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人文甘肃读后感 > 地图 > 人文甘肃读后感,2024人文甘肃读后感
人文甘肃读后感相关栏目
人文甘肃读后感热门栏目
人文甘肃读后感推荐
人文甘肃读后感

(共 1233 篇)

  • 1、 《人文甘肃》读后感2000字

    是故乡吗?还是远方——《人文甘肃》读后感2000字:

    “是故乡吗?还是远方”,当我翻开《人文甘肃》系列丛书第一辑时,脑海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疑问:是故乡吗?

    是的,他是故乡,是我生命的起点,也是我生活的原点。我生于此,长于此,这里记载着我美好而又短暂的童年时光。我热爱这里的黄土地以及黄土地上那金黄色的麦浪,我热爱这里四季分明的气候以及那些风中含沙带土的空气,我热爱这里的大街小巷里以及那些隐藏于此的独特家乡风味,我热爱这里南北房里温馨安静的氛围以及那些性格淳厚耿直的人们……我热爱这里的一切。

    他是故乡,是我的信仰,也是我的骄傲,我为他荣而荣,为他衰而悲。或许,旧时光里你也曾为自己的故乡骄傲或是自豪,可是,你还记得那些琐碎的回忆吗?我想,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我都会清晰地记得2012年自己在北京南站动车口看到“新平台、大产业,第五个国家新区-兰州新区”宣传标语时的激动不已,手持相机拍下照片的那刻,身处异乡的我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与认同,有一种叫温暖和幸福的东西直击内心深处。或许,在外人眼里,“干旱”“沙漠”“贫穷”等成了甘肃的代名词,甚至还曾听到诸如“甘肃有水吗?甘肃人洗脸吗?”等疑问。所以,我想告诉大家,这里除了干旱,还有“九曲黄河第一湾”自然奇观和“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认江南”的梦幻与浪漫。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自然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休闲旅游胜地……这些才是真正的甘肃符号。

    他是故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土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大概这表达了故乡的真正意义吧。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承载着我不大不小的乡愁,这种乡愁是每逢佳节那份来自远方的牵挂与问候,也是月圆之夜故乡那孤独的等待与守望,更是夜深人静时那盏依稀亮着的昏黄与温热。

    是的,他是故乡,是我一直遥遥守望的故乡。

    “可是,你了解他吗?”当我读完《人文甘肃》系列丛书第一辑时,心里有另外一个声音在默默发问。

    我不停地翻阅,不停地思考,从北大才女樊锦诗到散文大家余秋雨,在不同视角里重新认识、重新探索。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感慨。感慨自己多年来只贪婪于欣赏千年甘肃的艺术瑰宝,却不曾真正与历史对话,探索甘肃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感慨自己“只缘身在此山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所以,对我而言,他更是远方。

    在《敦煌文化》中,我读到了北大才女樊锦诗“一见敦煌定终

  • 2、 读《人文甘肃》有感心得体会1500字

    为甘肃骄傲为甘肃奋斗——读《人文甘肃》有感心得体会1500字:

    读完欧阳坚主席主编的《人文甘肃》第一辑,我发自内心的第一感受是:为甘肃骄傲,为自己是甘肃人自豪,愿为甘肃的发展贡献力量。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世界公认的文明史三千年,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通过国家鉴定,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公论。中华文明史由此向前推进了2千年。这是一件值得中国人民骄傲、世界人民羡慕的历史事件。然而这还只是阶段性的成果,随着伏羲文化研究的深化,特别是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中国上古时代文明源头的时间从5000年前推到了8000年前,于是丝绸之路3000年,华夏文明8000年成为甘肃在中华大地上的鲜明标识。

    甘肃是织女真正的故乡。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所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纯粹的爱情价值观,蒙曼女士说:《诗经》中“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个伊人就是织女,织女又在哪呢?她宛在水中央,这个水就是位于甘肃的西汉水。在今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乞巧节”,依然在甘肃西和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得到完整的传承,展示了一个美丽浪漫的甘肃形象。

    甘肃是世界上第一个举办万国博览会的地方。著名作家柯英讲:随着张骞完成“凿空”壮举,一条丝绸般华丽大道展现在了汉武帝面前。为此,他发动了征服匈奴的“河西战役”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此河西走廊正式归入了中原王朝的统辖,实现了汉武帝“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战略目标。引发了数百年后,隋炀帝“通西域,四夷经略”的宏伟抱负,一场由隋炀帝主导、西域诸国参与的中西贸易盛会在张掖隆重上演,这个声势浩大的贸易盛会,史称--万国博览会。一千多年前发生在甘肃大地上的世界博览会,向世人昭示了一个多元、开放、包容的甘肃。

    书中的甘肃是如此久远、如此雄强博大,如此多彩多样。面对甘肃大地,任卫东先生由衷的感慨:“甘肃,你是智慧沃土,你是华夏福地,你是菩萨秘境,你是丝路殿堂。你有千种风情,更有万般功德。你是千手观音,何止是千面女郎!”读书笔记·胡亚权先生认为“他在甘肃办成了一件事,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他和郑元续先生创办的读者杂志,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读者杂志已发展到发行量排名大众类期刊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并引发了为什么中国最大的杂志不出在北京上海,偏偏处在偏僻大西北兰州的热议,形成了独特的读者现象。”

    掩卷沉思,为甘肃

  • 3、 秋天的甘肃作文6篇

    作文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强,通过写作可以增进我们的想象力。那些值得借鉴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想要掌握“秋天的甘肃作文”的知识读后感大全编辑已经为你精心整理了资料,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秋天的甘肃作文【篇1】

    “秋风扫落叶,五谷见飘香”,秋,真是一位好姑娘。秋景让我陶醉,让我心醉神迷……

    悄悄地,悄悄地,秋天来了,秋姑娘的脚步近了,近了。她为人们驱散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她特有的凉爽,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累累的硕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提起秋姑娘,我的眼前便会出现一幅幅丰收的画面: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鸭梨,金灿灿的橘子,都挂满了枝头,田间吹来一阵阵凉爽的秋风……让我们踏着秋的脚步,去寻找秋姑娘吧!

    她悄悄地走来,走进了田野里。放眼望去,满是金黄的稻子,一阵风吹来,稻子们向我点点头,招招手,告诉我秋天的到来。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头,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小姑娘,害羞地站在那儿。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抬头望着高高的天空,便体会到秋高气爽的含义;一阵阵秋风扑面而来,使人感觉心旷神怡。秋天在广阔的田野里。

    她悄悄地走来,走进了果园里。秋风所到之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红彤彤的苹果了,她真像是一个可爱的姑娘。不远处,便是黄澄澄的大鸭梨了,他们有的害了羞,躲在枝叶的后面,和我玩捉迷藏;有的则大大方方地站了出来,向人们炫耀他那优美的姿态。躲在最后的,就是这火红火红的石榴了,看把他们高兴的,个个都笑开了嘴,露出了珍珠般晶莹剔透的牙齿,让人见了馋延欲滴。秋天在五颜六色的果园里。

    她悄悄地走来,走进了树林里。她为大树脱下了绿衣,换上了一身黄袍子;但她觉得还不够,又送来了一阵秋风,吹下了大树的“黄袍子”,让他变得光秃秃的,更好地迎接刺骨的寒冬。秋天在光秃秃的树林里。

    “秋风扫落叶,五谷见飘香”,秋,真是一位好姑娘。秋景让我陶醉,让我心醉神迷……

    春兰秋菊,夏荷冬梅,这是大自然赋予季节的美丽芳华;春风梳柳,夜雨润花,这是造物主滋润芳华的天工神韵;“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这大自然的一切令我陶醉。

    春,柳絮纷乱,草色迷离。春天,最美是萌芽。看着冷寂了一冬的树枝长出嫩绿色“小眼睛”,小草摇摆着柔弱的身躯悄悄地探出头,瞻望着,瞻望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那燕语呢喃,蝴蝶翩跹的高空;那一股淙淙流淌刚刚解脱了冰的“束缚”的小河,叮叮咚咚流淌;那一片鹅黄绿——又一度春光乍泻。

  • 4、 人文素养读后感

    人文素养读后感(一)

    读了《人文修养》我最喜欢其中一句,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针堪买针。这句的意思是两个人一条心思,就能买得起黄金,要是每个人都为自己考虑,在一块,连一根针都买不起。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做灯笼,由于我们带了太多材料,于是,我和王筱菁一起做了一个灯笼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们两个一条心思,要把灯笼做好,我们以福字2020为灯笼主题,以王筱菁为主制作,我当助手。美丽的灯笼做成了,我们获得了第二名。

    有了这些句子,我像是有了人生的宝藏。

    人文素养读后感(二)

    人文素养读本,作者宋德福。张丙辰局长的导读这样写道:面对一个多诱惑的年代,一些人越长越大,却越长越不知,也越来越不会做人了。因此,自身修养的关键是如何做人。

    最近在网上的师德培训,让我对自身修养的提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之余,重读这篇文章,却是别有收获: 现在的社会充满诱惑,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教师需要一颗淡然的平常心,记得有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讲述了一个男孩和父亲去钓鱼,可去的早了,还没到开放钓鱼的时间,可孩子却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孩子放回了鱼,孩子极不情愿,因为那条鲈鱼太大了,孩子想:也许以后会钓到鱼,可不会有那么大的了,可父亲说:还没到开放的时间,要守规矩。于是孩子虽极不情愿,但还是放回了鲈鱼。对于孩子来说,那大鲈鱼是一种极大的诱惑,面对诱惑,文中的父亲教给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道德准则,几十年后,孩子感激父亲,因为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像鲈鱼一样的诱惑,而孩子都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作为教师,面对诱惑,能如一个孩子般遵守规则,淡然处之吗?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力量,更需要有好的道德修养。我认为要提高自身修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自强不息。只有自信、自强才会有人格尊严。二、要有骨气,但不是清高。当做的即使困难再大也要坚持,不当做的坚持不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三、要有肚量,有宽容、感恩之心,与人为善。爱心无价啊!四、持有淡泊之心态,但虽淡泊宁静,却不随波逐流。

    其实,教师就是叶的事业,默默无闻,既然选择了叶的事业,那就无私奉献吧!正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样,虽玫瑰予人,但香味仍会存留于你手中!

    人文素养读后感(三)

    今天我们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有关于人文精神的课程, 关于这一节课, 我很爱, 我很喜欢, 因为这一节课他重点解说了人文素养的灵魂与中心精神以及核心

  • 5、 人文读本读后感

    人文读本读后感(一)

    工作快一年了,我开始已经习惯现在的角色。作为一名教师通过阅读《教师人文读本》,我感受最深的是爱。不管是站在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我切身的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这种爱是一种自觉、真诚、持久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对孩子的爱。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义务,可以说是教师全部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矗关爱学生往往从一些平常、琐碎的小事做起。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学会理解、信任、赏识和支持学生。让学生在爱中学会爱,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理解中学会理解。教师的爱是给与全体学生的,教师要有一颗无私的心,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比较后进的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在教育的园地里大展身手。

    当然,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的严格必须以爱为基础,不能让它变成让学生害怕、敬而远之的严厉;另一方面,严格有必须要对爱有所限制,不能让它变成对学生的溺爱和放纵。裴斯泰洛奇告诉过我们:用单纯的慈爱办教育史没有用的,只有慈爱和威严互相结合才行;因为要一个人去披荆斩棘,是绝没有出于自愿的,必须使他逼于形势,不得不然,逐渐锻炼成为习惯。教师既要对学生严而有格,制定正确的培养目标;又要严而有度,给学生提出可望又可及的具体目标;还要严而有方,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没有老教师那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通过阅读《教师人文读本》,我知道,要用我的爱心去换取学生进步的信心。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向学校中的优秀教师前辈看齐。

    《人文读本》中有一篇关于阳阳的故事。阳阳从老师那儿感受到的是热情的鼓励、中肯的提醒、有效的点拨他乐于向老师倾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喜与忧,乐于向老师表达他心中的不满。乐于与老师共同努力,争取成功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阳阳遇上一个好老师。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亲其师而信其道。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教育工作的事半功倍。

    一、课堂上师生平等

    教师要确立学生是课堂生活的主人观念,要看到学生的潜能,尊重、信任学生,热情地激励、鼓舞和唤醒,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

  • 6、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 ,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伎颊饷炊啵 恰督淌宋亩帘尽啡梦宜伎颊饷炊唷n倚老驳胤⑾?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

  • 7、 人文精神读后感

    人文精神读后感

    文/胡雁飞

    学习了人文精神,了解了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现在我们在构建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说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常常要求说的文明用语,有请、谢谢、别客气等。这是执政党和政府要求推广的,还搞过五、四、三运动。单从这一重视程度来看,说明文明问题是够严重的了。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平时与人相处的亲切,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优良行为。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

    文明的时代呼唤文明的人,我们应该和不文明的行为决裂,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与人文明交谈。

    文明,首先从与人对话做起。

    与人对话,不要只顾自己说,或者只顾说自己,兜着圈子把话题往自己身上拉。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喜怒,并一再追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是真心听取意见,而是求得心理满足,对别人的问题则一概不感兴趣,不予关注。反之,应该主动地寻找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甚至重点谈及对方关心的事情,并留心他人欲言又止的难堪。美国总统罗斯福接见社会各界人士时,都要先了解对方的情况,然后对别人的事情表示关切和敬重,由此,罗斯福总统在公众之中赢得了很高的荣誉。同时,要注意说话的角度和分寸,绝不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说教别人,甚至连你应该、你必须、你

  • 8、 感人文章读后感

    感人文章读后感(一)

    《蓝花》这本书是老师介绍给我们看的,我最喜欢这本书里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2020叫最后一个灵魂。

    当我刚开始看到这个故事的名字2020时候,我就想这个故事一定很恐怖,我就不准备看了。可是后来我又想,连《鸡皮疙瘩》我都看过了,还怕这个小故事吗?我就鼓起勇气打开书,翻到这个故事那页,勇敢地看了一遍。嗯,这个故事真是太感人了。

    故事的主人公事隔小男孩,叫小狄,他有一个很好的女朋友,故事里还有很多勇士。有一天这个少女的灵魂被勇士勾走了,只有小狄才能看见她,小狄为了救这个少女,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找到了勇士,也找到了少女的灵魂。少女问小狄:你还爱我吗?小狄回答说:爱!勇士队小狄说:如果你爱她,就把你的灵魂给我,我会把她的灵魂还给她。小狄同意了,小狄的灵魂就被勇士带走了,而少女终于又复活了。

    也许你看我写这段并不很感人,但是当你真正看了这个故事后,你会觉得这个故事写得太感人了。我为小狄的奉献精神而感动。这本书是冰心奶奶写的,我还记得冰心奶奶还写了这样一句话:

    人类啊!相爱吧,

    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

    向着同一的归宿。

    感人文章读后感(二)

    我读了一遍文章,名字2020叫《伦巴第的小哨兵》。

    从前一个小孩是个孤儿,一天奥地利要攻打他们国家。军官就来到了他家,这个小男孩还没穿衣服咧!但这个小孩很灵敏,军官问有没有奥地利人来过这儿啊!小男孩回答没有。军官说你能当我的哨兵吗?如果能,请爬到树上给我看个究竟!小孩说好:我现在就上去。只见小孩几秒钟就爬上了树。说:路上有两个骑兵,还有半英里路,没有人走动,树林的墓地有闪光的东西,像是刺刀。这时一颗子弹,夺去了这个小孩的生命。

    我想这个小孩死无遗憾,因为这是为国献身,这是光荣的,你就是英雄!

    感人文章读后感(三)

    山固然高,也不如母爱高;海固然深,也不如母子情深。这么伟大的母爱是我从《秋天的怀念》这文章中感受到的。

    作者的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她依然绞尽脑汁,想尽办法让孩子开心,让一个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振作起来。但是当她答应儿子第二天去看菊花时,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她临终前那白没有说完的话,仍是担心他那双腿瘫痪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读到这儿,我不忍再读下去,我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伟大。

    假如有谁问我,这个世界你最爱谁?我一定毫不犹豫地答道:妈妈!随着岁月车轮的滚动,我渐渐从牙牙学语的幼儿进入了充满幻想的童年,再到现

  • 9、 教师人文素养读后感

    经过一个假期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从《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这本书中,我懂得了人文素养,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修炼。人文指的是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它包含了“人”与“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的意义首先是人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说。人文的主题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和幸福为本,党的xx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素养与我们常说的素质一词十分相近,而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新课程又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每门学科教学的目标都有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因此,教师自身必须具有高度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第一要素就是人文知识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事的把握、体验、解释和表达,是人文素养的认识基础,对于人文素养的修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人文精神是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性格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它是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精神。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正是人文精神的修炼之路。与学生的感受情交流能有效地与学生实现精神上的“对接”,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教师自身素养的高低,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

    在《备课、说课、观课、议课与教学反思》中,也感受很深,认识了传统备课存在的问题,传统备课比较注重掌握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形成了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的理念去衡量,传统的备课有着明显的缺陷。其习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关注的是“课”而不是学生,注重的是“传授”而不是互动,过于依赖教案,因此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重形式而轻实效;重教法轻学法;重课前备课轻课后反思等。“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理论中派生出来的观点。按照“有效备课”的理念,课备得好不好,主要得看备课

  • 10、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范文一

    我坐在桌前读着《教师人文读本》,我一开始的想法是,读就读吧,不就是读书吗,可是当我静下心来读的时候,却被里面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的文章短小精悍却又寓意深刻,如此多的佳作,让人爱不释手,真想一口气读完。《教师人文读本》,很多的内容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与思考,

    《教师人文读本》指出了新的教学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己是即将退休人,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认认真真地备课,上课。做一个有责任心老师。

    教师人文读本又指出老师的热心、诚心会赢得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颗颗纯真的心。老师的爱心换来了学生进步的信心。这些话说的多好。教师也是我人生中的一面镜子,如果让我的学生不能做什么,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所以我必须具备人格。这样,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才能够理直气壮,才能够挺直腰杆,才能够做学生们的镜子,让他们能有个明确的道德方向,能够有辨明是非的能力,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在爱学生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坚守和充实我们为师的一些基本观念:平等、真诚、守信、博学、崇德这些是我们立足于世的根基,是我们生活的坐标,也是我们为人师表的基础。让我们把尊重和理解学生当成教育工作中的重点,让尊重和理解落到实处,让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再成为期待。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范文二

    假期我继续阅读了《教师人文读本》,在严寒的季节里却给我带来了一股徐徐的暖意。我细心品读着书中的每句话,领会着古人思想,颇有感触。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

  • 2019-09-25

  • 2023-02-01

  • 2022-12-05

  • 2021-07-01

  • 2023-02-12

  • 2023-04-23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20

  • 2023-01-14

  • 2019-09-25

  • 2023-05-18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19

  • 2023-01-0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20

  • 2021-07-07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19

  • 2022-06-07

  • 2019-11-16

  • 2023-05-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20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1-07-05

人文甘肃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人文甘肃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人文甘肃读后感、2024人文甘肃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