那位单身女士,就因为小时候一次不小心尿床,父母将事情扩大化严重化,给她施以压力和惩罚,让她失去了尊严,之后渐渐恶性循环,在父母的打骂声下,她再也脱离不了尿床这个行为了,这个行为伴随她之后的生活并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本来这件事是一件可以解决的小事,家长完全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态度来解决,甚至不需要去解决,问题也会自行消失。但由于家长用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将问题严重化,给孩子造成一生难以消除的创伤。

    面对孩子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要给予他们自由,不要一犯错误就非打即骂,让他们自己去辨别是非,自己去了解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但这里所谓的给孩子自由,不同于放纵或无限制的自由。对于严重性的错误,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但要耐心的教育孩子,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被动的接受错误。

    粗暴教育只会让孩子粗暴,残忍。“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是一种示范,但如果成年人对自己的孩子是批评与打骂,又怎么能培养出温和有爱的孩子呢?用斯宾塞的一句话来回答:教育之目的,是在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也应当是快乐的;犹如一根又小又细的芦苇管,假如从这一端送进去的是苦涩的汁,那么,在另一头流出来的绝不会是甘甜的汁。

    当你对你的孩子给予笑脸时,他也会抱之以快乐给你,相反,你对他暴躁,他也会对你暴躁,你的态度会对他造成巨大的影响。用快乐的态度面对生活,你的孩子也会学会快乐的面对生活,用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你的孩子就会相应的消极的面对生活,总之,快乐的积极的向上的教育你的孩子,他会同样快乐积极向上。同时试着和你的孩子成为亲密的朋友,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尊

  • 9、 有关罗生门读书心得如何写

    人生漫长转瞬即逝,我们经常会有所感悟,此时此刻,不妨记录一下内心的想法。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让自己思考和感受更加清晰的方法,以下内容“罗生门读书心得”是读后感大全特意分享给您的,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罗生门读书心得 篇1

    先来聊聊作者。芥川龙之介,日本人,1892年生,卒于抗日战争前十年。他博闻强识,多愁善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讨厌隔靴搔痒式的含蓄。他擅长猛烈的直击人心,毫不留情,所以无病呻吟与他彻底无缘。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和我国大学者胡适的交集,提到孔子、诸葛亮、李白、苏轼等名人,更是频繁引用我国古诗,让我心生好感。

    言归正传,罗生门是人世与地狱之间的门,意味着“生死徘徊”。标题看似玄幻,情节却真实得近乎残酷。不论家将后来有没有当强盗,都隐喻了他放低善念,从人间踏入地狱。家将手握短刀,逼问老妇时,一种站在道德高位上的`骄傲感油然而生,他成了老妇的审判官,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

    罗生门是坐落于京都的一座破庙,故事年代,京都连年遭灾:地震、龙卷风、大火、饥荒等不一而足。整个京城尚且衰败不堪,何况小小的罗生门,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罗生门里的佛像和祭祀用具俱已损毁,涂着朱漆或饰有金箔的木料被人推在路旁当柴出售。

    社会经济低迷,人们普遍生活窘迫,在生存压力下,道德和良知失去约束,人性的“恶”渐露狰狞。由此犯下罗生门下的五宗罪。

    第一宗罪。由于京都城的衰败不堪,仆人被多年的雇主解雇,以致仆人走投无路,迫得在破庙栖身。经济压力下,雇主的冷漠与仆人的弱势形成强烈对比。仆人对雇主不能说无怨无恨,却也是无可奈何。仆人的当务之急是设法筹措明日的生计,但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即使想方设法也是无法可想。为生计所迫,是仆人蜕变为盗贼的原动力。

    第二宗罪。在萧条的大背景下,庙宇因无人修缮而衰败不堪倒也罢了。但无主尸体被遗弃于罗生门楼上且日久成俗,任由食尸鸟啄食,以致日暮时分罗生门的上空昏鸦蔽日。人世间重生轻死本是常情,然而对死者的遗弃却超出了“轻死”的度,一个对死者失去尊重的社会必然见利忘义,死者的无助折射出整个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助。

    第三宗罪。为生计所迫,老太婆竟然去拨死人的头发做假发。对死者的亵渎,必然导致生者的同类相残。无论这个得瘟疫死去的女人生前有多么的十恶不赦,死亡等于清算,应该能洗去其一生的罪孽。然而,老太婆连死人也不肯放过,求生的本能淹没

  • 10、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读后感(3)篇

    跳跃看完的,重点在附录的总结,很全面很实用。最近在看身心灵相关疗愈的书,有提到复盘的运用,所以想学习一下复盘的正确使用方法,看完本书才知道原来复盘不是单纯的总结,它结构严谨,看似简单,实则繁琐,不仅要回顾目标与事实,也要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经验与教训,才能算是完整的一次复盘。有一个重点要求是团队复盘,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发现个人的未知处。这点自己一个人的复盘是无法做到的。虽然书中的高大上理论和案例我都触及不到,但他的实用性和成功性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汲取适合自己的部分,编辑一套专属的复盘流程,应用在个人生活中,我想效果也会不错的。

    殷:苟日新

    夏:有启新民,无德而弃

    禹:堵不如疏,梳到一家人...

    读史复盘,指引明灯 [尴尬][呲牙] 

    公司一直在强调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多学习,但员工的自我学习跟公司建设学习型组织没有直接关系,而且见效不会那么快,而团队复盘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组织性学习,让学习从公司实践项目中来,到实践中去,让学习的经验立马能转化成公司可以改进的方法或者工作流程,促进整个组织或者系统的优化跟完善,积跬步至千里。 总之,短期看,复盘能解决公司现有问题并转化成具体的流程制度,长期看,复盘也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方式。

    但复盘有一个问题,形法易,心法难,我们知道具体的流程不够,怎么通过复盘总结出我们真正想要的经验,这里边作者说的非常笼统需要主持人的深厚功力,如何引导,如何提问,怎么把握尺度才是重点。总之,招式容易学,内功需要好好修炼。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2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09

  • 2022-01-22

  • 2021-08-06

  • 2022-01-13

  • 2019-09-21

  • 2023-05-13

  • 2019-11-06

  •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10-22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04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3-03-25

  • 2023-02-03

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2024如何转化后进生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