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人文读后感 > 地图 > 人文读后感,2024人文读后感范文
人文读后感相关栏目
人文读后感热门栏目
人文读后感推荐
人文读后感

(共 8920 篇)

  • 1、 离婚(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读后感1500字(3)篇
    离婚(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人浮于事,是这个部门的风气,用主角老李的话说,就是“怪物衙门”。

    这个人就是老李,本故事的主角。

    老李虽是热血青年,但仅限于思想上的挣扎。同事张大哥热心地替他谋划回乡下去接家眷,他虽然十二分的不愿意,但却没有拦着张大哥去张罗。在张大哥地热心下,他的老婆和一对儿女都被接到了北京城。在这之前老李的各种理想都被一双儿女的天伦之乐给消磨了。

    丁二后半生做的这件事是最有血性的了,可以说是老舍先生赋予了小人物无可奈何又可悲的反抗精神了。

    在上世纪的那个社会,小人物是悲哀的,小人物的命运也是可悲的。

    离婚(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读后感1500字 第(2)篇

    《离婚》是老舍于1933年创作的批判整个旧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形成市民性格的文化系统的作品。作品通过对一群国民政府中的科员,这些小人物的烦恼和困惑的描写,在有力地暴露官场腐败、社会黑暗的同时,以更为娴熟的艺术技巧、悲喜交融的艺术形式和去掉了油腔滑调的幽默笔触,对于因循守旧、敷衍、妥协的生存哲学,给予了揶揄、嘲讽与彻底否定。看完此书,也许最大的感悟就是书中的几个人物吧!

    一、张大哥:反对离婚。文章一开头就对张大哥的这一特点进行了着力描写。通过老李的经历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点,却不在乎别人也有自己所要追求的“诗意”;庸俗、自私。他虽然为人上热情,就像当初让老李接家眷,所有的事全是他安排,就连老李住的房子,但是作为一名科员,他总是相信只要有人没有办不了的事,自己的职位靠人情、儿子的上学靠人情、二兄弟出事靠人情,有钱有势的靠了人情,那没钱没势的呢?

    二、老李:可谓是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人物,是黑暗中那微弱渺茫的希望之光。诗意、浪漫是他所追求的,但现实却令他窒息,他渴望知识分子的那种浪漫,但却在迷迷糊糊中接来了家眷;他讨厌衙门那黑暗的大门和虚伪的人们;他敢于和小赵如此邪恶的嘴脸进行较量;他渴望旁屋那个安静美好的诗意,但那点诗意却化为乌有。他只能弃开一切回到内心朦胧的乡村美景,但文章最后张大哥的一句“可是,老李不久就得跑回来,”让我们想象,老李是不是还会重新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

    三:吴先生、邱先生、孙先生。 老婆、孩子、办公、升官、外遇……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当张大哥有难,老李要求帮忙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一个个只是闲话散播的渊源地。

    四:丁二爷 。丁二爷在张大哥家里寄人

  • 2、 论自由(译林人文)读后感(3)篇
    论自由(译林人文精选)读后感 第(1)篇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另译穆勒)是一位天才的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出版于1948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之一,曾经“称霸”学界近半个世纪。但真正奠定其显赫声名和崇高威望的却是《论自由》这本篇幅短小的小册子。

           书中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条是,个人的行为只要仅涉及自身而不涉及其他任何人的利害,他就不必向社会承担责任。其他人在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而认为有必要时,向他提出忠告、指教、劝说以及回避,这些是社会对他的行为正当地表示不喜欢或责难时所能采取的唯一举措;第二条是,对于损害他人的行为,个人则需要承担责任,并且在社会认为有必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他自身时,个人还应当承担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

            这两条原则对近代文明国家的形成影响巨大,成为很多国家的组织原则和立法基础。

            这本自由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在西方被高度评价为“对个人自由最动人心弦,最强有力的辩护”。

    论自由(译林人文精选)读后感 第(2)篇

    密尔认为,如果一种言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接受它,如果禁止,那么我们就错过了一次纠正错误的机会。可是,如果一个人过度的教化,就会导致他脱离了周围人的全体水平,也就极不容易将正确的言论或事实真相传递给他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之喻”:那群被囚禁在洞穴中的囚徒,终生只能看到火把投在对面白墙上的影子,他们认为只有影子才是唯一真实的东西,其中有一个人,摸索出洞口,第一次看到真正真实的事物,返回洞穴向他们宣说那些影子只是虚幻的事物。然而,所有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他的话,并认为他似乎比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了。密尔说过自由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智力成熟的人才能够享有。是的,提高智力万万不能离开教育,教育是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从现代意义来说,唯有教育能够引导人们摆脱物质的诱惑与束缚,将人类灵魂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论自由(译林人文精选)读后感 第(3)篇

    记得曾经有人对我的评价是decent,读这样的书很容易反叛,虽然我平时就有点反叛,时常陷入对人生对社会的大思考。国家或社会如果对于言论自由没有容忍度的话,那么未来会十分渺茫。一本严肃的书,献给对历史/未来/现在有所思考的人。这本书大概需要读个几遍,如何在阅读中形成我自己的政

  • 3、 《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平衡的政治艺术

    平衡的政治艺术

    ——《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

    赵光勇

    [摘要] 《联邦党人文集》所体现出来的美国制宪者的思想,是一种平衡的政治艺术。他们寻求的,就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平衡,“民主”与“民治”的平衡,政府权威与人民自由的平衡,权力和权力的平衡。在这样的制度下,既有秩序,又有自由;既有政府的权威又有人民的权利,实现了一种最佳的政治平衡。

    [正文]当政治统治的资格不再来源于道德和宗教后,又从哪里寻找它的合法性?或者说,政府权威的来源是什么?当君主制开始压制自由的时候,又有什么样的政府形式能够捍卫我们的权利?如果有一个既能带来秩序,又能保卫自由的政府,这样的政府要如何组织?有没有这样一个政府,权力既掌握在人民手中,又能免于人性阴暗面的影响?政府的权力如何行使?谁来控制政府?如何制约权力?民主与自由能不能和平共处?在一个大国里,能否实现民主?

    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者们,吸取前人的政治智慧,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从实践层面给出了回答。难能可贵的是,这份答卷,200年后还没有过时。这份答卷,就是1787年美国的宪法。如果说,美国宪法是制宪者们对上述问题给出的答卷的话,那《联邦党人文集》就是一次系统的答案解析。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评,联邦党人让美国人相信,这个答案就是美国的新宪法。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结束后,反对新宪法的力量很强大。十二个州(罗德岛除外)必须有九个州批准,宪法才能生效。支持宪法和反对宪法的双方展开了一场大辩论。这场大辩论是通过小册子、报纸、和演说进行的。在辩论中,出现了一系列文章,这便是后来的《联邦党人文集》,是制宪会议的主要人物汉密尔顿、麦迪逊和约翰·杰伊以普布利乌斯的名义呼吁纽约州的投票人接受新宪而写的。

    从行文和学理角度来看,《联邦党人文集》也许是政治思想史名著里面最通俗易懂的一本书了。可是,时至今日,它仍然被认为是对美国宪法权威的解读。《联邦党人文集》之所以成为名著,还再于它和美国宪法一起,将前人的政治智慧,变成了活生生的政治现实,让自由、民主的政治理想,在一个大国里生根发芽。

    对《联邦党人文集》的评论文章,已经有太多人精耕细作了。笔者仅就自己的阅读理解,谈一点点的读书心得。笔者认为,《联邦党人文集》所体现出来的美国制宪者的思想,是一种平衡的政治艺术。对当时的美国制宪者来说,“为大多数代表接受的共同哲学是平衡政府哲学。”[1]p14有人说,政治就是选择。

  • 4、 《人文甘肃》读后感2000字

    是故乡吗?还是远方——《人文甘肃》读后感2000字:

    “是故乡吗?还是远方”,当我翻开《人文甘肃》系列丛书第一辑时,脑海里突然冒出这样一个疑问:是故乡吗?

    是的,他是故乡,是我生命的起点,也是我生活的原点。我生于此,长于此,这里记载着我美好而又短暂的童年时光。我热爱这里的黄土地以及黄土地上那金黄色的麦浪,我热爱这里四季分明的气候以及那些风中含沙带土的空气,我热爱这里的大街小巷里以及那些隐藏于此的独特家乡风味,我热爱这里南北房里温馨安静的氛围以及那些性格淳厚耿直的人们……我热爱这里的一切。

    他是故乡,是我的信仰,也是我的骄傲,我为他荣而荣,为他衰而悲。或许,旧时光里你也曾为自己的故乡骄傲或是自豪,可是,你还记得那些琐碎的回忆吗?我想,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我都会清晰地记得2012年自己在北京南站动车口看到“新平台、大产业,第五个国家新区-兰州新区”宣传标语时的激动不已,手持相机拍下照片的那刻,身处异乡的我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与认同,有一种叫温暖和幸福的东西直击内心深处。或许,在外人眼里,“干旱”“沙漠”“贫穷”等成了甘肃的代名词,甚至还曾听到诸如“甘肃有水吗?甘肃人洗脸吗?”等疑问。所以,我想告诉大家,这里除了干旱,还有“九曲黄河第一湾”自然奇观和“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认江南”的梦幻与浪漫。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自然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休闲旅游胜地……这些才是真正的甘肃符号。

    他是故乡,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土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大概这表达了故乡的真正意义吧。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承载着我不大不小的乡愁,这种乡愁是每逢佳节那份来自远方的牵挂与问候,也是月圆之夜故乡那孤独的等待与守望,更是夜深人静时那盏依稀亮着的昏黄与温热。

    是的,他是故乡,是我一直遥遥守望的故乡。

    “可是,你了解他吗?”当我读完《人文甘肃》系列丛书第一辑时,心里有另外一个声音在默默发问。

    我不停地翻阅,不停地思考,从北大才女樊锦诗到散文大家余秋雨,在不同视角里重新认识、重新探索。惊喜之余更多的是感慨。感慨自己多年来只贪婪于欣赏千年甘肃的艺术瑰宝,却不曾真正与历史对话,探索甘肃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感慨自己“只缘身在此山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所以,对我而言,他更是远方。

    在《敦煌文化》中,我读到了北大才女樊锦诗“一见敦煌定终

  • 5、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 ,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我,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伎颊饷炊啵 恰督淌宋亩帘尽啡梦宜伎颊饷炊唷n倚老驳胤⑾?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成长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

  • 6、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1200字2024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习的革命》一文告诉我: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

  • 7、 《人文主义教育论》读后感:追寻人文精神的光芒

    《人文主义教育论》读后感:追寻人文精神的光芒

    教育,从它诞生时就寄托着人们对它的热切期望: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但是,从自己的学生时代一路走来,如今站在三尺讲台,承受着学生的仰望,在教师这一职业的笼罩下,却越来越感觉到我们的教育似乎丢失了什么。教育究竟该给学生带来什么?我们所走的这一切究竟能否使人成为人?

    经济日益发展下的今天,我们过多地注重了教育现象的物理性质,而社会也把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放到了首位,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又直接波及到学校的教育,滚滚浪潮下,教育也日益失去了她原本的色彩。学校里的一切学习活动似乎只奔一个目标而去:学习好工作好赚钱多,久而久之,这样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扭曲的状态下,教育也不禁让人感到失望和沮丧,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他们从教育中所获得的也许只能是一种非人化!

    环顾四周,切身之体会,越来越觉得教育本应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而教育的人文意义在今天看来尤显重要。

    纵观《人文教育论》一一书,他从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学入手,探究人文教育的历史轨迹,反思人文教育的存在和本质,比较中西方人文教育的两种境界,研究科学和人文教育学的两种思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科学的人文教学论。

    细细读来,很多平时经常看到,想到,说到却不甚理解的名词理论知识,都在书中有了详细独到的诠释,读后令人豁然开朗,不在停滞在一知半解的迷雾之中。也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人文教育绝非是说说想想做做就能达到的,必须在脑中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屏弃固守的观点,还需要不断实践,要禁得起非议和失败。

    作者在中西两方人文教育两种境界的比较中,更是令人佩服,他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特制,把圣贤人格和自由人格,以德统智与以智释德,内圣修己和外向求理相比较,相交融,让人深刻体会到中西人文教育的差异和联系,也让人了解到中国当前的人文建设该如何立点,如何发展。

    读完全书,在受益匪浅的同时,也引发了更为深刻的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普遍性地讨厌上学,为何我们的教育总是不尽人意?我们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来对抗横行多年的应试教育,却发现应试教育只是现象,是内在的缺陷反映出来的不足,教育人文内涵的丧失,教育的非人性才是本质,是病因。而教育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也是相通的,任何一方的停滞都会造成整个教育的停滞,双方也各有各的局限,只有克服局限,才能实现超越

  • 8、 《教师人文读本》读书心得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欢迎转载。更多信息欢迎点击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习的革命》一文告诉我: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

  • 9、 人文素养读后感

    人文素养读后感(一)

    读了《人文修养》我最喜欢其中一句,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针堪买针。这句的意思是两个人一条心思,就能买得起黄金,要是每个人都为自己考虑,在一块,连一根针都买不起。

    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做灯笼,由于我们带了太多材料,于是,我和王筱菁一起做了一个灯笼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们两个一条心思,要把灯笼做好,我们以福字2020为灯笼主题,以王筱菁为主制作,我当助手。美丽的灯笼做成了,我们获得了第二名。

    有了这些句子,我像是有了人生的宝藏。

    人文素养读后感(二)

    人文素养读本,作者宋德福。张丙辰局长的导读这样写道:面对一个多诱惑的年代,一些人越长越大,却越长越不知,也越来越不会做人了。因此,自身修养的关键是如何做人。

    最近在网上的师德培训,让我对自身修养的提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之余,重读这篇文章,却是别有收获: 现在的社会充满诱惑,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教师需要一颗淡然的平常心,记得有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讲述了一个男孩和父亲去钓鱼,可去的早了,还没到开放钓鱼的时间,可孩子却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孩子放回了鱼,孩子极不情愿,因为那条鲈鱼太大了,孩子想:也许以后会钓到鱼,可不会有那么大的了,可父亲说:还没到开放的时间,要守规矩。于是孩子虽极不情愿,但还是放回了鲈鱼。对于孩子来说,那大鲈鱼是一种极大的诱惑,面对诱惑,文中的父亲教给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道德准则,几十年后,孩子感激父亲,因为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像鲈鱼一样的诱惑,而孩子都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作为教师,面对诱惑,能如一个孩子般遵守规则,淡然处之吗?当然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力量,更需要有好的道德修养。我认为要提高自身修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自强不息。只有自信、自强才会有人格尊严。二、要有骨气,但不是清高。当做的即使困难再大也要坚持,不当做的坚持不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三、要有肚量,有宽容、感恩之心,与人为善。爱心无价啊!四、持有淡泊之心态,但虽淡泊宁静,却不随波逐流。

    其实,教师就是叶的事业,默默无闻,既然选择了叶的事业,那就无私奉献吧!正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样,虽玫瑰予人,但香味仍会存留于你手中!

    人文素养读后感(三)

    今天我们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是有关于人文精神的课程, 关于这一节课, 我很爱, 我很喜欢, 因为这一节课他重点解说了人文素养的灵魂与中心精神以及核心

  • 10、 人文读本读后感

    人文读本读后感(一)

    工作快一年了,我开始已经习惯现在的角色。作为一名教师通过阅读《教师人文读本》,我感受最深的是爱。不管是站在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我切身的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这种爱是一种自觉、真诚、持久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对孩子的爱。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义务,可以说是教师全部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矗关爱学生往往从一些平常、琐碎的小事做起。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学会理解、信任、赏识和支持学生。让学生在爱中学会爱,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理解中学会理解。教师的爱是给与全体学生的,教师要有一颗无私的心,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比较后进的学生。这样教师才能在教育的园地里大展身手。

    当然,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的严格必须以爱为基础,不能让它变成让学生害怕、敬而远之的严厉;另一方面,严格有必须要对爱有所限制,不能让它变成对学生的溺爱和放纵。裴斯泰洛奇告诉过我们:用单纯的慈爱办教育史没有用的,只有慈爱和威严互相结合才行;因为要一个人去披荆斩棘,是绝没有出于自愿的,必须使他逼于形势,不得不然,逐渐锻炼成为习惯。教师既要对学生严而有格,制定正确的培养目标;又要严而有度,给学生提出可望又可及的具体目标;还要严而有方,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没有老教师那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通过阅读《教师人文读本》,我知道,要用我的爱心去换取学生进步的信心。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向学校中的优秀教师前辈看齐。

    《人文读本》中有一篇关于阳阳的故事。阳阳从老师那儿感受到的是热情的鼓励、中肯的提醒、有效的点拨他乐于向老师倾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喜与忧,乐于向老师表达他心中的不满。乐于与老师共同努力,争取成功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阳阳遇上一个好老师。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亲其师而信其道。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教育工作的事半功倍。

    一、课堂上师生平等

    教师要确立学生是课堂生活的主人观念,要看到学生的潜能,尊重、信任学生,热情地激励、鼓舞和唤醒,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1-07-07

  • 2019-11-08

  • 2019-09-23

  • 2019-10-19

  • 2023-05-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1-07-05

  • 2019-11-12

  • 2022-09-02

  • 2022-09-03

人文读后感
人文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人文读后感,2024人文读后感,教您怎么写人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