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 > 地图 > 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2024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范文
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相关栏目
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热门栏目
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推荐
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

(共 2598 篇)

  • 1、 科学读物(优质范文)

    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书叫《昆虫记》。

    这是我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学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接着往下看,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更多。

  • 2、 关于人文科学类书籍的读书心得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人文社会科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科学.下文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人文科学类书籍的读书心得,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文科学类书籍的读书心得1

    我们说书法是有生命的艺术形式,就是从书法有骨力的支撑和舞动的表现这两个层面来说的。这里是一篇书法艺术与中国哲学精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书法艺术充满着哲学内涵,哲学意义在书法艺术中得到了最简洁明了而又充分的展示。书法是哲学的艺术,哲学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立基于儒家世界观的书法家,在进行书法创作之时,会自觉追求那种能蕴含天地大美的庄严、磅礴、中和、辉煌、华贵的书法风格,譬如颜真卿的书法,稳健、雍容、雄浑、端庄、阳刚,充满蓬勃的生命力量;立基于道家自然观的书法家,他们在进行书法艺术创作之时,会把自然精神与个体精神结合成一个整体,一旦捉毫挥翰,便能令书法风格自由舒展,使书法能够任自然,表现出自然之妙有之态,譬如王羲之、杨凝式等人的书法潇洒飘逸,即是如此;尽管是被世人看作是主张清心寡欲,静心修为的佛学也能体现出生命精神,佛能体验人间疾苦,观照世间万物,禅宗教授人们通过修行或顿悟,体悟生命之悲,从而进入彼岸的形上世界之欣,近代弘一法师书法是典型代表。儒道释三家为中国思想之主流,三家哲学之精要都具有丰富的生命精神,受此影响下的中国书法艺术也能体现出强劲的生命精神。

    如果说中国哲学精神是道,中国书法艺术是艺的话,那么中国哲学就是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艺对道的生命体验也主要是通过骨与舞表现出来的。

    一、从骨谈生命

    众所周知,笔墨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笔有笔力。卫夫人说:点如坠石,即一个点要凝聚了过去的运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书法家内心的表现,但并非是剑拔弩张,而是既有力,又秀气,这就叫做骨。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挥一种力量,虽不讲透视,却可以有立体感,对我们产生一种感动力量。

    骨之所以能称为美,成为书法史上极其重要的范畴,就是因为透过骨能体味到中国哲学的生命精神,而生命之力量就美。

    骨不但使用于中国书画理论中(如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几乎对每一个人的批评都要提到骨字),而且也使用于文学批评中(如《文心雕龙》有《风骨》篇)。骨是生命和行动的支撑点(引申到精神方面,就是有气节,有骨头,站得住),是表现一种坚定的力量,表现形象

  • 3、 科学读物读后感500

    科学读物读后感500范文一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游戏中的科学》,是德国最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

    这本书有400多个小实验,分为24类,包括了天文、地理、化学、物理、几何、动植物等等,帮你揭开自然科学的秘密,了解自然科学的规律,探索动植物的行为方式。所有这些游戏都简单得让你吃惊,所使用的工具就在你的身边和家里。这本书还为每个游戏提供了详尽的说明和图解,使你的实验轻而易举,快乐无穷!

    下面给大家举个有关空气的小实验,名字叫潜水钟罩。你可以把一块手绢放在水里,但它却不会湿。办法就是把手绢紧紧塞在一只玻璃杯底部,然后把杯子倒过来朝下放入水中。原理就是倒过来的杯子里仍然有空气,它可以阻挡水进入杯中。然而,如果杯子入水更深,就可以发现还是有一些水进入杯子。逐渐增高的水压,压缩了杯中的空气。供水下作业的潜水钟罩和沉箱,都是依据这个原理起作用的。

    我十分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本动手玩科学,做游戏的书籍,它可以让我通过亲自做实验来了解科学知识。

    科学读物读后感500范文二

    抿一口茶,神色略微感动地开始阅读一本书《昆虫记》,它是法国精巧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着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就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各种昆虫、曰常糊口习性、特性的描写中浮现出作者对糊口世事特有的目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生理学的降生。 《昆虫记》不只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着,同时也是一部歌唱生命的雄伟诗篇。法布尔穷其毕生精神深入昆虫天下,在天然情形中对昆虫举办调查与尝试,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吃苦钻研,捐躯了本身私有的时刻去调查昆虫。《昆虫记》具体地描画了昆虫的糊口: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裔作出了很大的孝顺,使人类社会敏捷走了当代文明。

    一小我私人淹灭生平的功夫来调查、研究虫子,已经算是事迹了;一小我私人生平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事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笔墨,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念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惊动,更是事迹中的事迹。就是这样一个事迹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包罗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统一个细密接洽的体系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行缺傲幽一环,昆虫的生命也该当获得尊重。

    并且

  • 4、 科学读物的读后感

    科学读物的读后感范文一

    伟大的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跟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是啊!一本好书会使我们受益匪浅。《超级百科全书》使我享受到了和高尚的人谈话的乐趣。

    《超级百科全书》共有16本,涉及宇宙、世界地理、历史、文化、数学、未来科学、动物、昆虫、植物、人体、天气、海洋、探险以及发明和战争等主题内容。这本书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每篇内容都有幽默的漫画,这些风趣的漫画把知识难点分解,指导我们深入理解主题。

    今天,我阅读了其中的一本书《超奇异的人体秘密》。从书中,我知道了我们的身体是由细胞这种很小的东西构成的。而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高尔基体和中心粒组成的。我们的身体里有200多块骨头,骨头是由活细胞和矿物质混合组成的。如果我们的骨头断了,可以通过打石膏把它们重新接上。打石膏是为了防止断裂的骨头在愈合过程中移动从而造成错位。我还知道人类可怕的瘟神艾滋病能通过感染者的血液传播,但它不会通过唾液或皮肤接触传播。对非洲森林里的猴子来说,得艾滋病就像得感冒那么平常。你看了肯定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吧!

    亲爱的朋友,你听了我的介绍,是否有一睹为快的感觉呢?我们的人体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科学读物的读后感范文二

    此书既是关于科学知识的有一点系统性的普及读物,同时又可以说是一本颇具人文关怀的现代科学史着作。这原是一本外行写的书,作者是一个旅游文学作家,但是本书竟被认为注定要成为一部现代科普着作的经典,英美报刊期许它是迄今为止为普通读者所写的有关现代科学发现的最好的书,认为它必将引发销售狂潮.特别令人惊奇的是,国内一些在学术观点上势同水火、相互之间深怀恶感的学者,却异口同声地称赞并推荐本书,这种现象是极其少见的。

    《万物简史》这样的书名,在西方有着非常古老的传统。古代和中世纪的许多着作,都喜欢从天地开辟时谈起,一直谈到那时的当下,搞得象一部百科全书。如果仅仅从形式上与那些古代着作相比,本书也可以视为一部关于现代科学的通俗百科全书。倚栏轩文学网

    本来是介绍现代的科学知识,包括宇宙的结构、地球和其它行星的状况、核物理、相对论、生物、生命、进化、遗传等等。科学知识难免有抽象枯燥之处,但是作者在叙述中不时穿插着大量科学家、发明家的遗闻轶事,让你读起来能够兴味盎然。有什么办法呢?人们就是更愿意读遗闻轶事而不是读科学定律。

    这本书谈不上精深,读过之后也就是可以对现代科学有个大概

  • 5、 科学读物读后感

    科学读物读后感范文一

    科学,在我心目中既神秘又有趣。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从小就梦想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自从我订了《我们爱科学》画报版后,我的愿望更加强烈,我彻底被科学中那种创造奇迹的魔力所震撼,我对它已经爱不释手了。

    它是一本内容丰富有趣,版面新颖,图文并茂的科普杂志。主要栏目有科学主题馆巧巧手地球绿衣裳宇宙奥秘身边的科学太空万花筒大开眼界我印象最深的是科学主题馆中冬季魔法师那篇了,它主要讲了霜、雾凇、雨凇、雪怪、窗花形成的整个经过。在这么多作品中,我最喜欢冬季魔法师变出来的雪怪了------也就是给松树穿上厚厚的雪怪服。它住在日本藏王山的山顶。它的样子有的像巨人,有的像熊,有的像兔子,形状千奇百怪,特别壮观。但要变成雪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不但空气中的水汽要多,也就是空气湿度要大,还要气温足够低。当寒风越过日本海后,碰到这里陡峭的山峰就开始上升,被寒风携带的冰冷的水滴飞到藏王山里,遇到松树后便结成了冰晶,再加上雪和低温的帮忙,松树就穿上了雪怪服。经过魔法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自然现象的规律,也让我越来越喜欢科学。其次我喜欢地球绿衣裳中笑口常开的开心果那篇。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候,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由于粮食吃光了,整个军队陷入了绝境。后来士兵们意外发现了一种树,且树上果实累累。于是士兵们就大吃特吃起来,没有想到吃了这种神奇果实------开心果之后,所有的士兵精力充沛,浑身充满了力量,最后帮助了亚历山大大帝摆脱了困境,最终打了胜仗。想不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开心果,还有这样一段神奇的故事,自然界真是无奇不有啊!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随时随地细心观察,勇于尝试,充满好奇心,你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到处隐藏着科学奥秘。

    通过读《我们爱科学》,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很多科学知识,还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我就像一条不知疲惫的鱼,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我多么希望将来能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能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做一名为人类造福的科学家啊!但我知道,要想成为科学家,必须要努力学习,有了真本领才能实现。

    科学读物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一段时间,我读了《科普读物》这一本书。它使我深有感触。

    《科普读物》的内容数不胜数。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小道理,比如:地球的周长为39690、天空中用肉眼能看见的星

  • 6、 科学读物读后感6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有一本书叫《昆虫记》。

    这是我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学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接着往下看,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更多。

  • 7、 读后感科学读物7篇

    如今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终身读书。作者写的这篇小说,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可以将心中想要表达的话记录下来。可以借鉴范文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吗?也许"读后感科学读物"就是你要找的,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读后感科学读物 篇1

    科学,在我心目中既神秘又有趣。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从小就梦想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自从我订了《我们爱科学》画报版后,我的愿望更加强烈,我彻底被科学中那种创造奇迹的魔力所震撼,我对它已经爱不释手了。

    它是一本内容丰富有趣,版面新颖,图文并茂的科普杂志。主要栏目有“科学主题馆”“巧巧手”“地球绿衣裳”“宇宙奥秘”“身边的科学”“太空万花筒”“大开眼界”……我印象最深的是科学主题馆中冬季魔法师那篇了,它主要讲了霜、雾凇、雨凇、雪怪、窗花形成的整个经过。在这么多作品中,我最喜欢冬季魔法师变出来的雪怪了------也就是给松树穿上厚厚的雪怪服。它住在日本藏王山的山顶。它的样子有的像巨人,有的像熊,有的像兔子,形状千奇百怪,特别壮观。但要变成雪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不但空气中的水汽要多,也就是空气湿度要大,还要气温足够低。当寒风越过日本海后,碰到这里陡峭的山峰就开始上升,被寒风携带的冰冷的水滴飞到藏王山里,遇到松树后便结成了冰晶,再加上雪和低温的帮忙,松树就穿上了雪怪服。经过魔法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自然现象的规律,也让我越来越喜欢科学。其次我喜欢地球绿衣裳中“笑口常开”的开心果那篇。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候,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由于粮食吃光了,整个军队陷入了绝境。后来士兵们意外发现了一种树,且树上果实累累。于是士兵们就大吃特吃起来,没有想到吃了这种神奇果实------开心果之后,所有的士兵精力充沛,浑身充满了力量,最后帮助了亚历山大大帝摆脱了困境,最终打了胜仗。想不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开心果,还有这样一段神奇的故事,自然界真是无奇不有啊!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随时随地细心观察,勇于尝试,充满好奇心,你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到处隐藏着科学奥秘。

    通过读《我们爱科学》,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很多科学知识,还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我就像一条不知疲惫的鱼,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我多么希望将来能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能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做一名为人类造福的科学家啊!但我知道,要想成为科学家,必须要努力学习,有

  • 8、 高三文科学生学习心得范文大全四篇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三文科学生学习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三文科学生学习心得范文【篇1】

    10月28-29日,在丹阳五中举行了镇江市无锡市高三历史联合研讨会,本人有幸作为扬中地区的代表之一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有三大议程:一、两市代表介绍高三一轮复习经验;二、由丹阳五中、两市代表各一名上三节研讨课;三、专家或教师代表点评研讨课并提出高三历史教学的思路与策略。现就学习观摩内容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在于“育心”,高三历史教学讲究信心和耐心。所谓信心,主要是教师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安排和有效针对的考点讲解,让学生对本学科充满信心。所谓耐心,一是指教师潜心研究考纲考题,引领好学生复习的方向;二是强调一轮复习要讲全讲透,不炒“夹生饭”。

    二、成绩的取得在于“谋智”,高三历史复习讲究方式和方法。首先,明确三轮复习攻略:一轮侧重专题,二轮侧重通史,三轮侧重查漏补缺和专项提升;一轮要全面,二轮要整合,三轮要精细。其次,恰当运用史料教学,教学中渗透多元史观。史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难点知识,而且,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花时间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做题能力。关于史观这个问题,束鹏芳教授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史观是宏观概念,对于高中历史,“所谓史观,无非是从某种角度阐释历史”。综合之下,本人认为在仔细分析高考真题的基础上,课堂上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多元史观;但同时也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历史的学科意识与学习习惯。再次,重视讲练评结合,评的过程一定要做好解题方法的指导。当前有句流行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对于高三复习,学法指导应体现在每一次的习题评讲中。另外,注重联系时政热点,提炼分析,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最后,切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三、视野的拓展在于交流,高三历史教师讲究“走出去”和“听进来”。江阴长泾中学的刘俊老师在其发言中讲到四条路,让人印象深刻且深受启发。那就是:“盯紧专家的路”、“看好别人的路”、“走好

  • 9、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后感

    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是在他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编辑出版的。作者以长期困扰语文教育界的问题切入,分析精到,引证翔实,具有强大的逻辑说服力。在对传统语文教育理论进行梳理的同时,他提出了新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析框架。华东师大钟起泉教授评价到:论著从课程论的视角,居高临下地审视了近百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所涉及的论题为本学科领域的前沿课题,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有现实意义,也为我国语文学科教育研究的范式的转换提供了较扎实的思想资料。

    细读第七、八两章,作者关于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和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的论述,结合教学实践细思,竟有神清目明之感,颇有收获。

    追本溯源,反复论述,明晰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与关联。语文课程内容强调的是语文课程教什么,即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语文教材内容是教材编写者编排确定的,是在教学中落实语文课程内容的工具和途径,强调的是用什么教。而教学内容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对教材内容的主观解读和教学设计,主要解决的是怎么教。

    综合三者关系,其实强调的就是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现代语文教育,就是用选文(课文)去教语文基础知识,选文主要是作为语文知识的例证(例文),而成为教语文课程内容的手段、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媒介和途径。也就是说,语文教材内容是教学中的交际对象,而不是学习的对象,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的任务是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这就再次印证了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主张。

    读完这本书,加深了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有茅塞顿开之感。尽管依然有许多困惑,相信,在自己的再读与思考之后,定会有认识上的再次提升,这种提升必将影响到语文教学实践,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课程论”的精彩。(钟娓)

  • 10、 电影《文科恋曲》观后感

    电影《文科恋曲》观后感

    人总是很讽刺的存在于世上。拥有过多的思想从某种意义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幸运事。动物们的忧虑源于生老病死和温饱繁殖。人类因为拥有过多的智慧而有了更多的忧虑。就像《文科恋曲》一开头的那句《旧约传道书》所说的he that increaseth knowledge, increaseth sorrow.他越增加智慧,就越增加忧伤。

    成长和成熟是两个需要时间才得以进入的状态。只有当你走过作为学生的门槛,真正进入了社会的大门才能明白,真正的成长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所谓的成熟与年龄有规律的递增是两回事。

    我和电影《文科恋曲》中的主人公jesse一样,对千篇一律的生活和工作感到疲惫和乏味,梦想着能重回校园,为逝去的岁月而感伤。他回到校园经历的一连串事情,遇到了旧识和新面孔,一切都看似波澜不惊,可对于jesse自己而言,情绪是多重的、复杂的。这种酸溜溜的感觉,是对于自己已不属于校园的失落,是对正在读书的大学生们的羡慕,还有对于那些可以永远留在大学里的教授们的仰望。

    可事情从来不是人所想象的那样的。每个人都在向往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在别处的生活来自头脑的虚构。所谓的生活在别处,就像一句扯淡的话一般轻浮。

    电影《文科恋曲》的故事简单,用了几条非常简洁却值得细细品味的叙事线条。

    jesse在里面同两个教授有交集,一个是即将退休的老教授,万般失落地宣布退休,在校园里寻找离开讲坛之后的存在感。另一个是教授浪漫主义诗歌的女教授,在一番尖刻的对话后,教授直接戳破了jesse对于大学校园莫须有的留恋,告诉他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而不是停留在自怨自艾的小天地中裹足不前。

    同时,jesse也碰到了两个年轻人,一个是一度与自己擦出火花的小女生,16岁的年龄差让jesse对于这段充满暧昧的情谊存在困惑。另一个是郁郁寡欢的dean,他们成为了彼此信任的朋友。

    jesse的重返大学之旅,变成了一段寻找自我的旅程。他和退休的教授同样缺乏活在当下的存在感,生活于他们而言每一天都需要找寻,这是一段漫长的路程,没有人能告诉你何时能够停下来。jesse被自己曾经仰慕的女教授狠狠地教育了一番,似乎被打通了任督二脉。jesse同时也在教育和帮助小男生dean走出忧郁,活得更坦荡一些。

    无意识之间,与zibby的也让jesse更加认识自己与生活。他们交流音乐,不同的古典乐让jesse改变了看待城市和生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2-03-24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2-12-05

  • 2021-07-01

  • 2023-04-23

  • 2023-02-12

  • 2019-11-12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3-01-14

  • 2019-09-25

  • 2023-05-18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
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2024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教您怎么写人文科学读物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